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第一篇: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报告》从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开篇,盘点世界及中国旅游竞争力、分别以“五大转变、四大战略、五大影响、五个着力、四个阶段、五大作用”六大篇章,关注在线旅游发展态势、聚焦旅游业新规颁布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辉煌发展,并以专题形式,对“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

旅游行业发展概述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2、中国、美国和英国引领2015年出境游市场。

受欧元、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影响,欧洲增速引领各大洲(+5%)。2015年,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为6.09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2900万人次。前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旅游人次,自2014年下降之后,2015年回暖,增速达6%。北欧(+6%)、南地中海欧洲区域(+5%),以及西欧(+4%),均出现喜人的增速,这与该区域富含成熟旅游目的地息息相关。亚太地区,2015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77亿人次,同比2014年增加1300万人次,增加比为5%。其中大洋洲国际游客到访量实现7%的增长,东南亚实现5%的增长,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4%的增长。

美洲的国际旅游人次,相比2014年表现更加稳固,旅游人次增加900万,达到2015年的1.91亿人次,增长速度为5%。美元刺激了美国的出境游,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均受益于此,并实现了7%的增长。南美和北美接近平均水平,均实现了4%的增长。

3、未来十年,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五大转变

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4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了1.09亿人次,2015年上升为1.2亿人次,比1992年的298.87万人次增长了39倍。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

(三)旅游业从单纯外事接待型事业转向事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前,中国旅游业是中国外交事务的组成部分,对增进国家友谊和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尚不具备现代产业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活力,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对国家调结构、扩消费、稳增长、惠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实现了六大发展转变:一是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二是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三是从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的重点转变;四是从传统粗放型、数量型旅游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创新型推动方式转变;五是从扩大就业岗位重任向就业、旅游扶贫的重任转变;六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类型、全方位的推进。

如今,旅游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地区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

(四)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产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

2009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推动旅游产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产业规模和实力更加显著提升。

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旅行社27364家,比1999年的7355家净增加了2万多家;全国已评有星级饭店数量13491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867家、四星级饭店2779家、三星级饭店6776家;中国已有各类经济型连锁酒店约1.5万家,客房总数超过140万间。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管理。其中,5A级景区首次评定始于2007年,截至2015年底,中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00多家。自1998年起,国家旅游局通过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了中国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成功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化经营、互联网+等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包括以华侨城、宋城等为代表的景区连锁经营商,以锦江、首旅、万达等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商,以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等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业绩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旅游企业的领跑者。

(五)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等少数旅游城市和黄山、峨眉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如今,旅游业发展已遍及全国,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系列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品牌相继产生。

国家旅游局与各省区市建立了推进战略合作机制。2014年国家成立了中国政府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分管旅游工作的汪洋副总理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发改委等28个国家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类金融机构、非旅游类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纷纷参与旅游业投资与经营,形成了多层面、多区域、多形式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

四大战略

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

中国旅游业近几年重要战略主要包括“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等。(一)“515战略”

中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即2015-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十大行动,52项举措”。

2015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的新天地》报告,剖析中国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全面部署2015-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重点,即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五大目标,开展十大行动、52项具体举措,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十大行动包括

(1)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2)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3)强化底线思维,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

(4)发动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大行动(厕所革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5)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机制;(6)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7)打破地区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8)开展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

(9)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0)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

“515战略”是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按照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全面分析判断过去35年旅游发展和未来35年旅游业发展趋势背景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谋划。实施一年来,“515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很多新突破,形成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二)“旅游+”战略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研究部署实施“旅游+”战略,受到了中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影响和全力推动。通过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领域,重点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动态性,“+”的对象、内容、方式都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社会越进步发展,“旅游+”就越丰富多彩,“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三)全域旅游战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

2015年8月19日,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随后,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并于2016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全面提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开创中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将推进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

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四)“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

五大影响

凸显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旅游业的接待规模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对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贡献日益突出,在国际旅游大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备受世界瞩目。

(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旅游业虽然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几十年,但发展很快,在旅游业起步最初几年,接待的外国过夜旅游者人数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1978年,中国旅游开放的第一年,全国共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仅为7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不到3亿美元,两项指标在世界的排名均居40位以后,分别位居第41位和48位。但是到1994年,中国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在全球的排名双双进入世界前10位,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10位。

198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大关,以后每增加10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逐渐缩短,2007年接待规模已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从4000万人次到5000万人次的跨越仅用了3年时间。

旅游收入每增加50亿美元所花的时间更短,到2015年旅游收入已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二)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源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其中自2012年起,中国就一直保持世界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公民在境外的人均消费水平排名全球第一,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消费吸引力的重要客源市场,对世界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世界旅游组织《2015全球旅游报告》:“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市场,受可支配收入提高、人民币汇率坚挺、旅行设施改善和出境旅游政策鼓励等利好因素的影响,持续超常规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至2015年,海外花费已增至1045亿美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出境游市场在过去20年增速喜人,让全球一批目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目的地获益匪浅。”

(三)中国旅游综合竞争力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年度《旅游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在全球参评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旅游业竞争力由2009年的第47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17位,进步了30位。中国正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差距,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

(四)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数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达到7.3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总额的14.5%,占全球GDP总量的1.5%;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就业人数达到了7911万人,是世界旅游创造就业岗位数的27.8%。

这组数据表明:世界旅游业带动的产业综合增加值中,有六分之一是由中国贡献的;世界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于中国旅游业。(五)中国旅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合作

近年来,中国旅游企业加快了全球化发展步伐,海外投资、资产并购、上市融资、业务拓展等一系列举措,从新的发展空间分享中国旅游发展的红利,备受世界瞩目。中国企业的跨国旅游发展步伐强劲,模式多元,合作广泛,中国旅游业正在融入世界旅游经济体系。

五个着力

绘就中国旅游发展蓝图

随着“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将迎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巨大的出境旅游、投资市场、人才引进和资本输出。中国将与世界开展更多深层次的合作,借鉴世界经验,也与世界旅游分享更多的发展机遇,贡献更多的发展红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开辟了广阔天地,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提供了巨大发展动力,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企业投资旅游和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中国旅游发展未来几十年处于发展黄金期。

