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培训试卷(答案)
XX县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培训试卷(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A)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A.预防 B.控制
C.治疗
3、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C)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4、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
A.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B.及时报告率 C.及时审核率 D.重卡率 E.以上都是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6、2008年5月2日国务院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几类传染病(B)A.甲类 B.丙类 C.乙类 丁类
7、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B)。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8、传染病流行是指:(C)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9、病源携带者是指:(C)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0、传染病爆发是指:(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1、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以上都是
12、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分别为多少种?(B)
A.2,25,10 B.2,26,11 C.2,26,10 D.2,27,11
13、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法定报告时限为(A)
A.2小时、24小时、24小时 B.2小时、6小时、24小时 C.6小时、12小时、24小时D.12小时、24小时、24小时
14、传染源是指(D)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5、传播途经是(C)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范围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在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
16、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主要是(E)
A.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 B.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C.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E.以上都是
17、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A.传染期 B.潜伏期 C.感染前期 D.隔离期
1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A)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B.重大、较大和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
1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过程报告包括(B)
A.初次报告 B.进程报告 C.结案报告 D.以上都是
2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C)年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第二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共70分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分别是传染性非典、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4、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进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5、门诊日志必须填写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等10项基本项目。
6、传染病处臵包括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的处理、落实预防性控制措施、宣传教育。
7、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丙肝(血吸虫病)、肺结核、艾滋病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不再进行报告。乙肝携带者不进行网络直报。
8、医生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时 开始出现症状 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写 就诊 日期。
9、传染病实时监控的目的是发现 异常信息,有利于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10、在报告乙、丙肝病例时,病例分类应填写急性或慢性,不得出现未分类。乙肝病例分类不得出现临床诊断病例。
二、简答:共30分
1、何谓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哪些疾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臵?
包括布病、猩红热、伤寒副伤寒、流脑、乙脑、狂犬病、出血热、疟疾和本辖区各病种的首例病例等。
3、何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至少举出五种。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比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预防接种或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等。
第三篇: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试卷A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试卷A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凡在我院就诊的职业中毒、非职业中毒的患者,当班医生必须在几小时内向保健科或总值班报告。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2、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A需要 B不需要
3、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报告卡。A需要 B不需要
4、非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A需要 B不需要
5、非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报告卡。A需要 B不需要
6、农药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A需要 B不需要
7、农药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A需要 B不需要
8、确诊传染病、三病、肿瘤的住院患者是否应在病志上注明传染病、肿瘤、三病已报、(或盖疫情已报专用章)A是 B否
9、疑似结核病人应同时填几张报告卡 A 1张 B 2张 C 3张
10、是否将结核转诊单交给病人,并告知病人在结核医院就诊时出示。A是 B否
11、无明显潜伏期的院内感染是指入院后多长时间后发生的感染。A 12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一星期
12、多少例院内感染属于院内感染暴发。A 3 B 5 C 7 D 10
13、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到卫生行政部门。A 2h B 6h C 12h D 24h
14、医疗废物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在什么时间上报保健科或总值班。A 立即 B 2h C 6h D 12h
15、医疗废物分几类? A 3 B 4 C 5 D 6
16、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达到容器或包装物的多少时封口。A 1/4 B1/2 C 3/4 D 2/3
