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谭承友:试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谭承友:试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四川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谭承友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资格培训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行政执法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行政执法体制不顺。行政执法队伍复杂和分散,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混乱等在一定程度还较为严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二是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滞后。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混同,体现不出其专业性,缺乏行政执法人员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三是重队伍数量轻人员素质,重业务知识培训轻政治思想教育。四是执法资格培训考试不规范。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执法资格考试规范,授予执法资格的主体不明确,执法资格的有效期不统一;没有统一的资格考试大纲、培训教材,没有统一的具体合格标准。五是对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本上是临近考试时突击应付,难以真正达到促进参考人员认真学法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的目的。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和“人治”思想影响下,全社会还没有真正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和法律的权威,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不浓。二是社会原因。我国还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政府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公开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但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行政执法工作。三是国家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时间不长,政府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时间较短,全社会和各级政府机关对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四是具体承担政府法制建设的法制机构成立较晚,承担着繁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甚至起草、政府法律事务决策的参谋助手、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行政执法指导监督、行政责任制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执法证件管理等工作,其机构设臵、人员状况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培训考试提高人员素质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规范培训考试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意义。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综合素质,对于生产力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方针政策确定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充分说明了人的重要作用。制定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法律法规政策,离不开人。“徒法不能自行”。贯彻实施法律,同样离不开人,而且必须要有专门执法队伍和一大批专业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实践证明:并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行政执法人员,国家的法律法规就能够得到正确实施。如:越权执法、执法不公、滥施处罚,因行政执法经费保障不力,有的行政执法机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故意让一些中介机构或者社团组织借培训、检查验收、评估等名义进行收费,然后自己从中获取一定非法利益以弥补所谓经费不足,现已经成为社会“新三乱”,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行政执法人员粗暴执法、野蛮执法,在社会上给行政执法工作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除了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问题外,恐怕最重要的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正确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明确规定:“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对规范培训考试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关键。业务素质、业务能力决定服务质量,政治思想素质决定为谁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必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政治学习培训是提高执法人员理论修养、政治觉悟、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家出台过不少政策法规,四川省制定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审判监督、审计财政监督以及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可是,行政执法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致使老百姓说出“我们信信(信访)不信法”,这“法”既包含司法机关的工作,也包括行政执法工作。我认为,这直接关系到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自己手中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允许用于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有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和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还必须有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这就是怎样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问题。比如说,行政许可的办理中,申请人的资料是否完备、许可机关的哪些事项该收费、哪些事项不能收费等,作为行政许可实施人员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准确掌握,你怎么能为管理相对人提供优质服务?再比如,行政处罚活动,行政执法人员如果连基本的处罚程序都不明白,没有熟练掌握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对哪些行为该给予什么处罚,以及处罚过程中应当履行哪些义务,能够说你是合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吗?要是让这样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是不可能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也是不可能为人民群众服好务的。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电视电话会议上“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执法为民观念,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近几年来,各地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进行了有益探索,但都是各自为政,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1)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为改变行政执法队伍复杂而分散的状况,许多地方按照国家规定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建议由国家对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作出规定,使之成为人们羡慕的专业工作机关,也有利于增强执法人员学习的自觉性。(2)分类管理,单列编制。把行政执法人员和监督检查人员从普通公务员中分离出来,编制单列,实行分类管理。