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时间:2019-05-14 01:2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第一篇: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1998年金融危机后,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住房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产销两旺(见图1)[1]。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从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比如“121”文件、“831”大限、“71号”文件等等,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而过快上涨的房价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尤其是被市场“抛弃”的中低收入购房者,住房成为他们最头疼的问题。谁来保障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怎么保障,保障过程中会面临怎样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本文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图1:1997年至2009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绘制)

******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是从2003年4月的第121号文件开始的,此份文件是中国第一轮房地产牛市启动之后,中央政府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表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由支持转为警惕[2]。七年来的宏观调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至2005年);第二阶段(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第三阶段(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第四阶段(2009年底开始)。如果以房价为衡量标准,前三轮调控都以房价的飙涨而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需矛盾。

(一)供需矛盾致使房价飙升

1.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被动性需求集中释放,投资投机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保持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高速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城市当中来,房屋需求也日益增加。1998年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特别是2003年确定房地产业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后,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但新建商品住房还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民生的改善,更呈现出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由城镇拆迁改造带来的被动性需求高度重合,加剧了市场房屋供不应求的状况。

作为有着保值增值优良属性的投资产品和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房地产日益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品种。由于去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加之房地产市场各种优惠政策的推出和其他投资渠道的不足,使各类投资者投机者携带大量资金进入楼市,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不平衡状况。

作为经济上的优势群体,投资者和投机者往往是“一掷万金”,一出手就是几套,十几套的购买,马上付现,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出现“炒房团”所到之处房价应声上涨的夸张现象。有些住宅小区,空置率非常高,很多房源都为投资投机者所有,另一方面却是城市里众多的蜗居族、蚁居族,社会住房状况日益失衡。

2.住宅市场供应不足

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市场的住宅供应量也相对不足,而住宅供应量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供应上。我国土地根据权属不同,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而作为商品房开发销售,必须在国有土地上进行,而城市的土地供应量非常有限,造成土地供应量的紧缺。捂地炒地的行为更是加剧了土地的供需矛盾,土地价格也节节攀升,地王层出不穷,直接间接推高了城市房价。

一些原本有能力通过市场购买商品住房的人群,也因为房价的暴涨,加入到“买不起房”的阵营中来。而原本就买不起房的困难群体更是雪上加霜。

(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目前我们所讲的“保障性住房”,是指1998年国务院23号文件以后形成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主要用以解决低收入和最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3]。因此,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运营模式、法律法规、各项政策措施还处于摸索阶段。

而至今还未有一部能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法律,仅有1999年的《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2004年5月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两部法规和一些具体操作办法。在房价暴涨的如今,住房保障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引起了很多社会人士的重视。

住房作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资料,具有一般商品和公共商品两种特征属性,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十多年来的“房地产市场化”的确大大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它在快速驶过的沿途中却不可避免地委我们流下了一些遗憾,反映在房地产上的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4]。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是每个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也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关键。但我国从2003年以来的房价快速增长,居高不下,买房成为许多人,特别熟中低收入家庭的奢望。面对高额的房价,他们也只能望而兴叹。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住房问题,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国政府保障途径来满足居住和住房条件的改善等需求。因此如何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成为当前我国住房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住房保障供应体系还不明确、市场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住房供给体系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性住房供给体系,另一块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但在日益强调住房商品化的今天,保障性住房对商品住房市场冲击的担忧成为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住房保障和住房商品化之间关系不明确。在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因担心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会损害市场机制,而在住房保障制度又不健全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让位于商品房发展就让人不难理解了。本来住房保障与住房商品化“两条腿走路”,只要关系处理得好,并不矛盾,并且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现在一味强调商品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又处于缓慢甚至是局部停顿状态,形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形态,随着各地房价的飞涨,缺乏住房保障的中低收入家庭买房难租房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样的住房制度“跑起来”自然“跑不快”,“两条腿”甚至会相互牵制、阻碍。

其次,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能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要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必须靠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责。商品住房发展能有效拉动当地GDP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一方面需要政府出钱出地还得减免税费,而且并无明显政绩“可图”,专注政绩的官员自然而然的更青睐商品房市场。鼓励开发商高价拿地开发,进一步推动房价的上涨。

2.高房价的挤出效应

越来越高的房价使中等收入的购房者尴尬不已,一方面高涨的房价越来越负担不起,另一方面他们不够资格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导致形成了刚开始提到的夹心层群体。有地方政府想出了“限价房”的特殊房种,价格介于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之间,堪称是为夹心层群体量身打造的住房。但是,往往好的想法常常得不到准确实施,最近北京一限价房楼盘爆出被农业部公务员集体团购,这并非独立事件,深圳的豪华车经济适用房小区,公务员骗购经济适用房等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是监管的不力,更是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讽刺。

