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
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暂定)——南京市高中历史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征稿通知
各区(县)历史教研员、各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南京市高中历史课改已历经三年。为了巩固新课程改革成果,大力提升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顺应今秋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八城市高中课改协作体研讨会”上与全国同仁共同回顾和展望高中历史新课改的过去和未来。根据市教研室统一部署,围绕“问题与问题的解决”这一主题,历史学科拟组织全市所有高中历史教师,立足课改实践,从理念、教法、学法和评价四个层面,以文字形式,总结三年课改。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问题与问题的解决”
“问题”,是指三年课改实践过程中,自己曾遇到的且经过不断学习与探索己经基本得以解决的历史教学基本环节中的具体困惑或难题。“问题”一般以日常教学情节为背景引入,要小而精,实而在,紧贴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际。杜绝假、大、空和根本无法解决之问题。“问题的解决”,即自己探索出来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和效果。要求以一定的理论认识,统领一个或几个鲜活的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断的形式呈现。务求其“对策” 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示例:
情节:《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一课的两次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次:设计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跟着老师走,结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第二次:讲学案设计,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研讨5个问题,结果不理想。
问题:一个课题,两次公开课——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策:略
效果:略
二、稿件内容范围
侧重于理念、教法、学法和评价四个层面。
为启发思路,现提供以下部分“问题”。各位教师可从备选“问题”中选题,也可以围绕主题,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自定题目。⒈理念篇
⑴、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⑵、怎样才能有效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⑶、以新史观引领历史教学
⑷、教育无痕,润人无声——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⑸、怎样使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中不被淡化?
⑹、给乡土史一个用武之地——谈南京优势资源在历史课堂的运用 ⑺、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⑻、如何实现“教导式”与“培养式”教学方式的双赢? ⒉教法篇
⑴、如何体现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⑵、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⑶、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必修一导言课应涉及的几个问题 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⑸、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设最佳的情境课堂? ⑹、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史料教学的思考
⑺、怎样设置问题让历史课充满理性, 迸发出智慧火花? ⑻、新课程背景下文史结合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⑼、画中的历史,历史中的画——《美术的辉煌》教学体会 ⑽、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为例 ⑾、新的思路,新的尝试——现代化理论与《工业革命》教学 ⑿、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方法研究
⒀、新课程背景下网络教学环境下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⒁、如何整体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⒂、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新的教材观在实践中的运用 ⒃、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发挥教师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 ⒄、历史教师要全材吗?——谈怎样教好历史课中的“百科知识” 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设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变化 ⒆、由《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说开去…… 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⒊学法篇
⑴、接受式学习过时了吗?(如何正确认识接受式学习?)⑵、如何变机械接受式学习为意义接受式学习?(如何走出机械接受式学习的误区?)⑶、自主学习中如何“自主”? ⑷、发现学习中“发现”什么? ⑸、探究学习中怎样“探究”?
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⑺、新课程背景下导读自学模式之探讨 ⑻、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⒋评价篇
⑴、如何发挥评价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⑵、如何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尝试
⑷、新课程下历史试卷命题的技巧——从08年江苏历史高考试卷所想到的 ⑸、从哪些角度透视教学效果? ⑹、新课程高考命题的趋向谈 ⑺、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 ⑻、一次历史期末考试改革的尝试
三、征稿对象:
1、全体高中历史教师(至少参加高中课改教学一年以上),各区、县历史教研员(每人只交1篇)。
2、历史教研组长再交1篇。要求是本组三年高中课改中最闪光、最值得总结、最值得推广的做法、事迹或案例。(谢绝流水账目和一般总结)
四、截稿时间: 2008年7月10日(过期算自动放弃)
五、稿件要求:
1、主题突出,宜小不宜大。观点鲜明,一篇文章只切实解决一个问题。
2、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1)内容必须来自教学实践,所举材料、案例应具备典型性或真实性特点,特别倡导实证性的研究成果。(2)注意“三不选”:①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无 2 关的内容;②目前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关于课标、教材、高考方案等等;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存在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3、条理清晰,可读性强。并在首页左上方注明该文是“理念篇”或“学法篇”或“教研组案例”。
4、格式:A4纸,页边距:上下2.2CM,左右2CM。
5、字数:每篇稿件以3000——5000字以内,一律交电子稿。
六、交稿方式: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学校所在的区、县属(包括五所市直属学校及其分校,其它民办学校)用电子稿发送到下列相关联系人邮箱:
1、高淳县、江宁区、雨花区——
请交:孙进(雨花台中学)mantiankuangyue @163.com(邮)***(手)
2、溧水县、白下区、建邺区、秦淮区——
请交:王兵(中华中学)jswb81523 @126.com(邮)***(手)
3、玄武区、下关区、浦口区、栖霞区——
请交:邵长峰(南京九中)(邮)njjzscf @163.com(邮)***(手)
4、鼓楼区、六合区、沿江开发区——
请交:王惟(田家炳高中)(邮)1967wangwei @163.com(邮)***(手)
说明: 电子稿截稿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认真筛选、评比,择其佳作,汇集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南京市高中历史课改的总结与反思》(暂定)正式出版。
请各区(县)历史教研员、各中学历史教研组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各校高中历史教师,按照本通知精神要求,认真开好高中历史课改的总结与反思工作会议,部署征稿工作,并督促按时保质交稿。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历史学科 2008年6月6日
第二篇: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理念与目标
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理念与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程中心教授 张华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26年的高考实践,我国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异化。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这种文化以高考为核心。它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古代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复演。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机器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夜加速运转。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功利面前“熙熙攘攘”万头攒动。在“考试文化”中,唯见考试,不见教育。
难道这是因为我国大学建得太少、或者高考升学率太低吗?不是。在一项对高考落榜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当初因为想考大学而上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在77年以前的落榜生中占50%,在77-84年的落榜生中占69.9%,在85-91年的落榜生中占79.5%,在92年及其以后的落榜生则高达85.3%。让我们再看不同时期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例:196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1.61∶1(133.9万/83.0万);198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8.48∶1(969.8万/114.4万);199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3.48:1(717.3万/206.3万);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2.16∶1(1201.3万/556.1万)。由此观之,“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非但没有随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二者呈反比关系。“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是教育价值观全面扭曲和异化的过程。由此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只能是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的基本表现是:(1)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必然导致把知识技能视为外在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火热的现实生活;(3)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倾向严重,简单、划
