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1: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

第一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 来源: 阅读: 303 粤高法发[2008]9号

2008年4月2日印发

第一条

为确保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法》,为当事人、案外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有效的执行救济,保护当事人、案外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根据本规定提出异议或者提起诉讼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的立案庭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异议书或者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异议书或者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

(二)申请人是公民的,提交身份证或户口本的复印件;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其他注册登记资料的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三)委托代理人申请的,提交经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写明委托事项和代理人的权限;委托代理人为律师的,应当出具律师事务所函;

(四)继承人或权利承受人申请的,应当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五)涉外、涉港澳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应当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提交相应的公证和认证材料;

(六)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是外文的,须附有相关机构翻译的中文译本。第三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作出的法律文书或者采取的执行措施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执行异议。

第四条

执行异议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人民法院作出法律文书、采取执行措施之日起十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五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没有法定事由超过六个月未执结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督促执行、提级执行或者指定其他法院执行。第六条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其他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权利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

第七条

案外人异议应当在人民法院对该执行标的的执行措施终结前提出。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八条

案外人对人民法院审查其异议所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如果该执行标的不是执行依据确定交付的特定物的,案外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权利,排除人民法院对该执行标的的执行;但如果该执行标的是执行依据确定交付的特定物,案外人不得另行起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第九条

案外人提起异议之诉的,应当以申请执行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否认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所主张的实体权利的,以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

第十条

申请执行人对人民法院审查案外人异议所作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提起许可执行之诉,请求对案外人主张异议的执行标的予以执行。第十一条

申请执行人提起许可执行之诉的,应当以案外人为被告;被执行人否认申请执行人请求的,以被执行人为共同被告。第十二条

案外人异议之诉、许可执行之诉,由执行法院管辖。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法律和司法解释有新的规定的,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第二篇:关于执行案件立案及结案工作的暂行规定

关于执行案件立案及结案工作的暂行规定

(2010年12月2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全委会[10]第44次会议讨论通过)

为进一步加强执行案件的立案和结案管理工作,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执行案件坚持立执分离原则,由立案庭统一立案,执行机构统一办理。人民法庭执行案件的立案,由立案庭归口管理。

第二条 执行案件立案后由立案庭实行电脑随机分案,执行机构认为需要变更承办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申请执行案件,应当依法及时立案,不得违法迟延立案。

第四条 人民法院应严格落实立案阶段的风险告知制度,及时向申请执行人释明执行风险。

第五条 从执行案件收案到结案所形成的所有法律文书和其他文书,应统一使用立案时编立的案号。

第六条 执行案件结案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执行结案规定及要求。

第七条 执行案件结案由审判管理办公室统一扎口管理。

二、审查立案

第八条 下列案件,由立案庭直接审查立案:

(一)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执行案件。案号编“执字”号;

(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案号编“非诉行执字”号;

(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案外人异议案件。案号编“执异字”号;

(四)申请复议案件。案号编“执复字”号,但对妨害执行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案号编“执制复字”号;

(五)执行请示案件。案号编“执他字”号;

(六)执行争议协调案件。案号编“执协字”号。

执行机构在工作中发现符合立案条件,需立案办理的执行案件,经主要(或分管)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可建议立案庭审查立案。

第九条 下列案件,应先由执行机构负责审查,并提出立案的书面建议,经主要(或分管)负责人签字同意后移交立案庭,立案庭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一)程序终结恢复执行的案件,编“复执字”号;

(二)执行监督案件,编“执监字”号;

(三)执行督促案件,编“执督字”号。

第十条 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中应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申请执行人书写申请执行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待人员对口头申请应当制作笔录,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

外国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中文申请执行书。当事人所在国与我国缔结或共同参加的司法协助条约有特别规定的,按照条约规定办理。

(二)生效法律文书副本或经核对无误的生效法律文书复印件。

(三)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的,应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申请执行人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执行的,还应提交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写明委托事项和代理人的权限。

(四)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申请执行的,应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

(五)申请执行人了解的财产线索和相关证据。

(六)其他应提交的文件或证件。

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还应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裁协议书;申请执行国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提交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或我国公证机关公证的仲裁裁决书中文本。

第十一条 立案庭受理申请执行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二)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继受人;

