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市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合肥市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和安徽省财政厅、环保局《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的通知》(财建„2006‟101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市财政从市级排污费收入安排。第三条
专项资金使用由市财政局、市环保局根据年度排污费收缴情况及年度环保治理重点安排。
市环保局负责本市市区范围内(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站综合试验区,下同)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组织筛选项目,会同市财政局审核申报项目并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完工项目验收工作,根据项目进度提出拨付资金申请。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管理,会同市环保局审核申报项目并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市环保局申请办理资金拨付,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二章 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污染防治项目的拨款补 助: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环境友好企业中的污染防治内容等的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项目。
(二)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绿色创建、生态示范建设、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目前无主体的区域环境安全保障项目等。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及示范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及清洁生产审核补助。
(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指《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中涉及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项目、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项目四个方面。
(五)国务院和省、市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第六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项目:
(一)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技术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技术项目;
(二)属于新、扩建项目要求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设施(即“三同时”项目),或者属于“三同时”配套应建而长期未建的项目;
(三)没有配套资金来源的项目(不含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四)环境卫生、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它项目。
第三章 资金使用申请程序
第七条 本市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的机构和企业,或向市环保局缴纳排污费的县域企业及县环保局均可申请专项资金的支持。
第八条 三个开发区环保分局和财政局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申报项目联合上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四个城区环保分局及市局直属单位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申报,并于每年1月底前直接向市财政局、市环保局提出使用申请。
各开发区和各区环保分局未按时间要求及时申报项目或组织申报的环境污染防治项目较少、不符合环保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市财政局和市环保局可在市辖区内范围内统筹,将原则上用于该辖区的环保专项资金安排用于市区其他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第九条 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补助项目,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条 专项资金项目(环境监管能力项目除外)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主要内容、投资、建设地点,申请环保专项资金类别(国家、省级或市级)等;
2、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3、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方案;
4、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及批复复印件;
5、项目配套资金证明;
6、属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及示范项目的,应提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证明的材料。
7、其他材料
第四章 资金拨付
第十一条 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根据审核情况,确定补助项目,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补助金额和项目开工、完工时限。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按照财政资金管理规定,拨付补助资金。对于补助资金额度较大或启动资金困难的项目,可以根据市环保局申请,在项目开工时,拨付50%补助资金;在污染治理项目竣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将剩余50%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对于补助资金额度较小的项目或实施周期短的项目,可在污染治理项目竣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一次拨付资金;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市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财务 和会计制度,并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第五章 资金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并接受财政、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环保专项资金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有权决定取消补助计划、停止拨付或收回补助资金: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补助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补助资金的;
(三)配套资金没有落实或者不能到位的;
(四)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的;
(五)项目单位(如是排污单位)有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且不执行处罚决定或被强制执行的、不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的;
(六)违反财经纪律,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补助资金的;
(七)项目建设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八)项目未按时开工、竣工验收的。
第十六条 对截留、挪用、骗取和挤占专项资金的,按照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各县环境保护部门、财政部门可参照执行。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合肥市市级排污费征收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合肥市市级排污费征收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级排污费征收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做到排污费应收尽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7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级排污费的征收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 征收的排污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实行专项资金管理。
第四条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收支预算管理,与市环保局、市发改委根据排污费收缴情况及环保治理重点来安排专项资金的使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环保局负责市区范围内排污费征收的组织管理和全市排污费稽查;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的征集,组织专家筛选项目,提交市发改委立项;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发改委负责对全额使用专项资金的污染治理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对专项资金使用项目进行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核。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政府全额使用专项资金的公共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工作。
市监察局负责排污费征收、专项资金使用及项目验收公示意见等监督检查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对排污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市招管局等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市环保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制定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计划。
