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4: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篇: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XX镇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XX镇规划,在XX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和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XX镇容环境卫生等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XX镇规划区,是指XX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XX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XX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 XX镇规划建设要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乡XX镇企业适当集中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服务。

第五条 XX镇建设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六条 XX镇党委、政府主管XX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 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和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二)负责编制XX镇的规划,并负责组织和监督规划的实施;

(三)负责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

(四)负责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房地产管理;

(五)负责XX镇镇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六)负责建筑市场、建筑队伍和个体工匠的管理;

(七)负责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八)负责建设统计、建设档案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 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XX镇规划由XX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编制XX镇规划应当依照《村XX镇规划标准》进行。

第九条 XX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报XX镇人民政府审批。XX镇人民政府在向县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XX镇总体规划前,须经XX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

第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经批准的XX镇规划。确需修改时,由XX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第十一条 XX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XX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XX镇人民政府根据XX镇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

第十二条 XX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在报请计划部门批准时,必须附有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第十三条 在XX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由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并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的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依法申请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第十四条 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如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范围,必须重新履行规划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 在XX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由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施工图进行审查,并提出是否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十六条 在XX镇规划区内建临时建筑,必须经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筑必须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拆除。如国家或集体需要用地,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拆除。

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

第十七条 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XX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提供情况和资料,检查者有责任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第三章 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

第十八条 在XX镇规划区内,凡建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市政公用设施,以及二层以上的住宅(以下简称建设工程),必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跨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九条 XX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设计,应当符合XX镇规划的要求,与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特点。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设计应当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土地、能源、材料及抗御灾害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经过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必须征得审批机关的同意。

第二十二条 XX镇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开工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规定,取得施工许可证,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派专人到现场定位放线或验线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三条 凡在XX镇规划区内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必须持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并到当地XX镇建设管理机构登记后,方可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建工程。严禁无证或者越级承建工程。

在XX镇规划区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应当到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施工企业和个体工匠必须保证施工质量,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使用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

第二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第二十六条 在XX镇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交易,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房屋所有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地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核实并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

房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向房屋所在地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的机构核实并换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第二十八条 房屋所有人申请登记,应当提交房屋土地使用权证和下列证件:

(一)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房屋,提交房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购买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权属证书(以下简称房屋所有权证)、买卖合同和契证;

(三)受赠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和契证;

(四)交换的房屋,提交双方的房屋所有权证、双方签订的交换协议书和契证;

(五)继承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遗产继承证件和契证;

(六)分家析产分割的房屋,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分家析产单和契证。

第二十九条 房产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

第三十条 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条款,并向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三十一条 XX镇规划区内的房屋因XX镇建设需要征用拆迁时,建设单位应当给予房屋所有人合理补偿,并对房屋使用人予以妥善安置。

被征用拆迁房屋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服从XX镇建设的需要,按期搬迁,不得借故拖延。

第五章 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二条 从XX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必须用于XX镇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第三十三条 XX镇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XX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办法。

第三十四条 XX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市政公用设施。

国家依法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XX镇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规定,合理使用市政公用设施。

严禁损毁XX镇规划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和集贸市场。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风景名胜、文物保护的法规,不得损坏、擅自占用XX镇内园林绿地、绿化设施和树木花草,破坏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第三十七条 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XX镇XX镇内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保持XX镇容貌整齐,环境清洁卫生。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八条 在XX镇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九条 在XX镇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XX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虽影响XX镇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格证书;

(一)未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二层以上住宅的设计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未取得施工许可证而擅自开工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五)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的。

第四十一条 损坏房屋、市政公用设施的,由XX镇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以罚款。

第四十二条 擅自在XX镇规划区内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或者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由XX镇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罚款。

第四十三条 破坏XX镇XX镇容和环境卫生的,由XX镇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四条 占用、损坏XX镇园林绿地、绿化设施和树木花草的,由XX镇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五条 损坏XX镇规划区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XX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执行有关城建监察的规定,确定执法人员,对XX镇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风景名胜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第二篇:某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主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第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西集镇做为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更重要抓这次历史性机遇,充分国家出台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契机,发挥自身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为了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基础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重点,突出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现代农业建设,突出新农村建设质量标准,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镇域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镇新农村取得明显成效。

(二)具体目标

1、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五年的努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功能健全,通村及村屯内道路全部硬化,屯屯达到晴雨通车;给水设施完善,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环卫设施齐全,有公厕,垃圾处理设施;清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通水、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砖瓦化率鬃80%),明显改善农村面貌。鼓励引导农民使用新型能源,太阳能和沼气,使城乡环境大大改观。

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沼气工程推广步伐,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驿马山旅游景区和哈肇公路沿线、主要河流的生态保护及沟壑治理,并搞好观光农业展示。保持村庄水、旅游早点,推动生态旅游业和发展,到试点期末镇接纳旅游人次100万人。

