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填方试验段总结报告范文
昭会高速鲁甸连接线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K0+000~K10+842.81)
填方试验段施工报告
承包单位: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
监理单位:云南公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昭会高速鲁甸连接线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关于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总结的报告
云南昭会高速公路鲁甸连接线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已完成路基填方试验段的施工,根据工地实际施工情况,现对土方路基填筑的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路段的目的
为确保我合同段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并保证下道工序的顺利开展,我项目部进行路基填方试验段的填筑试验工作,以总结路基填方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碾压遍数及松铺厚度等指标,用于指导我合同内的路基填筑施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旁站监督、指导,填筑施工符合规范的要求。
二、工程概况
结合施工区段划分,选取位于里程桩号K3+800~K4+000段作为路基填方试验路段。该路段填料采用K2+900~K3+000挖方路段土,填筑高度为3.7~6.0米,平均宽度为37.31m,数量为:36190.7m3。
三、施工方案
施工前按要求将碎石垫层找平,所用的填料已通过土样试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填筑按《高密度大量土石方填筑法》组织施工,其核心是:将土石方施工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查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查签证、面层整修。
路基填方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地面不平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后再填下一层。本合同填方整平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人工找平,当填料含水量偏少时,用洒水车均匀洒水以补充含水量,使填料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填方压实先用压路机稳压,接着再次用平地机找平,然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终压,灌砂法进行压实结果检测。摊铺采用挖机摊铺人工插杆挂线找平的方法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标高、松铺厚度、压实厚度、压缩系数、碾压遍数等指标。在填料按要求铺筑完毕后,用重型压路机(吨位不小于22吨)进行压实,碾压从路基边缘向路基中间碾压,轮迹重叠1/3轮,碾压机械的行走速度控制在2km/h,并记录清楚。碾压至第四遍时开始检测填方层压实度,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灌砂法,并作好记录。再分别检测碾压第五遍、第七遍及第八遍填方层压实度。以确定达到压实度标准的碾压遍数。检测点数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频率。试验段检测点数每层不小于6个点的要求。根据试验检测情况求得填料碾压前的松铺厚度、碾压后的压实厚度及压实系数。根据测试的密实度达到要求时,则停止该层碾压。
检测结束后,对检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并得出用于大面积填筑时的施工工艺参数。
四、机械设备和人员组合
1、机械设备:
龙工22T震动式压路机1台,CAT329挖掘机2台,山工650B装载机1台,东风153自卸汽车6辆。
2、试验人员:王晓武 董洪云 黄啟雷
3、技术人员:白永阳 罗 强
4、技术工人:陶荣肖 刘方能 刘 静
五、材料选择
填料采用K2+900~K3+000挖方路段,属于弱风化料。
六、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监理程序控制施工,未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擅自组织施工。
2、经常地进行施工放样复核、坡比检验制度,确保线型的顺适及坡比符合设计要求.3、质量控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出现质量问题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4、在施工中,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质量检查小组,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督促。
5、现场管理员不在施工现场,施工队不准施工。
七、保通措施
1、建立、健全保通管理机构。项目经理亲自挂帅,设专职项目副经理具体负责保通工作,成立各分部经理、项目总工、专职保通员为成员的保通小组,负责本段的保通工作。
2、建立、健全保通管理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立多个保通点,由专职保通员分段负责,各分段的保通员负责好自己段内的保通工作。各分段配备相应的保通工具,如对讲机、标志牌等。项目经理把保通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并作为安排生产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保通领导小组要定期对保通工作进行检查、布置、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使保通工作得以真正做好。
3、保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开工前就要对全体施工人员特别是保通小组成员进行全面、系统地教育,以各种形式调动保通员的保通自觉性、积极性。时时处处注意保通,把保通工作落到实处。
