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本文分析了日照市的地理区位、气候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提出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源、特色、发展优势、面临的问题、建议
引言: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1、日照概况
1.1、日照地理区位
日照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地势中间高周围低,略向东南方向倾斜,属鲁东丘陵与鲁中南。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1.2、日照气候资源
日照市生态环境宜人,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一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蓝天、碧海、沙滩也为游客纳凉避暑和冲浪提供了良好条件。
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1.3、日照旅游资源
日照市旅游资源丰富,建成有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海滨灯塔风景区、浮来山风景区、五莲山风景区、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园等旅游景点。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粗糙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一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1.4日照旅游特色
一是典型的“3S”(3S: 太阳Sun、海洋Sea、沙滩Sand)特色。日照素有 “蓝天、碧海、金沙滩” 之美誉, 优质的海滩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 60 多公里的金色沙滩, 水清、沙细、滩平, 可以与夏威夷相媲美;这里的阳光灿烂, 全年约有 300 天为光照日;这里的大气质量保持优等品质,可谓 “天然氧吧”;这里夏季凉爽的气温, 舒适的环境, 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胜地。二是良好的生态特色。日照地处南北生物的交汇处, 既有南方的毛竹、茶树、水牛, 又有北方的动植物, 生物的多样性为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生态旅游主要有五莲山佛教生态旅游线、茶文化旅游线和竹文化旅游线。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是 4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东省三大生态旅游区之一。日照是绿茶之乡, 拥有茶园面积 4800公倾。生态旅游还有让人神往的浮来山的神树, 它已生长 4000 多年, 堪称为 “树中之王”。三是水上运动特色。日照已成功举办了 2005 世界帆船锦标赛、2006 国际 470 级欧洲帆船锦标赛, 今年 8 月份将举办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 明年还将举办奥帆赛热身赛, 2009 年还要举办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已成为日照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四是民俗旅游特色,以“住渔家房、吃渔家饭、干渔家活、品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民俗旅 游特色,目前拥有6万余张接待床位, 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目 的地 , 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旅游品牌。
2、日照旅游业的发展优势、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1、日照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
1、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错综复杂。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目前日照无自身机场。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2、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3、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4、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
○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2.2、面临的问题
○
1、地理位臵不利。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距青岛200km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因而日照的旅游区位弱势即北有青岛、烟台、威海南有连云港日照受制于其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青岛、连云港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来说处于强势地位日照旅游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
2、旅游资源开发滞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日照海滨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堪称全国之最莒国古文化资源举世闻名太阳文化国内独有。但有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开发出与他们的质量、品位和知名度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莒国古文化和太阳文化的开发多年来只闻其声不见行动一直停留在“口头开发”上喊起来却没有干起来使日照旅游开发的水平和步伐远远落后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落后于日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3、服务质量需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这直接影响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代表着日照旅游的形象其好与坏关系着整个旅游市场。据调查在日照的导游具有国家导游资格证的只有56其余的只具有地方资格证甚至是临时资格证。因此需要吸引大量高水平、高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来日照这样才能在人才方面保证日照旅游业的高水平发展。
3、日照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
1、突出日照的休闲城市特色提升日照旅游的知名度。把日照旅游产品定位于以黄金海岸线为核心水运会基地为重点多样化、特色型诸项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突出日照的休闲城市特色提升日照旅游在海内外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
○
2、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当前要抓住世界经济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公务、会议及展览旅游举办国际性大型会议、商务洽谈、展览等活动。
○
3、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被认为是旅游的灵魂要让游客品味日照景区的特色应加强对历史文物、历史区街、老字号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风俗民情的整理与开发以形成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
○