第六条 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第二章 排污费的征收
第七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原国家发计委、财政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原国家经贸委第31号令)的规定缴纳排污费。
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应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市财政。
第八条 排污费征收种类包括污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噪声超标排污费及危险废物排污费等。
第九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环保局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条 排污费征收数额由市环保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核定。排污费征收核定第三方机构应当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产生,具体管理办法由市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排污费征收核定第三方机构应当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等规定,于每月或者每季终了后7日内,核定排污者应交纳的排污费金额,并将核定情况报送市环保局,作为排污者的缴费依据和市环保局的收费依据。
市环保局应当将排污者应缴纳的排污费数额通过公共媒体或政府网站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7日。
第十一条 排污费按月或者按季收缴。除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污费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收缴外,其他排污费按照属地征收的原则和对排污者的管辖权限,由相应的环保部门负责收缴。
第三章 项目库的建立
第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
市环保局应当结合环境特点和环境保护需要,研究拟定环境污染防治重点,提出使用专项资金项目,建立市级项目库。
本市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的机构和企业或者向市环保局缴纳排污费的企业,其污染防治项目,均可申请列入市级项目库。
国控、省控企业和市属单位污染物防治项目,由项目单位直接向市环保局申请列入市级项目库。
县、区(开发区)环保和财政部门可以从本级项目库中,按照规定条件择优选择部分项目统一申报列入市级项目库;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对县、区(开发区)申报的项目进一步筛选后,录入市级项目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
第十三条 未纳入市级项目库的项目,专项资金计划原则上不予安排。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包括技术和工艺符合环境保护及其他清洁生产要求的重点
行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
(二)公共污染防治项目。包括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绿色创建项目、生态示范建设项目、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项目、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项目等。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及示范项目。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
(四)环境监管、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包括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和监测标准化建设及能力提升项目、环境保护技术支撑项目等。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项目:
(一)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技术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技术项目;
(二)属于新、扩建项目要求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设施(即“三同时”项目),或者属于“三同时”配套应建而长期未建的项目;
(三)没有配套资金来源的企业污染治理项目;
(四)环境卫生、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先建后补”项目。“先建后补”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
(二)不属于政府全额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
(三)项目已经建成运行或者试运行;
(四)项目建成后须经专家评审,具有明显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
第五章 资金使用申请和拔付程序
第十七条 各县、区(开发区)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与所管辖企业的污染治理项目,由各县、区(开发区)环保、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从本辖区列入市级项目库的项目中筛选,于每年1月底前联合向市环保局提出当专项资金使用申请。
国控、省控企业和市属单位于每年1月底前直接向市环保局申报当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所报项目须从市级项目库中选取。
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受理。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使用申请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主要内容、投资、建设地点、环境效益等。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
(三)项目配套资金承诺函及相关证明。
(四)属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及示范项目的,应提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证明材料。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十九条 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进行项目立项审核或资金申请报告审核,确定专项资金使用方案。资金使用方案应当由市环保局在公共媒体或者政府网站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7日。公告无异议后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联合下达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二十条 市财政局根据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进度拨付资金,专项资金的拨付按预算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使用资金额度较大或启动资金困难的项目,在项目开工时,拨付50%使用资金;在污染治理项目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将剩余50%使用资金拨付到位。
对“先建后补”的项目,污染治理项目竣工并验收合格后一次拨付资金。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验收
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和会计制度,落实工程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报账制,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并接受环保、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建立专项资金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制度。专项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应当按月向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招投标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管理措施等。
第二十三条 专项资金项目的承担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并取消使用计划、停止拨付或者收回使用资金: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使用资金的;
(二)截留、转移、侵占或者挪用使用资金的;
(三)配套资金不能到位的;
(四)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的;
(五)排污单位有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行为的、不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的;
(六)违反财经纪律,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
(七)项目建设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八)项目因主观原因未按时开工或竣工验收的。
第二十四条 建立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制度和验收结果公示制度。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由市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及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根据建设方案对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做出全面评价,形成验收意见。农村污染治理项目应当征求所在地村委会意见。
验收结果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在公共媒体或政府网站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7日。
第二十五条 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对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及验收等资料及时归档,做到“一项目一档案”。
