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01: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第一篇: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新疆农牧灌区及水利工程的主要问题分析

新疆干旱少雨,全疆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4.5 mm,是全国平均值的23%,年平均径流深为48.2 mm,是全国平均值的17%,相反蒸发力却极强,南疆分布着大片耕地的山前倾斜平原,干旱指数一般均在30以上,农业耕作全部要靠灌溉,是典型的干旱灌溉农业区。新疆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具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灌区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多数已建的工程建设标准低,水库、渠首设计布置不完善。工程施工质量差,引水工程配套不完善,水土保持及管理措施不到位。20世纪90年代后虽经多年改造,但灌区仍存在不少问题。

1.1 缺乏控制性山区调蓄水库,平原水库病险老化新疆干旱少雨,河流径流年内水量分配不均,变化大,主要集中在6~8月份。天然来水与灌区需水不同步,不能满足农牧业灌溉需要。新疆灌区除北疆的个别灌区外,大部分灌区的春季(3~5月)来水量不到全年来水量的10%。绝大部分河流缺乏骨干控制性水利渠首工程,在各种农作物春季用水高峰期间,水库调蓄能力不足,造成灌区旱情严重。尤其是南疆缺少灌溉调节工程、农牧业基础薄弱,春旱、春秋季来水与用水矛盾突出,冬闲水不能充分利用,影响了新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新疆河流夏洪6~8月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60%~70%。由于缺乏山区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平原水库调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拦蓄洪水。因此,河岸冲刷、溃决、河水主流改道,河道植被退化、二岸水土流失加剧、洪水灾害频繁。超标准洪水流量致使上游河道整治工程及河道二岸城镇农田受到威胁,引水工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新疆农牧业灌溉调节主要靠平原水库。全疆已建成485座水库,其中90%以上是平原水库,但库容只占总库容的27%左右。平原水库工程配套不完善,水面蒸发量与渗漏量较大,可占到入库水量的20%~60%,因此调节能力有限,有的水库下游盐碱化,平原水库中201座为病险库。有很多水库未建泄洪闸和溢洪堰,或有溢洪道而泄量满足不了泄洪要求。水库在遭遇连续出现的洪水时,缺乏有效的调洪、泄洪措施。有的水库在副坝段扒口泄洪,洪水对水库造成的险情不断出现。有的水库处在多条河下游汇合处,暴雨洪水、防洪堤溃堤洪水以及山前暴雨洪水直接进入水库,泥沙淤积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不少平原水库坝体单薄,稳定性差,坝体、坝后排水系统不完善,水库渗流造成坝区下游较大范围的土地盐渍化。新疆不少水库处于地震频发区,地震烈度高、设计标准低,水库坝体浸润线下的饱和土易液化,地震对水库大坝造成了破坏。水库坝体和坝基的渗漏、主坝段坝后管涌、喷沙、渗漏及因渗流发生流土等问题突出。坝顶、坝前坡、坝后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沉陷滑坡,风浪对土坝坝前防浪护坡淘刷毁坏严重。威胁坝体的安全,使水库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1.2 引水渠首工程标准低、规划设计不完善新疆已建各类引水渠首417座(引水流量大于1 m3/s),渠道总长32.8万km,渠系建筑物40余万座,年引地表水约420×108m3。但因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设施老化,效益大大降低。目前,引水工程的供水能力仅为设计供水量的77%。新疆河流洪水迅猛,山溪性多沙河流洪枯比高,汛期洪峰流量及含沙量较大,近年来超标准洪水流量发生的频率增加。不少渠首由于建设期资金困难,设计洪水标准偏低,水利设施基础较差,不少渠首严重老化。有些灌区引水口为临时性或标准较低的引水设施,引水保证率低。每年因洪水造成引水口冲毁,影响了灌溉、发电效益。引水渠首工程在规划设计、泥沙综合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渠首规划布置过于集中。尤其是早期修建的引水渠首设计存在问题较多。随着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渠首引水比日益提高,冲沙水减少,造成了引水渠首的上下游淤积抬高,河床断面改变。泥沙进入渠道,渠首引水质量不能满足综合利用及下游灌区的用水要求。有的引水渠首地处宽阔河床,主流摆动频繁,泄洪水流分散。工程规划、设计布置、底板高程、稳定宽度确定不合理,泄洪冲沙闸排沙不畅、引水口泥沙淤塞。有些渠首上下游导流堤、整治段基础深度不足,泄洪建筑物淘刷、磨损、冲蚀破坏、冬季冰凌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引水渠首的安全运行。

