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三种境界

时间:2019-05-14 01:3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三种境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三种境界》。

第一篇: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培训材料七

时间:2008年8月24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邹春东

题目: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匠、能师、人师

教书匠--灌输型教师

教书匠的特点是,比学生先值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记问之学。他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传授无效知识等于浪费学生的时间,误人子弟。教师传授有效知识特别是学生无法看值的教材知识和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的补充、延伸知识,学生便有所收获。但是不少数师传授的有效知识却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就能看的课本知识,这实际上也是耽误学生,它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其所传授的知识可分为假知和真知。假知和真知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谬误和真理,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分类。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传授援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没有完全吃透和内化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来讲授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实践证明。教师传授假知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直接原因。机械学习的特点是:机械模仿、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唯书唯师。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大堆机械的、孤立的知识。所谓传授真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即教师理解;消化了教学内容,并达到了熟练的地步,可谓成竹在胸,了然于口,但却是“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因为熟练可以靠简单的重复而获得,只需时间和力气,无需更多的智慧。这种熟练只是一种按部就斑的运作,它不仅没有升华为熟能生巧的境界,反倒使教师因为思维一次又一次在旧有的轨道上运行而导致教学能力的退化,致使教学变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教,这种教学的特点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获得欠知识本身,轻获得知识的方法。其结果最多只能是学生对教材获得封闭性理解,即就事论事的简单理解。

如果说传授假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生硬呆板,那么传授真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便是熟练、顺当。控缩型教师唯上、唯书、难教参,缺乏主见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上课的注意中心都是知识。教师素质偏低,是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据一份抽样调查,当前8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属知识型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教书匠,它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教书匠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①职业观不端正。一些人把教书育人工作仅仅当作谋生手段,头脑里严重存在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雇佣思想,缺乏精神动力,舍不得投入。②教学观陈旧。把自己看成知识的象征,视学生为待灌的知识容器,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教书就是传授知识,教学目的就是把教材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客观因素是:①教学负担过重,无暇进修。沉重的考试、升学、评比压力;使教师疲于应付,忙于加班加点,无法自修业务。⑧教育经费拮据;无法进修。目前教育经费越来越紧张,学校无力资助教师进修,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师外出参加教研会的旅差费都难于支付,教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③激励机制不健全,不愿进修。一些学校只有对教学实绩好的教师进行奖励的措施,却没有鼓励教师进修、科研的规定,造成一些教师认为进了中小学,只能当个教书匠,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提高水平也没用。

能师--智慧型教师

能师,即智慧型的教师。其特点是术业有专攻,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正因为拥有智慧,他才能真正做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智慧属个性范畴,只能启迪,而不能直接传授)。能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

吃透教学内容表现为:

1、深刻

表现在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编写意图吃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把教材钻得深;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明了,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教书匠常常就不是把课上简单。而是上复杂了,把学生弄得无所适从。

2.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能师对教材常常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来发,见人之所未见,其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面,学生听这样的课就象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3.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能师不仅是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来就会纵谈古今,横述东西,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陶醉,从而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 1.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与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性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积,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一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对抗。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从而机动灵活地加以处理。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3.绝招

能师常常身怀绝招,其绝招是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精益求精、干锤百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如有的教师上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以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有的教师幽默风超、妙语选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能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能师乃是其敬业、乐业的结晶,是其长期不断追求和自觉探索的结果。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

1.多想出智慧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能师的特点就是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教师一定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勤奋出天才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不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而成为数学家勤奋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当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道路。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值得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到教师身上,即:“读书破万卷,教学定有神”。“神”就是灵智。

3.交流长智慧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因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在讨论之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办好一所学校,关镁在于拥有一批能师,正象一个剧团要有名角一样。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吸引力。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出自己特色,都将是一句空话。

人师--教师的最高境界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人师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人师达到了高于并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人师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能够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人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人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陶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的教学已经进人最高的境界--不教之教。不教之教就其内容而言,教的不是书本里现成的事实知识,而是无法物化在书本中的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一种心灵的彻梧,是一种有美感体验的豁然洞见。学生一旦获得了人生智慧,其对学问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存境界就会更加祟高。相对而言,事实知识是“硬性”的,人生智慧是“软性”的,这种软性的东西无法通过言传口授、耳提面命,更无法“手把手”教出来。不教之教的最特点是返朴归真,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组织、没明确的教学环节,它抽象不出一种大家都能效仿的普遍的模式。人们或许要问,这种教育实现的机制是什么?又怎么进行呢?笔者以为,可通过如以下教育来进行和实现:

1.以身作则

人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一个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人师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是以直觉的、形象的、具体的形式非常自然地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2.交流对话