2016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43.8亿人次,增长9.5%;旅游入出境2.63亿人次,增长5%,其中入境1.37亿人次,增长2.5%;出境1.26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3.8万亿元,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1210亿美元,增长6.5%;旅游总收入4.55万亿元,增长10%。旅游投资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直接就业2816万人次,直接和间接就业合计7943万人次,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3%。这一目标是就全国旅游业总体发展而言的,各地情况不同,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中国将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

中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城乡平均出游次数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出游次数为5.6次,农村居民出游为4.7次,平均为人均5次,旅游将更加广泛地覆盖中国城乡人口。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5亿人次。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1700元,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将达到10.5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6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600亿美元。

到2050年,中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中国旅游将全面实现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那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大的黄金期。

到2050年,中国最终将由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全面实现“八高、八强、八支撑”。

“八高”是指旅游总量高、旅游品质高(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旅游效益高、旅游综合贡献高、旅游从业者素质高、游客文明素质高、旅游安全水平高、旅游科技利用水平高。“八强”是指旅游吸引力强、旅游创新力强、旅游个性特色强、旅游持续发展能力强、国际旅游竞争力强、世界旅游影响力强、全球旅游话语权强、旅游综合带动力强。“八支撑”是指拥有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强省强县、世界一流的旅游品牌、世界一流的旅游产品、世界一流的旅游院校、世界一流的旅游人才队伍。

根据规划,中国将全面推进实现六大跨越。一是完善旅游供给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拓宽服务内涵、促进产品多元化,努力实现由旅游不足向供需基本平衡的跨越。二是优化旅游市场体系,完善提升国内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市场,实现入出境市场由不平衡向协调发展的跨越。三是改善旅游服务体系,塑造优质旅游品牌,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实现由提供基本服务向精细化高品质服务的跨越。四是创新旅游发展动力,改变旅游业对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实现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跨越。五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旅游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跨越。六是提升旅游发展水平,突出发挥旅游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社会消费层次的重要作用,实现由小康型旅游向富裕型旅游的跨越。

“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做好“五个着力”,即通过实施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实施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实施绿色发展,着力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实施开放发展,着力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实施共享发展,着力推动旅游普惠民生。

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25个方面、100项具体工作,推动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一是实施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旅游业空间规划布局,构建旅游业发展新空间;大力推进“旅游+”,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市场主导,培育市场新主体;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培育旅游发展新市场;谋划工作新抓手,构建旅游发展新引擎.二是实施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大力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实现供需协调;实施区域分类指导,实现区域协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城乡协调;大力实施要素配套工程,实现软硬协调;着力推进文明旅游,实现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与游客素质持续提升协调。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着力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树立绿色理念,引领低碳旅游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杜绝旅游铺张浪费;实施绿色开发,构建生态产业链;创新绿色产品,实现旅游节能减排坚持保护优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四是实施开放发展,着力构建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积极开展旅游外交;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发挥港澳台桥头堡作用,推进与港澳台旅游合作;推动中国旅游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分工与合作。

五是实施共享发展,着力推动旅游普惠民生。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工程,共享全面小康;创新发展红色旅游,共享红色精神;实施国民休闲计划,共享美好生活;实施旅游大众就业创业工程,共享发展机遇;完善旅游业利益共享机制,共享发展成果。

四个阶段

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综合发展4个主要阶段,探索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反映世界趋势、遵循旅游规律的旅游发展之路。

(一)起步阶段(1978-1991年):是中国旅游业迈向产业发展的历史性第一步,是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兴起,旅游产业发展又推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由此掀开了中国旅游产业兴起的篇章。随后,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和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等第一批中外合资旅游企业诞生。

1981年,中国政府第一次组织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为此,中国先后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1978年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1982年又将管理总局改为国家旅游局,直属国务院管理;二是推动各省区市相继成立旅游局,负责管理各地方的旅游事业;三是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耿飚担任组长,国务院17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工作。

这一时期,国内旅游开始起步,出境旅游以出国探亲游、边境游为主要类型进入试点试行。到1991年,中国境内旅游者人数增加至3.3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1亿元人民币,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334.98万人次,旅游创汇28.45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8.4倍和10.8倍,初步具有了以创汇为主的经济产业特征。

(二)成长阶段(1992-1997年):是三大旅游市场培育推进、旅游产业加快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进入亚洲旅游大国之列的关键时期。

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的关键一年。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政府抓住机遇,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并召开出境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推动了内地与香港出入境双向市场起步发展,呈现出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大市场开始同时发展的新格局。

这一时期,中国旅游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发展模式,三大旅游市场相继开始活跃,中国步入了亚洲旅游大国行列。

(三)拓展阶段(1998-2008年):是中国旅游业由经济增长点向新兴产业、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转型阶段,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跨入世界旅游大国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为了扩大内需,激活旅游市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是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开始实行春节、五一、十一3个连续7天假期的黄金周假日制度;三是启动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定,表明中国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将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延展到多部门、全行业、多区域,形成统筹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为一体的推进模式;四是下发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五是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规范出境旅游;六是全面展开全国红色旅游推进工作,推动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全方位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国内旅游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内需的消费热点;入境旅游市场呈现高位增长态势,把中国带进世界旅游接待大国的行列;出境旅游市场走向边境游与国外游、港澳游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是中国旅游业综合优势全面发挥的时期,旅游业开始走向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大舞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国际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四大旅游接待国。在国内,旅游功能全面发挥,旅游业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建立了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从业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是中国旅游业由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阶段。

旅游业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在调结构、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等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社会和谐的“润滑油”、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对外合作交流的“压舱石”,综合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迈向了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旅游产业发展崭新时代。这一阶段,中国开启了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强国迈进的伟大进程。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首次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开启了中国旅游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

2011年,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旅游业迈入满足大众化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并颁布实施中国第一部旅游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515战略”,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五大目标,推出旅游十大行动,开展52项举措,全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2016年,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将旅游业放在了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促进调整结构和促进改善民生的战略地位上。

这一阶段,是中国旅游业全面转型提升发展时期,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形成了三足鼎立、活跃发展的新格局。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旅游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一员。

五大作用

反映旅游产业综合贡献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性高,拉动性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发展活力,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是国家稳增长、促消费、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产业。

(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不断提升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于《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和《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和框架》,国家信息中心测算了旅游业对经济的相关贡献,测算结果表明: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达到了10%,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显著。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从2012年的9.41%上升为2015的10.51%。