3、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农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按照“农民治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标准,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业技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0%以上,乡镇卫生达村率70%以上,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加快发展。

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十一五”期末农业科技贡献率由“十五”期末的52.6%提高到65%,种植业标准化率由62&提高到100%,畜牧业标准化饲养比率由49%提高到70%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畜牧业生产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8%提高到65%,实现农业生产主辅换位;农产品加工业销售出入由1.2亿元增加到1.8亿元,加快由农产品生产镇向农产品加工大镇的跨越。

5、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努力实现无越级和群体性上访,无纠纷械斗,无刑事案件、无“黄赌毒、傅资抢”目标,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打造富有竞争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

3、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坚持科学替代是,试点先行的原则。要对试点村屯进行科学规划,坚持试点村屯先行,确实主它们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把常兴村做为我镇的试点村,政府成立专门班子,对该村的工作进行大力支持。

5、坚持全面参与,各方配合的原则。要坚持发挥全县各方面的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投入,部门配合,以城带乡,农民参与相结合的动作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1、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和规模化。全面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发挥农业科技展示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农业村标准化覆盖面。“十五五”期末,全镇各村业实现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的标准化,养殖业标准化饲养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和现代饲养场,扩大经营规划,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十一五”期末,全镇实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农户占50%以上,规模化养殖比率达到65%以

上。一是科技应用标准化。二是科技推广标准化。在哈肇两侧建立现代科技展示带,展示面积达到3万亩。三是生产管理标准化。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保护农民的生产安全安全。建设国家级玉米、大豆标准化生产300万亩,其中玉米万亩,大豆万亩。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优势资源吸引域外酱参与我镇农业产业化开发,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以哈工大集团,造大粮油公司为主的西集工业园区建设;引进以味精,食用油,啤酒、淀粉、糖醛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以繁荣,中山牛场为龙头的黄牛养殖业;努力发展以糖醛余热做动力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的农村经营组织,重点在养猪、养牛、食用菌、绿色蔬菜、玉米、水稻等专业协会上发展。到2010年各类专业协会发展到30%个,中介组织发展到100个。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搞好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对接,让农民从产业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发展“两高”大豆5万亩,a级绿色水稻5000亩,年生猪出栏40万头。“十一五”期末,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动基地面积10万亩,基地农户户均增收2300元以上,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9.8%和31%。

3、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沼气节能技术推广、农畜粪便的利用和生物机肥的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防止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1、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化粮食供应作物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粮食供应生产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提高种植业效益,发展“一村一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杨坡大葱、山前绿色水稻、兴旺绿色蔬菜。繁荣玉米的开发,搞好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十一五”期末,杨坡大葱、大蒜种植1500亩,绿色蔬菜种植万亩,发展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100个,达到7万平方米。粮食综合加工能力稳步提高,加工转化率达到95%以上。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示范区、示范场、示范户等生产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饲养总量,使猪、牛、家禽饲养量达到30万头,2万头和88万只。“十一五”期末,全镇实现“主辅换位”的目标。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全面推进劳务对接,拓宽转移就业渠道,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就近转移,支持引导有专长的农民就地创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及时收集发布信息,为农村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对有序输出的务工农民在劳务输出集中的城市建立农民工服务站,派驻协调员,每年定期派专人到劳务输出集中城市了解农民工工作情况,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我们要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政府有序推动作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牵动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承载作用,加快我镇劳动力转移步伐。要积极创建我镇劳务品牌,不断增强我镇劳务竞争力,积极打造烟花企业和建筑等领域方面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诚信度,把我镇建成特色劳务基地、品牌劳务基地和诚信劳务基地。“十一五”期末,全镇转移农村劳动力8500人,实现劳务收入6500万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21%和2.5倍。

(三)大力发展镇经济,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反哺能力

1、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大力发展镇域工业,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以及哈尔滨经济圈等区位优势,发展各类精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突出发展资源加工型经济。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加强产业聚集,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十一五”期末,镇域工业产值达到按可比价计算2.2亿元,占镇域生产总值的75%以上。镇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5%以上。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为民营经济打造绿色通道,支持拓展发展领域。与农行部门密切合作,完成烟花厂、啤酒厂、浸油厂、淀粉厂、砖厂、饲料厂的资产变现,实现民有民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服务和保护,为民营经济提供贷款、担保等支持,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十一五”期末,民营经济占镇域经济总量的80%以上。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重点建设多功能广场、垃圾处理厂、震区商贸中心、驿马山旅游区、工业园区,打造优势明显的经济强镇。针对各住宅楼建筑较早、锅炉老化、牧业管理较难、环境污染较重的实际情况,鼓励引导投资商来西集建集中供热系统。

(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开展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履行中低产田,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十一五”期间,发展农田灌溉面积5万亩,治理中低产田4万亩,完成共同大壕清淤工程,加固少凌河堤防30公里。加强农机化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推进

