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01:0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

关于蚌埠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蚌埠市工商联调研组(2009年4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会精神,深入了解当前我市非公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引导企业树立信心,应对挑战,共渡难关,蚌埠市工商联对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这次调研活动从2月16日开始,为期一个月,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共调研了80家非公企业和6个行业商会。其中工业46家、商贸业21家、物流运输业6家、建筑业3家、饮食服务业4家,行业商会分别为浙江商会、福建商会和代理商、炒货、怀远大青豆、固镇南京牛羊肉行业商会。被调研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4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8家、产值5000—1000万元的31家、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37家,从企业的类别和规模来看,这次调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非公经济现状。

一、非公经济发展的特点

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对我市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扩大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当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公经济总量有一定增长

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942家,员工6.1万人,注册资金91.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1%、4.2%、42.8%;新增私营企业1586家,注册资金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25.4%。个体工商户54486户,从业人员11.1万人,资金数额 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8%和24.6%;全市个体工商户新增9875户,资金数额4.32亿元,同比增长1.1%和140%。

(二)规模企业增加

在我市私营企业中, 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已达132.4万元,同比增加了34.2万元,增长34.8%。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企业490户,新增107户,同比增长27.9%;500-1000万元的企业226户,新增36户,同比增长18.9%;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新增1户;私营企业集团18户,新增6户。

(三)对社会贡献较大

2008年,我市非公经济达到全市GDP总量的54.81%,其中占第一产业36.10%、第二产业62.45%、第三产业56.88%,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入17.39亿元,增长24.1%,个体私营经济共入库地方税1.7亿元,同比增长65%,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增加;全市新增劳动就业3.6万人,75%左右的就业岗位由非公经济组织提供。

(四)抵御风险能力较强

调查表明,70%的企业面对金融危机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强化内部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二是加强对市场的预测,把握扩大内需机遇,建立和扩大经营销售网点;三是利用原材料价格走低的时机,整修厂房,维修机械,囤积原料,寻找和投资新项目,为下一步扩大和发展生产作准备。

(五)政策环境有一定改善

从2008年9月份到今年2月底,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省、市近期出台的缓交税收、职工社保金,以及国债项目、政府贴息等相关政策,都对当前非公企业克服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

二、当前非公经济面临的困难 当前非公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但发展形势还很严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增速下降。2006—2008年蚌埠非公经济发展增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生产运行困难。调研的非公企业中,目前有20%停产、37%半停产、24%正常运行、19%满负荷生产,外贸、纺织、机械加工、房地产、物流等行业形势较为严峻。

三是产值、利润下滑。75%的企业定单和销售收入同比下降高达30-50%,产值增长但增幅下降的占15%,基本持平的占10%;2008年第四季度及2009年第一季度,企业利润下降的占80%,基本持平的占20%。

四是资金相当短缺。33%的企业资金缺口30%以上,46%的企业资金缺口10-30%,资金紧张导致企业生存困难,只有商贸、餐饮、物流等少数行业资金运转正常。

五是企业用工减少。2008年企业用工减员的占55%,其中42%的企业用工减少了一半以上,未减员或基本持平的占45%,部分虽未减员,但实行了轮岗,今年25%的企业准备再次裁员。相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影响较小,工业、房地产业影响较大,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影响最大。

三、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市非公经济同样受到较大的冲击,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因素比较突出,保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或融资成本过高仍是当前困扰非公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段时间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非公企业在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方面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非公企业自身存在管 理不规范、财务报表透明度差等问题,难以评估、质押有效资产,导致获得银行信贷的比例很小;二是非公企业持有的是集体土地证,土地抵压贷款条件弱;三是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对非公企业担保贷款条件苛刻,需提供复杂的登记、评估等手续,办贷周期较长;四是县域非公企业贷款还需要担保与反担保条件,手续繁杂,融资成本增加一倍以上。调研中企业认为融资困难的占60%,融资成本过高的占40%。

