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一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弟、处世指导三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齐家治家。
与儒家倡导的“齐家”思想相适应,传统家训都把家庭和睦,“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作为“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参见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齐家”、“兴家”的极端重要性。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传统家训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家训大都总结、传授家政管理、家业置办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及详细措施。
传统家训在论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适时,主要是论述父子、兄弟、夫妇“六亲”(“六亲”也有其他说法)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家之亲,此三而已也”(《颜氏家训》)。当然,家训也谈及亲属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如司马光《家范》中就论述了甥舅、舅姑等姻亲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传统家训基本上以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加以阐述和发挥。
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慈子孝。由于封建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家庭财产的继承,家庭权力的转移都是由父辈决定的,因而子辈绝对地服从、孝顺父辈就成为最根本的家庭道德规范。《袁氏世范》说:“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家训的作者们无不将“子孝”作为处理父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有的甚至宣扬“愚忠”、“愚孝”,但也有不少家训同时提出了“父慈”的要求,要家长在不失权威的条件下,对子女家人宽以待之。如明仁孝文皇后所言,“上慈而不懈,则下顺益亲”,否则“父不慈则子不孝”,于己于家都不利。许多家训还对家长提出了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的要求,认为假如家长持心不公,家庭必然不和。
在夫妻关系上,强调夫义妇顺。古代家训深受封建纲常礼教的影响,同样以“夫为妻纲”、“男主女从”作为调适夫妇关系的行为准则,宣扬“烈女不更二夫”等男尊女卑的观念,但也有一些家训主张一夫一妻,“嫁女不论聘礼,娶妇不论奁赀”(姚舜牧:《药言》),反对“从一而终”,夫死允许改嫁(蒋伊:《蒋氏家训》等)。
在兄弟关系上,强调兄友弟恭。兄弟妯娌间的和睦相处甚至是“齐家”更为重要的条件,如《颜氏家训》所说,这是因为兄弟之间“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妯娌之间的团结合作才有了保证。
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之道时,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一是严谨治家。封建家长们深知兴家之艰难,在家庭的管理上都非常谨慎,譬如《袁氏世范》的《治家》篇就有72则,几乎涉及家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不少家训还具体规定了宴会、衣服、嫁娶、丧葬、祭祀等的标准,严格控制开支。三是忠厚传家。许多家训都要求家人宽柔慈厚,说明“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则寝昌寝炽,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张履祥《训子语》)的道理。四是善视仆隶。在处理主仆关系时,传统家训除了强调严加管束仆隶一面外,也要求家人善待他们。如袁采叮嘱家人,婢女大了要送还其父母,仆隶无家可归者应养其老;郑板桥嘱咐弟弟烧掉前代家奴的契约债券等等。[!--empirenews.page--] 第二,教诫子弟。
由于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受其影响,作为家庭教育教科书的家训也都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反复强调。其主要内容有:
蒙以养正。家训的作者们很是强调早期教育对子女成材的重要性,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反对溺爱、宠爱孩子,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励志勉学。许多家训都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认为“人无志,非人也”(嵇康:《家诫》)。有的家训还阐述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家训的作者们还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方法传授给子弟,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
应世经务。难能可贵的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仍有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学些技术、手艺,以自食其力、自立于世。陆游“时时语儿子,未用厌耕锄”(陆游:《剑南诗稿》)。霍韬《渭崖家训》中论述了子弟参加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不生邪心。”他还主张乡村学校的先生,应该考核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凡耻于耕作者应予以休罚,如连犯三次,就开除他的“学籍”。纪晓岚甚至颠倒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向儿子灌输“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纪晓岚家书》)的崭新观念。《庞氏家训》等家训著作中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奉公清廉。不同时代、门第的家训中都教诫家人清白做人,勿贪勿奢,注重节操名声,特别是一些官宦家庭的家训。赵鼎的《家训笔录》认为“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嘱告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命人刻在石上,以诏后代。
报国恤民。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帝王、仕宦之家的家训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清圣祖玄烨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认真处理国事,关心百姓的生活。许云《贻谋》要求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许衡《训子》诗要儿子“身在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杜绝恶习。在强调进德修身的时候,传统家训无不将戒除恶习放在首位,谆谆告诫子孙千万不要沾染赌博、酗酒、游手好闲、搬弄是非等不良习性。要他们知错能改,“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难为人上人。”(邵雍《诫子吟》)还有不少家训详细规定了对沾染恶习的子弟们的惩罚措施,轻则杖责、鞭挞,重则免祀、开除出族,甚至处死。
第三,处世指导。
一个家庭、家族要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的关系,因而传统家训在教诫家人子弟时,大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经验,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和待乡曲,宽厚忍让。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特别是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太和等《郑氏规范》)[!--empirenews.page--] 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朋友关系是五大伦常关系之一,许多家训的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反复教诲他们要慎重交友。近君子,远小人。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朱熹给长子书》)。
救难怜贫,讲究人道。不少家训中都体现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育子弟家人发扬人道精神,量力济人。
明哲保身,谨言慎行。在缺少民主的专制时代,鉴于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事实,不少家训都教育子弟恪守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个人不如少识一个人”(高攀龙:《家训》)。
二
传统家训在对子弟家人实施上述基本内容的道德教化时,在途径和方式、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绝大部分是行之有效的。择其要者,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化制度化。
比如建立定期的“家庭民主生活会”制度。这是[1][2][3]下一页 一个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少古代家庭的家训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譬如《庞氏家训》规定,每月初十、二十五两天召开家庭会议,合家老小都来参加。会上,各人讲述半个月来的劳动生活情况及所见所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己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检点。”这样的生活会可以收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效果。家训还规定“家庭民主生活会”大家轮流主持,形式、时间不拘。凡是无故不到会者,就是“自暴自弃之人”。