(三)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四)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五)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

(六)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应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应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应当撤销案件。

第十三条 原执行法院依职权或依当事人的申请执行回转应该重新立“执字”号案件,由执行机构办理。

原执行案件尚未终结的,执行回转仍应重新立案。

第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执行回转,应当向原执行法院提交原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新的生效法律文书以及财产已被执行的相关依据。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申请执行书;

(二)据以执行的行政法律文书;

(三)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材料和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以及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

第十六条 立案庭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二)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

(三)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四)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

(五)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六)申请人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七)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由立案庭编“非诉行审”字案号移送行政庭审查;行政庭裁定后需要强制执行的,由立案庭编“非诉行执字”案号移送执行机构执行。

第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异议案件是指: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提出的执行异议案件;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其他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权利,提出的案外人异议案件;

(三)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案件;

(四)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案件。

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执行法院制作的财产分配方案有异议的,不需要重新立案。

第十八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的,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并记明当事人情况、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和及证据等内容。

案外人提出书面异议确有困难的,可以允许其以口头形式提出。

第十九条 提出异议的时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辖权异议应当自当事人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

(二)执行异议应当在执行案件结案前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人有证据证明不知其权利受到侵害的除外;

(三)案外人异议应当在执行案件结案前提出。

第二十条 本规定所称申请复议案件是指: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异议审查裁定不服,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执行法院作出的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服,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案件;

(三)申请执行人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不服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案件;

(四)对妨害执行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不服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的案件。

第二十一条 申请复议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复议申请书;

(二)申请复议人的身份证明;

(三)执行法院就异议审查、程序性终结或强制措施制作的法律文书复印件;

(四)支持其复议申请的证据等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书面复议材料可以通过执行法院转交,也可以直

接向上级法院提交。

执行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复议所需的案卷材料报送上一级法院;复议申请人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复议申请的,上级法院立案部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通知执行法院在五日内报送复议所需的案件材料。

第二十三条 下级法院认为上级法院要求其纠正执行中作出的裁定、决定、通知或具体执行行为的指令有错误,请求上级法院复议的,不需要重新立案。

第二十四条 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程序在一定期间无法继续进行,人民法院按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确有可供执行财产,向原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原执行依据;

(二)终结执行裁定书;

(三)重新执行申请书;

(四)当事人的工商登记资料或自然人户籍资料、经常居住地等文件;

(五)被执行人确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据材料。

上述材料,经执行部门审查核实的,按本规定第九条办理。

第二十五条 执行中止案件恢复执行不需要重新立案。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反映执行法院存在错误执行行为或执行不力的,并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执行监督案件或执行督促案件立案并移送执行机构办理:

(一)上级法院要求审查或督办的;

(二)党委、人大等机关批示督办或转办的;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

(四)本院院长要求监督处理的;

(五)其他应当立案监督或督办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依照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级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作为执行督促案件立案予以督办:

(一)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6 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二)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6 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三)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6 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的;

(四)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6 个月未执行的。

第二十八条 执行机构接到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来信来访,要求立案监督或督办;或者在工作中发现符合立案条件,需要立案监督或督办的,可以提出立案监督或督办的书面建议,经执行机构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交立案庭审查立案。

第二十九条 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立案,立案庭在决定立案之前应当认真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已经就同一执行案件立案予以监督或督办。

第三十条 上级法院立案部门经审查认为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反映的情况符合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的可以提出异议或申请复议的条件的,应当进行法律释明,告知当事人可以提出相应的异议或者复议申请。

第三十一条 下级法院报送请示的执行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正式书面请示报告;

(二)案件卷宗材料须与移送函注明内容一致;

(三)请示的问题必须是法律适用问题;

(四)须经审判委员会讨论且有处理意见或倾向性意见。

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报送请示案件,立案庭应当予以退回,不予立案。

第三十二条 因执行管辖、执行依据、执行标的、执行措施、执行分配、委托执行等事项发生执行争议,相关执行法院自行协商不成的,应逐级书面报请共同上级法院立案协调。

不属同一中级法院辖区的两个基层法院因执行争议需要上级法院协调的,应首先报请所属中级法院协调;中级法院协调不成的,由中级法院报请高级法院协调。

下级法院违反上述逐级协调规定,未经协调直接报请上级法院立案协调的,立案庭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 下级法院报请上级法院立案协调的案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请协调的正式书面报告;