旅游业对三次产业间接带动的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2年为15022.77亿元,2015年达到了21230.951亿元,增长了12.22%。间接带动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在0.17%左右;间接带动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处于上升状态,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

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远大于关联产业对旅游业的贡献效应。2012-2015年,旅游对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拉动贡献超过80%,比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增加值50%的贡献多30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对民航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90%,对铁路运输及辅助服务超过80%,对水上运输及辅助服务贡献超过30%,对公路运输及服务辅助贡献超过60%;对仓储和邮政业贡献为30%。旅游业对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的贡献也同样如此。住宿业、旅游购物、餐饮业对旅游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均仅在10%左右,而旅游业对住宿业增加值的贡献在80%以上,对餐饮业的贡献超过60%,对批发和零售业的贡献为30%以上。此外,旅游业对房地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20%,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贡献率超过15%,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贡献率超过5%,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

(二)旅游业是拉动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的重要引擎,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

旅游业既是生产型服务业,也是生活型服务业,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热点,也是推动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增长点。

自2014年起,中国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增速连续高于全国GDP增速,其中,2014年旅游消费的总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

从投资角度看,旅游投资需求旺盛、领域广、潜力大,正在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进入旅游业。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一万亿元,达到了10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

从出口看,旅游服务出口是“不出境的出口”,长期处于增长趋势,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数据,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列居世界第三,占出口总额的2.4%,2015年上升为2.5%。从进口看,出境旅游者在国外强劲的旅游购物消费实质是进口贸易。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至2015年,海外花费已增至1050亿美元,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需求为主的新阶段,对旅游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旅游业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要求加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提升旅游需求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促进供需协调。

(三)旅游业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旅游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层次多、方式灵活,既有适合广大民众参与就业的大量岗位,又有适合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众多机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妇女创新就业等具有特殊优势,适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意热情。

2015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为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2%,比2012年的6189万人增加了1800万人。

旅游业还是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目标准、成本低、见效快、受益面广、返贫率低、受益期长等主要特点。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新一轮旅游扶贫,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正在成为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新方式、新路径、新载体。

(四)旅游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旅游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桥梁,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国家层面与民间外交最活跃、最有效的渠道。中国改革开放后,旅游业走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目前,中国每年入境和出境旅游总规模近2.5亿人次,已有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旅游对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国家旅游局全面加快推进中国旅游业“515战略”,将“旅游外交”正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发挥旅游在国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伴随着中俄旅游年、中韩旅游年、中印旅游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年、中美旅游年以及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合作活动的举办,旅游正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闪耀亮点。2016-2018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将相继在中国举办,预示着旅游外交正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旅游外交走向了更加活跃的前沿舞台。

(五)旅游业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起到了引领作用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环发展,是世界公认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产业,是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文明、共享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

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当年旅游主题确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2006年又确定了“乡村旅游年”,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20亿人次,旅游消费总规模达1万亿元,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了乡村风貌、富裕了农民。

为了加快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2010年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颁布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先后批准了1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围绕生态和文化旅游,以“景点带动景区、景区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和旅游村镇项目,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3年,中国确定“美丽中国之旅”作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

201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绿色旅游发展行动。通过构建绿色旅游发展框架和管理制度,树立绿色旅游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形象,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开展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构建绿色产品产业体系,打造绿色旅游目的地开发样板地,引导旅游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启动绿色旅游标准化建设,启动绿色旅游认证体系,推动绿色旅游技术研发和基地建设;通过绿色旅游公益宣传,引导绿色旅游消费,引领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方式。

第二篇: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模版]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李云鹏 乔红艳 吴晶晶 李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

2009年8月

目 录

一、历史回顾...............................................................................................................................................2

1、电子商务概述.............................................................................................................2

2、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3

(1)萌芽阶段(1996——1998).......................................................................................3

(2)起步阶段(1999——2002).......................................................................................3(3)发展阶段(2003——2004).......................................................................................4(4)完善阶段(2005——2008).......................................................................................4(5)新的探索阶段(2009——至今)...............................................................................4

二、现状问题...............................................................................................................................................4

1、发展现状.....................................................................................................................4

(1)

(2)(3)市场需求——持续增长...............................................................................................5 市场供给——不断增加...............................................................................................6 市场环境——不断改善...............................................................................................6

2、存在的问题.................................................................................................................7

(1)市场主体投入不足.......................................................................................................7(2)市场客体体系不健全...................................................................................................8(3)市场载体功能有待发挥...............................................................................................8

三、未来展望...............................................................................................................................................8

1、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8

(1)

(2)(3)新的技术引入给整个市场带来变数...........................................................................8 新的应用将不断涌现...................................................................................................9 新的整合将此起彼伏...................................................................................................9

2、市场格局稳中多变...................................................................................................10

参考文献.....................................................................................................................................................11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本报告围绕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展开对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从总体上能够把握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势和趋势,能够对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展望,但限于本人及项目组成员的能力和水平,报告中的不足甚至是谬误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历史回顾

1、电子商务概述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商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发展浪潮,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广泛的技术应用革命1。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电子商务从广义方面讲,是指应用电子及信息技术而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设施来实现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活动的总称,是一种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商务活动形式。

总的来看,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电报、电话传递商务信息。这一代的电子商务,是指由以前的手工填写文件和单据,改为用电子机械设备打印,由车船邮寄纸面文书改用电子通信设备传递。这些电子信息设别的应用缩短了信息处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方便了交易过程。

第二阶段: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应用。这一代电子商务的特点是:数据处理过程中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原始数据不再重复输入。

第三阶段: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1993年,www.xiexiebang.com 随着网络的发展,旅游业进一步繁荣,游客对网上查询、网上预订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受网络普及、旅游产业规模猛增、中国用户旅游消费支出增长、国内电子商务环境改善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网上旅行预订市场强势增长。

(2)市场供给——不断增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统旅游企业正逐步加大在旅游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加快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已成为旅游业界的共识。传统旅游企业大多已经意识到发展网上业务是大势所趋,网上营销可开拓新市场。部分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如一些星级酒店、大旅行社、名胜景点等,开始自建网站或借用电子旅行社开拓网络销售渠道。