农机体制创新。发展农机大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十一五”期末,全镇农机总动力达到0.2千瓦,更新大型农机具10台(套),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39%,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加强土壤肥力建设,实施“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积极推广秸杆还田,全面提升地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科学施用化肥。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万亩。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加强通村公路建设,形成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建立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推进通畅,通过公路网络化建设,改造桥梁5座,200延长米,全面完成镇级公路水泥路以及村级公路硬化任务。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农村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加强饮水工程管理。延长工程的饮用水水质普遍达到国家标准。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应用天然气、沼气、秸杆气化和型煤等能源,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太阳能和电能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能源,加快家居取暖清洁化步伐。

3、加强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境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本形成城市配送中心级超市、村屯农家店本配套的全镇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到2010年,建立1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3个生产资料连锁店,1个劳动力市场。

4、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组织设计一批平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房设计方案,向农民免费提供设计轻重缓急。启动“康居工程”,开展住宅建设试点,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新型住宅,新房舍建设一要美观、二要实用、三要节约,做到节约与集约相辅相成。“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1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5、治理乡村环境。启动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搞好改路、改厨、改灶、改厕和改圈。做到垃圾、粪便集中存放,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柴草垛不入村,厕所卫生符合要求。解决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路、柴草垛乱等“五乱”现象。实现村屯四旁绿化,鼓励农户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治、生活舒适的新乡村,做到人居与自然趋向和谐。

(五)发展公共事业,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双高”普九工作,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深入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城镇支持农村,强校动摇弱校”工作,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十一五”期末,农村小学、实践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新增农村劳动力全员接受就业技能培训。

2、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到2008年在全镇基本普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生殖健康推进计划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十一五”期末,全镇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3、发展审查起诉噗。镇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镇文化馆、图书馆和镇综合性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农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队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十一五”期末,全镇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覆盖到全镇。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大病救助比例和标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引导农村从业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改造敬老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提高供养标准。“十一五”期末,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达50%以上。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镇政府职能,创新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制和人员,5年内镇编制只减不增,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教育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展好化解镇村债务工作。

2、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

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健全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划经营,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切实保护逐民利益。

3、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农村食用社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改善资产质量,增加信贷资金规模,强化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3、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这,维护成员权利。提倡村委会和农民协会“两会”合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形成以镇农经中心为龙头的养猪、养牛、绿色蔬菜和农民经纪人等10个行业协会、个专业协会和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0.8万人,带动农户近0.2万户。

(七)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农村实际,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继续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大规模培训农村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赞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探索和推进镇级直接赞誉,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3、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育农民遵守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法宗教活动,创建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瓣风貌。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四、工作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着眼增收,稳步发展,有效地进行。

首先,要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生产生活条件等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1、要从农民最盼望的改善发展生产的基础高,设施和生活环境入手建设新农村,要加强村屯道路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生活环境改善,建设优美家园。

2、要适应农民渴求致富的愿望,搞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大投放建设利用好农民文化大院,为其致富搭建平台,搞好知识、送信息、送技术下乡活动。建立帮扶机制,有计划地培育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创业国。

3、要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镇村卫生所管理体制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服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确保消除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

其次,要多渠道增农民收入,让农民富起来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及时推广优良、高产、高效的农作物种植,逐步淘汰传统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走品牌化经营之路。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建设和引进农产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持续稳定的增收。同时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培育各类农民经济人,为农民切实解决销售难问题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专心生产。

3、加快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机制,切实让农民有一持之长,能打开致富之门,为农民就业提供机会。

4、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规划建设商贸小区,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办企业,大力转移劳动力,建设通用廉价租给农民经商扶持其自主发展。依托本地骨干企业发展配套加工业,引导农民发展“家庭工厂”实现增收。

最后要注意实效,稳步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贯彻中央精神,抓住大好机遇,积极有效地推进,要立足村情,按照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不下达硬性指标。

