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4 01: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第一篇: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尚勇镇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一)尚冈村基本情况

尚冈村委会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和1个茶场,共有农户666户3241人,其中劳动力23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99人。党总支共有党员101人,其中预备党员7人,总支部委员5人,下设10个村小组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9人。辖区面积22.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400亩,其中农田3722亩,茶叶地4734亩,橡胶地8989亩,香蕉面积3496亩,人均占有粮食710公斤。目前,全村10个小组已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广播、通电话,已实现了“五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橡胶、茶叶是全村的主要支柱产业,冬季作物、无公害蔬菜是尚冈村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尚冈村具有良好的地理位臵,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交通便利,为发展生态农业,养殖业和运输业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村民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条件较好,通讯发达,电信、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所有的自然村。

(二)自然环境

1、地理位臵

尚冈村位于尚勇镇北边,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到镇政

尚冈村村民的生活用能以电为主,以柴草、沼气为辅,电能主要用于照明、家用电器及生活燃料在尚冈村已得到普及。近年来,环保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也越来越广了,大部分农户家中安装了太阳能,少部分农户家中仍保留着以烧柴草为燃料的灶头。

(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污染源的排放状况(1)废水

尚冈村辖区内拥有3个茶厂,都没有涉及污水污染,该村农户门前屋后排水废水处理良好。

(2)生活垃圾

全村生活垃圾年生产量为150吨,回收利用率50%,残留量为75吨。

2、环境质量情况

(1)尚冈村的水环境质量是纯天然的山泉水。(2)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大气能功区域中规定的标准。

二、尚冈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尚冈村地处半山区,信息接收不便等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术的落后,市场信息的变动不能够及时的把握,缺少市场的灵敏度,高山的气候,使得农业的生产要依靠天气的自然变化,“靠天吃饭”还是尚冈村老百姓面临的

步目标。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村内部潜力,使农村的物质和能量能多层次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利用的功能,在整体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1年,已初步建成了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生产线条,一个高效、稳定、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生态环境系统,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把尚冈村建成了一个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社会文明。

四、尚冈村对环境综合整治

尚冈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是:加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公共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主要道路要全部实施硬化;村民住宅基本达到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要求;加强村庄绿化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村庄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

(一)、优化村庄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根据现有村民住宅分布情况,结合实际,对新建村民住宅实行统一规划,集聚建设,生活污水全部经过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对现有村民住宅中尚未建成无公害卫生厕所的农户要制订整改计划,加紧整改。

(二)、加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臵以及河道的保洁、清淤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村庄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及河道的保洁、清淤,要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建设,切

化并对其做好养护工作。

合计共需投入资金2280万元。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结构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要高度重视生态村建设工作,把创建工作作为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确定专门人员负责生态村的建设工作,制定建设工作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创建任务。

(二)、加强管理,强化指导

村级组织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加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防治工作。要积极会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生态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生态村建设的技术水平,切实推动生态村建设进程。

(三)、加强投入,规范建设

要切实加大生态村建设的投入,广辟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村的各项建设中,以弥补生态村建设资金的不足。同时要按照生态村要求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生态村建设的质量。

(四)、加强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要切实加大生态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村村民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利用召开村民代表会,分析生态村建设中存

第二篇:生态村建设规划

达埔镇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环保局《泉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泉州市级生态村创建考核验收(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达德村基本概况

达埔镇达德村位于永春县北部,距永春县城19公里,省道305线公路贯通全村,辖区内溪流流域系晋江上游山美水库的主要支流之一。全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1114户,总人口4106人,耕地面积950亩,林地面积18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6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个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的秀美山村。村庄的主要产业结构以旅游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现有芦柑、香蕉等名优水果65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从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生态优势,根据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重点开发和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创建生态示范村的具体项目为依托,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生态建设基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努力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一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资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4、注重实效原则。生态示范村创建规划,应立足于农村当前的实际,在对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创建方案,努力做到创建与管理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使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体目标

利用2年的时间,通过保护和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破坏,改善村庄生态环境质量,使村庄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生态文明,珍惜爱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利用新能源,做到区域经济高效化,农产品无害化,经济发展绿色化,达到并提升生态示范村的标准和生态旅游区的档次。