(二)企业税负较重,经营难度加大

一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五金”支付增加,各类政府基金如水利基金等都增加了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二是“三乱”现象没有得到根治。一些企业反映,少数部门收费随意性大,收费标准弹性大,乱摊派的科目多,各类不合理的收费、罚款、摊派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三是少数行业税收过重,房地产行业增加3%的所得税,纺织行业增加1%的增值税,物流、建筑行业税赋都有增加,企业反映不合理。四是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主要是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却呈下降趋势,导致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降;此外,企业用工趋紧,员工工资和福利逐渐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三)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硬环境过“硬”。当前宏观政策对环保、节能和土地资源的使用要求严、标准高,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门槛,挤压了一些企业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非公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但也加速了一部分产品层次低的中小企业淘汰出局。二是软环境不“优”。相当一批部门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少数公务人员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工作中不耐烦,没有熟人难以办事、不跑几趟不可能办成事这一现象比较普遍,影响相当恶劣。行政许可和审批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到底,办事效率低。

(四)政策扶持不均衡,对中小企业支持小 一是一些鼓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缺乏配套措施,操作性不强,落实差距大,不到位。中央、省、市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文件政策,但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得到有力保障,政策效应显现不够。二是中小企业在获得优惠政策、政务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不及时有效。外来投资企业得到普遍重视,而对本土企业关注少,不能一视同仁,政策主要惠及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企业。此外,政府部门在项目申报等方面首选的是国有企业、改制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不了解项目信息,政府部门不能主动上门指导,让很多中小企业错失了发展机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对政策了解的渠道,不能把握投资方向、找准项目。

(五)发展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条件不成熟

大部分非公企业是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产品的初加工和传统加工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不具备创新发展的条件。一是中小企业普遍保守,“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对创新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对外进行项目合作、技术合作的勇气和精神,隐瞒销售收入、销售渠道,担心丢失市场,逃避税务部门监管,这样就难以做大做强。二是很多中小企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阶段,管理十分原始落后,虽有创新愿望,但无力着手和推进,没有意识也难以抓住政府支持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时机,以实现企业转产、产品结构调整,多年一贯,没有改变。三是调研中有12%非公企业对产品和技术创新要求迫切,但财力和人力资源短缺,获得新技术、新项目信息能力不足。

四、发展非公经济对策和建议

针对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挖掘发展潜力,抓住机遇,化危为机,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一)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政策保障 一是财政扶持。建立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准备金,加快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完善企业创新投入风险承担机制。进一步扩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扶持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给予资金支持。抓住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利时机,争取项目和资金,整合自主创新政策资源,改变政府资金“散胡椒面”的状况,将工作重心放在扶持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上来。

二是科技扶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861计划、市3461行动计划,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创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鼓励开展产学研活动,对资产质量好、市场空间大、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三是人才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搞好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重点和优先安排中小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参与各类培训。

四是外向扶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重点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财政、税务、商务、商检、海关等部门落实好相关出口退税政策,简化进出口手续。

五是信息扶持。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培训、技术指导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为实现产品设计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商务电子化创造条件,市有关部门多为中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

六是产业扶持。支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聚集中小企业,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园区建设,突出产业特色,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引导非公企业向园区集中,发挥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链条。推进创业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创业辅导中心,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园,为非公经济发展打造创业平台。七是土地扶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资源,对部分非公企业原有的集体土地采取臵换、流转等多种形式,让企业拥有合法的国有土地,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建筑,引导企业规范、合法经营。

八是项目扶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在一些垄断行业、公共服务行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竞争,鼓励非公企业退市进园,鼓励非公企业申报产业项目、科技项目,争取财政资金的贴息和补助。

(二)全方位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一是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蚌埠市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对重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各县区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可适当放宽条件,跨区域经营,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

二是大力开展融资减负工作,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收入的税率,降低地方可控的不合理的登记、评估等费用。

三是支持非公企业采取会员制等形式,设立商业互助担保组织,鼓励非公企业依靠自身进行内部融资或调动民间资本投资。

四是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贷款考核机制,规范企业资产抵(质)押贷款行为,鼓励进行专利权、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创新贷款品种,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信贷支持。

五是发展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地方金融机构,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六是建立由政府资金引导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并优先推荐重点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对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给予财政补贴,借助证券信托公司平台,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使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七是扩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采取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和贷款 贴息方式,把政府扶持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八是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采取各县区牵头、政府综合部门搭台的方式,定期举办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对接会,加强银企交流,协调金融机构对重点非公企业公开授信。