1.3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疆水资源存在二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水资源缺乏全方位的总体规划;二是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存在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环境争水、一些地区部门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造成灌区内部由于过量引水、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而形成大面积的次生盐渍化土地的现象。由于下游生态用水量明显减少,水质恶化,部分河道下游断流,河道下游河谷林、胡杨林、灌木林衰败,湖泊面积缩小。造成绿洲及天然植被的破坏,影响了灌区周边及河道下游的生态环境。沙尘暴、浮尘天气在较大范围影响工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1.4 农牧业比例失衡,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新疆是农牧业的大省区,但在灌区内主要水量都用于发展农业,牧业用水所占比例很低,农牧业比例失衡,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大批牲畜依靠天然草场过载、过牧,从而使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在农业方面,种植结构不合理,有些经济作物的比例过大,不仅不利于倒茬轮作,病虫害频繁发生,而且使可供灌溉水量与需水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原可进入灌区周边的水量被引入灌区使用,使灌区周边的野生生态日益退化。

1.5 地下水开发不平衡、排水系统不畅通新疆地下水的开发是不平衡的。北疆、东疆地区大面积出现超采问题,而在南疆地下水尚处于开采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有些灌区引入灌溉水量过多,而又缺少完备的排水设施,从而造成灌区内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和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新疆平原区宜农、林、牧面积2133万hm2,其中盐碱地约为800万hm2,占37.5%。新疆耕地中盐碱化面积达122.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2%,其中轻度占15.8%,中度占8.4%,重度占5.9%,兵团垦区耕地中盐碱化程度更高达45%。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农区排水系统不通畅,坍塌、淤积严重,有的灌区排水系统已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排水、排盐作用。进入灌区的盐分积存在耕地土壤和通过淋洗进入浅层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矿化度增高,水质恶化。耕地土壤积盐并转移到荒地中,自然植被土壤含盐量增加。此外,部分地区由于农田排水系统规划不合理,排水容泄区选择不当,农区中的高矿化度排水排放到绿洲边缘荒漠植被带,使自然植被受盐碱危害而遭到破坏。对地下水环境也造成了

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自然植被减少,土地日趋荒漠化。

1.6 渠道防渗配套率较低、灌区管理水平不高新疆目前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8.8%,全疆渠道总长32.8万km,其中防渗渠10.5万km,防渗率为32%。灌区水利工程渠道和渠道建筑物大部分干、支、斗3级渠道防渗率不到60%,有的灌区渠道防渗率不到30%,渠道设计标准低,渠线曲折、防渗效果差。水量渗漏损失、泥沙淤积、冲刷、冻胀等问题突出,渠道建筑物启闭设备老化损坏。有的水库引水渠淤积、过流能力下降,有的地区冬季冰凌对渠道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不少灌区工程管理、引水渠首调度不善,运行不当。泄洪冲沙时水流分散,流态不良。造成渠首工程上游泥沙淤积,原河床断面改变,河床高程抬高,引水口进水困难。下游河床淘刷、渠首泄洪建筑物冲刷磨损、泥沙进入渠道。此外,冬季冰冻破坏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灌区运行管理和工程的安全。新疆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

1)作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通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近远期水利工程规划,促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牧区规划项目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布局、工程措施,实现我区经济发展、节约水资源及生态建设目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及工程总体规划,贯彻规划思想、实现规划目标,又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探索工程规划与生态建设、投资效益的关系。