17、医疗废物在暂存站存放的时间是几天?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18、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几种类型?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9、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几年? A 1年 B 2年 C 3年 D5年 20、下列哪项不是无创通气的禁忌证:
A.胸部CT或X线发现有肺大泡B.气胸或纵隔气肿C.血压明显降低 D.休克纠正后
21、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2、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23、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A、高热伴畏寒或寒颤B、头痛、肌痛、乏力C、急性热病容D、腹痛、腹泻
24、流行性感冒确诊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季节 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C、病毒分离D、血凝抑制实验
25、鼠疫是我国法定 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6、鼠疫的临床分型中 最为凶险。A.腺鼠疫 B.肺鼠疫 C.败血症鼠疫D.其他类鼠疫
27、在鼠疫的血清检查中,可对鼠疫感染做出快速诊断的是。A.接血凝法(PH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D.荧光抗体法(FA)
28、关于鼠疫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A、隔离患者 B、抗菌药物的应用
C、肿大淋巴结切开排脓需待软化局限后 D、以对症治疗为主
29、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 B、人、禽、畜共患疾病 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D、病禽及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传染源。30、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甲型流感病毒B、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C、变异性大D、对人类不致病
31、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密切接触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 D、虫媒传播
32、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起病缓慢B、高热C、头痛、乏力、全身酸痛D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
33、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34、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35、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几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36、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37.目前艾滋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是:
A.应用疫苗B.有效的药物治疗C.严格隔离AIDS患者D.通过宣传和干预提高知识水平的措施,改变危险行为
38.从哪一年开始,我国政府就明令禁止进口血液和血液制品: A.1985 B.1988 C.1990 D.1994 39.目前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有:
A.加大政府专项经费投入 B.开展大众预防宣传C.启动高危人群干预试 D.1.2.3都对
40.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 A.5月17日 B.7月25日 C.10月24日 D.12月1日
4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4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A.预防 B.控制
C.治疗
43、《条例》将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作为一项什么制度确定下来: a.责任制度;b.卫生防疫制度;c.法律制度;d.举报制度;
44、《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重大、紧急疫情的,应当在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
4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修订的。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4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47.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为主的方针。A.治疗
C.预防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B.控制
4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4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5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种。
A 35 B.37 C.40 51.负责组织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
5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A.救治B.诊断 C.预防
53.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组成。
A.法院 B.各级政府
C.军队
5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①早发现 ②早治疗 ③早隔离 ④早报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5、为防止甲类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制订。A、地方政府 B省级政府 C国务院(56~5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乙肝五项为HBsAg、HBeAg、anti-HBc阳性
B.anti-HBs、anti-HBe、anti-HBc阳性,HBV-DNA阴性 C.anti-HBs阳性
D.anti-HAVIgM阴性,anti-HAVIgG阳性 E.HBsAg、anti-HBc阳性,anti-HCV阳性
56、接种过乙肝疫苗:
57、既往感染甲型肝炎,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 :
58、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59、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为现症感染,也可能为病毒携带者 : 60、女,28岁,因乏力、食欲下降、厌油、恶心5天,尿黄3天就诊。查体:血压100/70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轻度触痛,肝区叩击痛阳性。下列项目中不予考虑的检查是 A.肝功能检查B.乙肝五项C.甲肝抗体D.腹部B超E.HIV感染的检测
61、男,17岁,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980U/L,AST560U/L、T-Bil116.5μmol/L,anti-HAV-IgM阳性,HB-sAg 阳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发现为HBV携带者。应诊断为
A.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B.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62~65题共用题干)
男性,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上肢穿刺部位有淤血癍。Hb90g/L,WBC3.2乘以十的九次方/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62、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B.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脑血管病E.尿毒症
63、诊断肝性脑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A.血气分析B.肾功能C.血氨D.肝功能E.腹部CT 64、如果患者烦躁不安,不宜选用