项目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项目建设资料进行归档,做到资料真实、完整。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县、区级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第三篇:厦门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厦门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结合厦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征收并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的排污费收入、各种环保罚没收入以及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其他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按照“量入为出、保障重点、注重绩效”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市环境保护部门和市财政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
第五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厦门市域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鼓励自觉治污、源头截污、循环利用和新技术的应用。
二氧化硫排污费收入应在专项资金中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于重点排污单位治理二氧化硫污染。
第二章 使用范围和条件
第六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以下项目:
(一)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项目,包括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业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项目;
(二)区域和流域污染防治项目,主要用于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农村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
(四)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包括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
(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包括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和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等建设、环保重大课题研究、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等;
(六)国务院规定和省、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项目:
(一)环境卫生、绿化、新建企业“三同时”项目以及与污染防治无关的其他项目;
(二)国家产业政策不支持或明令淘汰、限制的项目。第七条 申请环保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厦门市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制度和人员;
(三)属于排污单位的必须已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
(四)在3年内没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或者在3年内虽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但已采取切实的改正举措,包括:提出明确的改正工作措施并已付诸实施,企业自身投入数已超过改正所需资金总投入的50%。
第八条 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市环保资金使用范围和资金补助重点,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二)项目已完成建设、正在建设或已按有关规定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具备开工条件,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第三章 扶持方式和标准 第九条 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包括贷款贴息、补助或奖励。对当年专项资金申报截止期前3年内已通过验收且取得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显著效果的项目,采用奖励方式扶持;对拟建或在建项目采用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扶持。
第十条 扶持标准:
(一)污染防治项目根据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和投资额,按照具体项目的补助标准给予扶持,单个项目扶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完全依靠企业自身投入完成项目的奖励标准及额度可适当提高。
(二)污染防治项目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贷款贴息的扶持方式,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投资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按2年)计算确定,单个项目贴息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三)生态示范区(包括生态乡镇、生态村等)创建、清洁生产审核、新技术(产品)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按照拟定标准予以扶持。
(四)环保能力建设和环境应急项目按建设需求予以扶持。
(五)环保重大课题研究按照有关课题经费开支管理规定执行。
具体项目的扶持细则另行制订。
第十一条 同一个项目只能安排一次市级专项资金扶持,如该项目已获取市级其他财政性资金扶持的不再安排;同一项目已获取上级财政性资金扶持的应统筹加以考虑。
第四章 预算编制和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每年4月1日前,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编制和公布下一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明确资金使用重点和申报、使用、管理要求。申报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单位可根据申报指南要求向市区环保部门申报专项资金扶持,并提交正式申请报告和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市区环保部门对申报项目的条件、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进行初审;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对通过初审的项目组织专家评审。
第十四条 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联合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进行审定,分轻重缓急予以安排,审定项目总金额至少应达到专项资金总额的80%,并按部门预算编制的规定程序和要求编制、执行。
第十五条 获得贷款贴息和补助的项目单位必须与市环保局签订专项资金使用责任书。
专项资金应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奖励资金不得用于个人奖励。
第五章 竣工验收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获得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单位须在项目竣工后的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具备验收条件后应及时向市环保局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由市区环保部门组织项目验收,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后评估。项目单位在项目完成后应确保相关的设施或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 项目发生重大变更,不能按照计划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申请;除不可抗力外,项目因故撤销的,项目单位应将已拨付的专项资金按照原渠道缴回市财政局。
第十八条 市区环保部门、市财政局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追踪问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对专项资金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实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200万元以上的补助项目应按照要求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第十九条 因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监督评价等环节产生的聘请专家、委托中介机构等管理费用在市环保局专项资金预算中单独编列,根据市财政局具体核定各项管理费用的支出标准,严格按相关财政财务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使用中有下列违法违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市财政局停拨尚未拨付的余款、全额收回已经拨付的资金,市区环保部门5年内不予支持该组织机构的扶持申请:
(一)违反专项资金使用原则,擅自改变使用范围;
(二)挪用、截留、侵占专项资金;
(三)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
(四)资金下达后超过1年项目未实施的;
(五)超过计划完成时间项目尚未完成且未提出调整申请的、无故拒绝验收、验收不合格且拒绝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六)不正常运行相关设施的;
(七)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厦门市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厦财企„2004‟5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长沙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长沙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0年11月19日 累计点击次数:57
【打印此页】【关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长政办函〔2008〕147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环境保护的补助和奖励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以补助为主,包括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重在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农民投工投劳。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第五条 专项资金项目按照公开申报、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结果公示、集中拨付、绩效考核等六个环节进行管理。
