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莞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情况(定稿)
东莞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情况
近来年,东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尤其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东莞市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东莞市选择确定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将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LED)、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东莞市近期重点突破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的来说,东莞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核心产业链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0年,东莞市生产总值达4246.25亿元,较上年增长10.3%;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7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目前,东莞市有335家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1240亿元;共组建了10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11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4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1654件,同比增长13.3%,专利授权量20397件,同比增长57.9%,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继续在全省排第二位。
目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在电
子信息产业方面,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在国内城市中位居前列,2010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79.92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3.6个百分点,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东莞市目前有近200家企业涉足太阳能光电领域,目前已拥有东莞宏威、东莞南玻光伏、信义玻璃、志成冠军、五星太阳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东莞是唯一具有完整的薄膜太阳能光伏闭环产业链的城市,尤其是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装备及上、下游相关产品的生产与研发领域,已拥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LED产业方面,截止2010年底,我市LED产业链已较为齐全,共有从事LED照明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超过110家,年产值约80亿元,比去年增长60%。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动力电池产业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拥有多家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领军企业,产品涵盖镍氢、镍镉、液态锂离子电池以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并拥有一大批电池材料相关生产企业,基本形成了一条龙相配套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东莞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了一批与电动汽车产业相关的科技资源,拥有一批与电动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资源,东莞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资源比较丰富。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对东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2010年5月,东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的市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构成的东莞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东莞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以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东莞市政府分别成立了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东莞市推进LED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机制,推动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另外,为保障我市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邓志广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的“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加强和推进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建设。
(二)加强产业规划。在东莞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东莞市相关部门加快编制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子规划,提出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勾勒出“十二五”时期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产业空间格局,明确发展策略、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科学引导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完善政策体系。目前,东莞市已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东莞市推进LED产业发展与应用示范工作实施方案》、《东莞市促进LED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的若干规定》、《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东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及基地建设规划工作手册》(2010-2012年)、《东莞市促进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规划,明确提出在产业科技创新、产品检测、应用示范、重大产业化项目、人才引进、政府采购等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予大力倾斜。
(四)加大投入力度。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连续5年安排100亿元继续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优化科技东莞工程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的集中统筹使用,突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
(五)突出重点项目。一是大力推动基地建设。加快建设东莞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广东省LED产业基地,并推动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基地和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入选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通过省市共
建的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上下形成合力,加快整合产业资源,争取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宏威1500兆瓦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南玻晶硅太阳能电池增资扩产项目、易事特逆变器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以点带面,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二是加强项目支持。在高端新型电子产业方面,组织东莞市企业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成功推荐我市有5家企业的项目列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端新型电子信息项目竞争性分配扶持项目及基地计划,获得扶持资金5000万元,涉及总投资5.15亿元。在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方面,在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粤港招标项目、企业研发投入资助等科技计划项目中,重点向LED产业项目倾斜,重点支持LED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鼓励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关键技术和标准。近3年,东莞市LED龙头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招标专项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在2011年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LED产业项目中,东莞市共4个项目获得立项,共获资助6600万元。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东莞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生产项目可优先列入市级重点项目计划,优先向省申报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并积极组织了东莞市新能
源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混合动力消防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型轻量化纯电动汽车整车车型开发平台项目、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5个项目申报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应用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参展。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东莞市认真组织企业申报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其中,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产业化项目、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布式发电电气设备与系统集成制造项目分别获得4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三是积极培育骨干企业。2010年,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2家公司获认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东莞市太平洋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认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今年我市继续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认定工作,发挥骨干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六)重视推广应用。一是实施了一批LED示范工程。东莞积极争取在新建主干道、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推广LED路灯。截止目前,东莞市已在石龙、石排、石碣、中堂、万
江、东城、常平等镇街和东江大堤、莞深高速部分路段应用推广LED路灯2.8万盏。从目前测试的结果来看,示范工程的路灯性能较为稳定,照度达到国家城市道路设计标准中的1级公路要求,比传统高压钠灯节电约50%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二是探索了一些推广模式。为了适应不同业主单位的要求,东莞市在LED照明产品推广模式方面也不断创新和摸索。比如在东莞东城区的示范工程成功采用了财政全额投入模式,在石排镇采用了买方信贷支付模式,在东莞万江区则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根据2010年9月东莞市政府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署了《省市共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框架协议》,2年内将在大朗镇等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示范项目中,将引入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推广3 万盏LED 路灯。多种推广模式的成功应用为各示范单位提供了更灵活的建设方案。
(七)狠抓招商引资。加强市镇联合招商,通过瞄准项目,进行上门招商、专业队招商,充分发挥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等三大园区平台的作用,吸引大项目落户。重点围绕世界500强企业、国有大企业、国内知名省内优质的民营企业、拟上市企业的募投项目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业化项目开展招商活动。在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中每个产业选择 2-3 家龙头企业,通过他们的引导和帮助,依托上下产业链