A.东莨菪碱B.地西泮 C.水合氯醛D.扑尔敏(氯苯那敏)E.异丙嗪 65、对此患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禁食蛋白质B.口服乳果糖C.静滴精氨酸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二、多选题 1、2003年5月15日,温家宝在贯彻《条例》座谈会上强调,为了打赢防治非典型肺炎这场硬仗,并为今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条例》的要求,突出做好哪几项工作:
a.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b.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c.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d.建立应急医疗卫生队伍;
2、病原携带诊断标准
(1)HBsA g(+)(2)HBsAg(+)(3)HBeAg(+)(4)HBeAb(+)
(5)HBcAb(+)
(6)HAVAb(+)(7)HCVAb(+)(8)HEVAb(+)
(9)转氨酶40单位以上(10)转氨酶40单位以下
3、以下哪些条件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 A粪便为粘液脓血便 B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 C有红细胞 D有巨噬细胞
4、戊肝诊断标准、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报告卡
(1)HBsA g(+)(2)HBsAg(+)(3)HBeAg(+)(4)HBeAb(+)
(5)HBcAb(+)
(6)HAVAb(+)(7)HCVAb(+)(8)HEVAb(+)
(9)转氨酶40单位以上(10)转氨酶40单位以下
5、以下哪些条件可以诊断霍乱或疑似霍乱
A.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B.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
C.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3被以上增长
D.在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吐泻症状,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E.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三、判断题
1.禽流感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2.人禽流感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的禽流感治疗原则基本相同。3.人禽流感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异常升高。
4、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5、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碱,及时补钾。
6、霍乱排菌期为1~5天。
7、根据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而且均可引起流感的大流行。
8、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不耐热,不耐低温和干燥,对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敏感。
9、流感的临床特点为急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10、结核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无芽胞细菌中最强,耐高温。
1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因90%发生于成年人,又称成人型肺结核。
12、结核菌的检测中,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直接厚涂片阳性率优于薄涂片,为目前普遍采用。
13、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会着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16、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17、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18、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19、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20、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21、禽流感不会跨种传播感染人类。
22、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2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2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2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
26、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7、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28、流行性感冒易形成大流行。
2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3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试卷A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A
6、A
7、A
8、A
9、C
10、A
11、B
12、B
13、C
14、A
15、C
16、C
17、B
18、C
19、C 20、D
21、B
22、C
23、D
24、C
25、A
26、C
27、D
28、D
29、C 30、D
31、B
32、A
33、B
34、C
35、C
36、D
37、D
38、B
39、D 40、D
41、B
42、A
43、D
44、B
45、C 4651、A
52、C
53、C
54、D
55、A 5661、B 62、A 63、C 64、C 65、D
二、多选题
1、ABCD 2、134510
3、ABCD
4、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611、错
12、对
13、对
14、对15对、21、错、22对、23错、24对、25错
26、B
47、C
48、B
49、B 50、B、C
57、D
58、A
59、E 60、E、ABCDE、错、7、错、8、错、9、对、10、错、、对 17 对、18、对 19 错 20、对 对、27 错、28、对
29、对30、错
810 5 16
第四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
技术要点(县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传染病报告管理 规范》和《贵州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做好全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技术要点,供工作中参考。
一、日常监测管理技术要点
1、审卡:每日对辖区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审核至少4次,并建立审卡日志(纸板)。审核时限为: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小时;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4小时。Ⅰ传染病报告卡是否填写完整性,特别是重点防控传染病人的地址和单位等;Ⅱ有无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Ⅲ有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Ⅳ 有无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Ⅴ有无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Ⅵ以县(区)为单位,有无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Ⅶ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Ⅷ以县(区)为单位,有无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如 审卡发现Ⅰ时电话要求上报医疗机构及时改正,发现Ⅱ-Ⅷ情况马上电话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查重:每日对辖区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1次。对系统提示的可疑重复报告卡片进行核实,对误报、重报卡片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原因并及时作出删除标记。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出生日期、现详细住址。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由专病管理系统推送的卡片须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部门,由专病管理部门进行订正。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或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同时建立疫情信息沟通登记制度。对电话、传真及其他形式的疫情信息报告应及时登记。注:实行专病报告的传染病,指导专病网络直报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并每日进行审核、查重。