一、拒斥学生的选择;(4)课程实施过于倚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5)“一切为了高考”的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6)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总之,这种课程体系是排斥教师、排斥学生、排斥学校的。
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民主意味着:(1)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2)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3)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
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高中教育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是单一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这种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又蔓延至整个基础教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每一阶段教育的任务都是为下一阶段作准备,并最终为升大学作准备。241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作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我认为正是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为这种“野蛮的教育”铺平了道路。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为实现上述普通高中教育价值观的转型,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6)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全球教育展望》
第三篇:张华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模版]
张华: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理念与目标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26年的高考实践,我国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异化。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这种文化以高考为核心。它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古代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复演。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机器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夜加速运转。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功利面前“熙熙攘攘”万头攒动。在“考试文化”中,唯见考试,不见教育。
难道这是因为我国大学建得太少、或者高考升学率太低吗?不是。在一项对高考落榜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当初因为想考大学而上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在77年以前的落榜生中占50%,在77-84年的落榜生中占69.9%,在85-91年的落榜生中占79.5%,在92年及其以后的落榜生则高达85.3%。让我们再看不同时期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例:196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1.61∶1(133.9万/83.0万);198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8.48∶1(969.8万/114.4万);199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3.48:1(717.3万/206.3万);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2.16∶1(1201.3万/556.1万)。由此观之,“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非但没有随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二者呈反比关系。“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是教育价值观全面扭曲和异化的过程。由此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只能是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的基本表现是:(1)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必然导致把知识技能视为外在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火热的现实生活;(3)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倾向严重,简单、划
一、拒斥学生的选择;(4)课程实施过于倚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5)“一切为了高考”的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6)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总之,这种课程体系是排斥教师、排斥学生、排斥学校的。
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民主意味着:(1)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2)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3)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
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高中教育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是单一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这种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又蔓延至整个基础教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每一阶段教育的任务都是为下一阶段作准备,并最终为升大学作准备。241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作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我认为正是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为这种“野蛮的教育”铺平了道路。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为实现上述普通高中教育价值观的转型,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6)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第四篇:高中课程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学习与实施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时,要从整体上认识:数学在人认识自然中的重要作用,数 学在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应当引导学生自 觉地探索自然,改造自然,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运用数学去探索自然的欲望。数学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陶冶 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品质。数学教育应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类文明、文化 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同时应当自觉地为人类文化、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2)在学习与理解高中数学课程具体目标时,应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教学目标,在具 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发展目标逐步达成。数学的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只是载体,应当通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领会数学的价值, 并自觉地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与实践中去。
(3)在进行高中数学活动时,同样要真正体现数学的各种价值,不是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进 行教学,而是为使学生获得数学价值而进行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使学生感悟到数 学与自然的联系,数学思维的作用与数学的美及数学文化的作用。
(4)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时,同样应注重学生的真正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获得程 度与复现水平。知识技能是载体,不是目标。关键是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生个体 的各种发展与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内隐的,不便于检测的,但这却是他们终身发展所必需 的素质。
为此,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时,应当注意:
第一,必须认真学习《标准》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认真学习一些有关 数学价值研究的文献,深刻领会《标准》关于数学认识的阐述。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将《标准 》的认识进行细化,不要将数学价值作为空洞的说教。
第二,在具体教学时,要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体验,自觉地形成对数学价 值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讲授。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以知识与技能作为最终目标,而应当通过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认识,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避免仅使用简单的讲授、记忆、机械训练等方式,避免追逐技巧与 枝节内容。应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应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的实 践活动、探究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提高认识。
第五篇: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转变
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转变
摘要:高中教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否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为了真正落实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改进教学手段。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观念;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学手段
