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转变”打造服务型社区
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主题,在服务社区全体成员的实践中获得认同、争得支持、树立威信、巩固地位,让广大社区成员切实感受到党的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果,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一、整合服务资源,向各种组织和个人“多兵种合成”服务转变
为充分发掘社会服务资源,我们坚持资源共驻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街道、社区为主体,努力把社区内的个体资源转化为社区公共资源,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1.完善资源开发的领导机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实行市级领导、相关部门、驻区单位“三级包联”制度;市级领导主要负责宏观指导、协调各方、督办落实;财政、建设、规划、民政、教育、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是对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优质服务;驻区单位实行共驻共建共享,每个社区由三个市直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帮扶。
2.创新社区服务的有效载体。市直各职能部门开设了爱心米行、爱心超市、爱心诊所等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同时,相继开通了城市一帮一扶贫、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家政维修等20多个服务项目,设立了服务热线,建立了一线通、一卡通、一点通社区服务模式,形成了“十分钟”服务圈,实现了社区服务全覆盖。3.健全督办落实的问责办法。市委与各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办事处党委与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与党员层层签定了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形成了以市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工作新格局,实现了社区服务“单兵种”向各种组织和个人“多兵种合成”服务的转变。
二、拓宽服务领域,向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重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坚持物质性服务与精神性服务并重的原则,在居住环境、休闲文化、信息资讯、学习积累、健康生活等精神性服务上下功夫,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
1.围绕和谐心灵,创建民情倾诉新载体。针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新特点,以帮助社区居民释放情感、减轻压力、调整心态为宗旨,在各社区建立民情倾诉站,在小区门卫及热心老党员家中建立民情倾诉点,为群众解决贫困、就医、家庭邻里纠纷及居民日常给排水、供电、噪声、出行等难题。民情倾诉站成为社区化解基层矛盾的缓冲器、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促进社会和谐的加速器。
2.围绕文化和谐,创建精神生活新载体。着眼于培育社区先进文化、特色文化,创办市民学校、技能培训点,建立文化娱乐中心、图书室、大众体育设施、文艺乐器。举办风筝节、广场文艺演出、小区文艺演出、球类比赛等活动促进社区文化蓬勃发展。
四、创新服务方式,向“自治型服务”转变
社区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和团体有义务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实践中,我们把社区党的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与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切身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既能实现目标又能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的新型活动形式。
1.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新载体。通过党员“五进入”、党员承诺、设岗定责活动,使全市近5000名在职党员进入社区报到,领取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民意收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信息咨询服务等服务岗位,实现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管理。
2.建立群众自我服务的新途径。各社区根据居民的专业特长,分别建立了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计划生育志愿者服务队、科教文体志愿者服务队、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服务队、便民维修服务队以及扶贫、济困、助残服务队等群众性服务团体,开展居民自我服务。
3.建立群众自我管理的新渠道。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工作机制,政府简政放权,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坚持“民办、公助、党领导”,服务社区,依法建设的原则把居民自治的范畴从政治延伸到生活。各社区相继成立了老年协会、调解工作室、社区教育等民间组织。这些社区民间组织聚集了社区民间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在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扩大就业渠道、建设和谐社区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篇:四个转变打造服务型执法队伍
焦作武陟四个转变打造服务型执法队伍
为建设服务型执法队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焦作武陟县局抓好“四个转变”,不断提升卷烟市场监管服务能力。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倡导人性化管理,要求专卖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加大对法律法规、真假烟鉴别、调包注意事项、举报打假有奖等宣传力度,引导零售户守法经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二是由常规检查向主动服务转变,专卖人员在市场检查或办案过程中做到文明执法,秉公办案,规范办案程序;三是由刚性执法向柔性管理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开展“换位思考”活动,站在零售户的角度,不断优化服务职能,成为烟草行业与零售客户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信息传递的平台、法律咨询的场所;四是由粗放执法向文明执法转变,通过持续开展综合素质培训,强化专卖人员思想政治、业务培训、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使专卖队伍达到文明执法、懂法律、有责任感,将法、理、情融为一体,实现烟草专卖管理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孙攀
第三篇: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
本报通讯员 孙大庆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其职能定位准确与否,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三农”政策能否在基层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亿万农民能否早日致富奔小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印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这为我们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尊重客观规律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101个乡镇(街道)自然环境和条件各有不同中。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在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的同时,根据乡情、镇情转变职能,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不可千篇一律。根据中央精神,目前乡镇政府应该具有以下基本职能:第一,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执行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遵循经济和市场规律,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传统产业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第三,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网络,完善农村养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等综合治理手段,让农民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理顺县乡之间关系