优势,进行重点产业链招商。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东莞市将坚持做到市场主导和政府促进相结合、现有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强对外合作与扶持本市企业成长相结合、规划引导与多方引导相结合,积极推进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培育领军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政策、资金、组织等支撑体系,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东莞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实现东莞市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扶持政策。下来,东莞市还将制定出台《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东莞市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东莞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东莞市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财政扶持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丰富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培育发展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快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列入政府重要议程,强化层级互动,集中力量保障重大项目依法依规推进建设。继续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我市获认定的物联网、太阳能光伏2个产业基地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以“省
市共建”的方式,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全方位支持,研发、示范、产业化全程推动,引导战略性新兴企业、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向基地加速集中集聚,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先推荐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已认定骨干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开发。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注重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用10年时间,引进50个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技团队,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资助。重点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和基地,争取5年新增20个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对新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资助,对新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资助。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市财政提供一定额度的资助。重点培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一批在科研和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技术研究、应用和经济管理工作,并取得突出经济和社会效应的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发挥拔尖人才的带头作用,组织承担各类研究课题,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本地中青年科技后备人才。
(四)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一是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在“科技东莞”工程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三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鼓励民间资金更多地流入新兴产业领域。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我市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三、建议
(一)对重点项目在用地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社会呈快速发展趋势,随之呈现的土地资源快速下降、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局面。近年来,有众多重大
优质项目都拟落户东莞,但受到用地指标的限制,一些重点优质项目没有用地指标导致迟迟难以正常落户,影响和制约了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省能出台对重点优质项目的用地扶持政策。
(二)集中资金支持大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是培育产业领先优势、完善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议省专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扶持资金,集中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大关键项目,以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基地建设。支持我市申报第二批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东莞OLED装备及产品产业化基地或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
(四)建立多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政策体系。探索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投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投资扶持。
第二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09月15日21:51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1050亿欧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据统计,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980多亿美元,欧美公司约占销售额的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2009年又提出发展“智慧地球”,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行政干预司法
2010年09月15日21:52中公教育
字号:T|T
【背景链接】
2010年7月17,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
2010年7月20日,针对陕西省国土厅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行政部门不能够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
2010年8月1日,在陕西省横山县,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一份来自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密函称,“如果维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对陕西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份密函被指与陕西国土厅亦有关联。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向最高法院发出“公函”,要求对省高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进行改判。法院独立、公正审判遭遇“行政门”。
【政策背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将“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列为法官的权利。很明显,国土部门主持的协调会,根本无法使国家审判机关的判决失效,而政府部门给人民法院发函干预,则是公然地违反宪法和法律。
【标准表述】
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法治,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深度剖析
一方面,行政权力抗拒司法,不是依法律知识而行,而是依现实而行,司法在现实中的处境与作用决定了行政权力选择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陕西国土厅抗拒司法判决,是民告官“执行难”这一层面问题的升级版。“民告官”可以难在执行环节上,也可以难在起诉、受理、能否胜诉等各个环节上。在这起事件中,法院体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明确作出了审判意见,然而在一些案件中,法院不仅不愿受理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甚至偏袒被告、动员原告撤诉、甚至擅自变更被告,这不仅导致目前行政诉讼中“民”一方胜诉率低,而且也导致了胜诉了也难获执行的尴尬处境。因此,不论是省一级的行政干预司法,还是市、县级别的,本质都是一样,法条与司法的实际作用并不完全对应,行政与司法都处在让人尴尬的位置。
对策措施
首先,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其次,呼吁最高人民法院“抵制非法函件干预司法”仅仅是抵制干预是不够的,法院可以抵制,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干预。防止行政干预司法,必须在政治的高度作出安排,使之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个政治禁忌。
最后,法律必须得到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必须被履行,地方权力尊重司法独立是题中应有之意。把它贯彻到对地方权力的考核评价中去,并启动问责。
第三篇:201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附件1:
2013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http://
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重点支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项目。
(一)研发设计及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委)
1、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试验、研发服务等能力建设项目。
2、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协同等高科技手段,面向高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整体解决方案等的设计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3、人机工程设计、仿真测试系统、设计软件平台等研发设计工具开发和应用服务项目。
4、面向大数据分析、复杂信息系统运维、工业软件、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等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二)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质监局)
1、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和产品的测试、检测认证、计量溯源、节能监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生物安全检疫等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2、检验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仪器设备和耗材开发研究、标准一致性测试检验等支撑项目。
3、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信息分析能力建设项目。
(三)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主管部门为市知识产权局)
1、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交易、布局研究、风险预警等业务数据库、分析工具与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2、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专利技术分析等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为市科委)
1、技术交易、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及相关中介服务企业的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等能力建设项目。
2、科技评估、科技担保、知识产权投融资、非上市股权托管交易等服务机构的业务数据库、分析工具与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五)平台、示范及园区服务条件建设类项目(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市级主管部门为市发展改革委,其他项目为相应领域市级行业主管部门)
面向上述领域,针对产业环境优化和关键瓶颈突破的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本市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服务条件建设项目。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12年1月1日前在本市进行工商登记并按规定通过工商年检,主营业务与申报领域一致或高度相关,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新增投资不低于总投资的80%,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30%。