(3)严格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明确规定:“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今后凡新调入者,要严把入口关,切实坚持宁缺勿滥、凡进必考的原则;对面向社会新考录的行政执法人员,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考试录用标准,对录用数量、条件、程序及结果等实行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4)评定职称,提高待遇,完善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加强正规化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能的重要手段。建议国家制定对行政执法人员统一的提高待遇、职称评定、奖惩办法等政策规定,引导广大执法人员把心思放在事业上;并逐步探索实现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执法职称评定制度,将政绩同个人进步、经济利益、职称评定直接挂钩,真正建立起劳有所获的激励机制,大树奉献光荣之风,切实推行罚懒治散的约束机制。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和建立继续教育制度。(1)建立统一的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制度。由全国或全省参照司法考试工作制定统一的执法资格考试办法、标准,确定统一考试时间;由法制部门根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制定统一的培训考试大纲,供拟从事相应执法工作的人员作为培训参加资格考试使用。(2)规范执法资格培训考试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权限,由主管部门统一举行培训考试。(3)规范学习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和行政执法公共业务知识,提供学习培训的统一读物资料。明确具体的职责分工,加强政治理论、公共行政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4)加大学习培训工作力度。在不放弃自学成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知识培训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案卷材料点评等实际工作进行培训提高,增强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5)严格执法资格管理,畅通出口。建立执法资格公示制度,凡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对于不能胜任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按照程序,坚决调整工作岗位或予以辞退。(7)建立执法证件年审培训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继续教育。由执法证件管理机关在证件年审时对执法人员进行新颁法律法规培训。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
作者:李世磊时间:2007-11-22 10:42: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目录
论文摘要„„„„„„„„„„„„„„„„„„„„„„„„„
2一、我国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现状„„„„„„„„„„„„„„
3(一)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3
(二)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
4二、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途径„„„„„„„„„„„„„„6
(一)加强法学教育,严把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关„„„„„„„6
(二)实行庭审制度改革,完善司法的独立制„„„„„„„„„7
(三)完善司法监督,加强党对执法队伍的领导„„„„„„„„8
参考文献„„„„„„„„„„„„„„„„„„„„„„„„„10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执法队伍中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逐年提高。但是,执法队伍中某些执法人员由于素质不高,在执法过程中粗暴执法、违法执法、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等事件时有发生,虽然这些事件数量不多和所占比例不大,但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和负面影响却十分巨大。要实现依法治国,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就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道德优良的执法队伍。
本文就如何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从两个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现状。在第一个大问题中,又从两个小的方面进行论述:
(一)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列举了外国和我国、中国国内部分行业执法队伍人员现状,以数字的形式真实反映了执法队伍现状。
(二)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从大的方面和案例充分反映了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的真实情况。
二、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途径。执法队伍人员素质是执法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执法队伍人员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法学教育,严把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关。
(二)实行庭审制度改革,完善司法队伍的独立制。
(三)完善司法监督,加强党对执法队伍的领导。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途径,切实达到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执法素质司法独立司法监督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轲的《孟子·离类篇》里有一句名言:“徒法不能以自行。”意思是说,即使是再好的法律也不能自动实施,它必须靠人去了解、掌握和执法。马克思也曾说过:“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法律要靠人去运用,法律制定的再多再好,如果人不去运用,如果人的运用不当,也就实现不了法律要达到的目的。依法治国,关键在执法必严;严格执法,主要要抓执法队伍人员的素质建设。这就要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言与法、权与法、情与法的关系,明确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决反对以言代法、以权乱法、以情匡法,做到严明、严格、严肃,切实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办事。执法,是以法律实施的主导环节,执法人员是公正执法的关键。它特别要求执法人员做到执法公正、坚持正义、程序合法;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一切公民不受无辜的、非法的侵扰和迫害;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追究,严格依照事实的法律,依照法律程序审理和作出裁决;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或处理结束后,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有错误,在适用程序上有不当时,应及时依法予以纠正。可见,依法治国,执法重要,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更重要。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客观上要求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道德优良的执法队伍。
