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时间:2019-05-13 18:0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第一篇: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2011-2021年)第一部分 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貌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农村,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广大群众对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和脏、乱、差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安徽省顺应这一要求,适时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标志着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创建文明生态村,要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集中力量抓好三件事:一是硬化道路;二是净化庭院;三是绿化村庄。要保证这项工作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条件是把村庄建设规划好,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规划经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论证,并依据《村镇规划标准》、《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源潭镇总体规划》进行编制。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文明生态的内涵、原则和任务

(一)文明生态村的内涵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

(二)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常抓不懈、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部分 规划编制 第一章 村庄概况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臵

源潭镇双峰居委会是原双峰乡所在地,位于潜山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毗邻桐城市,距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仅38公里。便捷的交通将在此云集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传运四方,为双峰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居委会现有人口6098人,1510户,居委会党委下设了3个党支部,142名正式党员,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60亩,林地6000多亩,土地肥沃,主要农 产品为水稻、小麦、油菜等。

(二)水文地质

源潭镇地形属典型的丘陵地区、西北为大别山边缘山区,东南为丘陵,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源潭镇境内淡水资源丰富境内有红旗水库、黄鹤塘水库,有大沙河、鲁坦河,两大河流穿境而过。

即将开工建设的下浒山水库就在境内水沙河上游。

(三)气候特征

源潭镇双峰居委会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充足,日照期长,霜期短,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无霜期242天,冻土深度0.10米,冬秀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风向为西南风。

(四)村庄建设概况

现状:村民住宅为两至三层商住式为主,民宅排列比较整齐,但布局混乱,分散用地浪费。

村内街道比较整齐,路面为水泥路面,全部硬化。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备,村内高、低压电力线路均改造完毕,有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厂,全居农户实现了集中供应自来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全部由下水道排放。

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庄内制刷小作坊较多,居住、生产加工、销售混杂在一起,相互干扰严重,企业的噪音污染对村庄居住环境及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企业有待集中布臵。

2、建设用地结构松散,公建用地布局分散。

3、居民住宅布局较为混乱,人均用地面积过大用地浪费,建筑质量较差。

4、村庄内部街道无绿化、公共绿化建设落后,缺少供居民娱乐的公共绿化空间,人居环境比较差。

5、文体娱乐设施缺乏,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规划技术路线

一、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双峰居委会发展实际,确定指导思想如下:

1、规划应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2、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落实“生态美化、亮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并突出地方特色。

3、重视生态环境结合地形地貌,河流水面、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力求最佳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5、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建设,逐步实施。(二)规划原则

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打破千篇一律的规划模式,把村庄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村庄,本规划依照以下原则:

1、以国家颁布的《村镇规划标准》及《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源潭镇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并在规划设计中贯彻执行;

2、坚持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法规、充分挖掘村镇用地潜力,节约建设用地,减少耕地浪费,尤其控制宅基地,逐步实施退宅还耕,不遗余力地节约每一寸土地;

3、深入调查,确定合理的规划结构,以达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的要求。

4、充分考虑村民的居住习惯,生活特征,美化街道、创造洁净、卫生、方便、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5、注重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使村庄建设具有超前性。

6、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水环境,为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护水源地做出贡献。

7、坚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准确定位村庄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适应村庄发展的规律,立足本地优势,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协调经济发 展、文化建设、商品流通,促进双峰居委会的发展。

(三)规划依据

1、《村镇规划标准》(GBS0180-93)

2、《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3、《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2年4月)

4、《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2006年2月)

5、《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技术要点》(2006年7月)

6、《安徽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2006年7月)

7、《源潭镇总体规划》(2010年-2015年)

8、《源潭镇村庄布点规划》(2006年-2020年)

9、双峰居委会相关基础资料

二、本次规划任务,目标、期限及范围

(一)规划任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及居住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旧村建设选址随意,布局散乱,致使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阻碍了村庄建设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基于以上建设背景结合村庄建设现状,拟在村庄旧址基础上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规划村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满足村民建设要求,本次规划任 务重点是:

1、合理布局用地,划分居住组团,完善公建服务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2、控制建设用地,认真执行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

3、竞选住宅选型,本着经济、美观、舒适、实用的原则,选择住宅造型。

4、美化村庄环境,以造型丰富、色彩亮丽明快的建筑与丰富的绿化相结合,创造宜人、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规划目标

立足于双峰居委会土地现状,人口及建设现状的。充分利用土地,努力实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生态村”的规划目标,力争实现经济繁荣、各业昌盛、生态和谐的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全民建设小康村。

(三)规划期限

为有利于宏观调控村庄发展,指导村庄建设,本次建设的期限为2011-2021年。

(四)规划范围

村庄总体规划的范围确定为村域行政划分范围,村庄建设规划的范围确定为现状村庄建成区。

第三章 村域总体规划

一、社会经济规划 双峰居委会今后十年村域经济的发展的中应以第二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1、农业方面: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从全局出发、综合组织生产力全局,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土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引进优良品种,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种植,改善生存环境。

2、第二产业方面,双峰居委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利用我居广泛的制刷生产加工群众基础,新具规模的刷产业市场,实现优势带动、推动全居经济快速发展。

3、第三产业方面:充分利用我居广泛的生产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物资集散的职能,积极谋划专业市场的建设,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完善配套休闲、餐饮、购物等服务业,注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运输服务业,促进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4、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配臵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5、完善和配套幼儿园教学设备,搞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创办成年学校、文化站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村民素质,规划期内,儿童入学率达100%,100%的少年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95%的青少年完成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学业,全居劳动力100%具有初中文化水平,70%的劳动力具有 专业技术水平。

6、完善医疗设施,提高医务水平,满足全居防疫就医的需要。

二、村庄建设规划

依据源潭镇土地利用规划在村域范围由界定禁止建设区,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

禁止建设区: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历史足迹保护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区重要的防护绿地以及省、县道路两侧的控制区划定为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内不得进行任何建设活动。

非农建设区:将村庄建设用地和村域内其他,非农建设用地划定为非农建设区,非农建设区内可以规划建设、可以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和采矿采沙等活动。

控制发展区,将村域范围内除禁止建设区和非农建设区以外的地域划定为控制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内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凡在控制发展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开发的,须征得国土资源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根据双峰居委会所处的地理位臵,将双峰建成区东面(即前面)的大片农田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将规划的双峰居委会建设区及发展备用地(后面)划为非农建设区,村庄建成区 与东面禁止建设区中间划定为控制建设区,可以进行合法的建设开发。

三、基础设施规划

在村域范围内确定公路、电力、电信路线、变压器,垃圾收集地等基础设施的位臵及走向,加强村域机耕路建设,结合村内贯穿南北的沟渠进行绿化建设、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第四章 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

(一)建设现状

双峰居委会地势比较平坦,村庄建设用地比较集中,村民住宅绝大部分为二层楼房,建筑布局相对规整,但由于院落大小不一前后左右错落,布局较为灵活,住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村民内部道路结构基本清晰,道路较宽敞通畅,主路与街道路面全部硬化,通组道路部分硬化。

住宅组织为二层楼房院落为主,大部分布局规格为东、西朝向居多。

村庄采用自来水管道集中供水,由于村内企业众多,耗电量较大,供电需求紧张。

除中心村庄结缘街有排水设施外,其他没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除各户自行消化一部分外,随街道依地形自然渗透,排放;雨水则依地形排放,容易在两季造成积水,现状 垃圾堆放较随意宅前屋后空地随处可见,严重影响景观。

(二)存在问题

1、村庄内缺乏公共绿地,沿街绿化无序发展,庭院绿化亦有待增加,未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化体系。

2、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公共活动场地,村民生活多有不便。

3、村庄整治环境有待完善,村庄内行道树、排水沟、垃圾收集点设施缺乏、不配套。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

规划要求村庄各项建设,必须在严格执行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在完成道路、绿化、市政设施的前提下,注重环境综合效益,进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力争实现全方位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规划目标。