人师从不以教者自居,而总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分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与生处于平等地位,双方都积极地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教师将知识中的思想、真理、价值、意义、精神等内涵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能直观地把握,以此获得教育。这种对话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l其主体精神得到发挥。

3.自我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真谛。不教之教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正因为有其自我教育作基础,教师的教育才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因为教化心灵的职业对自己心灵的教化具有反弹之力,开凿“知泉”的工程对自己“知泉”的开凿具有渗透之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人格,简言之即德。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德取人、失德弃人。就个人而言,以德为重,应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入格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人师的可贵之处。如果说能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那么人师便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人师的学识、智慧、人格象花的芬芳,酒的醇香;掩不了封不住,幽香四溢,令人回味悠长。人师兼备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双重角色的优秀素质。作为实践家,他们躬行实践,始终活跃在教学改革的实验田中,对教育教学进行最真实最有创造性的变革,从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理论家,他们思想深刻,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在理论上有突出的建树。理论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实践的指南。人师不仅是教育界的典范,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先进分子。让会变革和教育发展期待和召唤着更多的人师。

值得强调的是,教书匠、能师、人师只是凭借理论抽象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分类的结果,实际上他们总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纯粹的教书匠、绝对的能师、完全的人师都是少有的。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传授假知的要朝传授真知的方向努力;传授真知的要朝能师方向努力,把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统一起来;能师还要进一步朝人师方向进取,把教书与育人在高层次上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第二篇: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浙江临安市教育局 潘军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几句话,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对我来说更是意义深远。

我想,不管我能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有所追求的人来讲,我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点粗浅的体会,想与大家共勉。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第二种境界:大爱无声,教师要有爱心

第三种境界:大道无形,教师要有思想

第一种境界:大“学”无涯,教师要有学养

学习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人来讲,可以说是“此生有涯,此学无涯”。我觉得,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倍加需要静下心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争做一名有学养的教师。

一要有书香气。古时读书人家,一般都家藏万卷图书。我们的古人为防止书籍霉变、虫蛀,用樟木制成书箱来存放书籍;或用樟木片放在书籍间隙;或放一种叫芸香草的中药。随时间的积累,当书之主人打开书箱,翻阅书籍时,就会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此之谓“书香”的渊源。有道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自然应该身上常留书香气,读好“有字之书”,求得“有我之境”;读好“无字之书”,求得“无我之境”。用书香滋养心灵,以书香成就人生。

二要有书生气。人们说得好“越单纯越幸福”。坐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手捧书籍,在淡淡的灯光下,与古今中外的名家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喜悦与享受。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

当我的论文《写在教育的天平上》发表后不久,湖北省黄岗中学教务主任发来电子邮件向我告知,他们学校曾专门召开行政会进行学习与研讨。当我收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刘霞光博士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潘老师:您好!阅读了你的博客上的文章,感动又感慨!我现在是在大洋彼岸写这封短信,只是想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对你的敬意!”当我收到一个名叫小凡的网友的来信说:“潘老师,当我看了您写的《我是农民的孩子》后我流泪了,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感动,从而在感动之余去思索着关于自己的事情。”„„我感动了,我为他们而感动,我为自己而感动,我为文字而感动,我为友情而感动。三要有书剑气。李白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古人北宋大儒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开放大气、豪气冲天!龚自珍“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这是何等豪情壮志!他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书剑气的人呢?我认为只有丰厚的读书和大胆的实践才能赋予人这种气质,这种气质作为一个教师非常需要的,因为只有拥有了这种书生意气和英雄豪气,才能自觉地推进教育改革,才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去开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

第二种境界:大爱无声,教师要有爱心

胡锦涛总书记说:教师是一份职业,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我的理解就是教师是用一份用特殊的爱打造人类灵魂的职业,就是说教师应该努力去承担对教育的责任,满怀对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的事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教师有没有一种智慧的、深远的大爱精神,博爱精神,是关系中国教育走向成功未来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无条件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去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大爱无声,教师的爱润物无声。在我所处的昌化地区,就有许多爱的典型。龙岗小学的爱心妈妈盛老师,为了呵护一个因不习惯住校而哭闹的小女孩而当起了临时妈妈陪护小女孩一起睡觉。洪岭小学和石瑞小学的扎根山区教师群体他们都以琐碎点滴成就不凡美丽人生。马啸中学的方校长以一名共产党党员身先士卒的最朴实管理方法带领自己的团队真正体现了“其身正,不令则行”的良好工作氛围。昌化一小以感化后进生为契机演绎着“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昌化镇中心幼儿园以幼儿园是我家为主题着力营造家的和谐与温馨;昌化镇小以一个教师的真诚反思从而使教育回归于理想的起点。还有昌化职高的老师上阵父子兵,两代为人师,献身教育无悔怨。