4、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行业管理的权威性充分发挥旅游协会、饭店协会、旅行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开通社会评议渠道开展旅游信誉等级评定活动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应根据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现状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这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结语:日照市处在新亚欧大陆桥旅游带与山东黄金海岸旅游线的交汇点上地理位臵十分优越,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形成了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类型多样的特色旅游项目促成了日照市得天独厚的旅游特色,总之, 日照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纯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特色, 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作为一座新兴的海滨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照市的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人文地理学》,赵荣、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经济、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手册,[3].中国日照城市门户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rzgl/zrdl/。
[4].日照政务网--日照市人民政府,http://www.xiexiebang.com/。[5].行怀勇:《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13期。
第二篇:日照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日照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介绍了日照市的基本情况和旅游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日照市的海滨旅游资源独有的特征和发展优势,并对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分析提出 部分建议。
关键词:海滨旅游发展概况 旅游资源特征 开发与保护
正文:
一、日照市基本概况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
(1)历史源远流长。日照拥有悠久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史便览》称,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
(2)文化底蕴深厚。日照拥有灿烂的文化,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现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近百处,其中1934年发现的两城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曾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是华夏文明之瑰宝。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3)名人志士辈出。日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等,故乡都是日照。日照作为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3.8万人参军,并有44万人次民工支前,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
(4)生态环境宜人。日照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
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5)自然资源丰富。日照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畜牧、中药材等重要产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是我国北方沿海富水区,年降水量874mm,境内淡水资源近20亿立方米。海洋-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近海有鱼类近百种,海水可养殖面积
6.67万公顷,是我国四大水产品苗种繁育中心之一。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达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等都能在这里生长。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石棉15万吨、花岗岩3亿吨、片麻岩5.5亿吨、钾长石24万吨。
(6)区位优势明显。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二、日照市海滨旅游发展概况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2003 年底日照市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十
五”期间,政府累计投入资金 26 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景区改造,特别是万平口风景区、灯塔风景区、世帆赛基地、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改造建设,使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内、华东、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内市场网络,使 日照的宣传促销高潮迭起。在中国首届旅游促销年会上,日照市又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旅游细微服务年和诚信建设年活动,围绕整顿市场秩序,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日照市旅游业蓬勃发展。2010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205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7.9%。其中,国内游客 2031.42万人次,增长 17.9%; 入
境游客 21.52万人次,增长 19.4%。在入境游客中,外国人 21.12万人次,港澳台同胞 3913 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22.6 亿元,增长 20.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116.1 亿元,增长 20.8%;旅游外汇收入 9795.33 万 美元,增长 19.9%。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 36 家;旅行社 117 家,其中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 2 家。全市有 A 级景区 10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12 个。
三、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⒈总体旅游环境
⑴气候宜人。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2.7℃,年均湿度 72%,无霜期 223 天,年均降水量 870 毫米;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日照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综合各方面的气候条件日照很适宜发展旅游业。
⑵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市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 64 公里 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 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 1000 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⑶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市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⑷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 100 家,出租车 1316 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 600 余家,其中: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8 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 23 家。
⒉发展海滨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
⑴旅游期长。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暖温带的南部边缘,气温、湿度、风力、日照四个主要气候条件适宜,是仅次于南亚热带、北热带及中热带地区适宜旅游期最长的海滨旅游地,每年旅游期长达 6~7 个月。
