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新政发【2011】90号
关于加快现代化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种业取得长足发展,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培育推广了一批小麦、玉米、棉花、西甜瓜、特色经济作物及林木种苗、花卉、牧草等优良品种,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区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种子产业现状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我区种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种业,提高我区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种业体质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扶优扶强,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种子资源,加强市场监管,创优发展环境。建设完善种子生产基地。着力提升我区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化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种业体系,全面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实现种子大区向种业强区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利用相结合。加强农业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新成果。注重对外合作,鼓励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种业物质装备制造技术。
—坚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整合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创建区内大型农作物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担保的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具有育种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支持基础条件好的区域建设种子生产基地。
—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与农、林、牧建设项目的衔接,形成投资合力。兼顾农作物与林木良种、牧草种子的均衡发展,突出玉米、棉花、小麦、西甜瓜、特色作物及特色林良果种、苜蓿种子等生产能力建设,增强供种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提高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满足生产发展品种更新需要。培育一批繁育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林木种业集团。建立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制种、种苗花卉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棉花、西甜瓜、加工番茄、加工辣椒种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玉米、葵花杂交制种基地。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达到300万亩。提高对外制种份额。建成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主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体系。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75%,特色林果良种使用率达到100%。林木重点工程造林全部实现基地供种。建立全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成国家、自治区重点牧草种子良繁基地20万亩。进一步健全自治区牧草良繁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二、主要任务
(四)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明确科研分工,理顺“产学研、育繁推”关系。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引导和推进公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加快创新育种机制,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实现“事企脱钩”,重点承担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新,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研究。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建立公共研究成果共享平台,为种子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五)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研发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鼓励种子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种子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优势种质资源和种业高端技术人才。择优扶持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开展对玉米、棉花、特色林果等种子、种苗的育种研究,建设商业化育种中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到“十二五”末建成玉米、棉花商业化育种中心各5个。
(六)加快兼并重组,促进做大做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新疆实际,提高农作物种子企业注册资金,固定资产、设备装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和调整企业布局,鼓励种子企业间兼并重组,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增强研发能力、提升加工设备水平、优化营销网络、创建知名品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基地。
(七)加强种子基地建设,提高供种能力保障。优化种子生产区域布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制种全程机械化建设。支持种子企业与农场、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以联合的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玉米、棉花、小麦、西甜瓜、特色作物和林木种苗、牧草种子生产基地。
玉米制种基地。加快玉米育种家基地建设。以昌吉、塔城、伊犁和南疆部分县市为重点,建成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2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50万吨以上。示范推广制种全程机械作业,加快大型玉米制种烘干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棉花制种基地。以巴州、阿克苏、喀什及北疆棉区为重点,分品种建立集中连片的棉花良种繁育基地80万亩,年产优质棉花种子10万吨以上。加强“三圃田”建设,配套良种棉制种扎花设备,提升种子加工水平,提高种子质量,满足精量播种需要。
小麦种子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小麦育种家基地作用,以企业为主导,加大政府对“三圃田”的扶持力度,建成7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到2020年小麦良种统供率达到80%以上,保证粮食供种安全。
特色作物种子基地。以昌吉、阿勒泰、塔城、伊犁、博州为重点,建立油葵、食葵、油菜制种基地10万亩,制种量800吨。以伊犁、阿勒泰、昌吉、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为重点,建立马铃薯种薯基地10万亩。以昌吉、石河子、塔城、乌鲁木齐、巴州、阿克苏、喀什为重点,建立西甜瓜、加工番茄、加工辣椒、打瓜、红花、甜菜、孜然等特色作物制种基地10万亩。
南繁种子基地,自治区在海南的南繁基地是加快新品种选育、繁育和进行纯度鉴定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扩大南繁基地规模,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缩短新品种选育、繁育周期,提升新品种选育水平,增强我区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林木良种基地。加强特色林果、防沙治沙、耐盐碱等树种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红枣、核桃、葡萄、杏、沙棘、枸杞、巴旦木等特色林果良种生产基地。新建一批核桃、杏、文冠果等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珍稀用材树种林木良种基地,使全区林木良种基地达到10万亩。建立乡土树种、珍惜树种林木采种基地4万亩。建立繁育林木良种为主的保障性苗圃2万亩。在全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开展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珍稀濒危树种、特色乡土树种、沙生植物、野生树种等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建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6处,面积9450亩。建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分库。建设一批智能温室花卉繁育产业示范区。
牧草良种繁育基地。择优扶持大型草种基地建设,结合自治区定居兴牧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以及苜蓿产业发展布局,选择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建立优质地方牧草品种良种繁育基地12个,总面积20万亩,主要品种包括苜蓿、红豆草、无芒雀草、冰草等。建立自治区种植资源库一处,面积1000亩;建立地州级种子资源库7处,每处面积500亩。
(八)完善储备制度,增强抗灾能力。在国家现有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基础上,建立区级种子储备体系,每年重点储备早熟玉米、棉花、油葵、大豆等作物种子3000吨以上,储备主要造林树种20%的用种量,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市场调剂。充分发挥我区种子储藏优势,建设国家级种子储备设施。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救灾备荒种子补助资金,用于储备种子收购资金补助和贴息、仓储保管、质量检测、损耗及转商损失等费用的补贴。
(九)强化监督管理,优化市场化境。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种子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加大对种子基地和购销环节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租借许可证生产、超范围生产、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建立健全品种审定和品种退出制度,强化品种权保护执法。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种子企业免征增值税;对“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种子生产的企业,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加工、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完善种子生产收储政策,将小麦、水稻种子收购纳入粮食直补范围,与粮食收购享受同等直补政策。进一步加强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力争短期内覆盖全区。实行牧草良种补贴,开展种草直补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展种子生产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玉米、棉花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将制种机械和种子加工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实行林木种苗生产灌溉用水、用电与农作物灌溉用水、用电同价。完善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开通种子出疆铁路运输绿色通道,安排玉米种子出疆铁路专项计划,保障种子外运。