二、医疗机构督导检查技术要点
1、检查内容:管理制度、培训情况、漏报情况、零缺报情况、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查重等报告质量、硬件及网络正常使用
2、检查指导频次:县级对辖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指导每月1 次,对所有乡镇卫生院检查指导每年至少2次。在传染病聚集性发病和暴发时,县级疾控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不定期检查指导频次。
3、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规范检查技术:A、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规范使用情况:登记齐全、填写规范,无漏登和缺项。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等10项基本内容。注:病名(初步诊断)不能用症状或体征代替,必须有倾向性诊断病名,一是难以下诊断的,辅助检验结果出来后补登诊断病名,学生必须填家单位名称(学校),14岁以下填家长姓名,重点传染病填联系电话,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必须有自查签名和日期。B、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检查。分别检查内、儿、急诊、传染、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病等专科门诊。随机抽查相关科室3日门诊处方,与门诊日志核对患者姓名,计算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门诊日志与处方符合数/被检查科室处方数之和)*100%。注:同一病例多张处方的,按一张处方计算,有处方无门诊日志登记为不符合。
4、传染病病例报告率检查(漏报调查):A、查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检查医疗机构与传染病相关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簿,常规漏报调查详细浏览当月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摘抄所有达到法定诊 断标准的传染病,并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进行登记。(综合检查时间有限时,地级医疗机构内、儿、感染科、肠道门诊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中随机抽查病例60例(门诊病例30例,住院病例30例),县级医疗机构抽取4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2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抽取30例,实际抽查病例数不足的单位可以摘抄其它法定传染病补足应查病例数,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无即为漏报)。B、查阅医疗机构新农合登记册中的甲肝、肺结核、乙脑、AFP、疟疾等8种重点传染病,摘抄10例(零缺报单位抄录所有传染病相关记录),与网络直报比对,若上述8种病例不足的,可摘抄其他法定传染病补足,网络直报系统中无即为漏报。C、查实验室检测结果,随机检查1个月的门诊及住院部检验和影像科室登记册,抄录重点控制传染病,不足抄其他传染病的检测结果,并立即与网络直报进行比对,对未进行网络直报的病例,根据疾病诊断标准结合住院病例临床资料,判定是否为应报病例,如是,则判定为漏报。D、查传染病登记薄及传染病报告卡,随机复印1个月传染病登记簿与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对比(地级医院随机复印3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县级以上医院复印20份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乡镇卫生院复印15份(不足以实际数为准),与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对比)。计算报告率方法: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报告数/查出传染病病例数)*100%。查出传染病病例数=门诊及出入院登记查出病例数+医疗保险登记查出病例数+实验室检测核查发现传染病病例数+传染病报告登记薄及报 告卡数(剔除重复病例)。传染病报告数=查出传染病病例数中进行网络直报数。同时,计算传染病报告卡与网络直报卡进行吻合性对比,重点看诊断时间和上报时间,一处不吻合即为不吻合,计算吻合率。(零缺报医疗机构,详细检查门诊登记是否规范,符合率是否达标外,需认真核查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新农合登记册、门诊及住院部检验和影像科室登记册,发现传染病有关登记详细抄录,与病历等相关资料应证,达到诊断标准不上报即为漏报)
5、其他检查:A、查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与反馈:是否开展传染病监测资料月、年周期分析;当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否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分析或专题分析报告;按照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是否落实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B、查传染病管理制度:是否建立以下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预防保健科工作规范••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医院门诊日志登记规范••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检验科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等。C、培训情况: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技术培训,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要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D、网络直报设备及信息安全: 网 络直报条件,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应配备用于网络直报专用工作的电脑(宽带上网)、激光打印机等必备办公电子设备。疫情信息安全,疫情数据应当及时备份,收发与疫情信息相关的电话、传真、邮件及文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除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跨地区流行的其他传染病疫情外,一律不得在疫情资料上标注“秘密、绝密”字样。涉密资料传输应按保密规定执行。用户安全。各级疾控疫情管理员及进行传染病监测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登陆用户名及密码,不得使用疫情专用电脑登陆与卫生工作无关网站。
三、传染病报告卡维护技术要点
1、维护时限:次年1月31日24时前进行维护。
