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1:5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情况综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爱校如家、师生互敬、勤奋好学、遵规守法的风气。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局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影响深远,各校都依照局领导的要求,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依照方案逐步实施,效果明显。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喷绘的、有油漆书写的;其次,各类文化宣传牌、布置精美的橱窗都向来客展示着学校浓浓的文化氛围。

二、目前状况

(一)办学思想

通过这几年教育局的领导与督促,各学校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办学思想。尤其是年龄较轻的一部分校长,他们善于学习,所以很快领悟到“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的真正含义。因此,他们真正从学校实际出发,广纳博言,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提出了属于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如青湖齐庄小学,虽然只是一所村小,但始终秉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思想。

但是,有部分的学校校长是迫于压力,临时抱佛脚,办学理念东平西凑,抄袭严重。校训不是“团结、奋进”,就是“求实、创新”,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办学宗旨大同小异,口号色彩浓,文化内涵少。学校工作与办学理念毫无关系,不仅学生、老师不知道学校的办学思想,甚至连很多领导都不知道,他们的工作不是以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针在开展,而是以自己的经验和校长的安排应付工作。因此,这样的学校工作不见起色,没有特色。

(二)文化建设

此处的“文化建设”是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一牌”、“二栏”、“三室”。

外行看热闹。走进校园,首先是看有没有文化宣传牌;其次是看宣传橱窗公示栏、班级黑板栏办的质量高不高;最后是看是否加强了荣誉室(陈列室)和图书室建设。如果连热闹都谈不上,那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过是一纸空文。

内行看门道。文化宣传牌、黑板栏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它应该是学校特色的载体;图书室、图书角是文化建设的中心,它直接服务于学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主要载体,如果图书室没有几本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如果图书角空无一书,那么,《营造书香校园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一句口号。

但是,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针对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而进行的;有大概58%的校长纯粹把它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自己的一项政绩工程,因此,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校园“文化墙”、立校园雕塑、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而且,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庸俗。目前,大多数村小依然存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校“文化墙”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过多,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上墙的制度太多,但落实不力。

(三)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的好坏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品味,代表了一个校长的品味。一个有品位的校长一定会建设一所环境幽雅的学校,因为只有品位高的校长才可能做到“让每寸土地传情”这一目标。纵观全县各乡镇小学,能把“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寸土地传情”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很少,至少落到实处的不多。校长们谈到文化建设和环境整理,往往会抱怨学校经济紧张“我们学校经济条件差,哪有闲钱来搞这个?”成了校长们的托词。其实,“环境育人”,能够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的校长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校长,因为环境不仅能陶冶人,也折射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效果。我到过几个村小,看到他们的花坛光秃秃的,于是问他们为什么不种植一些花草?他们多是一个答案——学生太淘了,种不起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环境的好坏反映的不仅是校园文化工作的好坏,而且反映了学校的管理、学生养成教育的绩效!

三、解决措施

(一)塑造个性,彰显特色文化

有专家说:“有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校制宜,不要盲目攀比,力求突出特色。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塑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避免千校一面;三是特色设计应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新亮点。

(二)逐步推进,构建过程文化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财力、物力等一定的条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少农村小学还很难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就需要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分步推进,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实现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现实可能性的机结合,从而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师生携手,打造和谐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二篇: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情况综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爱校如家、师生互敬、勤奋好学、遵规守法的风气。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局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影响深远,各校都依照局领导的要求,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依照方案逐步实施,效果明显。不管是镇小还是乡村中心小学,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喷绘的、有油漆书写的;其次,各类文化宣传牌、布置精美的橱窗都向来客展示着学校浓浓的文化氛围。

二、目前状况

(一)办学思想

通过这几年教育局的领导与督促,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办学思想。尤其是年龄较轻的一部分校长,他们善于学习,所以很快领悟到“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的真正含义。因此,他们真正从学校实际出发,广纳博言,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提出了属于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如青湖齐庄小学,虽然只是一所村小,但始终秉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思想。