3.各方面的配套措施还未理顺

首先是我国住房保障领域没有立法支持;其次,我国各地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不足。各地政府热衷于上京“争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费,上面给多少就建多少,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较少,特别是需要一次性投入的廉租房建设。建设资金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当地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低于10%投入廉租房建设,但往往也是杯水车薪,且土地出让金每年收入波动较大,无法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第三,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管理规范并不明确,比如如何界定是否具备申请保障性住房条件、当不符合条件时如何退出、界定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对于违反经济适用房管理规定出租的如何监督等等。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完善

商品房市场与保障房体系密不可分,健康稳定的商品房市场能更有效的调节市场需求,引导民众自购商品住宅,尽可能少的接受政府的援助,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反过来同样,运行良好的住房保障制度能缓解民众对于住房的忧虑,切实保障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一)调节需求增加供给

1.尽可能满足自住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对自住性需求首套房的消费者给予贷款优惠利率和相关税费的减免。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明确各地方建设保障房的套数,对没有完成规定任务的负责人进行问责。

2.坚决抑制投资投机需求

应该吸取以往单向堵截失败的经验,应该把“堵”与“疏”相结合。一方面是“堵”:加快物业税的实施推进工作,对购买二套房以上的取消所有优惠措施,首付比例提高至50%。对购买时限不足两、五年出售房屋的,征收房屋增值税,对增值部分征收税率分别按50%、20%计算。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疏”:应尽快发展实体经济,让金融市场尽快繁荣起来,让资金流到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上去,让人们有更多的投资渠道[5]。

3.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1)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

住房供应的紧张和需求的旺盛造成房价节节上涨,又推动开发商的拿地热情,土地的拍卖也是水涨船高,“地王”的价格最终也会让消费者来承担,涨价趋势预期也极大推动各类购房者的需求热情,加剧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形成一个完整的涨价循环。在土地的一环中,政府应该调整土地的交易方式,防止开发商们非理性的拿地。采取“暗标”的形式,房地产企业评估土地后,在规定时间内,把土地的报价交到土地交易中心保存,在开标的那天才能揭晓,价高者得。最大限度的防止了企业之间盲目互相抬价。

(2)严厉打击囤地炒地

各地方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30%征收土地闲置费[6]。建立土地使用黑名单制,凡是土地被政府收回的房地产企业,两年内不准在当地拿地,并在当地进行公开曝光。参与土地拍卖、竞标的企业收取土地起拍价20%作为定金。土地成交后按合同的规定,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全部土地款,禁止向银行贷款支付土地出让金,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全部出让金的,无偿收回土地,没收定金。

(3)调节土地供应结构

国土部门适当调整用地计划,增大土地供应量,以起到利用土地供应量调控住房供应量的作用。严格控制低密度商品住房用地,加大对普通尤其是90平方米等中小户型的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对140平米及以上面积的房屋加收3%的契税,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土地单块出让面积不得超过300亩,土地出让价款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剩余款项在一年内付清,特殊项目在两年内付清,未按规定付清的依法收回土地并没收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

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规模,保证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4)适时适度调整区域规划

适度调整区域城市规划,适度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量。大力发展中小市镇经济,吸引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缓解大中城市的人口土地压力。

(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1.明确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将目前的住房供应体系分为三类:中、高收入家庭,提供二、三级市场上的中高档住宅,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存量住宅,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

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两级供应市场体系,即自购住房与政府提供廉租型住房两类。因为管理的复杂性和市场寻租特征,经济适用住房将在合适的时机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目前的特殊条件下,有必要继续实施经济适用房制度,以满足中间夹心层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投入的增加,廉租住房覆盖面将会更广,而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满足一部分民众的需求。

2.加大对住房保障领域的投资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投入,将住房保障建设资金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中。探索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运营。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细化每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套数、面积),将指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完成任务的相关官员进行问责。使保障性住房建设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是空喊口号。

3.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支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加快制定《住房保障法》,明确政府住房保障的职责。建立全国联网的住房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公开,以强有力的措施威慑骗购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对于骗购保障性住房的国家公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健全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制度,在制度里明确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完善进入退出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羊慧明.中国房市警告[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8.12 [2]严 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124 [3]张跃庆.新世纪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18 [4]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48 [5]陈伯庚等.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78 [6]陆克华.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34

第二篇: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分析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分析