一、我国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执法人员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指引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执法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执法队伍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家立法的步伐相比较,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执法队伍的要求来看,我们的执法队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法队伍建设虽然有了明显加强,但由于受国家编制限制,执法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还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整个执法力量与整个人口比例严重低于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执法队伍人员数量的严重缺乏,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了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国家的进程。仅以律师队伍建设为例,就面临着数量不足的严重问题。据司法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我国现有律师12万多人,律师事务所1万多家,平均每万人中不足0.9人,而日本约1/900,澳大利亚为1/557,美国是1/320。我国的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律师工作难以开展,有些县级律师事务所连一名具有律师资格的人都没有。尽管近年来,我国律师队伍有了较大发展,从1992年的5万余人增加到目前的12万人,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律师、检察官、法官、公安干警都存在着严重不足,司法执法力量的配备人口之比,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低得多。目前,我国律师占全国人口的0.01%,而英国律师占全国人口的9.08%,法国占3.1%,德国占6.07%。就拿我市来说,目前基层派出所除了所长、指导员、副所长3人,其余大多为合同民警;基层法庭也只有四个人。再如,截止2003年底,市农机局农机监理所只有正式在编人员15人,却要管理全市大中小型拖拉机12915台,联合收获机648台,农用运输车31074辆,以及其它饲料粉碎机械、渔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工程机械等十几种机械及配套机械105000余台件,各类机动车驾驶员6万余人。要想管好这些驾驶员和机械仅靠这15名执法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给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执法队伍人员素质不高
就全国整个执法情况来看,执法队伍是一支好的队伍,执法部门绝大多数同志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他们政治上靠的住,作风过硬,肯吃苦。但是执法部门也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一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公正办案,使得群众蒙受冤屈,告状无门;而有的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公然执法犯法,大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甚至阻挠办案,严重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更有甚者,少数执法人员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越权介入经济纠纷,参与绑架“人质”,勒索钱财,或者大搞“金钱案”、“人情案”等等。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党和执法单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些现象都与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有关。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公检法干部中低文化程度占有很大的比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只占3%-4%。不少干部素质过低,无法胜任政法工作需要。这种情况虽然近些年来有所改善,但不容乐观。据《法律日报》载,全国公安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民警已由1991年的约16.8%上升到1994年的22.8%。法官、检察官队伍中的大专学历的比例稍高一些。目前,全国法院系统25万干部,本科层次的占
5.6%,研究生只占到0.25%;全国检察院系统18万干部,本科层次占4%,研究生占0.15%。律师队伍中大量缺乏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的“三懂”人才,缺乏从事金融、证券、股票、房地产、知识产权、海事等专业律师。执法队伍中,绝大部分未受到严格正规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训练,基本上是成人大专学历,大专专业素质难以保证。相当一部分人是靠“过硬”关系进入政法领域的干部子女,而那些正规高校法律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分配到政法战线,以上这些情况也是造成执法人员低素质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干警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偏低,甚至与黑帮结合,做后台,疯狂敛财,欺压百姓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大河报》今年6月14日刊登的“接警不出警”。今年5月14日凌晨1时多,湖南省常宁市宜阳镇茶箭村,一名歹徒摸进丽丽(化名)(9岁)的屋里卡住她的脖子抱起就往外走,丽丽拚命反抗,惊醒了熟睡的奶奶和爸爸,当大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歹徒已经夺门而逃。案发10多分钟后,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次拨打110报案,宜阳镇派出所吴志刚接到110指令后无动于衷。久等民警不来,村民又第二次报案,吴接电话后说要受害者第二天到派出所报案,这时丽丽血淋淋回来,村民第三次拨打110,说女孩已回来,被强奸,请民警赶快破案,110民警秦娟未对报警及时处理。此事直到第二天上午10时50分,派出所民警才来查看现场。事后检查机关办案人员乘座该镇派出所警车以40公里的时速,从该派出所的现场不会超过6分钟。
再如《大河报》于今年6月14日同一天又以“一个山区县的‘无间道’”为题,翔实报道了发生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中阳县的一个真实故事。该县“燕子帮”的“大佬”杀人出事,牵扯出了“燕子帮”帮主冯小春以及原中阳县公安局局长刘植生、原中阳县公安局纪检书记李保全以及其他干警和众多的“燕子帮”成员,更为可怕的是该帮先后有15名成员考入警校,并且有些已分回该县公安系统工作,这些“内鬼”先后18次通风报信,帮助其他成员逃脱。该帮成员成立组织,歃血盟誓,街头火并,暴力敛财,寻找靠山,官黑结合„„他们杀人、强奸、轮奸、盗窃、寻衅滋事、破坏公共财物„„公安系统的靠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沃土和条件。虽然案件中的警察在公安系统是少数,但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却是巨大的。从中可以看出,少数干警蜕化变质、素质之低、责任心差、业务水平低、作风粗暴和做为人民警察的要求标准相距甚远。再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规定,初任法官必须通过严格的国家考试,有的还经过必要的学习或培训后才能任职。一些国家还规定,不同等级的法官,除具备必要的任职资格外,法官必须经过严格的高等法学教育,毕业后做律师多年才有资格参加法官资格考试。而且在经济发达国家领导人中,许多是学法律专业的。
二、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素质的途径
执法队伍素质是执法队伍战斗力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国的执法队伍现状,需要大力加强执法部门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加强法学教育,严把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关
中国已加入WTO,面对世界各国,实行依法治国,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必须要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不仅要学法、懂法、熟练掌握各种法律规定,更要理解法的精神。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执法队伍中学过法律、懂得法律的专业干部太少,受过严格高等法律教育的专业人员更少。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法学教育,对现有人员中不懂法的,应加强培训力度,限期达到规定学历和专业水平,经培训后达不到要求的应当调离岗位或清退,这就要求敢予辞退执法队伍中专业素质不合格的人员。另一方面,要通过专业考试录用大批专业人才,在招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法律素质,以避免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拒之门外。现如今,有部分地方已开展执法人员进行公开招聘,使掌握法律专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执法队伍中去,这也是我国对严把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关的重要手段。从长远来看,依法治国同时对法律人才的数量、质量还需要很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加强法学教育,培养大批法律专业人才。而且适应依法治国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法学教育改革,培养大法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是法学理论功底深,各部门法都普遍系统地学习过,能胜任任何一个法律部门工作的人才。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培养大法律人才相一致。其次,要突出实践环节,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对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为培养大批政法干部着想,要多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边学习到实际部门锻炼作对口培养,以便使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或是依实际需要来学习理论,培养实践型理论人才。再次,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才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要让他们有广博的知识面,培训要博专结合,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向执法队伍输送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庭审制度改革,完善司法的独立制