三、创建实施的主要内容

1、村庄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保护饮用水源地,种植水源涵养林等。计划2年内在达德流域两侧种植生态公益350亩,同时对境内1360亩生态公益林派专人管护并有效保护好生态植被,在村自备饮用水源地设立警示标志,并鼓励和引导村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净化水源,最终使全村的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计划动员村民改厕45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成立一支7人的农村环卫队伍,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实行垃圾“户集、村收、乡运输”统一处理,确保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3、计划在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5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5盏,使全村角落亮化达到90%以上。

4、强化沿溪两岸的绿化、美化。达德村水资源十分充沛,桃溪流域贯穿整个村,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为进一步美化村庄,将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按“河边柳、路边桉、房前屋后造观赏林”的规划要求,计划植树500多株,营造四季“树荫、叶绿、花繁、果硕”的新村景色。

5、建设安全文明村庄街。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对村庄大道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6、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认真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路线、方针,提高广大村民的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意识,坚决制止非法占有耕地和林地的现象发生,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保护森林资源,成立护林防火小分队,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设立防火警示牌,聘请2名护林员,负责日常山林管理,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7、加强生态经济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引导发展规模养

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庭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木,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8、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是创建生态示范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必须整体推进。一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捕、杀野生动物,不污染环境,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生动、具有实效的“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二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结合农村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9、加强动植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村两委从自身做起,制定相应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严禁加工、销售、捕捉、食用珍惜动植物。回归大自然生态平衡。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

根据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实施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对一些项目工程的投资进行估算。

(二)总投资估算与计划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总投资245万元,其中2010年计划投资145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00万元。

2010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

1、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在水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营造生态公益林250亩,并保护好现有的公益林1360亩和生态植被,共需投入25万元;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计划植树500多株,共需投入70万元。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投入20万元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组建一支卫生保洁队伍。

3、鼓励农村改厕40户,共需投入20万元。

4、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投入10万元。

2011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①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生态公益林100亩,并派专人管护好1360亩的生态公益林和一些绿化植被,共需投入40万元;②完善环保设施,组建一支环

卫人员,需投入10万元;③投入15万元改厕30户。④村庄亮化: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6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25盏,需投入35万元。

(三)资金筹措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的来源,镇村自筹资金万元,其中村自筹85万元,镇政府配套120万元,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共计投资245万元。2010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45万元,其中镇村自筹145万元;2011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00万元,其中镇村自筹60万元,申请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

五、环境效益分析(一)生态环境效益

1、饮水状况改善效益。达德村饮用水源污染得到治理后,辖区内4106人的饮水问题就有安全保证,同时也给下游人口提供可靠的安全卫生水源。

2、人居环境改善效益。达德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后,村庄可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可使游客和村民受益。

(二)社会效益

达德村环境综合整治后,可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整洁,人居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安定稳定,逐步成为城里人生态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进一步完善农家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为创建优质生态示范村奠定基础。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4月)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实施方案》,讨论实施计划,为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1、2010年4月底前完成池1座,改厕45户,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垃圾箱22个,组建一支7人环卫队伍,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2、2010年5月30日前完成种植生态公益林250亩,并对1360亩的公益林进行养护。3、2010年7月底前完成达德村溪流两侧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种植绿化树500棵。4、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5、2011年种植生态涵养林1000亩;改厕30户;完善环卫设施,继续组建一支环卫队伍。

(三)生态村申报阶段(2011年11月)

完成项目建设扫尾工作,整理创建档案资料,做好迎接检查考核的所有准备工作。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并争取验收通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驻村挂钩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工作队、村主干、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强化对生态示范村创建的工作部署,明确整治思路、具体措施,分解责任到人,将创建工作列入村务工作考核内容。

(二)强化监督。达德村的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乡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列入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乡政府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实施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现场指导和帮助,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保障。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光靠村级财政是远远不够的。乡政府依据财力状况,结合本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逐年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确保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要拓宽投资渠道,引导嫁接民间资金,巧借力量推进我村经济与环保事业共同发展。

(四)科技支持。要进一步推动农村环保的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应用,鼓励和引导村民推广应用一些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

(五)群众参与。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需要全村人民的共同参与。要加强生态示范村创建过程与成果的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积极参与,通过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为群众参与提供平台;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强环境保护透明度;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村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六)建章立制。要通过制订和完善《达德村生态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达德村绿化管理公约》、《达德村河道保洁村民公约》、《达德村村民卫生公约》、《达德村村民文明守则》等制度,使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坚持依法治村,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保、森林、土地、水资源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类工农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附件:2010-2011年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估算表