第二,教化途径、方法的多样化。
一是注重家风的陶冶。不少家族都十分注意纯朴、善良、正派的家风对子弟品德养成的重要影响。如唐代3700多人同居、19代共饮、被皇帝赐以“真良家”的江州陈氏家族,以及横跨宋元明三代,被元、明两代皇帝屡次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正是依赖家庭和睦、子弟孝顺、勤业守法、积善累德的良好家风的传承才自立于当时、传名于后世的。
二是以身立范、立教,潜移默化地陶冶子弟的品德。不少家训的作者对于子弟既重言传,更重身教。例如明代袁参坡的夫人李氏,虽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是一个人格高尚的女性。她不仅对前夫的孩子视如己出,而且以自己的榜样示范给他们以勤俭持家、体恤贫穷、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等美德的熏陶(参见袁衷录:《庭帏杂录》,《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被誉为“立身行己之要,型家应物之方”的明代官吏温璜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成为一个忠君报国的忠臣。他在清兵南下时率领军民坚守不降,最后全家自杀殉节。《四库全书》的编撰者们在《温氏母训》的提要中转引了这段史实以后,对温母的家教作了这样的评价:“知其家庭之间素以名教相砥砺,故皆能临难从如是,非徒托之空言者也。”(《四库全书》第717卷,522页)原刊印者在《跋》中也评论温母“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贤母造就不虚也。”(同上书,529页)[!--empirenews.page--] 三是运用格言箴语、诗词歌诀体形式,以收易记易循之效。这些形式的家训读物生动明快,便于记诵和践履。如徐奋鹏的《教家诀》、庞尚鹏的《训蒙歌》、邵雍的《诫子吟》、范质的《戒从子诗》、陆游的示儿诗等等都是很有名的。还有一些以箴言、格言、警语的形式写成的家训,如曾作为蒙学读本、流传很广的清代学者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明朝官吏吴麟征的《家诫要言》等等就是这样的家训著作。
四是填写《功过格》,以知非改过。教育家人用填写《功过格》的方式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做法。明代袁黄的家训《训子言》中就向家人介绍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砥砺德行的具体方法。他将“功格”和“过格”各分为50条,每一条都标有做此事后应得的分数。要求儿子每天晚上认真填写,这样“日日知非,日日改过”,道德水平就逐渐地得到了提高。
五是刻石立铭,以便于时时对照检查。这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明代陈继儒的家训著作《安得长者言》的导言中说,他平日将所思所闻随手题在屏风上,以便子孙们躬耕之余阅读,受到教育;吕坤将他为家人子弟制定的居家做人、积德行善的《孝睦房训辞》撰刻在“戒石”上,要他们“朝夕诵思”,检查自省;清代的左宗棠要儿子将其信中有关修身做人的训示,贴在墙上,经常反思。还有不少家族将家训悬挂于祠堂或载于家谱,要合家老小对照实行。
第三,奉行“明刑弼教”的宗旨,辅以家法、族规的约束。
运用惩罚手段加强对家人子弟的规戒,是宋代以来家训的一个发展,宋及以后的不少家训中都对违背家训者作了惩治性的规定。这与中国儒家所提倡的“德主刑辅”的主张是相适应的,不少做出惩罚性规定的家训的制订者们明确指出其目的正是为了对族人、子弟的教化、训导。清代安徽环山的《余氏家规》指出:“家规之设专主于教,宜无事于法,然不能不借法以行教。”(《余氏宗谱·家规》)这样,教化辅以惩罚,更有利于约束品行不端的子弟、族人,避免违法犯罪而导致整个家族罹祸。这对保持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维护宗族成员的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家法族规督促族人严格遵守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规范,也从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入手强化了国家法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
仅就上述传统家训教化的这两个方面而言,就有不少内容能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在教化的指导思想上,扬弃教家立范与修齐治平相统一的家训宗旨,通过强化家庭教育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在封建社会,将家庭教化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亲自制订、颁布了包括“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在内的《教民六谕》,强调家庭教化。尽管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但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仍然要以家庭教化为基石。家庭教育搞好了,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内容上,弘扬传统家训教化的积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服务。[!--empirenews.page--] 传统家训发展、盛行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的糟粕,这无疑是要批判、抛弃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传统家训文化是父祖对家人、子弟的训诫告勉,因而板着面孔说教的,完全陈腐的、封建的东西就少得多。实际上,实是求是地分析前面所述的传统家训的基本内容,无论是治家齐家的经验传授、对子弟修身做人的训诫,还是对家人处世哲学的指导,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扬弃、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的培养和公民健康人格的塑造服务的。
第三,在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的途径上,汲取传统家训教化注重家风熏陶、养正于蒙、亲情感化等做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继承本家族的清白家风,“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陆游:《示子孙》)。虽然像前面提及的陈氏、郑氏那样的大家庭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显然有利于人们优良品德的形成。
蒙以养正,是传统家训教化的一个鲜明特征。被推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就极为强调蒙养的重要性,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甚至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从现代教育理论看,从小加强对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道德品质养成规律的。“蒙以养正”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始自家庭,从源头抓起,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由于家训教化是建立在血亲伦常关系上的教育,所以父祖在对子孙的教诲中多是关怀慈爱,循循善诱,将亲情的感化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使得“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仁孝文皇后:《内训》)。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可以使得受教化者爱其亲、信其道,大大增强道德品质养成的功效。
第四,在方式方法上,借鉴传统家训教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上文提到的传统家训教化的许多方式方法,都可以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服务。比如家长的率先垂范。古代家训教化中非常注重家长、族长、宗正的道德修养,要求家长正身率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得偏私。家长能够以身立范,子弟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过程中,家长的示范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首先要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上一页[1][2][3]下一页。再如教化的制度化。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既需要家庭的教化基础,更需要教化的制度保证。传统家训的发展史也证明,凡是德风淳厚的家庭、家族,无不是管理、教化制度完善、措施得力的家庭、家族。
四
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教化为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养成所用,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这里有几种关系有必要强调提出并应该认真探讨。