(十一)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企业科研人员在专家称号、职称评定、评奖和项目申报、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与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或合作开展育种研发。对企业引进的科研人才,在户籍、住房和待遇等方面,按有关规定落实优惠政策。创新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改进现有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修改和完善商业化育种成果奖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开展自治区杂交玉米、棉花种子等大宗农作物品种权转让公共交易试点,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十二)强化基地培育和保护,优化种子生产环境。加强种子基地的培育和保护,将种子基地建设纳入自治区农、林、牧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核心产业予以扶持和保护。制定《自治区玉米、棉花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加强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基地建设和用地保护。各级政府要依法保障制种基地、实验基地和种质资源库用地的连续性和长效型。积极组织安排制种用地,协调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严格基地管理,切实维护好种子基地的正常生产、收购秩序。
(十三)加快项目建设投入,优化种业发展基础条件。结合“国家种子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棉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推进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品种试验、大型种子加工、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完善。根据作物种植区域布局,在不同生态类型区新建25个区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4个抗性鉴定试验站和1个标准样品库,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品种试验网络,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提供支撑。依托自治区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立自治区级品种真实性 DNA和转基因检测中心。新建6个地(州)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50个县(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形成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的三级农作物种子检测体系,提高种子质量监控能力。依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新建30条玉米果穗烘干生产线,日处理果穗3万吨,满足60万亩制种玉米烘干需要。改造15家棉花种子企业轧花、色选生产线,提升种子加工水平。根据生态种植区划、区域布局,建设一批林木种质资源库、良种汇集圃和采穗圃。新建13个区级牧草品种试验站,1个牧草抗性鉴定试验站;进一步完善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实验中心乌鲁木齐分中心,依托乌鲁木齐分中心,建立3个地州级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十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完善种子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农、林、牧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后,方可办理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范围登记。严格新品种审定制度,提高审定标准,减少同质性品种的重复审定。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强化品种权执法。加强对进出境种子的检验检疫。加强种子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十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自治区、地(州、市)、县(市)种子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加强地(州、市)和粮棉主产县、种子生产大县的种子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执法和质量检测设备,充实执法车辆,为种子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种子管理、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执法合力,维护市场秩序。(十六)加强财政支持,推进种业健康发展,自治区财政安排支持现代种业发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种子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监督检验、执法监管、支持开展新品种研发及龙头企业关键设备更新等。各地(州、市)、县(市)要将种子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现代种业发展。
(十七)打破地方保护,推进兵地合作。切实打破种子经营的地方保护壁垒,全面落实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种子体制改革政策,鼓励和支持跨地州、特别是覆盖全区的大型种子企业健康发展,严禁设立歧视、排斥和限制种子企业进入本市场的障碍,在市场准入、执法管理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共同打击套牌、侵权、抢购套购、未审先推等非法经营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现代种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自治区地方与生产建设兵团种业的合作,共同维护新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兵地种业大融合、大发展。
四、加强领导
(十八)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按照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种苗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自治区现代农作物种业、林木种亩、牧草种子发展规划。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明确“十二五”和今后10年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调整和优化农业种业资源配置方式,统筹安排农业种业财政和基础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种业,加大对农业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种子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认识,将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产业来对待,突出优先发展。抓住国家推进种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培育扶持区内大型种子企业,建设种子生产基地,优化制种条件,编制实施方案,落实任务措施,在土地、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区域现代种业发展步伐。强化部门协作,支持现代种业发展。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在种子工程建设、科研创新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现代种业发展注入活力。自治区农业、林业、畜牧、工商、公安、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维护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税务、金融、保险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税收、融资和保险支持政策,为自治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吐 鲁 番 地 区 行 政 公 署
办 公 室 文 件
吐地行办【2009】127号
转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远程教
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直各单位:
现将《关于加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新政办发【2009】115号)转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七月十七日
主题词:教育 意见 通知
抄送:地委办公室、人大工委办公室、政协工委办公室。吐鲁番地区行署办公室 2009年7月17日印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政办发〔2009〕115号
关于加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是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链路、卫星数据广播链路、互联网链路初步建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三种模式”覆盖率达到94%;优质教学资源传输通道已经打通,新疆远程教育网平台运行正常,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推进,这为我区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提高远程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性
(一)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农村学校
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措施。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远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基础薄弱,人才资源不足,师资队伍存在“数量缺、教学业务水平低、汉语言水平低”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师队伍“一缺两低”问题,一要靠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稳定的教师队伍,二要靠采取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施远程教学是推进现代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远程教育具备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效果好的优势,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财政困难的边远欠发达地区,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以及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工作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努力适应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需求,全面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二、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制度、提升能力,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在中小学的广泛
应用,努力形成“天地一体”、城乡互动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使中小学远程教育在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根据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远程教育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语音室建设,提高计算机生机比和班级电视机配备率。2012年,全区中小学校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生机比城镇中学达到12:1,城镇小学达到15:1,农村中学达到20:1,农村小学达到25:1。全区中小学校教学班教学光盘播放点普及率达到75%,实现“班班通,堂堂用”(每个班级配备电视机和DVD播放机或者其他能够使用远程教学资源的设备,保证每个班级每堂课都能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话基本普及和IPTV(基于网络协议下的电视技术)技术成熟等便利条件,开通教育电视专用频道和实现宽带接入,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着力拓宽教育资源传输途径,提高远程教育能力。
(四)加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或其他专题教育片,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要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质量,到2012年,凡不具备师资条件开设国家课程的农村中小学,都要充分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开齐国家课程,并达到规定课时
要求;提高远程教育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效益,保证每套设备每周使用不少于20课时;建设“双语”直播课堂,为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班级提供教学指导和示范。
