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报告
XXXXX学院
毕业实习调研报告——法院设计
建筑与规划系建筑学专业
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 起讫日期:2011.2.21~2011.3.15 指导老师:xxx
2011年3月15日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对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实地考察,并且对法院建筑总体设计、外部空间环境、功能构成、平面组合方式、交通流线组织、立面表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求获得一些启发性的经验,为完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法院方案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周边环境整体布局立面造型内部流线组织
法院是国家体制的象征,是行使法律、进行审判的地方。法院是公益性的,是公民追求平等、接受普法教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载体。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法制体系是惩恶扬善、维护稳定的根本保障,而优秀的法院建筑正是法制社会的重要标志。下面是我通过对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实地考察所做出的一些分析总结:
1、位置及周边环境
人民法院是国
家法制的象征,是
对公众进行法制教
育的公共场所。图
为福州市中级人民
法院的具体位置,它位于福州市仓山
金山新区闽江大道
西侧,占地34717
平方米,地上建筑
面积约31000平方
米,地下1层。从
法院四周的道路交
通情况,可以看出建筑的位置明显、突出且交通便利,其东面和北面分别为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且其北向有一十字路口,人流密集。其余两面则不是什么交通要道,除了少有的几个人通行外,剩下的是一片寂静。至于分散在法院周围的大多是小区建筑,法院置于其中就更具有了庄严肃穆的独特性格。
2、总体布局
2.1主次入口的选择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建筑用地内
分别建有审判大楼(主体建筑)和立案
大厅两栋建筑,它们对外分别有自己的出入口,但两者在场地内部却还是互有
联系,之间仅以一处铁栏杆将其隔开。
而对于主体建筑来说,根据功能需要,它自身就拥有三个独立的出入口。审判
入口作为主要的入口必然是朝向城市主
干道——闽江大道,并设有左右两个值班室,而其余的两个入口则朝向两条次干道,这样便于合理地组织不同性质的人流,使得法院工作人员、证人、犯罪嫌疑人和旁听人员等各种流线应互不干扰,严格分开。
2.2流线分析
大楼前部留出一定面
积的公众集散广场,广场中轴靠近入口处设有升旗台,而广场两边分别对称布置着各种车辆的停车场,按使用对象分项设置,内外有别。在绕法院一圈后,你会发现除了地面停车,在一次入口处还设有两个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可见法院在流线处理上基本上做到了人车分流。需要指出的是,警车有划出专用通道进出,可直达羁押所,并设专用停车场,这样便保证了警车通道畅通无阻。
2.3景观分析
为配合法院环境,东侧设置了法制文化广场。通过广场中轴,法院正入口的等空间特殊处理,构成了法院的礼仪通道。特别是法院入口那数十级台阶边上的灌木,指向性很强,直接把人带领到法院的门口。法院里还种满了各种高大的乔木和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渲染了明快的基调和宁静的氛围。
当然,除了法院主入口公众集散广场这处景观外,立案大楼的背面也有一处集中绿化。虽然此处绿化不是处在重要地段,但是它仍然不失为一处好风景:曲径通幽,树木高低错落,鸟语花香。
除此之外,其余的植被也被零零散散地点缀在法院基地每个地方。它们要么起着隔断作用,要么起着引导人流的作用,每一草一木都尽力发挥着它们的作用。总而言之,基地宽阔,周边绿带围绕,尚无高大建筑,对于展示法院建筑形象,宏扬法制文化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
3、立面造型
法院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法院最直观的就是它的立面造型,所以法院立面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吸收了传
统建筑的构图手法,合理地处理了它的立面造型:端庄的形体、粗旷的轮
廓、对称的立面、虚实的对比、夸大的尺度、坚实的材质等都可以充分体
现出法院作为国家机器的尊严。它整
体强调体块对比,突出雕塑感,并通
过柱廊及灰色外墙等建筑形式表达
庄严、稳重的建筑形象。以下是我通
过实地参观,对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处
立面处理进行的分析总结:
法院以入口为中轴,顶部均衡而又对称的造型,象征着公正与公平。夸大尺寸的方柱一字排开,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除此之外,方柱在细部还做了处理,适当的凹凸处理和图样修饰,是它们重复而不单调的理由。还有就是柱子上方的那些矩形玻璃窗,也争相阐释着它们存在的理由,这是从虚到实的过渡,是视觉的缓冲地带。
法院主入口是由大面积的玻璃
和夸大尺寸的方形拱门组成的,虚实
结合,使法院入口明显而又突出。印
象里要想进入法院,必先要踏上几十
级的台阶,越走越觉得法院的高大无
比。台阶将法院托起,无疑就是想显
示法院的高高在上,法律的崇高,不
可触犯。所以这种手法已被国内外尾
数不少的法院所运用。其次是那党
徽,它也是法律的象征,红色的党徽
在诸多冷色调中显得非常醒目。一眼
望去,便晓得了它的存在。
图为法院的一个次入口,没有主
入口那样的气势,但也不逊于一般公
建的入口规模,大块的玻璃盒子将两
堵厚重的实墙隔开,创造一处空间让
人流得以进出,同时似乎也隐喻着
“明镜高悬”。而玻璃和一些虚的构
架往往会对人流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为立案大厅,它作为法院的一
个辅助建筑,在立面上自然是得到了
审判大楼风格的延续。重复的建筑元
素,虚实相间,凹凸有致。它的尺寸
没有主楼那么夸大,只是低调地矗立
在那边,好像有自知之明,知道孰轻
孰重。但它也不失端庄,优雅的气质。
总的说来,法院应该是坚实的、崇高的、庄重的、威严的。决不是了米黄大理石的温和和欧陆风格的浪漫,也不是旧有的雕梁画栋和金壁辉煌的宫殿。我们应该将建筑的主基调定位在明快、稳沉、宁静的氛围上,着力追求严谨方直,尽量弃用柔和的曲面和曲线,强调强有力的多种线形组合,借此寓意法院的执法严肃性和公正性。在色彩上,应采用明显偏冷的色调为主要饰材。这种宁静而偏冷的的调子倾力地演绎着法院的威严,使人的情感与环境吻合而达到和谐。
4、内部空间组织
由于条件限制,我无法进入法院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只能通过网络及查阅相关资料,间接地了解法院建筑的内部信息。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审判技术楼为例。
在平面组织上,以景观中庭为核心,在中庭周边布置功能房间:
(1)、地下室部分为地下停车,及设备用房布置;
(2)、一层部分在大楼的四面分别布置四个出入口:公众出入口、当事人出入口、办公出入口和羁押出入口。法警值班室被零散地布置在每个入口边上,其他功能房如:司机调度室、来宾接待室、消防控制室等都临近入口布置,且消防控制室有通向室外的单独出入口。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要杜绝犯罪嫌疑人逃跑、串供、自杀和被害的可能,羁押室设置单独隔离的出入口,警车能直达,并且尽量缩短了与审判区的距离,设置了完全隔离的安全通道,不与其它人流路线交叉重叠;
(3)、二至四层部分为审判用房:布置了中、小民庭;中、小刑庭;大法庭,绕其周围的是一些审判辅助用房,如听证室、证人室、律师室、法官休息室等;
(4)、五至十二层部分为办公用房,通过平面图可以发现官职越高的办公楼层越高,说明了法院建筑的等级观念还是比较突出的。
在竖向交通上,设置了电梯,并且在一楼设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可从一楼进入电梯到达法院的任意一层。适当的时候还要设置防烟和封闭楼梯间,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要求及不同人流的使用。
总的来说,法院内部应流线合理,分区明确,做到公众、审判员、内部员工及犯罪嫌疑人4种人流出严格分开,以保证法院内部办公的正常运行。
5、建筑节能
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它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所以建筑朝向东北方向,有利于自然通风。通过外部造型来看,大面积的玻璃无疑意味着建筑也做到了自然采光。但是也不是每个面上都可以用上大面积玻璃窗的,比如西面。至于西晒问题,考虑到法院建筑的特殊性,不适合在西面上种植植被。通过观察得知,主楼是采用了虚构架的处理手法,这样既在立面造型上进行了统一,又解决了西晒问题。而立案大厅则是采用了排列整齐的突出线构架,相当于大型的百叶,来阻挡西向的阳光。
6、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对法院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法院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解决民间纠纷提供场所,经济和法制越发达的地方,市民和法院打交道的机会越多。所以好的法院建筑,既要使民众感到法律的威严,又要贴近社会、亲近民众,给民众提供更多参与法治活动的机会和场所。而作为未来建筑师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出极富法院文化特色的法院建筑,来给公众传达司法公正与效率、极富司法专业色彩的文化讯号,同时在每个人心中塑造出一个公正、高效、廉洁、严谨、文明的法院形象。
参考文献:
[1]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5[2]《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6〔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建筑设计年鉴