2.申报项目建设内容必须在本指南范围内,具有技术先进性、模式新颖性、行业领先性和带动示范性,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以软硬件设备购置为主,且不少于新增总投资的50%。
3.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已完成项目立项程序(审批、核准或备案),建设期一般不超过两年,且已落实房地、规划、环保、资金等实施条件。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
5.服务收入占当年总收入50%以上(第五类项目除外)。
6.落户在本市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具有申报领域相关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资质认证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优先支持。
7.已获得其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本专项不予支持。
三、申报材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及附件,参见附件2《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及相关附件格式》。
2、说明项目获得资质认证和知识产权情况的相关文件复印件(如资质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专利证书等)。
3、与其他单位有效服务合同或意向复印件。
4、其他证明材料,如所在区县政府配套资金支持的承诺函、国家及上海市创投基金支持的证明文件等。
所有书面申报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打印,按大纲要求顺序排列,并于左侧装订成册(采用普通胶粘装订方式),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方式
(一)受理方式
1、区(县)发展改革委按照指南要求,会同区(县)财政局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受理和初审,并向市发展改革委正式行文汇总转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市政府派出的管理机构、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市属企业集团、高技术服务产业园区和重点培育园区管理机构、经本市主管部门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可直接向市发展改革委正式行文推荐并转报项目申请。
(二)受理时间
经初审合格后的书面项目申报材料由上述相关部门和机构统一于2013年3月22日早9:00-晚17:00报送,过期不予受理。
(三)受理地址
延安东路1200号电信世界大厦14楼,上海市投资咨询公司。
第四篇:关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了六条纲要,其中有那么一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2011到2015这五年之间的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重要的五年中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型新产业将会对未来自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怎样的影响,规划又将如何推进…… 以下为我对国家战略新兴新产业的调查分析,主要为网上资料整理。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与构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主要构成有新医药,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农业生物育种,高端装备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因与条件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自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知识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基本表现为对现有科学理论的完善,没有能够出现与这六大革命性的科学突破相提并论的理论成就或重大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沉寂”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这场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将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的驱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中国经济要想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想要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必须在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产业化这四个方面的储备努力。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安排,体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针。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三
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措施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以掌握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新兴产业发展开局良好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元年,也是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元年。这一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编制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
过去的一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在信息产业领域,我国自行研制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成为全球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之一,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为代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下一代互联网开始规模应用。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为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拓展难题,有关部门着力培育市场需求,为新兴产业和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受益于政策的东风,我国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例如,全国IPTV用户已经达到1177万户,手机视频用户达到4375万户,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350万千瓦,是2010年的近3倍。发布战略规划 增强发展牵引力
在回顾2011年工作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说,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完成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订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制定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大力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云计算、智能制造装备、基因库、卫星应用等专项和重大项目建设。新设立了41只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此外,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还组织编制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7个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物联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分解指南和产业地图。
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产业政策。
与此同时,已有22个省区市发布或即将发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6个省区市发布或即将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开展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加大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
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去年中央财政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采取参股创投基金,组织实 3
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方式,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全国20多个省区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例如,广东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集中安排财政专项经费,采用研发补助、创业投资等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支持。
为利用债券等融资渠道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去年,有关部门支持14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发行229只、4536.1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去年,我国高校增设了2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加快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去年组织了第一批12个地区(城市)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建立了当地三网融合协调机构,制定了试点方案。有关部门还研究制定了年底前将试点扩大到全国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扩大试点工作方案,并已启动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制定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
我国还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力。
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已顺利起步,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要实现“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目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快研究解决。下一步,将在继续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
第五篇: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
2013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622.3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2%,高于同期GDP 增速3.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主导地位
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工业为主,服务业次之、农业垫底的格局。2013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546.3亿元,占全部产业比重为97.1%;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1.4亿元,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7亿元。服务业与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发展空间较大。
三、市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总量看,作为全省经济“领头羊”的长沙,同样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者”。2013年,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31.03亿元,增加值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占据三成以上。另外,株洲、衡阳、岳阳、湘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达到200亿元以上,分别为294.03亿元、287.22亿元、260.91亿元、237.54亿元,四个市州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2%;其他九个市州仅占23.3%,总量相对较小。从速度看,各市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除湘西自治州(6.8%)以外,均高于10%。其中,衡阳、娄底、怀化、岳阳、郴州增速较快,分别为19.7%、19.4%、18.2%、17.2%、17.2%,均高于同期GDP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