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州人大常委会对我州贯彻实施
州人大常委会对我州贯彻实施
《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州人大常委会教工委 李永权
近日,李金旺副主任带领检查组到蒙自市、建水县、泸西县实地察看了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及中药材种植情况,听取了相关县市政府贯彻实施《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的工作情况汇报。李金旺副主任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州、县市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宣传,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服务能力,严格执法和管理。针对我州中医药事业发展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宣传不深入、人才严重匮乏、经费投入不够、民族药开发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检查组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一要深化认识,进一步确立中医药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条例和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中医药发展精神,推动《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及全省发展中医药大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切实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研究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加大中医药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二要强化措施,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保障机制;四要加大扶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五要完善政策,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六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州级中医医院建设。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教工委、州卫计委相关领导参加了检查。
第二篇:人大常委会对州司法局工作评议的意见
自治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司法局局长彭光明所作的《关于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州司法局工作情况报告》和评议调研组的调研报告,经评议,提出以下评议意见:
一、主要工作情况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司法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发扬“团结敬业、求实创新、廉洁高效、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按照局党委提出的“一年一个重点、一年一个样子、三年大变样子、五年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抓住机遇,顺势而谋,依法履职,认真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在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促进我州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依法履职,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1、普法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我州第四个五年普法规划、州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州委普法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各级普法机构的专兼职人员,三年来共编印下发“四五”普法读本18万余册,举办各级领导干部法律讲座120期,州、县(市)、乡(镇)三级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600期,全州党政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文教、卫生、邮电、金融等系统共13万多人相继参加了“四五”普法“五统一”考试。2003年7月26日,全州1126名州、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五统一”普法考试。
2、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有效。2002年以来,州司法局克服困难,认真落实中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2003年开展人民调解年活动,已基本形成了州、县(市)、乡(镇)、村、组五级人民调解网络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民间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补充的“大调解”格局。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州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51896件,调处成功48756件,调处成功率达94%,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3、法律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律师管理工作中,坚持每年两次的全州律师活动日制度,积极开展公职律师、公司律师试点,促进了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在公证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行“规范化公证处”和要素式公证文书业务,统一公证行业标准化建设,全州10个公证处经考核全部达到“规范化公证处”;在法律援助工作中,认真宣传贯彻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法》,进一步加大了法律援助的力度;在法学教育工作中,积极协助学校和教育部门举办法律大专班和远程教育法律本、专科班,同时还进行了“企业改革与法律服务”专题调研活动,与云南大学法学院合作编写《彝族法律文化研究》,主持全州国家司法考试等。
4、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根据我州“二五”依法治州规划,调整充实了依法治州和依法治县(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州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依法赔偿制、评议考核制已初步建立。2003年9月召开了全州依法治州工作暨表彰大会,表彰了20个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5、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州司法局机关先后投入使用了于2003年分别建成的2034m2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新办公大楼和2800多m2的20套职工集资建房,公务用车由原来的4辆增加到现在的7辆,配齐了机关各科室的计算机,开设了楚雄州司法行政网页。在近三年里,州司法局向中央、省、州争取资金679万元,为10县(市)司法局统一新购猎豹三菱车9辆、2000型桑塔纳1辆,富民和广通两个标准化司法所试点已竣工,实现了元谋、南华两县司法局办公楼整体搬迁新建,永仁、牟定两县司法局办公楼的搬迁工程已经启动。2002年,州司法局、元谋县司法局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勤政廉政建设逐步加强
两年多来,州司法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委民主集中制和中心学习组制度,凡属干部人事、重点建设项目、大额经费开支都坚持党委集体讨论研究决定;二是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有关工作制度6项、管理规定12项,全面规范了接待、汽车修理、差旅费报销等项工作;三是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在购置电脑、电梯、汽车、桌椅等办公用品始终坚持政府采购,局机关财务每年公布两次,实行财务公开。2002年12月经州委考核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
(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州司法局狠抓班子建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司法行政业务、法律、科技,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和法律素质,逐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在班子中积极开展交心谈心与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中,认真贯彻州委“围绕中心工作保稳定,围绕公正执法抓队伍”的要求,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全州司法行政系统从上至下基本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工作氛围。近三年来,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先后涌现了受州以上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90个、先进个人167人,2003年州司法局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考核评定为州级文明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差距;
2、普法经费不到位,法律援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3、在改革开放中,对法律服务市场的规范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监管还不到位;
4、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三、整改意见