4、紧急情况的处理。在保通工作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造成交通阻塞,项目经理可在整个项目范围内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进行疏通,确保交通在最短时间内得以恢复。
5、施工中设立明显的交通标志牌,派出交通指挥员,必要时请交警指挥维持交通秩序。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分部成立由经理负责的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生产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开工前进行系统教育,以各种形式调动全体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施工。加强安全防护,抓好现场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做到安全施工,文明生产。
4、加强施工劳务人员的管理,签订社会治安责任书,做好岗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九、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1、依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业主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成立环保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及各级有关规定在本工程的落实情况。
2、工程中的杂物严禁乱倒、乱堆,应堆放在指定的位置集中治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适当绿化驻地周围的环境,与当地群众一起,保护林区树木和绿色植被,禁止人为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4、对施工而导致裸露的地面进行植树、种草、培植草皮处理。
5、做到本合同段工程竣工之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本未有人为破坏现场。
十、结论和意见
根据试验检测情况,当压路机碾压至第四遍时,压实层外观鉴定为表面平整稳定,无松动,无碾压轮迹,压实度达到90区,不能达到规范要求;碾压前松铺厚度为30cm,当压路机碾压至第四遍时压实后厚度为23.7 cm,松铺系数为1.27,压实系数为0.79。根据试验检测情况,当压路机碾压至第五遍时,压实层外观鉴定为表面平整稳定,无松动,无碾压轮迹,压实度达到92区规范要求;碾压前松铺厚度为30cm,当压路机碾压至第五遍时压实后厚度为22.4 cm,松铺系数为1.34,压实系数为0.75。
根据试验检测情况,当压路机碾压至第七遍时,压实层外观鉴定为表面平整稳定,无松动,无碾压轮迹,压实度达到94区规范要求;碾压前松铺厚度为30cm,当压路机碾压至第七遍时压实后厚度为21.5 cm,松铺系数为1.40,压实系数为0.72。
根据试验检测情况,当压路机碾压至第八遍时,压实层外观鉴定为表面平整稳定,无松动,无碾压轮迹,压实度达到95区规范要求。碾压前松铺厚度为30cm,当压路机碾压至第八遍时压实后厚度为21.1 cm,松铺系数为1.42,压实系数为0.70。
.云南省铁路总公司昭会高速 鲁甸连接线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204-1营运便道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我项目通过2月16日临时营运便道长山河北岸K0+340-K0+640段施工,掌握了施工过程中要点、重点及提高结构层施工质量的措施;总结如下: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组织、机械准备、材料准备、现场工作面准备;
人员组织:施工前测量、试验、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过程中技术指导作用。
机械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对路面施工机械拌和机械进行检查、调试、试运行,并由专人负责落实。
材料准备:施工前做好原材料计划、检测,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
工作面准备:施工前由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放样,做到准确无误,并对测量成果进行核对;工作面要保持湿润、清洁,并对施工作业面洒水湿润。
二、施工工艺
1拌和混合料
在拌和混合料前,由试验技术人员提供给拌和站拌和通知单,并监督拌和站操作人员落实;在拌和过程中对混合料灰剂量、集料级配、含水量进行严格检查;有不合格现象应进行及时调整,对不符合要求混合料坚决予以废弃处理。2混合料运输
由不少于12辆载重20T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每车混合料顶部都必须进行帆布覆盖,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3混合料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摊铺连续、平整、厚度均匀、行驶路线顺直。
摊铺机行走速度为1.5M/MIN,并控制螺旋连续均匀地向两侧慰平板输送混合料。
在摊铺过程中由专人指导料车,确保在现场等待料车与摊铺机连接紧凑,即一车混合料摊铺完后另一辆满载混合料运输车立刻赶上,摊铺机在此过程中不停机等待,实现连续不间断摊铺混合料;禁止料车在靠近摊铺机过程中禁止其车轮撞击摊铺机,避免由此而影响平整度。
4碾压
在摊铺后应分段、及时、有序进行碾压,具体地:压路机由底侧向高侧碾压、轮与轮之间应重叠1/2轮宽、段与段之间应重叠2-3M长、每一段长度为50M(气温高时可适当减小)、压路机每压一遍纵向起终点要与上一次相隔不小于50㎝,在混合料含水量稍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及时碾压。
碾压顺序依次为:单钢轮静压、单钢轮振动压实、胶轮静压收面; 单钢轮静压:在摊铺施工机械完成一段摊铺后,由单钢轮压路机慢速(1档)静压一遍;单钢轮振动压实紧跟静压之后进行,第一遍 振动为中振(1档),第二、三遍振动为大振(1档),第四遍振动为小振(2档)。
在振动压实之后,由试验检测人员检测压实路段压实度;若压实度不符合质量要求,必须进行及时补压直至压实度符合要求为止,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静压收面
在单钢轮已振动压实、且没有明显轮迹之后,由轮胎压路机静压收面;碾压速度不宜过快(第一遍1档、第二遍2档),确保路面平整。
三、养护
在压路机碾压成型之后,紧接着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覆盖草帘养护,草帘事先湿润,并及时洒水保湿养护;养生期间禁止除洒水车以外的其它车辆进入。
