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开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下乡”的具体工作任务,根据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06年2月底和3月上旬,两厅组成联合调研小组,深入昆山、涟水县、沭阳县、盐都区、兴化、邗江等地农村,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各级财政、文化部门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负责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走进农民家中听取群众的呼声,把握农民真实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苏农村文化的现状
总体上看,我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九五”期间,省政府拨出专款3750万元用于解决全省乡镇无房、危房文化站建设。“十五”期间,省政府召开全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相关政策,设立了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经费,从2002年起每年由省财政拨出1000万元,扶持苏中、苏北地区新建和扩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137个,其中新建项目超过80个,各市、县配套资金达31199万元,各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1704.38万元,资金总量和建设规模在“十五”期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省政府还拨出2730万元专 款,解决了全省30个无房、危房文化馆、图书馆问题。到2005年底,全省已实现了2002年省政府在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在文化部开展的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我省一级馆的总数均名列全国第一(一级文化馆31个,一级图书馆47个)。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文化厅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基层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我省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的评选命名,培育了一批农村文化骨干,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使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受经济基础和地方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程度的制约,我省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在不同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发展很不平衡。如,全省47个国家级一级图书馆中,苏南地区5个市27个,占总数的57%,苏中3个市12个,占26%,而苏北地区的5个市仅有8个,占17%。“十五”期间,全省近1200个乡镇文化站,面积低于300平方米的有493个,其中无房站111个,占全省文化站总数的38%。按区域分析,苏南地区低于500平方米(不含500)的乡镇文化站有107个;苏中地区141个;苏北地 区382个。扬州市乡镇文化活动场地的总面积由1999年的11万多平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万多平方米;南通市文化站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21843平方米下降到现在的52817平方米,5年减少面积达69026平方米,占原有面积的56.7%;兴化市全市文化站面积由2001年的9730平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7314平方米。
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尤其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集镇建设和乡镇合并过程中,变卖、出租、拆除文化站,从而出现了一批无房站;二是少数地区乡镇在文化站与广播电视站合并期间,将文化站房产变卖、文化站人员集中到广电站办公,运行一段时间后,广电站又改为垂直管理,导致一批文化站资产流失;三是“九五”期间全省消灭无房文化站时,乡镇文化站负债建设,建成之后长期负债运行,由于乡镇财政拮据、无力还债,乡镇政府只得将文化站变卖还债;四是乡镇财政困难,乡镇领导为解燃眉之急就卖文化站。如涟水县陈师镇文化站,“九五”期间省财政补助10万元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淮安市还奖励了1万元,2004年由于乡镇财政困难,镇政府就以12万元的价格将文化站出售掉。仅涟水一个县就变卖掉了8所文化站。五是文化站被挤占现象严重。如涟水县朱码镇,“九五”期间省财政扶持10万元建起的文化站,被镇政府划给了公安派出所做办公楼,文化站长就在乡镇大楼里办公。六是瞒报、不报。如沭阳县37个乡镇大多数文化站无站房,出于某种原因,“九 五”期间根本就没有上报;2004年文化厅统计无房站时,该县仍然没报。一些乡镇文化站明明无文化活动用房,在统计上报时,将文广站的广电机房、站长的办公室和宿舍也折算成活动用房面积。统计表中50平方米以下的文化站,实际上就是无房站。
二是农村普遍存在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各地普遍反映,目前老百姓的精神空虚,赌博、迷信活动猖獗。沭阳县反映,现在是“教民人数比党员还要多”,睢宁县现有教民7万多人。兴化市反映,目前农民捐资建寺庙、建教堂的积极性很高,文化站不如寺庙建得好、锣鼓声不如麻将声高、文艺骨干变成了和尚去念经。2001年省政府取消了每人每年1元钱的电影费之后,全省农村电影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走访过程中,老百姓抱怨:想看戏看不到戏,想看电影看不到电影,想看书,文化站的书又太旧,一本书三四十块钱,太贵、买不起。
曾经有同志感到困惑:现在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去了,农村里就剩下老年人和孩子,农民还究竟看不看书、喜欢不喜欢看戏和看电影?在被称为“泰州一支独秀”的兴化市周庄镇文化站,我们仔细查阅了借书卡,全年借阅人数在3000人次左右。农民读书的类型,青年人当中女同志喜欢看言情类文学书籍,男的喜欢武侠类。在盐都区,调研组在路边随机抽样调查农民家庭。一家农户的八仙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我们问谁看的,正在做作 业的学生回答,是他祖父看的。走进隔壁一个姓沙的农户家,我们问围拢过来的群众喜欢不喜欢看戏和看电影,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姓沙的男主人说:现在的农民“很无聊”,喜欢看电影看戏,就是看不到,晚上就只好靠打麻将、打牌来消遣,如果有电影、有戏看,我们肯定结伴去看,就不打牌了。
三是文化站队伍不稳定,人员老化,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陈旧。兴化、沭阳等地文化站人员工资待遇至今未能落实,上访不断。由于待遇差,每月只能拿300元左右的工资,文化站业务骨干严重流失(外出打工),导致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新人不愿意进文化站,导致文化站人员老化现象,加之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上老一套,文化站搞的活动对群众没有吸引力。沭阳县37个乡镇,只有5、6个文化站长是文化业务干部,不少文化站工作人员不懂文化工作,更无文化水平,连美术字都不会写。马厂镇的党委书记抱怨说,现在的文化站是“人员待遇无保障、有编制无阵地、工作有人不会抓”。马厂镇文化站5个编制,1人外出打工,2个转业军人,1人兼职,都不懂文化工作,只好让他们挂职到村,县里开展文化活动时,乡镇党委分管书记只得自己去请人、拉表演队伍。
四是缺少切实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从调研情况看,苏南地区的县(市)对农村文化工作基本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体系,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站年初有指标、年终有考核;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村文化工作只能靠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书记、镇长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的,即使是年财政收入只有400多万元的乡镇,文化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不重视的,年财政收入3亿元的乡镇,文化工作也处于无声无息的状态。因此,参与调研座谈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强烈要求并建议,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要像考核GDP那样量化农村文化建设指标,要像抓计划生育、社会治安那样抓农村文化工作,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江苏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对策建议
为促进江苏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精神,结合江苏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江苏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调整、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配臵,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 化权益。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至2010年,全省县、乡(镇)、行政村都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基础设施。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每个乡镇都配有专职文化干部。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使得农村文化工作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加强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十五”期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上,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
建立省、市、县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至2010年,实现“乡乡有5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中心,(行政村)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实施江苏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对全省低于300平方米的493个乡镇文化站,省财政按照分地区、分档、分类补助的原则,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给一定的资金补助,市、县财政也给予补助。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要求是,除已有的乡镇影剧院和露天文体活动场地 外,文化站综合设施的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到2008年,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乡镇文化站综合设施,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