第一章 保障性住房的概述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就有较强的公共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房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不是完全按经济支付能力,按市场价格取得的,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体系。

保障性住房具体包括社会保障型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社会保障性租赁房(廉租房﹑普通租赁房﹑租赁公寓)﹑安置房(含拆迁安置房﹑解危安置房、落实乔房政策安置房)等。由于安置房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性,理应由政府供给,现实中也不存争议,本文讨论的保障性住房仅限于前两类,安置性住房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在保障性住房体系共建中有若干理论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下面将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保障性住房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准公共产品。住房从经济的意义上讲是可以实现安排他的,具有竞争性,因此,符合古典经济学私人消费品的定义。但住房与其他一般的消费品不一样,它的特点是价格高,初次投资大,经久耐用,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来配置资源,其结果很可能是富人住很好的住房,而穷人则住不起。由于住房也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从社会伦理和人权的角度看,人人都有居住权,当按市场原则个人无法取得基本的住房权时,政府有义务提供最基本的居住场所。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是社会住房体系两大组成部分,各有不同的分工作用。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唯一的功能是保障基本居住权实现。而商品房则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包括更高要求的居住权﹑投资增值﹑积累财富﹑炫耀等。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的供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保障性住房供求现状

保障性住房供求失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以廉租房为例,1998 年至今,我国所有城市新提供的廉租房占住房总数不到 1%。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 GDP 的政绩观没有根本转变,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不足成为落实城市廉租住房制度的“拦路虎”。

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存在,我国普通百姓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不断上涨的商品房价使得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在探索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然而,对于庞大的保障性住房需求而言,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仍显得不足,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国住房市场的刚性需求很强,但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不少老百姓却没有在市场购买商品房的能力。在我国今年的住房市场发展过程中,商品房发展较快,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十分滞后,致使住房市场的结构体系畸形,供求失衡和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当前社会较突出的矛盾之一。

(二)保障性住房供求失衡的原因

1.保障性住房供给量不足

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工程,少不了公共财政的支持,公共财政的绝对支持是住房

保障体系实施的坚实后盾。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社会保障和社会捐赠等。虽然资金渠道比较多,但是资金数量不多,导致保障房建设达不到规定目标的要求,使保障房供给不足。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一般由政府行政划拨,在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下,必然导致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因为保障房具有公益性,利润极低。为减少损失,地方政府会出现供地不积极的情况。有时即使拨地也会选择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用来建设保障性住房。没有了土地,保障房的建设则是无从谈起。

2.保障性住房需求量持续增大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对住房的需求量在短时期内都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由于人口基数大,外来务工人员多,所以需要大量保障性住房来安置低收入居民。以北京为例,近期调研显示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北京需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房100万套,其中包括公租房30万套,限价房和经适房20万套,定向安置房50万套。过去北京投资1035亿元建保障房,实际解决35万户住房问题,今后五年北京要解决100万户的住房问题,据此反推可知,人口基数大是保障性住房需求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符合保障房购房条件的购房者变相加大了保障房需求量。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具体运行之中由于政府对中低收入水平线界定模糊、对资格材料审查把关不严、对购房者准入监管不严,使得大量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有机可乘,利用经济适用房进行投资得利,大量中低收入者仍然买不起房,这就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

第三章 针对改善保障房建设供不应求的建议

(一)加大保障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供给

公共财政的绝对支持是住房保障体系实施的坚实后盾,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不能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只有保证建设开发在财政支付能力的承受范围能力之内,才能保证保障房体质长期稳定的运行。

针对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 ,首先, 应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运作监管,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充足的房源供应。应将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更大一部分作为廉租房建设资金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资金。如2008年第四季度追加的1000 亿中央投资中,有 100 亿用于廉租房的建设和各类棚户区的改造,这就很有利于保障房建设。其次 ,考虑到住房公积金的有效使用 ,也可适当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专项资金。最后,应积极探索融资渠道,如发行债券等,加强金融机构对保障房假设的支持。

(二)做好住房保障对象界定,明确需求

保障性住房严重供不应求,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将自己混入住房保障对象之中,导致了保障性住房需求量的增加。因此,界定保障性住房受助者能够缓解紧张的保障房需求。

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障标准和范围,另一方面是保障对象界定。前者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总体原则是保障对象由窄而宽,由低而高。在保障标准和范围确定后,保障对象实际上就是家庭收入划分的问题。应加强信用制度的建设,对于居民收入的调查与申报要严格管理,虽然工作量大,但应搞清居民的实际收入,将其“隐形”收入也纳入审查之中。同时还应明确对象,中等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的划分标准在东部沿海地区、中不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