高中教师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以实际行动呼应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过去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不仅限制了教师作用的发挥,也确定了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新课程方案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教师是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探究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师既是学生年长的同志,又是他们的导师。”由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给予,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最大限度的信任、理解和尊重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首要前提。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求教育艺术和技巧,“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学生)这朵娇嫩的花儿。” “教师不可把自己当作惊吓鸟儿的稻草人一样,使学生见 到自己就害怕„„教师的态度应慈祥和蔼,使学生因此容易接受教导,热爱学习。”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下平整的文字,正如不能在一张抖动的纸上写下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贵州曾有一名教师让犯错误的学生“当众吃屎”,侮辱学生人格,这是贵州基础教育界的莫大耻辱,教师们应该引以为戒。
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有爱心地生活,安全、健康、快乐地生活。为此,教师应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她)们身心愉快,学有所长,全面发展。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建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讲述灌输为主线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方案要建构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新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双主体”作用,即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课堂教学的“演员”变成了“导演”,由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扮演好这些角色,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退居二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爱国主义情操、人文素养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说穿了是培养一种学习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并不在于向他(她)们灌输多少学科知识。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讲多练,少讲多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课堂教学中要敢于“退居二线”,让位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如英国近代教育家斯宾塞所说:“教学中应该„„给儿童(学生)尽量少讲些,多引导他们去发现。因为儿童(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种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就会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所有。”
第二,重视学生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科技人才不足,发展不平衡;国民创新意识薄弱、开拓能力欠缺等。因此,培养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打造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意识需要从中小学培养起,但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继承前人的成果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重视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忽略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气,正如英国教育家尼尔所说:“强制性的学习剥夺了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兴趣,在填鸭式的教学下,儿童(青少年)机械而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丧失了对新奇事物的敏感和探究的兴趣,最终成为缺乏创造力的人。”这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悲哀,也是高中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摆脱教材、教参的束缚,尽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和反思,让他们在未知的知识海洋里去遨游,因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尽可能地挖掘其创新潜能。
学生在展开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若不留心,这些火花转瞬即逝。因此,高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拨和指导,让其创新思维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第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少年和青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俄国近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教育的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 “教育者应该把学生正当情感的形成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往往是关注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高中新课程方案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情感价值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素质,如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高雅的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等等。
高中教育在落实情感目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这些优势,充分挖掘其中素材、尤其是人格教育素材,让鲜活的历史伟人跨越时空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使之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的熏陶,使我们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树立新的学习观,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有人认为,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这种观点虽用词过重,却也发人深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知识量急剧膨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长1倍, 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长1倍,近10年来大约每3年就增长1倍。据估计,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后就有一半知识陈旧, 10年之后所学的知识基本过时。因此,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受教育逐步成为人们终身的事业。过去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膨胀的信息社会里,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要使这条河流常流常新,永远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不间断地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学生一起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不是为了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不要“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到晚年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后世为人师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高中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使教师所涉及的知识层面有一定局限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老化。因此,高中教师不论学历有多高,教龄有多长,都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要树立“终身
学习、学无止境、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过去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这种说法难免有些伤感,应该改为“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完善自己。”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手段,容量小、直观性弱、教学效率低。新课程方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强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信息社会,“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中教育的必然需求。原因在于:
第一,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粉笔、黑板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媒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师、课本和课堂,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网上学习。要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教师就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
其二,高中课堂教学头绪多、容量大、概念复杂抽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教师就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0.[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0.[3]洛克.教育漫话[M] //西方教育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4]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5]周小川,严先元著.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6]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7]张刘祥,金其生主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中学生素质修养[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