⑵光照条件优越。日照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太阳城(日出初光先照),其日照条件也得天独厚,由于纬度较热带地区高,所以日照的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非直射地面,光线强度适中,且光照时间长,年均照时间长达 2533 小时。太阳光既能杀菌消毒,加速人体内新陈代谢,还可治疗软骨病,因此对人体休疗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受到过多的直射阳光照射,患皮肤癌机率大大增加,因此,健康的旅游,特别是休疗养 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同时也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光照条件成为日照发展海滨旅游的优 势。
⑶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对海滨旅游有影响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寒潮和冷空气。日照市无台风登陆记载,而我国寒潮和冷空气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
春初出现,就冬季而言,我国浙江以北地区都不适宜旅游,所以寒潮和冷空气对日照的海滨旅游影响也不大。
⑷海岸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上有 64 公里的优质沙滩,海岸沙滩细软、海面开阔,水 流、水温、风速条件良好,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 全市拥 ;有海岸线 99.6 公里,浅海水域广阔,负 20 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 6 万多公顷。近海沿岸 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 2.6--27℃;潮流速度 1.2 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 水 pH 值 8.15--8.35,盐度平均为 30.12‰。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 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 50 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 100 多种。
四、日照市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日照市沿海旅游资源以海滨旅游为基础、民俗旅游为特色、水上运动与休闲旅游为提升,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确定的发展结构框架。在整合上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日照市海岸旅游资源不同的功能和地域特征,可将沿海旅游区划分出大众健身旅游区、民俗休闲旅游区和精品度假旅游区三个部分。
1.大众健身旅游区
主要包括万平口海水浴场以及周围的区域,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基地 和即将建成的太公游乐园,将为本区域注入无限的活力,游客在此既可以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又可以达到观光休闲的目的。今后随着日照市知名度的增加,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多,我们要将整个大众健身旅游区都建设成为日照市人民的“会客厅”。在规划、开发、建设上,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达到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水准,在目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预留出将来旅游区升级的空间。
2.民俗休闲旅游区
主要是指日照市海岸民俗旅游村所在的区域。日照的民俗旅游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 模,并且拥有了王家皂、任家台、桃花岛三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日照已经成为全国 最大的民俗旅游基地,渔家乐民俗游也成为日照旅游的最大亮点之一。但日照渔家乐的多数民俗户仅仅限于简单的吃、住接待,娱乐项目和可参与性活动项目缺乏,综合消费水平低,真正达到“休闲、度假的体验目的”为数极少,拉回头客的能力有限,尚存缺规划、缺人才、缺特色、缺文化、缺产品、缺宣传等不足,在全国各地大搞民俗游的背景下,长此下去,日照民俗旅游很可能被游客定位为低档、无特色民俗游。旅游形象培育难,巩固更难,日照有关方面理应尽快对日照的民俗游做好规划和定位,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升级,打造有别于 其他地方的特色,真正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日照市民俗旅游数量有余,特色不足;人气有余,财气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民俗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改变目前民俗旅游旺人气 不旺财气的现状,我们在海岸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将民俗旅游的升级换代和民俗旅游 村的改造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民俗旅游“以数量兴”,今后必然要走上“以品质胜”的道 路上来。组建大型的民俗旅游经营公司,规范民俗旅游经营户的经营行为、投资开发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深度发掘民俗旅游商品,是日照市民俗旅游“以品质胜”的理想
选择。
3.精品度假旅游区
是指大沙洼及其周边的地区,以日照市鲁南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辐射周边的区域。此处可以说是日照市海岸旅游资源保留下来的最安静、最优美的一片区域!日照市旅游主管部门已经对这一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即将其建设成为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区,使这片“比夏威夷还美”(丁肇中语)的海滩在未来其他地区的海滩都已经破坏殆尽、拥挤不堪的时候,成为高层次客人休闲度假的乐园。目前我们还不具备建设高层次度假旅游区 的实力,但在今后这一区域的保护中,在环境建设上必须早有打算,可以陆续栽植一部分有 价值的珍贵树种,维持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度假旅游区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生态海岸的原则,一切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都要明令禁止。建设精品旅游度假区有很多需要 注意的问题。首先在海滨公路的建设规划上,应注意让路的位置隔海岸线远点。客人旅游度假要能够悠闲地从房间走到海滩,如果海滨公路穿度假区而过,则产生分割感,且有交通安全之忧。目前日照市碧海路和已经建成的海滨大道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对像万平口海水浴场、山海天海水浴场等发展大众旅游的区域来说,会起到很好的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但在高层次的海滨度假旅游区,对要求安静、悠闲的度假游客来说,是完全不适合的!因此,在未来精品度假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上,一定要注意保持这一区域的私密性,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第三篇: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五台山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其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五台山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重游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但是,目前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并没有完全挖掘出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五台山旅游业发展也没有充分发挥其申遗的本质优势,即文化优势!相反地,功利性和经济性趋势显著,佛教文化这一深层次内涵没有在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中突出显现!本文以五台山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涉及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阐述其在五台山旅游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内涵!目前,关于五台山旅游发展的研究课题已取得很多成果,很多学者认为佛教文化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旅游业中的影响更为深远!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0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对他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二)调查方法