(二)案件卷宗材料;

(三)与其他法院协调的书面材料。

三、结案

第三十四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结案:

(一)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

(二)裁定终结执行;

(三)裁定不予执行;

(四)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

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申请执行人书面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或者案件执行标的款全部执行到执行款专户,因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无法领取或不愿领取,执行法院已依法予以提存的,人民法院可以结案。

第三十五条 下列案件,人民法院不得作结案处理:

(一)委托外省法院执行的案件,在受托法院依法结案前,委托法院不得作结案处理;

(二)中止执行的案件;

(三)已达成和解协议尚未履行完毕的案件;

(四)提级执行或指定执行的案件,原执行法院可以销案,不得作结案处理;

(五)因重复立案移送管辖的案件,原执行法院应当销案,不得作结案处理。

第三十六条 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程序在一定期间无法继续进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结案:

(一)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

序的;

(二)因被执行人无财产而中止执行满两年,经查证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三)申请人明确表示提供不出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并在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之后对人民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书面表示认可的;

(四)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变卖,或者动产经两次拍卖,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经三次拍卖仍然流拍,申请执行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歇业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被执行主体的;

(六)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当事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的;

(七)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属于特困群体,执行法院已经给予其适当救助资金。

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向原执行法院再次提出执行申请。

第三十七条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经合议庭评议;合议庭未形成一致意见的,报局务会讨论;局务会未形成一致意见的,报分管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对拟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进行合议和审批时,应当重点审查是否属于可以裁定终结执行的案件范围,是否具备裁定终结执行的条件,以及执行人员是否完成应完成的工作等内容。

第三十八条 申请执行人不服终结执行裁定,可以在收到裁定书次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第三十九条 案件承办人应准确如实填报结案信息,并按要求将有关材料报送审判管理办公室办理结案手续。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施行, 施行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关于执行程序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

(2018年7月)

问题一:关于网络司法变卖程序,应适用先到先得规则,还是适用再次竞价的规则?

处理意见:适用再次竞价规则。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变卖方式处置财产的,参照本规定执行。本规定对网络司法拍卖行为没有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司法拍卖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做好网络司法拍卖与网络司法变卖衔接工作的通知》【法明传(2017)455号】第六点:“关于网络司法拍卖变卖流程问题。变卖期开始后,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即可以出价。自第一次出价开始进入24小时竞价程序,其他取得竞买资格的竞买人可在竞价程序内以递增出价方式参与竞买。竞价程序内无其他人出价的,变卖财产由第一次出价的竞买人竞得;竞价程序内有其他人出价的,变卖财产由竞价程序结束时最高出价者竞得。变卖成交的,竞价程序结束时变卖期结束。”该明传这一内容明确了对网络司法变卖程序适用再次竞价规则。

问题二: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第三人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由第三人为该协议的履行提供担保,该担保是否属于执行担保?

处理意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构成执行担保:由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该担保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且由执行法院审查许可;担保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担保的,应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主要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七十条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供执行担保的,可以由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也可以由他人提供保证。担保人应当具有代为履行或者代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他人提供执行保证的,应当向人民法院出具保证书,并将保证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财产担保的,应当参照物权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担保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或者他人提供执行担保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根据上述规定,执行担保必须具备相应条件:须由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该担保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且由执行法院审查许可,担保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担保书,并将担保书副本送交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担保的,还应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应手续。如果执行和解协议中第三人所作的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仅是向执行案件当事人作出的,则该执行和解协议具有民事担保合同性质,不属于执行担保。

问题三:主债务人破产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主债权停止计息的效力是否及于担保债权,担保责任是否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

处理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停止计息”的规定,仅适用于进入破产程序的主债务人,不适用于担保债权。担保责任范围应为基于担保合同产生的担保债权,不应仅限于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申报的对主债务人的破产债权。