各县(市)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行政村文化室建设。村文化室建设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室多用”,明确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可将闲臵的厂房、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臵校舍,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在不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提倡中小学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体育等设施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
(二)创新文化站体制机制。改革现行的文化站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进人与用人机制,增强文化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乡镇文化站的生机与活力。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鼓励和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对文化站实行双重领导。县(市)文化局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文化站新进人员必须通过文化局的业务考试后才能录用;文化局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对新进文化站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全面实施“三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省政府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专项补助资金投入。苏北、苏中地区放映一场16毫米电影,每场成本在100-120元。由省文化厅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省财政厅设立农村电影放映补助资金,由文化厅组织考核、验收后,给予农村电影放映队每场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进程;到2010年,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彻底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积极开展“送科普”活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看书难”问题。“九五”开始,在各级财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尽管在农村乡镇兴建了一大批乡镇万册图书馆,但由于后续投入未跟上,很少增加新书,乡镇万册图书馆总体运行情况不理想。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并要求各地参照执行。由于种种原因,我省一直未能实施。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送科普”活动。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农村适用、农民喜爱的图书,直接配送到全省34个财政困难县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再由文化站定期将图书流动到村文化活动室,方便农民群众就近读书,真正解决农民看书难的问题。
定期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省政府“三送”的要求,由各级财政出资、文化部门组织,利用农闲、节庆、集市,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农村文化活动的内涵,正 常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抵制腐朽文化,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真正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推广盐城市先进文化下基层“三百工程”经验,每年由政府组织,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社区、广场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出群文新作,做到常办常新,农民参与面更广,活动影响更大。通过培育典型,文化主管部门引导,地方政府扶持,逐步形成农民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实施农村特色文化战略。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刺绣、风筝、绘画、泥人、陶瓷、雕刻、编织以及戏曲、杂技、花灯、龙舟、会船、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各级文化部门要大力鼓励,促进其发展,积极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农村文化特色村和文艺骨干。
(四)稳定、发展农村文化队伍。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为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状况,由县(市)财政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在编人员的工资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彻底解决文化站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也能吸引有文化的年轻人到文化站工作,逐步解决乡镇文化队伍老化的难题,更新农村文化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服务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村 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由省文化厅组织对乡镇文化队伍的轮训。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中办27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各级干部晋升的考核指标,纳入全省扶贫攻坚计划,确保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省文化厅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评估考核机制,将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工作作为文化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专项监督检查,年终向全社会公布各市、县文化工作的考核业绩,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工作组下到**社区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此地文化资源蕴藏之丰富,意识到保护好此片地区文化资源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天心的重要意义,于是结合下基层活动,对学院街地区进行深入调查,对街道区 域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简要调研报告如下:
一、原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貌:
学院街地区南接城南路,东靠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北至解放西路,西临湘江风光带。辖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占地0.45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9000余人,街巷76条。据街志记载,学院街地区的历史开始于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学院街也因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此设提督学院而得名。历朝借设官在此征钦。历经七个朝代2000多年风雨沧桑,逐步繁衍成商贾云集、居民集居之所,成为古城长沙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也造就了学院街地区璀璨的历史文明。原学院街地区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
1、庙宇众多。据历史记载,此地区曾为城南风水之地,由于历代封建王朝迷信风水,商贾市民祈求平安富庶,遂大兴土木,建设庙宇。各朝均有增加,至民国初期,此不足0.45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建成各种规模庙宇达5处之多,分别有建于秦时的娘娘庙,建于宋朝的西文庙,建于清初的天妃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屈子祠,华光庙等,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3处,当时香火极盛,成为学院街地区一大盛况。目前,这些庙宇或毁于“文夕”大火,或被拆除,或已迁往别处,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2、古井密集。学院街紧邻湘江,井水水质甜美如饴。学院街的古井,培育了当地的市井文化,也养育了许多名人。随着历朝人口的增长,古井越来越多。但后来由于自来水的 普及,至九十年代初期,街道范围仅保留古井10余口,但在长沙相当面积的地区来说,已非常鲜见了。其中,有遐龄井、白鹤井、古石井、文星井、泉嘶井、金砂井、陈家井、华光庙前古井、娘娘庙内古井等,不少古井都有优美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有3口古井在使用。
3、街巷凝香。旧时作为提督学院所在地的学院街,在这片并不算宽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精典的名称,形成独特的老街文化。街道范围共有街巷76条,60%以上还沿用旧时的名称,如凤栖园巷、墙畔祠巷、**、百花村巷等,这些街道名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长沙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状况,而且表现出使人赏心悦目的文学韵味、高雅的艺术特质,体现了长沙人性格“清慧而文”的一面。
4、住宅古旧。学院街地区属于长沙古城中心之西南,半湘街、南墙湾即为古城墙。旧时此处居民稠密,住房鳞次栉比,而结构大都为秦砖汉瓦、木板平房,也有少数木板二层楼房。这些建筑体现独特的历史人文特征,充分反映出旧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民族习俗等。近年来虽然全市上下大兴土木,但作为老城中心区的学院街,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原因,还有幸较好的保留了原有风貌,古旧建筑达到街道建筑面积的70%以上。