一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家训教化内容、途径和方法有许多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而哪些是应该批判、舍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保留的,需要根据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取舍,寻找传统家训教化与我们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契合点,使其“古为今用”的价值得到最好的利用。[!--empirenews.page--]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今天的家庭状况与古代的家庭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在封建宗法社会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家训文化亟需加以梳理和创新。继承传统家训教化与实施新型家训教化的关系也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这就需要从事伦理学、社会学及家庭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三是家庭教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坐标问题。如上所说,当今社会中家庭仍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职能,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优劣得失、家庭文明程度高低反映和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状况和文明程度,而这又依赖于家长的道德素养和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而家庭教化应成为家庭成员积淀道德品质、建设道德文明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站在这一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
第二篇: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一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弟、处世指导三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齐家治家。
与儒家倡导的“齐家”思想相适应,传统家训都把家庭和睦,“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作为“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参见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齐家”、“兴家”的极端重要性。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传统家训特别是宋代以来的家训大都总结、传授家政管理、家业置办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及详细措施。
传统家训在论及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调适时,主要是论述父子、兄弟、夫妇“六亲”(“六亲”也有其他说法)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家之亲,此三而已也”(《颜氏家训》)。当然,家训也谈及亲属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如司马光《家范》中就论述了甥舅、舅姑等姻亲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传统家训基本上以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为依据而加以阐述和发挥。
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慈子孝。由于封建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家庭财产的继承,家庭权力的转移都是由父辈决定的,因而子辈绝对地服从、孝顺父辈就成为最根本的家庭道德规范。《袁氏世范》说:“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家训的作者们无不将“子孝”作为处理父子关系的主要方面,有的甚至宣扬“愚忠”、“愚孝”,但也有不少家训同时提出了“父慈”的要求,要家长在不失权威的条件下,对子女家人宽以待之。如明仁孝文皇后所言,“上慈而不懈,则下顺益亲”,否则“父不慈则子不孝”,于己于家都不利。许多家训还对家长提出了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的要求,认为假如家长持心不公,家庭必然不和。
在夫妻关系上,强调夫义妇顺。古代家训深受封建纲常礼教的影响,同样以“夫为妻纲”、“男主女从”作为调适夫妇关系的行为准则,宣扬“烈女不更二夫”等男尊女卑的观念,但也有一些家训主张一夫一妻,“嫁女不论聘礼,娶妇不论奁赀”(姚舜牧:《药言》),反对“从一而终”,夫死允许改嫁(蒋伊:《蒋氏家训》等)。
在兄弟关系上,强调兄友弟恭。兄弟妯娌间的和睦相处甚至是“齐家”更为重要的条件,如《颜氏家训》所说,这是因为兄弟之间“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易生嫌隙。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妯娌之间的团结合作才有了保证。
传统家训在论及治家之道时,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一是严谨治家。封建家长们深知兴家之艰难,在家庭的管理上都非常谨慎,譬如《袁氏世范》的《治家》篇就有72则,几乎涉及家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二是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不少家训还具体规定了宴会、衣服、嫁娶、丧葬、祭祀等的标准,严格控制开支。三是忠厚传家。许多家训都要求家人宽柔慈厚,说明“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则寝昌寝炽,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张履祥《训子语》)的道理。四是善视仆隶。在处理主仆关系时,传统家训除了强调严加管束仆隶一面外,也要求家人善待他们。如袁采叮嘱家人,婢女大了要送还其父母,仆隶无家可归者应养其老;郑板桥嘱咐弟弟烧掉前代家奴的契约债券等等。
第二,教诫子弟。
由于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修身”视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受其影响,作为家庭教育教科书的家训也都把教育子弟家人立身修德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反复强调。其主要内容有:
蒙以养正。家训的作者们很是强调早期教育对子女成材的重要性,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孝友堂家训》),反对溺爱、宠爱孩子,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励志勉学。许多家训都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认为“人无志,非人也”(嵇康:《家诫》)。有的家训还阐述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家训的作者们还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方法传授给子弟,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风。
应世经务。难能可贵的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仍有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学些技术、手艺,以自食其力、自立于世。陆游“时时语儿子,未用厌耕锄”(陆游:《剑南诗稿》)。霍韬《渭崖家训》中论述了子弟参加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不生邪心。”他还主张乡村学校的先生,应该考核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凡耻于耕作者应予以休罚,如连犯三次,就开除他的“学籍”。纪晓岚甚至颠倒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向儿子灌输“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纪晓岚家书》)的崭新观念。《庞氏家训》等家训著作中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奉公清廉。不同时代、门第的家训中都教诫家人清白做人,勿贪勿奢,注重节操名声,特别是一些官宦家庭的家训。赵鼎的《家训笔录》认为“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嘱告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命人刻在石上,以诏后代。
报国恤民。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帝王、仕宦之家的家训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清圣祖玄烨的《庭训格言》都告诫子孙们要不辞辛劳,认真处理国事,关心百姓的生活。许云《贻谋》要求子弟为官者“不论尊卑,一以廉恕忠勤、报国安民为职。”许衡《训子》诗要儿子“身在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杜绝恶习。在强调进德修身的时候,传统家训无不将戒除恶习放在首位,谆谆告诫子孙千万不要沾染赌博、酗酒、游手好闲、搬弄是非等不良习性。要他们知错能改,“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能亲,虽生人世上,难为人上人。”(邵雍《诫子吟》)还有不少家训详细规定了对沾染恶习的子弟们的惩罚措施,轻则杖责、鞭挞,重则免祀、开除出族,甚至处死。
第三,处世指导。
一个家庭、家族要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的关系,因而传统家训在教诫家人子弟时,大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经验,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和待乡曲,宽厚忍让。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特别是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太和等《郑氏规范》)