达的西部地区是不一样的。

划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行定量分类 ,这种方法计算较为复杂;二是根据当年的商品房房价水平,分城市每年计算并公布可享受不同层次保障性住房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家庭收入线。

参考世界上住房购置费与家庭收入比为13-15的情况,我国应该按15来分类,每户居住面积100平米可基本满足需求,即一个家庭六年总收入高于100平米的现行房价时,应进入购置商品房的行列,如果前者低于后者,则应购买经济适用房,如果一个家庭20年的收入仍然小于100平米的现行房价时,则应享受廉租房待遇,保证50%的工薪阶层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三)完善保障房退出机制,保障供给

1.保障房退出机制的现状

相对而言,廉租房推出较为简便,只要租房者收入超过了相应标准或自购了住房,则自动推出廉租房系统。但经济适用房由于是有有限产权的,具有一定的投资增值功能,经济适用房的推出较为复杂。由于经济适用房是以低于市场价值购买取得的,政府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补贴,政府提供经济适用房的目的本不是帮助购房者实现资产增值,而是保障其居住。因此,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政府应视为共同持有人,并且对经济适用房的增值应享有分配权。

目前,对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如下:购买经济适用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买人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转让经济适用房的,由政府按原价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住房满5年的,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的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缴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缴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规定的标准向政府缴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已经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房由政府按照规定及合同约定回购,政府回购的经济适用房仍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参加福利分房的家庭在退回所分房屋前不得购买经济适用房,已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房。

2.解决现行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困境的出路-共有产权制度

住房的退出,一方面是实际使用的退出,另一方面是资源的获利退出。实际使用的退出是一种形式上的退出,如不能从产权方面进行约束,经济适用房的房主在实际使用退出后仍可将其进行出租。所以,要解决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关键是资源获利的退出,即平衡政府与购房者的利益。而产权是解决利益分配的基础,因此,有必要从法律或制度上明确经济适用房的产权问题。

确定共有产权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现代产权法则,建立政府与受助购房者按份共有产权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共有产权,作为住房保障的一种形式,我国共有产权住房在少数城市已经进行试点,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在全国普及及实施。我国共有产权的经济适用房的基本含义是,以土地出让方式建设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有限产权的保障性住房。其基本形式是,凡存在政府提供补贴的住房,均未按分共有住房,由政府和受助购房者按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和相应的权利,政府和受助购房者按规定共同申请领取房屋共有产权证,标明房屋所有人为政府和受助者以及两者的产权比例。政府拥有的产权可以授权住房保障机构持有并行使相关权利。

3.共有产权如何加快退出

传统的经济适用房的退出管理规定只限制了5年内经济适用房不允许直接上市,对5年后上市的相关收益的交纳规定比较模糊,使得政府管理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导致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共有产权制度下经济适用房的政府和购房者的产权比例明确,政府可以发挥主动作用。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通过建立经济适用房的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负责对政府拥有部分产权的经济适用房的上市

交易进行监管,即受助家庭要将共有产权的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时,首先应该在系统上进行登记,监管机构收到信息后考虑是否要回购以及以何种价格进行回购;另一方面,受助家庭要申请购买全部产权时也要通过监管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申请,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与受助者进行价格结算。

第四章 结语

党的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观测落实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今日的中国,住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其作为生存与居住保障条件的固有功能,而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很多人奋斗多年,就是为了能有个安身之所。然而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居高不下的房价让很多城市的居民只能望房兴叹。因此,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和维持社会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着不断增高的保障性住房需求,只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逐渐改变现在保障房供需失衡的状况,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需求,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立.保障性住房怎样才能多建一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1-06.[2]邵明.与市场接轨让经济适用房展现良性发展前景[N].中国建设报,2008-11-23.[3]邱磊.积极探索经济适用房的内循环模式[J].时代经贸,2007-5-13.[4]汪利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及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12).[5]忠仁.新加坡住房保障的启示[J].江南论坛,2008(1).