多次生入五台山旅游景区及相邻县旅游区开展实地调查,同时走访了五台县文化局,又见五台山演出剧组工作人员,五台山景区文化办公室,五台山佛教文化协会,及五台山气候观察站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向
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2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3五台山旅游开发问题探析
(四)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一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五台山自东汉始建寺,唐代时期成为佛教圣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佛教建筑文化%佛教饮食文化等,它们都是佛国的宝贵财富!风格独特的佛教建筑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建筑史的活教材”“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东方建筑的艺术宝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文物价值非常高!五台山的寺庙,佛塔极多,古朴庄严,气势不凡!其中著名的青庙有显通、塔院寺、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大螺顶等,著名的黄庙有菩萨顶、罗睺寺、寿宁寺、金阁寺等!五台山的佛塔种类很多,有规模宏伟的大白塔,历史悠久的“祖师塔”,做工精细的铜塔等!大白塔高耸入云,洁白浑圆,是五台山的象征,也是著名的佛迹,它是佛教徒朝山必定要礼拜的地方。品味独特的佛教饮食文化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戒律,与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戒杀生#等相关联!五台山的素食文化很吸引人,在台怀镇有很多素菜馆,一些宾馆还专门提供斋餐!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素食对人有益,有助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等都有积极作用!五台山台蘑是蘑菇中的珍品,因生长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而得名!品种有银盘%香蕈等十余种!台蘑味道鲜美,质地优良,具有舒肠胃、解肉腻,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提高智商之功效,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著名的中成药“舒筋散”,其主要成分就是台蘑!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达 40%,维生素A达60%,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和降低血压等疗效!据专家鉴定,台蘑具有防抗癌变的作用!历代台蘑均为皇家贡 品,现为大众美味山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了整个五台山旅游资源的主体部分,在五台山旅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五台山旅游各个要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体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整个五台山旅游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主体的影响
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五台山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山林滋养着佛,佛光普照山林,草木披着佛的祥光,经文也沾着山的灵气!五山处处有庙、庙庙是景、景景藏典、典典生辉!显示着五台山旅游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自然旅游资源有山川、悬崖、幽洞、溪流、泉水、瀑布、六月雪等等,令人叹为观止;人文旅游资源有寺、庙、亭、阁、楼、塔、碑、塑、像、壁画、佛经、音乐、佛事活动、帝王轶事,种类繁多,令人称奇!在一个旅游区荟萃着如此众多的旅游类型,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区中是非常少见的!通过到五台山旅游可以增长游客的佛教文化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今天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不断升级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人们,日常工作繁忙的人们不得不在各种小长假中”挤出时间外出旅行,放松身心!而佛教文化能够带给游客一个悠然%轻松的环境,使紧张、压抑和疲惫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释放,因此人们在五台山的旅游不仅仅是作为一次观光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充实精神之旅,让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感受无限的世界的欢乐,同时通过佛教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五台山!近年来“五一”小长假期间,五台山的游客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访、求学、交流和朝觑的佛教徒,而且还经常举行各种佛教会议和有关的学术活动等等!佛教人士亦纷纷来到五台山修习佛法,修行一段时日后,多数请求披剃出家,有些在五台山的禅坐中心学静坐,大多数则入山林苦修!这使得五台山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客源,促进五台山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客体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说的旅游客体是指五台山,主要讨论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客体经济的影响!五台山因拥有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而名声海内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游览%朝拜,由于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五台山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迎势而上!近年来,五台山的旅游住宿%饭店%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为五台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10年台怀镇国民经济总收入猛增到5.6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上升到4.75亿元,农民人均纯月收入3480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8 %、9.6%和8%,强势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旅游经济支撑起了全镇经济的一片天!五台山近年的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五台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五台山的驰名中外,也因五台山的举足轻重,当地农民本着靠山吃山的习惯,采取松散而零星的经营模式,以服务旅游为主,开展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旅游收入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二
五台山的旅游气候资源