港中旅是港中旅集团旗下的旅游旗舰,集结了港中旅集团内旅游资源和业务精华。在认识到在线旅游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后,2005年,港中旅投入巨资建设了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芒果网,将芒果网建设成为旗下所有旅行资源使用的唯一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套票、旅行管理等在线业务,成为推动了芒果网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力量。

② 在线旅游服务企业通过不断的与产业链当中的企业合作开拓市场,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新兴企业不断涌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与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2007年中国网上旅行预订用户450万人,而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6.1亿人次。也就是说,旅游市场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交易真正通过网络完成,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旅游服务市场的日趋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通过在线预订各类旅游服务,网络旅游服务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广阔发展前景。

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已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市场发展急需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线服务商应运而生。携程、e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抓住机遇,成为我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另外,51766、同程网等很多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旅游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3)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的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向着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方向变化。目前,国家旅游局也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的相关标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推动产业的进步,如《旅行社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旅游电子商务技术规范》、《旅游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等。

由于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认识到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旅游网站与传统旅游企业的合作不断加深,形成了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

2、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起步于1996年,到目前为止仅有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发展历程较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主体投入不足

市场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就是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中,虽然有携程、e龙、芒果、易网通等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技术上的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统旅游企业还未与网络完全接轨。虽然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很多旅游企业还停留在网上咨询、离线确认的半手工状态,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在旅游网站建设方面的投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营模式雷同。旅游网站主营的电子商务业务有机票、酒店、旅行团预订三大项,每个旅游网站都有。当网站把自己看成旅行社的时候,发现所提供的这些服务跟传统旅行社、酒店预订中心、机票销售公司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因此,旅游网站必须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产品,或者寻求新的立足点与发展契机,避免经营模式的雷同。

图3 2007年游客不使用网上预订的原因

作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另外一类主体的用户,由于受企业投入不足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直接的结果就是有效消费不足。从图3中可以看到,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准确等,成为旅行用户不使用网上预订的主要原因之一。

(2)市场客体体系不健全

市场客体是指人们用于交换的各种交易对象,包含各种信息产品及服务、作为交易对象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由于旅游产品的复杂性,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中,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旅游产品标准体系,包括旅游产品自身的标准和交换标准,不利于旅游产品的市场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此外,旅游信息服务及其运行体系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我国尚未建立起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没有形成与旅游网站相配套的散客服务和接待体系,没有形成以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信息集散体系,没有形成旅游吸引物的有效网络展示和网上传播的体系。

(3)市场载体功能有待发挥

市场载体是指市场主体对市场交换客体进行交易的一切设施和场所,也包含了价格、供求、竞争等关系的市场运行机制的总和。旅游网站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目前普遍存在定位不清、市场细分不明确等问题。现在国内大多数旅游网站的设计都是以网站为中心,网站之间的链接沟通不够,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无法运用网络资源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结果是方向混乱、目标不清、促销乏力,最终失去了市场。

三、未来展望

1、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为旅游业带来一场真正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旅游业原有的运作模式,蕴含了无限机遇和挑战,提高了旅游服务产品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和传递旅游信息资源,旅游电子商务的高可进入性导致新的竞争者随时可能加入,使这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1)新的技术引入给整个市场格局带来变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直接服务于游客的技术。如自助语音导游服务、3G无线网的应用,都给旅游业带来的新契机。3G无线网络的出现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这项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壮大信息产业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服务于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技术。如基于SOA构架的旅游网站和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基于SaaS的旅游企业信息系统,这些技术的运用为企业(目的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进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为旅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奠定一定的基础,客观上加剧了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

(2)新的应用将引领旅游电子商务的深度发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移动商务引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向。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完善、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增多,移动商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结合智能网络技术,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移动支付、短信息服务、全球定位系统等移动商务技术的全面应用将给旅游业乃至旅游电子商务带来一场新的旅游革命。顾客无论在何时何地,通过移动电话等终端就能完成对企业或对个人的安全的资金支付,移动商务可以随时随地把顾客、旅游中间商和旅游服务企业联系在一起,预订的结果、航班的延迟等信息皆可随时通知旅游者。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将使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应用更加普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web2.0应用。我国旅游网络的建设在网络技术、配套设施、人员索质以及网站有效性和技术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能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动态信息整合;难以完成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旅游产品重复、单

一、缺乏创新和无针对性等弱点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网站发展的瓶颈。Web2.0网站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未来旅游网站发展的方向:网站信息提供方式不再采用由网站编辑提供,而是让用户变成网站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直接获取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征求用户的意见,加强用户的互动,用户在网站上的时间越久,参与的程度越高,就会有越多的朋友。这样网站的用户就不易流失。

(3)新的整合将推进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演进

国内的旅游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和业务模式逐步在一些企业获得成功。从国外发展的经验看,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规模扩张与效益最大化的矛盾也会逐渐显现,这时就会出现行业内部的并购与整合,产生若干个拥有资金和资源优势的大型企业。未来几年内,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为旅游企业更好地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内将形成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的旅游业通讯交流平台,使旅游企业之间增进交流与合作,为游客创造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感受;来自众多旅游企业的动态旅游产品信息将更多地通过大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GDS、CRS等系统汇聚、共享、传播,企业建网形成“信息孤岛”的不成熟模式将得到改观;旅游分销渠道将更加多样化,会有众多的非旅游机构成为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

2、市场格局稳中多变。

目前的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格局仍然处于非均衡状态,未来这种非均衡状态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保持的同时,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从2003年开始,携程一直是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当中的“领导者”,而e龙也以“追随者”的角色在市场当中位列第二,后来崛起的芒果网、号码百事通、12580、快乐e行、同程网等分享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如图4所示)。

图4 2009年第二季度旅游电子商务主要运营商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 曹曼娇,.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2] 谌利,.浅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08,(12).[3] 陈丽芳,.浅谈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对策[J].科技资讯,2007,(31).[4] 陈玉杰,.传统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整合策略[J].职业技术,2009,(3).[5] 董超群,.基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瓶颈问题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7,(10).[6] 范莉娜.关于我国旅行社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04):34~38 [7] 冯海霞,.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论坛,2009,(4).[8] 郭丕斌,.服务创新:欧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8,(17).[9] 黄秀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10] 姜漓,.关于借助电子商务带动旅游业走出当前困境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1] 李遐,刘柏云.论旅游信息服务的创新-旅游电子商务[J]图书馆论坛,2006,(02):114~117