2)加强综合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灌区治理近年,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供需水矛盾逐年加剧,应加大山区水库的建设力度,以期替代一部分平原水库,减少水量损失,增加有效供水量,开发水电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新疆河道来水年内分配不均的问题,如阿克苏河大石峡水库的建成,可替代当地的部分平原水库,直接减少水库蒸发渗漏损失2亿m3;叶尔羌河下坂地水库可替代叶尔羌河流域的相当一部分平原水库,减少水量损失2.4亿m3,它所开发的电能,可抽取地下水8亿m3~10亿m3。要加强山区水库建设及水电综合开发利用,保证流域充足的电力发展工业、为下游灌区发展竖井排灌、控制地下水位提供电源。以减轻土壤盐渍化和置换河水、补充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远期通过修建大型山区水库及向流域缺水区调水,解决调配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协调各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用水需要。逐步实现控制性水库的联合调度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蓄、引、输、灌、提、排的优化配置组合,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处理好山区水库建设与灌区平原水库改造利用的关系新疆现有水库485座,其中山区水库仅有50多座,平原水库占水库供水量的80%。平原水库由于具有水头低,设计施工相对简单,技术水平要求低,并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建设周期短,资金投入较少,在新疆水利建设的历史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不少山区水库具有发电、灌溉、防洪综合利用效益,而山区水库发电放水过程与灌溉用水过程不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也需要平原水库承担电站反调节任务,这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发电、灌溉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些平原水库今后还将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化工程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山区水库水头高,设计施工及技术水平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投资较大。但山区水库可减少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对于提高引水渠首的引水保证率及引水防沙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防洪发电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由于平原水库水资源利用低,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而且形成水库下游的盐渍化,故在山区水库建成一定规模后,平原水库将完成其历史使命,其中的大部分平原水库都应逐步放弃。灌区综合治理、工程改造及生态建设灌区的综合治理

首先要调整好农牧业发展的比例,调整好农业的种植结构,使灌区需水与可供水量尽可能协调一致。单纯的用经济观点发展农牧业灌区的可能有短期的效益,但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不利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灌区生态建设还要通过加强改良土壤盐碱化、开展以保护灌区、荒漠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地下水位调控与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利用效率,调整用水结构,保证向下游生态区的输水目标。以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疆灌区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制度、供水用水理念、工程管理创新。因此,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应做好平原水库改造及病险库加固,搞好渠首改造及渠系防渗及灌溉排水工程建设,合理安排地下水开发利用及水源地建设。

1)引水渠首工程改建与加固改造新疆引水渠首目前为470余座,引水渠首工程供水占农牧业灌溉地表供水总量的80%左右,在农牧业灌溉及生产生活供水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水渠首多建于出山口处,具有引水灌溉、分洪、为径流式电站提供水源,引水防沙、蓄冰防冰、泥沙处理等作用。近期通过引水工程改建及诸多工程措施,对于改善引水条件,提高引水保证率,合理利用水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早期修建的引水渠首弯道平面设计要素和造床流量的选择不合理,人工弯道过宽、半径偏大,环流强度弱,排沙不利。在中小流量时水流不能满槽造成主流在引水弯道摆动,环流作用较弱,挟沙能力小,上下游河床、弯道淤积严重。进水闸前泥沙沉积,引水量不能满足引水要求。弯道式渠首的改建主要应对弯道进行缩窄,平面上加大弯道曲率。并采用P=90%频率值作为弯道设计流量。把兴利流量和设计洪水分开,利用泄洪大量排沙,使渠首在不同流量情况下均能较好地运行。另外,在管理上利用灌溉期用水少的间歇过程和汛期集中畅泄。在灌溉期和汛期,短期降低水位畅泄拉沙,使引水渠首保持一定的沉沙库容。为保证现有渠首引水能力及洪水期的安全,应根据原有河床淤积现状及河流的特点,对引水渠首工程进行改造和除险加固。有的渠首处河床纵坡缓,流速较小,河床主流摆动,河床逐年抬高。应采用缩窄上游弯道整治段、调整引水闸与冲沙闸方向和闸底高差,增加闸后的冲沙能力,发挥泄洪冲沙闸的功能,以改善进水口的取水条件,减少进入进水口的泥沙量。使汛期洪水河道主流及推移质泥沙经泄洪冲沙闸下泄。并适当加大上、下游导流堤超高,防止导流堤漫顶。有些渠首改建设计要采用取消溃坝段,恢复泄洪闸,进行上下游河道的整治等措施。为了使水流分布均匀、主槽稳定,对上游导流堤的长度、角度进行调整,并增设挑流丁坝控制河势主流方向,使渠首上游整治段不分汊、不淤积,弯道进口前形成较稳定的水流形态。在下游段适当加长下游导流堤,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防止下游水流冲刷河岸,保持下游河道输沙能力。