五台山风景区在东经113b32'北纬39b02'附近,方圆五百公里。区内有东台(海拔2465m)、西台(海拔2773m)、北台(海拔3058m)、南台(海拔2485m)、中台(海拔2898m)五大高峰。北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因海拔高、温度较低、冬积冰、夏飞雪、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台怀镇位于五大高峰形成的怀抱之中,海拔1700m,现存寺庙建筑集中分布在这里,是五台山旅游区的核心地。此处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15.6S摄氏度,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为-13.1度,一年中有7个月(4~10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 5个月(11~3月)在零下。年平均风速610 m/s,冬季风大,夏季风小。海拔289717m的中台顶,年平均气温-4.12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9.15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9度,一年中只有5个月(5~9月)平均气温在零上。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914m/s, 12月平均风速最大,为1313m/s, 8月份最小为519m/s。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2815mm,主要集中在夏季,山上山下不仅气候差异大,天气状况也常常大相径庭,有时台顶峰巅,阳光灿烂;山底却乌云滚动,雷雨阵阵;有时山头黑云压顶,而下面却分外晴朗。在夏季,天气说变就变,有时一天经历晴、阴、雨、雷、雾、风、雹等多种天气。日出、云海、佛光、雨、雪是五台山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他们形成于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晴朗的夜晚,尤其在盛夏晴夜,大气形成下层气温低而上层气温高的逆温现象,使空气密度下密上疏,有利于大气产生折射,能见度极好,在最高峰上视野距离可达2316万m之多。站在东台顶向东可看到红日喷薄而出,金霞灿烂。观日出是五台山最壮丽的景观。虽然在内陆地区,但因其海拔高而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00多mm,是山西省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多。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云雾也较多。特别是雨后天气刚刚转晴,最容易形成云海。这里云海的云状主要有碎积云、淡积云、层云、层积云,并以由层积云形成的云海最壮观、最常见。五台山山峦起伏,云雾迷朦,登山远眺,幻影时来,灿烂的光圈里能见到自己的身影。人们把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称为“灵光”,又称为“佛光”。这种佛光以东台顶出现较多。五台山降雨频率高,但强度小,适度雨量加上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给人在心理、生理上带来一种朦胧美、舒适感,增加旅游的情趣。由于海拔高,寒冷期长,台顶一年中有11个月有降雪,有“六月冰方融,七月雪又至”之说, 全年降雪日在60~101天之间,积雪日最多可达218天,历年降雪最大深度为29cm。冬季大雪漫盖山野,似银装玉砌的冰雪世界。
五台山的自然景色也很优美,特别是夏季,海拔2000~2500 m以上的地段,绿草如茵,百花争艳, 2000 m以下山谷、寺庙周围,分布着油松、云杉、落叶松及白桦等林木,还有清泉碧池,为寺庙景观增加了幽深气氛。
目前五台山旅游项目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古建筑群为主景的观光活动。与其他名山相比,五台山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充分。五台山的旅游业还处在我国80年代的水平,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的旅游资源,佛教文化和古建筑群本身品位很高,从资源转换到产品不需要很大投资。但是产品单一,目前难以满足旅游者日渐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景观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气象景观在内的自然资源,是该丰富地区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五台山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五台山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强,气温日变化大,旅游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夜晚则休息。因此白天的气象条件对旅游的影响更重要,表6是用平均温度计算的着衣指数,在白天指数值要比实际值等级高,因此白天实际感觉比计算值偏暖一级。这样五台山从4月到10月是适合旅游的,其中4、10两月较冷,白天需穿一件羊毛衫外加一件 外套,这种着装不会使行动不便而影响旅游活动。5到9月是旅游的理想季节,春、秋季着装。其中6、7、8三个月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晴日昼间着夏装即可,早晚或阴雨天需加一件外套。此时华北平原、南方诸省暑热难耐,而五台山气候凉爽湿润,堪称/清凉世界0,人体感觉很舒适。此时不仅舒适度好,景色也很优美。其中7月份又优于6、8月,是全年旅游的最佳期。11月到次年3月气候寒冷,风大,需穿很厚的衣服才可在户外活动,感觉不舒服,同时白昼时间短,不适合以观光为主要目的旅游活动。但可以开发冰雪景的观赏和雪塑、滑雪等特色旅游活动。
(六)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三(旅游开发主要问题探析)
宗教圣地形象没有突出
五台山的旅游开发要发展宗教圣地的形象, 不断提高其在佛教界的地位。五台山是驰誉中外的佛教名山, 自古以来高僧辈出, 讲经说法, 倾动朝野。这些高僧大德可谓五台山的灵魂, 他们的出现和存在使五台山倍加荣耀。佛教中心是名僧集中的地方。一但五台山高僧增多, 其地位也就自然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并没有突出其形象。五台山更像佛教氛围厚重的市镇。旅游开发已使五台山商业市场气息重于佛教文化氛围。如五台山各寺庙都用僧人出售门票。不仅让僧人分身, 更让僧人分心。游客看到的不是僧人读经念佛而是在做赚钱的俗务。台怀镇的饭店和市场太多太近。佛教要求修心, 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寺庙不是市场, 也要远离集市。这里只是让人们在庙会期间同来拜佛。现在旅游开发会增加人员的来往, 已把其四周变为闹市。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一定要阻止这种趋势。现在国内外都趋向于将旅游区与活动区分开, 特别是属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区。我国的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旅游区就是单纯的旅游观光。五台山核心区的商业开发是其没有很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美自然风光不能展示 五台山不仅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和各种人文景观, 也有优的自然风光。游客到此一是感受其庄严的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再就是可以欣赏特有的自然风景。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主要有五个风格迥异的台顶以及黛螺顶。五台山的台顶离五台山中心台怀镇较远, 东台 19 公里, 西台22公里, 南台 28 公里, 北台 20 公里, 中台 19 公里。这给徒步登山造成困难。但是为了开发旅游而在五个台顶都修了公路, 这样却是破坏了自然风光。游客坐车上山不能观赏沿途风景、体验五台山的自然魅力。五台山现在水少, 植被不多, 山上很多地方光秃秃的, 让人有残败荒凉之感, 肯定不能吸引旅客。五台山的降雨量超过 800毫米, 但是清水河却长期处于涓涓细流的状态。要使游客置身于佛国山水之间就必须改变开发方式。特色纪念品开发不足
旅游开发中旅游商品市场也是现代旅游的重要一环。旅游收入较发达国家或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比重可达 60%。2002 年我国的海外旅游者的商品花费仅占 20.7%。通过对国内游客的调查表明, 一半以上的游客希望在景点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游客希望能买到 10-50 元的旅游纪念品。现在五台山的纪念品并没有突出品牌, 市场上各种纪念品非常丰富,但能代表五台山的却很少。纪念品市场的开发是现在五台山旅游开发的弱项。五台山的一些资源也要包装起来, 如台蘑就有很好的前景。旅游开发没有带动周边发展
五台山旅游开发能否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五台山旅游开发的趋势是只能在山上发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的游和行。要让游客来五台山得到一系列的满足就必须把五台山的旅游与周围的住、娱、吃、购结合起来。旅客在各景点的交通就成为旅游区发展的基本问题。五台山与周围的共同 发展才是五台山做为龙头景区的体现。参考文献: [ 1] 任健美, 牛俊杰, 胡彩虹, 刘永存.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 2]吕更美, 白福生, 王永明.五台山旅游现状的思考及其发展趋向 [ 3]杨蝉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 4]张育英, 陆永庭.五台山旅游与五台山地区的发 [ 5]五台县旅游发展报告