四、松铺系数的确定
在现场摊铺过程中,由专职测量技术员用水准仪测量每10米整桩号横断面设计线(及设计线左侧每隔两米主点)混合料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算出每一横断面逐点的松铺系数,最后综合汇总确定试验段平均松铺系数,其松铺系数为1.35。
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试验段的摊铺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及施工现场组织不严密等,以至于出现了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摊铺之前工作面洒水湿润不到位;
在再次摊铺之前首先对工作面进行充分洒水湿润,保持摊铺之前工作面湿润(清洁)。混和料运输车顶部未能全面覆盖帆布
运输混合料的料车在拌和站安排专人用帆布覆盖料车顶部混合料,工作人员应提高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要保质、保量,避免在运输混合料过程中因混合料表面水分损失而造成质量影响。施工摊铺机械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摊铺施工前缺乏对摊铺施工机械进行有效检测、调试,至使出现在刚开始摊铺时机械不能正常施工的情况。
在再次施工作业前安排专人督促并监督机械操作人员对施工机械进行严格检测、试运行,提高认识、措施到位,确保施工质量。碾压顺序混乱
压路机驾驶人员未能按照次序分段进行碾压,至使出现碾压混乱现象;
在施工摊铺之前对压路机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并在碾压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指导与监督,确保压实质量。检测不到位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对施工路段进行有效检测和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应进行充分交底、分工,保证施工现场混合料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宽度、横破度符合要求,确保施工质量。6 养护
摊铺碾压成型之后未能及时进行覆盖、保湿养护。
在摊铺碾压成型之后,必须安排专人及时养护成型路面(特别是气温高时),以避免由此而影响结构层强度。
综合以上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宝贵见及出现的不少问题,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将经验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克服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施工质量。
第三篇:沥青砼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我项目部于2014年10月28日正式开始沥青砼底面层试验段施工。
一、试验段桩号:K18+350~K18+720(右幅),试验段长度370M。
二、施工现场组织
沥青砼底面层由山西路众道桥有限公司S228省道第七合同段项目部负责组织施工,其机构组成及人员各自的职责如下:
施工负责人:马振华 技术负责人:刘伏林 质检负责人:范建军 试验负责人:张利敏 测量负责人:汤小光
三、施工机械
1、ABG423型沥青砼摊铺机:1台
2、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3、26T轮胎压路机:1台4、12T水车:1台
5、自卸车:15台
四、施工方案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WS200型间歇式拌和设备,生产能力180t/h,正式生产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修、调试、试生产,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油石比、出厂温度到达规定的要求,出厂温度控制在145℃~165℃。
注意: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结块,无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不符合上述要求,不得使用;拌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应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过磅,并测定每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采用15台红岩金刚自卸汽车运输,自卸汽车在已完成的路床或已完成铺筑层上通过时,速度应放慢,以减少不均匀碾压和车辙,并且车辆在调头时应慢速、大半径调头。严禁在已经、完成的铺筑层上急刹车。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的温度不底于145℃。
注意:自卸汽车在装料前车箱应清扫干净;运料车的运量应比拌和能力及摊铺速度有所富余;开始摊铺前在施工现场等级卸料的运输车应不少于5台;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前派专人负责清扫下封层上的杂物,摊铺选用ABG423型沥青砼摊铺机一幅半宽度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2米/分钟,摊铺温度控制在135℃~150℃,且不超过165℃,摊铺机开至强夯。高程采用铝合金导梁控制,摊铺机应始终保持匀速不间断行驶,尽量避免停机待料情况的发生。松铺系数按1.25控制,即松铺厚度8.8cm。
4、混合料的碾压
摊铺完成后,开始进行碾压工作。1)初压采用DD130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0℃,且不低于110℃,初压速度控制在1.5~2km/h,最大不能大于5 km/h; 2)复压先采用DD130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采用高频低振(振频控制在35~50Hz,振幅控制在0.3~0.8mm),温度控制在90℃~110℃,速度控制在4~5 km/h。然后再用DD130振动压路机压实3遍,速度控制在3.5~4.5 km/h,最大不能大于8 km/h;3)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1遍,终压温度不低于70℃,终压速度控制在2~3 km/h,最大不能大于5 km/h。