审择交游,近善远佞。朋友关系是五大伦常关系之一,许多家训的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反复教诲他们要慎重交友。近君子,远小人。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朱熹给长子书》)。
救难怜贫,讲究人道。不少家训中都体现了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育子弟家人发扬人道精神,量力济人。
明哲保身,谨言慎行。在缺少民主的专制时代,鉴于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事实,不少家训都教育子弟恪守深自韬晦的处世之道,“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个人不如少识一个人”(高攀龙:《家训》)。
第三篇:“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数千年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浩瀚的文献,其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著名的“畴人之学”,即家庭世代相传的学问。西周时周公曾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论语》中也载有孔子教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不过当时的家训以口头训诫、家书、遗书等形式为主,由后人记载而流传。秦汉以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家训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逐渐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全民族教育后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从先秦到秦汉是家训从萌芽到初步形成阶段的话,那么此后,家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系统,种类越来越繁多,影响越来越深远。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家范典》多达116卷,分31部,各又再分5类,辑录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训资料,真可谓浩如烟海。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三部家训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和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家训的成熟期、繁荣期和广泛推广期三个不同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总结了前人家庭教育理论的成果,对治家修身、求学处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论和范畴,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在家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此书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也盛赞此书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可见其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到了宋代,家训进入繁荣阶段,不仅文献资料数量多,而且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也有了大的发展。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著作,继承和发展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封建伦理关系、治家方法、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堪称家训中集大成者。此间在理学的影响之下,家训中“礼教”的气氛更为浓重,名分的拘束更为严格。明清时期是传统家训广泛推广的时期。由于家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家训理论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形成了家训教育空前繁盛的局面。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流传很广,影响巨大。它集中了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仅用五百余字,阐述了人生的深刻道理,总结了古代的治家之道,语言平实,脍炙人口,三百年来盛传不衰,成为官宦士绅、书香世家乃至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教子妙方和治家良策。
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一书的序言中举其要者概述为六端,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其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其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其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1]1我以为这一概括是较全面准确的。本文拟着重从修身、治家两个方面,探讨家训对传统家庭教育及家内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向子孙进行修身教育。修身,谓修养身心,学会做人,塑造品学兼优的完美人格。由于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做到身修、家齐,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故而古代家训几无例外,以“修身为本”,将修身提到突出的位置。家训中有关修身的内容甚为宽泛,主要包括立志、读书、待人等几个方面。
立志。立志是修身之基,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确立志向,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会克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进。要想使子孙自立自强,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关键是鼓励他树立人生志向。家训在这方面多有论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21强调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3]《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第一条便是“勉君子应立志”。[4]5同书“述立志之重要”条曰:“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苦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5]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如此重要,那么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古人要求子孙要立圣贤之志、立报国之志、立光前裕后之志。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2]23“若志不强毅”,势必永远沦为凡夫俗子。王守仁在《示四侄正思等》中说:“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6]94他期望侄子们以仁礼存心,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努力学习圣贤,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又如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便是家庭教育中教子树立大志,建功立业的典型事例。
人生立志,不能空发誓言,而要落到实处。从道德的角度、从谋生的角度,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技艺(即谋生手段)的培养。《颜氏家训·勉学》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7]84“有学艺者,触地而安”,[7]82谓有学问有才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或入仕,或学问,或农工商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技艺,方可真正自强自立,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凡富贵之子,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舆马、与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8]这些话朴素通俗,但很深刻,阐明了年轻人立大志、务正业,对个人前途和家庭、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
读书。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鼓励子弟读书是家训的一大主题。提起读书,人们往往想到“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以为古人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做官,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对此,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序言中指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1]1这一见解在古代家训中得到了印证。