二、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 分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就是文化。而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历史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宝贵财富。长沙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天心区作为长沙的南大门,具有文化名区的美誉,在打造经济强区的同时,充分保护和改造现有的文化资源,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用文化的繁荣来促进和引导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院街地区以北正在进行坡子街民俗名食街建设和太平街历史文化街规划,以西已建成园林式湘江风光带,以东已建成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而去年又对该地区内的古潭街进行了改造,恢复了古潭街清朝建筑风格,可以说,这片地区正处在开发建设和文化改造的中心地带。学院街地区曾是古城长沙的南部区域,也是长沙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虽然目前该地区不少历史资源已遭破坏,许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但鉴于它所处的特有位臵和目前尚存的部分资源,对这片地区进行整体改造和开发,重新展示它的历史感和特有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北部文化组团的一个重要版块,将北部文化资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大的文化区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学院街地区的文化资源改造和开发,必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形成亮点,才能吸引人气,促进发展。这既可结合本地特色,也可借鉴外地经验。例如,长沙城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历史遗存,城市中心位臵几千年不变的大城市在世界 上十分罕见。而学院街曾是老长沙的中心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而且许多房屋建筑都还保留旧时风貌,街巷呈现清代风格,在开发建设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对古旧房屋进行恢复、改造和重建,凸现清朝时期或别的时期的文化特色。又如,南京年年举办和报道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活动,使南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而长沙却没有因“文夕大火”而增大名气。学院街曾是“文夕大火”的重灾区,在开发建设时,可以借助“文夕大火”这一历史事件,建设“文夕大火”纪念馆、石碑、广场等,设立长沙“文夕大火”纪念日,通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以此教育群众增强防火意识,同时也可大张旗鼓对外宣传,以扩大影响吸引游客,达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又如,地名文化与民间传说,也是学院街很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北京一家全国性报纸在旅游专页用一整版篇幅刊载了《长沙老街》的照片,说明外地人也把长沙老街看作一种旅游资源。北京搞“胡同游”,我们也可以搞“老街游”。学院街现有76条街巷,不少还是老的风貌,而且大都沿用原有的精美名称,在开发时,可以有目的的保护和改造几条老街,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目前虽已对古潭街进行了改造,同样,也可以对西文庙坪巷、登仁桥街等进行改造,如果能开辟一条老街旅游路线,一定能引来不少游客。
三、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对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既是天心区建设文化名区的需要,也是长沙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对该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由市、区相关单位,包括市、区国土、规划、建设、文化、财政等部门和学院街街道,共同组成工作组开展工作。开发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论证,制订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规划的制订要结合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和湘江风光带的建设,对四片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总体上考虑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功能和布局,达到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的目的。而且,其开发过程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没有经济效益的开发是不成功的。开发模式可以进行合作开发,也可以由政府独立开发,而对其中部分经营性项目对外招标,相信此黄金地段会有人愿意参与招标,这样也能减少开发经费。对具体保护和改造措施,有以下几点建议:
1、保护一批历史建筑。以政府名义颁布保护条例,重点对一批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并尽快拆除周围破损的房屋,让沉淀多年的历史建筑亮出来,构成学院街历史文化新的亮点。
2、保护一批历史文化老街。老街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见证。要对该地区老街老巷和“老字号”店铺进行保护性改造,整体规划保护街区内的建筑、建筑风格和特色,严格控制保护街区内的建筑项目、建筑密度和层高,使其与长沙新 的建筑景观容为一体。
3、建设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纪念性场所。建立“文夕大火”纪念馆、纪念广场等,以作为长沙历史的见证。建立学院街提督学院、杨开慧烈士纪念亭,恢复汉长沙太守韩玄墓等,以显示长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4、扩建一批历史文化景点。保护和恢复街道范围内的古井,在部分古井周边建设茶艺馆,让外人品尝到长沙的茶艺文化,感受到古井的神奇。
5、建造一批城市雕塑。结合湘江风光带的扩建,在标志性地段建3-5座反映湖湘文化特色和长沙精神的大型雕塑,以及长沙和平解放和开放的长沙等城市雕塑,以增添长沙城市新的景观,提升长沙城市的文化品位。
关于保护市北区老工业文化遗产的调研报
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青岛市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及我区产业布局的调整,传统的工业产业将逐步在我区消失、退却或转移,这使得原有的工业建筑和大面积厂房等纷纷失去传统工业的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基础设施的改变及城市规划的需要,其中一部分工业用地已影响或者干扰新的建设,尤其是我区的部分老工业厂房日益残败、生产基地逐步向外迁移的情况下,重新利用和发挥这些 旧工业遗产的作用,如何使其能够对市北区发展特色城区做出贡献,怎样处理好旧的工业遗产同市北区大力实施的“商贸兴区、科教兴区、文化兴区、人才强区”四大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等已成为我们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此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市北区老工业企业建筑现状
市北区是历史上的老工业城区,有许多老工业企业聚集在这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区传统工业结构调整,老企业退城进乡措施的实施,给市北区遗留下大量的闲臵工业厂房。目前,利用这部分闲臵老厂房已改造建设了12处都市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建成后,取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岛品牌与城市的共生现象已成为中外城市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范例,“海尔、海信、青啤”这些著名的品牌大企业,为青岛赢得了荣誉。特别是我区拥有青岛啤酒厂、青岛卷烟厂、等百年老厂房等大企业工业发源地。同时,我区还有着一大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工业遗产。如:长生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辽宁路94号)、“金鹿”自行车公司(位于青岛市曹县路29号)、“灯塔”酿造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辽宁路73号)、青岛卷烟厂(位于青岛市华阳路20号)、“鸡牌”味素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市内蒙古路2号)等。这些品牌企业的厂房大部分位于市北区的中心区域,靠近刚建成的昌乐路文化街,并具有历史永久的传 统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历史价值比较高。老工业厂房的建筑特点和风格,见证了青岛市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几代人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但近几年,随着“退二进三”的逐步推进和企业发展规模受地域限制的现状,这些老工业都面临着搬迁和拆除的打算。所以,面临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历史工业文化遗产是为我区打造文化城区,保留丰富工业文化,作为我区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保护和重新利用老工业建筑的意义
老工业建筑是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特征,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工业遗迹,既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的尊重,也是对青岛市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保护好工业不同发展阶段有价值的工业历史遗存,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城市发展轨迹。对于这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我们应该持有一个尊重、保护、改造、更新、再利用的态度,怀着崇敬和珍惜将它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这些老工业建筑一旦拆毁就再也无法恢复,抢救这些老 工业遗产,已是刻不容缓。保护、利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新利用和发挥旧的产业遗存作用、处理好旧的工业遗存同我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即时抢救将拆迁的老工业建筑,让工业历史不能空白,不能断代,传承工业历史,开创未来的美好愿望。在 青岛,以工业园区建筑为范本,彰显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园区模式,日益成为加速城市文化产业特色化进程的主攻方向。如青岛啤酒厂建设的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啤酒一条街,就是我区利用工业遗产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保护和重新利用这些老工业厂房,并赋予老工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和历史轨迹,开展爱国主义和历史知识教育,提供新的并具有宝贵价值内容的教育基地都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我们应该以“保留--再利用--再创造”的思想对待市北区这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在保留传统的历史建筑形态和提升空间商业价值的同时,使它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成为更具有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厚度的新城区。同时利用这些老工业建筑创建“老工业文化园区”或注入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创建“创意产业园”、“老工业旅游地”等,让这些园区成为我区打造特色城区的新名片,增加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保留城市记忆,保留原汁原味老工业生产特色,繁荣区域经济等方面具都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
