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福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06-7-21
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及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的要求,福州市文化局组织专门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在各县(市)区文体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深入各县(市)区农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福州市农村文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农村文化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体系建设己初具规模。
1、文化馆建设
福州市本级和五区八县(市)都设有文化馆(群艺馆),共有编制119人,其中:市群艺馆25人,五城区38人,八县(市)56人;实际在职147人,其中:市群艺馆23人,五城区53人,八县(市)71人。市本级及全市各县(市)区共有文化馆舍面积2421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3400平方米,业务用房6877平方米,出租5640平方米。市本级及全市各县(市)区年财政拨款353.51万元,年业务收入11.06万元,年馆舍出租收入74.25万元。设备总值210.28万元。
2、图书馆建设 福州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图书馆共有编制129人,其中:市级二个馆(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45人,城区四个馆(鼓楼区未建)26人,八县(市)58人;目前实际在职人员165人,其中:市级二个馆62人,城区26人,八县(市)77人。现馆舍面积30826平方米,其中:市级6000平方米,城区3632平方米,八县(市)21194平方米。馆藏图书量共计308.86万册,其中:年新增藏书94912册,年新增报刊3870种。年读者数88.94万人次(城区53.69万人次,县(市)35.25万人次)。年图书流量110.24万册次(城区67.77万册次,县(市)42.47万册次)。年财政拨款521.9万元,其中购置书报费214.85万元(图书177.07万元,报刊37.57万元)。
3、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建设
福州全市现有乡镇(街道)190个,其中乡镇154个,街道36个(全市共有2383个行政村、408个社区);已设有文化站(中心)171个。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编制208人,实际在职291人(正式266人,临时或兼职25人)。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站舍总面积36324平方米,其中:文化站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占9%,300-500平方米占8%,100-300平方米占18%,100平方米以下占65%。
近年来,由于我市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村人民群众,对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和科普书刊、图书等的需求日益强烈,各级党委、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批新的县乡文化场馆、文化中心设施相继建成,使我市农村文化设施具备了一定规模,为我市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2005年1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正式启动了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市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就此拉开序幕。根据国家、省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投入到申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选工作,经过精心挑选,我市推荐的闽剧、福
州评话等八个项目全部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全部被省文化厅报送文化部参加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角逐,在己公示的第一批国家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中,我市有闽剧、福州评话、尺唱、茶亭十番音乐、寿山石雕刻技艺和脱胎漆艺等六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首。
为配合己逐步展开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各县(市)区大力配合、支持下,我市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的材料收集、展板制作和布展等工作,使“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在2006年元旦如期展出。所有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己取得的初步成果,为我市做好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罗源县是我市畲族聚居点,畲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是该县文化工作的重点。他们根据民情风俗的特点,以乡镇文化站(中心)为依托,在城乡建立了四个畲族文化活动点,利用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乌饭节”举办“畲汉一家亲”联欢活动,通过展示畲家特有的风俗习惯、畲歌对唱、畲拳比赛等来弘扬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三)农村文化活动得到培育和发展
1、我市各县(市)专业闽剧团在创作、演出有一定艺术质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闽侯县、连江县、平潭县等专业闽剧团创作、演出的《红豆缘》、《凤凰蛋》等均在全国获奖,他们长年坚持在农村为农民群众演出戏曲,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市9个县级专业闽剧团每年在农村演出三千多场。
2、各县(市)文化部门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相继成立了业余文艺团体,如福清市文化馆艺术团、长乐市海滨邹鲁艺术团、闽侯县茉莉花艺术团、闽清县瓷乡艺术团、平潭县海坛娃艺术团、罗源县小螺号艺术团等,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创作、排练富有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乡村、海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3、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民间职业剧团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市现有民间职业剧团130多个,年演出三万多场,解决就业人员近万人。
4、一些县城和集镇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的销售(出租),文化艺术培训、网吧、文艺茶社、台球室、歌舞厅、棋牌室、卡拉OK歌舞厅、老年活动娱乐室、茶座、打字复印和外来商业演出等十分活跃。
5、此外,一些县乡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政府主办、部门协办、社会赞助等方式,组织举办了歌舞、音乐、歌咏、民俗、美朮、书法、摄影、剪纸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或组织 “三下乡”活动等,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化部门独家办文化的格局。
6、全市共有农村电影队113支,电影机近200台,放映员300多人,主要承担了“2131”工程电影放映任务。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也在逐年递增,我市大多数文化机构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工作非但没有因此停下来,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发展,先后有连江县、仓山区2个县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有福清市、长乐市2个县(市)被评为“福建省文化先进县(市)”。各级文化部门常年坚持抓好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图书馆(室)的正常开放,年开展文化活动数万场,受众面数百万人次;年接待读者近百万人次,图书、报刊流通量达一百多万册次。各县(市)区、各乡镇间蓬勃开展的民俗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农村电影“2131”工程、“三下乡”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在我市的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
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中办发〔2005〕27号文件、闽政〔2001〕279号文件、《文物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不够,农村文化工作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农村文化机构、设施和人、财、物等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
(二)投入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硬件不硬,软件也不尽如人意,许多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馆、图书馆硬件差,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文化事业单位在县一级主要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但直到现在全市尚未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目标,尤其是有的县(市)区“三馆”馆舍有的尚未建、有的还在建或准备计划建设阶段,有的资金还未到位,实建的馆舍面积离国家规定达标馆舍面积还有较大的差距。业务经费普遍短缺,财政每年拨付的经费只能保工资,无法开展业务活动,“三馆”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难以做好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工作。