读书以求仕,并非必然。《袁氏世范·子弟不可废学》中说:“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尤不可用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8]5这里所说“无用之用者”,应解为读书可以学习圣贤的嘉言懿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颜氏家训·勉学》中明确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7]89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朱子治家格言》也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6]126
不少家训将读书、进德、做好人摆在第一位。《曾国藩家书·教诸弟进德修业》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9]21即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6]135“明理做个好人”就是要通过读书,作个知书识礼、通情达理,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多次受苦受辱之后,仍能矢志不移,谆谆告诫儿子:“你读书,若中举进士,思吾之苦,不作官也是,若是作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固不可效吾之狂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6]100许多家训作者都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激励子弟勤奋读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风。
应当承认,随着科举盛行,读书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捷径,家训中出现一些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倾向。如唐代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科举趋之若鹜的社会心态。明代王守仁得知子侄学有所成,获居前列,喜而不寐,连夜命笔:“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勉之,勉之。”[6]94家长望子成龙的企盼与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致使后来一些士子埋头八股,孜孜以求,淡忘了读书明理的初衷,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渐趋于单一化和名利化。
待人。待人接物,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代家训强调慎于接物、谦让待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先秦时周公旦对其子伯禽的一番训导,堪称典范。伯禽封于鲁,赴任前周公以数事相诫:不要怠慢亲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没被信用,不要轻易舍弃故旧,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并指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10]即使才能过人,也不要与有专长的人争强斗胜。诚实守信是与人相处的一条原则。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载“曾子杀彘”的故事,给信而勿欺作了最好的注脚。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毅然杀猪,成为千古教子佳话。豁达大度也很重要。王夫之《姜斋文集·丙寅岁寄弟侄》中说:“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于心,以积怨恨。”[1]611与人相处,应和睦友善,相互谅解,而不是小肚鸡肠,过分计较。看到对方有不是,不妨当面提出,不要藏在心里,积成怨恨。另外,“宁愿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也是一种美德。《曾国藩家书·持家之道》“情愿人占我便益”条致澄侯等三弟信中说:“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告诫诸弟:“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11]
三
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子孙进行“齐家”的教育。齐家,谓和睦家庭,端正门风,垂范后代,即颜之推所谓“整齐门内,提斯子孙”。[7]1《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而,如何齐家便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在这方面,家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齐家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内容?颜之推指出:“礼为教本。”[7]23司马光也认为:“治家莫如礼。”[12]这里所谓的礼,即指制约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妇为主的各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以礼教来规范人伦,就是向子孙传授孝悌之道。关于齐家的内容,我以为大致应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以及勤俭持家等方面。
首先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出自《礼记·礼运》篇,意为做父亲的应慈爱子女,做子女的应孝敬父母,重点是强调孝道。孝道是传统社会协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表现。对于孝的内涵,可归纳为五层意思:善事父母,养亲敬老;爱护身体,扬名显亲;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顺乎亲意,绝对服从;忠孝合一,移孝忠君。[13]《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14]99何为善事父母?《孝经·纪孝行》讲得很具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察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4]104元代以后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事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
与传统伦理所倡导的孝道及齐家思想相适应,古代家训普遍强调孝亲敬长、睦亲齐家的重要性。如《颜氏家训·勉学》云:“孝为百行之首。”[7]101北宋范质《戒从子诗》开头就提出:“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15]唐代柳玭《柳氏家训》曰:“立身以孝悌为基”,“肥家以忍顺”。[1]335明代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16]是“家道隆昌”的必要条件。清代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指出:“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17]
要治理好一个家庭,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古人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颜氏家训·治家》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7]26在生活中很难设想那些虐待自己老人的人能得到孩子的孝敬。司马光《涑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2]201李昌龄《乐善录》云:“为父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18]只有家长正身率下,公正不偏,才能使家人和睦融洽,家庭秩序井然。
其次是兄友弟恭。《礼记·礼运》讲“兄良弟悌”,意为兄弟间要团结友爱,相让不争,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为儒家所称赞。《颜氏家训》专列“兄弟”篇,论述颇为深刻:“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7]14组成家庭,始于夫妇,夫妇是父子关系的前提。子非一人,就有了兄弟关系。“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7]14许多家训对兄弟关系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认为兄弟乃一母所生,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从小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关系密切,理应互相友爱,特别是弟弟应向对父亲那样敬事兄长。宋苏洵《安乐铭》曰:“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要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1]364唐僧人王梵志《世训格言诗》云:“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务同箱柜,房中莫蓄私。”[1]273兄弟关系有其特殊性,它牵涉其他多种关系,诸如子侄间关系、妯娌间关系、奴仆间关系等。兄弟不睦,就会淡漠以上各种关系,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甚至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正如颜之推所说:“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踏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7]16可见兄友弟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准则。
与兄弟关系相连的是妯娌间的关系。妯娌不和往往是家庭争斗的导火索。要维护好妯娌关系,重要的是在家庭事务上,家长要秉公、兄弟要礼让、妯娌要以恕道给予谅解之心。按照颜之推所说:“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7]17如果能够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兄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爱抚,则这种弊端就不会产生了。