[ 6]五台山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材料
第四篇: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是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旅游产品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我市“农家乐”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60户,床位2631张,直接从业人员2377人,实现经济收入5292.4万元。
一、现状及特点
一是发展氛围浓厚。市县各级把“农家乐”旅游发
展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引导,力促发展。《××××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南郑、勉县、洋县、城固、略阳等县制定了加快农家乐建设的通知、意见,党委、政府领导经常听取汇报,实地调研,提出要求,解决问题,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推动“农家乐”旅游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各县区通过财政扶持、规费减免、包抓帮扶等多种措施,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资金、土地、办证、经营等支持。南郑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通过验收的17户“农家乐”分别给予5000-6000元奖励;洋县实行部门联户帮建机制,确定59个县级部门和单位采取帮助财物、信息和招徕等方式,在长青一华阳景区建设“农家乐”59户;略阳县拿出1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10户“农家乐”示范户,相关部门减免一切证照办理费用。勉县、留坝、城固、西乡等县在发展“农家乐”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三是经营效益明显。由于“农家乐”旅游适应市场需求,从一推出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略阳县涌泉山庄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收入近10万元;勉县天荡山休闲庄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收入38万元。今年“五一”小长假,西乡县樱桃沟平均每户每天“农家乐”接待游客80人次,旅游收入达2400元。
四是发展形式多样。从经营方式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家庭开发经营和业主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三种形式。家庭开发经营的“农家乐”投资少、规模小,投资主体是农民,如洋县长青一华阳、城固桔园、西乡樱桃沟、南郑大汉山等地的“农家乐”。业主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农家乐”投资规模大,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投资主体主要是本地或外来客商、企业,如汉台区的陕南植物园、勉县的龙潭山庄、城固县的香格里拉休闲中心、南郑县的大杨度假村等。从产品类型来分,我市“农家乐”主要有“客栈型”和“度假型”两种形式。“客栈型”农家乐主要在国省道沿线、景区附近,为游客提供食宿,由家庭开文秘杂烩网发经营;“度假型”农家乐主要位于城郊结合部,在满足游客吃住的基础上,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由业主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
五是经营管理规范。城固、留坝、佛坪等县制定了《“农家乐”管理办法》、《“农家乐”建设标准》,南郑、洋县等县制定建筑风格、店名标牌、人员服装、特色菜肴、餐饮价格五个统一,略阳县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确保“农家乐”健康有限发展。加强从业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礼仪、食品卫生、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村旅游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
二、问题和不足
1、认识不到位,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被普遍认识,农业与旅游发展结合不够紧密,降低了“农家www.乐”旅游的丰富性。政府在引导“农家乐”自筹、自建、自营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引导投入等方面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在规范经营、市场监管上还存在着脱节现象。
2、普遍缺乏规划,城市化倾向明显。目前大多数县区对“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没有制定规划,存在着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发,层次低下,品位不高。有的“农家乐”与当地农村资源和风土人情脱离;有的“农家乐”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有的“农家乐”开发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3、缺乏文化内涵,项目同质单调。由于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不够,加之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我市“农家乐”存在功能单一,缺少特色。经营项目同质雷同,绝大多数是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的低层次上,仅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真正由“农家乐”提供的具有我市浓郁民俗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和参与性强、健身绿色休闲项目极少。
4、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滞后,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我市“农家乐”在可进入性、村舍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用电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一些“农家乐”外部交通较差;一些农村电线电路得不到改造和检修,消防设施缺少;许多“农家乐”基本的供排水设施和厨房设备不完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熟食混放;一些农户厕所卫生条件简陋,给游客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5、市场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市“农家乐”家庭粗放化、松散经营,小农思想严重,没有横向和纵向的销售网络,坐门等客,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
量不高,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
三、方向和对策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
——“农家乐”以“农”为根。“农家乐”应以农业为根,业主是农民,通过自家的田地、果园、鱼塘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场景,接待设施利用现有的宅地和生活设施改建或改善而成,庄稼照种、粮食照收,但却带来了人流,增加了收入。
——“农家乐”以“农”为形。“农家乐”应以家庭为单位,体现出“家”的形态,规模适度,不贪大求洋。对屋舍、庭院、厕所等设施进行改造,做到环境整洁、干净卫生、舒适温馨。
——“农家乐”以“乐”为魂。利用“三农”作文章,挖掘乡风民俗,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如:简单的农事、农活、采摘、认种蔬菜等。
——“农家乐”以“富”为本。将农业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乡村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形成旅游市场,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增效目的。