1、认真贯彻依法治州基本方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理念,确保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为全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2、加大经费投入,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普法经费要按“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认真落实。适当增加法律援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工作培训经费,确保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按照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针对我州普法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
3、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创造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加强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法律服务队伍。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法学理论研究,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狠抓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和法律业务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把司法行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基层,做到抓基层、强基层、固基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履行监督、指导、协管职能,狠抓基层法律服务和业务规范,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篇:对加强我州老龄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我州老龄工作的调研报告
西双版纳州老龄办 杨志华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州各级涉老工作部门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和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按照年初省老龄办关于加强调查研究的安排部署,作者积极深入基层调研,对加强我州老龄工作作了一些思考,现形成肤浅的调研报告,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州老龄工作现状
1、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2009年末,全州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0.3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1 %。其中60—79岁老年人91875人(城镇18639人、农村73236人;男44340人,女47535人),80—99岁老年人11604人(城镇1711人、农村9893人;男5017人、女6587人),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7人(城镇3人、农村54人;男14人、女43人)。享受城乡低保困难老年人14986人,纯老年人家庭人口1523人,五保老人2091人。
2、老年群团组织情况
全州共有各级老年(体育)协会977个(农垦系统493个),会员人数5.63万人(农垦系统2.45万人)。
其中州级有老年群团组织2个:州老年人体育协会(主管部门州文体局),州老年诗书画协会(主管部门州老干局)。在民政部门登记。
县市级有老年群团组织5个:景洪市老龄(体育)协会、景洪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勐海县老龄(体育)协会;勐腊县老年人联合会、勐腊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在民政部门登记。
乡(镇)、村(社区)、厂矿、农垦系统老年群团组织970个,在上级老协组织登记。
3、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情况
全州现有老年活动中心(室)326个;有门球场地298块,老年气排球场地363块(其中专用98块),地掷球场地166块;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1个,在建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11个,床位509个,在建敬老院2个;老年大学4所,老年学校24所。
4、老龄工作机构设置情况
州级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杨沙副州长担任,副主任由刘云坤、兆勇军、李向元、白云波同志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州民政局长刘云坤同志担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副处级。办公室编制3名,实有3人。
县市、大部分乡镇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老龄委主任都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景洪市老龄委办公室设专职主任,老龄办机构为正科级,编制5名;勐海、勐腊县老龄委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局长担任,老龄办机构为股所级,编制各2名。
5、老龄化州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同全国一样,我州已处于老龄化社会。今后一个时期我州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我州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我州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有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已经10.35万人,占人口总数11%;二是老龄化势头迅猛。
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人口陆续进入老年,预计2018年老年人口将达17%,2025年将达20%;三是未富先老。我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面临的困难多、难度大;四是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理论和政策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
二、我州老龄事业发展情况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 3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狠抓落实,老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我州积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老龄法规、党和政府有关老龄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重点宣传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及《西双版纳州关于贯彻〈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实施意见》和《西双版纳州80周岁以上老年人保健补助和百岁寿星老人长寿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等。州广播电台在新闻版块节目《新闻听点989》的“傣乡新十分”专栏中开设子栏目——“金色夕阳”,重点播出反映老年人老而不休、发挥余热、积极奉献的典型事迹,重点宣传社会各界涌现出的尊老、敬老、助老的做法和亮点。每到重大节日,新闻媒体都刊登或播放慰问信、尊老敬老标语字幕,向州内用户发送敬老宣传和节日祝福短信。并在节庆、重大老年活动现场散发汉、傣文版《条例》等宣传单。做到报刊杂志经常有文、电视经常有影、电台经常有声,扩大了社会影响。
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助老主题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为老年人做好事献爱心、走访慰问、读敬老书、写敬老文章、评选“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健康老人”、举办“敬老节文 4 艺晚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和谐西双版纳建设。
二是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
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五保供养、社会救济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老年法》和《条例》对老年人的各项优待规定,印发了《西双版纳州关于贯彻〈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实施意见》(西政办发[2008]4号)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保健补助和百岁寿星老人长寿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从2008年起,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给予8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保健补助,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的长寿补贴,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新突破。2008至2009年共发放高龄保健补助18341人次917.05万元、长寿补贴120人次12万元。
州内老年人持《老年人优待证》免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旅游景点,免费使用收费公厕,优先挂号、就诊,免交挂号费(不含专家门诊),优先购买车船票、上下车船,优先获得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服务,减免贫困老年人的相关费用等优待政策基本得到落实。服务场所、窗口普遍设有明显的老年优先、优惠标志。景洪市、勐海县实现了老年人持《老年人优待证》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勐腊县也在积极落实中。