三、保护和重新利用老工业遗产的几点建议
1、增强政府各级领导和居民对工业文物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工业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区政府有关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个问题,把对工业文物的保护、管理、20 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并尽早确定不可移动和重点保护的工业文物名单。
2、按照原工业建筑的实际功能和建筑特点,对它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建和技术处理,使其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录载体,并借助原有的空间形成可为新功能所利用的新空间。如在原自行车厂老厂房保留昔日曾经兴旺的“金鹿”自行车加工制造情形模型的同时,保持现代生产制作现场;保留“灯塔”食品酿造的原工艺流程加现代生产流程等。目前如鲁邦房地产利用原公交集团公司楼房和青岛同泰橡胶厂生产车间的建筑特点,修旧如旧,在恢复历史原貌基础上,再加以创意装饰,形成国宴厨房酒店。
3、利用靠近昌乐路文化街的闲臵厂房,建立一处保护工业文物遗存的展示馆、档案馆,展示我区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保护下来的工业建筑,设臵史志区,精选档案和临时展出的材料,包括企业发展简史、产品发展史;设臵人物展区,展示历届老模范、优秀职工名单与事迹;设臵重大事件集萃区,各年代所发生的对职工、居民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设臵老照片区,展示包括50年代来职工家属的生活照、学习照、工作照、历代厂区照、老干部照等。
4、在符合区域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工厂整体搬迁和出售企业,要在合同中加入保护工业文物的条款,无论任何企业接手这些工业文物,都有保护的责任。对于有困难、无力承担自身遗存保护的企业,建 议政府责成土地储备中心,用不低于企业调整搬迁成本的价格整体收购,交由政府委托成立的独立开发机构来研究。
5、利用这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工业建筑的独特风格,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目前,已有“海尔”、“青啤”、“青岛港”形成特色的青岛工业旅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借助青岛已拥有三家“国字号”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利用这些老工业企业的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开发“工业旅游”。
内蒙古山西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考察调研
报告
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由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民族工作又一次摆上了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该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社会文化等与东南部沿前地区显得落后许多。而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又大多地区边境地带,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进行得如何以及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或贫富,都将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社会安定和党与国家事业的发展和声望。因此,党和国家号召我们,要从大局出发,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工作,要增强对少数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少 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务必与少数民族地区走上共同富裕、共同进步、齐齐奔向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基于这一精神和指导思想,2005年6月3日至9日,广州市委统战部和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组织安排了参加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的第八期党外副处级以上干部进修班的其中一组学员,前往内蒙古和山西两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考察活动。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本次外出社会考察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族宗教与民族经济发展等。而本小组的考察调研内容着重于内蒙古的牧业经济和山西的历史文化发展两大方面。在市委统战部和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的精心组织领导下和在当地有关单位与企业的密切配合下,本次的社会考察调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圆满的结束。
学员们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感情;并在考察的全过程中较好地体现和发挥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服从命令、统一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同时,使我们在课堂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并加深了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拓宽了视野,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收获甚丰。现就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蒙古经济社会状况与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的北部有一个面积占全国总面积1/8并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3位的民族自治区,叫内蒙古自治区,人们习惯上将它简称为内蒙古。内蒙古的地理方位处于北纬37°24’-53°20’、东经126°09’-97°10’之间,它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相壤,西与甘肃、宁夏相连,南与河北、山西、陕西三省相邻,北和东北却与蒙古、俄罗斯相毗邻,国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其战略位臵极为重要。内蒙古境内面积118.5万平方公里,东西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处达1700多公里,成长形地形状。
内蒙古是一个民族自治的省级自治区,全区共有49个民族,内蒙古族和汉族人数为居多。兼有朝鲜、回族、满族、达翰尔族、鄂遇克族等40多个小数民族。其中的内蒙古族,有“马背上的民族”和“吃肉多于吃粮的民族”之称,蒙古人性情豪爽、粗旷、奔放、彪悍,能歌善舞,并以酷爱骑马、射箭、摔跤而称著于世。现全区人口已接近25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首府,而现代工业城市则设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城市人口分别是213.9万和230万人。该自治区下设有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这4个省辖市,另还有呼伦贝尔、兴安、锡林郭勒等8个盟和16个县级市、17个县、52个旗。
该自治区的气候基本上属于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少,不及南方广东省的1/6。且降雨期多集中在夏季,冬季的下雨量只占全年雨量的15%左右,春旱现象最为常见,“十年九旱”是该区春季气候的生动写照。该区远离海洋,地势较高,南方的阴雨天气难得一见。但日照时间倒是非常长,是我国日照时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我们抵达考察的那几天,其傍晚入夜或太阳下山的时间为下午8时15分。白天太阳的紫外线辐射非常强,光能资源特别丰足,故当地所产的瓜果非常可口清甜。
内蒙古境内的马路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在呼和浩特往包头等城市之间已基本开通快速公路。从内地进入内蒙古,可以通过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到达,从西至东流经该区大部分地区长达数百公里的祖**亲河黄河水道,以及区内的多条支河流为内蒙古的人、物交往及经济建设作出了她默默的奉献。
内蒙古自治区疆土辽阔,资源丰富,境域内享有“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通地是煤”之美誉;在靠近或隶属南部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东南的丘陵所产的粮食,足以供应自治区的粮食需求,还略有多余可向外省区提供供应;地处东部的大兴安岭,虽是我国的寒极所在,但它同时是我国闻名世界的产林区;地处西部的包头白云鄂博的铁矿,霍林河、乌海、包头、伊克昭蒙等几处的煤矿,都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