(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开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六)加快教学光盘的普及和应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的普及。要经常组织教学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教师培训工作,抓好教师利用光盘进行备课、教学、评估等环节,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要注重发挥教学光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教学光盘的操作,学会应用教学光盘备课上课,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
(七)发挥远程教育的综合效益。在思想上要强化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在时间安排上要统筹协调,兼顾职业教育、学校教育和为农服务三个方面。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网和职业
院校校园网,合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将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贯穿到职业高中教学、科研、管理等过程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服务,为全区文化信息共享服务,为传播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八)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地区中小学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远程教育仪器设备的配置;城镇中小学重点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农村中小学要在发展和巩固“校校通”(学校具备上网计算机设备或具备接收卫星教学资源设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班班通”。
(九)加强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加强新疆教育电视台和新疆教育卫星宽带网建设,新疆教育电视台要发挥现有设备、技术、人才等优势,以远程课程教学、远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远程课程教学资源传输为主,利用信息传输便捷的优势,加强电视课程制作和远程教学研究,首先开设学前幼儿和小学“双语”教学电视专用频道,全面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卫星节目覆盖、有线电视传输、IPTV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好新疆教育信息网和新疆远程教育网,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布国家、自治区和地方制定的教育法规、教育政策以及各类教育信息和新农村建设信息,提供远程教育设备正常使用的技术服务,改革运行机制,丰富传输手段,扩大覆盖面。
四、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十)加强远程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采用自主开发、译制、引进以及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建设和整合教学资源,保证数量和质量。尽快建立涵盖学前和九年义务教育各年级的课程资源和各类专题资源的自治区基础教育资源库,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免费向中小学提供。围绕自治区“双语”教学,加快“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培训远程资源建设步伐。自治区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制“双语”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制作适合“双语”班使用、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
(十一)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机制创新促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资源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资源建设。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资源选择和审查机制,调动学校、研究部门、有关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优胜劣汰、良性发展的资源建设机制。要鼓励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与出版部门联合开发与教材配套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通过“学科网站群”整合课堂教学资源,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发地方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整合、开发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五、提升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十二)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要采取骨干
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对所有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选派优秀培训教师到基层和农村学校,强化针对学校和教师特点的校本培训。在培训机制上,要逐步建立普及性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面对面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要逐步将教师培训的重心转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来。在培训教材上,要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教师培训教材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要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五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工作,培养远程教育技术骨干和优秀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十三)积极推广以远程教育为手段的教师培训模式。积极探索远程培训途径,加快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双语”教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等远程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使广大教师迅速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会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
(十四)加强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要紧跟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强远程教育管理部门自身队伍建设。要做好全员培训和基层电教馆长培训,整体提升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服务。要充实远程教育管理部门的力量,特别是要把懂教学、善学习、肯研究的人才吸收到远程教育管理者队伍中来。中小学校应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或者兼职 的远程教育管理员,负责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整理、存储、刻录、发布,负责教师应用培训和系统维护。兼职教师承担远程教育管理员工作的要计算工作量,其工作量不低于学科教师工作量的50%。
六、积极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研究
(十五)积极开展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和电教机构要把促进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为常规教研和常规教学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电教人员要学习、研究远程教育资源,探索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检查活动。要重视先进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工作,要抓好一批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先进地区和典型学校,特别要抓好集中连片地区的整体示范,全面带动教学应用的普及。要采取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通过观摩教学、巡回指导、专题培训等方法,深入农村教育第一线,指导广大教师提高应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的能力。
(十六)积极推进网络教学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室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组织教研活动、提供在线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发布教研成果,并将教研活动内容通过新疆教育教学研究网等平台发送到学校。中心学校要组织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逐步把网络教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
(十七)积极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要把中小学远程教育
应用研究纳入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并作为重点课题立项。要针对远程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模式、教学研究模式和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双语”光盘教学的实验和推广工作,尽早实现农村中小学“双语”班普遍使用光盘辅助教学的目标。
七、加强对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
(十八)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指导、协调、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各级发改委、财政、信息产业、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在中小学远程教育的项目规划、产业政策、网络建设和财力保障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重点支持中小学远程教育教学中心、教学资源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地、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电教(信息)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有条件的要建立健全电教(信息)机构,对不具备条件的也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远程教育工作;校长是学校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学校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十九)加大对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投入,为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在用足用好国家远程教育专项经费的基础上,自治区设立远程教育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制作、发放和传输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各地各级政府也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正常的远程教育工作保障机制,把中小学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5%以上应当用于远程教育工作,主要用于远程教育设备维护,耗材、软件购置以及互联网接入费等支出,保证中小学远程教育机制长效运行。
(二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远程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当地的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协调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健全中小学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使教师应用远程教育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成为中小学校的经常化、制度化的正常教学活动。