九是利用各类博览会、商品交易会、经济技术洽谈会等,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资本与技术合作。

十是开展融资培训,帮助非公企业提高专业素质,熟悉融资办法和渠道。

(三)围绕服务企业,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把发展非公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推进和指导,定期收集非公企业生产、技术、资金、用工等信息,接受咨询和诉求,梳理突出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联席会、专题会,研究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落实好政府部门广泛联系企业规定,建立和完善双向挂职和联络员制度,加大协调,努力形成全市上下联动,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推进诚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市场监管,多服务、少干预,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落实政策,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鼓励大胆创新,彻底打破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门槛”,全面落实非公企业的“国民待遇”。优化信用环境,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培养“信用至上”的社会道德,加强政府诚信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社会信用征询系统,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守信光荣、缺信可耻”的道德风尚。

三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减少行政审批和许可,简化办事手续和程序,改革登记前臵审批限制,将登记前臵审批许可改为备案制。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推行重点非公企业“全年费一次定、多家费一家收”制度,建立落实好 “一站式”审批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真正形成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高效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部门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快捷便利通道。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精神,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收费、处罚、摊派等行为,加大对损害非公企业利益等乱作为行为的查处,做到 “三个一律”,即实名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律核实,查证属实的一律追究,追究责任情况一律反馈。依法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无理阻工、强行参工等行为,切实改善施工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护名优品牌产品。加大对有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办督查。

四是鼓励非公企业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在制定产业指导目录中对各类企业在产业政策、质量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项目和技术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和项目信息,让非公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经济动态和相关优惠政策,享受政府的人才培训资金、培训项目资源。

五是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机制。政府综合部门应加强对非公经济的统计分析,建立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密切监测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设立非公企业发展风险预测咨询机构,密切关注和跟踪服务规模大、发展快的重点非公企业,及时提示风险。帮助支持“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预警监测、信息通报、应急处理制度,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报告。建立产品及服务质量、企业诚信守法、企业公众形象等多项指标在内的监管指标体系,为依法监管提供科学的参考指标。

六是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保护。保护非公经济人士合法私有财产,保障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实行民主管理。

七是加强非公企业行业自律。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商会组织,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境内外工商社团和我市25个友好商会的联系,借助浙江、福建等异地商会和固镇(南京)牛羊肉商会等外地商会,招商引资。

八是加强行业协会、商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加强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组织、教育、引导、督查作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非公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

非公企业产品层次低、产权结构单

一、科技投入少、管理水平低、综合实力弱,极大地制约蚌埠非公经济发展,应努力促进和引导非公经济科学发展。

一是人才优先发展。在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中,非公企业应稳定队伍、正视现实、沉着应对、锲而不舍,寻求生存和发展机遇,确保“阵地”不丢,人员不减,以人为本,把留住员工、吸纳人才视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人才培养,应把培育和造就企业经营者放在突出的位臵,建立职业经理人才资源库,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优化成长环境,实施非公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到高校辅导、出国短训、异地锻炼、综合部门挂职等形式,对企业高管人员开展多渠道培训。引导企业经营者进一步增加法制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教育,重视非公企业职工的培训教育,为非公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二是引导非公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非公企业的体制机 制优势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非公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改革,实现非公企业由封闭性股权向开放式股权结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引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

三是加快非公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引导非公企业狠抓基础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非公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的新产品等享受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加大投入,调整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大力研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是企业文化创新。引导非公企业弘扬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商业道德,积极倡导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文化,推动非公企业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经营宗旨,把追求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企业特色文化。

当前蚌埠非公经济部分行业出现回暖迹象,经济发展出现利好趋势。我们坚信,在蚌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蚌埠市非公经济一定会很快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第二篇: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姓名:陈淙恩学号:201014240241专业:物电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二班