实行庭审制度改革,就是要变原来庭审方式为“控辩式”,实行由公诉人和辩护人在法庭举证同时,法官保留补充调查权力的庭审方式。“控辩式”不仅有利于法庭审判的实质化,有利于诉讼民主,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权益,而且就实践来看,它有利于检察官、法官、律师素质的提高,采取“控辩式”庭审,被检察机关选派出庭的检察官,在开庭前需努力熟悉案情,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所要出示证据的内容和程序,在庭审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茍,以防出现差错,这不仅有利于检察官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保证司法公正;律师在开庭前,凡是需要调查的,都会主动而认真的调查,质证和传证人作证的要求也非常的积极,使辩护力度加大;法官由于不再在庭审中担负出示证据的任务,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认真听取、分析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和意见,从容指挥庭审活动,能避免判决前的主观倾向性,做到裁判公正。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还要完善司法独立制度。司法独立是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关键要素之一,只有做到司法独立,才有更有效地保障依法治国的实施。执法人员自身业务素质虽然十分关键,便能否做到司法独立,才是关键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宪法虽然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作了规定,但是我国司法独立制度急需完善。由于司法未真正独立,在实践中,有些审判人员害怕影响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怕有关单位和有的领导同志干涉,不敢公正审案,作出枉法裁判,法院甚至成了政府机关的执行机关。这些都影响着执法人员公正审判和严肃执法。执法队伍自身素质不高并不怕,它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加强法学教育等途径提高,可怕的是执法人员不能公正运用法律,滥用权力。司法公正一般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和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能保证,连法院、检察院以及刚刚建立起来的律师制度都被污染而失去公众信任,那么谈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问题就是一句空话。
(三)完善司法监督,加强党对执法队伍的领导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必须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使执法人员主动地依法律规范指导自身的执法活动,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正义,秉公办案。但是,仅仅依靠执法者的自身监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特别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制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从监督的机制上讲,执法机关接受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应该包括党的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党对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的监督是根本性的监督,这是由我们党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与执法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二是人大监督,人大及其常委对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的监督是法定的,因此执法机关必须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三是群众监督,群众监督具有公正性和广泛性,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只有将执法情况置于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才能更好的履行其执法职责,真正做到执法公正,执法为民。四是舆论监督是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五是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执法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这一监督可通过制度监督、制约监督、组织监督等方式进行。随着国家法制建设对执法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司法监督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已有了《人民警察法》、《检察官法》、《法官法》,可以自上而下对执法机关的职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及新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许多法律的颁布实施,使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执法机关行使权力又受到了自上而下的监督。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监督的不断完善,使那些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犯罪行为大大收敛和减少。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不断的完善司法监督制度,把以身试法者毫不留情的清除出去,才能造就一支合格的执法队伍。与此同时,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必须加强党对执法队伍的领导。各级党委必须进一步加强执法部门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的建设。把执法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常议常抓,从严治“官”,从严治“警”。要按照“工作过硬,思想过硬”的要求,遵循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政法部门的领导班子。要认识到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完整统一性,党对执法队伍的领导主要是为执法部门排忧解难,支持和帮助执法机关排除多种干扰和阻力,为执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和严格依法办事创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加强党对执法部门的领导,要求党委改变过去那种包揽、干扰具体司法业务工作的做法,支持司法部门独立行使职权。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执法干部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执法队伍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资料
1、《宪法学》魏定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行政法学》罗豪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法学概论》吴祖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民事诉讼法学》柴发帮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公证与律师制度》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
第三篇: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荐)
加强林政稽查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林业依法行政