再次是夫义妇顺。《礼记·礼运》讲:“夫义妇听”,意为做丈夫的要处事得当,重点是做妻子的要能随顺。传统家训遵循儒家倡导的“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对妻子提出了一整套顺从丈夫的清规戒律。其中最典型最集中的便是唐代女诗人宋若昭写的《女论语》。它从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12个方面,要求妻子温柔贞顺、谨慎洁身、勤俭持家、通情达理、礼待亲朋、尊敬长者、善待夫君、关爱儿女。如《事夫章》云:“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将夫比天,其义非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 劝谏谆谆。”“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同甘共苦,同富同贫。„„能依此语,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1]336又如汉代著名女学者班昭在《女戒》中也指出,女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1]33-34强调女子修行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避免过于刚强没有比柔顺更重要的了。所以说恭敬柔顺是做女人最大的礼仪了。她在论夫妇关系时说:“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俱废,夫妇离矣。”[1]34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互相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礼义恩爱都没有了,夫妻也就该离异了。
以上这一套,其中片面要求妻子顺从丈夫、为丈夫保持贞操等男尊女卑的规范,显然是值得批判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数千年来,在“夫义妇顺”、“夫和妻柔”、“夫妇和睦”等理论的倡导和实践中,历史上也不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事例;贤妻良母助夫成功、教子成才的事例;夫妻同甘共苦,不嫌贫爱富的事例,等等。
第四是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齐家的重要环节。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19]俭成奢败是一条历史规律。不论豪门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在其家训中无不谆谆告诫子孙要勤劳节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的家训中,列举历史上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述了“俭养德,侈招恶”的道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1]392
这些议论真是鞭辟近理,入木三分。一千多年前的古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如诸葛亮《戒子书》要求儿子“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6]30陆游《放翁家训》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20]唐代韩休训子以俭德为法。韩休官至宰相,生活俭朴,教子甚严。所生七子,皆有父风。如第五子韩湟“性持节俭,志在奉公,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薄,才蔽风雨。”为官四十年,“家人资产,未尝在意”。(《旧唐书·韩湟传》)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质朴”。[2]217-218他在《劝言》中论勤俭曰:“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以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21]这些勤俭持家的理论,深刻而精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第五是谈家门的盛衰。在浩瀚的家训中,有许多是从正反两方面来教育子弟,藉以阐发家门盛衰的真谛。魏晋南北朝颜之推,饱经乱世,亲眼目睹梁朝士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整曰“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游手好闲。及至遭逢乱离,无一技之长,便陷于穷途末路。他在《勉学》篇中告诫儿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6]47须靠勤学以谋自立,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6]48北宋黄庭坚在《家戒》中采用对话体,叙述那些豪门富族由“蕃衍盛大”到迅速衰败的景况,申明了家和则兴,不和则败的道理,深有感慨地说:“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1]419崇尚节俭,力戒奢侈,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治国则国治。唐太宗晚年作《帝范》时,承认自己:“在位已来,所缺多矣”。[1]286他历数未能节俭等过失后告诫太子:“若崇善之广德,则业泰而身安。若肆情以纵非,则业倾而身丧。”[1]287
在古代家训中,唐人柳玭的许多高见受到人们的推崇。他在《戒子孙》文中探讨了家业兴衰的缘由。他说:“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1]339他在《柳氏家训》中总结祖上的家教传统,结合自己的经验,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立身以孝悌”(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肥家以忍顺”(以忍让、和顺使家庭和睦富足)、“保友以简敬”(以检点和尊敬来保持友情)、“莅官则洁己省事”(以洁身自好、减省繁务为官)。柳玭在罗列了家族子孙不肖的状况后,尖锐地指出败家的五大过失:即“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淡薄”。“其二,不知儒术,不悦古道”。“其三,胜几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其四,崇好漫游,耽嗜曲蕖”。“其五,急于名宦,昵近权要”。所论情辞恳切,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1]3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家训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如他在《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写给澄侯等四弟的信中说: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士宦之家。[4]47
这些议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他在写给儿子《谕纪鸿》的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6]149清史专家萧一山在《曾国藩传》中写道:“国藩治家,标其祖德”,归纳为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谓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早起,扫屋,祭祀祖先,亲睦乡里,因他祖父常说:“人待人无价之宝也”,这完全可以看出他们的家风了。
由上可以看出,在齐家教育中,重名声,讲节操,倡导良好的家风,是古代家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此外,在家训中还有一些内容,像救难济贫,报国恤民,见义勇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友善乡邻,等等。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古人对子孙的教育是全面的、细致的,而且是严格的。其核心是围绕教子做人、修身治家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旨在使子孙具备为人处世所需的各种品德和能力,甚至包括了对子女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就在今天看来,大多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四
应当承认,传统家训多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为了适应当时礼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历代家训中掺杂了一些不合理的消极的东西,诸如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的思想,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以及一些宿命论和庸俗哲学等等。即使在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中,也难免交织融合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谓是良莠并存,金沙相杂。但就总体而言,它仍无愧是先人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更应当看到,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熔铸在家训的警句格言中,薪尽火传,绵延不绝,使中华儿女从小在家训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名垂千古的人物。其中有创基立业、开国治世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有胸怀大志、目光犀利的思想家;有才智超群、创造无穷的科学家;有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在他们身上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展示着对民族和世界的贡献。《中国家训经典》一书所选历代二百多位出色的家长,诸如周公、孔子、曹操、诸葛亮、颜之推、李世民、姚崇、颜真卿、杜甫、柳玭、范仲淹、司马光、黄庭坚、朱熹、陆游、袁采、王守仁、孙奇逢、史可法、王夫之、朱伯庐、袁枚、章学诚、林则徐、曾国藩、孙中山、鲁迅、陶行知、毛泽东、傅雷,等等,他们都是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既是著名家训的作者,本身又都是传统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典型代表。他们以自己及子孙的实践,验证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成功。