第三篇: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

模式

2010年12月06日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住房保障已成为一项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民生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各级政府安居工作的重点。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管理又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的落实,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用以指导各级地方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实现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保障性住房是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由政府主导建设分配租售的住房项目,现阶段主要是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做好这项工作既可保障部分居民无法完全由住房商品化解决住房需求这一社会问题,同时住房使用对象基本确定,分配销售过程未完全市场化,又可防止像普通商品那样受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影响而出售率低的积压房现象,项目本身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是建设领域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作,研究探索保障房建设模式十分必要。

二、研究过程

1.保障性住房的作用

在政策鼓励的基础上建设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将有助于实现住房保障产品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市场化。

1)有利于完善机构职能。

促进保障住房建设管理体系的系统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的作用,即通过政策性的管理措施将住房保障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载体紧密结合。作为住房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部门,住房保障机构应该是宏观上对既定政策的贯彻执行,主要承担保障房建设的长期规划、标准指导、计划安排、统筹协调、过程监督和日常管理以及向特定对象提供住房产品等职能。

2)有利于发挥市场优势。

住房保障机构可以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这些单位专业从事项目投资建设管理,拥有大批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知识和经验。熟悉整个建设流程,能够在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同时,住房保障机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对项目的造价、形式、功能、质量和进度以及使用和移交等要素事前进行指标约定,将以往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责任由全程重点转为前期重点,实现了由比较初级的项目过程管理向高级的项目合同管理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质变,必将促进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能的提高。

3)有利于逐步实现住房保障项目建设的标准化。

项目建设的标准化就是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各项目要素进行标准化分类储备。在有建设要求时,针对项目特点进行不同项目控制要素的采集,并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实现项目建设预定目标。住房保障项目类型丰富,有住宅工程项目、市政配套工程项目、功能性公建配套项目、社会服务功能项目等。功能要求多样,需要满足居住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交通组织功能、教育服务功能、医疗服务功能、商业服务功能等。

2.我国现有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展开。各地的保障房建设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目前收到较多关注的模式有:

1)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

该模式的代表性地区为重庆。重庆市明确提出公租房“姓公不姓私”,由政府向占比1/2的中低收入人口提供租赁房。重庆土地储备主要控制在政府而不是开发商手中。

2)多种融资方式并举的供给模式

该模式的代表性地区为上海和天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方案在两地相继出台。以天津为例,除了积极探索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募集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外,还利用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支持租赁型经济适用房建设,积极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沟通,争取将社会保障金引入天津市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保障对象定位模糊、覆盖面狭窄、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

3.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1)由于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供应对象是城市的低收入人群,目前保障性住房是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我国采取的比较多的是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一般在城市的某些地方划出特定区域集中建设。从表面看,这种建设方式便于操作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但过于集中的建设方式会引发很多相关的问题。

2)由于保障性住房大部分远离市中心,且居住者多为低收入群体,也使得中低收入者居住空间向着边缘化发展,同时加剧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聚集现象,强化不同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造成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

3)由于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是其基本价值理念。如果着眼于将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可以通过中高收入群体的影响,改变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模式,使住宅质量和城市邻里的生活环境质量都得到提升;通过高收入居民的社会观念影响,可以使低收入居民的就业难度降低;同时高收入群体的更明显、更严格的社会行为准则可以规范每个混居邻里成员,从而降低区域犯罪率;最终低收入居民可以得益于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设施、安全性和更好的地区社会服务。

4)住房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住房保障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无法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和对象认定缺乏科学标准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住房档案系统不健全,大部分城市基本上没有建立住房档案,或即使某一时期建立也没有实施动态管理。由于基础信息数据不全、住房档案信息不健全,导致难以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二是个人收入和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还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这不仅造成收人核定及准人确认的难度大,而且就业、收人变化时更难适时、准确地进行复核和清出,造成住房“准入”与“退出”的监管困难。5)防止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平民窟问题。现在的社会现实是,保障性住房尚未铺开,房子已经形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空间隔离器。房价从某种程度已经成了过滤器,低收入群体受到了高房价的排斥。

6)住房保障缺乏法律硬约束。目前,住房保障的法律法规只有住建部等有关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立法层次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由于缺乏法律的硬约束,地方在执行保障政策过程中往往出现落实不到位现象,导致政策实际效果差。现实中,很多地方出于眼前的经济利益考虑,对划拨土地、减免税费、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住房保障政策往往落实不到位。同时,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还存在着协调问题。部门职权不同,政策目标、办事程序需要协调,由于缺乏法律硬约束,在制定和落实政策时要保持高度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经济适用住房中行政性收费减免,人防费减免普遍实施不到位;由于低收人家庭还贷能力差,许多购房者得不到住房贷款等等。

三、研究结论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住房民生问题最切实有效的途径,是保障广大中低收入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所以一定采取措施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

1.设置整合的政府执行机构, 强化政府工作职责。

政府肩负着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职责, 理应成为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主体。通过整合的公共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目标制定相关政策, 组织编制住房发展规划, 同时监督并引导开发商和平价购房者这两大对立团体实现合作双赢。2.转变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方式。

