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时间:2019-05-14 01:3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第一篇: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

学会生存,学会做事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这是倡导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背景。因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无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还是最终的人格养成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能否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学用结合中才能促进理解和实现迁移,这是当代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所证实的。美国有一位教育家杜威批评现代教育,说它最大的毛病就是师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能带进课堂,课堂所学又不能回到生活中去应用,这两方面的脱节造成教育上最大的浪费。这一弊病也可以说是长期困扰学校教育的大难题。多多开展社会实践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克服它。

然而,学会做事的教育价值并不局限于满足带有个人功利色彩的生存需要,它还与学会做人的当代社会的发展诉求有关。“做事”与“做人”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通过“做事”来学会“做人”的。这里,“人”不能作抽象解读,应该放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发展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理解,这就是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一员的“公民”,有别于封建社会的“臣民”(相当于主权而言的被动的受治者)。公民社会是有别于封建等级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新一代公民的成长而言,除了需要课堂上的授受之外,更有赖于行动。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内化,才能化育成与现代公民社会相适应的习惯和心理,这就是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实践精神。这种性格和特征,只有在真正需要运用智慧的实际生活情景中,在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解决与切身利益攸关的现实生活问题,在学会善于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尽公民义务的行动中才能锻炼出来。也只有在这个心智开放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所谓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力。一切知识学习,道德养成,人格培养,素质教育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才不致于使教育目标落空。

中小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关注、解决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很重要,对于一个令人激动的未来社会愿景来说同样缺之不可。学校应该通过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承担多一份教育理想,不应该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

深圳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来说形式多样,市、区两组教育部门建立了许多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我市有些学校组织师生远赴遍远地区、革命老区开展活动,使师生增进了对国情的理解。近几年来深圳市在文化立市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为中小学生课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无论是从物质环境还是从重视实践活动的意识来看,都有一定基础。但也有憾事,就是这样好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且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动机还很模糊,而且学科化倾向十分严重。

从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参加度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有很多事可做。比如说我市有个别大型公园经营困难,长年亏损,为什么不能象上海一样拿来建设成为全市中小学校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基地呢?某些新建文化设施商业味太浓,为什么不面向学生实施免费制度呢?特别是市政府提倡建设学习型城市,文化进社区,开展社区终身教育,我市学校大都座落在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社区里面,为什么不能整合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呢?尤其是我市以高科技立市,全球、全国均有许多高科技企业、实验室落户我市,为什么不借助科技环境优势开发科普教育基地呢?社会实践之所以处于各自为政的原因,一是全市缺乏统筹,社会实践有过多的利益驱动因素在内;二是教育认识上也仅仅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单纯的生存教育、传统教育、纪律教育、德育等,视野狭窄,还没有从现代社会公民素质养成的高度来看待特区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教育的哲学思考,更缺乏整体教育设计,这才是最大问题所在。

2006年12月6日

第二篇: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肖梦瑶

(摘要)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关键词)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现代化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中,都把公民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在呼唤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

一、公民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国情

公民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没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就没有民主法治的国家?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①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深深感到我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教育所塑造的公民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觉得,在我国推行民主政治,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最大的参与主体?在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我们有一个“臣民意识”极为浓厚,公民意识极为欠缺的国情。

首先,我国古老的文化缺乏这方面的传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所以说,‘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事众’;而为政则在乎‘如保赤子’自古相传,二三千年一直是这样”?②在这种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而且民主权利意识也极 1 为欠缺,与西方社会很早就认为公民是一个包含“民主?自由?平等”内涵的政治概念相比,中国社会只有“臣民”、“子民”、“草民”、“良民”、“暴民”的说法。20世纪初,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国民性曾经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他们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辛亥革命后,公民教育开始在我国萌芽和缓慢发展。但是,遗憾的是,近代中国的国民性改造和“新民”、“立人”的努力,由于不具备稳定的政治条件和相应的经济社会基础,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然推翻了“三座大山”,但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

其次,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在当今中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的平等地位与权利不受侵犯的条件已逐步具备,现代公民应该能够走出专制主义造就的“顺民”与“暴民”的传统束缚,清楚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意识到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却长期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学校虽然从中小学开始就设有思想品德教育课,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普遍接受的仍是一种“听话”教育。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上有哪些权利茫然无知。在许多问题上,学生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发挥,无论理解不理解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标准回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精心的培养,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却被束缚和限制了。