我市“农家乐”旅游今后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各级要把“农家乐”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和建设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纳入到旅游发展和农村经济整体布局之中,积极制定并利用好规划、扶贫、环保、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旅游、农业、综开办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县区要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农家乐”规划,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物”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的发展格局。
(二)加强基础,积极创新。一是加强以改路、改水、改电、改厕、垃圾排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把“农家乐”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小额贷款用于农民旅游经营户。二是做好农家民居建设。要按照突出“农家气息”和体现“秦巴民居”特色的要求,分别对都市村庄型、景区依托型、田园风光型、湖泊水家型等类型的“农家乐”进行策划、设计,使其建筑的外观、色彩、装饰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逐步形成村办旅游公司型、“公司+农户”型、“公司+旅行社+农户”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建立“农家乐”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集群发展,错位经营,多模式、多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
(三)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制订出台我市“农家乐”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知识培训、食品加工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指导农民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提高烹饪农家菜的技艺,教育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诚实守信,讲求信誉,以优质服务和独具风格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适时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对内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
(四)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充分做好“乐”的文章,着力挖掘、整理当地的人文、生态、民俗资源,把民间文化活动和农事活动、健身活动、民间文艺等有机结合到“农家乐”进行开发,通过推出旅游上山下乡、市民小菜(果)园、假日做农夫、做农家饭、教你编织和使用农具等专题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农家乐”的内涵。要注意“农家乐”接待设施建设,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更不能低档次、低品位。要强化“农家乐”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推介,建立与旅行社良好合作关系,把特色突出、设施完善的“家家乐”纳入到我市旅游线路之中,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第五篇:关于张家口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张家口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张家口地处京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张家口市辖4区13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京包、丰沙、大秦铁路 横穿东西。京张、宣大高速公路和109、110、112、207国道穿市而过,交通极其便利。临近北京、天津,客源、市场极为广阔。
从历史角度来看:张家口是军事重镇,今天是工业重镇,未来张家口一定会成为幸福重镇,通过旅游发展,创建幸福生活。从地理角度来看:张家口是口内口外,草原和中原的分界线,游牧与农耕的连接线。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张家口特有的中原农耕的韵味和草原文化的粗犷。从历史文化方面来看:张家口既包含了京都文化的延伸、又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浸润。
从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口人民不断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之路,并逐渐形成了以张家口市区为中心,各个下县、乡镇为外围具有张家口特色的旅游圈。以下为张家口几处具有典型特色的旅游景点:
翠云山滑雪场:
翠云山滑雪场位于崇礼县郊外的和平森林公园内,距张家口市63公里。翠云山主峰海拔达2100米,森林茂密,环境优美,冬季气温在-15℃至-30℃之间。每到冬季,这里雪花飘飞,遍山晶莹,在从11月份到来年3月份之间,都是滑雪期。
张北坝上草原
张北坝上草原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以北,曾经是清帝秋游巡猎的地方。这里空气纯净,污染极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原。夏季的草原上天气凉爽,繁花遍野,白云飘飘,这时是游览草原风光的最佳时间,你可以住在风味独特的蒙古包中,也可以自带帐篷。
察哈尔烈士陵园
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陵园路,1951年落成,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建。陵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骨灰堂、牌坊等。纪念塔高31米,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纪念塔正厅内安放着一尊一米多高的银质革命烈士纪念鼎。在墙壁上记录了在坑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6703名烈士的英名。
爱吾庐
位于桥东区德胜街45号,是冯玉祥在张家口的故居。1924年北京政变后,冯玉祥携夫人李德全曾住在这里,期间,共产党曾多次派人来这里活动,李大钊、董必武、宣侠父、等都来这里工作过。1932年冯玉祥再次来到这里居住,并发起和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大境门
位于张家口市区以北,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以地势险峻而闻名。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城楼建在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峡谷内,正中门额上高悬“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笔力苍劲有力。张家口境内现有战国、秦、北魏、北齐、金、明六个历史时期的古长城遗址共10段,这些遗迹是历史上许多重要战役的见证,这一带也是我国北方各民族互市的主要交易地点
云泉寺
位于张家口市区西部的云泉山东坡,云泉山海拔1000多米,雄伟挺拔,常年云雾缭绕,山中清泉不息。云泉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屡有重修增建。该寺上部为道观,下部为佛殿,集佛道文化于一体。寺内西崖下,自北向南排列三个天然石洞,当中为风洞,北为水洞,南为冰洞,三洞虽近在咫尺,却风景迥异,不能不让人啧啧称奇。
水母宫
位于市区西北的卧云山山麓,相传水母娘娘路过此山时,曾点地成泉,后人遂在此地建水母宫以作纪念。水母宫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宫内建筑古朴庄重,庙内塑有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庙下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水母宫旁边有一座森林公园,园东南建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别墅与塑像,西南建有吉鸿昌烈士纪念馆。
清远楼
又名钟楼,位于宣化城正中,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全楼总高25米,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有“第二黄鹤楼”之称。楼内高悬一口铜钟,高2.5米,重达2.5吨,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每当敲钟之时,钟声悠扬,可传20余里。
黄帝城