目前我省集中兴建的保障性住房以经济适用房为主, 主要采取划分经济适用房独立地块进行开发建设的方式。为提高城市土地经济效益, 这些地块多位于低价低廉的城市边缘地区。虽然低收入群体在空间资源分配中受益, 但与其他商品用房在用地空间上形成分隔。为转变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方式, 可以在商品住房项目中强制要求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同时按保障性住房建成面积比例给予减免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优惠政策。3.进行多样化的建筑设计。

在保证建设质量统一的前提下, 进行多样化的外观和户型设计, 既可以避免失去对中等收入人群的吸引力, 又可以使低收入人群不至于产生自卑感, 减少不同群体间的心理距离。多样化的住宅户型设计是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居住需求的关键, 是混合居住社区形成的物质基础, 同时还可降低开发商的市场风险。4.制定针对中低收入购房者的补贴政策。

通过严格审查申请者资格条件, 并规定此类财政补贴来自没有设置住宅项目所上缴的补偿金(最终会被转移到富裕的购房者), 以体现社会公平。对于中低收入家庭, 其购房所需贷款可获得租税折减, 减轻其财政负担。5.加强社区建设。

在社区建设中, 首先做好空间规划, 满足不同群体间交往与沟通行为的空间要求, 提供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的多层次交往空间。其次,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强化社区功能以丰富的社区活动为载体, 促进居民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培育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 缩小居民间的社会距离。6.切实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

完善收入审核和收入变动的监测机制。目前情况下,收入标准难以真实准确可靠地审核,这也是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屡遭社会舆论抨击的最主要原因。要尽快建立起个人收入的监测机制,以便与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相适应,一旦保障对象收入增加,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令其退出。7.建立公共住房档案信息系统。

建立住房档案信息系统是实施住房保障另一个基本依据。要对全市家庭和个人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家庭住房情况登记备案制度,对政府保障住房的分配实行家庭成员全名制。目前,厦门市在这方面已开展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

8.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中, 建筑企业和建筑咨询企业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

无论是代建制还是总包模式, 都需要建筑企业和咨询企业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 参与其中。这两种模式可以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减少中间环节, 同时使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控制力增强。相对于传统建筑市场的僧多粥少,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或许能成为建筑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四.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 并且处于需要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建设模式的探讨和尝试, 对于今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 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的方式在客观上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聚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背景下, 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住房混合建设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住区内低收入阶层居民和其他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社会距离, 而且有助于缓解低收入阶层居民的自我孤立和自我隔离问题以及有可能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可以说,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背景下,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应以促进社会和谐和低收入阶层的提升为目标, 建立与其他商品房混合建设的方式, 推进社会整合。

参考文献: [1]焦怡雪.促进居中融合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 2007(2): 45 46.[2] 田 野, 栗德祥, 毕向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J].建筑学报, 2006(5): 58 59.[3]孙忆敏.我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探讨[J].规划师, 2008(11): 21.[4]冯念一, 陆建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思考[J].房地经济, 2007(7): 85 86.[5]孙延风, 黄巧敏.解析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从和谐经济学角度看厦门的实践[J].中国统计, 2007(9): 2122.[6]濮慧娟.保障性住房设计特色[J].上海建设科技, 2009(10): 1112.[7]建设部.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8]财政部.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9]马强, 姜丽美.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趋向分析[J].技术经济, 2006(6): 84-86.[10]【专题研究】保障性住房的模式选择与政策支持 CF40研究部 2010年9月

第四篇: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大一统”货币政策负面效应与矫正之策

一、宏观视角下:“大一统”货币政策调控形势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实施无差别管理。这样做,国家可以从总量上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控并促成二者的基本平衡,保障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一刀切”式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少考虑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较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差别较为明显,并由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全社会和谐发展

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在经济波动周期上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新一轮宏观调控后,中央银行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对防止苏南等发达地区经济过热有显著的效果,但对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刹车”过早。2004 年1 季度泰州经济欠发达的兴化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2%,比全省、苏南水平分别低53.58 和73.48 个百分点,2004 年以来,随着国家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正处于健康发展周期的泰州市房地产市场“过早”降温,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出现了建市以来的首次下降,乃至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排队购房的现象。信贷投入与现行生产投资热土地区错位,沿江开发的主体地位和区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和发挥。