再次,社会尚未形成培育公民意识的普遍氛围,其实臣民、公民、子民、顺民、人民等等,每一个称谓它都是有特定的含义。一般说来,公民是有主体性的,但仅仅是主体性恐怕还不足以诠释公民,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政治内涵:即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身份,尤其在把公民和臣民对比的时候,这种政治色彩就非常鲜明,臣民是封建制度下皇帝眼里的子民,只有皇帝才是国家的主人,时代变了,建立了共和国,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共和制下的公民都有权利参加政治生活,了解对国家应承担的义务,但比较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公民的这种政治身份却有意无意地被淡化了,以致于公民对自己的权利也是模糊的。如,“公民”这个词用的非常少,用的频率最多的是“百姓”和“人民”,这些习惯正反映了我们公民教育的滞后,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公民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政治色彩的概念,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教育。1912年,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在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主的教育宗旨,他首倡教育应以德智体美四育并重,同时又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④,赋予公民道德以法兰西的“自由、平等、亲爱”之内涵,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今天,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有了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自动产生合格的公民,而要产生民主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必须提高公民素质?那么,公民素质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一是主体意识。人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是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作为民主法治国家的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与他人地位平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责任能力和人生价值,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公民也必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是权利意识。权利是公民存在的方式,是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保障,是参与社会生活,取得并维护各种权益的根据。作为公民,首先,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三是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相联系,作为公民,还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代社会,公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清楚自己一切权利的实现,都应该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现代法律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要求公民不仅要树立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不可剥夺的权利意识,而且要树立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

四是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的自觉性。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 3 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意识,公民的民主参与以公民地位的平等为前提条件,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公民,才会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和监督,积极地维护和改善民主制度和民主秩序,这是从法律制度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

五是守法意识。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一般而言,守法意识如果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项道德义务,就能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所以,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公民要具有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意识,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六是道德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法律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靠道德来调整的。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在新形势下,人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笔者把上述六个方面的意识合称为公民意识,而在上述意识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道德意识,因为以上谈到的与法律相关的各种意识其实都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通过宣传教育,各种法律意识由外在的规范成为公民自觉自愿遵行的规则时,这些法律规范对公民来说便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因此,公民教育其实是一种现代德育。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公民教育

第一,公民教育要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传统德育的重点内容是服从和奉献,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欠缺是明显的。在一些人眼里,道德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善恶界限混淆、诚信规范缺失,完全是因为群众觉悟低下使然,是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使然,也就难怪群众 4 对某些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经常带有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的心理。因此,笔者主张公民教育应该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第二,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社会化水平。如果没有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经历和体验,没有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公民素养是很难形成和提高的。世界范围的民主化历史告诉我们,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的民主生活经历构成民主文化成熟的必要前提。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种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对公民教育的最好实践。

第三,开展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使公民意识深入人心?这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工程,这项工程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贯穿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实现经常化和制度化。在内容上,它不仅告诉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而且引导人们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公民信仰法律。不仅教育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德,而且教育公民诚信友爱,平等竞争,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四,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要靠公共教育机构——学校来实施。公民教育虽然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是社会教育,但是社会教育面对的工作非常繁重,而且对成人进行教育难度较大,所以应该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在各级学校开展良好的公民教育,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这是打造民族复兴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目前各门课程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公民教育的要求,但是还很不够,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学校教育,公共生活及其公共精神应当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体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全国各地推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学科把德育的要求。公民教育的要求和公民素质的培养渗透其间;甚至我们还可以像许多国家或者像我国上世纪50年代那样在学校中开设公民课、宪法课,为公民教育建立稳定的载体,内容就是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和国家的关系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同时也为现代 5 公民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局将被打破,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逐渐转变,物质文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公民意识等现代理念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公民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的表征,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注释:

①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19,(3):5.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5.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334.④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1.参考文献:

1.曲丽涛.公民社会与政府模式转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61:19-23. 2.王小平.公民参与:从渠道拓展走向权利保障[N].黑龙江日报,2008-04-14. 3.于新恒.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公民参与[J].公共管理研究,2007,3:49-52.

第三篇: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自然辩证法

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途径,并结合高等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高等教育

综观世界各国,一些国家(如中东产油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较弱,而一些资源奇缺的国家,如日本、以色列却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其原因在于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本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1]。由此可见,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碰撞的重要因素。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给出了一个定义:“全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2]

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科学素质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①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②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③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3]。

概括来讲,公民科学素质即为“四科两能力”[4],而“两能力”比“四科”更根本。“四科”的内容中,相当多的是认识性、理解性、或者观念性的东西。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了“四科”,更重要的是运用它们去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检验我们对“四科”的理解程度的标准,也是科学 [1] 王章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审思与重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124.马来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基本认识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8(8):4.龚雄.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自法.关于公民科学素质.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28日 [2][3][4]