(一)村庄性质,建设规模与发展方向

1、村庄性质

根据双峰居委会地理位臵,主导产业和综合条件分析,本次规划确定双峰居委会是以刷制品加工为主的中心村。

2、建设规模 ①人口规模

双峰居委会2011年现状人口为6098人,按0.5的折算系数折合常住人口,规划采用分项指数法进行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按10000人控制。②用地规模

为响应国家节约建设用地,保护农田的号召,规划建设多层住宅楼,进行生态家园规划,改善居住环境,节约土地。

规划建设用地,按原则不超出150平方米/户控制遵循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新增村民住宅安臵问题。

③发展方向

鉴于双峰居委会建设现状,本次规划本着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双峰居委会建设规划应在现有基础上以旧区改造为主,先建设住宅小区,逐步搬迁,改造后拆迁空地留作发展备用地。

(二)规划布局

1、布局原则

①准确分析用地条件,科学确定村民用地发展方向 ②正确处理对交通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合理布局。③改善村庄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创造良好村庄环境。

④节约土地,合理确定村庄各类用地布局中及各项建设用地指标。

⑤远近期结合,提出远景设想以确保规划的连续性。

2、规划布局结构

根据建设现状及规划要求,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心、二 区、一绿地”。

一心:即在村庄内部结合公建建设地休闲广场。二区:指规划的工业小区、住宅区。

一绿化:指在村庄内沟渠的两侧建设的绿化带,为居民提供茶余饭后的休闲空间,并有力于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街道绿化、实现“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结构。

(三)主要用地规划

1、村民住宅用地规划

居住功能是中心村的核心功能,为提高住宅档次,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景观、规划双峰居委会山区柴庄片进行拆迁,拆迁后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住宅小区,设计本着美观、实用、方便、舒适的原则,注重形式新颖、功能合理,以求创造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农村住宅,配套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路网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村民居住质量。

2、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中心村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因此需要配备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针对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划。

①行政管理类,规划居委会为方便群众搬迁新建,并同时建设党员活动中心。

②文化教育类,保留村、小学、并建设高标准的篮球场,完善教育设施,幼儿园设臵在小学的西侧,并同时建设标准 化双峰初级中学。

③文体科技类:现状村内文化娱乐设施欠缺,规划文化活动站设臵在村庄中心部位,并结合休闲广场设臵居民健身场地,广场中可放臵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形成村庄的综合中心,树立村庄形象,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④医疗卫生类:现状村内有卫生所一处,个体诊所四处,规划扩大卫生所基础设臵建设配套完善医疗设施,提高医务水平,加强管理、方便居民就医,满足人们看小病的需要。

⑤商业服务类:根据村庄特点,在村庄规划住宅区中心布臵商业门店,小型超市,蔬菜店,主要服务于本居村民和工业区外来打工人员以及流动人口的餐饮、食宿、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全居服务业,增加村民收入。

造型丰富的公共建筑,最能体现城镇建设的风格及水平,规划要求建设实施过程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追求城镇景观的整体性、并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创造良好的村庄形象。

3、工业用地

双峰居委会工业主要以家庭作坊式制刷为主、居住、生产混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规划积极响应工业“进园进区”的号召,所有村民内部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逐渐向工业区转移、实施规模建设,统一管理综合治理,共同发展。

4、道路交通规划

①现状:现状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是道路系统不完善,部分道路路面狭窄,居民出行不便。

②布局原则: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道路网络。

③路网结构:规划主干道为三横四纵的方格网道路结构。

④道路等级:根据该村实际,双峰居委会村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支路。主路红线控制的为24米,两侧路面各宽8米:采用砼路面,人行便道各宽2米,道路两侧设排水暗沟,为一块板式,次要道路为14米,路面宽度为6米,支路为10米,均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5米,宅间路为4米。

所有道路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按0.3%-3%控制。相交道路的转弯半径可按5-10米长控制,道路选线充分考虑现状利用现状道路。力求减少拆迁量,尽可能保留质量较好的建筑。