[12] 李有才,李佳佳,李学梅,.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浅谈[J].现代商业,2008,(26).[13] [14] 林德荣,郭晓琳,.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12).卢永忠,蒋小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15] 罗建华,龙琼.面向服务的动态旅游电子商务操作模式探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6] [17] 罗霞,李卫宁,.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浅论[J].民族论坛,2008,(1).罗燕,.从旅游电子商务看传统旅行社的发展趋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8] 马勇,吴娟子.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应用模型构建——以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6):426-429 [19] 秦绪杰,.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20] [21] 王汝林.旅游电子商务呈现五大趋势[N].人民邮电,2008-04-09 王树银,.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站的两种盈利模式[J].经营管理者,2008,(13).[22] 王欣.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J].社会科学家, 2000,(03).[23] 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6

[24] 吴高莉,邓书基,.旅游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旅游电子商务[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7).[25] 夏立,杨福林,.中国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2).[26] 肖建成,余蓉.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01):56~61 [27] 阎赟,.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现状浅析与思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4).[28] 杨路明,巫宁.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1 [29] [30] [31] 于锦华,.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评述和展望[J].电子商务,2009,(4).张俊梅,.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应用与创新分析[J].思想战线,2008,(4).张莉,茆晨娟,.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32] 赵凌冰,陈宏力,.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经验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

第三篇:2011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011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2010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旅游业交易)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旅游收入份额将近15%。在旅游市场持续扩容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双重推动下,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旅游电子商务主体得以快速发展。从目前走势看,尽管旅游电子商务在局部领域显示了垄断竞争的迹象,但是总体而言,这一市场还未进入分层竞争与分类竞争的成熟阶段,而且更多地体现为对传统旅游市场份额的渗透。

《报告》从市场环境、业态主体和宣传营销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一、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居民出游意愿调查问卷”和“游客行为与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现场拦访、电话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季度覆盖了各旅游热点时间和全国七大地区的50个重点旅游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电子商务呈现以下阶段性发展特征:

1.产品和价格信息最受关注

2010年,居民出游前最希望获取的信息主要是旅游核心产品及价格信息,包括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线路、景区、住宿与交通价格的信息,其次是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关联产业的信息和服务质量情况。

2.散客化趋势更加明显

2010年,游客的散客化趋势进一步明晰,居民出游前希望通过参加旅行社或自己组织团队的形式较多,通过单位组织出游的比例相对较低。

3.网络成为信息收集主渠道

互联网已成为当前绝大部分居民出游前了解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亲朋好友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也是居民出游的重要信息渠道。游客出游前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网站/BBS/论坛获取旅游信息的比例相对较高,占一半左右。

二、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发展动态

1.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体数量持续增加,品牌认知度趋于集中

通过2011年前两个季度的监测,以及街头拦访调查结果,公众对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认知情况,以携程、去哪儿和芒果位居前三位。依次为携程、去哪儿、芒果网、同程网、艺龙、乐途网、驴妈妈、途牛、逸游天下、酷讯、真旅网、到到网、遨游网、欣欣旅游网、51766。

本研究的执行机构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基于2011年第一、第二两个季度的游客问卷调查,并通过企业访谈和公开数据收集计算得来。

2.呼叫中心地位相对下降,预示在线旅游的商业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日趋优化、消费者在线消费习惯的养成,曾经在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Callcenter(呼叫中心)业务比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艺龙、同程等OTA(在线旅游运营商)的刻意引导之下,呼叫中心用户稳定向在线预订转移,此举对于削减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成本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将来竞争格局的转换埋下了伏笔。

表1 典型OTA企业业务结构比率访谈表

备注:数据来源于企业访谈

环球旅讯数据显示,中国机票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渠道份额已超过呼叫中心,今年上半年互联网销售份额达56%,呼叫中心为41%,另外手机客户端占3%。在线旅游销售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销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率。

3.旅游电子商务在延续传统的机票、酒店、咨询等业务的同时,景区门票预订、团购业务等渐成新的热点

调查显示,游客使用最多的三项旅游网站服务分别为:网上订机票(61.0%)、网上订酒店(45.5%)和查找旅游咨询(44.6%)。

4.公众对旅游电子商务公司的认知渠道以网站广告、亲友推荐为主。

调查显示,游客主要从网站广告(61.1%)、亲朋好友推荐(56.6%)、报纸杂志广告(36.0%)、搜索引擎(26.9%)及电视广告(24.2%)中获知线上旅游公司的品牌的。

5.信息真实性、支付安全性和公司信誉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游客使用线上旅游公司服务的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难以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49.8%)、担心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46.8%)和对线上公司的信誉有疑惑(43.5%)。

三、旅游网络营销的新动态

从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来看,2011年上半年增速超过百分之百的是微博和网络团购,而微博半年增长率高达208.9%,2011年6月用户数量达到1.95亿人。

(一)微博成为旅游网络营销新媒介

2009年新浪微博推出,迅速抢占了发展先机,2010年腾讯微博挟6亿用户的雄厚身家,开始强势介入微博,取得了与新浪并驾齐驱的成绩。虽然各大平台的微博产品目前还没有盈利,但其庞大的用户群体,紧密的社会联系为微博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使得微博平台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二)网络团购成为旅游销售新渠道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零售业态横空出世,创新了消费领域电子商务的渠道模式。旅游团购作为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但成为团购的热点产品,更发展出垂直领域的旅游产品团购,成为旅游电子商务中的热点现象。

第四篇: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

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积极改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克服通货膨胀、突发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影响,紧紧抓住节假日和各种节庆活动等契机,实现了持续快速有效的发展。

发展持续快速有效

根据全国A级旅游景区统计管理系统中各地上报的景区数据,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到25.54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门票收入达到1149.94亿元,三项指标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报告指出,全国旅游景区发展主要取得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就:

1.旅游景区日益成为带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其地位进一步增强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在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2.旅游景区发展越来越成熟,精品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国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

报告显示,从景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三项指标看,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稳定,精品旅游景区成为我国A级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

从接待游客数量看,5A级旅游景区年平均接待数量最多,是我国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产品;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总量最多。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54亿人次。其中,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53亿人次,占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21.71%,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游客392.20万人次;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88亿人次,占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46.64%,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游客84.92万人次。