2)平原水库改造及病险库加固措施由于新疆平原水库大坝地基多为粉细砂、砂壤土、粘土等互层,蓄水时容易造成渗透破坏,地震时容易液化,因而水库的震害是构成水库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烈度区水库除险加固应加宽加厚坝体增强稳定性,防渗墙插入土坝部分的粘土区土料,应尽可能采用高塑性含粘量的土料填筑。反滤层设计应注意心墙土料颗粒组成特性及分散性分析,分散性土料要加强设置反滤层。应对土料、砂砾料、反滤料、过渡料料场加强土工试验及碾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设计控制指标,作为施工、验收的依据。为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应加强对水库工程的监测,主要包括坝体浸润线观测、渗流观测及库水位观测,完善坝后排水系统。平原拦河水库除应增设非常溢洪道使其达到溢洪能力外,还应增设泄洪洞泄洪,保持必要的应急泄洪措施和放空水库的通道。对砼防渗墙与心墙的联接应予以重视。防渗墙伸入心墙高度应由防渗墙插入体的渗径以及接触填筑土料的允许渗透比降确定。防渗墙插入土坝部分的高塑性粘土区土料,应采用含粘量高的土料填筑。水库放水闸及防渗墙衔接部分应加强结构缝、止水的防渗处理。

3)调整灌溉排水系统及排水工程建设明渠排水在新疆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地下水位的控制仍以排水干、支渠为主。由于明排水渠边坡易垮塌,排水渠在运行中如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就会上升,易对作物及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渠道也容易产生垮塌破坏,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麻烦。在耕地以下有不透水层或易塌坡区应采用暗管排水。另外,由于排水明渠边坡较缓,沿渠占地比较多。暗排虽一次性投资较大,但管理方便,对地下水位的控制效果较好。随着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开展灌区竖井排灌控制地下水位。

4)合理安排地下水开发利用及水源地建设河流出山口后,径流不断分散和通过引水渠首引入灌区。一方面河流的入渗,另一方面灌区汛期超引超灌,造成地下水位抬高。水盐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区域盐分若不能排出区外,将在土体垂直剖面和区域地块间进行再分配,盐分大多积存在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和地下水中。引起次生盐渍化,造成中低产田和耕地弃耕。在地下水位较高、适于开采的地区建立水源地开采利用地下水,不仅可增加灌溉水源、调节春旱用水,又可灌排结合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无效蒸发。使盐碱地和中、低产田得到改良,促进该地区农牧业发展。此外,要加强用水、耕作管理、植树造林的综合措施,控制耕作层土壤盐分。

5)推广以地表水为主体的节水灌溉技术新疆灌溉面积中98%为地面灌溉,灌溉水量浪费比较严重,相应节水的潜力也很大。要通过诸多工程措施改善引水条件,改造引水渠首设施,改建启闭设备。要继续开展渠道防渗节水工程和灌区排水工程,进一步实行土壤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降低用水定额,调整作物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继续改造项目区低产田,改善灌区及河道下游生态环境。加强用水管理,降低灌溉定额,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水技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