2、全年传染病卡片审核订正要求:(1)“已报告传染病病例”审核订正规则,各地要按照《贵州省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对本各病种进行审核、订正、补报、查重和删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认真核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特别是报告卡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及病种等,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对有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诊断和疑似病例要及时订正。(2)“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审核订正规则按照《规范》中有关规定,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病,而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各地应对辖区内报告的其它病种的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予以订正或删除。(3)“疑似病例”审核订正规则:确实已经追踪到该疑似病 例,且已经明确诊断,可以订正为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请对病种名称和病例的诊断日期等相关信息进行订正;如果根本没有追踪到该疑似病例,将此病例保留。避免出现大量删除卡片现象。(4)特殊病种审核订正规则: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以及我区当年首发病种(如丝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登革热、布病等),如有省级或国家级实验室明确诊断检测结果的,要及时订正为确诊病例(病例分类选择为:“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排除传染病诊断的要订正为“其他疾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诊断病名。此外,应特别注意核实传染病报告卡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年龄、性别、病种、报告日期和订正日期,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操作步骤: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卡审核浏览→高级查询→选择录入时间(如:2010-01-01至2010-12-31)→病例分类选“疑似病例”或“病原携带者”→疾病名称选“不明原因疾病”或“不明原因肺炎”或“丝虫病”或“黑热病”或“血吸虫病”或“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或“登革热”或“布病”→导出个案卡片→与上报医疗单位进行核实,同时按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报告和现场调查报告→逐例进行订正和排除。(5)新生儿破伤风审核订正规则:指导和协调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做好新生儿破伤风的订正,在统计年报时,要注意核实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卡的年龄、发病日期及职业,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新生儿破伤风职业的选择规则:在医院出生的选择“其它”,非医院出生的选择“散居儿童”。(6)非法定传染病审核订正规则:对于本辖区内报告的其它非法定管理的传 染病,如水痘、恙虫病等,也应进行相关查重、审核、订正和删除。
3、全年传染病报告卡查重要求:(1)各县级疾控中心对本辖区2010年上报的全部卡片进行查重,如发现重卡要在认真核实后并做好数据备份再行删除。专报系统报告的重卡,大疫情管理员应于2010年1月30日前将重卡列表导出,转交专病防治机构负责查重和删除,以免误删除已建档的卡片。操作步骤: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卡审核浏览→查重→地区编码(地区或本县)→选择开始时间(如:2010-01-01至2010-12-31)→选择查询条件(按系统默认的选择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现详细住址等六项)→确定→重复报告卡列表→认真核实是否为重卡→在确认为重卡的前面打“√”→点击“删除报告卡”→返回。
4、全年传染病报告卡及原始旬、月报数据备份要求:(1)各级疾控中心完成订正、查重后,及时进行2010年1-12月份传染病报告卡及原始旬、月报数据备份。操作步骤:如:将辖区内上报当年传染病个案卡片库及旬报、月报、年报电子表格从系统中导出→保存(文件命名规则如:为“2010年××县原始数据”或“2010年××县×旬(月)报表”→连同疫情分析结果(命名规则为“2010年××县×月疫情简报”)及其他有关资料→保存于移动硬盘→刻录备份光盘2张。(2)备份数据光盘要做到目录详细,标签清晰,包装完整,永久保存。
四、分析报告技术要点
1、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要求:(1)各县疾控中心要在全面分析 的基础上,突出传染病的时间、空间和人群“三间”分布特征,通过纵向分析概括出当年当地传染病流行的新特点。要重点分析本地区重点疫情发病地区特点、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点、防治对策和效果。列出当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大事记,对甲类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其它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增传染病,以及当地主要流行的重点传染病,分析导致发生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及下一步防控工作建议。(2)各疾控中心要对属地当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重点分析病例报告与审核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分析报告卡信息是否存在逻辑错误。总结目前报告信息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系统建设和运行以及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高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3)当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各县疾控中心,要认真总结灾后疫情特点,对发生的重点传染病作出分析,总结在救灾防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问题与教训。(4)专病管理的传染病分析按照专业防治机构要求进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分析要求:内容应包括发生事件起数、事件分类、“三间”分布、以及报告质量进行评价,重点分析报告(初次、进程和结案)及时性、完成性、分级和处置响应、事件发生原因及采取措施及效果评价等。
3、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或督导总结要求::当年各县级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检查或督导总结、检查统计表及表彰名单及时报告上级。
第五篇: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卷
姓名:
单位:
成绩: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
级()
A、3级
B、4级
C、5级
D、6级2、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应当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专业机构报告。()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应向()电话报告。
A、镇政府
B、县政府
C、县卫生局
D、县疾控中心 4、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例
B、10例
C、15例
D、20例
5、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猩红热
B、新生儿破伤风
C、白喉
D、风疹
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共有几种?()
A、33种
B、35种
C、37种
D、39种7、7、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A、艾滋病 B、非典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肺炭疽
8、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
人及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人
B、10人
C、15人
D、20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检疫期为()
A 7天 B 14天 C 21天 D 28天
10、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潜伏期感染者 D慢性感染者 11: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间()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2.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13.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14、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15、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A感染后免疫力不持持久
B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以上均是
3、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空气飞沫 B粪-口途径 C蚊虫叮咬 D人畜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