三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引导老年群团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在城乡推广健身球、太极拳、门球、气排球等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2007年成功承办了42支代表队、2168人参加的第二届“银潮畅想、岁月如歌”全国老年合唱大赛,2008年组团60余人参加了首届“云南省老年文化艺术节”,每年组织“全州重阳节老年文艺晚会”,县市、乡镇老年协会文艺晚会经常化、健身操舞天天化。嘎洒镇曼暖龙村老年协会还代表我州老年人参加了东盟中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并获得金奖,展示了我州老年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宣传了富裕民主和谐开放的西双版纳。
四是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认真履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赋于老龄办的行政执法职责,完善维权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老龄委成员单位积极开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五保供养、减免公园门票、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优待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建立了“西双版纳州老年人维权中心”,开通援助电话2144548,及时妥善处理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纠纷和案件。建立老年人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及时妥善处理老年人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没有发生老年群体上访事件。2007年至今我州法律援助中心共为老年人提供刑事法律援助1件,民事法律援助39件,法律咨询1233人 6 次,援助范围涉及老年人的赡养、人身损害、医疗事故等多个方面。
五是老年活动场所、养老福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007年州政府制定的《西双版纳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我州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中心”、“完成220个村级老年协会及活动场所建设”、“建设西双版纳州社会福利院”等项目列入了《规划》,并逐年组织实施。仅2009年我州投入978万元建成乡镇敬老院5所,设计床位350个的州社会福利院已开工建设。筹措资金133.3万元(州60万,县市39.5万,群众投工投劳折合33.8万),圆满完成30个老年活动场所建设任务。
三、制约我州老龄事业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我州老龄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老龄问题也更加突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还不到位。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高,对老龄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不够。部分老龄委成员单位积极协调、主动配合的意识还不够,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社会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
(二)老龄工作机构有待进一步加强,体制不顺、编制少、7 任务重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县、乡(镇)老龄工作机构不健全,乡镇的老龄工作均由民政助理员兼职。由于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兼职人员对老龄工作多是忙于应付,部分工作在个别地区出现基本无人管的“盲区”。
(三)各级财政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不足。虽然州人民政府已经制定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各级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入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要。目前全州只有景洪市级安排有专项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其余县级和乡镇都没有安排,造成老龄工作举步维艰。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如“州本级每年按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以每人不低于2元的标准安排老龄事业专项经费,列入州本级财政预算”未落实。
(四)基层老龄工作、城乡老年人保障水平发展不平衡。农村老年群团组织建设不够规范,老年人活动、服务场所设施比较简陋,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
四、下步工作对策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省、州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州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着力健全 8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落实惠老优待政策,着力加强农村基层老龄工作,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为此,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老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解决好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确保基本养老待遇、基本生活待遇和基本医疗待遇的落实。进一步规范高龄保健补助的发放工作,落实好老年人优待证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编制《西双版纳州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向州委汇报,争取出台《州委 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老年人协会及老龄工作部门的意见》,按照省要求尽快出台州、县市《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涉老部门职责,落实专项经费,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满足广大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爱心护理等服务需求。加大养老机构和老年服务、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壮大规范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倡导志愿服务行动,发挥志愿服务者的作用,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形成一个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要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观念和 9 养老观念,接受新的养老方式,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有序推进。
(三)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一法一条例等老龄法规政策,继续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宣传敬老爱老助老典型事迹。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促进代际和顺、老少共融。形成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保障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老年文体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四)抓好农村和基层老龄工作。按照基层老年协会“七个一”标准,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协会的管理和服务。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积极参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敬老先进村(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基层老龄工作全面发展。要加强基层老年组织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村五保老年人供养问题。
(五)关注民生,为老解困。积极筹措资金,努力为特困老年人解决住房、医疗、生活等切身实际困难。
五、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老龄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养老要依靠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机构,医疗要卫生部门支撑,困难救助离不开民政部门等等,单靠老龄工作部门单打独拼无法做好老年人的管理与服务,必须把涉老工作部门纳入老龄工作委员会,各司其责,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为此建议参照“工、青、妇”的模式,在原有的老龄工作委员会议事机构下设专门的工作机构,州本级设立正处级一级局(办),专司老龄工作,编制10至15名,下设综合科、权益科、老协办。(目前,全省16个州市中,昆明、曲靖、丽江、文山等州市的老龄办均已为正处级单位,内设职能科室,编制7至26名);县(市)级设立正科级工作机构,编制5至7名;乡(镇)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设1名兼职人员,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五落实”,州、县、乡、村形成老龄工作网络。