但是,有部分的学校校长是迫于压力,临时抱佛脚,办学理念东平西凑,抄袭严重。校训不是“团结、奋进”,就是“求实、创新”,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办学宗旨大同小异,口号色彩浓,文化内涵少。学校工作与办学理念毫无关系,不仅学生、老师不知道学校的办学思想,甚至连很多领导都不知道,他们的工作不是以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针在开展,而是以自己的经验和校长的安排应付工作。因此,这样的学校工作不见起色,没有特色。

(二)文化建设

此处的“文化建设”是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一牌”、“二栏”、“三室”。

外行看热闹。走进校园,首先是看有没有文化宣传牌;其次是看宣传橱窗公示栏、班级黑板栏办的质量高不高;最后是看是否加强了荣誉室(陈列室)和图书室建设。如果连热闹都谈不上,那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过是一纸空文。

内行看门道。文化宣传牌、黑板栏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它应该是学校特色的载体;图书室、图书角是文化建设的中心,它直接服务于学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主要载体,如果图书室没有几本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如果图书角空无一书,那么,《营造书香校园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一句口号。

走进青湖齐庄小学,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一面面古诗墙。校园的清晨总有那么一群群学生在沿着古诗墙边走边诵读;中午时分,几处阴凉的古诗墙前,几位学生在互相考量对方,看谁会背得古诗多;放学了,家长还没来接的学生三三两两的围在古诗墙前,正在玩着古诗接龙游戏„„ 古诗墙不会发出声音,但是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让一面面古诗墙具有了生命,绽放出美妙的声音。

但是,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针对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而进行的;有大概58%的校长纯粹把它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自己的一项政绩工程,因此,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校园“文化墙”、立校园雕塑、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而且,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庸俗。目前,大多数村小依然存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校

“文化墙”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过多,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上墙的制度太多,但落实不力。

(三)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的好坏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品味,代表了一个校长的品味。一个有品位的校长一定会建设一所环境幽雅的学校,因为只有品位高的校长才可能做到“让每寸土地传情”这一目标。纵观全县各乡镇小学,能把“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寸土地传情”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很少,至少落到实处的不多。校长们谈到文化建设和环境整理,往往会抱怨学校经济紧张“我们学校经济条件差,哪有闲钱来搞这个?”成了校长们的托词。其实,“环境育人”,能够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的校长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校长,因为环境不仅能陶冶人,也折射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效果。我到过几个村小,看到他们的花坛光秃秃的,于是问他们为什么不种植一些花草?他们多是一个答案——学生太淘了,种不起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环境的好坏反映的不仅是校园文化工作的好坏,而且反映了学校的管理、学生养成教育的绩效!

三、解决措施

(一)塑造个性,彰显特色文化

有专家说:“有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校制宜,不要盲目攀比,力求突出特色。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塑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避免千校一面;三是特色设计应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新亮点。

(二)逐步推进,构建过程文化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财力、物力等一定的条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少农村小学还很难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就需要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分步推进,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实现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现实可能性的机结合,从而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师生携手,打造和谐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三篇: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情况综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爱校如家、师生互敬、勤奋好学、遵规守法的风气。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局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影响深远,各校都依照局领导的要求,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依照方案逐步实施,效果明显。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喷绘的、有油漆书写的;其次,各类文化宣传牌、布置精美的橱窗都向来客展示着学校浓浓的文化氛围。

二、目前状况

(一)办学思想

通过这几年教育局的领导与督促,各学校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办学思想。尤其是年龄较轻的一部分校长,他们善于学习,所以很快领悟到“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的真正含义。因此,他们真正从学校实际出发,广纳博言,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提出了属于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如青湖齐庄小学,虽然只是一所村小,但始终秉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思想。