6)环境保护及灌区生态治理措施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灌区及下游生态环境,增加下游河道输水量和生态用水,要继续开展平原区河道中下游堤防建设及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河道水量浪费和损失,逐步增加河道下游的输水量。在上中游灌区合并引水口、控制引水量和节水,废弃部分蒸发面积大、渗漏损失严重的平原水库,采取渠道防渗、灌区改造、水源地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重视土壤潜在次生盐碱化问题,控制地下水位,从农、林各项措施有机配合综合防治改良盐碱地、要兼治与盐碱形成有关的其他不利因素和灾害,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次生盐碱化灌区,合理调控土壤中水盐平衡,防治措施并举。结 论

平原水库目前对于缓解春旱,调节工农牧业及城乡生活用水、分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疆水利工程近期应继续发挥现有平原水库综合利用的作用和效益,加强对平原病险水库加固处理和合理利用。增加供水调蓄能力、灌区的地表水供给量。有计划地兴建有防洪、灌溉和发电综合效益的山区水库。调节洪水过程和提高河道的输水效率,减少洪水灾害损失和堤防工程投入、控制河道漫溢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灌区及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并进行水电开发,保证流域充足的电力发展工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为发展水源地、竖井排灌、控制地下水位提供电源。远期通过修建大型山区水库逐步实现山区控制性水库的联合调度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解决春旱缺水和夏季洪水灾害,形成蓄、引、输、灌、提、排的优化组合,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下载自:

中国农业仪器网

第二篇: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论文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复杂繁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地域特征就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将地域特征完美应用当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风景园林的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是对地域特征对圆林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一、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意义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通过交流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型材料被研发创新并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当中,这就给风景园林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市的功能较多且内容复杂,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风景园林的重要性。

二、地域自然特征的形成1、地形地貌方面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所处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分析,尊重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且进行充分利用,对该地拥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和改造,对原有景观进行改造,不仅可以使风景园林的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由此可以说明,如果风景园林中具有丰富的地域特征,则要将该地的地形地貌设计当中,一定要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人为景观尽最大可能的设计到地域环境中,从而打造独特完美的风景园林。2、气候方面由于各地的气候原因,塑造了各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并且气候存在差异,导致了每个地区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及地形地貌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又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比如说,我国存在着许多古典园林,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属于岭南圆林,设计相对密集并且形状为片状,这种设计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并且在下雨天可以很好的避免出行不便,还可以减轻台风到来所造成的破坏。3、植物特征方面植物是风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整体功能,风景园林的观赏效果能否满足人们需要也由植物决定着,并且植物的种类多样化也会衬托出风景园林的特征。通过对南北方的植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南方与北方的植物差异比较大,由于差异较大,所以给风景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主题,从这也可以看出地域特征的差异性。4、选材特征方面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地形地貌都极具地域特点,这些地域特点更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在地的建筑风格,在设计风景园林时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与传统的风景园林对比而言,风景园林有了地域特征的基础后,会对以后的圆林建设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如果建设的要求相对较高,应该对建设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做不仅会使更加突显地区建筑的独特性,而且在成本管理上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资金投入,如果将以上方法应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风景园林的设计内容,而且可以很好的在风景园林中突出地域特征。

三、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地域特征的应用和影响

从各个流派在系统的开发过程,无论什么风格,风格风格呈现,如何从自然,他们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其内涵涉及到深刻的科技背景和历史文化渊源,然后基于当前的情况设计,在景观设计规划地理特征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和特殊时期为一个特定的地区可以有更直接的影响决定。1、历史背景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发展了多个世纪,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文明,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并且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在活动地区留下明显符号,给现在人们了解过去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了人们与地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地域特征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财富,无论是哪种人类文明,都是在地域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重视地域特征的作用,尊重原有的文化,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保留,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到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如果原有的景观已经陈旧,则对其进行创新改造,从各个角度突出显示出新时代的设计特色。2、人文符号因素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演变。在演变的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找到人文符号因素的应用痕迹。人文符号的应用是非常实用的,它简化了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可以采用符号对其进行灵活的展现。现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一符号,对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从而使原有建筑设计的灵魂有灵活体现,保证设计景观更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对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民俗风情因素在上面的文章中说道,人类的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多种文化的产生,文化从最原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体系,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代表的民俗风情,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民俗风情对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方便了对地域的开发和利用。4、社会特征因素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园林建设工程中,风景园林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做到风景园林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还要达到社会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让人们享受更高更好的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阶段,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特征因素,从而设计出更加完善的风景园林。