牧业,自古以来都是内蒙古的主导农业产业。在多个世纪以来,内蒙古就到处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一派景象。据内蒙古奶协提供的材料表明,现今该区所拥有的草原面积达8666.7万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6800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5%,这块辽阔的草原和土地,为牧业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据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周文毅的介绍,内蒙古全区2004年度的奶牛存栏总量已达219万头,约占全国总存栏量的20%;鲜奶总产量为490万吨,约占全国鲜奶总产量的18.9%;当地牧民2004年的牛奶总收入约为85亿元之多。奶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又一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又是成为当地政府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当地的农民养殖奶牛的热情和积极性仍然高涨,全区养殖奶牛超万头的旗县已有50个,牛奶产量超万吨的旗县已达65个。奶牛业发展得较好和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包头和呼伦贝尔这三个地区。呼和浩特市目前的奶牛存栏已超过50万头,这个存栏数相当于广东省的10倍,牛奶总产量为160万吨,也相当于全广东总量的15倍之多;呼伦贝尔市的奶牛共有46万头,包头市为30万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已把“乳业兴市”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对乳业企业和奶农给予一系列的如贷款补贴、风险基金、土地及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促奶业大发展,并立志将该市创办成为“中国乳都”。伊利集团亦据此也提出了自已相应的奋斗目标,要争当中国的乳业帝国。据内蒙古伊利集团行政部和市场策划部总经理刘春海介绍,目前在内蒙古境内养奶牛者已接近百万,在他们当中,其中有60%的人在养牛中是有钱可赚的,且他们的生活因养牛而得到了 较大的改善;约有30%的养牛者效益稍差一点,钱他们没有能赚到多少,趋于保本或持平状态,充其量只是赚一份人工钱而已;另剩下的约20%养牛者,是因为他们在买回来的牛原本就不是很好的品种牛或缺乏饲养管理技术而终于导致亏本的。不管怎么说,通过养牛赚了钱的农民还是占大多数。也就是说,从某一个角度讲,养牛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农民发家致富门路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这是他们的一条生财之道。
奶业的创收,的确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据当地奶协统计所提供的数字表明,光伊利和蒙牛两家乳业企业2004年的产品销售总额就接近160亿元,其中所创税利高达10亿元之多。值得关注的是,伊利集团的营业销售总额自2003年起一直领先于全国同行业的首位,而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头羊。预计伊利、蒙牛两企业今年的销售总额将会突破200亿元大关。区内的奶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全是依靠这两家乳品企业的拉动。上述两大乳业企业,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亦有上好的表现与贡献。他们在牛奶宣传方面,已经连续多年投入到宣传广告的费用,累计多达20多亿元,这对培育中国的牛奶消费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号召中国人多饮牛奶并养成饮奶习惯,他们对此已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贡献。中国人在近一两年来牛奶消费量有大幅的提升,这与伊利、蒙牛在央视的大密度的巨额牛奶宣传是有一 定关联的。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还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蒙古人身强力壮结实得很,这是否与他们的世袭爱好饮奶的缘故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蒙古人的身上,多少已感悟到“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一些哲理。
内蒙古的经济社会,经过了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其经济发展中,奶业是近几年来发展得最为快速的一个产业。除此之外内蒙古的包钢、羊绒制品、肉食品、化工、水泥等产品或行业亦有很大的发展并在国内赢得了较高的盛誉,全区的GDP亦有较大的增长。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它与沿海发达的广东、浙江、上海等省份或直辖市相比较,还是落后了一截。时至今天,该区有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还得依赖于外省区的供应,还有许多的行业均处于空白。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基础与实力的不断积累,方能得到逐步的解决和改善。
地处中原的山西,在远古时期就被称为晋(晋国的所在地),它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为山西。山西的面积为15.5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占70%,人口为3300万人。山西的财富与资源十分丰富,人们说,在山西有两件宝,一是历史文化,二是煤。山西是我国的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有人说“每一脚踏下去,都是宝”。煤已经成为山西的第一大经济元素,同时它也是山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据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李副院长告知,山西去年所挖出的煤就多达35亿多吨。煤对山西来说,被视为“黑色的金子”。中国的文化远古流长,而山西则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山西到处随地可见名山、名城、名院、名寺等古刹文物,那里的宗教文化、根祖文化、民间文化、晋商文化、人文遗产随处可视、可索、可寻。山西的历史文化,最为突出、集中和体现在古建筑、彩画和雕塑等的艺术精典上。山西的古建筑举世闻名,向来赢得了中外建筑家的青睐、崇尚、向往和借鉴。中外来山西考察学习古建筑的学者专家常年川流不息,故山西赢得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美称。我们此次抵达山西一行所到的大同、大原的悬空寺、五台山、云岗石窟、九龙壁、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万佛寺、晋祠、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等名胜古迹,处处可感受或领略到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无处不留下历史文化的踪迹。在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悬空寺,始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该寺落址四面环山的一处较为空旷怡静处,在离地50多米高的半壁山雁悬空而建。古代的建筑者和工匠们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风格、特色与道教法事之人所追求的“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宁静意境,以及其法事落脚者的人身安全等因素融为一体,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而营造了一个“奇、悬、巧、美”四合一的美景。该寺庙是我国现今仅存的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唯一的独特寺庙。这笔宗教历史遗产是那么珍贵和不可多得的罕世之物。品质超群的建筑艺术,特别是木质与砖型的古建筑物在今山西境内并能被较好保存至今的共有11800多处,其中晋代前的木质结构建筑物有106 处。建筑艺术,到了唐代时期,已经进入了高峰的鼎盛时期。
光彩夺目的彩塑、彩雕艺术与作品亦是山西历史文化的杰作之一。我们在五台山寺庙所看到的唐塑与彩雕,都讲得上是唐宋时期雕塑极品。据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张教授介绍,目前在山西境内被保存较好且甚具时代特色的明清时期的雕塑作品共有11360多处。仅在平遥的双林寺内就存有2000多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佛象,故山西有被称为“东方彩塑的艺术宝库”之说。
大同的云冈石窟,处处、尊尊突显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所雕形象神态千姿百态,神态栩栩如生。洞内雕塑的形象多达4万多尊,成就非凡,它已被列为中国石窟三圣之一。同时,它又是我国在1961年经国务院最早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规模为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它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石窟艺术宝库。
座落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它最能反映出晋商文化的一些内涵和特质。山西的商人,以他们的智商,开创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第一家山西票号。而票号、票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近代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使用票号这种金融手段和形式,几乎在那二三百年的时间里牢牢掌握和控制着中国金融业的霸主地位。山西票号的创始人乔老爷和“日升昌”的总经理雷履泰等人,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金融业经营能手,他们被后来的欧洲的旅游社会学家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日升昌”票号,其实就是中国 银行的鼻祖,其分店和连锁店开遍全国各大城市,在北京、上海、张家界、沈阳、苏州、夏门、桂林、重庆、长沙、广州、香港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生意十分兴隆发达。山西票号和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布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甚至在境外的朝鲜、俄罗斯、印度和日本东京、横滨、大板等亦开有分支机构或分号。可以说,当时的山西票号可谓是“生意兴隆四海,财达三江”。在明清时期这二百余年的商业发展史中,山西所辈出的最为著名的商业世家包括有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以及常家、聂家、候家和冀家等等,他们的财力与资本都非常雄厚,曾在中国的历史上显赫一时。
现代的山西,仍是一个农业省份,经济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为改变目前欠发达地区的落后状况,山西已对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调整,提出了在建立一个新型的能源基地外,还要使山西从煤经济转变到或将其建设成为一个以旅游文化经济为主的大省。据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李副院长的介绍,山西政府已制定出近期的一个奋斗目标,将用10年的时间使其旅游文化产业的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率从现在的3%左右提升至10%,拟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重创、重振、强大的山西。
总言而之,山西的历史人文社会文化精辟深远,底蕴深厚,历史悠长。它是中华文化最为崔灿的一朵花蕾。怪不得人们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议时感慨地说:“百年中国文化要看
上海,千年中国文化要看京都,3千年的中国文化要看陕西,而5千年的中国文化须看山西”。
