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主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每一个人生活和学习必备的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组成的部分,因此中学生也应该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并从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合理编制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加强教师专业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策略
2014年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为人的根本任务意见书》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并将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的目标。21世纪是信息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人面对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独立面对复杂的社会,并进行持续创新,是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一、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意义分析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围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包含了文化修养、自主发展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指的是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计算机思维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计算机领域的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能转移到其他问题的处理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指的是个人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并利用和学习这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下是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会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内容、技能以及信息社会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手段,为学生适应当下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甚至将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课堂的重视度。在中考、高考等考试压力下,很多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考试得高分就好了,甚至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娱乐课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活动,上网、玩游戏、聊天等,所以导致很多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不高。因此,学校和老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重要途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2.编制合理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课程,在教材编制和教材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比较零散,甚至有些重复,所以学校在编辑信息技术教材的时候,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点编制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信息课程很多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程序、数据库的形成等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代,他们从小对计算机、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非常熟悉,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中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针对学生的特性,在平时备课或者设计课题的时候,在网上收集一些素材,如声音、图片、文字和动画,将其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让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信息老师平时工作之余也要不断学习,丰富信息知识和提高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指的是对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只有信息老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信息老师作为信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更应该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为信息老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老师,同时定期组织学校的骨干信息老师到全国信息教育优秀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从而不断提高信息老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信息教育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1]廖琦 初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读与写(中旬),2016,13,(10),337。[2]蒋大庆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111。[3]韩樊萍 浅谈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第二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引领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就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和争论。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通常是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的,在任务环节的衔接中,尤其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冲突时,教师可以设计恰当而关键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在有效参与中解决核心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浅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引领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就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和争论。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通常是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的,在任务环节的衔接中,尤其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冲突时,教师可以设计恰当而关键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在有效参与中解决核心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加深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创设适当的情景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真实鲜活的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因此,我们应该在情境的构思上多花心思,选择和信息素养联系最密切、最能突出重点、最能体现思维和意识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促进他们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情境。
(四)转换学科评价方向
而对学科的教与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判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完成程度的重要手段。2002 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已经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既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从而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根据教学评价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可以看到,教学评价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任务是收集证据与提供证据,从而对课程教学的价值判断。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价就是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
当前,信息技术课的评价较多地落在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和作品评价方面,对学生整学期甚至整个小学阶段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表现,还缺乏系统完整的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有效的评价应该包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小组合作、课外应用等方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除了吸收兄弟学科课程评价的方法外,还要利用自身优势,有所创新,实施有效评价,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为学习其他学科服务。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第四篇: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拜读张华老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一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的几点认识。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而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法治精神,理性思维,公共参与。
那么在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
1、通过课前时政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让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看问题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体验式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科素养。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特定情境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提高认知、亲身实践、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3、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自己学,如果学生只是听、记、背,但不会归纳梳理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知识处于零散的阶段。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独立的建立知识的体系,才能真正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进入高级学习阶段,才能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谈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获得。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学习任务的布置和检测等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科教师要有素养意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有素养的学生。
第五篇:化学课堂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