(二十一)完善考核机制,增强工作动力。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将远程教育工作作为考核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远程教育有关指标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当中。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必备条件。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核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继续抓好各类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实验区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区远程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作用,有力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二○○九年七月十一日
第三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政办发〔2009〕195号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已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二月八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7号),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自治区工商局),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个体工商户有关的评比达标活动和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
(三)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加强和完善工商行政执法,构建市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二、主要职责
(一)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研究拟订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并监督管理,承担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责任。
(三)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
(四)承担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组织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按分工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承担查处违法直销和传销案件的责任,依法监督管理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
(六)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价格垄断行为除外)。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走私贩私等经济违法行为。
(七)负责依法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及经纪活动。
(八)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负责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督管理拍卖行为,负责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九)指导广告业发展,负责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负责商标监督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按规定组织著名商标的认定、驰名商标的推荐和保护工作。
(十一)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研究分析并依法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十二)负责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服务和监督管理。
(十三)领导全区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十四)承办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自治区工商局设16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信息、统计、保密、机要、信访、政务公开等工作;承担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新闻发布等工作。
(二)政治部
负责系统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外事和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及队伍建设等工作;指导工商干校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
拟订系统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负责系统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及部门决算审查编报;负责监督、检查、指导、管理下级工商部门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负责系统资产管理工作。
(四)基建装备处
拟订系统基本建设和装备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编制基本建设和装备物资采购计划、分配方案;组织采购招标工作;负责系统基建工程监管工作。
(五)政策法规处
组织拟订自治区地方性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负责工商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备案;组织开展工商行政执法监督和听证工作,承担或参与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赔偿工作;组织法制宣传培训;指导本系统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工作。
(六)企业注册登记处
拟订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具体措施、办法;组织指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工作;审查核准冠新疆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承担规定范围内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承担全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库的建立、维护和有关登记注册信息的分析、公开工作。
(七)企业监督管理处(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处)
拟订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组织、指导对自治区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内资企业进行年检验照,指导全区各类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的日常监管和年检验照工作;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工作;查处违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取缔无照经营;承担自治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八)外资企业注册监督管理处
拟订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授权,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进行登记注册,并监督检查其登记注册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承担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的分析、公开工作。
(九)市场规范管理处
拟订规范市场秩序的具体措施、办法;承担规范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工作;承担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工作;组织指导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市场专项治理工作。
(十)合同监督管理处
拟订合同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承担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经纪人、拍卖行为工作;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十一)商标监督管理处
拟订商标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依法查处商标侵权及假冒案件和商标使用中的违法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监督管理商标印制行为;指导商标代理组织和商标代理人的工作;按规定组织著名商标的认定和驰名商标的推荐。
(十二)广告监督管理处
拟订广告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广告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监督管理广告活动;组织监测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情况;查处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指导广告审查机构的工作。
(十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处(12315投诉申诉举报指挥中心)
拟订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全区12315投诉申诉举报工作的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12315投诉申诉举报网络,统一调度指挥和督导受理案件的分流反馈工作;承担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十四)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
拟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工作。
(十五)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
承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赋予的有关反垄断执法方面的工作;组织拟订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直销监督管理和禁止传销的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有关反垄断执法、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工作;查处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走私贩私、违法直销和传销及其他经济违法案件;督查督办系统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
(十六)信息监督管理处
负责全区信息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指导系统信息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系统信息化建设、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化培训等。
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监察室(与纪检组合署办公)为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派驻机构,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
离退休干部工作处 负责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指导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
四、人员编制
自治区工商局机关行政编制为145名。其中:局领导职数7名(含纪检组长),政治部主任1名,处级领导职数45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工作处领导职数2名)。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行政编制另文下达。
五、附则