[4]《型和现代主义》,贾倍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6]《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
[7]《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史密特
[9]《建筑语汇》,爱德华·T·怀特
[10]《设计与分析》,[荷]卢本,天津大学出版社
[11]《非常建筑》,张永和 ,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
第二篇: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报告
XXXXX学院
毕业实习调研报告 ——法院设计
建筑与规划系 建筑学专业
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xxxxx 起讫日期: 2011.2.21~2011.3.15 指导老师: xxx
2011年3月15日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对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实地考察,并且对法院建筑总体设计、外部空间环境、功能构成、平面组合方式、交通流线组织、立面表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求获得一些启发性的经验,为完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法院方案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周边环境 整体布局 立面造型 内部流线组织
法院是国家体制的象征,是行使法律、进行审判的地方。法院是公益性的,是公民追求平等、接受普法教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载体。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法制体系是惩恶扬善、维护稳定的根本保障,而优秀的法院建筑正是法制社会的重要标志。下面是我通过对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实地考察所做出的一些分析总结:
1、位置及周边环境
人民法院是国家法制的象征,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公共场所。图为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具体位置,它位于福州市仓山金山新区闽江大道西侧,占地3471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地下1层。从法院四周的道路交通情况,可以看出建筑的位置明显、突出且交通便利,其东面和北面分别为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且其北向有一十字路口,人流密集。其余两面则不是什么交通要道,除了少有的几个人通行外,剩下的是一片寂静。至于分散在法院周围的大多是小区建筑,法院置于其中就更具有了庄严肃穆的独特性格。
2、总体布局
2.1主次入口的选择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建筑用地内分别建有审判大楼(主体建筑)和立案大厅两栋建筑,它们对外分别有自己的出入口,但两者在场地内部却还是互有联系,之间仅以一处铁栏杆将其隔开。而对于主体建筑来说,根据功能需要,它自身就拥有三个独立的出入口。审判入口作为主要的入口必然是朝向城市主 干道——闽江大道,并设有左右两个值班室,而其余的两个入口则朝向两条次干道,这样便于合理地组织不同性质的人流,使得法院工作人员、证人、犯罪嫌疑人和旁听人员等各种流线应互不干扰,严格分开。2.2流线分析
大楼前部留出一定面积的公众集散广场,广场中轴靠近入口处设有升旗台,而广场两边分别对称布置着各种车辆的停车场,按使用对象分项设置,内外有别。在绕法院一圈后,你会发现除了地面停车,在一次入口处还设有两个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可见法院在流线处理上基本上做到了人车分流。需要指出的是,警车有划出专用通道进出,可直达羁押所,并设专用停车场,这样便保证了警车通道畅通无阻。2.3景观分析
为配合法院环境,东侧设置了法制文化广场。通过广场中轴,法院正入口的等空间特殊处理,构成了法院的礼仪通道。特别是法院入口那数十级台阶边上的灌木,指向性很强,直接把人带领到法院的门口。法院里还种满了各种高大的乔木和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渲染了明快的基调和宁静的氛围。
当然,除了法院主入口公众集散广场这处景观外,立案大楼的背面也有一处集中绿化。虽然此处绿化不是处在重要地段,但是它仍然不失为一处好风景:曲径通幽,树木高低错落,鸟语花香。
除此之外,其余的植被也被零零散散地点缀在法院基地每个地方。它们要么起着隔断作用,要么起着引导人流的作用,每一草一木都尽力发挥着它们的作用。总而言之,基地宽阔,周边绿带围绕,尚无高大建筑,对于展示法院建筑形象,宏扬法制文化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
3、立面造型
法院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法院最直观的就是它的立面造型,所以法院立面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吸收了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合理地处理了它的立面造型:端庄的形体、粗旷的轮廓、对称的立面、虚实的对比、夸大的尺度、坚实的材质等都可以充分体现出法院作为国家机器的尊严。它整体强调体块对比,突出雕塑感,并通过柱廊及灰色外墙等建筑形式表达庄严、稳重的建筑形象。以下是我通过实地参观,对印象比较深刻的几处立面处理进行的分析总结:
法院以入口为中轴,顶部均衡而又对称的造型,象征着公正与公平。夸大尺寸的方柱一字排开,充满了韵律和节奏感。除此之外,方柱在细部还做了处理,适当的凹凸处理和图样修饰,是它们重复而不单调的理由。还有就是柱子上方的那些矩形玻璃窗,也争相阐释着它们存在的理由,这是从虚到实的过渡,是视觉的缓冲地带。
法院主入口是由大面积的玻璃和夸大尺寸的方形拱门组成的,虚实结合,使法院入口明显而又突出。印象里要想进入法院,必先要踏上几十级的台阶,越走越觉得法院的高大无比。台阶将法院托起,无疑就是想显示法院的高高在上,法律的崇高,不可触犯。所以这种手法已被国内外尾数不少的法院所运用。其次是那党徽,它也是法律的象征,红色的党徽在诸多冷色调中显得非常醒目。一眼望去,便晓得了它的存在。
图为法院的一个次入口,没有主入口那样的气势,但也不逊于一般公建的入口规模,大块的玻璃盒子将两堵厚重的实墙隔开,创造一处空间让人流得以进出,同时似乎也隐喻着“明镜高悬”。而玻璃和一些虚的构架往往会对人流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为立案大厅,它作为法院的一个辅助建筑,在立面上自然是得到了审判大楼风格的延续。重复的建筑元素,虚实相间,凹凸有致。它的尺寸没有主楼那么夸大,只是低调地矗立在那边,好像有自知之明,知道孰轻孰重。但它也不失端庄,优雅的气质。
总的说来,法院应该是坚实的、崇高的、庄重的、威严的。决不是了米黄大理石的温和和欧陆风格的浪漫,也不是旧有的雕梁画栋和金壁辉煌的宫殿。我们应该将建筑的主基调定位在明快、稳沉、宁静的氛围上,着力追求严谨方直,尽量弃用柔和的曲面和曲线,强调强有力的多种线形组合,借此寓意法院的执法严肃性和公正性。在色彩上,应采用明显偏冷的色调为主要饰材。这种宁静而偏冷的的调子倾力地演绎着法院的威严,使人的情感与环境吻合而达到和谐。
4、内部空间组织
由于条件限制,我无法进入法院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只能通过网络及查阅相关资料,间接地了解法院建筑的内部信息。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审判技术楼为例。
在平面组织上,以景观中庭为核心,在中庭周边布置功能房间:(1)、地下室部分为地下停车,及设备用房布置;
(2)、一层部分在大楼的四面分别布置四个出入口:公众出入口、当事人出入口、办公出入口和羁押出入口。法警值班室被零散地布置在每个入口边上,其他功能房如:司机调度室、来宾接待室、消防控制室等都临近入口布置,且消防控制室有通向室外的单独出入口。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要杜绝犯罪嫌疑人逃跑、串供、自杀和被害的可能,羁押室设置单独隔离的出入口,警车能直达,并且尽量缩短了与审判区的距离,设置了完全隔离的安全通道,不与其它人流路线交叉重叠;
(3)、二至四层部分为审判用房:布置了中、小民庭;中、小刑庭;大法庭,绕其周围的是一些审判辅助用房,如听证室、证人室、律师室、法官休息室等;
(4)、五至十二层部分为办公用房,通过平面图可以发现官职越高的办公楼层越高,说明了法院建筑的等级观念还是比较突出的。
在竖向交通上,设置了电梯,并且在一楼设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可从一楼进入电梯到达法院的任意一层。适当的时候还要设置防烟和封闭楼梯间,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要求及不同人流的使用。
总的来说,法院内部应流线合理,分区明确,做到公众、审判员、内部员工及犯罪嫌疑人4种人流出严格分开,以保证法院内部办公的正常运行。
5、建筑节能
福州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它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所以建筑朝向东北方向,有利于自然通风。通过外部造型来看,大面积的玻璃无疑意味着建筑也做到了自然采光。但是也不是每个面上都可以用上大面积玻璃窗的,比如西面。至于西晒问题,考虑到法院建筑的特殊性,不适合在西面上种植植被。通过观察得知,主楼是采用了虚构架的处理手法,这样既在立面造型上进行了统一,又解决了西晒问题。而立案大厅则是采用了排列整齐的突出线构架,相当于大型的百叶,来阻挡西向的阳光。