即涿鹿故城,位于涿鹿县东南部的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相传,这里是黄帝在战胜蚩尤、炎帝后建起的第一座都城。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长宽均约50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遗址内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多为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石代的产物。
三祖堂
位于黄帝泉之北约200米处,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是炎黄后人拜谒祖先的场馆。在结构上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
赤城温泉
位于赤城县城西7.5公里处,温泉水质优良,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后来在温泉附近广建寺庙亭榭。知名的有瑞云禅寺、水母庙、咏归亭、碧霞祠等。赤城温泉石碑众多,有“关外第一泉”、“洗心”、“妙浴”、“洗耻”等碑刻。现在这里是一处疗养休闲胜地。
蔚州暖泉书院
位于蔚县暖泉镇,以镇中心的一口不冻的泉水而得名。书院始建于元代,是元朝工部尚书王敏亲自督建。东北角有魁星楼,为三层砖木式结构,沿梯登顶可远望四周景致。书院内绿荫蔽日,环境清幽,既是清静的读书地,又是夏日避暑的好所在。
察汗淖尔草原度假村
与内蒙古接壤,是河北省最大的天然牧场,总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水草丰盛,鸟语花香。草原深处有一池清澈的湖水,阳光下水面粼粼泛金,种类繁多的飞禽自由盘桓于湖面之上。这里是河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在这里可以住毡房木屋,品蒙古风格的奶制品,观歌舞、摔跤、赛马、射箭等表演,体验独具一格的草原风情。
闪电河草原度假村
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东北10公里处,距北京270公里,距张家口市160公里,是一处典型的草原风光区。闪电河是滦河的源头,曲折蜿蜒,河周围是天然的草场,远望天水一色,近看碧草茵茵。度假村内建有不同档次的蒙古包,此外还可以品尝手把肉、烤全羊等蒙古美食,观赏蒙古歌舞,参加篝火晚会。
„„
以上粗略的列举了张家口几处旅游胜地,可以从中看出张家口的旅游事业已经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张家口的旅游高速向前向前发展,如今张家口市依托环首都经济圈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扩大本地市场、努力拓展京津市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张家口2012年旅游接待再创新高、完美收场。
2012年1-12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118万人次,同比增长40.3%;创收12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12月份共接待游客20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创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7.2%。
1.国内旅游:12月份,接待国内游客201万人次、创收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8%;1-12月份,接待国内游客2109.7万人次、创收12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47%;
2.国际旅游:12月份,接待国际游客0.8万人次,创汇164.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3.5%;1-12月份,接待国际游客8.3万人次,创汇204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21%。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致力跨越赶超,为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而努力奋斗,旅游业作为我市的第一主导产业得到大力的发展与支持。今年全市旅游持续火热,旅游接待人数、创收再创新高。其中,处于冬季旅游黄金时期的滑雪温泉大区在12月份共接待游客75.2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37%;创收4.5亿元,占全市旅游收入总额的37%。大幅度拓展了我市冬季旅游的市场空间。
张家口在不断总结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制定了长远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旅游事业发展。2013年张家口市旅游项目建设有84个项目,总投资达340亿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72.8亿元,为历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据了解,张家口市境内共有235处旅游单体资源,但是,多年来,该市旅游业整体发展比较缓慢。有一项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共接待北京游客360万人次,而邻市承德则为700多万人次,整整比张市多了近一倍。两市相隔如此之近,同样面对京津市场,差距却是如此之大。
围绕构建旅游产业布局,张市旅游局日前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
游项目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建设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和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旅游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该市区位和资源优势,依托京津旅游消费市场,打造“一城四区”(市区休闲中心和冰雪温泉、坝上草原、桑洋河谷、历史文化)的产业布局。其中,市区休闲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山水园林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冰雪温泉旅游区的建设目标是:国家滑雪基地、温泉疗养胜地;坝上草原旅游区的建设目标是:夏季避暑胜地、生态休闲之都;桑洋河谷旅游区的建设目标是: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葡萄酒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建设目标是:亚洲人类“奥杜威”、华夏祭祖目的地。
围绕旅游项目的全面开展,张市旅游局将突出抓好高端项目和精品景区建设。布局内有15个投资规模大、带动效益好、能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8.3亿元;15个建设标准高、服务功能完善的配套项目,包括6家五星级酒店、8家四星级酒店和1个旅游集散中心,总投资37.6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15.8亿元;重点打造15个内涵丰富、服务优质、游客满意的精品景区,总投资30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5亿元。另外,该局还精心谋划了一批滑雪、温泉、狩猎、马术、高档酒店、会议会展、大型演出等战略性的项目。据了解,目前,崇礼密苑生态度假、察哈尔国际汽车文化基地等一批高端项目都已开工兴建,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
今年,市旅游局实施三项举措,加速旅游产业发展,预计实现旅游年接待人数2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60亿元,两项指标增幅均达到25%以上,逐步推动我市建设成为“国际化、生态型、民族魂,富有特色、充满激情的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一是创建5A级景区。积极推动“万龙-密苑”和“中都-塞那都”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力争将阳原泥河湾人类遗址群建成国家4A级景区。二是实施品牌促销。开展崇礼国际滑雪节、张北草原旅游节、蔚县民俗文化节、怀来采摘暨葡萄酒节等知名节庆活动,提升我是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打造精品线路。重点打造坝上生态线(草原避暑)和坝下文化线(葡萄酒文化和历史文化)两条线路。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人杰地灵的文化积淀、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张家口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正不断夸大它的影响力,吸引着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到这里驻足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