1、做好调查摸底,按好中差三个档次分类,加强科学规划,做到建设底子清,规划详细可行,目标适度明确。

2、示范带头,分类实施。重点扶持先进村,通过示范带动整个镇的农村建设进程。

3、加强建设指导。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整理一下环境,盖几座新房、修几条巷道的表面现象,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稳步推进的深刻的农村大“振兴”。为避免搞形式,走过场,镇政府先派政府觉悟高、思想先进和有实干精神的同志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四、推进措施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根本,我们将全力做好增加农民收入这篇文章。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是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我们西集镇将继续发恽工业经济基础较好,小城镇发展较快的优势,以城带乡,以加工带种养,城乡互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广泛开辟农民增收小花伞和,重点发展畜牧业,劳务经济等产业,使全镇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较快地增加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目标。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我们将全力做好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篇文章。从起点开始尽可能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事情抓起,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好处和实惠,调动农民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愿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我们将智力于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全镇农民的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形成积极健康的村风民风,达到硬件建设和农民思想素质提高同步推进的效果。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主导,我们将全力做好统筹兼顾,系统推进这篇文章。我们西集镇常委、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全新任务和系统性工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科学分配工作力量,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工作体系。同时,科学分配财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采取上级投入,招商引资建设,农民“一事一议”自筹,“三条腿”走路的办法,切实加快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在短期内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前提,我镇将全力做好科学安排,有序推进这篇文章。我们再现在已经动手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规划,我们将充分考虑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谋划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抓好示范村,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把常兴村作为我镇的示范村上报到省、市,我们将竭尽全力扶持,支持试点村的工作,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便于在全镇推广。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是必要,我们将全力做好资金整合,多元投入这篇文章。镇政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纳入财政支出范围,把向往重点转向农村,落实扶持政策,严格到政府扶持政策,落实试点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扶持资金。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全社会进行思想发动,广泛宣传,加大造势,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工作内容及具体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制,社会知名人士和志愿者都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六、组织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工作的中心和主线、政府抽调三分之一的干部全力以赴抓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成立领导组织,组长由党委书记王殿清同志、镇长李彦国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书记李中文同志、杜宝秋同志及主管工交工作的韩胜波财民担任,其它班子成员分派各自帮扶的村屯,形成全镇上下齐抓共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试点村及自身试点的工作。

各村要成立领导组织,形成分级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履行新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第三篇:……镇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镇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2011年,……镇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从编制规划入手,明确建设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全镇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遵循的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省级示范村先行、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按照市场供需关系,确立重点发展项目和产业调整方向,避免盲目性 1

和趋同性。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坚持群众自愿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用政策、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产业结构,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积极向上争取和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向主导产业倾斜,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保护和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有比较优势、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重点围绕农、畜业,不断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三、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化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扩大认证数量、开发总量和加工规模。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和培

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在农业上实施“651”工程。6就是突出六项产业发展,即突出瓜菜、西瓜、辣椒、谷子、葵花、杂粮杂豆等六项产业发展。5就是加大五个培育,即,培育主导产业、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产品市场。1就是一个实现,即实现富镇裕民的目标。在瓜菜生产,主要以……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全镇瓜菜面积10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2000万元。在西瓜生产上,主要以……村、……村为主,辐射周边村屯。全镇西瓜面积10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5000万元。辣椒主要以……村和……村为主,辐射周边村屯。全镇辣椒面积5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1500万元。谷子主要以……村、……村、……村为主,辐射周边村屯,全镇谷子面积20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2500万元。葵花和杂粮杂豆在全镇各村都有种植。全镇葵花面积30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3000万元。杂粮杂豆面积4000公顷,力争实现收入4000万元。

(二)做精做强畜牧业。以生猪、肉鸡养殖为重点,引导群众积极推进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增强畜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011年全镇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实施“431”工程,即依托四个基地,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一个跨越。依托四个基地:即,一是养猪基地。以……村和……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二是养羊基

地。以……村和……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三是养牛基地。以……村、……村和……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四是养鸡基地。以……村、……村和……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屯。突出三个重点:即,一是突出发挥牧业协会的作用。二是突出发挥牧业小区和示范户的作用。三是突出发挥畜牧部门科技服务的作用。实现一个跨越:即,实现由牧业大镇向牧业强镇的跨越。具体措施是一是实施良种繁育工程,优化畜禽结构。以猪、羊、牛、鸡为重点,建立完善良、繁、推相结合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养殖户购进优良品种,对本地品种进行改良,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水平。二是成立畜牧业专业协会,争创……镇畜产品名牌。倡导群众自发成立养猪、养羊、养牛、养禽四大畜牧业生产协会,对规模养殖户和畜产品营销领域的行为进行协会化管理,加强对养殖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以协会的名义申报畜产品品牌,推进我镇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形成。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畜牧站协助各村要做好养殖户的培训工作,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每个村年培训次数不能少于3次。力争使广大养殖户都能掌握高端的养殖技术。四是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镇里将积极协调银行部门,扩大畜牧业的贷款投放力度,解决广大养殖户资金短缺的问题。各村

也要结合本村实际多渠道和银信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本村畜牧业的发展。五是加大牧业小区建设和示范户的培养,带动畜牧业整体推进。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加大牧业小区建设和示范户的培养,今年镇里计划再新建牧业小区2-3个,各村要做好畜牧业示范户的培养,通过牧业小区和示范户的典型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本村的畜牧产业。六是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招商引资。镇里将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发展环境,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积极走出去,大力搞好畜牧业的招商引资,积极吸引资金,吸引人才到……镇进行畜牧业养殖、投资办场。使我镇的牧业小区再上一个新水平。