6、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对法院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法院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解决民间纠纷提供场所,经济和法制越发达的地方,市民和法院打交道的机会越多。所以好的法院建筑,既要使民众感到法律的威严,又要贴近社会、亲近民众,给民众提供更多参与法治活动的机会和场所。而作为未来建筑师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出极富法院文化特色的法院建筑,来给公众传达司法公正与效率、极富司法专业色彩的文化讯号,同时在每个人心中塑造出一个公正、高效、廉洁、严谨、文明的法院形象。
参考文献:
[1]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6〔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建筑设计年鉴
[4]《型和现代主义》,贾倍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6]《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程大锦,天津大学出版社 [7]《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史密特 [9]《建筑语汇》,爱德华·T·怀特
[10]《设计与分析》,[荷]卢本,天津大学出版社 [11]《非常建筑》,张永和 ,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
第三篇:福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福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06-7-21
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及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的要求,福州市文化局组织专门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在各县(市)区文体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深入各县(市)区农村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福州市农村文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农村文化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体系建设己初具规模。
1、文化馆建设
福州市本级和五区八县(市)都设有文化馆(群艺馆),共有编制119人,其中:市群艺馆25人,五城区38人,八县(市)56人;实际在职147人,其中:市群艺馆23人,五城区53人,八县(市)71人。市本级及全市各县(市)区共有文化馆舍面积2421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3400平方米,业务用房6877平方米,出租5640平方米。市本级及全市各县(市)区年财政拨款353.51万元,年业务收入11.06万元,年馆舍出租收入74.25万元。设备总值210.28万元。
2、图书馆建设 福州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图书馆共有编制129人,其中:市级二个馆(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45人,城区四个馆(鼓楼区未建)26人,八县(市)58人;目前实际在职人员165人,其中:市级二个馆62人,城区26人,八县(市)77人。现馆舍面积30826平方米,其中:市级6000平方米,城区3632平方米,八县(市)21194平方米。馆藏图书量共计308.86万册,其中:年新增藏书94912册,年新增报刊3870种。年读者数88.94万人次(城区53.69万人次,县(市)35.25万人次)。年图书流量110.24万册次(城区67.77万册次,县(市)42.47万册次)。年财政拨款521.9万元,其中购置书报费214.85万元(图书177.07万元,报刊37.57万元)。
3、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建设
福州全市现有乡镇(街道)190个,其中乡镇154个,街道36个(全市共有2383个行政村、408个社区);已设有文化站(中心)171个。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编制208人,实际在职291人(正式266人,临时或兼职25人)。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站舍总面积36324平方米,其中:文化站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占9%,300-500平方米占8%,100-300平方米占18%,100平方米以下占65%。
近年来,由于我市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村人民群众,对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和科普书刊、图书等的需求日益强烈,各级党委、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批新的县乡文化场馆、文化中心设施相继建成,使我市农村文化设施具备了一定规模,为我市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2005年1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正式启动了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市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就此拉开序幕。根据国家、省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投入到申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选工作,经过精心挑选,我市推荐的闽剧、福
州评话等八个项目全部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全部被省文化厅报送文化部参加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角逐,在己公示的第一批国家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中,我市有闽剧、福州评话、尺唱、茶亭十番音乐、寿山石雕刻技艺和脱胎漆艺等六个项目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首。
为配合己逐步展开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各县(市)区大力配合、支持下,我市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的材料收集、展板制作和布展等工作,使“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在2006年元旦如期展出。所有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己取得的初步成果,为我市做好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罗源县是我市畲族聚居点,畲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是该县文化工作的重点。他们根据民情风俗的特点,以乡镇文化站(中心)为依托,在城乡建立了四个畲族文化活动点,利用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乌饭节”举办“畲汉一家亲”联欢活动,通过展示畲家特有的风俗习惯、畲歌对唱、畲拳比赛等来弘扬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三)农村文化活动得到培育和发展
1、我市各县(市)专业闽剧团在创作、演出有一定艺术质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闽侯县、连江县、平潭县等专业闽剧团创作、演出的《红豆缘》、《凤凰蛋》等均在全国获奖,他们长年坚持在农村为农民群众演出戏曲,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市9个县级专业闽剧团每年在农村演出三千多场。
2、各县(市)文化部门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相继成立了业余文艺团体,如福清市文化馆艺术团、长乐市海滨邹鲁艺术团、闽侯县茉莉花艺术团、闽清县瓷乡艺术团、平潭县海坛娃艺术团、罗源县小螺号艺术团等,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创作、排练富有地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乡村、海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3、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民间职业剧团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市现有民间职业剧团130多个,年演出三万多场,解决就业人员近万人。
4、一些县城和集镇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的销售(出租),文化艺术培训、网吧、文艺茶社、台球室、歌舞厅、棋牌室、卡拉OK歌舞厅、老年活动娱乐室、茶座、打字复印和外来商业演出等十分活跃。
5、此外,一些县乡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政府主办、部门协办、社会赞助等方式,组织举办了歌舞、音乐、歌咏、民俗、美朮、书法、摄影、剪纸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或组织 “三下乡”活动等,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化部门独家办文化的格局。