四、结语

时代的不断进步,给地域特征带了很大的变化,其时间发生变化的同时空间也在发生着转变,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重视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拥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使设计出的风景园林具备科学化和人性化,最后在依据地域特征来进行创新和发展。

第三篇:气候变化对农业潜在影响与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潜在影响与对策

气候是发展农业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农业是以土地、水、气候能源和生物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这些资源环境的质量状况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农业又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频繁出现的现实,如何适应气候环境变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农业产业的保证

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极为密切。由于气候因素覆盖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由光、热、水和风能等能量和物质要素组成的气候资源是潜力很大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而旱、涝、风、寒等气象灾害又是威胁农业的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的地域差异生产水平,年成丰歉及作业和管理水平等均受到气象条件的时空分布的制约和影响。总体上说,广东丰富的光、热、水气候资源是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但各种气象灾害又是发展农业的限制因子。

随着社会进步和农业发展,农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例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如何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就需做到顺天时量地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谓顺天时,就是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应气候变化。如果没有弄清气候资源和气候变化的特点,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就会带来盲目性,就会受到违反自然规律的惩罚。

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加之人类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将导致极端气象事件日趋严重,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可能日趋严重。因此,加强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利气候造成的损失,是发展农业的保证。

二、对策和建议

虽然气候变化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针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据专家分析,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据报道,目前我国CO2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陈旧,能源消费强度大,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高。同时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潜力又受到能源结构、技术和资金的制约,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来减少CO2排放量的潜力有限,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影响。

据报道,地球上的大气碳氧平衡,60%靠森林(含植被),40%靠海洋(含湿地及淡水水域)。21世纪初全球的森林面积只有800年前的30%,吸碳制氧量下降了70%。当前,大气中的CO2由工业革命前的0.0275%上升至0.351%,并将逐年上升。因此大力造林绿化和保护海洋、水域和湿地,是缓解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

大力开发气象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缓解气候变暖的措施。风能和太阳能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据估算,我国陆地上的风能资源总量为32·26×1011瓦,实际可开发量为2.53×1011瓦。据不完整的资源估算近海(水深10米,离海面10米高)的风能资源储量约为陆地的3倍多,即7.5亿千瓦。我国陆地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104亿吨煤,因此,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可以解决农业用电的问题。在农业方面应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发展生物技术等学科,科学的改革种植制度,适应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减少农业生产CO2排放源,提高碳汇库潜力,发展相关学科,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估模拟和研究。

土壤和水环境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而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因此,加强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推广清洁农业生产,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对农业水资源环境认识,建立全民节水型社会,开发和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强化监测技术手段,保护水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

对于农业废弃物应实现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业废弃物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产业化开发,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管理。对于面源污染治理要从源头抓起,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合理时空布局,加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预警系统。

建设农业环境安全保障工程,该工程包括自然灾害预警及响应系统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新型肥料产业化示范工程、农业水环境安全与人工增雨保障工程、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与培养工程,这些都应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对新农村建设影响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局的、综合的事业,需要发挥各个方面的合力,新农村建设的每一具体目标都会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而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南安市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南安人力资源优化新农村建设

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央文件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进行了表述,同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包括了我们对新农村未来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诸方面的价值追求,这无疑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好概括。那么,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南安市是闽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其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对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1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巨大,但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13.2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亿人,占总人口的54%。农村劳动力资源量5.31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49亿人。但是《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仍有8699.2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人口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统计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2.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仅占11%;尚有6.8%的文盲[1]。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1.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高达1.6亿,而且还在以每年600万的 1