主要理由:司法实践对此问题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担保责任应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主要理由是,基于担保责任的从属性,担保责任范围不应大于主债权。债权人所享有的主债权范围为破产债权时,作为担保人所承担的担保责任亦应为破产债权。第二种观点认为,担保责任不应受破产程序影响而减少。主要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是法律针对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作出的特殊规定,担保人的责任范围应依据担保合同进行确定,因此,利息、违约金等不因主债务人破产而停止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范的是破产债务人与债权人的破产法律关系,除非破产法有特别规定,担保人对破产债务人的担保责任应当适用担保法律规定,不受破产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关于破产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停止计息的规定,是对破产债权数额的限制,并不能因此推导出破产受理之后的利息债权的消灭,该债权实质上仍然存在,只不过无法在破产程序中得到保护。

担保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为了预防债务人不能清偿的风险,以期在债务人不能清偿时债权人能从担保人处获得救济。债务人破产本身就是担保人所要承担的担保风险,除非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主债务人破产情形下减轻或者免除担保责任,否则担保人即应对担保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打破当事人的约定,把担保责任限定在破产债权范围,亦与担保制度的目的和当事人的初衷相违背。

对此,法律和司法解释均作出相应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破产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未受清偿的债权,依法继续承担清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保证期间,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债权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问题四: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查封、扣押机动车辆,是否应当限制该机动车辆年检?

处理意见:考虑车辆拍卖成交后的过户问题,应慎重采取限制被查、扣机动车年检的强制措施。

主要理由: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联合颁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2012第12号令)规定:机动车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应当强制报废。执行法院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明确要求“不予定期检验”的,相关机动车辆因不能按期送检可能被强制报废,解封后也不能正常使用,拍卖成交后也不能正常过户。我院曾就相关问题向广东省公安厅发出《关于商请处理肇庆中院查封车辆过户问题的函》【(2018)粤执协5号】,2018年6月4日,广东省公安厅函复我院(《关于查封车辆过户问题的复函》粤公函字[2018]660号),一是建议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规范拍卖机动车行为。拍卖前应向车籍地公安机关核实相关机动车状态,对逾期未检验需强制注销的车辆申请恢复正常状态后再委托拍卖。如无法恢复的,应当在委托拍卖时将机动车状态等相关情况向拍卖人及竞买人说明。二是建议我省各级人民法院慎重使用“不予定期检验”的强制措施。因此,各级人民法院在查封、扣押和处置机动车辆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建议,避免拍卖成交后不能过户。

问题五:报请跨省异地执行是否需具备“三个以上被执行人或者三处以上被执行财产在省外”或者“经委托被退回”的条件?

处理意见:不需具备上述条件。

主要理由: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执行法院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应当将案件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执行案件中有三个以上被执行人或者三处以上被执行人财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以外,且分属不同异地的,执行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报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异地执行。”我院2012年5月16日粤高法【2012】184号《关于规范省外异地执行和退回委托执行审批案件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第4点规定,存在多次委托省外执行被退回的,可以批准异地执行。上述司法解释和我院文件规定了跨省异地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上述规定在执行中,2015年8月27日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全国法院暂时不要委托,一律采用协助执行和事项委托方式来处理。我省法院反映,在此之后全国其他法院不再接受外省法院全案委托执行。为推进案件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和执行工作需要,案件需跨省异地执行报请我院批准,可以不要求必须具备上述条件。但是,原则上要通过执行指挥平台以事项委托方式为主,经批准异地执行的要注意执行安全,积极协调异地法院协助执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异地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等非处分性执行措施,无须报请我院批准。

问题六:异议人以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通过网络询价方式确定房屋、车辆等财产拍卖保留价违反评估程序,主张重新评估的,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

处理意见:不予支持。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可以不进行评估。”对于房屋、车辆等财产,通过税务机关、房管部门及相关大数据平台等具备条件的评估、询价系统,以网络询价方式确认司法拍卖的起拍价,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且通过网络询价进行估价只是辅助执行法院确定拍卖保留价的手段,最后的成交价格仍需由市场检验而非由询价的结果确定。故异议人以执行法院通过网络询价方式确定司法拍卖保留价违反评估程序为由请求重新评估的,不予支持。

问题七:执行法院作出移送破产审查决定后,对于长期存放将产生大额费用的机械设备等动产,能否在执行程序中予以处置,以防止场地、保管等费用的增加?