第三篇: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

项 目

信息名

公开方

发布时

文件编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状况2010-12-3 主动公开 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 内 容

杨家场村位于永丰乡西南方,紧邻仓山镇,仓永路穿境而过。

1.2人口经济发展概况

全村辖9个农业合作社,443户农业人口,1573人。全村以中江柚为主导产业,全村中江柚种植面积453亩,并成功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100亩,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

1.3生态环境概况

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杨家场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良好,人居环境的道路硬化、绿化、村庄美化治理较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较快,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较高,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上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资源,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在信息内

容 工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解决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收。

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根据我村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实施,实现全村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2010—2012年,远期规划2012—2014年

3.3规划目标的指标

3.3.1总体目标:

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及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打造特色产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村。

3.3.2阶段性目标:

近期,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初步形成;中期,全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呈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势态;远期,建成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4、重点任务和主要建设项目

4.1生态农业建设

抓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建设,增加实际土地利用面积,在2010—2011年进行的破烂房整治活动中,共整理15000平方米,预计于2011年12月完工,通过宅基地整理,有效的把废地变为可循环利用的良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创建了油菜基地、优质稻基地、水果基地、蔬菜基地,严格控制畜禽粪便的排放。

4.2生态工业建设

2011年要引进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优势,同时实行清洁生产,注重工业垃圾集中处理,使企业在兴建过程中做好环境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4.3人居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村居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环保设施配套,环境整治优美,舒适性和适应性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和桥梁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村级道路格局体系。加大绿化工作,在村宅、路旁等适宜种树的地方全部种树,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更趋完善,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5、实施生态村规划保障措施

5.1加强生态建设领导

建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确定专人负责。建设工程分工包干,各负其责,把生态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来抓,一抓到底。

5.2鼓励各方投资,积极筹措资金

必须贯彻“社会共同参与,村民创建主体”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确保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

5.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全局、整体上考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使村经济发展实现对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破坏最小,产生效益最大的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

5.4进行全范围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深入发动,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文化示范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制订建立环保公德,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6、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6.1经费概算

根据生态建设工程项目预算资金:

(1)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00万元。

(2)生态工业建设项目3000万元。

(3)人居环境建设项目220万元。

资金来源分析:生态村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以上投入资金,本着以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辅之以优扶贷款的原则进行筹措,千方百计使建设资金按时到位。

6.2效益分析

该规划的顺利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第四篇:湖上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昌西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概况

昌西村是周至县哑柏镇西南部一个行政村,全村共4辖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921户,3866人其中男性2116人,女性1750人,劳动力195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12亩,主导产业是猕猴桃种植,种植面积3860亩,是2011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方面:种植、养殖业均衡发展,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50元。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基础完善,全村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全村无露天粪坑和破旧危房。1.3生态环境概况

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湖上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良好,人居环境的道路硬化、绿化、村庄美化治理较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较快,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较高,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上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资源,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湖上工业小区功能,兴办工业企业。二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解决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收。

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根据我村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实施,实现全村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近期规划2008—2010年,远期规划2010—2013年

3.3 规划目标的指标 3.3.1总体目标:

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及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打造特色产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村。

3.3.2阶段性目标:

近期,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初步形成;中期,全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呈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势态;远期,建成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4、重点任务和主要建设项目 4.1 生态农业建设

抓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建设,增加实际土地利用面积,在2007—2008年进行的破烂房整治活动中,共整理15000平方米,预计于2008年12月完工,通过宅基地整理,有效的把废地变为可循环利用的良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创建了油菜基地、优质稻基地、梨果基地、低改油茶基地,严格控制畜禽粪便的排放。4.2 生态工业建设

2008年要引进1家工业企业,形成优势,同时实行清洁生产,注重工业垃圾集中处理,使企业在兴建过程中做好环境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4.3 人居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村居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环保设施配套,环境整治优美,舒适性和适应性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和桥梁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村级道路格局体系。加大绿化工作,全面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在村宅、路旁等适宜种树的地方全部种树,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更趋完善,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于2008年开始规划,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实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并达标排放。