6、全市共有农村电影队113支,电影机近200台,放映员300多人,主要承担了“2131”工程电影放映任务。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也在逐年递增,我市大多数文化机构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工作非但没有因此停下来,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发展,先后有连江县、仓山区2个县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有福清市、长乐市2个县(市)被评为“福建省文化先进县(市)”。各级文化部门常年坚持抓好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图书馆(室)的正常开放,年开展文化活动数万场,受众面数百万人次;年接待读者近百万人次,图书、报刊流通量达一百多万册次。各县(市)区、各乡镇间蓬勃开展的民俗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农村电影“2131”工程、“三下乡”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在我市的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
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中办发〔2005〕27号文件、闽政〔2001〕279号文件、《文物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不够,农村文化工作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农村文化机构、设施和人、财、物等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
(二)投入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硬件不硬,软件也不尽如人意,许多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馆、图书馆硬件差,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文化事业单位在县一级主要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但直到现在全市尚未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目标,尤其是有的县(市)区“三馆”馆舍有的尚未建、有的还在建或准备计划建设阶段,有的资金还未到位,实建的馆舍面积离国家规定达标馆舍面积还有较大的差距。业务经费普遍短缺,财政每年拨付的经费只能保工资,无法开展业务活动,“三馆”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难以做好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工作。
2、基层文化机构建设滞后,农村文化网络难以形成。
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全市154个乡镇中,尽管有文化站(中心)建制的有146个,但由于许多乡镇文化站的文化专职干部常常不专职,经常去做乡镇领导分派的其他工作;一些乡镇虽建立了文化工作机构,但却缺乏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文化干部;有一些乡镇的文化干部虽有一定的专长,但年龄老化,不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也有的乡镇既无图书室,也无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还有的乡镇在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方面,存在重形式、重建设,轻活动、轻管理的现象等。致使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工作被搁置一边,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活动无法开展。经过几十年努力形成的较健全的文化机构,初具规模的文化机构和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县级国办剧团濒临崩溃。
一些县(市)专业剧团由于长期缺乏投入、缺乏管理、缺乏关心,为了生存都不得不承包给个人经营。经营者为了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只顾赚钱,对艺术生产、演员培养等能将就且将就,使我市大部分县级国办剧团都不如方兴未艾的民间职业闽剧团,使这些县级国办剧团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4、文化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思想认识问题或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乡镇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致使我市许多农村文化站(中心)普遍存在面积窄小,器材不足、设备差,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阅览室经费不足,书报存量小、种类少,不能满足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的问题。
5、乡镇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思路单一无效。
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群众“想娱乐、办文化、盼提高”的愿望十分迫切,许多农民富起来后都强烈希望和城里人一样“有政府投资、有文化中心、有专家指导、有公园广场、有文体活动、有旅游观光、有电影、有戏剧、有图书、有报刊”等“十个有”。但是一些乡镇领导对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或因工作繁杂、或因经费紧张、或因缺乏人手,而很难开拓思路,也拿不出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6、基层文化队伍薄弱。
我市农村文化馆(站)普遍存在“编制紧、人员少,文化低、业务弱,老人多、新人缺”的现象,一些乡镇甚至基本上无专职文化干部,即使有也多被抽调做其他工作,致使许多县乡文化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三)农村民俗活动缺乏正确引导。
由于一些应当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无法开展,许多农民、特别是农村老人会组织便通过
兴建祠堂、普渡酬神等形式,自发地邀请民间文艺团体进行演出。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使有的地方出现文化糟粕乘虚而入,思想文化阵地被封建迷信、宗教文化等占领的现象,也对本土故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较大冲击,使一些非常宝贵、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风、民俗(亦即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不良影响,并有可能因此而正走向灭亡。
(四)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2131”工程实施多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我市农村仍然存在电影放映设备不足,放映员队伍逐渐萎缩,影片库存老化,所能提供给农民的知识面、信息量不足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三、“十一五”时期加强福州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求真务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因此,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富民兴市的高度,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全市农民的文化素质。
文化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基础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制约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市农村长期以来发展十分不平衡,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21世纪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我市的长远发展,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农村扶贫、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和治愚结合起来。
(二)贯彻和落实并举,规划和措施并重。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也已经非常完善。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认真抓好国家和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使农村文化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做到“五纳入”,即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政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整体改革方案。