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中国商品频遭贸易保护主义打击,出口萎缩;而中国却依靠经济刺激计划和扩大内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但总体是好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农业现代化不足,增长有限;第三产业还有待发展。第二,从需求角度来看,出口减少,主要靠内需拉动,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内需还会继续增加。从今年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1~2月份同比增长16.7%,1~3月份增长15.1%,1~4月份增长16.5%,1~5月份增长17.6%,1~6月份增长17.9%。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就通胀角度而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与去年四季度相差不大,去年四季度三个月同比分别上涨1.3%、1.5%、1.2%。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化。

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但从构成上看,社会总需求呈现出内需增长加快、政府主导明显的两个突出特征。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比一季度和去年分别加快2.7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

1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继续保持着去年以来平稳的增长势头。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在投资领域,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10.4个百分点。在消费领域,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3.5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泡沫。我国经济发展东西不平衡,西贫东富,大企业基本几种在东部沿海,这都是改革开放和外销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的,西部没有出海口当然不利于出口型企业生存。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大部分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尽管他们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物价一再地涨,而广大农民工的工资却不涨,这就相当于生活水平下降了,房价也是持续飙升,在城市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却找不到一片落脚之地的人数不胜数,这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经济是粗放型经济,消耗能源太多,科技含量不高。这很大的原因是我国科技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只能先发展耗能大的加工型的产业。很多高科技产品都没有本国的知识产权,这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是很难走远的。比方说路上跑得车那么多,可是有几辆是民族品牌呢,顶多也就是中外合资,比如上海大众,大家耳熟能详的宝马奔驰那都是德国货,有钱人基本都买进口车。中国的汽车业严重受制于人,利润的大部分都被老外占了,这不能不另国人感到耻辱啊。

经济结构调整是关键。存量和增量调整都有新的进展,农业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反复苗头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关注。1.在存量调整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理想,出现了几个积极的信号。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一是品种优化。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上年扩大2000多万亩。二是布局优化。东部沿海较大幅度调减了粮食面积,集中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也加大了优质专用粮开发步伐。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煤炭行业在巩固近两年成果基础上,继续实施关井压产,企业产品平均售价上升,煤炭行业整体上扭亏为盈。冶金行业在继续做好“关小、淘汰落后”工作的同时,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宝钢、首钢、武钢宣布战略结盟,市场销售较好的产品增长较快,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应该说冶金行业今年的效益也是不错的。2.在增量调整方面。从投资角度来说,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投资也明显加快。其中运输,邮电,文化投资增长较快。西部地区投资增长也是明显加快,1~6月份,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8.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快11和10.5个百分点。从收入角度看,对特殊地区特殊岗位实施补贴,提高社会养老保险金等,这是好趋势。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如果中国卷入战争,经济必受影响,现代战争是烧钱的战争。如今朝鲜半岛局势紧张,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擦枪走火。如果真打起来中国是否参战,如果朝鲜战败,美韩打到鸭绿江,战火烧到东北,难道中

国还能按兵不动吗?

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受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减慢的惯性和滞后因素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可能比上半年继续有所回落,但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内需的扩大仍将会弥补一部分外需的减弱,其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全年经济总的走势大体是,一季度高开,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可能会进一步回落,四季度可能相对稳定,但完成全年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从生产方面来看,农业生产受干旱等灾害因素的影响,加上粮食面积的调减,粮食总产量可能会略有减产,但其他农产品生产形势还是比较平稳。工业,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加上内需的稳定增长,生产形势还比较不错。第三产业由于金融、房地产的增长相对平稳,运输业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可能略低于去年水平。因此,从生产环节初步判断,全年GDP的增长速度还是可以在7%以上。从需求看,虽然外需减少,但内需增加了。国家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免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推进农村新型医疗改革等,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得国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整合个方面信息,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

第三篇:当前形势下关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2年统战工作会议培训材料提纲

当前形势下关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现出一些新势头,是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把握非公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相比,其增长速度是下降的。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当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行政性垄断和政策制约现象的存在,仍妨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两个平等”的提出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政治地位、经济领域地位的充分肯定,为今后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总体来看,政策是好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令难下行”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在资源配置等利益方面存在争夺现象,不仅妨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正常进入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加剧了政策间的相互制约。