速度递增,因此出现了人力资源大量闲置的现象。而另一方面,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极为缺乏。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低是客观存在,但本就为数很少的农业科技人员许多也用非所学,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2南安农村发展现状

2.1南安市整体概况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晋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25°18′,东经118°08′-118°36′,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全市面积2036平方公里,人口148万余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满、回族等,通用闽南话。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福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新兴城市[2]。

南安市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比中荣获49位;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比中获得2009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46位;2009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33位;2009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位居福建省第三位;商标注册位居全国第九位;入选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和中国改革理事会评为“2009年中国改革十佳(县)市”称号。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逐月回升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位居泉州市各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

2009年,南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75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较上年提升了5.5个百分点,其中,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牧业为增长的亮点,增速分别为55.7%、9.6%和5.5%。增速较上年分别提升了17.1、8.3、0.4个百分点。

2.2南安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状况

南安市有农村劳动力61.28万人。已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36.9万人,农村登记富余劳动力大约5.6万人。其中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即:“两后生”(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读书的人员)估计在3000—5000人之间。在该市农村

剩余劳动力中,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的人群中,一类是“两后生”,据测算,每年直接流入社会的人数大约有3千多名。另一类主要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受过教育的中青年男性村民,到外地打工或者经商。

目前,南安市建成了市就业培训中心等12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培训的同时,积极搭建就业推荐服务平台,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实现培训就业的“无缝衔接”。2009年来,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1509人,转移就业8896人,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77%以上。3人力资源配置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1人力资源配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南安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30%,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二、三产业。本来,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农村人均占有土地量增加,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连接城镇和农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大都是一些无文化无技术的中老年妇女,再加上闽南地区的丘陵地貌,南安的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状况其实并不理想,有部分的农田被荒废。如此一来,相当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解决“三农问题”带来阻碍。

3.2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南安市的二、三产业相对于农业来说比较发达。近年来,南安市按照“劳动力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立足该市“1+6+1”的工业产业基础,落实提速发展思路。坚持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所占的比例较高。相对的,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再加上外出经商务工农民的收入,南安市农民的收入相当地可观。相对于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南安市农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3.3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民素质的影响

如上文所言,南安市有许多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笔者认为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对提高农民的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农民上岗之前,企业通过培训使许多农

民提高劳动技能,学会经营管理技能,为当地农民的自我改造和自身素质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而改变当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匮乏的困境。另外,部分农民走出农村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常年外出打工经商的经历使他们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洗礼,获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状态,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小农意识在他们身上开始动摇,自身素质大大的提高了。

3.4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由于收入提高了,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有余钱改造自己的家园吗,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面以康美镇梅元村为例谈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方面,该村每个村民小组都自发组织凑钱,把乡间土路换成了水泥路,村容大为改观;通信方面,该村很早就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固定电话,手机也在农村普及开来了;信息网络方面,村里生活较为宽裕的人家也都通了网络,可以在家里上网;医疗方面,村里面有三四个诊所,能够解决日常村民治疗小病的需要;教育方面,由于该村海外华侨众多,华侨们慷慨捐资建设学校,该村的梅元小学办学条件正在不断地改善。但遗憾的是,由于农业受到了忽视,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却不甚理想。村里的大坝在几年前决堤了至今尚未重建,村里多条水渠也废弃许久,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3.5人力资源配置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影响

南安市大部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部分农民外出经商打工,只有一部分妇女和老人留在村里经营田地。因此,参与村务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村民,这样对基层民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可喜的是,外出经商打工的农民给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有利的影响。这部分农民出门在外,城乡之间巨大差距给其心理产生的巨大震动及自身素养的逐步提高,使他们的民主政治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已经在潜意识里形成了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性观念;另外,法制意识的增强使这个群体开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在他们越来越关心政治,而且越来越认同村民自治。比如说,康美镇前段时间在建设鞋业基地,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这部分有法律意识的农民就会用和镇政府进行协商,必要时还会请律师为自己维权。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这种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返乡后,势必会将这些先进的文化意识辐射到其家人和其他村民。客观上了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革和完善,使村级治理结构和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最终将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4对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