处理意见:可以依法处置,但所得价款暂不作分配。主要理由:如果机械设备长期存放会产生巨额的保管费、场地占用费,将导致财产价值贬损甚至会导致财产处置所得款不足以支付保管费用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8条规定:“执行法院作出移送决定后,应当书面通知所有已知执行法院,执行法院均应中止对被执行人的执行程序。但是,对被执行人的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执行法院应当及时变价处置,处置的价款不作分配。受移送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七日内,将该价款移交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规定:“案件中止执行裁定作出后裁定受理破产前,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持续保管费用过高可能影响债权受偿、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败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和宜先行处置的财产,应及时予以变价处置并提存变价款。”因此,上述机械设备属于前述规定中持续保管费用过高可能影响债权受偿、不宜长期保存的财产,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先予处置变价,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切实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问题八: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及破产申请受理后,正在进行的执行异议审查程序应当如何处理? 处理意见:1.对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提出的执行标的异议,在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后,应当中止审查。裁定驳回破产申请后,恢复审查;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案外人同意撤回异议申请的,予以准许;案外人坚持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2.对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提出的执行行为异议,如果异议的审查结果与破产清算程序直接相关,应当裁定中止审查;裁定驳回破产申请后,恢复审查;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后,异议人同意撤回异议申请的,予以准许;异议人坚持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其他执行行为异议则不受移送破产的影响,可以继续审查。

主要理由:

首先,执行标的异议审查的核心,是案外人对执行法院控制处分的标的物有无所有权或者其他足以阻止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据此裁定是否中止执行标的物。《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第六条规定,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管理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债务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第七条规定,对债务人财产已采取保全措施的相关单位,在知悉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有关债务人的破产申请后,应当依照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及时解除对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因此,在破产申请受理后,执行法院应当中止执行标的物,执行标的异议所指向的执行标的物已依法转化为破产程序中的债务人财产,故执行标的异议亦不得继续审查,应当准许案外人撤回异议申请,案外人坚持提起异议的,裁定驳回异议申请。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应另行在破产程序中提出,由破产受理法院依法处理。

其次,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主要是判断执行行为的合法性。一般情况下,由于执行行为异议审查具有相对独立性,移送破产及破产受理后,执行实施程序虽然应当中止、终结,并不影响异议程序中对执行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判断。但是,由于执行行为异议所涉范围广泛,有的执行行为异议的审查结果将直接影响破产程序中的破产清算。例如被执行人以债权消灭、丧失强制执行效力等执行依据生效之后的实体事由提出异议,直接涉及破产债权的确认。对于此类执行行为,亦应适用中止、驳回异议申请或准许撤回申请等处理方式,避免执行异议程序与破产程序发生矛盾冲突。

问题九:被执行人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二十八条还是第二十九条?

处理意见:应当区别案件不同情况,选择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或者第二十九条。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合法占有该不动产;

(三)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价款且将剩余价款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交付执行;

(四)非因买受人自身原因未办理过户登记。”第二十九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名下的商品房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所购商品房系用于居住且买受人名下无其他用于居住的房屋;

(三)已支付的价款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

上述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是对无过错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的保护条件,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是对房屋消费者物权期待权的保护条件。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两点:一是申请执行的债权都是金钱债权,二是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五点:一是保护的对象不同。前者为买受人,后者限定买受人为消费者。二是异议指向标的物不同。前者是为不动产,既包括一手居住用房,也包括一手商住用房,还包括二手房,以及其他不动产。后者限定于房地产经营者所开发的居住商品房即一手住宅,且系买受人唯一居住用房。三是占有的状态不同。前者要求查封前已合法占有,后者不要求占有。四是对付款要求不同。前者要求支付全部价款或已按合同付款并将余款交付执行,后者仅要求已付款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五是过错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买受人无过错,后者未要求。

问题十:被执行人就执行法院对其名下涉案财产的查控措施提出执行异议、复议,复议审查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执行法院据此解除对复议申请人名下涉案财产的查控,但复议申请人拒绝撤回复议申请,对此情况应作何种处理?