4)开放交通: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的温度。具体碾压方法如下:①单幅全宽进行碾压;②压路机由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即为一遍;③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且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④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⑤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应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折回处不应在同一横断面上;⑥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⑦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⑧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巳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停止振动;⑨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压实结束后,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等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5)接缝处理
摊铺结束后,摊铺机在接近端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应驶离混合料末段,压路机将巳摊铺完成的混合料末段压实,成一斜坡。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前,将末端斜坡挖除,并形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此断面必须确保巳经碾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横向接缝的碾压应选用DD130振动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实压路机应位于巳压实的混合料层上,深入新铺层的宽度宜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压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五、试验段成果
1、实测压实厚度7cm,与设计相符。因此在以后的施工中松铺系数可按1.25控制,松铺厚度按8.8cm控制;
2、摊铺工艺合理,摊铺机械能满足工程需要;
3、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合理,能达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4、实测矿料配合比与我单位所报生产配合比基本一致,实测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4.2%;
5、沥青混合料拌和站为WS200型,生产能力180t/h,不能满足ABG423摊铺机的正常摊铺,因此必须放慢摊铺速度,即按1.5米/分钟的速度摊铺。
6、每一碾压作业段适宜的工作长度为70米;
7、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应控制在:145℃~165℃;
8、现场施工组织较为合理,管理体系健全;
9、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底面层各项指标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规定的质量要求;
10、接缝处理方法符合规范要求。
六、结论
根据试验段成果,我方认为该试验段是成功的,在以后大面积施工中我方将严格按照该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通过该试验段的施工,有一点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1.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必须将封层清扫干净;2.注意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和开放交通温度的控制。
第四篇: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
第五篇: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总结目的我标段地处属Ⅵla区河套副区,地面较为平坦、广阔。全线在河沟中表层发育砂层、且水位较浅,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线路区部分段落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砂土液化,液化等级由轻微~严重;路基段内当液化土层厚度在1.0-4.0m时,采用强夯+砂砾垫层进行处理。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砂土液化厚度在1.0-4.0m的路基采用强夯,进行补强。通过K18+660~K19+300段落内选取一段进行试验段的强夯施工来确定强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下一步路基强夯施工提供现场控制依据。
二、强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
1、试验段工程概况
试验段选定在K18+660~K18+710段进行,满足试验段长度要求(长度不小于50m且强夯段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长度为50m。
2、路基强夯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K18+660~K18+710段路基处理范围内强夯增强试验,收集强夯相关数据。试验施工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为:
2015年3月15日~2015年3月20日施工准备:落实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场地平整;测量组放线确定边线及标高。
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29日按设计图纸要求对试验段路基进行