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形成镇村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启动环境整治工程,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

(二)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今年是泥草房改造的最后一年,借助我镇泥草房改造试点的优势,通过努力力争我镇泥草房改造达90%以上。

(三)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加大农村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和文化、卫生设施建设,通过努力合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加强街道环境卫生科

学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对镇城管办和保洁队伍管理。街道垃圾实行定点堆放,定时清运,全天保洁。二是镇内主街道两侧种植了树木和花卉。三是加大镇内路灯保养。做到路灯四季长明。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提升了镇区的品味。

第四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文章标题: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市、县党委、政府有关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优化,结合我镇实际,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现状

1、地理位置。隆兴昌镇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是五原县政府所在地,是五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与五原县胜丰镇、乌拉特前旗长胜乡接壤,北靠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乌梁素太镇、德岭山镇和建丰农场,西与五原县新公中镇毗邻,南与五原县套海镇、胜丰镇相望。110国道横贯全镇,高速公路连接线环绕南北,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十分发达。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隆兴昌镇辖31个村,18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65人,有蒙、汉、回、满、朝鲜等8个民族。辖地面积504.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有可耕地35万亩,计税地面积268604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提出的“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的目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兴镇、产业富民,全镇农业产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培植壮大了葵花、番茄、枸杞、小菜籽、甜菜、无公害瓜菜和畜牧业等7大农业产业。目前,全镇特色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23.5万亩左右,农民人均5亩左右。其中:葵花基地15万亩,番茄面积4万亩,枸杞面积1万亩,小菜籽面积1万亩,甜菜面积1.5万亩;无公害瓜菜面积1万亩;全镇养殖奶牛3697头,肉牛3303头,羊饲养量达到61.5万只,年出栏36.9万只,猪饲养量达到7.7万口,年出栏6.2万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7元,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占地170亩联合村高科技示范园区,1700亩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10000亩的东牛犋低压节水示范区和5000亩的联合村节水示范区。建成了5000亩建丰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5000亩和丰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5000亩荣誉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成3500亩同联村优质枸杞种植示范基地。完成围封造林4200亩、海协贷款造林25064亩、退耕7080亩、还林13960亩,森林覆盖率达10。全镇公路总长233公里,全部砂化,绿化116公里。村庄规划实现三打通150个社,村屯绿化23个社。上自来水112个社,通有线电视86个社,通讯网络覆盖全镇,砖木结构住房达到75,实施“一池三改”13个社。

二、总体思路及目标步骤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三种模式”(基本改造型”、“普及推广型”、“示范引领型)为标准,以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预期目标:到2010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0;“基本改造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普及推广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示范引领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0元。建成“基本改造型”村组19个,“普及推广型”示范点10个,“示范引领型”样板2个。

实施步骤: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建设。

2006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在全镇80的村推开“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联合八社整村搬迁、“示范引领型”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联丰一社“普及推广型”村屯绿化和“一池三改”建设任务。

2007年,30以上的村完成“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完成联合八社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联丰一社新农村建设任务。

2008年,60以上的村完成“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联合八社新农村建设任务;抓好东牛犋村整村搬迁、“示范引领型”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选择荣誉、宏伟、同联等9个村实施“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

2009年,完成19个村“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完成东牛犋村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荣誉村等9个“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任务。

2010年,重点完成东牛犋村“示范引领型”和10个“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3个城中村搬迁建设任务。继续完善“三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总结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在全镇继续推广。

三、主要措施

第五篇:久长镇“十二五”建设规划

久长镇“十二五”建设规划

(初稿)(2011-2015)

修文县久长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现有基础条件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把久长建设成综合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中心小镇(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强做大特优产业

(二)以四大工业板块为基础,利用火车站、集镇优势,打造工业重镇

(三)以气候资源优势为基础,重点打造‚四大园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把久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小镇

(一)创新完善城镇总体布局

(二)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三、把久长建设成为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和谐小镇

第四部分 ‚十二五‛期间实现既定目标的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推进全方位开放

二、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三、搞好就业与社会保障

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十二五‛期间是久长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全镇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战略的攻坚时期。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为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农业稳定、工业强镇、三产活镇‛战略思想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现有基础条件

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久长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发展的成就和全镇上下快速发展的步伐,为久长未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规模型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全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亦不断增强。从基础设施看,道路建成区域面积日益扩大,乡村道路和对外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新久长总体规划的制定,为久长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

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行业间竞争进一步加剧;针对国内而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在产业政策、经济规则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将更加健全。久长要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利用现有优势,突破制约因素,加快发展。

(一)有利条件

1、区位交通优势。久长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西北,修文县城 以东,位于修文、开阳、息烽三县交界,距县城17公里,省城45公里,金阳新区30公里,贵(阳)遵(义)、贵(阳)铜(仁)高等级公路、210国道、305省道、川黔铁路和即将建设的久(长)永(温)铁路、黔渝快速铁路横穿镇区而过,素有‚黔中咽喉‛、‚黔中旱码头‛的美誉。辖区内有高坝火车站、久长火车站和即将建成的芦山火车站三个站台。