(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居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大于45%,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出10~15 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富裕社会,而欠发达地区才初步进入小康阶段,相当多的人口还只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承接国家货币政策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所需资金主要靠自筹资金和民间借贷解决,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和企业负担。调控作用显现后,即使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微小企业主要偏好于民间融资,且主要融资行为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度”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这一难题,而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组织规模过小,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欠佳,资信等级偏低,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完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成为货币政策难以覆盖的盲区。2004 年宏观调控后,泰州辖内“马太效应”更趋明显。中小企业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融资难度上升。

(三)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不利于货币政策信号的有效传导

本轮宏观调控中,尽管中央反复强调“有保有压”,但由于一部分商业银行信贷调控机制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在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更多地采用贷款余额控制等硬性调控手段,特别是银行监管机构对2004 年3 月末所有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后,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信贷投放“一刀切”现象。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未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放活,一控就死”的境地,信贷投放一度呈大幅回落态势,在某一时点上还出现了“只收不放”的现象,全年新增存贷比较大程度上存在不平衡性。2004 年一季度贷款净增39.15 亿元,同比增长36.41%,4 月至11 月份,宏观调控效果作用显现,贷款增速持续加速下降,并于10 月份达到谷底,当月净下降4.21 亿元;12 月份受部分新的储备项目启动和年末信贷计划控制放松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恢复性大幅反弹,净增7.75 亿元,同比多增14.52 亿元。1

贷款增长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经济发展对信贷供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匹配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全年新增贷款高度集中在年初和年末,一季度和12 月份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74%,同比提高37 个百分点。年末,中长期贷款新增占比同比提高了

4.93 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占比却下降了10.13 个百分点。各地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有效性影响较大。从地区结构看,新增贷款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2005 年全年市区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占比较上年上升10 个百分点。经济相对薄弱的兴化市和姜堰市新增贷款份额仅为11%和9%,分别比上年下降5 个百分点和7 个百分点。本轮宏观调控中,在兴化市这一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良贷款率较高,“双降”的压力很大,并使信贷投放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将贷款权限上收到分行,县支行基本上无权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较低,较多的存款难以转化为贷款,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图难以实现;证券、保险机构规模小,数量少,市场资金交易总量不大,金融市场整体来讲很不发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时部分“失真”。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的资金链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企业存量贷款还存在劣变风险。2005 年末,剔除政策性剥离、核销因素,泰州市不良贷款实际比年初上升1.3 亿元,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升2.88 亿元,其它商业银行上升0.16 亿元。

(四)货币政策操作实施无差别管理最终不利于调控目标的实现

宏观调控后低收入阶层、下游企业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央行关于稳定币值、抑制通胀的目标还远没有达到。一是低收入阶层生活更趋困难。粮食、油、肉、菜、煤炭、液化气,是居民生活消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上述商品20%以上的价格涨幅如果对中等收入阶层还能承受的话,对低收入阶层可说是难以承受,高位运行的物价走势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态势和增幅产生负面影响。二是部分下游生产企业难以为继。煤、电、油、运、农产品和钢铁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提高难以得到转移和消化。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和化工行业影响产生了一定影响。据对兴化运输公司调查,04 年宏观调控后客运每辆车每天因燃油价格上涨要增加直接成本70 元,1-12 月因燃油价格上涨而增加成本2700 万元,成本上升18%。另据对泰兴化工开发区调查,05 年1-12 月其主导产品总体成本上升了25%,其中的88%的上涨成本是由煤炭涨价上涨引起的,1-12 月份,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12%,减少0.26 亿元。三是一部分工业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现象。从我中心支行2005 年监测的30 户工业景气企业情况来看,企业对原材料购进价格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水平判断指数分别比同期上升21 和15 个百分点,多数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速度远远快于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亏损面增加。1-12 月景气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6.11%和下降12.36%。同时,由于投资增速骤然下降,导致投资领域的部分企业产品库存迅速增加,12 月末景气企业存货同比增加1.06 亿元,增长4.59%。企业效益下滑必然会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区域性取向:应妥善解决三个问题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金融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条件下,集中统一的金融政策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效应明显不同,形成各经济区域之间的不同产出,不利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实施结构性调控,促使货币政策在总量调控和适度差别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应是今后加强和完善金融调控的现实要求。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妥善处理好

1、货币政策的集中统一性要求和区域性取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企业商业化经营方向与县域经济、特别是“三农”比较效益没有优势的矛盾。货币政策在结构调

控和区域化取向上应侧重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上,应对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授权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实现信息、权力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对称,这样,才能在不违反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确定符合各自区域特殊性的区域货币政策。在农村地区,要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弱势效益、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与商业化经营方向的深层矛盾,要与农村经济产业政策“量体定制”出相适宜的货币信贷政策。