(三)制订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据了解市政府今年拟投入资金,并与各县(市)政府的资金配套,先在100个村试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文化现状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制订加快全市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市政府在今后若干年内,每年挤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与各级地方财政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和乡镇文化站(中心)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扩建,解决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确保 “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乡建有文化站(中心)”和“村村都有综合文化活动室”目标的实现。
(四)有计划地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演出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从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演出难”“三难”问题着手,以县(市)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队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农村文化网络,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要加强农村文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县、乡文化机构的作用。抓好农村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工作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现有的农村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和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有计划、有选择地发掘农村文化人才,推出文艺精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要解决各县(市)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中心)文化干部人员编制紧缺、“不务正业”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有的县(市)还建议将乡镇文化干部的管理体制改为由县(市)文化部门垂直管理,从编制、人员、财力上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在村一级要努力发展一支农村文化协管员队伍;
其次,要经常组织市、县属专业文艺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扶持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切实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和看戏难的问题;
笫三,要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队伍。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抓好农村文化专职干部的培训工作,逐步形成一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乡村文艺创作、演出队伍,创造条件使文化不仅能下乡,而且能住乡,用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占领农村阵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与提高。
二要确保县(市)图书馆的业务经费。
建议每年拨给县(市)图书馆一定的购书专款,确保每年有新书进入图书馆。应明确所购图书中消闲性图书一般不得超过20%,农业科技书刊必须占一定比例。县级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农村,要把图书送到农民手中,把文化、科技知识和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三要加大对县级专业剧团的投入。建国几十年的历史说明,长年活跃于乡村、海岛的县级专业剧团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从我市现状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闽剧”这一福州特有的地方艺术还是十分喜爱的。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县级专业剧团的投入,改变目前大部分县剧团濒临崩溃的局面,使我市每个县(市)都有的县级专业剧团得以健康发展,确保县剧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四要尽快形成我市农村电影放映网络。我市为启动农村电影市场已做了不少工作,调查表明农民群众对电影、尤其是科教片是非常欢迎的,为了推进农村电影发行事业,解决好县级电影队当前面临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切实解决诸如放映设备、片租、供片渠道、收费等问题,认真解决好“2131”工程电影放映设备不足,放映员队伍逐渐萎缩,影片库存老化,知识面、信息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
(五)在小城镇建设中,注意加强农村文化机构的规划建设。
城市化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小城镇为中心,把发展农村文化与抓好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在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在中心地段或人口集中地段划定文化机构的位置,使文化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占有恰当位置,以便发挥小城镇文化中心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进而辐射和拉动周边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六)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发展农村文化相结合。目前我市各级政府都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发展旅游事业,但是没有文化品位的旅游业缺乏纵深发展的依托,是不能持久的。我市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应在充分显
示山美水美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注入较高的文化内涵、文化个性,下大力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建议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研究,采取措施,在开发建设我市旅游事业过程中,充分重视地方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建议各级政府拨出专款,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品牌。
(七)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我市农村文化市场普遍发育不良,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促进县城文化市场的发展,并注意培育乡镇文化市场。农村文化的产业化要结合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方面也需要在资金上和政策上给予倾斜。
第四篇: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报告
****大学
本科毕业实习报告
系别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年级法 学 200级学生姓名学号
关于岗位的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
教务办制表
二Ο一一年 月 日
关于在岗位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非常感谢***大学的介绍和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让我顺利完成十周的实习。虽然实习的日子不长,但是却让我更深刻地懂得如何让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实践中。可以说,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去学习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由此打开视野,增长见识,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次实习,也让自己对未来的工作更有发展的方向。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13个县(市)、区基层人民法院,39个人民法庭。全市法院政法专项编制1494人,现有人员1345人,其中中院现有人员(行政编制)292人。中院现有院领导13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5名,政治部主任、纪检组长、执行局局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党组成员)各1名,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3名。正、副处级干部31名(不包括院领导);中层领导68名。审判员126名,助理审判员64名,执行员6名,书记员39名,司法警察29名。中院干警本科以上学历245人,占中院干部总人数83.90%;研究生学历和法律硕士38名,占干部总人数的13.01%;在读博士、研究生、法律硕士28名,占干部总人数的9.66%。中院现有内设机构21个,即:立案庭、刑一庭、刑二庭、少年庭(08年10月成立)、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林业庭、执行局、办公室、研究室、行装处、干部处、干部教育处、法官培训处、机关党委、监察室、司法警察支队。此外还有市纪委驻市中院纪检组、法官协会办公室、机关工会。