延边林管局林政稽查处孙宗华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行政机关承担了现行80%以上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行政执法人员具体代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活动,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行政执法的效果。因此,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延边林业而言,如何加强林政稽查执法队伍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执法队伍道德素质“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前提。人们常说“做人做一世,做事做一时;做人一辈子,做事一阵子。”现实生活中,大凡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只有先做好了人,才能有干好事的可能。所以,林业行政稽查执法机关不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忠诚、公道正派,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作为林政稽查执法人员,也要自觉地把立身修德作为一项基本功来修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宽容厚道、直率豁达、诚信善良、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有敢于直面自己缺点的勇气,不嫉贤 1
妒能,能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人处世多一些人格品位,少一点市侩习气,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决不做让人不齿的卑鄙小事。林政稽查执法人员有了良好的人品,其执法行为就能有更和谐、更完美的体现。
二、重视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执法队伍政策理论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思想教育是加强和丰富林政稽查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拓展政治视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林政稽查执法人员素质的基础。各级林政稽查执法机关应重视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理论教育,让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占领执法人员的思想阵地。当前应重点对执法人员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执法人员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各级林政稽查机关要坚持采取日常集中的政治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夯实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基础,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让深厚的的政治理论底蕴潜移默化地指导林政稽查执法行为,林政稽查执法行为才能不偏不倚。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队伍职业道德素质林政稽查执法机关是展示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而执法人员代表执法机关执法,手中拥有执法、监管等权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出现粗暴执法、野蛮执法或执法不公、执法不廉等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所以,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行政执法
人员素质的核心。林政稽查执法机关应当通过开展“树行业职业道德典范、学先进”活动和制定严格的行政执法道德规范及奖惩制度等方式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执法就是为民”、“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思想;培养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秉公执法,这样才能杜绝我们的执法人员一边享受着国家的俸禄,一边还利用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干那些违反社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损群众利益、伤群众感情、毁党和政府形象的勾当。这样,其执法行为才能真正体现出是国家、政府的行为。
四、强化法律知识教育,提高执法队伍法律综合素质依法行政,是林政稽查执法工作的基本准则。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有新法出台,旧法完善,加之执法人员岗位的调整和轮换,学法、懂法、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依法办事,就成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重要任务,所以加强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关键。执法首先要知法,作为执法者,只有提高了对法律法规的综合掌握水平,做到既能熟练掌握,又能融会贯通,正确运用,其执法行为才能做到准确,产生法律效力,其执法行为才能将国家的立法原则在行政执法中得以有力的体现,其执法行为实施后才能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效果,依法行政,最终才能
得以彰显。因此,法律、法规的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加强林政稽查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我认为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使执法人员有“本领恐慌症”。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技术、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据专家预测,现在,人类知识总量每四年增加一倍左右。国外一些专家提出了“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普通的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何况是代表国家执法的林政稽查执法人员,要使其有不学习就没本领的恐慌感觉,更要有不学习就要被淘汰出行政执法队伍的紧迫感,让学习成为每个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和第一需要,让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成为执法人员学习的首要任务并持之以恒。二是林政稽查执法机关要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注重实效。要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和提高综合法律素质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种培训。要建立和完善执法人员上岗和定期培训制度。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专项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办案技能,使其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范围,履行执法职能。另外林政稽查执法机关还应注重执法队伍法制人员的培养,要建立一支法学理论素养较高、法律知识全面、业务精通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制人员队伍,使其成为行政执法机关行政
执法的参谋、助手、法律顾问,来加强林政稽查机关行政案件复议、应诉工作,提高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专业水平,以此带动林政稽查队伍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促进林政稽查机关依法行政。
随着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也对林政稽查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从以上几方面来加强林政稽查队伍建设,就能够造就一支政治信仰坚定、法律知识深厚、执法理念先进、价值取向公正和职业道德崇高的林政稽查执法队伍,林业依法行政也就能全面、稳步地推进。
第四篇:如何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浅谈加强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关系到交通运政执法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为此,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新形势下,切实加强运政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运政执法队伍,全面提高交通运政执法水平和“三个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交通行政执法新形象。笔者在此,浅谈几点想法。
一、制约与影响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在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稳定,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在交通行政工作中也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服务意识等得到了明显增强。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和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与影响了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