二、内蒙古乳业经济与山西历史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的这次社会考察,虽然时间短和调研接触面较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或社会面和经济现象都未曾有机会去触及,在走马观花之下,对当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是多少有些察觉一点。现就内蒙古的奶业发展和山西的历史文化等所存在的一些值得提出的问题加予提出,希望这些意见或问题能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1、关于内蒙古的奶业发展问题
内蒙古的奶业,近三五年来曾以“航天飞船”的速度运行发展着。当地的政府亦曾当此视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变柱产业来抓,并已立志要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作为全国乳品加工规模最大的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企也曾立志要争当中国的乳业帝国。在如此的背景情形下,我们认为,当地对奶业的发展的态度、精神和热忱是可嘉的,但发展规模和总量要视其条件和市场需求而定。而当地政府的指导思想,有一点儿着重于追求发展速度,而疏忽了其它的制约因素。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发展得过快,而与市场需求脱节或距离太大时,风险和危机就将会随时发生。纵观今年全国的奶业发展,已经受到奶品市场的重大压力而有所放缓。从今年入夏的乳品市场来看,今年的市场竞争比去年更为激烈,各自
的厂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搞促销活动,但牛奶的消费指数并未见得有多大的提高。而这一市场动态,将直接影响到乳业的上游即奶农的奶源生产及其销售出路。据我们抵达内蒙古后那几天的了解,近一时期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东部的扎兰屯(如成吉思汗、大河湾、务大哈兰等镇)等地区的奶农,已对今年的牛奶销路及价格感到有点忧虑与担心。我们从扎兰屯市的部分奶农反映得知,该地区由于原设在那儿的大乳品企业收奶站已被撤离,他们的牛奶正愁难寻出路,其奶价已从每公斤1.6元下跌至1.2元。其它地区,亦有少部份奶农正想将牛转卖出去。过快的奶牛业发展,将会导致这个地区局部的奶源过剩,而奶源过剩又将导致奶农大量卖牛或倒奶事件的发生。即使是像伊利、蒙牛这么大型的乳企,在他们年年利润增长的光环下,也无法也不可掩饰这种超速扩张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产能过剩的阴影其负面的影响。而一旦这种阴影或盲目快速发展的累赘越发加大之时,它就有可能造成这个地区行业的风险或危机的发生。在有这种可能性的情形下,而当地的政府或企业仍一味在大喊大促农民大养特养奶牛,把养牛的热点推向另一个更高的温点。这样的后果,无疑将会造成“奶贱伤农”的结果。当地政府在发展饲养奶牛的问题上,头脑已经有点儿不那么冷静了,甚至还有人怀疑,当地的政府部门是否有那么一点儿“政绩工程”的成份在其中?
2、关于山西历史文化问题
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山西省当地政府想通过利用这笔资源来促进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但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开发与利用好古人遗留给我们的这笔无价之宝的历史遗物,这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极易引起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在我们考察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遭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风化脱落或人为的破坏。例如,在大同的云冈石窟群,人为的损坏退迹随处可见,一些防污染侵蚀风化的措施则未见有所使用,防污防腐意识不强。关于受大气、空气、灰尘污染受侵问题,虽然在早些年时当地的政府已将十分靠近窟群的国道公路改道而行,那汽车驶过所造成的废气和灰尘对石窟的污染度已相对减少了许多。但是,在距该石窟群只有数百米远的正前方及其与周邻的一座座一间间的煤生产加工厂,则依然昂然屹立在那里,浓浓的煤尘与废气随风飘来,这些尘埃,日月长久地对这些石雕进行侵污,这那有不见风化受毁之理?而另一方面,在对石窟群的管理方面,亦有疏于职守之嫌,君不见,文物上常留有一些游客“×××到此一游”的划迹或被糊乱涂写的遗迹存在。还有窟群区内及洞内的供电设施的架设与安装,都显得有欠科学、条理和美观,而趋于杂乱无章,它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最佳的景观。在对平遥古城的管理上,也同样是没能跟得上,古城内的一些企业、工厂或闲杂单位未予搬离,古城内乱摆卖现象时有发生,卫生、秩序状
况不尽理想,甚至连公厕也太缺乏,无法向游人提供一个让人感到有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令人陶醉和舒适的那种感觉或感受。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一些法事人员强拉游人看手相或算命,并以此强行索取钱财之事件屡有发生,如此等等。
三、几点建议
1、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首先要思想大解放,观念要更新。应着力于加大对外开放和引资的力度,努力营造好投资和就业的环境与氛围,尽快吸引外来投资以弥补工业品空缺行业的空白,要竭尽全力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适宜投资和双赢的平台及机会。
2、对内蒙古奶业发展过快而有可能造成区域奶源过剩而引发农民卖牛、倒奶风险和危机的预防,当地的政府与乳品企业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客观地评价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吞吐量的能力。求发展不能太心急和性燥,也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而盲目地乱发展。要注意处理好奶质与速度和量的关系,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有可能出现或发生的风险与危机在萌芽状态中将其化解。在大力发展牧业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对草原草场的保护和风沙尘暴对草原破坏的预防。要严格、科学地控制好合理的总牧量和科学安排好放牧的密度,保护草原比发展奶业更为重要。
3、对大同云冈石窟群的保护,建议将其门前距几百米处的这些煤生产加工厂或有可能造成废气灰尘污染的企业关停或迁移,使该文物区周边的大气(空气)、水质及环境得
到净化,而尽量减少它们对文物的侵蚀与风化。对负责该文物现场维护的所有工作人员,建议它们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的责任心,要勤流动巡视,以防游客肆意乱写乱画乱刻文物之现象的发生。
4、对五台山等寺庙法事人员或有关人员强拉游客看相算命、以及平遥古城等文物胜地乱摆卖的混乱现象,要加强整顿和干预,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与氛围还给游人和公众,让他们对这个地方感到很有亲切感而不枉此行。
5、建议在所有文物景点场所,完善或增设足够的公厕和休息亭或吸烟区等公共设施,为游人提供更多的方便与周到。
这一次的社会考察,我们采取了以实地考察为主,兼以拜访一些企业及相关人员和邀请当地的社会主义学院领导、专家、教授作专题介绍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在整个考察活动期间,学员们及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市社会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他们之间能做到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全组一行人员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考察调研活动中。正是由于有了大家这种紧密的合作,才使得本次的考察调研任务能顺利地完成。学员们的收获是较大的,并且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我们这一期即第八期党外副处级以上干部进修班的教学与学习内容。我们对学院的此次安排以及此行感到满意。
第二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
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去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相当多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2010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台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第三篇: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村民参与其中,并逐渐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本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现状,并对今后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建议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61-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是核心。新农村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大众历史现象。随着20世纪90年代广场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广场文化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情况,把握新农村广场文化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组在天津市选取了西青区精武镇姚村、小南河村、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广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调查地和受调查者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地点基本情况与样本统计特征
调研地姚村现有3个规模较大的文化广场供村民进行活动,其中两个广场面积1 000平方米左右,广场上设有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另外一个广场面积较小约320平方米;小南河村是清末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建有村民活动广场,广场上有体育健身设施和亭子等;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村庄有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村民生活富裕,民风淳朴。村庄设有文化广场、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