本规定由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政办发〔2009〕22号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尓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确保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我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08〕137号)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8〕8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自治区内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并从事小额贷款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企业法人。小额贷款公司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 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金融办”)牵头负责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规范和推进工作。
第五条 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具体实施工作,确定试点对象,审定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方案,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
第二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经自治区金融办批准。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或金融特点、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小额贷款公司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当标明“小额贷款”字样。未经自治区金融办批准,任何其他经营性组织和机构的名称不得含有“小额贷款”字样。
第七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二)有符合法定人数规定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名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投资人为中国公民或法人;
(三)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注册在县及县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注册在地州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包括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4000万元;注册在乌鲁木齐市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0万元。注册在乌鲁木齐市的,须同时在县及县以下设立不少于1个小额贷款公司营业机构;
(四)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且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五)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不少于2名;
(六)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业务操作规则和风险控制制度;
(七)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和其他必要设施;
(八)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包括:境内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第九条境内自然人作为出资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和犯罪记录。
第十条 境内企业法人作为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四)经营管理良好,最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五)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50%(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六)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一条其他社会组织作为出资人,应当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并具备投资主体资格和相应的资金实力。第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应当由发起人向所在县(市)人民政府提交设立申请,由县(市)人民政府初审,再经发起人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审核后,报自治区金融办审批。
第十三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立机构名称、住所、业务范围,是否在注册资本、股本结构、营业场所等方面符合开业条件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设立工作报告(内容包括设立过程、设立工作落实情况和是否符合开业要求等);
(三)公司章程草案;
(四)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股份和股份比例(企业法人股东要提供注册地址和法人代码,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出资时间;
(五)主要管理制度和公司组织结构图;
(六)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七)拟任职高级管理人员的备案材料;
(八)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十)县(市)人民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书;
(十一)县(市)人民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承担防范与处置责任的承诺书;
(十二)申请联系人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十三)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担任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品行和声誉,熟悉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良好的守法合规记录;
(三)具备履职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第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在开业申请被批准后30日内凭批准文件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第十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异地设立分支机构:
(一)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一年以上;
(二)公司资本净额不少于1亿元;
(三)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四)不良贷款率在5%以内;
(五)最近一年盈利;
(六)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对其单个分支机构拨付营运资金,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低于100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第十九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程序和提交材料依照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需报自治区金融办备案: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股权或调整股权结构;
(三)变更注册资本(仅限增加注册资本);
(四)修改章程;
(五)变更住所(仅限同一县市行政区域内的迁址);
(六)变更组织形式;
(七)分立,合并;
(八)变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九)国家及自治区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小额贷款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报所在县(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金融办备案。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解散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其他的解散事由出现时;
(二)股东(代表)大会决议解散的;
(三)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的;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的;
(五)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小额贷款公司解散的,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和注销。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第三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第二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在其章程中明确。
第二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应与小额贷款公司签订承诺书,承诺自觉
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
第二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份可依法转让。但发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一)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公司盈余资金;
(二)向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
(三)国家及自治区批准的其他资金来源。
第二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向农牧民、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发放信用或担保贷款;
(二)国家及自治区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
(二)不得向本公司股东、董事及高管人员提供贷款;
(三)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并写入贷款合同中。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组织或参与任何名义、形式的社会集资活动。
第三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自主选择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并委托存款银行代理支付结算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应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并定期按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要求,向信贷征信系统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小额贷款公司应严格遵守现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现金,严禁洗钱行为。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并应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
第四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三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贷款管理。
第三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第三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小额贷款公司从事信贷业务,执行《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版)》、《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金融财务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要向公司股东、主管部门、为其提供融资的银行
业金融机构、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相关审计费用由小额贷款公司承担。
第三十七条 自治区金融办会同自治区工商局、新疆银监局和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等部门,每年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分类评价。对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小额贷款公司,向中国银监会推荐,按有关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第三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县(市)人民政府有权责令限期整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分立、合并或者违反规定对变更事项不报备的;
(二)违反利率管理规定的;
