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做好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的通
知
粤经信节能〔2012〕650号
发布时间:2012-08-17 【大 中 小】 【简体】 【繁体】 【打印】 【关闭】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财政省直管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税)局,省直有关单位,省节能监察中心,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根据《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修订)》(粤财工〔2011〕392号)、《关于加强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1〕2号)、《关于组织2008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省属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2〕8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要求,现就加强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及验收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成签订项目合同书/承诺书工作
2008年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均要签订《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合同书》,2011年以后的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其它资源项目和节能能力建设项目要签订《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承诺书》。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属市县推荐项目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委托所在地级以上市经信部门和财政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书、收集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属省属(直)单位项目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与项目承担单位完成签订合同书、收集项目承担单位承诺书。
二、切实加强项目验收工作
(一)验收对象。2008至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已完成的所有项目;2011年及以后的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中已完成的其它资源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
(二)验收内容。审查项目承担单位是否按照合同书/承诺书以及项目申请报告要求完成相应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规范等。
(三)验收方式。以书面验收为主,必要时组织专家现场评审。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地市经信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项目进行验收;省属、省直单位项目原则上由省推荐单位自行组织验收,也可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申请验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视情况对验收项目进行抽查。
(四)验收程序。
1.申请验收。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填写《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书》(附件2)。其中,项目主要内容、完成情况及取得主要成果,要与项目申请报告和合同书/承诺书相对应,重点突出节能降耗工作方面内容。
2.专家评审。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对项目验收材料认真审核、讨论并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必要时可请项目单位到会介绍有关项目情况,或专家组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3.确定结果。验收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验收两种。通过验收的,由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在《验收书》(一式五份)上盖章确认;未通过验收的,应按专家建议和要求进行整改,并在完成整改后重新提出验收申请。
4.报省备案。项目验收通过后,地级市经信部门、财政部门向项目承担单位发出加盖公章的《验收书》,于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连同验收材料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节能和循环经济处)、省财政厅(工贸处)各一份备案。没有按要求组织验收和报省备案的,视为未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项目监管及验收工作。该项工作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各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认真组织项目验收,推动项目实现预期效益,确保完成全省节能目标任务。
(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坚决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落到实处。各地市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在专项审计、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整改。
(三)做好相关工作总结。各地区、省直(属)单位于2012年8月31日前将项目合同书/承诺书及情况汇总表、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将项目监管验收工作总结报告及《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情况统计表》(附件4)上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将适时通报全省工作情况,并将其纳入对各市政府节能考核内容。同时,将项目监管与验收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后续省节能专项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附件: 1.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资料清单
2.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书
3.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签订合同书/承诺书情况汇总表
4.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情况统计表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2012年8月17日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联系人:张娜,电话:020-83133482,传真:020-83133335;
省财政厅联系人:王远林,电话:020-83170273)
来源:节能和循环经济处
相关附件: 粤经信节能〔2012〕650号附件(1-2).doc 粤经信节能〔2012〕650号附件(3-4).xls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沂经信节能字„2012‟13号
沂南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
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县节能降耗工作,根据《国家工信部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35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的通知》(临政办发[2011]105号)等文件
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重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逐渐增多,相应的能耗总量逐渐增加,节能任务仍然艰巨。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切实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抓紧抓好,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关,为确保实现 “十二五”节能目标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行节能评估工作分类管理,严格审查。
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和所属行业分类管理。
(一)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含2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2000吨标准煤(不含2000吨),或年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50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三)其他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项目单位能源消费量确定的可自行填写;无法确定的,应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进行能源审计,并按照能源审计结果确定项目能源消费量。
三、提升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质量。
(一)节能评估机构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节能技术标准规范开展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节能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及对所在地区能耗负荷的影响分析,项目工艺、技术、设备的能效指标,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项目节能评估结论。
(三)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电力等重点耗能领域的建设项目执行能耗准入标准;凡是工艺技术和设备用能水平达不到标准规定,或者能耗总量超出我县能源消耗容量的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建立项目新增能耗等量淘汰制度,对未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企业实行项目“企业限批”。
四、加强对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一)对建设单位在节能评估和审查过程中存在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行为的,应予以纠正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对节能评估机构在节能评估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应予以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对未经节能评估审查或不按照节能评估审查意见批准建设的或审查不予通过而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项目单位停止建设,限期补办节能评估审查手续,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附:《临沂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第二批)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第二批)的通
知
粤经信节能〔2012〕651号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财政省直管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省属企业集团,有关单位:
为鼓励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全省节能工作,确保完成2012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99%的节能目标,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修订)的通知》(粤财工〔2011〕39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省领导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关于在省节能专项资金中列支安排支持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的请示》上的批示精神,现就组织申报2012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第二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项目申报原则、范围和奖励标准
(一)项目申报原则和范围。项目申报原则与《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2〕156号)相同。本次申报项目范围共三类: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业及非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项目等其它资源项目,以及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其中,申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是已实施完成的项目(自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且未申请享受过国家或省的资金奖励;申报其它资源项目必须是在建或拟建项目,拟建应在申报后一年内实施的项目;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必须是区域/企事业单位已实施完成的项目(自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以及在建或拟建项目。