——意识(理念)问题。一是思维僵化、意识落后、墨守成规,表现在工作中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集决策、执行、监督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或沿用以往的经验和方法去处理与解决行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穿新鞋走 老路”,缺乏与日俱进的现代意识、创新意识;二是“轻服务、重管理”的意识,在一些地方的运政执法部门和运政执法人员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三是法律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在少数运政执法人员身上仍存在不依法办事,不按规范程序办事,工作中冷、硬、横、推诿扯皮、不负责的问题。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淡薄,主导思想上未能真正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观念转变;四是综合素质偏低。突出反映一是执法人员的文化程度、政策法规水平、工作技能上参差不齐;少数执法人员对待执法相对人(车主)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整体形象。
——体制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现行交通行政体制是交通运输部内设运输管理局,其余各省、市、县、镇(乡)自上而下均设有各级运管机构,隶属于各级政府管辖,人、财、物、干部调动、任免管理权限实行属地管理(块状),而行业管理上,则实行垂直的系统管理(垂直条状),运管上级机构只能管业务不能管其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管理与建设,——编制问题。其一,这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不能不说的问题。所谓“热点”是全国十多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分关心,因其关系到运政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前途、命运的切身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在公务 员管理与工资福利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待遇与政策,使得问题更加突出,热度提高;所谓“难点”难就难在目前全国除广东、海南、北京、福建、深圳几省市的运政机构人员为行政编制及个别设区市参公外,绝大多数尤其是基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均为事业性编制。广大运政执法人员工作在运管行业的前沿,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同在一个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但在人员机构编制性质、福利待遇等方面,却与行政编制的其他人员相差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挫伤了运政执法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运管行业发展负作用较大。
——素质问题。一是由于各级运政机构的运政执法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社会各行各业,年龄、文化、民族、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差别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逐步加快,新的理论、新的行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设备等一切新事物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许多运政执法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理论水平,接受新概念、新技术、先进管理设备等能力,难以跟上运输行业发展的步伐,亟需补课,由此引发运政执法人员素质“危机”。
——执法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就业、分配等各种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导致执法环境恶劣,暴力抗法事件严重,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执法工作中 运政执法人员有畏难情绪,瞻前顾后,主动性、积极性差,对执法队伍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执法规范问题。部份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突出反映一是未按程序执法或程序不到位。如未经过调查取证、做好询问笔录就下达行政处罚文书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等;二是执法文书填制、送达不规范。如字迹潦草;执法人、执法证号等填写不全等;三是法律法规掌握的不准,执法依据适用错误。四是执法随意性大。如乱用自由裁量权,对接受处理所谓态度不好的违章者任意加大罚款数额等 ——法制问题。法律法规是交通运政执法和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与保障。我国运政执法机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长期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之低,法规之混乱,运政机构执法主体地位的模糊,责权不相统一,管理制度不严,使交通运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挺不起“腰杆”,说话底气不足,时时担心成为被告,严重影响运管行业对运输市场管理力度和权威性,制约和限制了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运管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尽管酝酿多年的《道路运输法》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这对推进运管行业向法制化发展和规范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与保障,但《道条》执行至今,许多方面已难以适应行业发 展需要,亟需进一步修订,并尽快出台(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对《道条》进行了多次修改,拟上报国务院)。
二、对策与途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运政执法队伍服务意识。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把两个“务必”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党和政府的执政准则,而《道条》所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管理原则正是党和政府执政准则的具体体现,为此,要建好运政执法队伍。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运政执法人员的头脑,在引导广大基层执法人员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生机活力和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告诫和提醒执法人员,改革开放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不良的倾向也在不断地侵蚀着执法人员的思想,这无疑给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地解决执法人员思想上一些深层次的认识与观念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三政三观”问题,即引导和帮助执法人员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牢固树立“公 仆意识”与“服务意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切实把管理过程作为道路运输发展和为运输经营者服务的过程,真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再次,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执法的自觉性,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行业新风,引导广大执法人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饱满的精神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交通运政执法工作贡献力量。
2、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运政执法文明形象。加强基层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交通运政执法队伍要立足当前,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内部执法监督检查,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严肃政纪,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文明形象。要着眼于队伍的长远建设、长足进步,开展外树形象活动,坚持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在作风建设上,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建立健全以评促纠、以评促建为主的长效考评机制体制,对执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科学有效整治,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
