第一篇:关于申请伊吾县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交通费补助的报告
关于申请伊吾县寄宿制学校寄宿生
交通费补助的请示
伊吾县委、县政府:
根据哈密地委行署会议精神,要求各县市对所辖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月回家两次的交通费要给予补助。我县五所寄宿制学校和淖毛湖镇中学开发区学生共449人的交通费共需补助174720元,恳请上级领导给予解决为盼。具体情况见说明。
伊吾县教育文化体育局 2009年12月8日
情况说明:
一、县中心小学:
县中心小学寄宿生居住分散,分布在下马崖、苇子峡、前山、盐池四个乡,校车主要负责每月两次接送学生往返家校,其次还要负责每天接送吐葫芦乡学生往返家校。每次接送学生往返家校具体费用如下:下马崖乡350元,苇子峡乡200元,前山乡、盐池乡500元,总计一次需1050元,每月两次需2100元,一年需2100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算);每月接送吐葫芦乡学生往返家校需1400元,一年需14000元。因此,县中心小学一年需补助交通费35000元。
二、高级中学
下马崖1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盐池乡7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14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前山乡4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12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30元);淖毛湖镇4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12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30元)。每月回家两次,月交通费为800元。因此,高级中学一年需补助交通费8000元。
三、县一中
下马崖13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26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盐池乡10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20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苇子峡乡9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18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20元);淖毛湖镇3人,往返一次交通费总计90元(每人往返一次交通费为30元)。每月回家两次,月交通费为1460元。因此,县一中一年需补助交通费14600元。
四、盐池寄宿制学校
盐池寄宿制学校需接送前山乡的81名学生往返家校,因该校没有校车,每次接送均为包车,包车接送一次学生需2400元,每月两次需4800元,一年总计需48000元。其余的102名寄宿生,家长接送孩子一次费用平均为15元,每月两次为30元,102名寄宿生月交通费为3060元,一年需30600元。因此,盐池寄宿制学校一年需补助交通费为78600元。
五、前山寄宿制学校
前山寄宿制学校有90名寄宿生,家长接送孩子一次费用平均为12元,每月两次为24元,90名寄宿生月交通费为2160元。因此,前山寄宿制学校一年需补助交通费为21600元。
六、淖毛湖镇中学
淖毛湖镇中学有原福和希望小学的开发区学生47人,每人每天应补助交通费2元,一年按180个工作日计算,淖毛湖镇中学一年需补助交通费16920元。
第二篇:关于申请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报告
关于申请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报告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徐衡山,是许市中学137班学生,家住许市镇金盆村五组。父母务农,近年来,由于父母双方患病,经济拮据。母亲于2010年做了手术,父亲肠道疾病,常年吃药。迫于无奈,父母于2011年外出打工,留我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家,生活贫困。现恳请学校领导视我生活困难的实际,批准我的申请,我和全家深表感谢。
此致!
申请人:徐衡山 家长姓名:徐松杰
2013.9.22
第三篇:寄宿制学校补助生活费自查报告
龙溪中心小学寄宿制补助生活费
自查报告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补助生活费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一样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校农村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该项资金在我校有序地顺利实施。现将我校寄宿制学校补助生活费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于512地震后重建,地处汶川与理县交界处的龙溪乡。全乡由一所中心小学校组成(阿尔唯一的一个地震后村完小,于今年年初收编到乡中心小学校)。2008年学生共计414人,其中住校生414人;2009年学生共计256人,其中住校生227人;2010年全校教师及工人共31人,学前教育到六年级学生共233人,其中住校生共185人。
二、补助生活费执行情况
学校现有学生住宿楼一幢。共计学生寝室25间。按月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发放,每个月5号以前,由会计做好寄宿制学校生活费发放表(一式三份),交由校长审核并签字盖章,再转交给伙食团负责人负责发放并由领取学生自行签字,发放完毕转交给会计。会计检查是否符合签字规范和是否有错误,再经各班主任核对并签字。最后进行存档和装订一份备案,一份交由伙食团保管,还有一份用于在学校公示。
三、主要作法
1、成立机构,建立专班
为加强全校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领导和管理,保障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的领导小组,由专职人员负责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管理,定期对寄宿制补助生活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2、资金入户,专款专用
2008年国家财政共拨付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共计328000元整;2009年国家财政共拨付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共计249700元整;2010年国家财政共拨付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共计232200元整。财务部门分10个月,以每个月每人120元的寄宿制补助生活费标准。按时做好表并对学生急时的发放,用于学生的寄宿制补助生活费。让学生当月领当月签字,让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当月发放当月公示。
3、加强督办,保证质量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切实保证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专用,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经常深入到伙食团及学校周边的商铺检查督办。检查内容包括:学生伙食情况、菜品及调味品的安全、零食售卖情况、环境卫生。
每学期开学阶段的家长会上,校领导及班主任将上学期和本学期的寄宿制补助生活费情况和发放情况,如实给予学生家长宣传和汇报。并对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政策达到次次开会次次宣传的目的。
且不定时的监督寄宿制补助生活费在学生伙食中的开支情况,拒绝伙食团给予学生提现或者卖零食给学生。
四、主要效益
通过寄宿制补助生活费的实施,解决了学校184名住校学生的生活费问题,有力地缓解了学校与家长关于生活问题的压力。同时,边远山区的学生也不用为了自己的生活费而浪费精力,能很好的加强自己知识的学习。学校住宿、生活条件的改善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校
2011年5月9日
第四篇: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
榆中县东古城小学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发放细则
为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和发放细则。
一、使用原则
对农村寄宿贫困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要严格标准,坚持“扶持贫困、公正客观、保证效益”的原则,把扶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使用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其优先照顾七类学生:
1、享受农村低保的家庭子女。
2、孤儿或单亲单亲家庭学生。
3、父母或本人残疾的学生。
4、两女结扎户的学生。
5、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6、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7、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三、资助标准
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如上级补助标准提高,学校将及时执行新标准)。
四、健全机制