规划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分期建设,先建车行道,其余可做绿化或保留现状。

⑤亮化建设

路灯按主路两侧设臵,灯杆高4-7米,间距30-50米,巷道采取单侧布臵,间距50-70米。(四)专项规划

1、绿化建设

村庄绿化包括村庄生态防护绿地,村庄公共绿地,小区的公共绿地和宅间绿化,道路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①村庄生态防护林地

结合村庄整体规划,在拆迁后的空地上沿村庄中心道路建设生态防护林带,保护村庄的整体环境。

生态防护林地的建设过程中适当考虑园林设计,经济林、防护林的建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化树种选择以适合当地生长的本地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济效益高、观赏效果好的新品种,注重长青和落叶、乔木和灌木花卉和草坪相结合,以丰富绿化内容、美化村庄环境。

②中心绿地规划

规划充分考虑农村特色,在居住小区的对面结合各种公建布臵中心绿地,使之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游乐休闲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作为抗震防灾的疏散要求,保证必要的空地,并设臵部分体育健身设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的要求。

③住宅区公共绿地绿化

在住宅小区地中心部位布臵公共绿地,绿化主休为各类果树、观赏树木、花草美化环境,丰富生活,规划要求宅前 屋后的空间在满足交通、停车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绿化,提高宅间绿地质量,保证居住环境的优美。

④道路绿化

街道绿化以行道树为主,作为绿化的补充,形成绿树成荫的街道空间,减少污染,提供绿荫,美化村庄,规划要求合理选用行道树树种,增强其观赏性。

⑤树种选择原则:以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并有广泛苗源的乡土树种为主,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速生种与慢生种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同时引进适宜的外来树种,丰富植物种类,利于优化美化环境。

总之各类绿地都应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使绿化覆盖达到60%以上。

通过以上措施、实施“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手法,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防灾规划 ①抗震规划

双峰居委会村地处地震烈度为8度区规划要求一般建筑物构筑物按8度设防。重要机构及易产生的次生灾害的设施提高一度设防。

建设物结构设计必须满足要求,主要电力、通讯、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基本烈度地震发生时,应保持正常运行;通过街道,绿地、广场组织减灾疏散。②消防规划

现状及存在问题: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及消防队伍居民消防意识淡薄,大部分房屋为砖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不容易控制。

根据《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各项规定,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合居委会设立消防指挥中心,成立消防小组,准备足够的消防工具。

②合理安排可靠的防火水源。

③各类建筑物必须留有不小于3.5米的消防通道。④规划考虑利用绿地、广场、体育场所等作为防灾的避难、疏散用地。

3、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措施

①确定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完善排水设施,修建污水,雨水排放管道 ③充分绿化,净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④改变能源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规划以天然气、液化气为主要能源。

⑤加强交通管理,降低噪声污染。(2)环卫设施规划

双峰居委会村内现状没有环卫管理站,主要街道均无垃 圾收集点,公共场所没有公共厕所。

规划依照有关规定及建设需要,作以下规划: ①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为100%,无害化处理100%,粪便处理率达100%,在生活区按70-90米服务半径设垃圾收集点

②在公共中心区及人流密集的生活区按照服务半径150米考虑设臵水冲式公厕。

③沿主要街道设臵果皮箱、主要每隔50米-80米设一处,一般道路每隔80-100米设一处。

(五)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完善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等市政设施。①给水工程规划

现状给水为各户明井或水压井,水源未经处理直接饮用,水质不能保障。

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建设日产2000吨的标准化自来水厂,水源取自大沙河水。主要设计用水标准;村民生活用水120升/人、日。

公共建筑绿化用水标准:取村民生活用水的50%,60升/人、日。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理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标准,按生活用水量的1.2倍考虑,144升/人、日。

管网漏失量及未预见水量按村民生活水量的20%计算,用水量预测,远期规划人口10000人,供水量普及率100%村庄全天用水量6000立方米,平均每小时用水量250立方米。