(二)规范各类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建议在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后,按照工作职责凡是涉及老年的群众组织(协会)统一归口到各级老龄办管理。各级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群众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其行为,促其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在老龄工作机构管理下的自管自治、自我服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三)完善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正常的老龄事业经费投入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事业发展需要,安排老龄事业经费和老龄工作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2010年6月
第四篇:关于对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县域行政区划的确立,必有它赖以形成且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定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渊源和地理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就要针对这些差异性,从市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就我州而言,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错位竞争发展之路。
一、制约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
(一)体制制约调控有限。表现在对市县区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对经济调控的空间很小,手段不足,能力有限;尤其是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后,县域经济面临着融资困难、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较为突出。
(二)机制制约执行力有限。表现在对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平稳过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强调任职年限内的政绩,加上一些干部频繁调动交流,造成部分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铺摊子”,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
(三)人才制约保障乏力。表现在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1-
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奇缺;乡镇企业技术人员少,整体科技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加快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推进思想解放
1.抓牢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只有始终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我州县域经济才能壮大总量、提升实力、增强竞争力,才能解决好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努力克服县域经济中“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和盲目自满”的思想,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多作纵横比较,查找差距和不足,在全州牢固树立“不发展即倒退,发展慢了也是倒退”的观念。
2.强化市场调整意识。一是要树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意识,彻底破除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用市场经营的观点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二是在当前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克服“等待观望”意识,以调整应对调控,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新的特点,强抓机遇,找准工作方向和新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增添一些降低宏观调控不利影响的措施办法,继续保持县域经济增长势头。
3.解放思想从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者开始。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破除消极畏难等观念,努力在全州营造五种氛围:
一是把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努力营造大胆改革、大胆实践的氛围;二是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唯书唯上,努力营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氛围;三是努力营造大干实干的氛围;四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官”字,树立“仆”字,把权力指导转变为市场指导,把行政行为转变为服务行为,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高效运转的政府运行机制和服务氛围;五是重视创造有利于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环境,真正使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努力努力营造一种拴心留人的氛围。
(二)明确特色经济思路。
制定我州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思路,要以我州资源优
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为基础,结合省州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城乡建设一体化、三产服务现代化、经济模式外向化、发展主体民营化。以加快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为主线,以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努力形成西双版纳州县域经济特色。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第一产业要围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推进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第二产业要围绕特色产业,重点做大做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支柱工业;第三产业要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突破,打造特色旅游。二是在城乡结构调整上,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重点,突出产业化和城镇化对
农村经济的“双带动”,缩小城乡差距。三是在投资结构调整上,坚持扩大投资与优化投资结构并举,着力抓一大批项目和一
批大项目,以投资拉动和产业拉动并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三)全力把握工作重点
1、主攻旅游强州这一关键。一是着力推动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进一步完善六个旅游度假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旅游经济示范区建设步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引进资金、信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增强对各类资源的聚集力。二是积极探索后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新路子,着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城镇化,强力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
2、夯实农业稳州这一基础。要着力做好“加减法”这道题
目,一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加强市场引导,结合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和生产技能状况确定农业生产项目,减少行政干预包办。二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加快探索土地流转步伐,减少农户分散经营。三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就业,减少农民在农村、在土地上的数量。
3、加速城乡一体化这一核心。一要把区域定位从城郊
结合部转变为城市中心区,抓好规划和管理,突出特色和品牌。二要抓好经营土地这个核心,创新投资融资体制,保护坝区农田,积极发展山地城镇,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
移,不断形成城乡互补互惠的产业格局。三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对人、财、物、企、商等资源聚集力。
4、树立招商环境这一品牌。要坚持把优化软环境作为环境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来抓,一是要着力优化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兑现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规模企业财税扶持政策、骨干企业纳税目标考核政策,发挥背靠大企业的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成效。二是要强化服务,继续坚持和完善好为招商引资服务的措施和办法,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关心支持。
(四)努力提高执政水平
1、增强决策执行力。一是抓紧研究制订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经济工作领导责任制等制度,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坚持实行单项目标考核;设立综合目标奖、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奖、经济工作重点项目奖和突出贡献奖,坚持物质奖励与给予荣誉、干部考核任用相结合,真正调动全州上下抓机遇促发展的积极性。二是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从严治企。