大爱无声,教师的爱感天动地。前段时间我再次捧起《教师何以感动中国》这本震撼我灵魂的书籍,当我轻轻翻开扉页用心灵去感悟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时,泪水还是一次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谭千秋:生命的最后姿势》、《袁文婷:青春定格“公主教师”离去了》、《吴忠洪:用生命雕刻师德丰碑》、《王敏:美丽之花在震灾中绽放》。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但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行动与生命去诠释一名教师的责任和胸怀。他们是教师,他们感动着中国!我也是一名的教师,我除了感动和敬仰,我应该学习什么呢?我们也许没有那样的生死抉择,我们也不希望有那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是永恒的。

这些教师真实感人的,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爱中能看到真和善,拥有了真和善也就拥有了美。我想,这样人和事也会发生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老师的身上,因为在座的每一个老师的身上都拥有这样可贵的品质。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

第三种境界:大道无形,教师要有思想

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我们老师来讲,就是说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教师,去解释教育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去制定教育政策,用思想推动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校长,用思想凝聚人心,管理学校,去创建先进的办学模式;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他们用真善美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鼎起教育的未来。

一要用思想武装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所敬仰的李镇西老师说得很有哲理。通过教学反思,思想锤炼,李镇西成为了一代名师。

我在教育实践中开展了十多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撰写了近百篇评论文章,涉及心理、美育、诗歌、宗教等领域,大力宣传“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经历比名次更重要,对话比对抗更重要,激励比指责更重要”等教育理念。

二要用思想滋养心灵。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培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去鼓舞人心,课堂生活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

比如我向学生讲辛德勒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让学生去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介绍美国“9·11”恐怖事件中的人员疏离细节,感受其中的人性美。我引导学生阅读龚自珍、严复、潭嗣同、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文志士传奇,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拨动他们思想启蒙的心弦。交流是张扬生命欲望的途径。我采用希腊苏格拉底“精神催产术”,精心组织开展讲演、独白、艺术表演、辨论、小组商谈等活动,在与学生深入交流中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智慧与勇气。

三要用思想打造家园。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家园再好,也不会幸福的。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教师,必然要点亮思想之灯,上下求索,百折不饶,锲而不舍,用丰富的思想打造精神家园。

我自开个人博客以来,始终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坚持着理想与信念,在忙碌之中打造精神家园,至今有300多篇次文章在新华网、人民网、人教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师网等网站发表与转载。我结识了北京师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肖川、周彬、张晓鹏、龙井田等全国著名教授,领悟了他们学者的风范与情怀;欣赏了他们敏锐的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广结天下精英并以他们为榜样,时刻勉励自己。在这里记载着我的心路历程,在这里聆听着我的心跳脉搏,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失去了很多很多,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很多:无言的伤痛、无声的感动、失败的泪水、成功的喜悦,都成为我生命的历程、人生的财富。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真正能点燃激情,燃烧青春的岁月并不太长。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那样,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我认为,一个人的事业就好比是非洲大草原,至于我,是羚羊还是狮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种奔跑的激情和梦想,重要的是能不能跑得足够快,重要的是能不能跑得足够优美。我相信,只要我坚守教师的理想与信念,努力追求“大学无涯、大爱无声、大道无形”三种境界,我一定会活出幸福的人生。

文章出处:人民网

第三篇: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的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以至说

1就是1,2就是2,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有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浴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得很累。其实,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说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许多人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善于反省的人才会最终达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认识到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财再多,也要回归自然,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待钱财如此,对待爱情亦如此,这样的人可以很温柔地看待不同的爱情阶段,并且可以很温柔的陪伴和对待对方,也不会残忍地打破爱情中年轻人的梦想,只会微笑地等他们看见当中的青涩。

如果,有个人能真正地爱到这样的人,也真正被这样的人所爱,那么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第四篇:语文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谨以此文献给语文教学同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追求;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苦索;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顿悟。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师,我以为在教学上也应该达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能把一篇文章,一张试卷讲清讲透。备课本是课前构课的一个“草稿本”,进了课堂就要神竹在胸,把“本本”“束之高阁”。一篇文章,整篇精彩,你就能背诵整篇;一段精彩,就能背诵一段;一句精彩,就能背诵一句。至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形象画面、表达技巧那是要烂熟于胸,张口能说,落笔就写的。一张试卷,涵盖七大知识块系,27个考点,这些“条条块块,点点面面”也都应该熟记胸中,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把一张试卷讲清楚,讲透彻,能让学生考试拿高分。第二种境界,每一节课,要有掌声和笑声,要有课堂闪光点,就像苏永康教授评价高考优秀作文时说的“没有太阳,就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就该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只萤火虫”。课堂语言除了严谨、条理、简明以外,要么诙谐幽默,一抖一个包袱;要么隽永深刻,一挥一种思想;要么文采斐然,一撒一把智慧。须知,一名教师,其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上。第三种境界,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还要搞一点教学研究,承担一个教学科研课题,在教学教改的某一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每年发表几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出一点教学科研成果。