处理意见:裁定驳回复议申请。

主要理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行为异议和复议案件的会议纪要》第8点规定:“下列不属于执行行为异议,应分别情形予以处理:(1)异议人异议的违法行为在立案审查期间已经纠正的,告知异议人纠正情况;……上述情形,异议人坚持提出异议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申请。”第20点规定:“执行法院对执行异议案件,经过审查,按照下列情形,作出执行裁定:……(4)审查期间执行行为纠正的,裁定终结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没有规定终结审查这一结案方式,故可参照该纪要第8点关于“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申请”的方式处理。

问题十一:被执行人除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可否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处理意见:执行法院裁定提取被执行人的相应工资收入并通知协助执行,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规定的其他条件,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

(四)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

(五)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执行法院已对被执行人唯一可供执行的财产即固定工资采取了执行措施,又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不具备继续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条件和必要,可以参照上述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问题十二:申请执行人申请不处分已查控的财产的案件,执行法院能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处理意见:不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基本条件,是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不处分被执行人财产,不属于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不得以此为由终结本次执行。但是申请执行人可以撤回执行申请,执行法院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裁定终结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暂缓处分被执行人财产,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问题十三:没收财产、罚金等刑事财产刑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时,适用何种结案方式?

处理意见:被处没收财产的被执行人,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的,裁定终结执行;有可执行财产但暂不能处置的,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被处罚金的被执行人,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主要理由:关于没收财产,2014年11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执行刑事裁判生效时被执行人合法所有的财产。”没收财产在执行程序中应注意两点:一是主体上,限定于被执行人个人所有的财产。二是时点上,应当执行刑事裁判生效之时的被执行人已有财产,对被执行人的现有财产实行没收,不得将刑事裁判生效后被执行人所取得的财产予以没收。因不能确保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为便于以后发现财产时可依职权恢复执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裁定终结执行。

若被执行人名下有财产但暂不能处置的,可以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关于刑事财产刑为罚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根据该规定,被执行人的履行义务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查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发现财产后恢复执行进行追缴。

问题十四: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时,尚未取得生效裁决的当事人能否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以预留份额的方式参与分配?

处理意见:尚未取得生效执行依据的当事人,不能申请参与分配,但优先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人除外。此外,优先债权法院接受首先查封法院移送财产处分后,在满足优先债权之后,在分配程序中应当对首封债权预留相应份额。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上述执行依据是指已经生效的裁决或其他可以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包括在内。但该条第二款又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故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即使未取得或所取得的判决或其他裁决尚未生效,仍然可以参与分配。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首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批复》第三点规定:“……优先债权执行法院对移送的财产变价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分配,并将相关情况告知首先查封法院。首先查封债权尚未经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应当按照首先查封债权的清偿顺位,预留相应份额。”按照该规定,首先查封债权可以以预留份额的方式参与分配。

问题十五: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裁定终结执行。长期履行的期限如何掌握?

处理意见: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相关规定,长期履行的期限可按6个月掌握。

主要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近期执行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法[2018]141号)第三点关于和解长期履行案件的报结问题规定: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以终结执行方式(选择“和解长期履行”情形)报结;对该种情形终结执行的案件在报结时可以不作必须解除强制执行措施的要求;因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可以恢复执行方式立案。该规定中的“长期”为多长时间未作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履行期限超过6个月,该期限将跨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6个月的法定执行期限。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近期执行工作相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需要长期履行的,可以以终结执行方式报结”规定中的“长期”,可以按6个月把握。即当事人达成和解,履行期限超过6个月的,可以终结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第四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 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粤高法发[2009]19号)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广州海事法院、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

为规范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办理,省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制定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法院报告。

二OO九年三月三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

为正确办理民事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执行法院依法追加、变更案外人为案件被执行人。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同时应当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二条 执行法院立案庭应当在收到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申请材料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审查决定。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于作出立案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立案情况书面通知各当事人,并根据不同申请事由,按下列情况分别将有关卷宗材料移送执行机构或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下列事由提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的,由执行机构负责审查:

1、因债务人死亡,申请变更其继承人、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为被执行人的;

2、因债务人被宣告失踪,申请追加或变更其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的;

3、因债务人的名称变更,申请将变更名称后的主体变更为被执行人的;

4、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合并,申请变更合并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5、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

6、因执行依据确定的债务依法转移给第三人或由第三人承担的,申请变更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