作为福州中级法院的实习生,我被分配到少年庭,少年庭属于综合类法庭,分管涉少的刑事和民事案件。我在庭里的工作就是协助少年庭书记员,处理日常事务。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最初到中院的时候,我和法官、书记员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有时候相视而笑却不知说什么好,弄的大家都有些尴尬,但很快,工作使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虽然许多书记员和我们同龄,但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的工作经验还是让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还有法官,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很认真,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更是耐心解答。在法院最大的感受就是像在学校一样,有人手把手的教你做人,做事,做学问。在中院实习十周,大致可以把工作内容分为六部分:
1、当法官把判决书或调解书等文件起草打印好了以后,对于那些需要拿去装订,我主要负责整理装订。
2、在法院实习,最大的方便就是可以经常去旁听庭审。刑事案件审判中,庄严的法庭、神圣的气氛、严格的程序、激烈的辩论,身处其中,至少可以让人感觉到程序的正义在这里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旁听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和
公诉人对整个案件的驾驭能力、清晰的思路、逻辑严谨的语言着实令我羡慕和惊叹。虽然已经学习了两年法律,但在旁听的过程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我们仅有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积累实际操作的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
3、有时和书记员一起外出送达回证。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工作,不仅可以和法官们一起看守所、基层法院等地方,同时也能外出呼吸下新鲜空气。
4、翻阅和整理卷宗。这两个月来做的最多的就是整理卷宗,虽然很繁琐很枯燥,但是也很考验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通过阅读卷宗,我从大体上把握一个案件的办案流程,看的越多,就把握的越详细。刚开始时觉得有些无聊,很没意思。而后来慢慢地了解和认识到查看和整理卷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了解每个案子案情的关键,也是接触各类案件的最好机会,当我以仔细认真的查阅和整理过一本一本浓缩了法院工作流程的卷宗之后,我逐步地了解了法院的具体工作,以及法官的办案思路。
5、法官和书记员交代的其他日常事务。我们这批实习生都是从各种琐碎的事情做起,但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彻底改变了我之前认为的“打杂”没用的看法,只要你用心,就会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在整理案卷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案卷就是一个案件从发生到审结、罪犯被送到监狱的全过程。检察院会将案件的起诉书及相关材料提交到法院。公安机关关于各种案件的刑事侦查,一个案子并不是简单的几个物证或口供,而是非常详细完整的环环相扣的证据链,从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人体损伤鉴定、价格鉴定、勘验笔录、工作记录、辨认笔录,到电话清单、各种物证图片,确可证明一个案件的始末。律师的委托书、辩护词,还有民事材料、调解书,虽不是每个案件都涉及,却也是一个刑事案件的组成部分。立案登记表、收案笔录是法院的工作。开庭公告、庭审笔录、宣判公告、判决书还有送达判决书回证、执行书及回证、提票,我们目睹的这些,其实已经是一个刑事案件从公安局到检察院再到法院的最后的程序。这让我真正把课本上的接受了两年的的法学专业的学习,其中大多是理论方面的知识之后终于又有了一次真刀真枪检验我的学习成果的机会.与以前只是看看法制节目、听听讲座、观摩一下模拟庭审不同的是,这次在法院的实习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进入司法机关跟上人家的上班、下班的工作节奏来进行实战演练。经过实习,我感觉收获非常大,在实践工作中加深了对司法体系个部门工作流程的了解,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司法文书的写作,进一步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学到了很多平时在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少年庭中我发现绝大部分案件属于涉及青少年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很少。案中被告人的共同点均为未成年人,案子的案由要么是因为钱财,要么是因为哥们义气。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均系初犯,对法律认识不多虽然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这也是他们在上诉中共同提到的理由。未成年人不仅是吃了法盲的亏,还吃了刑法中“转化罪”的亏。我很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责任在谁身上,应该如何预防。
是什么原因导致年级轻轻的青少年过早地丧失童心与单纯而铸造一双充满罪恶与血腥的双手最终走向违法犯罪?我认为,青少年犯罪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社会原因。目前社会上很多不和谐因素给中小学生犯罪提供了土壤,经常发生的各种暴力行为在他们并不成熟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网络、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给人民群众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把一系列暴力、黄色等负面的东西过早地传给了中小学生。加上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许多不公平情况,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意识:“打得赢的为强,什么法制都是空谈”,这种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
其次是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关系很大,个别父母没有以身做责,更没有好好的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犯错,往往不是采取耐心的教育方式而是简单粗暴地打骂,这些行为都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长年累月,郁积在孩子心里的种种报复心理越来越强烈而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手段至使他们心理变态达到仇视社会、违法犯罪的程度。
再次是教育的原因。当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并没落实,基本留于形式。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怎么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碰到人身财产被伤害了还不敢报告老师与父母,更谈不上向公安政法部门报案。个别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欠佳,面对一些后进生,不是耐心引导与适当批评相结合帮助其转化,而是采取原始的体罚。在社会上又遭某些别用用心的坏势力所怂恿与诱惑,学生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将造成多大的扭曲?他能坚持得住吗?也许一不小心他就顺理成张的与各种不法分子走到了一块。
最后,特殊的年龄阶段使中小学生容易走进误区。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中小学阶段是其身心两方面快速成长期,其心理上有焦虑、不稳定的特点。这个时期人的那种与生俱有但沉睡了多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且强烈希望得到表现。他们渴望脱离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种种束缚,独立自主。但事实上,这个时期他们并不成熟。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营养的不断丰富,很多中小学生在身体方面的发育可能与心理发育并不同步,发育比较完备的身体给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但并没因此而增加了各种社会知识与人生经历,所以心理承受和辨别能力并没有相应地成熟,这种矛盾使他们企图根据自己的潜意识通过仿照社会的某种操作方式去实现目标任务,但自身没有也不可能加以深层次的思考与辨别,最终误入歧途。