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上达到了这三种境界,那就基本上算得上由“匠”入“师”了。那么,你在学生的心中就不会是“过客”,而会成为像“线装书”那样一道风景。无论何年何月,无论你的学生走到哪里,在谈起他们的老师的时候,都会对你“津津乐道”的。

/ 1

第五篇:党员干部要有三种境界

党员干部要有三种境界

***曾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上,用三句诗词寓意治学应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最早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并被认为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在我看来,这“三种境界”,亦寓意着勇敢追求的坚守初心,不懈奋斗的笃行初心和知行合一的成就初心,是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应秉持的人生态度。

境界一:要坚守初心。1921年,举国的迷茫成了铐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枷锁。正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13名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中共一大代表,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红船出发,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带领我们“望尽天涯之路”,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共产党人的道路选对了,带领人民从黑暗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了,我们逐梦路上才有“助推剂”,人生旅途才有“压舱石”。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在人生旅途中,必须扣好“初心扣”,然后带着执着的追求,耐住清贫和寂寞,风雨兼程、漫漫求索,人生路才能行稳致远。

境界二:要笃行初心。这是一种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的奋斗之路。这里不仅有躯体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可以“不悔”到“牺牲其一生之福祉”。正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杨汉军所说:“一定要问我喜欢什么,我就是喜欢干事的人。”“当我们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多么威风,而是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贡献,干了几件实事好事。”其实像杨汉军同志一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共产党员数不胜数,黄大年、廖俊波……我们青年党员干部要做的并不是让这些模范人物停留在脑海、停留在媒体宣传报道中,而是应该将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并付诸于实践。因为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能“衣带渐宽”、可能“消得憔悴”。但就算如此,我们也依然要用杨汉军同志他们这种“不悔”、这种“无畏”来激励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否则,我们理想中的“她”,永远都只是“空中楼阁”,永远都只留在空想之中。

境界三:终成就初心,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中感悟真谛千百次寻“她”不见,我初衷不变,突然在不经意回首间,却发现心中的“她”早已在那灯火寥落的深处静静等待着我。知行合一、功到事成,我们那些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在大学期间,我有幸聆听白绍良教授讲课,他1960年在德国硕士毕业后毅然归国,一直任教于原重庆建筑大学和现重庆大学,直至76岁高龄仍活跃在讲台,只因想为国家再多培养一些人才。在国土房管局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期间,我听闻了庞一举、亲历了梁铭均等普通党员作为地灾监测员,凭借着简陋的手摇报警器、手电筒、雨衣、铜锣,千百次预灾难于萌芽,救群众于危急,实现了18年全区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壮举。现在,我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再普通不过的青年党员干部,他们写材料,句句较真;重服务,一丝不苟;他们总是紧张和忙碌,却又甘守平淡和清苦;他们知行合一,用忠诚干净担当努力诠释着“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人生真谛。***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只有将青春梦想、青春奋斗、青春力量,汇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去实践、去建功立业,才能在这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春风十里,不如坚持“追求”、书写“奋斗”的你。待当“蓦然回首”,那个“她”、那份初心,或许早已在“灯火阑珊处”静候多时。

下载教师的三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三种境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做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做事情的境界。 做事情的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 用手做......

    人生三种境界(共5篇)

    人生三境界“平凡常常才是真”,这是一句真话,更是一个真理。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孕育伟大,也达到不平凡。能将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平凡的人,既......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工作是个耐人寻味的工作。如果不管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成绩比较差,那么就意味着班主任工作就干到头了。因为没有那个校长,还敢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即......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我认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大体可分为三层境界。第一,经验型管理。这种管理,没有理论指导,凭着感觉走。过去班级管理的经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就是管理的先验的指南。在管理中,如......

    抓落实的三种境界

    抓落实的三种境界 3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的文章《关键在于落实》,全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如何围绕当前和今后的工作狠抓落实进行了深入阐述......

    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蒋定之在讲话中指出,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尽职是第一种境界,管好分内之事,不出事、不添乱,种好“责任田”,这是最起码的工作底线;第二种境界是尽责,带着责任感做......

    关于公安精神的三种境界范文合集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今天我们先从王国维毕生追求新境界谈起。 王国维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浙江。7岁时开始读各类古书,读了10年。16岁考中秀才后,一时文名传开,成为“海宁四才子”之一。但他讨厌那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