2、基层文化机构建设滞后,农村文化网络难以形成。
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全市154个乡镇中,尽管有文化站(中心)建制的有146个,但由于许多乡镇文化站的文化专职干部常常不专职,经常去做乡镇领导分派的其他工作;一些乡镇虽建立了文化工作机构,但却缺乏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文化干部;有一些乡镇的文化干部虽有一定的专长,但年龄老化,不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也有的乡镇既无图书室,也无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还有的乡镇在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方面,存在重形式、重建设,轻活动、轻管理的现象等。致使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工作被搁置一边,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活动无法开展。经过几十年努力形成的较健全的文化机构,初具规模的文化机构和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县级国办剧团濒临崩溃。
一些县(市)专业剧团由于长期缺乏投入、缺乏管理、缺乏关心,为了生存都不得不承包给个人经营。经营者为了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只顾赚钱,对艺术生产、演员培养等能将就且将就,使我市大部分县级国办剧团都不如方兴未艾的民间职业闽剧团,使这些县级国办剧团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4、文化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思想认识问题或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乡镇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致使我市许多农村文化站(中心)普遍存在面积窄小,器材不足、设备差,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阅览室经费不足,书报存量小、种类少,不能满足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的问题。
5、乡镇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思路单一无效。
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群众“想娱乐、办文化、盼提高”的愿望十分迫切,许多农民富起来后都强烈希望和城里人一样“有政府投资、有文化中心、有专家指导、有公园广场、有文体活动、有旅游观光、有电影、有戏剧、有图书、有报刊”等“十个有”。但是一些乡镇领导对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或因工作繁杂、或因经费紧张、或因缺乏人手,而很难开拓思路,也拿不出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6、基层文化队伍薄弱。
我市农村文化馆(站)普遍存在“编制紧、人员少,文化低、业务弱,老人多、新人缺”的现象,一些乡镇甚至基本上无专职文化干部,即使有也多被抽调做其他工作,致使许多县乡文化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三)农村民俗活动缺乏正确引导。
由于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无法开展,许多农民、特别是农村老人会组织便通过
兴建祠堂、普渡酬神等形式,自发地邀请民间文艺团体进行演出。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使有的地方出现文化糟粕乘虚而入,思想文化阵地被封建迷信、宗教文化等占领的现象,也对本土故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较大冲击,使一些非常宝贵、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风、民俗(亦即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不良影响,并有可能因此而正走向灭亡。
(四)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2131”工程实施多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我市农村仍然存在电影放映设备不足,放映员队伍逐渐萎缩,影片库存老化,所能提供给农民的知识面、信息量不足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三、“十一五”时期加强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求真务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因此,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富民兴市的高度,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全市农民的文化素质。
文化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基础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制约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市农村长期以来发展十分不平衡,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21世纪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我市的长远发展,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农村扶贫、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和治愚结合起来。
(二)贯彻和落实并举,规划和措施并重。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也已经非常完善。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抓好国家和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使农村文化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做到“五纳入”,即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政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整体改革方案。
(三)制订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据了解市政府今年拟投入资金,并与各县(市)政府的资金配套,先在100个村试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文化现状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制订加快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市政府在今后若干年内,每年挤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与各级地方财政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和乡镇文化站(中心)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扩建,解决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确保 “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乡建有文化站(中心)”和“村村都有综合文化活动室”目标的实现。
(四)有计划地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演出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从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演出难”“三难”问题着手,以县(市)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队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农村文化网络,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要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县、乡文化机构的作用。抓好农村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工作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农村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有计划、有选择地发掘农村文化人才,推出文艺精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要解决各县(市)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中心)文化干部人员编制紧缺、“不务正业”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有的县(市)还建议将乡镇文化干部的管理体制改为由县(市)文化部门垂直管理,从编制、人员、财力上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在村一级要努力发展一支农村文化协管员队伍;
其次,要经常组织市、县属专业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扶持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切实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和看戏难的问题;