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要条件。
第一,随着我市“三大战略”的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已建成集镇的房产、土地升值潜力加大,集聚效应凸显。伴随而来的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现象屡屡出现,而相关的诸如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监察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请县级执法队伍处罚,工作周期长、行政成本高。解决类似问题,一是县级政府将有关执法权力向乡镇政府授权或委托执法,健全乡镇执法队伍,确保乡镇执法队伍的职责合法性。
第二,随着集镇面积的扩大,工业化程度提高,乡镇政府承担的市政设施维护、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治安维护等任务日益繁重,与县级政府掌握的财力、人力相比,显得权责不对称。要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加强自身建设
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乡镇机构高效运转。在行政编制允许的范围内,保持现有人员总量不增的前提下,逐年适当的为乡镇机关补充录用公务员,以改善乡镇机关人员结构,同时,乡镇要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效能建设。
第二,要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减少“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现象发生;加强对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严格遵守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居民、村民自治。与此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上级有关部门信息通报机制;建立社情民意互动机制,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和政情的透明度,使政府的决策、行政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四篇:建设路社区打造服务型社区实施方案
建设路社区2012年打造“优质服务型”
社区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廉洁的服务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和拓展规范化服务型社区建设,使社区的决策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规范,效率明显提高,为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型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效的改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环境。
三、具体任务
(一)建立以“终身服务”为主题的创国优宣传长廊
(二)面向婴幼儿实施“启蒙”服务
(三)面向青少年实施“带优”服务
(四)面向青年实施“健康”服务
(五)面向中年实施“减压”服务
(六)面向老年人实施“夕阳红”服务
(七)面向弱势群体实施“暖心”服务
(八)面向党员、驻地单位实施“讲奉献、献爱心”活动
四、具体步骤
(一)依托创国优活动为契机建立“终身服务”为主题的宣传长廊。
时间:2012年4月1日—5月30日 地点:哈建小区南门至社区门前
(二)面向社区内0—3岁婴幼儿实施“启蒙”服务
1、发挥人口计划生育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技术服务优势,建立人口计生、教育、卫生、妇委会等部门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爱尔贝早教中心,向家庭辐射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的多元模式。
5月13日邀请“爱尔贝早教中心”的专家面向社区部分0—3岁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亲子互动课程。2、4月25日邀请专家为爷爷奶奶课堂。
3、依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中心,建立0-7岁儿童建立疫苗服务卡并上门服务。(6月份以前健全台账)
时 间:长效机制 “亲子互动课程每月一次”;“爷爷奶奶课程”每二月一次。地点:建设路社区三楼
(三)面向青少年实施“带优”服务
1、建立青少年活动室,实施“六点半工程”。活动室为青少年开放图书阅览,办理书籍借阅。特别是在六点半学校放学之后,为他们提供学习、活动的场地,派离退休人员专人负责管理并对孩子们的功课进行辅导,并举办以“在读书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 善良的付出,换来满足的快乐”、“ 让我们和文明美德手拉手”、“ 微笑面对每一天”、“ 无私奉献,也是一种美德 ”为主题的“六点半工程”活动。如:安排孩子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征求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反馈表。增强孩子和家长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构架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机制的桥梁。
时间:长效机制 学生每天放学 地点:建设路社区少先大队活动室
2、每周六在社区少先大队活动室开办社区心理咨询室,或通过电话咨询,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讲座。3、5月8日至5月20日举办辖区“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将评选的美德少年先进事迹在宣传长廊中展示。地点:社区少年大队活动室
4、利用寒暑假学生活动“空白点”,充分发挥青少年作用。7月28日,组织青少年观看粟裕将军驰骋战场的记录片和戎马一生的照片,邀请居住在社区的老革命为青少年讲述革命战争故事,让青少年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8月26日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达五大教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与共建单位共同参与)。5、6月10日举办青少年叛逆期家庭教育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四)面向青年实施“健康”服务
9月6日邀请专家举办婚恋咨询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9月20日举办“准父母”学校课堂
地点:社区三楼
9月27日邀请妇幼保健所的专家为社区育龄妇女开设育龄妇女生育保健和政策宣传活动
地点:社区三楼
(五)面向中年实施“减压”服务 1、6月16日邀请专家举办“职业人员”减压讲座 2、6月23日邀请专家举办“家庭理财”讲座
地点:社区三楼
3、创建“学习型家庭”。围绕“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电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组织家庭成员学习政治、法律、电脑、外语、家庭教育、文学艺术、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父母带头学习、家庭全员学习、互动创新学习”的良性机制,营造“人人学习,家家学习”的浓厚氛围。
时间:每周六、日由楼栋长将流动读报点设臵在本楼栋前
4、成立建设路社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社区党组织号召辖区个体工商户积极投身到社区建设中,共同参与开发社区便民服务项目,让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一是依托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网站;开设废旧回收、大扫除保洁、小时工、清洁保洁、学生午托、礼品公司、搬家服务、水电暖、鲜花礼仪、代购代买物品、开锁服务、住家保姆、不住家保姆、老人陪护、病人陪护、月嫂、钟点工、少儿托管、宴嫂帮厨、送水服务、换气服务、送餐服务、服装干洗、各类家电维修服务等服务项目;二是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随时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捷等服务