自然辩证法

素质水平的标志。

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状况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很大。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尤为欠缺[5]。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进行了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6][7]。通过这次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以及与以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比美国1990年的6.9%低4.65个百分点,比欧共体1992年的5%低2.75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1]。

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基[8]。在目前全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芬兰),他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而且他们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较高的公民科学素质为依托和保障,反过来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将促进整个国家的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高。

2.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不利于社会的建设。第七次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群比例为:城镇居民3.6%,农村居民1%;东部地区3.9%,中部地区1.8%,西部地区1.3%[1]。[5] 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理论界,2007(10):36.何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科普[6]研究,2008(6):8.[7] 高宏斌.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2009(2):126.侯波波.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8):286.[8]

自然辩证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呈现正相关态势。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会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建设。

3.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因职业、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职业方面,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各种职业群体中水平最低[5]。在年龄和教育程度方面,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大,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依次降低,学生是科学素养最高的人群。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2.9%,女性为1.6%,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1]。

4.诸多愚昧迷信的观念和行为还在生活中存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中国传统原因的因素,迷信活动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偏远地区。像风水、生辰八字、算命等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见。而且由于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科普活动的局限等因素,使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5]。

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和提高的因素

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进行对比,经济因素是影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②另外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历史上长期对科学技术的忽略,导致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③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迷信等封建思想的存在也阻碍了科学的普及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清形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由国家主导,进行全民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各国都在采取积极行动,来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如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澳大利亚1989年推出的“提高国民科技意识计划”;英国1994年启动的“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等[9],中国必须由国家来主导,坚持长久的进行科普活动。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9] 俞国女.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90.自然辩证法

农民是科学素质较低的人群,那么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必须采取可行的办法,例如通过科普来说明怎样科学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方法,调查显示,除了正规教育,我国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和报纸。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根据调查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调动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由于历史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限制,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长期而有效的体制,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四、大学教育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国民科学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学校正规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渠道。

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明显差距出现在大学阶段[10]。那么,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与美国的高等教育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美国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可以认为是通识教育,其基本理念是:青年学生不应该单单接受专业知识,而是需要受到负载人类知识主要领域的综合教育,从而将学习的中心从现成知识的传授挪移致综合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态度的陶冶上面。

而我们所经历的高等教育,是受到严格的专业限制的高等教育,其宽广度甚至不及我们所受的初等教育。而初等教育的深度又根本达不到高等教育应有的深度。因此,我们就是错误的过早进入了专业领域。

由于我们过度的强调专业知识及面向社会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渐渐的变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或者技能教育,这对于培养国民的科学素养显然是很不利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还需要国家和个人深入的思考和长久不懈的努力。

[10] 范冬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9.

第四篇:浅谈大学生公民素质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公民素质要求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现代公民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的社会形态,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公民社会发展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要求。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对当前大学生素质的深入思考,发现大学生群体在公民素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现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来认识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来启迪当代大学生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成为优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做一名有“中国梦”的先进大学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现状 存在原因 重要性 措施 “中国梦”

引言:大学生是社会中有朝气,有热情,有知识,有文化的特殊群体,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观念意识的改变,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的基础文明素质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生对社会风气不断改善,整体公民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2010.10.20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着刺了八刀后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度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 „„2011年9月6日晚,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 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 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 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两打人者欲逃离被 控制„„2013年2月24日,李冠丰(李天一)又因涉嫌轮奸案被捕„„他们也是公民,他们也是大学生,他们都用血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极大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它从总体上应该包括公民的智能与技能教育,法律与道德规范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等。能力是指人能够进行某项活动或胜任某项工作的才能和本领,对公民进行能力教育在于提高公民的智能和技能,而这些能力决定着公民的行为质量和效能决定着公民的作用、成就、贡献和价值等;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教育可以实现公民在外监督与内在约束的统一。提

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公民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公民其他素质的质量、效能和价值。对公民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公民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可以为公民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平台。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是一个崭新的角度和领域,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有收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具体现状如:在道德素质方面,与父母长辈关系不太好,甚至有不少大学生不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经常和长辈发生冲突,更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心。在社会公德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主动关心爱护他人,缺乏诚信意识,对社会问题冷漠,待人接物上缺乏一定的经验。法律知识素养薄弱,主人翁意识不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懂得如何正确的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不懂法、用法、维法,而导致青少年的犯罪,和违法乱纪行为不断发生。政治参与素质低,很多大学生对自我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参与政治生活不积极,如民主选举时的不在意,盲目性,随意性等。

就以上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予以追溯,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㈠旧有中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先天性不足。