学习和研究古代家训,使我们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我想至少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
其一,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传统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精辟的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对“家国一体”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宋代朱熹讲得更为具体:“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无怨,子孙世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事乎?”[22]作为一个治国的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好的道德修养(修身)、能够把家庭治理好(齐家),然后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和天下。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中国盘根错节的家族社会和宗法制度。宗法家族制度的形式是同居共财,聚族而居。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一家之亲,只有父子、兄弟、夫妇三种关系,“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7]14以家族为本,由“三亲”而“九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每个家族如同一个小社会。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内部的和睦,逐渐形成了宗法精神,宗法精神的核心是孝(子女对父母)、悌(兄弟之间)、贞(妻对夫)、顺(媳妇对公婆),其中“孝”又是核心的核心。
前述孝道的内涵之一是“忠孝合一,移孝忠君”。《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3]就是说,孝行是从事亲开始,事君为中。只有做到孝亲和忠君,才能得到高官厚禄,立身扬名。孝亲本系家庭内的道德规范,与忠君初无直接关系。传统社会把宗族的组织形式用于统治国家,也就把协调父子关系的孝移用到君臣关系上来,即所谓“移孝忠君”。早在周朝,统治者已认识到,国家的稳定,首先是家庭、家族的稳定。而推行孝道,则是稳定家庭、家族生活最有效的手段。正如《论语·学而》所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4]历代统治者注意到“孝道”对巩固、稳定封建秩序的社会作用,出于当时统治的需要,曾大力予以提倡。封建思想家进而宣扬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扩大。“忠臣出孝门”,在家能孝,于国则忠。他们极力把忠孝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且看三国时两则老母戒子的家训。一则是虞潭母孙氏,当儿子兴兵讨贼时临别训诫:“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另一则是魏国妇人辛宪英在儿子出征时的赠语:“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意为古时的君子,在家孝顺父母,出仕则为国尽忠,在位想着所负的职责,遇事想着所采取的方法,为的是不给父母增加忧患。于此可见忠孝观念之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多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社会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从“孝于亲”,“忠于国”的目的出发,勇于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扬了堂堂凛凛的民族正气。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有了好的家教、家风,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尚。在移孝忠君的同时,将家庭内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扩而大之,推己及人,兼顾别人的老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成为整个社会的敬老风尚。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敬老风尚,堪称举世无双的传统美德。[25]
很显然,在传统社会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的,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和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古代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二,家训是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如前所述,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浓缩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着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教育意义。由于它包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践行,所以深得世人称许。
然而曾几何时,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社会上展开对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的批判,古代“家训”自然被列入“横扫”之列,致使一段时期人们对一些文化遗产讳莫如深,更不消说拿家训来教育孩子了。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功不可没。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创造出极其灿烂辉煌的文明,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是与传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我们在剔除、摒弃其糟粕时,更重要的是探寻、发掘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理解,使其更加充实完善,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汪双久著.余秉颐,李季林编.家训金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1.[3]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编辑部.王阳明传习录及大学问[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193.[4](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5](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88.[6]史孝贵.古今家训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9.[8](南宋)袁采.袁氏示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5.[9](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陈良煜,译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21.[10]陆林.中国家训大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11](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54.[12]宋涛.中国传世家训(上)[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327.[13]牛志平.唐代孝道研究[A]//黄约瑟,刘健明.隋唐史论集[C].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14]张明亮.中华美德名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99.[15]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12.[16]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孙子遗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7](清)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6.[18]程钧,葛玲.中国家教古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3.[19]邓丹,陈芝国.李商隐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35.[20](南宋)陆游.放翁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1]周秀才.中国历代家训大观(下)[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638.[22]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54.[23]史仲文.儒学经典(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1.[24]论语[M].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25]牛志平.唐代的敬老风尚[A]//韩金科.’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第四篇:突发事件与公民的道德素质