学校成立由校长蒋伟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小组成员为席辉,许维革、岳玉凯、赵永安。学校成立由总务主任许维革为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资金发放领导小
组,具体负责寄宿生生活费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其成员为各班班主任。同时,学校成立了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为蒋伟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
五、评审程序
1、确定补助学生数。
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
3、申请。学校根据清水驿学区下达的补助名额,组织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组织填写申请报告和《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所在行政村政府盖章。
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
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名单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姓名、补助金额、家长姓名、家庭困难情况、举报投诉电话等。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
6、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学校领导小组在接到提请复议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7、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总务处(会计)填写《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汇总表》,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申请表》和《汇总表》上报学区,再由学区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进行审核汇总。
8、档案管理。学校要将相关文件、学校工作组织、工作制度、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汇总表》、会议记录、发放生活补助费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归档,专人管理。
五、费用发放
1、学校贫困寄宿生人员确定后,由学校按补助标准统一填制《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并报学区、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批。财政局审批后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拨入所属银
行,然后学区账户分拨我校。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到位发放后,学校要让享受生活补助费的学生进行签字,以确认生活补助费是否及时发放到位。
六、监督检查
1、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事关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要成立评审组织并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资助工作公正及时,落到实处。学校各级领导和各位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坚持原则,规范操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将补助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补助的贫困寄宿生身上。
2、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足额用于寄宿生在校期间的伙食开支,学校和任何教职工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学校也不得任何理由虚假冒领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
3、加大宣传力度,让有关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
4、农村寄宿制贫困生每学期评定一次,期间学校可根据学生家庭脱贫、返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
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应。
6、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挪用资金和拒不落实寄宿生补助费的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榆中县东古城小学
2012年2月26日
第五篇: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
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
为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资助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
二、资助标准
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375元(如上级补助标准提高,学校将及时执行新标准)。
三、健全机制
成立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总务处为具体办事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资金和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同时,学校要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为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
四、评审程序
1、确定补助学生数。
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
3、申请。学校根据中心学校下达补助名额,组织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组织填写申请报告和《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所在行政村政府盖章。
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
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名单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总数及名单、家庭困难原因、举报投
诉电话等。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
6、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受理复议机构必须在接到提请复议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7、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总务处(会计)填写《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汇总表》,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申请表》和《汇总表》上报学区,再由学区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进行审核汇总。
8、档案管理。学校要将相关文件、学校工作组织、工作制度、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汇总表》、会议记录、发放生活补助费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归档,专人管理。
五、费用发放
1、学校贫困寄宿生人员确定后,由学校按补助标准统一填制《两免一补打卡发放清(单)册》,并报学区、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批。财政局审批后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拨入榆中县农村合作银行清水驿分理处,然后学区将审核后的《两免一补打卡发放清册》送至榆中县农村合作银行清水驿分理处,由榆中县农村合作银行清水驿分理处所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直接打到其监护人的“一卡通”上。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打卡后,学校要让享受生活补助费的学生进行签字,以确认生活补助费是否及时发放到位。
六、监督检查
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事关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各级领导和各位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坚持原则,规范操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将补助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补助的贫困寄宿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