2.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第一,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金融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第三,一些执法和审计部门在观念上依然存在着所有制差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难易程度和贷款出现坏账的法律追究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对国企贷款出现坏账时不予追究、对私企贷款出现坏账时就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公现象。在我国,98%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少、企业资信度低等问题制约,其贷款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如何采取各种措

施更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是“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且还将会继续影响和制约“十二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企业过多重视横向兼并与重组,注重做大而忽视做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的经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非公有制企业先追求做大、后重视做强的倾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多数得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借横向兼并与重组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查结果表明,横向兼并与重组虽然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竞争风险,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平面扩张、企业资本规模的简单广化,然而却无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和企业资本的根本性深化。

二、现阶段推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行政垄断,消除政策之间相互制约。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已颁布实施的有关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和完善各种所有制经

济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排除企业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保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参与、平等竞争的良性竞争格局。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机制这一中心,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和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进程,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健全优化财务制度,提升这类企业的融资能力。

3.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其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引导家族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民主决策机制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鼓励家族企业实行产权结构改造,重点是对引导家族企业积极建立有效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使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并且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科学

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非公中小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走出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

4.采取措施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纵向兼并和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以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企业应该变更先做大后做强的观念,应该先做强再做大,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则可以实现首先做强然后再做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纵向兼并和重组,特别是鼓励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着力开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和价值链高端的兼并和重组。通过此种类型的兼并和重组推动企业产出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企业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发展与扩张路径。当然,在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探究企业规模扩张的适度边界,以避免企业借兼并与重组的机会谋求经济垄断形成新的超经济力量,妨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浪费。

非公党建(略)

侨务知识

根据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的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的数目从17世纪初的10余万发到了目前的5000万左右。其中,东南亚华侨华人为3348多万,占总数的73.5%。“20世纪50年代,90%的海外华侨华人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目前,超过1000万的新华侨华人改变了整个结构,他们大都分布在东南亚以外的国家。”

8月15日,由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首发。该蓝皮书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发展、现状、特点等进行系统的统计研究,尤其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移民潮作了深入探讨,使得人们可以一窥这一问题的全貌。

根据蓝皮书,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人海外移民数量可能达450万人以上;当今海外华侨华人总数为4543万人,绝对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北美地区共有约530万华人,其中约300万是1978年后的新移民。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口流”的速度加快,北美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的优势、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发达的社会网络、宽松有度的移民政策等,成为华侨华人移民的主要选择地。

湖南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创办的企业约占湖南三资企业总数的70%,投入的资金约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广大海外侨胞遍布世界的商业网络,对于湖南实施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当日,湖南省侨联海外侨社团联谊总会成立。李宁在成立大会上说,湖南现有海外侨胞40多万人,归侨侨眷40多万人,现有侨资企业3000多家,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新晃侨务资源薄弱,没有归侨,全县有侨属54户近1200人,边远内陆县,近代历史文化不厚重,对外交流少,海外侨胞资源少。呈几个特点,一是“

二、三代台胞”转为侨胞。二是留学国外。三是对外婚姻。

近年来我县的侨联工作。统战征文相关工作说明。

工商联换届参会统战委员(人大主席)礼品发放说明

第四篇:当前形势下关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当前形势下关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当前形势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现出一些新势头,是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把握非公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矛盾问题 对策

一、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相比,其增长速度是下降的。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当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行政性垄断和政策制约现象的存在,仍妨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是好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令难下行”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展开资源配置权的争夺,不仅妨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正常进入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加剧了政策间的相互制约。

2.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第一,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金融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第三,一些执法和审计部门在观念上依然存在着所有制差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难易程度和贷款出现坏账的法律追究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对国企贷款出现坏账时不予追究、对私企贷款出现坏账时就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公现象。在我国,98%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少、企业资信度低等问题制约,其贷款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如何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是“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且还将会继续影响和制约“十二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企业过多重视横向兼并与重组,注重做大而忽视做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的经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非公有制企业先追求做大、后重视做强的倾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多数得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借横向兼并与重组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查结果表明,横向兼并与重组虽然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竞争风险,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平面扩张、企业资本规模的简单广化,然而却无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和企业资本的根本性深化。