2、妥善处理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总量稳定和区域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服务功能扩张的冲动与金融管理价值取向的矛盾。实践证明,各区域、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如果不能协调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很难实现,人民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央行监管职能调整后要协调相关监管部门注重主动培育农村经济中的活跃成分和市场化主体,重点监测民间资本流向和民间融资规模、投向及利率,引导民间融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妥善处理好资金存量流量调控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与社会生态环境不佳之间的矛盾。在各经济区域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很不一致,金融繁荣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资金的边际利润率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资金总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和金融繁荣地区,导致资金的流量、流向和总量的地区分布失衡,形成“马太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能够调整各地区之间的资金边际利润率,调节资金的流量,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还能趋向地区平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

当前最为迫切的是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金融制度中最核心的制度,它的建立与完善能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的预期,有利于财富积累和长期的经济活动。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经营以构成完整的产权运行,激励足够多的有谈判能力的产权主体的产生,并通过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市场竞争,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以外在的压力和竞争迫使现有金融体系发生变迁,从一元垄断走向多元竞争。

(二)完善金融发挥作用的环境,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一方面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直接影响着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效率。在现阶段,货币政策经受着来自经济运行的诸多挚肘,要想在现行条件下成功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寻求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三)改进金融管理行为和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经济金融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要积极创建营造守信的经济安全区和金融环境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一创四评”和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为先导,形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搭建“金融生态平台”。改进金融监管行为和方式,为县级支行传导实施货币政策作保障。当前要积极消除以往偏重防范风险、限制银行竞争、压制金融创新的消极监管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金融监管的弹性,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同业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增强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力和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灵敏性。要创造条件建立全辖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与农户贷款担保机构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保险机制;要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切实解决资产评估、公证、转让中的收费过高、手续过繁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为基层商业银行发展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创造条件。要尽快改革现有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参考文献:

[1]梁卫军.浅议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05).[2]钟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徐瑞娥.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5,(03).

第五篇:我国宏观调控实践

我国宏观调控实践

摘要:宏观经济调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及经济运行状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

宏观经济调控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它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深入研究宏观经济调控问题,对于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认识宏观经济调控必要性,增强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一般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使用多种经济和非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态进行引导、调节和管理,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发展的过程。

我国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提出的总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关注经济运行状态,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宏观经济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总体的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总量的平衡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与大体均衡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指标有: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等。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利率、调节外汇储备数量等。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及中性货币政策。

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准确把握宏

观调控的目标,合理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正确选择宏观调控的时机,科学掌握宏观调控的力度。

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二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宏观调控的方法和主要措施方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货币信贷投放;严格土地管理;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鼓励和扶持粮食生产。宏观调控的实质: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除经济生活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五”期间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2005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和启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

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国宏观调控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败多成少,中国人民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多了。今天的改革,我们看到了它坚定的步伐,一步步地成功。改革中有混乱,有失误,但更令人欣慰的是成功,是前进。改革中有反对,有动摇,但令人充满信心的是,改革成果在统一着人们的认识,在动员着更广泛的力量。与其他转轨国家比,与中国

历史比,深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多么可贵,多么来之不易!宏观调控成绩很大,改革任务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并祝愿,宏观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将更加完善,更为坚强有力,更受到人民的信赖。

2007级学员:苏明 中央党校三医大班

下载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调控下如何保障我国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住房保障

    加强住房保障 一、重要论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谈住房问题  住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

    住房保障

    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保障性住房资源整合,实现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形成梯度管理的租金标准。积极探索共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权属......

    保障住房

    保障房“中考”成绩不乐观,虽然不意味着10月31日“大考”成绩不乐观,但“中考”能暴露出保障房建设的很多问题。开工率偏低,既说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还不够,也说明制约保障房开工......

    试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制度并轨

    眼摘 要演 尝试性地提出住房保障制度并轨的观点, 认为这种并轨应该包括短期并轨和长期并轨两个层面。 在短期内, 应该推进租售并举的经济适用房发展模式, 提高租赁型住房保障比......

    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研究 姓 名 谭 虎 专 业 投 资 学 研究方向 房地产投资 指导教师 陈 柏 东 学院名称 金融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 引言 我国正处在经济......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可否认,保......

    1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 (1) 为何要建设及何为保障性住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居住需求和攀升的房价矛盾日益......

    住房保障自查报告

    XX市住房保障规范化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省住房保障处: 根据黑住保办[2010]2号文件《关于对全省住房保障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按照检查内容,对我市住房保障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