(三)未遵守同一借款人贷款比例和向银行融入资金比例的;
(四)未按规定提足拨备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开办新业务的;
(六)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
(七)违反国家及自治区其他相关规定的。
第三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者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置。一经查实,由自治区金融办取消其经营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条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的约束、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监督实效。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新政办发〔2011〕126号
印发自治区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实施意见细则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0〕92号),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经信委)牵头制定了自治区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自治区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0〕92号),按照《关于落实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部门工作分工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221号)要求,制定本细则。
一、优化发展环境
(一)放宽市场准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开放。
1.积极支持放宽公司非货币出资方式。申办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可以达到注册资本的70%。在自治区试行以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增加公司注册资本,试行以矿业权出资设立公司或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2.放宽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登记条件。自治区企业注册资本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3个以上大类的,允许企业名称中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用语表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中央直属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在新疆设立独资公司或者控股公司,可以申请使用投资企业的字号,并可以将字号放在新疆行政区划之前。
3.支持新疆辖区内企业组建集团。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的,允许申请设立企业集团。对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信息、清洁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其名称可以冠“新疆”行政区划,上述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的,可以申请设立企业集团。
4.下放企业注册登记权限。授权国家级开发区工商局对本辖区内应当由自治区工商局登记的股份公司(中央企业设立的控股股份公司除外)进行注册登记。
5.实行初次创业“备案制”。对困难群体初次创业申请办理个体登记的,实行“创业备案”制度,备案期1年,不收取费用;困难群体初次创业申办企业的,实行注册资本“零首期缴纳”,自领取营业执照后2年内缴足出资人认缴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注册资本)。(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协助单位:自治区发改委)
(二)实行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选择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1.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优先采购管理办法、参与投标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次性给予价格和商务评标标准总分值适度加分的管理办法。根据同等优先的原则,改进评审机制,健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2.通过构建信息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商品行情库、组织开展推介培训等活动,及时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平台,搭建“绿色通道”。
3.鼓励符合资质条件的疆内中小企业依法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投标。疆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依法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联合体视同中小企业。鼓励大型企业中标之后,采取分包计划将部分标授予中小企业供应商完成。
4.采取政府采购预算编辑筛选的方式,规定各部门在采购预算计划内留出一定比例的采购份额专供中小企业进行采购。5.金融机构和专业担保机构应当优先为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发改委)
(三)降低鼓励类商业水电收费价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对鼓励类商业用水实行与工业用水同价政策,研究制定新疆商业与非普工业电价并轨方案。(责任单位:自治区发改委;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水利厅、新疆电力公司)
(四)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新疆籍劳动者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9〕11号)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新党发〔2010〕18号)等中的相关政策。
1.中小企业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企业为其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费之和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2.对当前经营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5年底,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
3.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对在新疆注册的各类企业以及在新疆承揽生产经营和工程项目的企业招用新员工,其招用新疆籍员工不得少于50%,并给予50%养老保险补贴。
4.对各类企业新招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或女性大中专毕业生,取得贷款的,可享受每人每年5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贴息期限与劳动合同实际履行期限一致,最长不超过5年。5.对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的企业,给予培训补贴。
6.鼓励见习单位提前招用见习期未满的见习毕业生,对见习期未满即与企业签订2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可将剩余期限见习补贴补发给见习单位。
7.对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实现成功创业,按时足额还清贷款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可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8.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为各类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招聘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并提供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
(五)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每年制定公布的《自治区政府性基金目录》和《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对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予以标注。
1.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负担监督办法》,完善中小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确需收费的要降低收费标准,允许经营困难、暂无缴纳能力的企业缓交或免交。
2.落实惠企政策。组织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相关涉及中小企业服务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3.规范行政职能,不得将无偿服务转化为有偿服务。任何部门和垄断性企业不得强制企业接受有偿服务和购销物品。
4.严格涉企收费审批制度。落实国家涉企收费审批制度,在审批新增涉及企业直接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时,严格法律、法规依据,对立项依据不明确的,一律不予批准。
5.规范收费行为。组织制定自治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责任单位:自治区减负办)6.免费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引导和帮扶中小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免费评审企业采标。(责任单位:自治区质监局)
二、强化财税支持
(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10年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以后逐年按20%递增。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综合利用、品牌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及担保体系建设等。各级财政在2010年前建立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
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对新兴产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工业企业管理水平、专利技术等方面扶持内容;对列入自治区100户成长型企业名单的中小企业技改项目给予优先扶持;支持各地州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的建立、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对喀什、和田、克州中小企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
2.自治区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品种质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3.自治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创新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知识产权清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以及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
4.自治区科技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兴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5.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产业聚集区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民间特色传统工艺,节能减排,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6.自治区电子信息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及服务、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项目等给予扶持。
7.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自治区外经贸区域发展促进资金对从事对外投资、对外贸易、资源合作、技术合作、工程承包、服务贸易等经营领域的中小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展销,投(议)标,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注册商标,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企业经营开发推广活动给予支持;对向中亚、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和东欧等新兴国际市场拓展业务的给予优先支持;对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等国际认证活动给予支持。