强夯处理,强夯完成以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及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2.1试验段人员分工
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分工见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责任
赵根根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全面负责技术工作
石建华
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管理工作
赵
栋
副总工程师
工程师
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吴利军力
工程部长
高级工程师
负责技术方案编制
王巧玲
质检部长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中的质检
牛
杰
路基工程师
工程师
负责方案的实施及参数整理收集、7
李顺福
测量队队长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
张晓刚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
弓钰光
领工员
工程师
负责机械调动及组织施工
马泽灵
安全部长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的安全施工
2.2强夯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2.2.1机械设备准备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直径2.3m、重量14t,并设4个排气孔,孔径为23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装载机
ZL50
台
强夯机
TQH259
台
洒水车
15T
台
夯锤
14t
个
脱钩器
0.3T
个
15、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拓普康GTS-332N
套
水准仪
DS3
套
表3液压履带式强夯机设备参数
额定夯机能(势
能)
t.m
250
工
作
质
量
T
牵
引
机
型
号
及
名
称
TQH259液压履带式强夯机
发动机功率
kw
125
外
形
尺寸(不
包
括
牵
引
车)长×宽×高
mm
6635×
3360×3200
2.3施工准备工作
强夯试验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所有参与工艺试验施工的技术、质检、测量、机械操作人员及现场的指挥调度人员并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召开了一次技术交底会,会上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施工技术要求、工序试验流程及报验程序,并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规范及标准化施工要求,完成强夯点布设。
2.4设计标准
满夯施工到最后相邻两击的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0mm,之差不大于50mm时,停止夯击,立即用装载机粗平,平地机整平,洒水,碾压。
2.5、强夯施工
夯击遍数采用主夯、副夯与满夯三遍:
第一遍:主夯,按规定间距,正方形布置;
第二遍:副夯,在各主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
第三遍: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
⑶.夯击间隔时间:对砂性土,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击时孔隙压力消散快,可连续夯击。对粘性土,需间隔2周左右才能连续夯击。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
…..........….1
3.75
3.75
3.75
3.75
点夯布置图
⑷.夯点布置及夯距:根据设计图纸,夯击点按方形布置。第一遍的夯点间距要大,使得深层土得到加固,然后中间补插夯点。设计夯点间距为3.75m。夯点平面布置详见下图。
说明:
代表主夯N0.1
代表主夯N0.2
2.3m
满夯布置图
三、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1为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在设计范围内布置夯击点位。
1.2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
1.3各夯击点须放线定位,夯完后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对每一夯点的击能、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详细记录。
1.4强夯过程的记录
1.4.1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时间需记录。
1.4.2用水准仪对每遍夯击后场地对夯沉量进行测量且及时记录
1.4.3记录最后2击的夯沉量,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值。
2、检验
2.1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尺量
2满夯的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尺量
2.3点夯、满夯地表下沉量
检验数量:施工结束7天后,检验试验段总长度的10%的横断面。(K18+660-K18+710长度为50m)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四、试验路段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路基试验段强夯共分3遍,第一至第二遍为点夯,第3遍为满夯,通过强夯前后试验数据对比、强夯过程中测量夯沉量数据分析:
1、夯沉量
根据每点夯击数遍下沉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设计要求,满足满夯施工到最后相邻两击的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0mm,之差不大于50mm,夯锤在第五、六击时已经满足设计要求的沉量值。
满夯沉降量分析表(采用相对标高)
桩号
位置
满夯前地面高程
第4击后高程
第5击后高程
第6击后高程
第5、6击
高差
最后2击夯沉降量
K18+660
右
0.665
1.085
1.120
1.120
0.000
0.035