2、产业基础优势。

一产上,通过引进一产企业8家(主要有曾艳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山湾湾生态蛋鸡养殖场、好1多奶牛养殖基地等)加强果蔬种植及养殖力度。经过多年发展,蔬菜种植方面全镇已建成蔬菜基地6个,种植面积每年达4.2万亩(其中辣椒种植3480亩、白菜500亩、大葱6420亩、西红柿450亩、青菜1200亩、连花白5250亩、莲藕1020亩,反季节蔬菜面积达2万余亩),久长镇已经成为贵阳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供应点,曾艳蔬菜基地成为了五里冲蔬菜批发市场菜价的风向标,兴隆、清江等村的莲花白还远销重庆、两广等地。果树方面全镇果树种植面积达10500亩,其中2010年新增果树种植1510亩,另有500亩苗圃示范基地。果树品种多样,有优质李、酥李、晚熟李、葡萄、猕猴桃等,成熟季节各不相同,形成了‚全年有花赏、四季有果吃‛的特点。特色养殖方面建成了养殖场、养殖小区共18个,养殖品种有蛋鸡、香鸡、绿壳蛋鸡、肉鸡、兔、鸽子、奶牛、香猪、能繁母猪、生猪等,全年肉类总产量5200吨,禽蛋产量900吨,水产品产量170吨,牛奶产量2500吨。山岔村、山弯弯的绿壳蛋鸡在贵阳市已经小有名气,供不应求。花卉苗木全镇已达4000多亩,其中顺兴苑园艺场突破1500亩,国兰公园兰花大棚已建设完毕,进棚1万多株兰花,驴坊一带鲜切花、木本花基地正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通过企业带动该产业的发展。茶叶方面 茶山村的万亩茶园已完成园区道路建设、土地整理等相关工作,即将开始种植。

二产上,目前久长镇有不同规模工业企业19家,此外,引进贵阳市区‚退二进三‛冶炼铸造项目;做好清洁能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启动道路建设,引进食品加工、清洁能源。镇内几个龙头企业的运行情况良好且带动作用明显,金久公司已建成投产,年产200万吨,其二期工程正在规划中,除了农民在该公司的务工收入,金久公司还投资600多万元给金桥村当地48户搬迁户集中建设新居平整场地,现已建成风格统一的金桥新农村,而且正常投产后每天增加的500辆车辆给当地带来的商机是不可估量的。华宏公司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

三产上,着重发展四大旅游园区,知青文化生态旅游园,永兴村2009年5月举办了‚砂锅寨‘春晖家园’揭牌暨贵州省青少年夏令营基地授牌仪式‛,团省委授牌该村为‚贵州省青少年夏令营基地‛,借助叶辛老师的品牌和知青文化效应,该村推出砂锅宴农家乐,游人纷至沓来。目前全镇开办农家乐7家,年接待游客8千到1万人次,实现收入30万元。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园,在珍珠岛、国兰公司等旅游龙头企业项目的推动下,周边村庄的生态农庄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园,已经济南大学的师生规划设计,并进入区域建设实施阶段,石安小学开设了芦笙课,将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下堡村获得中国斗牛舞传承基地的称号,该村组建了演出队伍经常在外交流演出并获极大赞誉。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园,上寨村于2008年5月举办了‚修文县百村农民篮球赛启动仪式暨乡村旅舍授牌仪式‛,陈丽等三家‚农家乐‛被贵阳市旅游局分别授牌为‚三花级‛、‚两花级‛乡村旅舍,此后,上寨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赏李花、吃李子、观夫妻树、喝龙泉水,乡村旅游日渐红火;该区域 苏格兰牧场度假村一期项目已于2009年10月1日试营运,目前已有滑草、高尔夫练习、骑马等项目,二期计划发展到5000亩,建设民族体育公园。城镇中心地带结合贵遵公路沿线房屋景观整治已经按照黔北风格改造房屋190户,带动全镇改造共450户。‚五星同辉‛轮廓初现。

3、基础设施优势。在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以镇村路网、给排水、绿化、亮化、电力为重点的乡村基础设施正在得到逐步的完善。完成公路建设150 km,已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3500人/400头,建成清水、石安、永兴、驴坊、上寨五个市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完成永兴、杨柳、清江、白窑、兴隆等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完成全镇22个村农村输电线路及村村通通讯设施建设。

4、政策支撑优势。久长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的关注,配合国家各项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的优势,只要我们用足用好政策,就能将久长的产业基础、民间资本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