在天津市新农村调查基地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为193份,有效率约为99%。调查发现:(1)性别:调查中女性占67.9%,男性占32.1%。(2)年龄分布:18岁以下的村民占4.6%,18―40岁村民占到38.9%,41―60岁村民占到42%,60岁以上的村民占到14.5%。各阶段的年龄分布正常。(3)政治面貌:群众居主体地位占71%,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分别占13%、16%,无民主党派人士。(4)文化程度:村民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3.5%)和高中(占28.5%),调查中占18.7%的村民是小学文化程度,村民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9.3%,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村民的文化层次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5)广场建立时间:调查发现59.1%的新农村广场建立时间是在2000年以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广场是随着农村平房改造、响应中央“两手都要抓”的政策才建立的,建立时间还比较晚。(6)职业分布状况:“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产生于居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欲望上,而不同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准、知识构成、文化素养以及情趣的差异,表现在文化需求的层次也是有明显差异的。”[1]调查发现村民的文化素养存在层次化、从事职业的复杂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所以开展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职业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层次。
2.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将直接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支持程度,并最终决定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2]所以我们调查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1)了解到村民对当地广场建设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天津市新农村村民对广场“非常满意”和“满意”占比重为70.4%,占5.2%的村民对广场不满意。从开放题“您为什么参加广场活动?”的回答中,村民将参加广场活动的原因归为以下五种:锻炼身体;娱乐,放松身心;交朋友,增加人际关系;打发空闲时间,丰富业余生活;兴趣爱好;了解外面世界。经归纳可以发现:村民在休闲娱乐、交往、获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举办广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2)对于村民是否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调查,占24.9%的村民表示非常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比较喜欢的村民占43%,这两部分共占比例为67.9%。从这部分村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村民中的榜样作用。占30%的村民持“一般”的态度,他们对广场文化活动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这部分人群要积极进行思想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将他们吸引到广场文化活动的队伍中来。占2.1%的村民不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据访谈资料得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广场文化活动脱离村民实际生活致使村民不喜欢参与;第二,村民有其他的休闲娱乐途径,如待在家里看电视;第三,村民有“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无用”的错误观念等。所以要尽最大力量引导他们来到广场,感受广场文化氛围,一步步吸引他们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3)男性在广场上待的时间主要是在1小时之内;占44.3%的女性则待的时间是1小时到2小时之间。广场活动时间与性别相关性调查得出:p值为0.03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男女两性对一天内在广场待多长时间有显著差异。女性在广场待的时间比男性长,广场文化活动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从侧面反映了男性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或者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不适合男性参与。
3.广场硬件调查
“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3]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场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设施主要有体育器材(87.6%)、文化墙(26.9%)、宣传栏(61.7%)、座椅(74.1%)。从调查数据可发现新农村广场上文化墙建设比较少。个别广场上设有儿童滑梯、连廊、喷泉、亭子、音乐设备等。调查发现一些广场上没有安装照明灯,村民无法在晚上进行广场文化活动。
4.广场文化活动调查
(1)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季节性、时段性:村民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进行活动较频繁的是在夏季(72.0%),冬季最少(2.6%);一天当中,村民在傍晚、晚上活动的多,占比例为73.6%。(2)广场文化活动专业性调查: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村里的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民自主性和积极性较强。在调查中广场文化活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占比重为28%,活动受到的专业指导欠缺,多数活动只是注重娱乐性。(3)广场活动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只有39.4%的广场活动有人负责,负责人缺乏导致广场活动组织散乱。甚至广场上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4)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新农村广场活动开展较多的游戏娱乐类活动(96.4%)和体育类活动(77.7%),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比较注重活动的娱乐休闲功能;科普宣传活动(27.5%)、技能培训活动(1%)开展得比较少,广场举办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活动和技能知识培训活动还不到位;政治活动占31.6%,广场的政治教育性还有待提高;企业产品宣传活动占15%,农村广场文化仍需要与市场相结合,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二、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家庭、人际交往的关系调查
1.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在对广场文化活动内容调查中发现政治活动占比例为31.6%,居第三位。政治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有助于提高村民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有利于村民更清晰地了解党和政府,增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培养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态度调查:(1)村委会经常在广场上举办活动的占14.5%,占50.3%的村委会偶尔举办广场活动,几乎不在广场上办活动的村委会占到21.2%。村委会对于广场文化建设主要是流于形式。(2)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占29.0%,政府、社会组织的活动占12.4%。(3)广场活动经费来源。新农村广场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参与活动人员自费,占比重为46.1%。其次就是村(社区)经费支持(39.9%)、政府拨款(26.9%),企业赞助占到13.5%。从这三项的调查看出基层政府、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人力和物力上投入不足,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重任主要由村民自己承担。所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所以要依靠以场养场,才能长期巩固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吸引小摊贩、小吃摊、烧烤、儿童玩具摊等第三产业,收取一定的经费巩固活动。新农村占69.4%的广场周围有小摊贩(如:小吃、烧烤、儿童玩具等)做买卖,占26.4%的广场周围没有小摊贩。在有小摊贩做买卖的广场中,占26.1%的广场周围的小摊贩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
3.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1)人具有社会性,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都有交往的需求。新农村广场上活动的村民非常愿意和别人聊天的比例占到36.3%,比较愿意和人聊天的占32.6%。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使得自己的交往范围更多了占到63.7%,占88.6%的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好处。广场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互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交往。(2)村民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朋友和其他居民,与朋友聊天占43%,与其他居民聊天占到34.7%。村民比较开放、随意,心理防御性低。而且大多是原村村民,村民之间聊天的话题多,这也增加了村民的交往圈。(3)新农村广场上村民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琐事(36.3%)、邻里关系(26.4%)、小区建设(13.5%)和社会新闻(15.5%),新农村村民在国家政治(3.6%)方面交流、关注得比较少。村民之间比较喜欢谈论家庭琐事、邻里关系方面的话题,乡土气息浓厚。(4)村民在广场上与人聊天的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44%)、传统习惯(24.4%)、维系情感的需要(22.3%),为了获得帮助而进行的功利性交往所占比重则很少。
4.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家庭建设的关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家庭是由血缘和姻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人们在家庭中寻求情感支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村民的情感满足起到了补充作用。(1)家庭成员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支持程度很高,占比例为95.9%,仅占4.1%的村民不支持家人参加广场文化活动。(2)在参加广场活动的村民中,占23.8%的村民经常和家人一起参与广场活动;占41.5%的村民偶尔会有家人相陪,15.5%的村民的家人几乎不陪伴。从数据可看出村民个体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群众队伍。(3)调查显示占82.4%的村民认为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有利于家庭和谐;占2.1%的村民认为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谐无影响。村民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宽容的心态,这使得村民回归到家庭中能够宽容家人,促进家庭的和睦。