笫三,要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队伍。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抓好农村文化专职干部的培训工作,逐步形成一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乡村文艺创作、演出队伍,创造条件使文化不仅能下乡,而且能住乡,用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占领农村阵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与提高。
二要确保县(市)图书馆的业务经费。
建议每年拨给县(市)图书馆一定的购书专款,确保每年有新书进入图书馆。应明确所购图书中消闲性图书一般不得超过20%,农业科技书刊必须占一定比例。县级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要把图书送到农民手中,把文化、科技知识和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三要加大对县级专业剧团的投入。建国几十年的历史说明,长年活跃于乡村、海岛的县级专业剧团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从我市现状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闽剧”这一福州特有的地方艺术还是十分喜爱的。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县级专业剧团的投入,改变目前大部分县剧团濒临崩溃的局面,使我市每个县(市)都有的县级专业剧团得以健康发展,确保县剧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四要尽快形成我市农村电影放映网络。我市为启动农村电影市场已做了不少工作,调查表明农民群众对电影、尤其是科教片是非常欢迎的,为了推进农村电影发行事业,解决好县级电影队当前面临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切实解决诸如放映设备、片租、供片渠道、收费等问题,认真解决好“2131”工程电影放映设备不足,放映员队伍逐渐萎缩,影片库存老化,知识面、信息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
(五)在小城镇建设中,注意加强农村文化机构的规划建设。
城市化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小城镇为中心,把发展农村文化与抓好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在中心地段或人口集中地段划定文化机构的位置,使文化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占有恰当位置,以便发挥小城镇文化中心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进而辐射和拉动周边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六)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发展农村文化相结合。目前我市各级政府都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旅游事业,但是没有文化品位的旅游业缺乏纵深发展的依托,是不能持久的。我市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应在充分显
示山美水美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注入较高的文化内涵、文化个性,下大力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建议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研究,采取措施,在开发建设我市旅游事业过程中,充分重视地方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建议各级政府拨出专款,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品牌。
(七)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我市农村文化市场普遍发育不良,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促进县城文化市场的发展,并注意培育乡镇文化市场。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要结合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方面也需要在资金上和政策上给予倾斜。
第二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
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去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相当多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2010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台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第三篇: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村民参与其中,并逐渐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本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现状,并对今后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建议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61-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是核心。新农村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大众历史现象。随着20世纪90年代广场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广场文化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情况,把握新农村广场文化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组在天津市选取了西青区精武镇姚村、小南河村、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广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调查地和受调查者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地点基本情况与样本统计特征
调研地姚村现有3个规模较大的文化广场供村民进行活动,其中两个广场面积1 000平方米左右,广场上设有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另外一个广场面积较小约320平方米;小南河村是清末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建有村民活动广场,广场上有体育健身设施和亭子等;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村庄有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村民生活富裕,民风淳朴。村庄设有文化广场、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
在天津市新农村调查基地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为193份,有效率约为99%。调查发现:(1)性别:调查中女性占67.9%,男性占32.1%。(2)年龄分布:18岁以下的村民占4.6%,18―40岁村民占到38.9%,41―60岁村民占到42%,60岁以上的村民占到14.5%。各阶段的年龄分布正常。(3)政治面貌:群众居主体地位占71%,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分别占13%、16%,无民主党派人士。(4)文化程度:村民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3.5%)和高中(占28.5%),调查中占18.7%的村民是小学文化程度,村民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9.3%,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村民的文化层次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5)广场建立时间:调查发现59.1%的新农村广场建立时间是在2000年以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广场是随着农村平房改造、响应中央“两手都要抓”的政策才建立的,建立时间还比较晚。(6)职业分布状况:“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产生于居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欲望上,而不同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准、知识构成、文化素养以及情趣的差异,表现在文化需求的层次也是有明显差异的。”[1]调查发现村民的文化素养存在层次化、从事职业的复杂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所以开展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职业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层次。