8.自治区促进内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涉及内贸流通服务业的技术升级、设施改造、网点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人员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
9.自治区专利实施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专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10.根据自治区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培育发展股权投资企业,培育成长型企业。11.自治区其它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应当向中小企业倾斜。(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财政厅、商务厅、科技厅、知识产权局)
(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创新担保方式,增强担保实力。1.组建自治区信用担保集团公司,扩大担保规模。
2.各地州(市)都要建立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注册资本金,引导担保机构通过增资扩股,力争2011年各地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金不低于1亿元。3.鼓励援疆省市出资增加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鼓励各地成立商业性或企业互助性等各类担保机构。
4.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等支持力度,建立担保机构发展壮大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金融办、新疆银监局)
(八)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信用征集、评价、查询、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1.统筹协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组织、协调、管理企业信用评级工作。
2.完善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对中小企业基本信息、银行信息和非银行信息等反映中小企业资信状况的信息进行批量采集与更新,并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引导信贷资金、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库,并与相关部门合作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信息采集和更新的长效机制。
3.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以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试点,搭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查询、信息评价等功能,积累经验和做法,逐步在全疆推广。
4.引导和培育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推动信用评级违约率检验系统的应用,选取或推荐资质较好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等开展信用评级工作。引导商业银行使用外部评级结果。(责任单位: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工商局、税务局、质监局、各金融机构等)
(九)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扶持政策。
1.2010年至2020年,对在南疆三地州、其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市新办的属于《新疆困难地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
3.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股权托管中心及中小型创业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享受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实行“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4.新疆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5.对享受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0〕92号文中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实行事先备案管理。(责任单位: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
三、缓解融资困难
(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制。
1.各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制定小企业不良贷款控制指标,按照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对小企业的贷款损失及时核销。
2.要完善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较好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客户经理,要给予相应奖励,并建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银信机构的积极性。
3.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自治区以一定比例给予奖励。4.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合理设定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监管标准,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实行单独考核。(责任单位:新疆银监局;协助单位: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自治区经信委、财政厅)
(十一)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要积极落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新疆企业上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2.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申请上市有关费用,自治区企业上市政策引导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
3.积极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大力创新企业信贷品种,探索和推广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专利、采矿权证、仓单质押贷款以及供应链融资。
4.积极发展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和以信托、租赁为基础的理财产品,创新企业贸易融资手段,特别是扩大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责任单位:自治区金融办;协助单位: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新疆银监局、自治区财政厅、新疆证监局、各金融机构)
(十二)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
1.2011年底实现新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开展存、取、汇、转、贷等基本金融服务。2.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特别是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满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需求的主动性。3.鼓励引进区外银行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
4.通过矿产资源等有效资产的注入,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投资平台,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力度,增强资本实力,提高地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5.组建新疆商业银行,在全疆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县域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6.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责任单位:自治区金融办;协助单位:人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新疆银监局、自治区经信委、财政厅、新疆证监局、各金融机构)
四、拓宽服务渠道
(十三)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政策信息咨询、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1.鼓励各地、县(区)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新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给予开办费补助; 2.加强对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扶持力度。重点在机械、纺织、民族医药、石油化工、特色轻工等产业中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3.设立自治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采取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等方式参与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发展和壮大。积极引导和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向新兴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及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责任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协助单位:自治区科技厅)4.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专利专项服务。依托新疆专利信息中心,为中小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咨询、培训服务;依托国家专利技术(新疆)展示交易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展示交易平台和专利技术转化服务;依托自治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12330热线服务电话,为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强化专利申请代理服务。(责任单位:自治区知识产权局)
(十四)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1.鼓励各地以现有园区(开发区)为依托,新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对经认定的新建或改扩建的小企业创业基地,按已发生投资额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对在园区(开发区)新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及标准厂房的,按已发生投资额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
2.提高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小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小企业创业基地上一成功孵化小企业的,按成功孵化毕业企业个数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3.允许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小区(含工业小区、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向规范的企业和公司方向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工商局)
(十五)统筹解决中小企业的用地需求。
1.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将中小企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用地需求纳入其中,增加对科技含量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用地供应。