5、实施生态村规划保障措施 5.1 加强生态建设领导

建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确定专人负责。建设工程分工包干,各负其责,把生态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来抓,一抓到底。5.2 鼓励各方投资,积极筹措资金

必须贯彻“社会共同参与,村民创建主体”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确保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5.3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全局、整体上考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使村经济发展实现对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破坏最小,产生效益最大的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5.4 进行全范围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深入发动,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文化示范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制订建立环保公德,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6、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6.1 经费概算

根据生态建设工程项目预算资金:(1)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00万元。(2)生态工业建设项目3000万元。(3)人居环境建设项目220万元。

资金来源分析:生态村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以上投入资金,本着以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辅之以优扶贷款的原则进行筹措,千方百计使建设资金按时到位。6.2效益分析

该规划的顺利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第五篇:高梁地村委会市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夕阳彝族乡高梁地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工作总结

根据创建“生态村”的工作要求,2010年高梁地村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一年来,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以及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夕阳彝族乡高梁地村基本情况

夕阳彝族乡高梁地村委会位于晋宁县南端,距县城昆阳75千米,距昆明约135千米,距夕阳彝族乡人民政府17公里。辖高梁地、赖家新村、小石板河三个村民小组,高梁地村海拔1553米,赖家新村海拔1520米,小石板河海拔1340米(晋宁县海拔最低点),三个村组平均海拔1470米,年降雨量在891.8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截止2010年末,全村委会总户数129户,人口437人,彝族、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有耕地面积590亩,林地面积11046.8亩。2010年粮食总产15.7万千克,人均纯收入4013元。养殖大牲畜(牛、猪)297头,山羊385只。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青蚕豆、洋葱、甘蔗等。

夕阳彝族乡高梁地村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壤肥

沃,民俗民风淳朴,是连接易峨高公路的主要行政村之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扎实推进高梁地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主动出击,招商引资,不断加大开发高梁地、建设高梁地、发展高梁地工作力度。2010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县生态村创建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搞好结合”这一总体思路,高标准,严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实现创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自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以来,高梁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高梁地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随着村道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改水、改厕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村积极开展创建昆明市生态村活动。创建生态村是创建国家级生态乡的基础,创建国家级生态乡又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奠基石。根据县“四创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各村“两委”必须有计划的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确保在2011年前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我村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将创建昆明市生态村作为工作重点列入村委会工作日程,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贡献力量。

二、工作措施及创建成效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制,形成全村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生态村创建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今年我村创建昆明市级生态村,党总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把生态村创建作为村中心工作来抓。自乡党委政府传达上级生态村创建文件精神后,我村专门召开两委会议学习相关政策,结合本村实际研究生态村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我村成立了创建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由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为成员,明确职责,确保创建工作有效推进。

2.建立健全生态村创建各项制度。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对生态村创建任务和质量实行责任考核制,并制定了《高梁地村卫生责任制度》、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高梁地村村规民约》、《高梁地村生活垃圾管理卫生制度》。在创建工作中,实施检查通报制、任务督办制、动态跟踪制等各项制度。为确保发挥生态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乡党委、政府将生态村创建工作作为村“两委”领导政绩考核、村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奖惩制。

3.建立健全生态创建工作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和生

态村创建督促检查工作小组(成立了以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定期不定期按创建方案督促检查,对不重视生态创建工作的、不按时限完成生态创建工作任务的和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领导实行严厉的问责制,并将按照相关规定扣除主要责任人的年终考评分。

(二)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创建生态村,必须从统一群众思想认识着手,只有最大限度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取得创建的胜利。我们着重抓五项工作:一是召开创建工作会议,统一全村干部群众认识,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形成强大的创建合力。二是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分析我村创建的形势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研究创建工作方案,深入细致地做好组织发动工作。三是通过宣传栏、广播、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村创建的意义、目标、任务和标准的宣传。四是利用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等作为宣传阵地,宣传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五是制订村规民约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增强创建的自觉性。

通过宣传发动,我村的生态村创建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由于宣传工作到位,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创建生态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村委会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近几年来,村内无滥垦、滥伐,食用野生动物现象;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宽裕。我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达到市级生态村功能要求,我村还十分重视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全村目前共有工业企业3家,1个矿山,2个采石场。目前矿山已停产,2个采石场其污染源为灰尘,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近年来,我村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者生态破坏事件。