2.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将直接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支持程度,并最终决定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2]所以我们调查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1)了解到村民对当地广场建设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天津市新农村村民对广场“非常满意”和“满意”占比重为70.4%,占5.2%的村民对广场不满意。从开放题“您为什么参加广场活动?”的回答中,村民将参加广场活动的原因归为以下五种:锻炼身体;娱乐,放松身心;交朋友,增加人际关系;打发空闲时间,丰富业余生活;兴趣爱好;了解外面世界。经归纳可以发现:村民在休闲娱乐、交往、获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举办广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2)对于村民是否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调查,占24.9%的村民表示非常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比较喜欢的村民占43%,这两部分共占比例为67.9%。从这部分村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村民中的榜样作用。占30%的村民持“一般”的态度,他们对广场文化活动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这部分人群要积极进行思想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将他们吸引到广场文化活动的队伍中来。占2.1%的村民不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据访谈资料得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广场文化活动脱离村民实际生活致使村民不喜欢参与;第二,村民有其他的休闲娱乐途径,如待在家里看电视;第三,村民有“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无用”的错误观念等。所以要尽最大力量引导他们来到广场,感受广场文化氛围,一步步吸引他们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3)男性在广场上待的时间主要是在1小时之内;占44.3%的女性则待的时间是1小时到2小时之间。广场活动时间与性别相关性调查得出:p值为0.03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男女两性对一天内在广场待多长时间有显著差异。女性在广场待的时间比男性长,广场文化活动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从侧面反映了男性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或者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不适合男性参与。
3.广场硬件调查
“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3]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场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设施主要有体育器材(87.6%)、文化墙(26.9%)、宣传栏(61.7%)、座椅(74.1%)。从调查数据可发现新农村广场上文化墙建设比较少。个别广场上设有儿童滑梯、连廊、喷泉、亭子、音乐设备等。调查发现一些广场上没有安装照明灯,村民无法在晚上进行广场文化活动。
4.广场文化活动调查
(1)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季节性、时段性:村民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进行活动较频繁的是在夏季(72.0%),冬季最少(2.6%);一天当中,村民在傍晚、晚上活动的多,占比例为73.6%。(2)广场文化活动专业性调查: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村里的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民自主性和积极性较强。在调查中广场文化活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占比重为28%,活动受到的专业指导欠缺,多数活动只是注重娱乐性。(3)广场活动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只有39.4%的广场活动有人负责,负责人缺乏导致广场活动组织散乱。甚至广场上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4)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新农村广场活动开展较多的游戏娱乐类活动(96.4%)和体育类活动(77.7%),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比较注重活动的娱乐休闲功能;科普宣传活动(27.5%)、技能培训活动(1%)开展得比较少,广场举办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活动和技能知识培训活动还不到位;政治活动占31.6%,广场的政治教育性还有待提高;企业产品宣传活动占15%,农村广场文化仍需要与市场相结合,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二、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家庭、人际交往的关系调查
1.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在对广场文化活动内容调查中发现政治活动占比例为31.6%,居第三位。政治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有助于提高村民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有利于村民更清晰地了解党和政府,增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培养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态度调查:(1)村委会经常在广场上举办活动的占14.5%,占50.3%的村委会偶尔举办广场活动,几乎不在广场上办活动的村委会占到21.2%。村委会对于广场文化建设主要是流于形式。(2)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占29.0%,政府、社会组织的活动占12.4%。(3)广场活动经费来源。新农村广场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参与活动人员自费,占比重为46.1%。其次就是村(社区)经费支持(39.9%)、政府拨款(26.9%),企业赞助占到13.5%。从这三项的调查看出基层政府、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人力和物力上投入不足,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重任主要由村民自己承担。所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所以要依靠以场养场,才能长期巩固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吸引小摊贩、小吃摊、烧烤、儿童玩具摊等第三产业,收取一定的经费巩固活动。新农村占69.4%的广场周围有小摊贩(如:小吃、烧烤、儿童玩具等)做买卖,占26.4%的广场周围没有小摊贩。在有小摊贩做买卖的广场中,占26.1%的广场周围的小摊贩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
3.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1)人具有社会性,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都有交往的需求。新农村广场上活动的村民非常愿意和别人聊天的比例占到36.3%,比较愿意和人聊天的占32.6%。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使得自己的交往范围更多了占到63.7%,占88.6%的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好处。广场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互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交往。(2)村民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朋友和其他居民,与朋友聊天占43%,与其他居民聊天占到34.7%。村民比较开放、随意,心理防御性低。而且大多是原村村民,村民之间聊天的话题多,这也增加了村民的交往圈。(3)新农村广场上村民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琐事(36.3%)、邻里关系(26.4%)、小区建设(13.5%)和社会新闻(15.5%),新农村村民在国家政治(3.6%)方面交流、关注得比较少。村民之间比较喜欢谈论家庭琐事、邻里关系方面的话题,乡土气息浓厚。(4)村民在广场上与人聊天的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44%)、传统习惯(24.4%)、维系情感的需要(22.3%),为了获得帮助而进行的功利性交往所占比重则很少。
4.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家庭建设的关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家庭是由血缘和姻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人们在家庭中寻求情感支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村民的情感满足起到了补充作用。(1)家庭成员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支持程度很高,占比例为95.9%,仅占4.1%的村民不支持家人参加广场文化活动。(2)在参加广场活动的村民中,占23.8%的村民经常和家人一起参与广场活动;占41.5%的村民偶尔会有家人相陪,15.5%的村民的家人几乎不陪伴。从数据可看出村民个体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群众队伍。(3)调查显示占82.4%的村民认为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有利于家庭和谐;占2.1%的村民认为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谐无影响。村民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宽容的心态,这使得村民回归到家庭中能够宽容家人,促进家庭的和睦。