从营业收入看,4A、5A级旅游景区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比例达到8成多。其中,4A级旅游景区更是游客接待的主体和消费热点。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实现营业收入2658.60亿元。其中,5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413.9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15.57%,平均每家景区营业收入2.9417亿元;4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1744.8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65.63%,平均每家景区营业收入1.2562亿元。

从门票收入看,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比重较高,占全国A级景区的78.83%,4A、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主体支撑。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149.94亿元。其中,5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58.53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13.77%,平均每家景区门票收入23102.65万元,一些重点景区如故宫2011年门票收入达到5.9亿元;4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47.96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65.06%,平均每家景区门票收入5346.33万元。

3.全国A级旅游景区各季度发展均衡,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报告指出,从接待游客、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三项指标看,全国A级旅游景区各季度发展虽然略有差异,第3季度略高于其他季度,但总体发展较为均衡,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报告显示,游客接待量方面,四季度游客接待量分别占全年接待量的21.22%、26.37%、28.91%和23.49%。营业收入方面,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年总量的20.69%、26.83%、29.08%和23.40%。门票收入方面,四季度门票收入分别占全年总收入的20.35%、26.30%、28.71%和24.64%。

4.景区发展空间逐渐拓展,新兴、新型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并形成新的热点景区

如新疆阿克陶县克州冰川公园景区2011年门票收入为3.12亿元,排在全国第8位,浙江金华市浦江仙华山景区和台州市玉环县大鹿岛景区2011年门票收入分别为2.31和2.30亿元,分别排在第14、15位。此外,文化类、体育运动类、温泉度假类、商业类和复合型景区不断涌现,拓展了景区发展的空间。

5.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景区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旅游景区,老景区提升改造,新景区不断建设,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项目逐渐增多,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旅游景区管理理念和服务素质的提升及景区服务项目的完善,为全国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出有利的发展空间。

旅游景区发展仍有不足

虽然旅游景区发展取得了快速持续有效发展,但是其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挑战。

1.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精品旅游景区总量供给不足,容量压力加大

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前50位的基本上都是4A、5A级旅游景区,平均接待规模达到752.52万人次,最低也达到423.82万人次。前8位A级景区,接待规模都超过了1000万人次,精品旅游景区数量较少,造成精品旅游景区容量压力加大。

从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来看,5A级精品旅游景区平均接待人次最多,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容量压力最为严重。我国高等级精品旅游景区总量数量不足,尤其是5A级旅游景区的总体数量与日益增加的游客数量相比存在着供给不足。

2.旅游景区发展还存在门票经济特征突出、综合带动性不强、依托景区的目的地整合度不够等问题

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149.9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43.25%,门票收入依然是A级旅游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占比重较高,说明我国A级旅游景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单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旅游景区的产业体系不完善,围绕景区、城市、目的地的旅游产业集群尚未成熟。旅游景区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精品旅游景区总量偏少、等级旅游景区发展不平衡也是全国旅游景区发展的短板之一

报告显示,全国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中,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发展数量两极分化,5A、1A级旅游景区总量偏少,2A、3A、4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A级旅游景区的接待主体。5A级旅游景区130家,占A级旅游景区2.33%;4A级旅游景区1814家,占A级旅游景区32.55%;3A级旅游景区1840家,占A级旅游景区33.02%;2A级旅游景区1661家,占A级旅游景区29.80%、1A级旅游景区128家,占A级旅游景区2.27%。

4.旅游景区面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类和历史文化类景区为主,占全国各类旅游景区的41.82%,传统观光型景区仍是旅游景区的主体。截止2011年底,各类旅游景区中,自然景观类景区4801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22.89%;历史文化类景区3971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18.93%;而度假休闲类景区2144家,仅占各类旅游景区的10.22%;主题游乐类景区970家,在各类旅游景区占比重还不足5%,仅为4.62%;博物馆类景区1716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8.18%;乡村旅游类景区4980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23.74%;工业旅游类景区687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3.28%;红色旅游类景区1280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6.10%;科技教育类景区302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1.44%;其他类型景区125家,占各类旅游景区的0.60%。

报告指出,2011年乡村旅游类和度假休闲类旅游景区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科技教育类、工业类和主体游乐类等类型的旅游景区数量偏少,发展仍显不足,各类型旅游景区发展不均衡。

5.旅游景区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报告显示,从景区分布方面看,大体量精品旅游景区集中分布在东部。2011年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3319家,接待游客15.21亿人次,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59.56%,平均每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3.98万人次;中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1124家,接待游客5.15亿人次,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20.16%,年均每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6.91万人次;西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1130家,接待游客5.18亿人次,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20.28%,年均每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4.95万人次。

从接待游客数量方面看,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过1000万的8家景区中,东部地区6家,中、西部地区各1家;过500万的35家景区中,东部地区23家,中部地区9家,西部地区3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前50名排序汇总中,东部地区旅游景区36家,中部地区旅游景区12家,西部地区旅游景区有6家。

从营业收入方面看,区域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差异明显。2011年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1823.66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68.59%;中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545.09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20.50%;西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289.85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10.91%。

从门票收入方面看,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比重较高。2011年东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94.05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65.14%;中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210.86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18.34%;西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45.03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12.61%。

旅游景区仍将快速发展

报告还对2012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态势和重点工作进行了分析。

根据分析,2012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A级旅游景区的接待游客有望突破30亿人次,景区营业总收入将达3100亿元,门票总收入将达1300亿元。

对于这样的判断,报告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旅游需求继续快速增长。

2012年,我国经济仍将呈现增长较快、价格稳定、效益良好的发展局面,居民可支配性经济收入仍将持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仍将持续高涨,旅游景区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和重要目的地,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二是外部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尤其是以景区为依托的旅游公路、支线机场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对旅游景区接待规模与人数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三是旅游景区软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必将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改善旅游景区的服务项目,提高旅游景区的员工服务水平,迎合和满足各类游客的服务需求。

四是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长,接待能力持续提高。从近两年的景区投资数据分析,旅游景区是旅游行业投资的热点领域。随着很多新建景区或者改扩建旅游景区的投入运行,旅游景区数量持续增长,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五是旅游景区对国际经济因素和国际游客的起伏跌宕不敏感。据估计,旅游景区游客构成中我国民众的比例应该在90%以上。考虑到城市化的发展使我国每年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旅游大军补充新的力量,因此,旅游景区接待也主要是瞄准国内民众,对国际因素和国际游客不是很敏感。