但是,有部分的学校校长是迫于压力,临时抱佛脚,办学理念东平西凑,抄袭严重。校训不是“团结、奋进”,就是“求实、创新”,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办学宗旨大同小异,口号色彩浓,文化内涵少。学校工作与办学理念毫无关系,不仅学生、老师不知道学校的办学思想,甚至连很多领导都不知道,他们的工作不是以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针在开展,而是以自己的经验和校长的安排应付工作。因此,这样的学校工作不见起色,没有特色。

(二)文化建设

此处的“文化建设”是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指“一牌”、“二栏”、“三室”。

外行看热闹。走进校园,首先是看有没有文化宣传牌;其次是看宣传橱窗公示栏、班级黑板栏办的质量高不高;最后是看是否加强了荣誉室(陈列室)和图书室建设。如果连热闹都谈不上,那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不过是一纸空文。

内行看门道。文化宣传牌、黑板栏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它应该是学校特色的载体;图书室、图书角是文化建设的中心,它直接服务于学生,是《营造书香校园》的主要载体,如果图书室没有几本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图书,如果图书角空无一书,那么,《营造书香校园方案》就是一纸空文,校园文化建设也就是一句口号。

但是,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针对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而进行的;有大概58%的校长纯粹把它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自己的一项政绩工程,因此,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修校园“文化墙”、立校园雕塑、搞硬件建设等。这样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奠基学校育人品位的目标。而且,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于庸俗。目前,大多数村小依然存

在生搬硬套,特色不突出的现象。有的学校“文化墙”内容杂乱;有些学校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过多,属于师生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导致师生熟视无睹,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上墙的制度太多,但落实不力。

(三)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的好坏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品味,代表了一个校长的品味。一个有品位的校长一定会建设一所环境幽雅的学校,因为只有品位高的校长才可能做到“让每寸土地传情”这一目标。纵观全县各乡镇小学,能把“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寸土地传情”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很少,至少落到实处的不多。校长们谈到文化建设和环境整理,往往会抱怨学校经济紧张“我们学校经济条件差,哪有闲钱来搞这个?”成了校长们的托词。其实,“环境育人”,能够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的校长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校长,因为环境不仅能陶冶人,也折射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效果。我到过几个村小,看到他们的花坛光秃秃的,于是问他们为什么不种植一些花草?他们多是一个答案——学生太淘了,种不起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环境的好坏反映的不仅是校园文化工作的好坏,而且反映了学校的管理、学生养成教育的绩效!

三、解决措施

(一)塑造个性,彰显特色文化

有专家说:“有个性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校制宜,不要盲目攀比,力求突出特色。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在校园文

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塑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避免千校一面;三是特色设计应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新亮点。

(二)逐步推进,构建过程文化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财力、物力等一定的条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不少农村小学还很难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就需要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分步推进,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实现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现实可能性的机结合,从而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师生携手,打造和谐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四篇: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它过分的系统化、知识化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再加上现在班额普遍偏大,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因材施教,新课程改革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而校园文化的构建及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填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有趣的育人环境,为培养21世纪的一代新人创造最佳条件。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在校园中无处不在的展示,是一所学校最为宝贵的东西。今年是我校本着高标准、高品位这样一个基本方针,搞校园文化建设,从新颖的立意到突出我校的特色,体现创新,并且结合我农村学校地理优势和办学新理念,全方位、多角度,体现教育性,利用全新的教育理念,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努力为我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无私奉献。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散发个性和体现特色的工程。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

一、物质文化建设

我校的物质环境逐年改善,应向着“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标定位,对我校校园建设的设施,植物、植被以及绿化人文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到主要建筑,小到角角落落,精心斟酌,使其科学合理美观实效,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同时布设文化设

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板面、黑板报、图书、阅览室、德育展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教学楼、办公楼,悬挂精心挑选的励志性标语,展示学生作品,设置了教育格言、警句,提倡稳馨提示,开辟一块玻璃宣传栏,结合教育主题让学生涂鸭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绿化体现“以人为本”自主创建。教学楼道墙壁上书写着“学会学习、学会参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梦想从这里起飞”、“我自信,我能行”,让每一块绿地,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真正体现了校园时时有文化、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我们邙岭一中,整体布局规划较为合理,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对现有的大型的建筑设施,立足实际,因地地制宜地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布局并进行二次包装,加以改造利用,合理配置了内设,细化、深化教育功能,力争突出学校特色和文化底蕴。校门及校园道路、学生活动场所、橱窗、墙报等设施,实用、美观、和谐。