右中
0.630
1.100
1.140
1.145
0.005
0.045
中
0.565
0.940
0.950
0.950
0.000
0.010
左中
0.610
0.865
0.900
0.935
0.035
0.07
左
0.675
1.091
1.124
1.140
0.016
0.049
K18+667.5
右
0.630
1.103
1.137
1.150
0.013
0.047
右中
0.601
0.936
0.988
0.981
-0.007
0.045
中
0.558
0.876
0.899
0.910
0.011
0.034
左中
0.557
0.975
0.992
1.00
0.008
0.025
左
0.715
1.025
1.053
1.065
0.012
0.040
K18+675
右
0.658
1.060
1.093
1.110
0.017
0.050
右中
0.655
0.882
0.915
0.931
0.016
0.049
中
0.659
1.142
1.171
1.181
0.010
0.039
左中
0.785
1.100
1.135
1.140
0.005
0.040
左
0.790
1.020
1.050
1.060
0.010
0.040
K18+682
右
0.900
1.210
1.240
1.240
0.000
0.030
右中
0.940
1.220
1.250
1.260
0.010
0.040
中
0.783
1.077
1.123
1.126
0.003
0.049
左中
0.850
1.199
1.204
1.22
0.016
0.021
左
0.768
1.057
1.084
1.100
0.016
0.043
K18+690
右
0.662
1.087
1.102
1.135
0.033
0.048
右中
0.727
1.132
1.125
1.14
0.015
0.008
中
0.734
1.078
1.110
1.111
0.001
0.033
左中
0.763
1.184
1.200
1.230
0.03
0.046
左
0.785
1.020
1.047
1.062
0.015
0.042
K18+697.5
右
0.827
1.085
1.125
1.140
0.015
0.055
右中
0.832
1.057
1.098
1.102
0.004
0.045
中
0.973
1.158
1.170
1.190
0.020
0.032
左中
1.087
1.313
1.342
1.356
0.014
0.043
左
0.818
1.291
1.314
1.335
0.021
0.044
K18+705
右
0.962
1.242
1.268
1.272
0.004
0.030
右中
0.943
1.221
1.254
1.260
0.006
0.039
中
1.003
1.212
1.243
1.250
0.007
0.038
左中
1.092
1.301
1.338
1.350
0.012
0.049
左
1.047
1.342
1.358
1.370
0.012
0.0282、地表下沉量
强夯完成,地表整平压实后,地表平均下沉量为0.379m,高程变化见下表:
地表下沉量分析表(采用相对标高)
序号号
里程桩号
位置
夯前地面高程(m)
夯后地面高程(m)
累计下沉量(m)
平均下沉量(m)
K18+660
右
0.665
1.120
0.455
0.461
右中
0.630
1.130
0.500
中
0.565
1.000
0.435
左中
0.610
1.140
0.530
左
0.675
1.060
0.385
K18+667.5
右
0.630
1.110
0.480
0.492
右中
0.601
1.070
0.469
中
0.558
1.140
0.582
左中
0.557
1.100
0.543
左
0.715
1.100
0.385
K18+675
右
0.658
1.130
0.472
0.333
右中
0.655
0.970
0.315
中
0.659
0.980
0.321
左中
0.785
1.080
0.295
左
0.690
0.950
0.260
K18+682
右
0.650
0.945
0.295
0.315
右中
0.640
0.980
0.340
中
0.583
0.930
0.347
左中
0.550
0.900
0.350
左
0.768
1.010
0.242
K18+690
右
0.662
0.990
0.328
0.346
右中
0.527
0.900
0.373
中
0.734
1.060
0.326
左中
0.663
1.010
0.347
左
0.585
0.940
0.355
K18+697.5
右
0.727
1.100
0.373
0.376
右中
0.732
1.170
0.438
中
0.773
1.090
0.317
左中
0.687
1.124
0.437
左
0.818
1.132
0.314
K18+705
右
0.662
0.997
0.335
0.332
右中
0.743
1.162
0.419
中
0.703
1.053
0.350
左中
0.792
1.112
0.320
左
0.847
1.082
0.235
五、结论
根据试验段强夯结果分析确定,强夯施工采用2遍点夯,1遍满夯。点夯间距布置为7.5m正方形,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点夯和满夯夯击遍数确定为夯击数不少于6击。以上施工方法能满足设计要求,确实可行。
六、强夯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夯击过程中会出现歪锤现象,经现场观察主要是有三种情况导致:1.夯机站立不平或不稳,2.夯锤稳定后下落。3.地面不平。以上三种因素控制后即可解决歪锤现象。
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
2.现场从事强夯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必须持有从业操作合格证。
3.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猛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7m范围内严禁站人。
4.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
5.应定期对起吊装置,钢丝绳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磨损或断丝现象应及时进行更换。
6.强夯作业时,应对作业区周边50m范围内进行防护,并作出醒目标识及警戒,防止机械、人、畜误入造成伤害。
7.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每次夯锤起吊时,应确认吊钩与锤挂接牢固,不能出现虚钩现象,操作手起吊时,应在周边挂钩人员离开后再进行。
8.施工作业时,必须设置专人进行强夯指挥,车辆挪动时,必须经指挥人员同意才可挪动,防止机械落入夯坑。
八、路基试验段施工工程照片
点夯图1
点夯图2
满夯图1
满夯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