(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下列事由提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的,由相关民事审判庭负责审查:

1、因债务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申请追加其家庭成员为被执行人的;

2、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注销,申请变更清算人或负有清算义务的人为被执行人的;

3、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分立,申请追加或变更分立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4、因被执行人的财产被其上级机关或其他组织无偿调拨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申请追加取得资产的企业或个人为被执行人的;

5、因投资人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申请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的。

第三条 相关民事审判庭、执行机构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当事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并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或驳回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服上述裁定的,可以于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执行异议,同时提交有关证据材料。

第四条 执行法院立案庭负责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执行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申请人。

决定立案的,立案庭应当于作出决定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根据执行异议案件的性质,将执行异议的卷宗材料移交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第五条 民事审判庭办理上述执行异议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 庭审查,并于立案之日起15日内依法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须经本院院长批准。

第六条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服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异议裁定的,可以于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书面申请执行复议,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第七条 上一级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同时书面通知复议申请人。

第八条 决定对复议案件立案的,立案庭应当于作出立案决定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根据执行复议的性质,将复议案件的卷宗材料移交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第九条 民事审判庭审查执行复议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并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依法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须经本院院长批准。

第十条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同时请求查封、冻结、扣押案外人财产的,由执行法院立案庭负责审查、处理。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一般应裁定查封、冻结、扣押案外人的财产,但在执行异议、复议审查期间,不得对上述被控制财产采取处分性措施。

因查封、冻结、扣押错误导致案外人财产损失的,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自2009年3月3日起实施。

附件:

关于起草《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的说明

为落实“逐步推行追加、变更执行主体等实体业务从执行程序中彻底剥离出来,交由审判部门进行实体审查”这一执行工作改革,省法院于2008年8月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先后赴佛山、深圳等地法院,对办理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有关情况作了调研。经调研发现,执行实践中各地法院对追加、变更申请的审查工作做法不一,比较混乱,增加了执行错误的可能性,损害法律权威。将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审查工作交由审判部门负责,并加以规范,不仅有利于统一执法尺度、提高审查决定的公信度和权威性,还有利于确保执行机构专司程序事务性工作的单纯性。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现对该文件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确定暂行规定标题名称的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有同志指出:按照以往做法,审查追加、变更申请不属于新的案件,而是在原执行案件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裁定事项(性质如查封、拍卖裁定),应当在原执行案号下列分案号。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追加、变更事项与案件的紧密联系不割裂,而且有利于追加、变更审查的内容的完整性。因此,建议将暂行规定的标题名称确定为:“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事项的暂行规定”。另外一些同志认为:按照新规定,追加、变更审查工作将交由审判部门负责,其中还涉及到立案庭对此类申请的立案审查工作,如不确定为单独的案件,则不利于体现立案、审判部门的工作量,也有损具体办理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只要规定好相关卷宗(包括追加、变更申请材料和原执行案件的有关案卷)的移送流程,就完全可以实现追加、变更案件与原执行案件的紧密结合。因此,建议采用:“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为标题名称。《暂行规定》采用了第二种意见。

二、对确定办理机构问题的考虑

这是制定本规定想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调研时曾提出两种思路:

1、将整个审查追加、变更被执行主体的程序交由相关审判庭办理。其理由是:(1)这种做法符合“要切实解决人民法院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着的自审自执、审执不分的问题。要逐步推行将追加、变更执行主体、审查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等实体业务从执行程序中彻底剥离出来,交由审判部门进行实体审查”的执行工作目标的整体要求;(2)以往在审查此类案件中,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执行人员对证据审查、实体事项审查较为随意等原因,导致所作出的法律文书难以得到当事人的认可,从而引发大量的申诉。将此类案件彻底从执行机构中剥离出去,将能够逐步确立执行机构专司程序性事务的职能,有利于树立执行机构中立、公正的形象。

2、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变更的事由属于不涉及实体内容的审查的(如名称变更、财产继承等),仍由执行局负责审查;涉及实体审查内容的,交由民事审判 庭负责审查。作出这种设计的考虑是:不涉及实体审查内容的追加、变更申请往往是事实比较清楚、关系比较清晰、各方争议不大的案件,只需进行简单表面审查即可确定的,如仍移交审判部门审查将徒增不必要的环节,大大降低执行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审判部门的业务量,弊大于利。综合各方面因素,《暂行规定》采纳了第二种思路。