(二)项目奖励标准。项目奖励标准继续按粤财工〔2011〕392号文办法执行。对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按照“事前申报、事后奖励”原则,参照非工业领域节能技改项目方式按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即属于企业性质的,按投资额不超过20%给予奖励;属于公共机构性质的,按投资额不超过5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已完工项目,通过审核后下达指标;在建或拟建项目,先审核备案并下达计划,待项目完工后再按实际投资额相应比例给予奖励。
二、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所需材料(年节能量1000吨标准煤以上、5000吨标准煤以下的项目)。
1.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申请报告(见附件1)。
2.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项目基本情况表。
3.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税务机关出具的上纳税证明文件。
5.由市主管部门委托省公布的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的节能量审核报告。非工业领域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需提供由市主管部门委托省公布的第三方投资额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意见(包括投资额和节能量审核内容)。
6.项目的备案、核准或者审批文件。
7.相应级别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复(限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8.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包括已投入各项资金情况、申请财政资金支出内容等。其中,申请省财政资金使用用途必须符合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
9.本项目近年获得国家、省级财政资金情况说明。
10.申报单位对申请报告和所附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加具企业法人代表签字和企业公章。
11.其他需要证明的材料。
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酒店等非工业节能技改项目的节能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含),还需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节能量测算,参考附件2),可不提供环评报告(表)。
(二)申报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所需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见附件1)。
2.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项目基本情况表(请注明单位属省或市清洁生产企业、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等)。
3.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税务机关出具的上纳税证明文件。
5.申报项目的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6.项目的备案、核准或审批文件;
7.相应级别银行出具项目的贷款承诺函(或贷款合同、贷款意向书、授信协议),自筹资金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和企业用款说明)。已发生贷款的还应提供贷款拨付凭证、利息结算清单和利息支付凭证。
8.相应级别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复
9.本项目近年获得国家、省级财政资金扶持情况说明。
10.申报单位对申请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加具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和单位公章。
11.其他需要证明的材料。
(三)申报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所需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见附件1)。
2.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项目基本情况表。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项目的备案、核准或审批文件;
5.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
6.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7.本项目近年获得国家、省级财政资金情况说明。
8.申报单位对申请报告和所附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加具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和单位公章。
9.其他需要证明的材料。
已完工的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还需提供由市主管部门委托省公布的第三方投资额审核机构出具的投资额审核报告。
三、项目申报程序
申报程序按粤财工〔2011〕392号办法执行。
四、项目申报数量及时间
(一)项目申报数量。
1.符合要求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工业和非工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均可上报,不受数量限制。
2.其他资源节约(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每个地市原则上报3个,财政省直管县原则上报1个,省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原则上报1个。
(二)项目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材料文字材料一式五份(纸张规格为A4尺寸)和电子文档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刻录光盘并贴标签,注明申报单位和项目名称。并请于9月25日下午17时前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节能和循环经济处),请严格按时间要求和材料要求上报,逾期或审核程序不完备均不予受理。
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为申报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附件:1.省节能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
2.非工业节能技改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大纲(参考)
3.××市(财政省直管县、市、区)2012年省节能专项资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第二批)申请汇总表;××市(财政省直管县、市、区)2012年省节能专项资金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等项目(第二批)汇总表;××市(财政省直管县、市、区)2012年省节能专项资金能管中心建设项目汇总表
4.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报告补充要求
5.××单位××项目现场审核报告及主要内容(适用于非工业节能技改项目)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2012年8月17日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联系人及电话:付国仙020-83133359,张娜020-83133482,传真:020-83133335,地址:广州市吉祥路100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508室; 省财政厅联系人及电话:王远林 020-83170273)
来源:节能和循环经济处
相关附件: 粤经信节能〔2012〕651号附件(1).wps 粤经信节能〔2012〕651号附件(2-3).doc
第四篇:江苏:关于做好省“农业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江苏:关于做好省“农业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申报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项目的通知》(苏人社发[2011]34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将省属单位申报“农业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名额:各单位申报的项目名额不超过3个;
二、申报条件、报送材料要求详见《通知》。申报人的有关证明材料请提供复印件,由各单位负责审核,申报材料不再退回。《通知》及附件表格可从江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政策法规栏目中下载(网址:http://zc.k8008.com)。附件3中归口单位填写“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三、请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抓紧做好本单位人才资助项目申报工作,于10月9日前将项目申报材料报送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人事处(江苏农林大厦1011房间)。联系人:吴靖,联系电话:025-86263517,Emil:wujing619@163.com。
第五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安监总应急〔2008〕115号 【发布日期】2008-05-08 【生效日期】2008-05-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应急〔2008〕115号)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国家防总办公室《关于建立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23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好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将其作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明确主管负责人和牵头机构,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收发、报送等相关工作,坚决杜绝延误、迟报、漏报等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预警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应对能力
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要加强与本地气象、海洋、防汛、国土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明确相关职责、信息通报程序及方式,把工作落到实处。接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的自然灾害预警明电、预警通知和紧急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单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防范措施,并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三、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加强事后总结评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预警明电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密码通信专网文电处理系统传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预警通知和紧急预警通知以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传发。各单位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反馈预警工作情况传真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值班室(传真:010-64237417)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值班室(传真:010-64463911)。
各单位要做好信息跟踪及反馈工作。收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传发的预警明电、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警报、橙色预警信息后,每24小时跟踪一次;收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传发的紧急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紧急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后,每12小时跟踪一次,并将跟踪情况及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直至警报解除。预警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总结评估,并于3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总结评估报告以电子邮件方式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请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各中央企业将负责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分管负责人、牵头机构及预警信息接收电话、传真及电子邮箱(具体见附件),于2008年6月10日前报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联系人:刘超
联系电话:010-64463760(传真)
电子邮箱:liuc@chinasafety.gov.cn
附件:自然灾害预警工作信息统计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