(三)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针对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规划和昆明市生态村创建标准和要求,高梁地村依托昆明市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契机,不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高梁地村委会被列为昆明市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委会,实施了:1.小石板河村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沼气池示范点建设;2.积极协助建设部门做好3公里的进村公路建设工作,工程按时完工;3.村委会筹集35773元资金对赖家新村村中道路硬化建设,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改善;4.在上级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投资了20000元对村文化室进行了建设,村民知识、文化生活得到改善;5.村委会筹集资金

26700元对高梁地村小组公房改造建设,改进村民办理红白喜事无场地状况;6.在上级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对我村辖内三个小组的自来水管道改造,其中改造管道长度达3公里左右,总投资20余万元;7.全村进行了水窖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大高梁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121口节能灶改造工程,改厕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得以大大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村寨的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截止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13元。全村委会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三通”,对彩电、洗衣机、冰箱、手机、拖拉机、摩托车、农用车等家电、车辆的购买力明显增强,大多数农户通过勤劳致富建盖起了新居,使用上了太阳能,沼气池受益户数不断增加,数码像机、电脑、私家车等奢侈品已步入部分家庭。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和村组干部广大群众的努力下,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逐步增强!

(四)强化环境整治,大搞爱国卫生运动。2009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我村委会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了各项环境整治规章制度,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把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文明公约,纳入了村规民约,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的管理方式;按照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原则,清除五堆,清扫村内道路,清除卫生死角,清运村内垃圾,清理排水沟渠,铲除路边杂草,发动农户绿化、美化房前屋后,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消灭填平露天粪坑;为解决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问题,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氧化塘),污水横流的现象不复存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强化;垃圾管理有序,辖区内垃圾做到了日清日运,街道整洁;大力开展城乡园林绿化工作,重点围绕创建昆明市生态村乡,做好街道两旁绿化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建立了长效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通过整治,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脏、乱、差”现象完全消除,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氧化塘、氧化沟),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3%;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全村已绿化面积25586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31.55%,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28.61%。已达到国家环境规划标准;县环保局监测报告表明,夕阳彝族乡高梁地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已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3%。

(五)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围

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结合我村实际,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委会位于夕阳彝族乡下片,由于气温高,无霜期长,光热条件较好,水源条件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引进,高梁地村委会辖内村民纵观全乡,科学比较,全面探索本村发展之路,明确目标,以发展养殖业及种植红辣椒、推广高钙细米、甜脆包谷、发展经果林等经济农作物。同时,还加强技能学习和培训,经济意识得到了加强,为我村第一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农科站的指导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一是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优质畜禽良种;二是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有效限制了化肥的施用量,高梁地村委会2010年作物播种面积91.7公顷,全年作物化肥施用量13938.4公斤,综合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152公斤/公顷。全年农药综合施用量189.82公斤,农药施用强度为2.07公斤/公顷。;三是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运用杀虫灯、生物杀虫和黄板沾虫技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我村委会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面积有78.13公顷,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为85.20%。通过组织养殖业、9

下载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双辽市辽西街吉兴村两委班子带领着全体村民,围绕着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从为吉兴村社会与经济全面......

    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村建设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村两委班子带领着全体村民,围绕着县委县府"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目标,从为##村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生......

    生态村建设工作报告

    **生态村建设工作报告环境保护是当时世界一大议题,也是新世纪面临的新挑战,几年来*****在发展经济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村建设材料

    庆安县平安镇人民政府文件 庆平镇政发[2012]15号 关于平安镇民族村“省级生态村” 验 收 的 申 请 庆安县人民政府: 根据环发[2010]75号和黑环发[2010]104号文件精神,在上级部......

    那布村生态村建设规划[最终定稿]

    叫安乡那布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一)那布村基本情况 那布村辖24个自然屯,31个生产小组,总户数755户,人口3364人,有壮、汉等民族。耕地面积485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2750......

    上土市镇江子河生态村建设规划

    上土市镇江子河生态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 生态村创建工作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纲要》精神,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

    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2011-2021年) 第一部分 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貌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

    创建“五个好”建设生态村

    汤丹镇洒海村是东川区第二大村,距镇政府驻地2.2公里,辖浪田坝7个自然村和马店居民区,地处 王山东麓,小江西岸,海拔1100—1200米,气候炎热,交通方便,地势较为平坦,主产水稻、洋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