2、排水工程规划

现状没有完整的排水设施,雨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致使村民建成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

规划村民排水体制采用两污合流制,在主要道路上布臵排水暗沟、采用分散、就近重力自流充分利用现有坑塘作为受水体,排水暗沟宽0.3-0.5米,深1.0-1.5米,排水应排入村庄中部沟渠的排水体系。

3、供电工程规划

供电电源为村内现有变压器,规划结合道路建设,合理组织路线,敷设方式采取地下、地上相结合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4、邮政、通信工程规划

①邮政:设邮政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书信往来等邮政业务。

②通信:与邮政代办点合属办公,到2012年电话普及率按30门/百人计,需要安装电话560门左右。

③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系统:建立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以电信网为基础,以Internet为手段的“信息高速路”,使传统的电信向智能网转变,实现通信的全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宽带化。

5、燃气规划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料结构不断优化,双峰居委会现状燃料以作物秸杆为主,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规划利用液化气、天燃气、沼气为气源。

三、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1、生态村建设规划作为双峰居委会实施文明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经政府批准,应严格执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活动。

2、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全方位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于有利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促其实施,对于阻碍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则采取必要的限制政策及适当的经济手段。

3、调动各方积极性,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防护林,以加快村庄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建设美好家园。

4、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的宣传,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自觉执行规划和相关法规。

第二篇:安徽省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

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位于潜山县东北部,毗邻桐城市青草镇,大沙河穿村而过,全居1510户,6098人,山场面积6000亩,耕地面积5760亩,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均收入6820元,在源潭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环保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双峰居委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立足本居的区域特点,资源优势、经济条件基础、生态环境现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决定,合理开发。

近年来,按照《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全居人民建立生态示范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开发整理中低产田,遏制了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生态农业,基本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好局面。截止目前全居发展制刷生产、加工、销售企业400余家,从业人员3700人,将整理后的4300亩农田经营权以每亩每年350斤稻谷有偿流转给天裕农业公司,2011年全居人均年纯收入达6820元。

一、近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搞好绿化造林工程,全居林带林、围村林建设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达到38%,农田林网化率95%,村内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绿化覆盖率62%。

二是全居范围内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彻底进行了生活垃圾清除,每天专人及时对生活垃圾进行清除,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98%,同时集中人力、物力、时间在居内统一进行卫生清理。开展了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村民住房与周围环境协调,全居建设环保沼气池420口,沼气池与厕所改造相结合,即节约了能源,又促进了环保,同时清洁了环境,清洁能源普及率100%,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

三是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水土流失治理率95%,加强了农田管理,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退化土地治理率达100%,农用化肥使用强度控制在280公斤/公顷以下,农药施用强度2.46公斤/公顷,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90%,农用薄膜回收率65%,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从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

四是成立了督导组,对全居的农户、制刷厂和天裕农业公司进行拉网式检查,达不到规划要求的,马上进行整改。五是对新上马的制刷加工企业和刷原材料加工企业严格把关,对其环保要求达不到国家标准,一律不准开工投产。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居委会将建设生态村规划列入了全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了居委会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为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居委会调整并充实了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居委会党委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两委任成员,抽调三名年富力强的同志为专职干部,常年专抓这项工作。

(二)制订规划,科学实施。居委会结合本居区域特点的资源优势,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分析论证,结合对《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的分析阶段实施,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制定出具体方案,组成了四个专业队伍进行实施。

(三)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建设生态村,利国利民,惠泽万代,是双峰居委会上下的一件大事,为此居委会积极与镇党委、政府结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举办讲座等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主动地从事到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四)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根据生态村建设规划要求和目前我居的实际情况,居委会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投资300 余万元进行了灌溉沟渠整治,进行了围村、道路两旁的绿化,绿化率达100%,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了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先进的栽培技术培育、种植,同时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作用,使每个适龄劳动力掌握了1-2门科学致富技术。

三、下一步打算

通过全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每年进行总结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居委会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结全居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安徽省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生态村建设规划