绿化、美化方面:我校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园空间进行绿化,充分挖掘空间,因地制宜:依山设计,体现立体性、层次性、丰富性。并且有效地进行合理搭配体现一定的文化寓意,学校因地制宜增设绿色长廊、小路、运动器材等,扩大了学生们的活动面积。

人文景观方面:学校建立宣传教育专栏、阅览室、住校生活动室、音乐室、绘画室,橱窗、教室设计美观大方;内容设计精美,制作精良,方便学生阅读,教学楼,办公楼悬挂喷绘,张贴标语口号,处处显示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也充分反映我校的办学思想、特色及新的教育理念,对

社会、对家长有一个承诺。学校所设格言警句对学生极具启发性,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精神文化方面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和灵魂。我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校风建设,二是校园文化活动,按照“高质量、深层次、多角度、生动性、先进性”的要求,着力打造校园精神,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发挥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昂扬向上的校园精神,具体工作有如下两方面:

1、校风建设:校风包括教风和学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学校首先从教风入手,不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师,都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铭记校训、编写校歌、设计校徽。突出我校的形象和标志,打出学校的“名片”。展现我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开展校园“净化”:净化卫生、净化语言、净化行为、净化心灵。卫生要做到校园“四无”,为我校创造了优美洁净的育人环境。

2、校园文化活动: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利用革命前辈英勇抗日的事迹以其大无畏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每年的“

五、一”、“

十、一”学生利用长假,走出去宣传,元旦前夕的校园文化展示周的活动安排,形成我校独特校园文化传统,此外我校广泛开展主题班队活动,专题教育活动,并结合节日的相关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

动的内容。

3、制度建设方面

学校按照“全面、严格”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食堂、宿舍及卫生方面的管理。此外,学校还健全了德育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班级管理、食堂管理、宿舍管理、校园行为规范管理等制度,做到以“规”律生、从严治校,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自律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结束的能力,养成自学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

以上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从物质、文化和制度三方面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设想,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为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的水平,还有待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上级领导的关心,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方面工作都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篇: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深入部分乡镇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