3、大力推行学习型运政机构建设,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精神素质等,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管理的行业发展和政府的形象。一项政策的好与坏,除政策的内容起决定作用外,具体执行者能否理解、掌握、贯彻、落实好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作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各级运政机构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运管行业发展角度出发,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业务建设,通过在职学习、函授、自学等形式,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支持鼓励运政执法人员参加学习活动,把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同学历、学位教育相结合,作为知识更新,提高素质的主要手段,或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种法律、专业技能等业余学习或酌情选派出具有发展前途的运政执法人员去运输经济发达的国内城市和国外城市考察学习,或安排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较强的运管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与行业管理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如现代物流业、IT业等,以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运管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把执法培训作为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点,普及法律知识,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为目的,全面推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执法三分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费收减免、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减少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一人包办、越权办理现象,使执法权力能够在有效地控制下规范行使。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政执法。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首先。要重点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实行人有定岗、岗有定规、职有专能、事有专责,以制度规范运政执法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其次是建立执法绩效考评系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打破运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高低一个样,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建立科学的执法行为评价系统。要通过该系统对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优劣、执法量的多少进行评价,形成正常的评价、奖惩监督机制,激励运政执法人员积极进取,认真规范执法。再次是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为目的,坚持定期检查考核,在执法过程中实施跟踪管理,全过程督查。全面推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执法三分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减少自由裁量权,防止和杜绝一人包办、越权办理现象,使执法权力在有效地监控下能够规范行使。
5、健全与完善运政执法机构设臵,强化运政执法主体地位,实现运政资源与人员机构的合理配臵与有效调控。具体做法:一是确立改革的指导思想。既道路运政体制改革必须按照全面建设文明、民主、小康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和促进道路 8 运输业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建立起与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统一规范的交通运政体制;二是道路运输归口运政机构管理,《道条》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已明确了各级运政机构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主体,为此各地区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权应全部归口各级道路运管机构,以避免多头执法,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突出运政执法的主体地位;三是以“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三项主要工作为主体框架,做好“三定”既“定机构、定岗位、定编制”,“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严控制运政执法人员编制,争取将由各级财政全额拨款的运政执法人员正式纳入行政编制,在编制性质未改变之前,借鉴和参照公务员管理方法与制度,招聘工作人员,凡进必考,严把进人关;运政机构设臵可按研究、决策、许可、监督、收费、咨询、协调七大板块设臵;突出道路运输政策、法规专门机构的设立,行业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政体制新模式。
6、继续争取提高立法层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道条》内容,推动运政法制建设。首先根据国内外运输行业发展与行业管理的具体情况,适时择机出台《道路运输法》,以提高立法层次;其次对《道条》中诸如道路货运物流等属于道路运输管理范畴的行业,应作为一项内容明确写入《道条》,9 对涉及“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内容,应与日俱增地尽快完善,具体明确,以提高《道条》的可操作性与时效性,再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懈地努力,去争取《道路运输法》早日出台,以使运政执法水平和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
总之,要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必须有计划分步骤扎扎实实的抓落实,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踏实、业务精通、执法严格、形象良好”的高素质的交通运政执法队伍。
甘井子区公路运输管理所
王
伟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五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提高政工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提高政工人员素质
企业政工人员是从事企业政治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好企业的政治工作,没有一定数量的政工人员是不行的,而政治工作能否卓有成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政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对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政工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队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既有机制上的缺失,也有自身的不足。归纳起来应有以下几点: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趋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的机构撤销合并。二是专职政工干部逐渐减少。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2、政工干部队伍的老化问题。政工干部队伍老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结构偏大,人员不精。政工干部半路出家居多,大都来自于行政干部、其它岗位调配下来的人员,缺少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系统知识,理论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影响了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后备力量储备不足。存在“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的片面认识,也一定程度使政工队伍中“新鲜血液”不足。
3、政工干部队伍的自轻现象。表现为:一是部分政工干部不愿继续从事政工工作,存在重新择岗的思想倾向,伺机跳槽或转行。二是部分政工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信心不足。三是对政工干部的地位存在不同认识。针对这种自轻现象,需要从客观上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亟需要建立有利于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倾斜机制”,让广大政工干部切实感受到自身之重。