2、采取有效调控手段。应在遵循间接调控和计划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好多种手段,加强对我州县域经济运行的调控。一是通过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对县域经济特色园区、相关产业和企业制定完善相应的财税优惠扶持、返还用于基
础设施投入、扩大生产等政策,并切实予以兑现;二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三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县域经济运行和进行经济监督,保障我州县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平稳增长。
第五篇: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切实推进党建工作
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切实推进党建工作
● 丁家喜
红河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自2006年4月28日成立以来,通过突出“八抓”,不断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增强了履职实效,塑造了人大形象,树立了人大权威,促进了常委会依法履职,民主履职,切实发挥了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一、抓学习,提高素质。机关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学习问题,修订完善了学习制度。在学习中,注重把党委学习和机关学习结合起来,支部学习和各工委(室)学习结合起来,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各党支部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同时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好书推荐、“两学两合格”(学党章,做合格党员;学公务员法,做合格公务员)、“六比六看”(比学习,看素质;比干劲,看精神;比服务,看效率;比团结,看协作;比廉洁,看正气;比成绩,看贡献)和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既在常委会机关营造了学、比、赶、超,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二、抓作风,塑造形象。机关各支部坚持从服务基层、服务代表、服务群众抓起,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从直接影响机关形象的具体问题抓起,认真解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党委把机关作风建设摆到重要日程,纳入“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及红河州直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上班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实行挂牌上岗。制定文明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纪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单位内部作风建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按照州纪委、州委组织部、州直机关工委的部署,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按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做到会前自学、征求意见,会中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每年各党支部都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塑造了机关的良好形象。
三、抓活动,营造氛围。党委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委、支部、小组活动规范化、经常化。高度重视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及时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参加州直机关“党建工作百米宣传栏”活动,每月机关内部开展一次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每季度与相关单位开展一次联谊活动,营造了机关朝气蓬勃、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形成了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互相关照的挚友。
四、抓扶贫,关注民生。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常委会领导和各工委(室)领导时刻关注着人民群众的疾苦。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信访工作中,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信访工作的“窗口”、“桥梁”作用。仅2007年就受理信访件376件,处理群众来信117件(次),接待群众来访236人(次),并做好跟踪、督办,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党委领导经常深入挂钩扶贫点绿春县大水沟乡牛俄村调查研究,协调经费50多万元,解决了该村道路硬化、通电、通水、上学、就医等问题,使该村各项事业逐年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每年党员的教育捐款都达1万多元。为解决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慕善村贫困生李乔光在大学四年间的学费,每年又捐资5000元,保证其完成大学学业。
五、抓制度,规范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出台后,机关修订完善了红河州人大常委会机关23项工作制度,并形成达7万余字的制度汇编。党委修订完善了党建工作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支部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制作了红河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规范,在秘书科、行政科、信访科、代表联络科设置了共产党员示范岗。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了常委会机关的各项工作程序。
六、抓廉洁,风清气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党委在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纪党风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每年都制定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廉洁从政、抓好班子和分管部门的廉政建设及承担的具体廉政建设任务等三个方面,层层落实到各工委室。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不断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分层次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等形式,对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十不准》规定,严格执行“四项纪律”、“六项制度”。利用宣传栏的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格言教育,开展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监狱考察活动,与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在开远小龙潭监狱开展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大胆履行监督职能,党员领导干部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不断提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常委会机关真正做到了民主、公正、清廉,风清气正。
七、抓党建,推动工作。党委每年根据州直机关工委年初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阶段检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党建考核与业务考核相结合。积极探索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和“争做八个表率,即:理论武装,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开拓创新,做促进发展的表率;维护团结,做促进和谐的表率;牢记宗旨,做维护民权的表率;求真务实,做转变作风的表率;清正廉洁,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学法晓理,做遵纪守法的表率;知荣明耻,做文明风尚的表率”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常委会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抓履职,有为有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州人大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民族立法权。常委会机关在履职中做到了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定人分管、定期研究、定位活动;不越权、不包办、不失职。敢于集民意、代民言;乐于慷慨相助、扶贫帮困。真正做到了科学履职,民主履职,增强了履职能力,提高了履职效果,实现了有为有位。
通过以上“八抓”,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形成了一个机构健全、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运转高效的机关,党的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党的建设,推动了机关的工作,树立了人大机关的良好形象。在全州开展万民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中,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获州机关第一名,连续三年考核评比获州机关一等奖,2006年荣获“州级文明单位”称号,人大常委会机关己建设成“勤政清廉、务实高效、充满活力、和谐奋进”的机关。
(作者单位: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石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