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会风尚良好”的目标,遵循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和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基层文化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县上下紧抓国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站房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内设“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同时作为共享工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均配置了3台以上电脑、1台投影仪、1台易播宝,其中有8个乡镇配备了卫星三级站。全县192个村(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147个,每个书屋配有标准书柜5组,报刊架1个,实用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杂志30种以及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全县共有27户市级、101户县级、1360户乡镇级文化科技中心户。每个社区至少有1户文化科技中心户及1名文化信息员。这些由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科技中心户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各村、居委会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到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农家大院。全县每年送科技下乡达100多场次,送戏下乡达15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2000多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自2006年开始,全县开展了三次电视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均吸引数千城乡群众参与,屈乡大地处处歌声飞扬,群众性文化活动由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每三年一届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使一些沉寂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掘,并绽放异彩。如民俗表演《开山号子》、《陪郎“四十八”揖》、《正月十五烧毛狗》、《灵牛耕地》,薅草锣鼓《象牙床》,山歌对唱《车风斗》,杨林堂鼓等,这些节目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广为流传。目前,全县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政府连续表彰了三批48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2009年,屈原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除此之外,茅坪、归州、沙镇溪等乡镇还投资数万元举办农民运动会或专场文艺汇演,广受群众欢迎。各乡镇的广场文化、节日文化蓬勃兴起,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在农民中发掘人才,建立起稳定的骨干队伍,逐步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艺人传授、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基层文化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和民间艺人。全县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社团有40多个,大多由农民自筹资金、自置道具组建而成的业余剧团、文艺队、戏班子。这些社团活跃乡村,为农村的婚丧嫁娶及重大节庆提供演出服务,走出了一条以艺养艺,市场促艺的新路子。比如,杨林桥镇的民间文化能人组建了2支民间艺术表演团队,1个文艺节目策划工作室,全年开展演出活动达50多场次。梅家河、九畹溪等乡镇的民间艺人自发组建的文艺社团,年创收达数万元。这些文化社团的演出节目涵盖歌舞、小品、秧歌、皮影戏、吹打乐等特色艺种,原汁原味、诙谐幽默,颇受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文化工作“排不上号,摆不上位”,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钱紧了扔掉”的现象。还有的片面的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可要可不要”,因此“上面检查装装样,任务来了一阵风,风头一过无影踪”。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二)农村文化阵地总量偏少。近年来,在各级文化政策的惠顾下,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虽然都完成了兴建或维修改造的任务,但内部配套设施有限,利用效率不高。村级普遍存在“阵地少、活动少、设施差”的现状。部分村里的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多年未购进新书,现有图书陈旧破损,内容过时,少有人借阅。少数村虽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但因其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而少有人光顾。这些现象,非库区乡镇较之库区乡镇,经济弱乡镇较之经济强乡镇,显得更为突出。截至目前,全县只有20%的村建有文化广场,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占全县农户的比例尚不足1%。这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农村文化队伍十分薄弱。乡镇文化干部绝大多数为兼职,主要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平时主要精力忙于其他工作;有的文化专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不到应有的职能作用。由于待遇偏低,条件较差,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这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低,农民群众文化增收的意识淡薄,渠道单一,许多民间艺术品、工艺品自产自用,很少进入市场流通,商品转化率低,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民俗文化活动大都由农民自发组织,没有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民俗旅游项目;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缺乏规划指导,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没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快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巩固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好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当前,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仍然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县、乡两级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经济不断发展、财政不断增长的同时,逐年提高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例。要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要把项目带动战略引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些投资大、影响大的建设项目,可实行招商引资,采取商业化运作,推动一批公共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有财力条件、有工作基础、有工作积极性的乡、村、农户率先建立一批质量较高、活动较正常的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通过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逐步在全县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阵地。三是要坚持“综合利用、资源共享”。集镇中心村可与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共同使用”,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并明确一名村干部为文化协管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充分发挥阵地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所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

(二)拓展文化内涵。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闲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要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在文艺风格上,要将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在文艺内容上,要将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的文化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送戏、送图书、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文艺活动等形式,推进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积极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培育典型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对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要保护好、发展好,对民间文化资源要系统挖掘、整理,按照“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屈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好高龄艺人,特别是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建立传承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抓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为基础,优秀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文化中心户为阵地,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原生态文化网络体系。要积极开发具有当地传统和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创新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开发文化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四是倡导自办文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或个体办的文化实体,支持农民自办书社、演出队,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每个乡镇甚至行政村都有业余文艺队伍,最终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文化体制。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一要深化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屈原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深化文化单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要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达到“管人、管钱、管事”的统一,人员编制进入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纳入全额财政供给,解决其后顾之忧;活动经费按照有关政策列进县财政预算的“盘子”,由县财政按渠道拨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多方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对于现有民间艺术团体。如皮影戏剧团、花鼓戏剧团、龙狮演出队等,要大力支持其以市场运作方式,与旅游景区、婚庆公司嫁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要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成立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

(四)建好文化队伍。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至少有一名专职干部和相应的兼职干部。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化组织的职能作用。一要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村级文化协管员是最基层的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的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每年举办若干期农村文体骨干培训班,不断拓宽乡镇文化干部的知识层面,提高文化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体部门的职能作用。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特别是要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活跃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乡土艺术家”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下载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精选公文范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class=““>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20:1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一、我县农村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调查报告宝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村......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各镇农村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就目前状况来看,已跟不上农民的需要。我县各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但是全县16个站,只有3个达到......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中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