而面对这样的现状,现简单提点意见,希望能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有点益处。首先,向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家长自觉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要多宣传依法维权的手段及方法。培养家长的法制意识,这样若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影响几代人。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交友的情况,及时与学校的沟通。据不少犯罪的青少年讲: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有过被遗弃的感觉,有困难、困惑不知向谁倾诉,建议农村中外出打工的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加强与子女感情的交流,共青团成员、村妇女主任、村治保主任可组织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召集村里的“留守孩”参加,相互间进行生活帮助及感情交流,必要时请班主任对“留守孩”倾注更多的关爱,尽量使其融入学校大集体。
再者,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教育陶冶青少年的德行。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知识的场所,无论在教育的力量上、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和教育时间上,都优越于其他场所,学校教育加强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子。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善育人方法,多奖励美德,荣誉的奖金总是用之不竭,一本万利的,而教师惩戒学生的手段也不可少(不是指体罚),但要合理而适度。教师善于以身作则,通过个人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校开设法制课程,加强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法制培训教育。通过走出去(旁听审判、听取少年犯的反
思)请进来(开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等法制学习方式,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有关部门严格管理全市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推广一批内容健康的网站,净化青少年网上空间。
最后,加强和改善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青少年就业渠道。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青少年的需求。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生存发展环境的青少年职业教育,并可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学校学费不宜过高,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整体经济结构。
相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把在校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
在福州市中级法院为期十周的实习,我收获很大,能够把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部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务工作中,并在实践中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觉得这次实习不仅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且是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法律在现实中运作有所了解,也对专业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更加坚定了我要在法律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指导教师评阅表
第五篇: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报告
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暑期实习心得
我于五月二十一日到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参与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现实习结束期将近,应要求将实习经历和感悟进行总结,反思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出现的错误和改正的方式。经过认真的反思、分析和思考后,我将之进行梳理,现将之报告如下。
一、经历的工作
(一)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内容及感受
我所在的书记员对接的法官处理的案件案由主要为民间借贷纠纷、劳动纠纷、合同纠纷、遗嘱纠纷、著作权纠纷等。民一庭工作任务分配十分明确,法官主要负责当事人接待和案件审理;法官助理主要负责辅助法官书写判决书等辅助性工作,主要仍是围绕案件审理中实体问题的分析、认定,法律依据的查找以及出具裁判意见等内容为法官提供建议和辅助,减轻法官工作量并提升法官工作效率;书记员主要负责审理之外的程序性事项的办理,这些程序主要是对外的法律文书寄送、对当事人的开庭通知;对内有案件材料的内部传递、案件材料整理、负责案件材料的整体运作直至归档保存;在处理案件时虽然不会直接参与案件裁判的出具,但是会作为法官获得普通民众意见的一个窗口而影响案件审理。进入法院后,我被分配在书记员处,跟随其进行实习,学习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案件处理流程,法院日常工作流程。作为书记员的副手,其分配给我的任务有“做法官接待当事人的记录员、退还一审卷宗、整理二审卷宗”,这些都是其平时工作内容。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从对接法官与当事人的连接工作,对接院内各部门完成卷宗传递的程序性工作,以及独自完成的卷宗整理工作,从各个侧面参与到其中并从中学习,让我能够较为完整的体味书记员的主要工作,明白了书记员在法院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和地位,此岗位是行政性职位,主要完成程序性事项,书记员只是作为法律规则单纯的执行者,而非涉及法律活动本质的利益调整工作,无需较多法律素养,相较于法官助理来说,书记员是审判活动的局外人。总的来说,我对于法院工作和书记员工作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全面的认知。书记员所做的工作从性质上来说是民事诉讼法这一程序法的具体化,其工作是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不能执行的法律不如无法律”,书记员负责的法律程序性规定的执行,因而也是程序正义最基本的且最重要的组成单位,对于当事人利益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和法律及法院工作的权威性有重大关联,是对法官公正裁判的重要补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民一庭工作期间,我对于其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之大感触颇深。民一庭案件数量众多,每周都会从立案庭中收获一车有一百斤的卷宗文件,都是需要法院查看案情、定期审理。不仅在数量上有着沉重的压力,案件质量也是悬在每位法官头上的利剑,案件处理需要在公正裁判的基础上协调当事人关系,使得当事人能够接受并服从判决结果,减少申诉和上访。而在长期的大量的案件处理后,造成一些行政工作的积压,每位书记员都有数百份卷宗的任务需要完成。卷宗整理及归档任务为什么会积压呢?通过本人实际参与工作得知,联系当事人、开庭(做笔录)、网络系统结案、审判结果上传及公示、整理卷宗等每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都很长,属于轻脑力但重体力的劳作,而书记员应接的案件很多,所以其十分繁忙。又因为这是一项关乎正义的工作,如果不谨慎很容易出现错误,造成他人利益以及法律尊严之损失,所以负担的责任亦甚为重大。虽然有人手不足,程序繁琐,设备陈旧等等困难,但是民事审判第一庭的工作人员均以其敬业和奉献的精神在工作,顶住压力出色的完成了工作,法官审判水品高超,案件审结后争议小,当时人满意度高;书记员工作谨慎认真,行动都依照规定,完成了程序的要求,使得法院工作滴水不漏。他们这样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让我从其中获得了很多精神力量。
(二)审判监督第一庭的工作内容及感受