4.1重点培训中老年妇女

中老年妇女群属于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缺乏的群体,她们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而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将不断提高,这部分人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小,这正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和难点,且专业技能差已成为今后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最直接因素。所以要重点培训中老年妇女,提升她们的劳动技能。对其就业问题进行帮助。

4.2培养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农业。鉴于南安市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应该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尽快培养一批有技术的农民,对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进行补贴,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4.3密切关注留守儿童

南安市外出务工农民较多,因此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水涨船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为一个人所有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目前,留守状态给儿童成长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隔代监护引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亲情缺失引起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被忽视。解决这三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反面入手:对隔代监护人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加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提供,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提供多重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养,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 会的协调的发展。政府如想建设好新农村,就务必重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EB/OL].(2009-01-06).http:///view/8167.htm

[3]潘艳敏, 崔永军.浅析农民工流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学理论,2009,27:164-165.[4]徐永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4):73-75.[5]李总.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6]刘韶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200-200

[7]张广胜,周娟.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沈阳村级层面的调查.农业经济问题, 2009(3): 37-42

[8]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农业经济导刊, 2006(3): 62-72

[9]李斌,陈浩冲.农村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2007(6):538-540.[10]黄艳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2007,(04):101-103.

第五篇:农业标准化对种子生产的意义与影响

农业标准化对种子生产的意义与影响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新技术、新机制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将成为新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需生产出优质的种子。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山东等地农业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推动种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围绕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消费安全,增强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种子生产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改造传统农业,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标准化对种子生产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子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关心和重视。用标准规范农业生产、加工行为。同时,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推广,也为种子质量监管提供了标准支撑,使种子质量安全监管主体明确、环节清晰、依据充分,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农业标准化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以安全和市场

需求为目标制定农业标准,通过实施农业标准,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普及推广新品种,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同时,促进种子生产结构向优质高效品种调整,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素质的整体提高,为提高种业效益奠定了基础。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将全面改善种子品质、提高种子质量,成为品牌、名牌产品的质量保证,是实现优质优价。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桥梁。农业标准化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种子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它融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因此,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就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过程,就是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过程,是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过程,是新阶段农技推广的重要手段。

(四)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指导种子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一条推广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它适应了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解决种子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种子生产产业升级为目标,推行农业标准化不仅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种子生产战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标准化对种子生产的影响

(一)农业标准化改变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加快种子市场化进程。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将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种子生产与消费的质量意识,人们对种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将更加注重其标准和规格。近几年来,传随着种子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家逐步放开了种子市场,种子生产也由产品生产逐步转变为商品生产,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将彻底转变,代之以工业化商品生产的经营理念。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快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进程,促进了种子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生产经营者将更加重视生产的规范化、包装的规格化、流通的有序化和物流效率,更加依赖市场需求信息调整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消费者也将改变单纯对种子的数量满足,而代之依据标准衡量其质量以及营养状况,依据产品生产来源记录进行质量鉴别和质量追溯。

(二)农业标准化将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学管理的双重性。没有农业的标准化也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推进农业标准化,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和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标准来规范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用现代组织方式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快速应用推广,反过来将刺激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开展,形成研发、推广的良性循环。

(三)农业标准化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首先是优化种子

结构。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将不断提高优质种子的比例,促进种子生产向“保证数量、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优质高效发展,以标准化组织生产、加工的优质产品将逐步改变目前粗放型种子主宰市场的割据,在品种和品质结构上更符合市场需求。第二是优化种子区域布局结构。标准化将促进区域优势产品的升级,使之规模化程度、规范化生产水平更高、产业化经营能力更强,种子区域布局在依托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加依赖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第三是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和流通,链条清晰、环节专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内部各子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将有效缓解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下载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疆的地域特征与农业状况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