对于2012年全国旅游景区工作重点,报告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报告指出,各地政府及旅游部门要不断加大对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对中西部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加快新型旅游景区发展,尤其是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旅游景区发展;要加快精品旅游景区建设,进一步壮大精品旅游景区规模,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品质;要进一步强化旅游景区管理,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要依托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精品旅游目的地建设,突出围绕景区、城市、目的地扩展旅游产业规模,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景区发展空间,提升旅游景区的综合带动功能,形成旅游景区产业集群体系。

第五篇: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优势

中国的电子商务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却发展迅猛,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也加入到电子商务营销大军中。相比传统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优势明显,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与旅游产业和产品有很强的契合性

首先,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很强,需要交通、邮电、商业、轻工、城建、文化和文物等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因而进行决策时,除要考虑向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及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外,还要满足各相关行业的需要。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把众多的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旅游者联系在一起,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及旅游相关行业可借助同一网站招徕更多的顾客。在优势互补基础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银行、旅游中介商、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者四方得利的共赢局面。其次,多数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贮藏的特点,其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完成的,避开了现代电子商务中配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二、有利于旅游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创新经营模式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电子商务认知度的不断提升,极大降低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

(一)首先,降低了旅游企业的信息传播成本,网络媒介具有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

(二)其次,网络营销无需付出店面租金成本。

(三)最后,减少了旅游市场的交易成本。电脑网络形成的“媒体空间”取代了“物质空间”,“虚拟市场”取代了“传统市场”,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可进行直接交易。

旅游企业可以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应用电子商务创新经营模式:

(一)首先,旅游企业能够利用网络吸引新顾客。作为新的营销渠道,由于网上定购比较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扩大了市场“空间”,增加了吸引力,互联网可吸引那些在传统营销渠道中无法吸引的顾客到网上定购。

(二)其次,旅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与旅游者进行交互式沟通,针对旅游者需求,旅游企业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的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反映在旅游业上,就是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个性化的旅游经历、个性化的旅游纪念品等,加上不断改善的高速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从而加剧了这种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在我国旅游业4000 多亿元的产值中,有90 %来自于商业散客和家庭自助游,说明这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显然,依靠传统的业务模式将提高极大的运营成本,而这恰恰为旅游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会以类似“定制”的方式去满足众多的远距离、小批量的旅游消费需求。

四、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入世后,随着境内外双边经贸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国外旅游服务公司长驱直入,凭借成熟的电子商务经验,它们引发的决不是简单平等的传统旅游竞争。一旦旅游市场全面开放,网络旅游迅速成熟,那么,整个旅游行业现在的竞争格局将被改变,全国现有的数十万大小旅行社90 %将可能不复存在。我国旅游企业只有积极参与运用电子商务,适应国际旅游需求的新特征和国际旅游交易的新方式,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准,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1.从网络营销作用而言

旅游网络营销渠道的实现和实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作为旅游信息发布渠道,网络技术可将旅游组织机构、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等便捷、快速、实时、动态地进行全球性传播;第二、是旅游企业开展业务洽谈、商务活动、客户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理想园地;第三、是实现最大范围选择、最理性购买、最公正交易和最便利支付的场所。2.从网络销售渠道结构分析

旅游产需双方直接见面;网络直销大大降低了旅游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时了解旅游消费者的建议和意见,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对旅游网络间接销售而言,不存在多个批发商和零售商,大大简化了市场交易过程;网络的自动撮合功能,方便了生产商组织商品的批量定货,有利于实现旅游经济的规模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成功率,使交易常规化和规范化;网络庞大的数据库特性,缩短了买卖双方的信息收集过程。3.从网络销售费用分析

网络中介机构通过因特网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承担起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作用,避免了传统直销造成的大量业务人员的加入和仓储的租赁,克服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分销机构多、费用高的缺点,使商品流通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了利润新的增长点。4.对旅游宣传广告而言

由于网络传媒庞大的数据库、全球性覆盖范围、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合理的广告成本、强大的传播能力、独特的高科技形象等,不仅确保旅游产品的品质,同时避免复杂冗长的旅游营销宣传资料,克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加大促销能力和力度,从而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

5.就交易支付方式而言

旅游电子商务与全球旅游市场提供标准的合同制式文本,其统一集中的结算模式,避免了交易中跨地域支付、三角债、资金截留、挪用等问题,提高了资金的风险防范能力。

网上预订的优势: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了,但是我们还有好多人离信息时代还有距离。因为好多人对网上预订酒店还不了解,甚至好多人都没有用过网上预订 酒店这样的服务。

从当当网的崛起,好多地方图书馆有的已经关闭,有的还是勉强支撑,其中也不乏负债经营。从淘宝每天有1300万的成交额,还有连传

统家电大额苏宁,也搞了苏宁易购电子商务。不难看出现在网上交易愈来愈兴旺。而且由于网络有着传统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样的势头 也愈发的激烈。

网上预订酒店也是其中之一,在网上预订酒店,不仅可以享受折扣优惠,而且你在家里足不出户,只要轻轻的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预订

工作,其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有的人说,我用电话服务不是也可以预定吗?是的,电话是可以预订的,但是电话预订有如下不如 网上预订酒店那么有优势。

第一,电话预订有的不能说清楚,还会受到你对当地区了解的限制,不能订到你最近的酒店。第二,电话预订也没有在网上预定经济。

第三,电话预订酒店,你首先要知道你周围酒店大概是什么名字的酒店,可能光靠你提供道路是不能说

清楚。有时你面前的路很长很长的。假如你在上海,你只说路的话,可能到时你订了,加上打的的费用都可以住上更好的房间了。

还有在网上,你没必要那么为找不着酒店而发愁,一般时间你提前个3-5天都可以订到你期望的酒的。在黄金假期,可能你要提前预订了。

了,否则真的可能预订不到经济的酒店了。所以我们在外出旅行的时候,先把酒店预订好,然后在出去旅游。拿我们的来住宿网

【http://laizhusu.com】为例,假如你要去上海只要你在地区的选择框里面选择上海,然后点搜索,那边所有的上海那边的酒店都被查找出

来了。当你要更具体位置的时候,假如你要找离大学附近,那么所有的大学附近的地区都会列出来,下面你找具体哪个城市的哪个大学就

行,下面的列表会是按照离你的目的地远近来排列的。想你之所想。急你之所急。在你预定成功后,就会立即收到一个短信提醒,更加人

性化服务。假如你由于旅行临时改变,不能前去酒店的话,也没关系,酒店系统会在18:00前取消你的预订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网上预订酒店有着传统到店里预订及电话预订所没有的优势。将会给出门在外的人更加的实惠与便捷。

在线旅行社有哪些优势?