5.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类要按照规律办事,要有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同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一样,都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调查表明:占64.8%的广场活动后有垃圾,占35.2%的广场活动后没有垃圾。丢垃圾现象可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农村在环境和卫生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如广场上没有设置垃圾桶;其二,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意识有待提高。这都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2)人们对广场周围绿化环境“非常满意”占比例为12.4%,“比较满意”占比例为66.3%,占19.7%的村民对于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持“不满意”态度,有1.6%的村民对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很不满意。绿化环境的好坏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部分村民对村庄绿化不满意,说明新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需更加努力。
第四篇: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国共产党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2、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六合彩”等歪风盛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
第五篇:**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的逐步加大,我乡农村文化建设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我乡于2009年完成了国债项目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综合文化站300平方米,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各项配套设备也已陆续到位。但我乡所辖10个中心村(20个自然村)仅一个村有农村文化活动室,其他村的文体队开展活动都是借用庙宇或私人的场地。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新建农家书屋14家,但由于场地和资金原因,乡集镇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综合文化站的藏书仍来自于农家书屋的实施。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又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展活动的次数也不多。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一次,-1-
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化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但形式单一,仅有一些歌舞、快板、小品等,难以吸引观众,甚至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也少有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乡农村光纤电视覆盖率达100%,除了打牌外,很难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文化活动上来,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我县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在乡镇基本都是身兼数职,甚至工作重心都在乡镇的其它工作上,难以做到专干专用。全乡7支文体队,95%的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又由于资金原因缺乏培训学习,演艺水平难以提高。全乡各类民间艺人20余人,由于没有资金扶持,多数人由于生活原因外出打工,极个别人也少有时间进行创作,更别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
4、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近年来,乡文体事业经费均是由财政转移支付,科教文卫等打捆使用,2005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6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7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8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9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0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2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
5、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2003年机构改革,乡文化站更名为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乡综合文化站的称法,使基层工作者对机构的谁知出现了混乱。由于微薄的财政转移支付,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另外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机制,让文化专干在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一切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做形象地层面上了,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而且当地也没有形成一套包括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机制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专门一部针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特定法律。文化建设人治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
一是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近年来,乡文化站鼓励乡民间艺人积极进行创作,并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演出自己的作品,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我乡新农村建设面貌、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好人好事等的优秀作品,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贴近群众的生活,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二是成立协会性质的组织。2007年10月,我乡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万林分会,让七支老年文体队有了自己的组织,并从各队中选举德高望重的队员进行管理,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骨干参与县乡学习,并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1、农村文化需求状况。目前,我乡乃至我县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致使留守农村的群众90%以上为老、幼。除了在校学生,85%以上只有小学文化。农民家庭的文化支出99%为孩子的上学支出,其余为电视光纤费用。
2、存在的困难。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体现中华民族的诚信、中庸、厚道、内向的文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市场化过程,人们在市场中更多的是注重市场本身存在的利益,并要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获取利益,渗透到农村造成的后果就是损人利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主义加之农村的保守主义更加会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加之电视媒体商业化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都在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各种低俗、媚俗文化迅速大量蔓延,导致了基层文化的恶性膨胀,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当今打开电视,接近农村、农业、农民的节目少之又少,但是很多东西都和农村社会脱节,致使农民的文化消费与现行的文化生产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电视虽然是农民的心里依赖,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垃圾文化渗透到基层为一些农民所接受,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自以为是接受了时髦的先进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摒弃了原有的文化心里基础,用市场渗透的文化作为行事准则,摧毁了原有的乡土大地,不伦不类的文化意识形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外,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⑴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二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可以采取政府对传统节俗文化采取资金补助或由政府组织举办节俗文化活动的方式,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
(2)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
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协管员。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