审判监督第一庭交给我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卷宗和在网络发布公示公告。我所整理的是减刑卷宗。审监庭的卷宗整理流程不同于民一庭的一个案件一个文件袋的整理方式,而是采用批量处理的方式,这是因为每个案件不同的材料因为类型和性质相同,且相同的材料又占据整理目录的大部分,因此可以按序排列,整理成册十分方便快捷。因为每份材料内容近似,所以更容易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因此错误率更低。审监庭还负有在人民法院公示公告网络系统上对公众发布执行机关建议减刑意见的任务,这是根据最高院和省高院的要求而发布,方便服刑人员、监狱干警、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因为是发布公告,因此遵循公告格式,有发文机关,公告开头有发文缘起和依据,内容上有罪犯身份信息、所受刑事处罚和减刑信息,以及公告结尾有人民监督的相关途径。我所执行的工作任务虽然简约但并不简单,从每一项任务都可以看到法律精神的渗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智慧。从卷宗整理上讲,将各目录项目安排合理得当,理顺排放顺序,在保证程序完整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还降低了错误率,可以说是非常贴合法律追求的程序正义的精神。虽然减刑案件卷宗整理较为简单,但是因为数量大,所以工作也十分辛苦。公示公告的发布也是如此,虽然工作内容仅是将相关内容打字输入电脑,但是减刑人员数量多,且公告网站设置有防粘贴保护,需要将很多重复的格式性内容一点一点手打输入,而不能粘贴输入,所以工作量同样十分大,一次减刑案件公示公告仅117人的信息输入就需要花费一个人力两天的工作时间。工作期间我参与了一次减刑假释案件的开庭,案件有三方主体参与,监狱代表服刑人员提起减刑请求,对服刑人员身份情况和服刑表现以及提请减刑理由进行说明;检察院则对减刑人员的各项情况材料进行审查,依据事实及相关规定,提出检察院的意见;法院则负责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因为减刑开庭是在黄州区监狱内,所以我们有机会参观监狱。黄州区监狱修建完善,有极高的围墙和健全的安防系统,监区内环境较为优美,监狱宿舍从外观上较美观,没有机会入内参观,但是在操场上可见服刑人员在进行军事纪律训练,培养服从意识。即使是这样浅浅的一见也给我带来了极深的震撼,因为从外貌和行为表现上,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人,看起来他们和身处外面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却做出了受到国家负面评价的违法行为,被剥夺了自由。在我看来,人身自由被剥夺了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极大打击,失去了作为人的很重要的一种尊严,“人人生来平等,生而自由”,人处在安全的空间里,很难体会到自由的存在,但是在监狱这个自由的空气都被抽干的地方,就会激起人对于自由的珍视。也许想要违反法律的人都应该先去监狱看一看,相信很多人会放弃不好的想法。
在带领我学习审监庭各项工作内容的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身上还有着各式各样的任务,对于他们能够游刃有余的处理如此繁重工作的能力,对于其专注投入和敬业奉献的工作精神,我感到十分的敬佩。在审监庭我还看到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一起安排工作,相互帮助,攻坚克难,关系融洽,此处团结而温情的环境更使人感受到法律人和公务员不骄不躁、团结互助、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产生的认知
(一)法院工作的认知
未实习之时,法院的工作在我脑海里只有开庭审判这一项工作,法官在这一工作中处于最主要和最中心的地位,并认为审判活动仅仅局限在开庭审判这一环节,但实际上颇为以偏概全,对审判活动的理解存在着偏差。经过实践体验才认识到,法院的审判活动是以审判为中心的一系列运动,案件从立案、调查、审理、调解
1、审判、送达、归档是一系列的信息创造和传递工作,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处理,才能使一个完整的审判活动顺利进行。而程序法则要求在各个信息节点流过的信息都有痕迹留存,这样信息才能够反馈给应该接收的人,才能创造应有的价值。
实习过程中见到法院极为重视调解结案,因为此方式最为简便,省却了法律文书的书写,也较容易使双方当事人满意,上访风险低;除以上功能,调解还是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个必经的程序。因此虽然其为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仍将其与其他程序并列提出。法院各个部门在每一个侧面反映着法律的规定和法对于程序的要求;立案庭负责案件的承接,是法院对外的重要窗口,是司法程序的第一步,为之后的程序启动奠定了基础;民庭、刑庭、行政庭的设置体现三大法律关系,三种形式相近但是性质不同的审判程序,执行局是法律强制力之实施部门,审判监督庭是对于案件的监督等等。此次实习将以往的错误观念清除,对于法院的工作有了大体的了解和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法学学习的认知
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发现了自己法学知识的不足,表现在对于案件证据材料组成的不熟悉,对法院判决说理部分的不理解,很难通过判决文书的翻看增长自己对于法律的认知。通过反思我认识到,法学的学习不能困囿于书本知识,更应该从实践中获取真知。自我感觉本科阶段对于法学概念的理解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概念和法条的起源,要么是不能认识到一个法条在现实中可以如何运用,而法学和法律的真正乐趣就在于其中,因此我对于法学的评价往往单一,认为法学是一个空洞而无趣的学科。对于概念掌握不清晰以及知识不体系化,让我一经纠问往往回答不出,也不知道自己学习了相关内容,不知道一个案件的分析和处理是来源于哪个法律依据,如何去查找相关法律依据,且不知道法律依据之后是怎样的理论来源,无法对法条进行解释,而正确解释即理解法条的基础,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像一个话痨却没有掌握语言一样的荒谬,无法思考,无从表达。而如果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则必然同现实情况谬以万里。
三、关于人际
(一)自己责任原则
本次实习体验到了一部分社会性的人际交往模式。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一是“自己责任原则”,人人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担应有的责任。在过去的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我对于责任体会尚不深刻,在实习时期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工作单位,人需要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负责,比如书记员有保管好卷宗材料、合理安排开庭时间等工作职责,如果因为过失使得材料遗失或开庭时间冲突,必然会受到问责。但是仅仅自己做到认真还略为不足,因为如果他人出现失误也许会推卸责任,因此需要事事留痕迹,处处小心谨慎,比如每次材料转手都要做好登记,每次出办公室都要锁门,电脑密码不可告知他人等。在社会中,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我们所在的是一个处处风险的社会,有些风险带来的责任也许是我们无法接受和承担的,因此再谨慎也不为过。
(二)理解他人
实习地点的法官和书记员对于实习生都很照顾,对于我们的成长多有帮助,十分感谢他们的真挚感情和温暖关怀。即使是如此短的时间,他们也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一面,让我对社会这个色彩丰富的集合体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解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要求,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脾性,其对于行为选择是由这些方面综合得出的,具有必然性,天然的合理,因此如果他人不理解,则一定是他人的问题。作为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人能够适应他人的行为习惯,调和彼此的不同。我们善于从对立中寻找出路。经过这次实习,我真切感受到了人们因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而拥有的不同想法,不同的行动,不同的选择。而选择的不同究其根本在于利益的冲突。只有在利益统一时,人们才能相互协作,一旦这个平衡不存在了,就会出现意见的分化和冲突。
(三)帮助他人
在本次实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种类的帮助他人。有一种帮助他人是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并不一定需要太强的联系,也许一个熟识的人就会有源自善心的帮助,而这种根源之善是最为纯粹的,源自于人的本性,因而愈发使人觉得珍贵和不可辜负。有一种帮助是在工作关系中建立的互助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帮助者和受助人都会统一到一个目标之下,相互鼓励,尽心尽力,充分展现人和人之间的关怀和信任。这种帮助是会让人暖心的帮助。还有一种帮助是需要很强的联系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也难能可贵。因为在强联系的环境下,虽然有帮助的充足理由,但是帮助的程度还是由人把握的,在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人会得到极为不同的结果。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是温暖人心的一剂良药。
四、总结
本次实习是本科阶段宝贵的经历,让我清晰的了解了法院的运作方式,对于法律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作为明确的指标,为将来择业提供十分有益的参考。我不仅从实习中收获了知识,而且从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中学习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长时间的实习工作应该长久的坚持下去,希望下一届华农学子们同样能在这个优秀的地方参与实习,同样可以收获宝贵的人生经历。
华中农业大学
沈恩泽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