达埔镇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环保局《泉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泉州市级生态村创建考核验收(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达德村基本概况

达埔镇达德村位于永春县北部,距永春县城19公里,省道305线公路贯通全村,辖区内溪流流域系晋江上游山美水库的主要支流之一。全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1114户,总人口4106人,耕地面积950亩,林地面积18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6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个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的秀美山村。村庄的主要产业结构以旅游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现有芦柑、香蕉等名优水果65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从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生态优势,根据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重点开发和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创建生态示范村的具体项目为依托,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生态建设基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努力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一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资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4、注重实效原则。生态示范村创建规划,应立足于农村当前的实际,在对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创建方案,努力做到创建与管理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使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体目标

利用2年的时间,通过保护和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破坏,改善村庄生态环境质量,使村庄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生态文明,珍惜爱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利用新能源,做到区域经济高效化,农产品无害化,经济发展绿色化,达到并提升生态示范村的标准和生态旅游区的档次。

三、创建实施的主要内容

1、村庄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保护饮用水源地,种植水源涵养林等。计划2年内在达德流域两侧种植生态公益350亩,同时对境内1360亩生态公益林派专人管护并有效保护好生态植被,在村自备饮用水源地设立警示标志,并鼓励和引导村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净化水源,最终使全村的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计划动员村民改厕45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成立一支7人的农村环卫队伍,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实行垃圾“户集、村收、乡运输”统一处理,确保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3、计划在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5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5盏,使全村角落亮化达到90%以上。

4、强化沿溪两岸的绿化、美化。达德村水资源十分充沛,桃溪流域贯穿整个村,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为进一步美化村庄,将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按“河边柳、路边桉、房前屋后造观赏林”的规划要求,计划植树500多株,营造四季“树荫、叶绿、花繁、果硕”的新村景色。

5、建设安全文明村庄街。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对村庄大道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6、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认真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路线、方针,提高广大村民的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意识,坚决制止非法占有耕地和林地的现象发生,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保护森林资源,成立护林防火小分队,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设立防火警示牌,聘请2名护林员,负责日常山林管理,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7、加强生态经济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引导发展规模养

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庭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木,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8、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是创建生态示范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必须整体推进。一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捕、杀野生动物,不污染环境,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生动、具有实效的“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二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结合农村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9、加强动植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村两委从自身做起,制定相应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严禁加工、销售、捕捉、食用珍惜动植物。回归大自然生态平衡。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

根据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实施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对一些项目工程的投资进行估算。

(二)总投资估算与计划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总投资245万元,其中2010年计划投资145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00万元。

2010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

1、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在水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营造生态公益林250亩,并保护好现有的公益林1360亩和生态植被,共需投入25万元;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计划植树500多株,共需投入70万元。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投入20万元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组建一支卫生保洁队伍。

3、鼓励农村改厕40户,共需投入20万元。

4、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投入10万元。

2011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①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生态公益林100亩,并派专人管护好1360亩的生态公益林和一些绿化植被,共需投入40万元;②完善环保设施,组建一支环

卫人员,需投入10万元;③投入15万元改厕30户。④村庄亮化: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6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25盏,需投入35万元。

(三)资金筹措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的来源,镇村自筹资金万元,其中村自筹85万元,镇政府配套120万元,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共计投资245万元。2010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45万元,其中镇村自筹145万元;2011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00万元,其中镇村自筹60万元,申请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

五、环境效益分析(一)生态环境效益

1、饮水状况改善效益。达德村饮用水源污染得到治理后,辖区内4106人的饮水问题就有安全保证,同时也给下游人口提供可靠的安全卫生水源。

2、人居环境改善效益。达德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后,村庄可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可使游客和村民受益。

(二)社会效益

达德村环境综合整治后,可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整洁,人居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安定稳定,逐步成为城里人生态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进一步完善农家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为创建优质生态示范村奠定基础。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4月)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实施方案》,讨论实施计划,为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1、2010年4月底前完成池1座,改厕45户,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垃圾箱22个,组建一支7人环卫队伍,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2、2010年5月30日前完成种植生态公益林250亩,并对1360亩的公益林进行养护。3、2010年7月底前完成达德村溪流两侧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种植绿化树500棵。4、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5、2011年种植生态涵养林1000亩;改厕30户;完善环卫设施,继续组建一支环卫队伍。