公民教育是以民主,法制的政治制度,平等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众的现代基础文化教育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而旧中国公民教育发展受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影响和深厚的封建主义,民主专政的制度和文化积淀等的影响其局限性始终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依然对当代公民存在影响,公民及公民素质教育还不自成体系,还只是部分公民素质教育内容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实践中还存在着实施主体不明确内容体系不完整等缺陷。

㈡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社会功德意识淡薄缺乏法治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从外而内的开始受市场经济物质性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淡薄,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淡化对素质道德等的关注,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能力,甚至有些也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而挫伤其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从而误导他们失去公德意识,甚至做出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想

背离的行为,因此,注重对人们内心精神和谐秩序的道德的引导和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㈢人文教育的缺失,学校公民教育缺位。

如在教育内容方面,公民意识养成问题上存在着误区和偏差,把公德教育视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把公民意识的教育等同于责任、义务教育,教育目标与内容不明确;在教育途径方面,尚未形成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公民素质教育还只是零星分散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并且缺乏系统、具体的实施计划;在方法方面,偏重灌输理想、原则和不容置疑的理论性观点,缺少学生面对事实的自主性判断;在教育效果方面,当代大学生对公民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其公民行为水平相对较低,公民权利意识相对较高,而公民义务意识相对较低。还有一些大学生民主意识淡漠、缺乏权利意识和责任感、漠视法律和规则的倾向也十分明显。

㈣大学生自身对于自我素质塑造的忽视。

古时的读书之人以圣贤为自我目标的塑造,而他们不论从言行还是举止上都传递出温文尔雅的人格魅力,待人接物上,处事品行上讲究以和为贵。素净的白衣,手持扇羽,为人谦和,广谈博学是古时知识分子们的写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已不再像稀世珍宝一般为人敬仰。而且随着大学生受社会影响的加大其自身能力和素质等的塑造却每况愈下,极度欠缺。据调查显示80%高校附近网吧、KTV、电玩城等娱乐场所火爆经营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受外界物质利益影响而迷失自我,近年来,大学课堂逃课旷课成为普遍现象,校园内打架斗殴,甚至血案发生率也呈上升之势,大学生群体开始广受外界质疑,大学生自毁形象,自身不主动积极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成为其自身素质塑造的最大障碍。

以上只是从部分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素质问题予以分析,其中前三条是外因,最后一条才是内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应关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趋向性发展,引导其从根本上认识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离不开具有良好的公

民意识、行为习惯和能力的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2.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

善与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之间则存在着内在联系。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的支撑,要求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是具有现代平等、权利、责任、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等意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团队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合格公民。

3.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法治与德治充分融合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热爱国家、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社会,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者。

4.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公民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

育的现实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反映了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要求和任务。

5.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可以引导大学生群体首先学会适应

新时代未来公民社会的要求,从一个合格的公民开始做起,实现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自我追求、提升与完善。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再次深思。做一名有梦想有追求,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是我们对“中国梦”的回应,让我们小小的梦想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大大的贡献。

社会,学校,家庭都应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公民科学理性精神,着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公民素质教育,促进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加强民族精神培育,铸造大学生公民的民族魂,构建大学生有效参与机制,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搭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联系的立体通道。

随着大学生内涵的蜕变,它正失去它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和尊重,由此也为大学生强加上一层灰色的外衣。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失去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应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建设社会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汲取生活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五篇:公民养成教案5

我们在行动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根据我们小组几个人最近在校门口商店的观察,发现每天早晨上学、中午午休和下午放学的时候是同学们购买零食的高峰期,大多数学生在进校、回家之前都会去校门口的商店里买零食,这些零食大多是垃圾食品,主要有:辣片、糖果、干脆面等。由于学校内不允许吃零食,所以大家都急急忙忙的在校门外吃光自己买的零食,这样冷的天气又很快速的吃这些不干净的垃圾食品,导致很多同学肚子疼。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最近我们小组特别关注了学校门口每天卖烤肠的小摊儿,我们发现这些小摊儿的卫生条件是在是令人担忧。首先,我们发现烤肠的小车是半封闭的,有一个门是方便商家制作烤肠的。只要一遇到大风天气,尘土就会刮进考场车,那么烤肠就被污染了。其次,我们还发现商家在制作烤肠时根本没有戴卫生手套,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这样很不卫生。最后,我们看了一下制作烤肠用的油,发现考场盘子里的油有黑色的小东西,我们觉得也很不卫生。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为了让大家看清我们平时爱吃的这些零食的真面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特意找到了一所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不吃垃圾食品而制作的一段视频了。讲述了一些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请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首先,我们将要和制定方案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讨论我们的行动方案。然后,我们将逐一去实践制定方案小组进行制定的方案计划。

我们是制定方案小组: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制定了以下方案:

1.发宣传单,宣传垃圾食品的危害,呼吁同学们不要再去买垃圾食品。2.劝告家长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去买零食。

3.劝告校门口的商贩不要再在校门口卖烤肠等垃圾食品。4.寻求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除了刚才的方案,我们还打算:

寻求学校老师帮忙在各班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找机会交给同学们如何辨别三无食品。我们还将会将我们观看的垃圾食品制作过程到各班进行播放,让大家了解垃圾食品的危害。最后我们会向学校申请:开展“拒绝垃圾食品”宣誓会,让同学们自由参加。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由于这只是我们初步的方案计划,还不是很完善。所以,除了以上我们制定的方案,我们还将继续寻求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我们一起完善我们的方案。我们将会查阅更多的资料让我们的方案变得更加合理、可行。我们是寻找政策小组: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刚才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了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然而这些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是完全不一致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都明文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2.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3.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然而,在我们刚才观看的视频里那些垃圾食品的生产过程完全不符合以上的标准,可以想象到不符合标准的垃圾食品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多大的伤害。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有些垃圾食品的制作原料是腐烂、变质的,甚至在视频里添加化学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法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将我们所查找到的这些公共政策下发到各小组,为各小组讲解这些公共政策,帮助各小组了解我们所查找的这些公共政策,以便他们更好的制定方案、寻找问题、实践行动。

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有些垃圾食品本质上就是三无食品,我们无法辨别产品的厂家、生产日期等,让我们吃了很不放心。《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一条规定: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下面由我来汇报关于垃圾食品带来的危险问题:

1.网易信阳新闻 : 6月6日上午,罗山县一名5岁男童尚某疑因食用在路边小卖部购买的“牛排香”食品致中毒,在从罗山县人民医院转院到信阳市中心医院途中不治身亡。该名男童7岁的姐姐同样食用了“牛排香”在罗山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东北网12月28日讯 星期五,像往常一样,学校下午不上课。11岁的小颖和同学结伴回家,并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超市买了一根烤肠。边吃烤肠,小颖边和同学往家走。谁知刚到家里,小颖就对妈妈说自己难受。随后鼻子就向外流血,嘴吐白沫,还没有等到救护车到孩子就去世了。下面由我来继续向大家汇报:

中新网昆明4月19日电(记者 胡远航)近日,有媒体报道云南一小学生吃了5包麻辣条后性命难保,引发热议。事件中的12岁女生李冬艳,为富源县田冲村委会阿依村人,田冲小学五年级学生。3月25日下午放学后,李冬艳和同学在附近的小卖部买了2根雪条和5包“麻辣条”吃,当晚即感到身体不适,奶奶带其到村卫生所治疗,医生视为肠胃炎,次日偏向食物中毒进行诊治。3月28、29日,李冬艳亲属先后将其转到村医唐普进家、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30日上午又转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4月17日晚七点三十分左右,李冬艳经抢救无效死亡。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试验研究:

美国科学家通过胶囊内镜的方式拍摄了“加工食品”与“无添加物食品”被吃进肚子里的情况对比,结果发现手工拉面在32小时后已经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则仍保有残余、尚未完全消化。而方便面难以消化,是因为其中加了多种抗氧化剂、添加剂等,长期食用有害健康。我们小组下一步的计划是:由于我们搜集到的这些资料都是来源于网络,所以我们打算从手边下手,收集更多的材料。我们已经写好了一份调查问卷,正准备印制交给行动小组,让行动小组的同学帮我们去发放问卷,搜集资料。

下载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刍议社会实践与公民素质养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观及素质养成与审美价值观调查问卷

    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观及素质养成与审美价值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这份问卷旨在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以及对于素质养成与审美价值观的看法。为学校“......

    企业管理者人文素质刍议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论坛论文】企业管理者的人文素质刍议06春MBA林志斌050722044一、企业管理者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的意义与作用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地方,乃社会之本,财富之......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一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

    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

    引言 中国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长期以来,有一种“经济文化落后”、“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搞不了民主”的理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选举会影响社会稳......

    教案: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养成

    大学生道德教育及素质养成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含义,了解古代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及今天的道德规范;并分析了当今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面临......

    小学生现代公民素养养成初探

    小学生现代公民素养养成初探 宿豫第一实小 徐莉 现代公民素养,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和文化的多方面的知识、规范、行......

    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民素质

    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法学系的学生。 那么我就先以法律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大家都知道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

    公民科学素质五篇范文

    1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解读(任定成 2006) 11:对"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数据的再思考(佟贺丰 2007)12:多渠道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吕夺印 纪秀君 2004)13:公民科学素质测试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