点此去同程大学参与更多讨论

来源: 环球旅讯 2011-1-12 字体: 小 中 大 共有评论 1 条 [点击查看]

有网友高呼“谁需要这些OTA啊?”“我从来都是在航空公司的网站上预订的。这很好!”在我们为这些OTA的落寞举手称快时,让我们深呼吸,再想想到底这些旅行代理商,不管是线上还是传统旅行社,有什么优势。

最近许多纷纷扰扰都是围绕着美国航空和OTA,如Orbitz 和Expedia之间的纷争(可能你没听说过,我先把大致情况告诉你:美国航空把自己的票价从Orbitz中移除,随后Expedia又把美国航空的票价从Expedia.com 和Hotwire.com中移除)。我在很多博客上看到一些评论,这些评论只是说,“谁需要这些OTA啊?他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从来都是在航空公司的网站上预订的。这很好!”

但是,在我们为这些OTA的落寞举手称快时,让我们深呼吸,再想想到底这些旅行代理商,不管是线上还是传统旅行社,有什么优势。

OTA有6大优势,而这些优势是航空公司的网站没有的(元搜索引擎,如Kayak,拥有其中的一些优势,但并不是全部)。以下就是这6大优势:

1.在短时间内以快捷简单的方式查询许多航空公司的票价及航班预订信息

不仅仅是可以查询航空公司的票价,还有航班预订信息。假设你打算下午2点到达目的地,美国航空的AA.com会显示所有那个时候到达的航班,而票价为300美元,那么你难道不愿意快速地查看另外一家航空公司同样是下午两点到达,但只要150美元的航班么?

2.灵活的日期搜索

假设你要去美国的Toledo探望你的女朋友,在票价不高于150美元的前提下,你愿意在任何时候出发。大多数航空公司仅仅能搜索前后三天或七天的航班信息(尽管AA.com可以搜索超过30天的信息),这就让灵活的日期搜索变得耗时又繁琐。Travelocity.com和Cheapair.com可以搜索330天后的航班信息,而Orbitz.com、Hotwire.com及Cheaptickets.com则可以快捷便利地搜索30天后的信息,而且可以同时搜索不同航空公司的信息。(元搜索引擎网站,如Kayak仅仅可以灵活搜索前后一到三天的信息)。

3.联运航班

如果你先搭乘A航空公司的航班,再转乘B航空公司的航班,最后转C航空公司的航班,那也许会便宜很多。OTA(以及传统旅行社)会为这样的行程算出最低价格,而航空公司的网站则会让你留在自己的系统。如果最佳方案是去程坐加拿大拓荒者航空的航班,回程坐全美航空的航班,那么即使是像Tripadvisor.com、Flights 和Kayak这样的元搜索引擎网站也只会推荐你到Expedia.com 或Orbitz进行预订。

4.打包旅游产品

你曾经留意过Travelocity上TotalTrip这个选项么?在一些旅游中,特别是最后一分钟,我们可以看到酒店与机票这样的打包产品,而他们的价格仅仅是机票的一半。

5.模糊预订

只要你不介意在购买机票之前不知道自己买的是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和具体时间,那么像Priceline.com 和Hotwire.com这样的网站可以为你提供比航空公司网站还低的票价。如此一来,你可以节省几百美金,尤其是一些最后一分钟的票价。

6.代码共享票价

在Orbitz.com,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两班同时起飞和降落时间完全相同、但来自不同航空公司的航班,比如说意大利航空和达美航空,达美航空的票价为1000美元,而意大利航空只需600美元,这就是代码共享协议。事实上,达美航空从意大利航空买了机位,并可以选择以任何一个价格售出,如果你到Delta.com,那么你仅仅可以找到1000美元的航班。当然,如果你是聪明的旅游者,那么你也许会想到去意大利航空的网站,但是如果你不是,那么你就买贵了。Orbitz的票价矩阵可以让你很轻易地找出代码共享航班(Orbitz的姐妹网站Cheaptickets.com也是这样运作的。顺便提一下,Cheaptickets.com依然显示美国航空的票价)。

所以最坏的结果是:如果美国航空像西南航空那样,仅仅以直销模式销售机票(美国穿越航空在完成并购后也会采取直销模式),也就是说,仅仅通过网站销售机票。那么达美航空、美国联合大陆航空、全美航空也跟着采取直销模式,那么你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网上寻找价格最优的机票,当然,最后很有可能还是会买了更贵的机票。

当然你可以一直通过OTA查找最低的价格,然后通过航空公司直接预订,但是那对于我们来说,也许会很震撼,就像杀掉“会下金蛋的鹅”一样。

下载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在一系列的背景下开始的,经历的过程相对比较曲折,比较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与美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从中分析差距,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旅......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英语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旅游学院2010级旅游管理旅本一班***8马梦丹 I think tourism industry has a bright future in China.Tourism industry has formed the......

    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的思考 据统计,目前全国省以上旅游协会的会员单位近两万个,会员涵盖了国内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国际旅行社、高星级饭店、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著名旅游景区,......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态势[合集]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态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业经过20......

    中国旅游上市企业发展报告

    中国旅游上市企业发展报告(2015) | 干货版 2016-05-15 15:28 宋城演艺的现场演艺业务主要为千古情系列和主题公园集群,包括《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分析[5篇范例]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摘要】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旅行方式,旅游电子商务业与旅游交通业、酒店行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经济支柱行业”,在新时代旅游行业中......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作者:保继刚 来源:中国旅游信息网 加入时间:2003-4-4人气值:16218 1 发展状况 1.1 旅游规划机构概况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需求日盛......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1 发展状况 1.1 旅游规划机构概况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需求日盛,而规划专家相对短缺。在这种供大于求的前提下,我国参与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