(三)生态村申报阶段(2011年11月)

完成项目建设扫尾工作,整理创建档案资料,做好迎接检查考核的所有准备工作。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并争取验收通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驻村挂钩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工作队、村主干、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强化对生态示范村创建的工作部署,明确整治思路、具体措施,分解责任到人,将创建工作列入村务工作考核内容。

(二)强化监督。达德村的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乡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列入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乡政府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实施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现场指导和帮助,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保障。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光靠村级财政是远远不够的。乡政府依据财力状况,结合本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逐年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确保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要拓宽投资渠道,引导嫁接民间资金,巧借力量推进我村经济与环保事业共同发展。

(四)科技支持。要进一步推动农村环保的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应用,鼓励和引导村民推广应用一些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

(五)群众参与。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需要全村人民的共同参与。要加强生态示范村创建过程与成果的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积极参与,通过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为群众参与提供平台;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强环境保护透明度;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村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六)建章立制。要通过制订和完善《达德村生态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达德村绿化管理公约》、《达德村河道保洁村民公约》、《达德村村民卫生公约》、《达德村村民文明守则》等制度,使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坚持依法治村,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保、森林、土地、水资源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类工农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附件:2010-2011年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估算表

第四篇: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

项 目

信息名

公开方

发布时

文件编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状况2010-12-3 主动公开 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 内 容

杨家场村位于永丰乡西南方,紧邻仓山镇,仓永路穿境而过。

1.2人口经济发展概况

全村辖9个农业合作社,443户农业人口,1573人。全村以中江柚为主导产业,全村中江柚种植面积453亩,并成功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100亩,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

1.3生态环境概况

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杨家场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良好,人居环境的道路硬化、绿化、村庄美化治理较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较快,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较高,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上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资源,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在信息内

容 工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解决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收。

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根据我村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实施,实现全村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2010—2012年,远期规划2012—2014年

3.3规划目标的指标

3.3.1总体目标:

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及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打造特色产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村。

3.3.2阶段性目标:

近期,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初步形成;中期,全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呈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势态;远期,建成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4、重点任务和主要建设项目

4.1生态农业建设

抓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建设,增加实际土地利用面积,在2010—2011年进行的破烂房整治活动中,共整理15000平方米,预计于2011年12月完工,通过宅基地整理,有效的把废地变为可循环利用的良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创建了油菜基地、优质稻基地、水果基地、蔬菜基地,严格控制畜禽粪便的排放。

4.2生态工业建设

2011年要引进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优势,同时实行清洁生产,注重工业垃圾集中处理,使企业在兴建过程中做好环境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4.3人居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村居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环保设施配套,环境整治优美,舒适性和适应性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和桥梁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村级道路格局体系。加大绿化工作,在村宅、路旁等适宜种树的地方全部种树,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更趋完善,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5、实施生态村规划保障措施

5.1加强生态建设领导

建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确定专人负责。建设工程分工包干,各负其责,把生态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来抓,一抓到底。

5.2鼓励各方投资,积极筹措资金

必须贯彻“社会共同参与,村民创建主体”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确保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

5.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全局、整体上考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使村经济发展实现对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破坏最小,产生效益最大的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

5.4进行全范围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深入发动,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文化示范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制订建立环保公德,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6、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6.1经费概算

根据生态建设工程项目预算资金:

(1)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00万元。

(2)生态工业建设项目3000万元。

(3)人居环境建设项目220万元。

资金来源分析:生态村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以上投入资金,本着以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辅之以优扶贷款的原则进行筹措,千方百计使建设资金按时到位。

6.2效益分析

该规划的顺利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第五篇:湖上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昌西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概况