1、综合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与同等地区相比虽有优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进一步加强,虽有特优产业,但发展力度不足,产品数量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3、营造投资环境力度不够。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4、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意识明显,城镇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镇民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部分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按照‚农业稳定、经济强镇、三产活镇‛的重大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富民强镇,以商贸繁荣兴镇,创建文明城镇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整体推进现代化城镇建设的战略部署,实施谋划好大久长战略。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统揽,以‚五星计划‛为发展战略,以‚四个工业园区‛为发展构想,以建设竞争力强的中心城镇、功能完善的生态城镇为着力点,实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努力把久长打造成贵阳市周边最理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争取把久长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实力较强,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现代化小城镇。

二、总体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建设、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工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镇容镇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具体目标

到2015年,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2万余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2.5亿元、9亿元、0.5亿元左右。以上目标是未来久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本着要倾力而为,能快则快的原则,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加快发展。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 城镇经济,按照‚五星计划‛(以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四个生态园区新农村建设)部署,加快实施‚四轮驱动‛战略(一二三产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协调推进、一产上实施五大产业促增收、二产上实施四大板块强工业、三产上实施四大园区兴旅游)。着力发展‚四个工业园区‛,全面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

一、把久长建设成综合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中心小镇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强做大特优产业

针对久长的实际,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为着力点,以‚一产促三产、三产带一产‛为思路,稳定发展传统农业,以特、优产业分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即在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园和知青文化生态旅游园所辖的11村内,利用万亩果树宽植的有利条件连片种植葡萄5000亩,扩大当地莲花白、青菜、辣椒、白菜等优势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达16000亩。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园区域内,种植核桃5000亩、茶叶2000亩。在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园和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园内连片种植莲藕2000亩。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园和知青文化生态旅游园内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发展香猪养殖1000头,香鸡养殖10000羽,绿壳蛋鸡养殖50000羽。

(二)以四大工业板块为基础,利用火车站、集镇优势,打造工业重镇

利用金久公司投产的契机,力争完成二期工程的投入,逐步形成大规模的建材产业。利用二官坝土地的自然优势,发展汽车等机动车辆的轮胎、轮毂等铝及铝产品加工产业。利用新民的地理环境,发展钢、铁等冶炼产业。利用白窑的天然条件,引进食品加工,发展清洁能源产品加工。利用久长火车站、高坝火车站和在建的芦山火车站,在久长火车站拟建矿产品交易市场、天然气交易市场、燃 油交易市场。在高坝火车站拟建钢材交易市场、矿产品交易市场。在芦山火车站拟建矿产品交易市场。利用久长镇的交通环境优势,拟建占地500亩的全省最大果蔬配送中心。以此增强全镇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久长镇城乡一体化建设,从而逐步打造‚工业重镇‛‚经济强镇‛。

(三)以气候资源优势为基础,重点打造‚四大园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紧紧抓住贵州省乡村旅游年和贵阳市‚爽爽的贵阳‛避暑季的有利时机,把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把久长打造成贵阳周边最理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以气候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一湖(珍珠岛渡假中心)、两寨(上寨、砂锅寨)、三风情(下堡苗族斗牛舞风情、苏格兰牧场异域风情、永兴高山蒙古风情)‛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及旅游元素相关的其他开发项目。

充分发挥民族、历史、民俗、自然等特色资源的最大效益,且不断地创造资源,推陈出新,谋求可持续发展。以‚多彩贵州,幸福久长‛为总的旅游形象定位,‚以‚爽爽的贵阳,最爽在久长‛为宣传推介广告。在景点景区建设上抓重点,在宏观上规划先行,以规划为依据进行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建设上,不搞遍地开花,不盲目地搞感性旅游投入,而是找准龙头,坚持循序渐进。如以苏格兰牧场为龙头,带动周边清江、兴隆、上寨搞生态经济,依托已初具规模的蔬菜、果树基地搞生态游,乡村休闲体验游。因地制宜,合理建设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苏格兰牧场星级酒店建设和丫叉田特色餐饮街的改造、立面整治等,进一步规范宾馆、商店等服务场所的管理,确定定点饭店、特色农产品商店等服务场所。结合各个景点特色,通过举办知青文化节、知青文学论坛、苏格兰消夏草地音乐会等盛会,并积极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帮助挖掘久长旅 游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扩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初步规划‚五韵凝香,幸福久长‛四条旅游线路:一是康体休闲一日游(久长→上寨体育示范村→清江村观古驿道赏荷花→苏格兰牧场);二是观光休闲一日游(久长→国兰公园→山岔村→珍珠岛);三是知青〃春晖文化体验一日游(久长→芦山→砂锅寨);四是民族风情一日游(久长→茶山→下堡)。让‚爽爽的贵阳,最爽在久长‛天下皆知。