三、对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作出裁定后的后续救济途径选择问题

在执行法院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提出异议而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仍不服,应当依《民诉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赋予复议权利还是依二百零四条规定循诉讼程序解决?这也是制定本规定应当明确的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鉴于追加、变更被执行人从形式上看更符合执行程序中的执行行为,按照《民诉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设计后续救济途径引起的争议不大,而复议程序缺乏言词陈述和辩论的缺陷,可通过交由审判部门举行类似于法庭调查辩论的公开听证程序加以弥补,这种模式比较好的兼顾了执行改革的要求和与《民诉法》相关规定的衔接,波及面也比较小,只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就办理机构作出合理调整(因为不论是民庭还是执行局,作出的裁定书均是加盖院印,均是以本院名义作出),因此《暂行规定》中采用这一模式对相关程序加以规范。

四、关于在办理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的审查以及异议、复议审查期间能否控制案外人财产的问题

在审查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期间,因为案外人尚未被确定为被执行人,这一阶段本来不宜对其财产采取执行措施,但执行工作的规律是,如果在审查期间不对可能被追加为被执行人的案外人的财产采取查封、冻结等控制性措施,那么等作出裁定后,就丧失了执行时机。以往对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处理,执行法院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先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形式审查后即裁定追加、变更,如被追加、变更人不服,再作听证审查,裁定追加、变更时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这是符合执行工作规定的操作流程。因此,《暂行规定》对此作了吸收,规定申请执行人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可以采取相应的查封、冻结、扣押等控制性措施,但不得处分。因申请执行人申请查封错误的,应由其承担对案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这些措施的办理机构,参照办理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的做法,规定由立案庭负责。

第五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

(粤高法发[2009]19号,2009年3月3日印发)

正确办理民事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执行法院依法追加、变更案外人为案件被执行人。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同时应当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二条执行法院立案庭应当在收到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申请材料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审查决定。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于作出立案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立案情况书面通知各当事人,并根据不同申请事由,按下列情况分别将有关卷宗材料移送执行机构或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下列事由提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的,由执行机构负责审查:

1、因债务人死亡,申请变更其继承人、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为被执行人的;

2、因债务人被宣告失踪,申请追加或变更其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的;

3、因债务人的名称变更,申请将变更名称后的主体变更为被执行人的;

4、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合并,申请变更合并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5、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

6、因执行依据确定的债务依法转移给第三人或由第三人承担的,申请变更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

(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下列事由提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申请的,由相关民事审判庭负责审查:

1、因债务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申请追加其家庭成员为被执行人的;

2、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注销,申请变更清算人或负有清算义务的人为被执行人的;

3、因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法人分立,申请追加或变更分立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

4、因被执行人的财产被其上级机关或其他组织无偿调拨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申请追加取得资产的企业或个人为被执行人的;

5、因投资人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申请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的。

第三条相关民事审判庭、执行机构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当事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并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或驳回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服上述裁定的,可以于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执行异议,同时提交有关证据材料。

第四条执行法院立案庭负责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执行异议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申请人。

决定立案的,立案庭应当于作出决定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根据执行异议案件的性质,将执行异议的卷宗材料移交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第五条民事审判庭办理上述执行异议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查,并于立案之日起15日内依法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须经本院院长批准。

第六条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服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异议裁定的,可以于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书面申请执行复议,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第七条上一级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同时书面通知复议申请人。

第八条决定对复议案件立案的,立案庭应当于作出立案决定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根据执行复议的性质,将复议案件的卷宗材料移交相关民事审判庭审查。

第九条 民事审判庭审查执行复议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并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依法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须经本院院长批准。

第十条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同时请求查封、冻结、扣押案外人财产的,由执行法院立案庭负责审查、处理。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一般应裁定查封、冻结、扣押案外人的财产,但在执行异议、复议审查期间,不得对上述被控制财产采取处分性措施。

因查封、冻结、扣押错误导致案外人财产损失的,申请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本暂行规定自2009年3月3日起实施。

下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异议等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