昌西村是周至县哑柏镇西南部一个行政村,全村共4辖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921户,3866人其中男性2116人,女性1750人,劳动力1951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12亩,主导产业是猕猴桃种植,种植面积3860亩,是2011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方面:种植、养殖业均衡发展,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50元。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基础完善,全村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全村无露天粪坑和破旧危房。1.3生态环境概况

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湖上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良好,人居环境的道路硬化、绿化、村庄美化治理较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发展较快,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较高,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上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期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地开发资源,在农业方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湖上工业小区功能,兴办工业企业。二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突出搞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解决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收。

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根据我村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集约型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实施,实现全村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3.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近期规划2008—2010年,远期规划2010—2013年

3.3 规划目标的指标 3.3.1总体目标:

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及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打造特色产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村。

3.3.2阶段性目标:

近期,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经济初步形成;中期,全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呈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势态;远期,建成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新农村。

4、重点任务和主要建设项目 4.1 生态农业建设

抓好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建设,增加实际土地利用面积,在2007—2008年进行的破烂房整治活动中,共整理15000平方米,预计于2008年12月完工,通过宅基地整理,有效的把废地变为可循环利用的良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创建了油菜基地、优质稻基地、梨果基地、低改油茶基地,严格控制畜禽粪便的排放。4.2 生态工业建设

2008年要引进1家工业企业,形成优势,同时实行清洁生产,注重工业垃圾集中处理,使企业在兴建过程中做好环境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4.3 人居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村居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环保设施配套,环境整治优美,舒适性和适应性好。通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和桥梁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村级道路格局体系。加大绿化工作,全面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在村宅、路旁等适宜种树的地方全部种树,提高全村绿化覆盖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更趋完善,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于2008年开始规划,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实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并达标排放。

5、实施生态村规划保障措施 5.1 加强生态建设领导

建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并确定专人负责。建设工程分工包干,各负其责,把生态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来抓,一抓到底。5.2 鼓励各方投资,积极筹措资金

必须贯彻“社会共同参与,村民创建主体”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方筹资,确保各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5.3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全局、整体上考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使村经济发展实现对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破坏最小,产生效益最大的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5.4 进行全范围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深入发动,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文化示范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制订建立环保公德,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6、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6.1 经费概算

根据生态建设工程项目预算资金:(1)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00万元。(2)生态工业建设项目3000万元。(3)人居环境建设项目220万元。

资金来源分析:生态村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以上投入资金,本着以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辅之以优扶贷款的原则进行筹措,千方百计使建设资金按时到位。6.2效益分析

该规划的顺利实施,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下载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潜山县源潭镇双峰居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源潭镇2011年度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总结

    源潭镇2011年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镇铁路爱路护路联防工作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维护铁路治安......

    源潭镇:规范校车管理,防患未然

    源潭镇:规范校车管理,防患未然 为了排查辖区内各学校校车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的人身安全,规范校车管理,防患未然。近期,源潭镇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学行......

    源潭镇永济村三年发展规划

    源潭镇永济村2012-2014年发展规划 随着新一届永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成立,村里各项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针对胡锦涛总书记确定的“构建和谐社会”总体发展目标,结合永济村总......

    那布村生态村建设规划[最终定稿]

    叫安乡那布村生态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一)那布村基本情况 那布村辖24个自然屯,31个生产小组,总户数755户,人口3364人,有壮、汉等民族。耕地面积485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2750......

    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尚勇镇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概况 (一)尚冈村基本情况 尚冈村委会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和1个茶场,共有农户666户3241人,其中劳动力23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99人......

    源潭镇圆满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长聘任

    源潭镇圆满完成新一轮中小学校长聘任 清远信息港讯:8月19日,源潭镇新一轮中小学校长聘任大会在镇中心小学多媒体室隆重举行。清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清坚、源潭镇党委委员钟焕芳......

    环县曲子镇双城村生态村建设情况

    环县曲子镇双城村生态村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县按照生态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及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

    定文镇方井生态村建设

    定文镇方井村生态村建设 规 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全面实施《农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