二、如何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的企业政工队伍,不仅要面对国内迅速多变的经济形势,同时还要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政工队伍,就需要加强多方位的自身建设。
首先,在做好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帮助政工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企业领导要真正重视,不能只是讲起来重要,写起来必要,做起来不要。要让政工人员工作起来有信心,觉得有前途,要抓好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工作与经营生产一线的工作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解决好他们职称、待遇等问题,让他们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政工干部也应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工作中去,逐步了解和熟悉生产管理工作,协助搞好生产经营工作,从而使政工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相互促进。
其次,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不正之风的影响,加上企业政工人员的相对收入不及其他岗位人员,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倾斜。因此,政工人员的人生观、理想信念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时间证明越是搞市
场经济,越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才会“安平乐道”。思想政治工作是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政工人员是灵魂工程师,是职工群众的良师益友,自身的形象很重要,如果自己不正派,就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要加强对企业政工干部的建设,队伍的管理、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正确评定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建立符合实际的政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或守则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三、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
企业政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建设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首先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工干部不仅要掌握党建的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传统政工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逻辑学、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行为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新知识。政工人员要想与被教育者之间努力达到语言相通,心里相通,感情相通,争取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学习和修炼。
1、很强的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
一是学习能力。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俗话说,要给人家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作为一名政工人员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用新的理论去教育人、团结人、带领人,这样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二是理性思考能力。思考是政工人员工作中最辛苦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也是创造“政工效益”的关键所在。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既然是发展,就必须有扬有弃。因此,作为一名政工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凡是对的,大家拥护的的就应该坚持,凡是不对的,有损国家集体和员工的就应该舍弃。继承和创新是当前政工人员的最好的有效方法。要继承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无价的科学成果。要创新,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不断更新 知识,不断改进方法,用最新的理论,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方法去开拓政工工作最新领域。
三是行动能力。政工工作的对象是人,勇于交流、善于沟通、正确表达是密切与群众关于,做好工作的基础。因此具备较高的口头与书面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提高善于向领导汇报,善于与群众沟通的语言能力提高说话的技巧,要掌握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方法、途径和手段,学会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媒体,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善于组织和驾驭文字,对文件,报告和各种文体的写作格式要清楚,增强能够将自己所想所研及时准确的以文字材料呈现出来的写作能力;政工人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善于在各种管理层级,各种性格秉性的员工中做
思想工作,关注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总结工作得失,是政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不仅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还要主动地去开展这方面工作,推动政工工作不断不断取得新成绩,增强创造“政工效益”的调研能力。
2、懂经营管理
从目前企业政工的任务来看,合格的企业政工干部仅具有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本行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文化特点、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等,成为既懂基本政策、基本路线和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方法,又懂行业法律法规,也懂得经营管理的超级复合型人才。与企业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较,企业政工干部成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长得多。从接受继续教育的角度来看,政工干部的在教育成本也极为可观。首先,用政策理论武装自己是政工干部的第一要务,而政策内容的变动比其他专业知识的更新要频繁的多;其次,政工干部的工作对象是人,而其他专业的工作对象是物,人的思想变化比技术、制度、工艺、材料等物的变化也要快得多、复杂得多。因为,政工干部成才之后,“充电”的任务也比其他专业人员繁重,需要持久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实践和总结传播
政工人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做好了,会增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在现代国际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软实力”竞争将是企业最终的竞争,所以整合企业所有“软实力”的组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这当中,企业文化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各个企业在不断总结提炼规划各自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其发展,新时期政工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调整工作内容和方法,及时将总结传承企业文化纳为己任。给政工工作赋予新的内容。用文化引领人、教育人、激励人的方法和政工工作很相似,欲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政工干部在保证企业坚定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要大胆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大力宣传企业文化。这也是为政工工作开辟的新领域,当然也是挑战。
总之,搞好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人员素质,发挥政工干部在四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