二、现阶段推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行政垄断,消除政策之间相互制约。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已颁布实施的有关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和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排除企业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保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参与、平等竞争的良性竞争格局。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机制这一中心,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和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进程,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健全优化财务制度,提升这类企业的融资能力。3.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其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引导家族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民主决策机制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鼓励家族企业实行产权结构改造,重点是对引导家族企业积极建立有效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使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并且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非公中小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走出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

4.采取措施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纵向兼并和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以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企业应该变更先做大后做强的观念,应该先做强再做大,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则可以实现首先做强然后再做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纵向兼并和重组,特别是鼓励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着力开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和价值链高端的兼并和重组。通过此种类型的兼并和重组推动企业产出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企业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发展与扩张路径。当然,在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探究企业规模扩张的适度边界,以避免企业借兼并与重组的机会谋求经济垄断形成新的超经济力量,妨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年5月

[2]刘迎秋 赵三英 余慧倩:《论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2010年5月第3期(总177期)

[3]仲德涛 《论新中国六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0年第1期

第五篇:当前就业形势情况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面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把握促进就业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我市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一)建立就业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把促进就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为了加强我市就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24个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组成的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出台了“消除零就业家庭”等若干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而自上而下建立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协调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按照《就业促进法》和中央、省、市促进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认真实施。去年以来,全市发放就业服务卡2万多份,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660份,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60笔、金额348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0%,直接扶持创业者760人,带动6500多人实现就业。累计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55笔、金额10285.5万元,发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31笔,金额2043万元。20xx年,全市落实主辅分离政策安置下岗人员1620人,减免企业所得税544万元;落实稳定就业政策,办理出口退税2.38亿元;落实鼓励吸纳招收下岗人员中就业困难人员431人,减免增值税4412人次,减免税额594.28万元;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减免税收262.8万元。

(三)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村民组五级服务网络平台,已建成劳动保障事务所272个(其中街道18个,乡镇154个),劳动保障工作站

1579个(其中社区220个,村1359个),在村民组设立信息员43681名。与此同时,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劳动部门主办的区域性中心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达13家,市、县劳动部门举办的公共培训机构14家,在乡镇共建立公共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100多家,建立县、乡就业培训机构60余家,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我市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稳定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就业工作重点快速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方面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工素质就业计划。开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紧紧围绕劳动力需求和本地企业用工紧缺工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同时还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技能水平鉴定评价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人数达39103人,共有近3万人通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就业人数占培训总人数的84%。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特点,积极开展调查摸底,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技能情况、求职愿望和技能培训需求,对有创业愿望的积极组织创业培训,有一般技能培训需求的及时安排培训。大力实施“1511”工程。即培养1000名创业者、解决500户“零转移农户”转移就业、创建100个充分就业乡村、建设100个培训基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五)以创业促进就业。我市将鼓励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20xx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全民创业行动以来,全市共建立了创业园区13个、创业街10条,园、街吸纳创业者507人,带动11885人实现了再就业。在创业培训上,全市共组织了186个班次的创业培训,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创业愿望人员参加了培训,已有3087人实现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累计带动再就业人数达万余人。

(六)推进就业援助。我市将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城区先后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再就业百日帮扶”等专项援助活动,在农村开展了“春风行动”、“消除零转移就业农户”、“创建转移就业乡村”等活动,从而建立了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援助体系。全市(含县区)共走访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3200多户,确定援助对象2812位,签订服务协议2812分。截至目前,帮助272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98人安置在公益性就业岗位;为71户“零就业家庭”开展了就业援助,并有129位“零就业家庭”成员成功就业;援助“零转移就业农户”524户,有703人实现就业。全市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26场,发放政策宣传材料14.5万份,2万余人实现就地就业。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局面复杂、压力大。“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将继续增大。人口基数大、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长,加之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等,是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权威部门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5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将达5000多万,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但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1000万个左右。

(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就业。国内经济周期进入减速通道,经济调整将影响就业。相关数据显示,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已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并且呈持续下滑状态。自2000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保持了8年的扩张势头,从20xx年3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已经由持续的扩张转为收缩,gdp增速逐季回落,尽管20xx年下半年中央已连续出台了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20xx年,面对空前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央已经和将要采取一系列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宏观调控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调整的力度和时间,而不可能消除经济调整,经济增长放缓势必要影响就业。