突发事件与公民的道德素质
摘要: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情况下,人们毫无心理防备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会吸引很多民众的围观与关注,但是在这种时候,公民的道德素质就曝露无疑了。
关键字:突发事件;道德素质:措施
俗话说世事变化无常,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事件发生,或者是有心理准备或者是没有心理准备。在这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民众们的不同反映就体现了个人的道德素质。
比如说在一场突发事件之中,一辆载着水果的货车突然翻倒在路边,货车里面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掉了出来,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围观,而他们的行为也大不相同。比如说有的人目睹了这一幕之后,就会忙着叫人一起去抢救被货车压倒的货车司机,救人要紧,然后就会一伙人一起去抬车救人。有的人就会赶紧回家找各种工具来捡拾从货车中掉出来的各种水果,然后运回家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眼光,对救人的人群也视而不见,只是顾着捡拾水果。有的人呢,或许就会站在路旁充当一个看客,仿佛周围的事情与自己丝毫无关,更甚者可能还会拿出自己的手机拍照发微博,把这个事件发到网上。有的人或许会打120····
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的时候,每个人采取的措施往往不相同,从他们的行为中也就体现出了个人的道德素质。那些去救人的公民的做法无疑是受到人们赞扬和支持的,而那些看客,捡拾者的行为往往是受到人们的批评和指责,这几种面对突发事件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能够指责别人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行动,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非常好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原文链接:
第五篇:大力加强公民道德素质与和谐文化建设(模版)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素质与和谐文化建设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们全党全国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基本的工程,必须真正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加以对待,不断向前推进。
公民道德素质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灵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把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
和谐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不难发现,公民道德素质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现状。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的各个领域,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内在要求。具体就表现为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这种道德要求和文化导向,具体可以包括人们的和谐的意识、和谐的思维、和谐的精神、和谐的行为,以及全社会倡导的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与和谐风气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是着眼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和谐文化的内涵之中包含了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也可以说,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点。和谐文化建设要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长期着力点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好的陶冶,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平等友爱、诚实守信、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风尚,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逐步变为现实。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把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长期的着力点,让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伴随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努力营造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公民道德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中,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至关重要。当前我们的舆论引导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够;一些影视作品和出版物的格调不高,缺乏应有的审美情趣,过分追求卖点和外国人的认同,甚至以获得国外的大奖来作为评判标准;互联网上低俗风气在相当范围内还很盛行,良莠混杂,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对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产生了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基于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的影响,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把党的主张、人民的心
声和市场的需要统一起来,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可读性统一起来,把正确的引导力、强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统一起来,担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打造精品,繁荣文化。不断健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科学而切合实际的机制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可*保障。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实事求是地讲,还存在着许多随意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长效机制,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当前,最紧要的是,要通过形成良好的协调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使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建立包括责任机制、合力机制、追究机制在内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说,要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明确从上到下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责任,并将其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在严格、科学考评的前提下,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公民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新的途径,扩大公民道德教育的覆盖面。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增强活力,在改革中提高水平,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道德建设是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过程中,要遵循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群体性、普遍性、全面性特点,积极实施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切实注重实践环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主线,贯穿于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每个具体的环节、每项具体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在重视和投入上花力气,在坚持不懈上下功夫,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到应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