二、把久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小镇

(一)创新完善城镇总体布局

全面制定完成新久长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制定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突出生态理念,人本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按照久长镇总体规划目标,本着工业进区、商贸进市、农民进城的原则,逐步把久长建成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晰、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镇。

(二)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管理到位、环境优美、适合人居、有利发展的工作思路,本着以市场运作为先导,以多元投入为支撑,以经营城市为手段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加快城镇基础性建设与管理,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1、基础配套工程

进行‚农家书屋‛的电子信息化建设,使农家书屋配套电脑、网络等硬件设施,并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远教管理员的培训、管理。使全镇‚户户通‛用户达到2000户以上,并加强有关设备的后期维护,到‚十二五‛末,有限电视入户率达到40%。完成机耕道50公里、生产便道100公里、窜户路80公里、窜寨路50公里、小水池500个,争取立项完成清江、下堡、栋青、白窑、上寨、上堡、石榴等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完善305省道两旁可视范围农户 房屋立面整治500户。拟建镇域中心小城镇规范化建设,改造供排水系统工程、道路衔接工程、城镇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供电工程,完善公共场所的附属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依法治镇

制定完成新的城镇居民守则和具体管理办法,提高居民法制意识、文明意识、城市意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着力打造良好形象。

三、把久长建设成为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和谐小镇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协调进步。

(一)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发展合力,构筑和谐社会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严打‛、‚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方针,加强同村、群众的联系,根据实际采取不同方式,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汇总工作机制,及时消除隐患。本着决策要民主,办事要公正,程序要合法,结果要公开的原则,按照上级精神,在全镇范围全面推行村财镇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其行为。

(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群众生活,积极推行社会保障 本着保障基本生活、鼓励劳动脱贫、公平公正公开、集体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的原则,继续在全镇范围内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和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真正达到镇域内全覆盖,力争使全镇农村低保、居民低保、孤寡老人赡养、贫困儿童就学、特困户生活、占地补偿制度等六项保障机制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治安 继续以创建‚平安久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落实人员,确保有人办事;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工作的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加强执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计划生育 积极开展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学习宣传、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等活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自然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人口出生率在6‰以内。文化教育坚持依法治校方针,加强了学校规范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实施素质教育。计划培训非农技能250人,农业产业化500人,创业培训150人,新增就业20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000人,特别培训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小额担保贷款15户,返乡创业扶持100人,创业扶持25户,创业场租扶持30户。完成婚姻登记1400对;完成救灾救济2500人,救济金额5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300户,金额300万元;完善城镇、农村低保600户,发放金额500万元;完善优军优属工作,发放优待金10万元。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体育竞赛等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同时,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民主议事、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工作,增强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扎实推进村财镇监管工作,加大街村财务管理力度。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点加强对市场、学校、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落实工作措施,防范于未然,从点到线到面全方位大力加强检查,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第四部分

‚十二五‛期间实现既定目标的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顺利实现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推进全方位开放

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扩大开放的第一要素。在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重点优化与WTO规则、国际惯例相适应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诚信久长‛,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全面开拓市场,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在继续实施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把主导行业做大做强,带动中小优势企业创名创优。通过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进行合资合作,加强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的引进,建立全镇重点项目库,按照研究一批,运作一批,建设一批次序滚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不断推出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同时坚持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探索多元化城镇建设模式,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领域。

三、搞好就业与社会保障

1、创造就业机会。依靠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切实发挥劳动服务、民政等部门的作用,构筑连接企业的平台,通过加强培训引导等手段,提高就业人员的技能,结合实际,建立一个长期、稳定、长效的就业服务网络,创造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同时配合城镇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积极推行农村低保、解决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儿童就学及特困户生活问题,落实占地补偿制度。计划完成农村合作医入保率达98%,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入保率达95%,城镇医保入保率达80%以上,城镇养老保险入保率达50%以上,完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形成以养老、失业、医疗、就学、就业为基础,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扶贫开发为配套补充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以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为重点,通过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廉洁自律,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完善政府行为的约束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工作机制,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全体干部干事业、求发展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良好局面,提高党委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下载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秀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

    刘秀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规范小城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

    乌鲁木齐市个人建设房屋规划管理办法

    乌鲁木齐市个人建设房屋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土地,规范个人房屋建设行为,加强个人房屋建设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

    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全市农村地区住房建设规划建设的管理,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办法2009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2009年07月13日成府发〔2009〕3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

    南宁市私有房屋建设规划管理办法

    南宁市私有房屋建设规划管理办法 (2000年7月26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6号发布,根据2005年5月23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南宁市私有房屋建设规划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

    银川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

    银川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规范车辆停放管理,促进城市交通协调发展和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

    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市民政局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公安消防局 市规划局 市国土局 市环保局 市卫计委 市建委 市食药监局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养老服务设......

    海南省城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海南省城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2007年10月29日 16时15分 364 主题分类: 商贸服务 “农贸市场”海南省城镇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