(三)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已对我国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是国外需求下降,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企业停产或裁员。从去年下半年,我市对返乡农民工的监测可以看出,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大多是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影响投资信心,导致就业岗位增长减缓。有的企业虽然未受大的影响但本来打算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却选择了观望。三是影响消费信心进而影响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消费,就业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也是中央将“保增长”与“保就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原因。

三、我市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以及我市市情特点,当前,我市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矛盾 ”: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了我市新增劳动力与新增就业岗位的矛盾。我市又恰恰是典型的就业困难城市。首先是农业和人口大市,农业人口480多万,有13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受金融危机影响,截止到春节前,全市返乡农民工达到110万人,春节后有100万农民工重新外出务工。截止到3月底,外出务工中有2.33万名农民工又重新返乡,返乡农民工数量多;其次我市作为发展中老工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截止3月底,我市企业新招聘员工32358人,新裁减员工3130人,企业新增加岗位29228人;停产、半停产企业113户,涉及职工6063人;采取措施稳定岗位175家企业,涉及职工19102人。再次是教育大市,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多,“三多”给xx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

二是结构性的矛盾。从我市当前产业转型看,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新上的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项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高,使普通劳动者选择就业的机会减少,体力型劳动者就业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偏低,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并存,“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存在。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结构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逐步加快,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尤其“4050”下岗职工因年龄和技能原因,再就业更为困难。同时,福利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残疾人下岗失业增多。

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多数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看重眼前利益,宁可去竞争技能要求不高,工资待遇低的岗位,也不愿意花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我市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岗位供求的矛盾,使得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四是就业多元化与管理培训落后的矛盾。当前就业工作呈现用工单位多元化,就业渠道、就业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各级政府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诸多困难。目前我市就业服务机构尚不健全,服务条件、手段落后,劳动力网上市场即无形市场尚未形成,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就业培训种类繁杂,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加之一些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合同签约率不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对我市促进就业工作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切实推动《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促进就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就业促进法》,把促进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遵循市场对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要把就业作为政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也要坚持将就业形势作为制定改革发展措施的主要评估指标,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以保证就业计划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市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二要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带来的就业拉动效应,大力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宁宜城际铁路等各类投资项目推进,坚持在发展中扩大就业。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林浆造纸、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带动各类劳动人员就业。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切实引导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要进一步抓好创业载体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要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在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和优化创业环境方面下功夫。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创业服务。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落实减轻企业用工负担的政策措施,鼓励用人单位吸纳“4050”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教育,引导和激励有志者投身创业。

四要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要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整合劳动、妇联、团委、职业教育等社会培训资源,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拓展培训专业。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培训专业与经济发展、培训方式与就业意愿、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相互对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中心在技能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研究和探索就业技能培训高效机制,着力提高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

五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着力构建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加快推进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推进村级平台建设。结合劳动力动态管理要求,利用就业服务网络和信息,对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被征地农民、新成长劳动力实施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供捐赠、资助。加强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管理,促进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形成开展促进就业工作的合力。

下载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关于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的调研报告(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就业形势调研报告[大全]

    当前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以在慈溪人才市场的调研活动为基础,通过对应聘情形的实地观察及对应聘人员的简短访问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慈溪就业的基本情况,进而深入了......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2007年,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36条”)和《贵州省人民政......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一、2005年及"十五"期间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十五"期间,在国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贵阳......

    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黔东南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黔东南州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始终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

    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这次城市经济调研的总体安排,调研组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实地察看了部分民营企业和项目建设,并召开了非公有制经济专......

    关于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小门市、米面加工作坊、小旅店、铁匠铺、小饭馆等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

    闲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5篇)

    闲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对于一个连“1+1”都不学了的文学院学生而言,让我对经济发展形势发表看法,实在有些荒唐。 但是,既然提笔了,我就说些内心想法吧。 六七年前,村子里只有“大......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展望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展望 文学院09(2)班09111248陈静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2008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正在崛起,正在腾飞,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风采。对于我国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