2.要为中小企业发展作好土地查询、登记、发证、用地审查报批等服务,及时为中小企业办理抵押、变更、转让等手续,满足中小企业的用地需求。(责任单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协助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十六)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与大企业配套发展。
1.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展销会、博览会,加大产品和品牌宣介力度,提高新疆中小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2.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兴办加工企业,生产适合境外市场需求的产品,带动我区初级产品出口;建设境内外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地产品出口。
3.根据《自治区地产品出口奖励办法》,按照企业出口规模和增长幅度,对凡出口地产品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和加工品的企业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
4.建立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为中小企业开展边贸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5.促进中小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集中交易、统一运输,降低流通成本。
6.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供、销、服务外包及技术开发协作关系的技改扩建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7.大企业不得拖欠和预收中小企业货款和服务费用。(责任单位:自治区商务厅;协助单位:自治区国资委、经信委、财政厅、知识产权局)
五、促进结构优化
(十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在石油、煤炭、矿山、化工、冶金等领域开展勘探、规划、设计、开发、物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服务,推进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和准东煤电煤化工特色等生产性服务园区建设。
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和动漫等信息服务业。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开发多语种软件,大力发展多语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
3.鼓励专业人员创办生产性服务企业,支持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等行业企业剥离辅业,成立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4.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现代物流服务业,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建设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
(十八)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1.鼓励中小企业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对通过自治区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2.鼓励中小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对产学研合作的工业性试验(中试)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3.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生物、清洁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
六、提升管理水平
(十九)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
1.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进销存管理、电子商务、质量管理及安全生产等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对每年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2.引导和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与应用平台。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积极鼓励信息技术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培训与应用指导等社会化服务。逐年增加自治区电子信息发展专项资金,并对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机构给予一定的项目补助、贴息支持。
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工作,在全疆每年遴选和确定50-80家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加大试点示范的跟踪、服务和总结。积极探索各行业、各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新思路、新模式。
4.对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小企业进行表彰。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各类技术论坛交流会、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和促进我区企业信息化。(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
(二十)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
1.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支持和鼓励管理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管理、开拓市场、风险控制等咨询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
3.组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提升我区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4.自治区每两年表彰一次优秀企业家。对两年内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中小企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商务厅)
(二十一)鼓励职业院校招收新疆籍学生,开展对中小企业各类人员培训。
1.鼓励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与自治区中小企业对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急迫需求对接起来,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与课程创新,努力升级师资质量与结构,在主动服务产业发展、推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
2.鼓励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加强实训教学,逐步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与培训模式。(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
3.自2011年起,通过学籍注册管理系统,将新疆籍学生分校汇总、审核后报自治区财政厅,按每生每年300元的标准以及各级财政分担比例,对职业学校接受新疆籍学生予以补助。对新疆籍学生招收比例较大的院校,自治区在招生计划下达、生均拨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人社厅、财政厅)
4.协调落实南疆三地州中小企业需要就业前培训的技术工人的工种、数量、培训时间及地点等,做好南疆三地州中小企业免费培训技术工人工作。(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
5.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与中小企业建立定向、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校企合作、定单培养、专业共建”。(责任单位:自治区教育厅;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
6.继续组织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支持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有关培训机构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开展各项业务和技能培训,特别是企业少数民族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人社厅)
7.支持和鼓励各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重点是“现代管理”、“现代制造”、“能源”三大领域。(责任单位:自治区人社厅;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
(二十二)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1.依托现有园区,建设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园区的大企业实施配套协作和集聚发展。自治区园区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2.培育和创建一批产业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的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环保厅等)
七、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三)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自治区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各地州(市)、县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二十四)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自治区中小企业局已于2010年12月28日挂牌。其职能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发展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负责对全区中小企业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指导中小企业开展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指导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发布相关信息;承办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自治区经信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五)建立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制度,加强跟踪服务。统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统计、运行监测和分析发布制度。
1.成立自治区中小企业监测分析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中小企业监测、分析工作,发布有关中小企业主要数据。
2.通过5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发布《新疆中小企业普查公报》,编辑出版中小企业普查数据。
3.按季度定期发布三类(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中小企业生产、财务数据。
4.每年开展一次《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运行态势,做好跟踪服务,对突出问题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5.每年5月底前发布上《新疆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编辑出版《新疆中小企业统计年鉴》。6.开展重点监测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确定400户中小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预警分析。按时完成国家重点监测企业统计数据上报工作。(责任单位:自治区统计局;协助单位:自治区经信委)
(二十六)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报道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扶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宣传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自治区经信委;协助单位:自治区各新闻媒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