5.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类要按照规律办事,要有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同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一样,都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调查表明:占64.8%的广场活动后有垃圾,占35.2%的广场活动后没有垃圾。丢垃圾现象可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农村在环境和卫生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如广场上没有设置垃圾桶;其二,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意识有待提高。这都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2)人们对广场周围绿化环境“非常满意”占比例为12.4%,“比较满意”占比例为66.3%,占19.7%的村民对于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持“不满意”态度,有1.6%的村民对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很不满意。绿化环境的好坏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部分村民对村庄绿化不满意,说明新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需更加努力。
第四篇: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国共产党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2、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六合彩”等歪风盛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
第五篇:**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的逐步加大,我乡农村文化建设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我乡于2009年完成了国债项目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综合文化站300平方米,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各项配套设备也已陆续到位。但我乡所辖10个中心村(20个自然村)仅一个村有农村文化活动室,其他村的文体队开展活动都是借用庙宇或私人的场地。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新建农家书屋14家,但由于场地和资金原因,乡集镇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综合文化站的藏书仍来自于农家书屋的实施。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又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展活动的次数也不多。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一次,-1-
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化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但形式单一,仅有一些歌舞、快板、小品等,难以吸引观众,甚至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也少有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乡农村光纤电视覆盖率达100%,除了打牌外,很难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文化活动上来,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我县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在乡镇基本都是身兼数职,甚至工作重心都在乡镇的其它工作上,难以做到专干专用。全乡7支文体队,95%的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又由于资金原因缺乏培训学习,演艺水平难以提高。全乡各类民间艺人20余人,由于没有资金扶持,多数人由于生活原因外出打工,极个别人也少有时间进行创作,更别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
4、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近年来,乡文体事业经费均是由财政转移支付,科教文卫等打捆使用,2005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6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7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8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9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0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2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
5、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2003年机构改革,乡文化站更名为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乡综合文化站的称法,使基层工作者对机构的谁知出现了混乱。由于微薄的财政转移支付,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另外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机制,让文化专干在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一切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做形象地层面上了,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而且当地也没有形成一套包括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机制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专门一部针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特定法律。文化建设人治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
一是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近年来,乡文化站鼓励乡民间艺人积极进行创作,并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演出自己的作品,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我乡新农村建设面貌、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好人好事等的优秀作品,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贴近群众的生活,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二是成立协会性质的组织。2007年10月,我乡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万林分会,让七支老年文体队有了自己的组织,并从各队中选举德高望重的队员进行管理,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骨干参与县乡学习,并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1、农村文化需求状况。目前,我乡乃至我县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致使留守农村的群众90%以上为老、幼。除了在校学生,85%以上只有小学文化。农民家庭的文化支出99%为孩子的上学支出,其余为电视光纤费用。
2、存在的困难。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体现中华民族的诚信、中庸、厚道、内向的文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市场化过程,人们在市场中更多的是注重市场本身存在的利益,并要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获取利益,渗透到农村造成的后果就是损人利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主义加之农村的保守主义更加会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加之电视媒体商业化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都在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各种低俗、媚俗文化迅速大量蔓延,导致了基层文化的恶性膨胀,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当今打开电视,接近农村、农业、农民的节目少之又少,但是很多东西都和农村社会脱节,致使农民的文化消费与现行的文化生产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电视虽然是农民的心里依赖,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垃圾文化渗透到基层为一些农民所接受,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自以为是接受了时髦的先进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摒弃了原有的文化心里基础,用市场渗透的文化作为行事准则,摧毁了原有的乡土大地,不伦不类的文化意识形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外,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⑴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二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可以采取政府对传统节俗文化采取资金补助或由政府组织举办节俗文化活动的方式,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
(2)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
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协管员。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