时间: 4月10日至5月30日
地 点:建设路社区服务大厅
5、成立民情民意联络站,为居民提供深入、长效服务。社区建立了社区民情民意畅达“三级网络机制”,一是社区成立民情民意联络站。民情民意联络站聘请10名懂政策的退休老党员每天轮班进行登记、反馈、处理问题。民情民意联络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是本社区内居民表达民意诉求最直接的平台,收集、整理、解释、答疑及信息传递,随时随地耐心细致倾听、收集民意诉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听取民意、解决民忧、保障民安、激活民力为主要任务。二是小区建立民情民意联络点。社区在各小区设立民情民意诉求工作点,各点设立民情民意联络员。民意联络员是在辖区内热心社区工作、在居民中威望较高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楼栋长、十户长组成,由小区内各楼栋推选和社区推荐产生,每天轮流做班在各点登记、倾听居民的诉求,在各点设立流动读报点,每星期更新一次内容。三是在各楼栋设臵民情民意联络员。在小区各楼栋推选民情民意联络员,负责邻里之间、家庭矛盾、陪老人聊天、拉拉家常、水电暖等涉及生活等方面的事。时间:每周召开民情民意例会梳理问题 地点:各民情民意联络点
(六)面向老年人实施“夕阳红”服务
1、充分利用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站,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小病靠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服务目标。社区还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到医疗服务站进行身体检查和医疗保健。并建立了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上门免费就诊。
时间:长效机制(每月16日)
2、实施“探亲日”活动。每月26日,确定一户离退休人员,社区领导将亲自看望,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有离退休人员病了或住院,社区领导必去医院或家中看望慰问。每逢在老人节、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文体活动。老年人80岁生日社区必为其祝贺,送去鲜花,送去祝福和他们一起过生日。、时间:长效机制(每月26日)
3、实施温情计划,落实结对帮扶制度,社区号召社区离退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一帮一”认亲活动,真正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根据退休人员的能力、居住情况,将社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作为助老对象,要求退休人员志愿者在能力范围内,对老人的生活、情感关怀。在闲中之余看望老人,了解老人生活中存在困难和需求,积极帮助解决。时间:9月16日
4、依托社区老年协会,搭建活动平台,利用节假日期间社区“天山松”老年文化艺术团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月26日举办庆 “五一”文体活动,设拔河、兵乓球、象棋、扑克比赛;
地点:社区活动室
4月29日举办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共建幸福哈密”为主题的颁奖及文艺演出。地点:社区楼门前
9月20日举办迎十一国庆节、中秋、庆老人节系列活动(开展以“邻里互助、携手共进”的长桌餐会)。
地点:社区活动室
5、依托老年关怀委员会,为退休人员提供临终前慰藉、致悼词、联系车辆、宾馆等一系列丧葬服务。从而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时间:长效机制
(七)面向弱势群体实施“暖心”服务
1、发挥共驻共建单位的作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及时了解辖区单位用工情况,依托地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区域内职业介绍机构和用工单位这一全方位的用工信息网络,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用工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培训服务。
2、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社区与哈密地区伟民律师事务所联系在社区开通法律咨询热线,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周六轮流坐班,为居民群众免费提供民事纠纷调解、居民利益诉求等法律咨询服务。
时间:长效机制(每周六)
(八)面向党员、驻地单位实施“讲奉献、献爱心”活动
1、成立以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为主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培训”等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定期走访所联系的社区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难; 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主动参加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群众性、公益性活动。
开展“金点子”征集、“解难题、帮民困”活动。在社区设臵了“金点子”光荣榜,广泛征求广大在职党员和离退休人员对社区发展好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讨论认为切合社区发展的,就登在光荣榜上,以此鼓励更多的党员来谏言献策。
时间:长效机制
6月9日,以创卫活动为契机组织辖区在职党员在小区内进行大扫除。
2、结合社区党建工作与共驻共建单位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构筑大党建格局社区党总支部---支部---小组---联络点,并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通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社区和驻辖区单位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开创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条块结合、运转协调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社区党建,旨在为社区服务、为群众服务。成立一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为群众帮贫解困、治安巡逻、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环卫服务等活动。
时间:6月23日-7月1日 邀请共驻共建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
社区党总支与地区教育局签订共建服务型社区协议书,与哈密市六中签订服务青少年协议书,与国投罗钾签订就业再就业协议,与地区无线电管理局签订扶贫帮困协议书,与地区消防局签订安全消防协议书。
时间:5月16日---5月26日
建设路社区党总支 2012年4月11日
第五篇:打造服务型政府
打造服务型政府
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马克思本人就提出“公仆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实现人民主权的工具,其一切活动都围绕为人民服务而进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对我国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我们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是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国政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下履行国家政务职能的组织,必须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各项承诺,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建立起新的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公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中间层级政府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冗余。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应当具有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对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