第六条 市财政局负责预算安排和管理,参与项目的审查、评审并按照市政府批复的专项资金支出计划及时拨付专项资金,对项目和资金绩效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市环保局负责确定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在专项资金项目库中筛选项目,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提出项目资金支出计划,组织对外公示,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为避免专项资金对同一项目的重复支持,对筛选项目由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审查后报市政府审批。专项资金项目库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管理,评审专家库由市环保局、市采购办共同管理、共同抽取。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和支持额度
第七条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项目。
(二)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包括生态市建设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湘江流域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要环境敏感点的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区域的环境治理项目。
(三)城乡环境污染整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示范项目。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各类废弃物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五)涉及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生态建设等研究课题。
(六)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七)民众环保自治创建。
(八)国家和省、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第八条 项目总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给予总投资额40%以内的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总投资在100-400万元以内的,给予总投资额30%以内的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总投资在400-800万元以内的,给予总投资额20%以内的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总投资在800万元以上的,给予总投资额15%以内的专项资金补助。
第三章 申报专项资金的条件和要求
第九条 申请专项资金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必须是长沙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2、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3、申报单位三年内无环境违法违规记录。
(二)申报项目条件:
1、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且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相关规定。
3、建设项目申报的,必须已获得相应的环境影响批复。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申报材料要求
1、申请文件。简要概述项目情况,环境效益、总投资、申请资金等。
2、长沙市申请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表。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技术方案。
4、单位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5、建设项目需要提供环境影响批复文件。
6、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申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以内或总投资100万元以内的项目,须提供项目建设性方案,其项目建设性方案应由具有类别相一致(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乙级资质的单位编制。
申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0-200万元以内或总投资100-800万元以内的项目,须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总投资300-800万元以内的项目,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有类别相一致(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乙级资质或乙级以上的单位编制。
申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200万元以上或总投资800万元以上的项目,须提供具有类别相一致的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甲级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有申报材料要求统一格式,同时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仅对表格要求)两种形式,纸质一式3份,其中1份报送市财政局、2份报送市环保局。申报材料要求统一使用A4纸双面印刷,由区、县(市)分项目统一装订成册。
各地应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将项目所有材料报送齐全,逾期不予受理任何申报材料。市财政局和市环保局原则上不直接接受项目单位自行报送的材料。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 凡符合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项目,均可按属地原则逐级申报。项目申报实行公开申报、分批审核、分批公示、逐批下达资金的方式,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由项目实施地所在财政局、环保局初审后,联合向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申报。
各区县(市)环保局、财政局负责受理本辖区项目的申报、初审工作,并实行项目库管理。初审内容从本办法第三章所规定。凡用复印件备案的材料均应查看原件,予以核实后方可受理。
各区、县(市)环保部门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和筛选,择优上报,并对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若发现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该项目申报单位以后申请专项资金的资格并减少该区、县(市)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数量。
第十二条区、县(市)财政、环保部门向市级申报的项目,市环境保护局管理处室和监察支队对申报单位的合法性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进行评审后,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组织环保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政策性、可行性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列入市级专项资金项目库。
市环保局各业务处室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和项目的准备情况在市级项目库中筛选项目,提出资金安排计划报市环保局党政联席会审定后会签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核定后,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实行公示制度,在《长沙晚报》和相关网站上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过后,无公示异议的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局按照市政府批复的专项资金支出计划,在市政府领导最终批示到达后5个工作日将项目资金指标下达到区、县(市)财政局,区、县(市)财政局在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位,由环境保护部门按工程进度审核把关。
区、县(市)环境保护部门应于每年12月底将当年市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以书面材料报告市财政局和市环保局。
第五章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取得后,项目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项目内容组织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等管理规定。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根据项目设计方案检查监督实施进度及污染物总量削减措施的执行,并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滥用和挪用。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在试运行1个月以上,3个月以内向市环境保护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环保部门按长环发〔2009〕18号文件关于印发《长沙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及污染治理项目竣工验收规定》的通知执行验收。
对于不按批准项目和内容使用专项资金,或者项目完成后不及时申请验收的单位,由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收回专项资金,三年内不得申请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确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的,须向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及时递交延期报告;项目因故取消或不可抗力无法继续实施,或继续实施无必要时,项目单位应向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申请项目终止,专项资金一律作为财政拨款净结余处理,可优先该区县(市)环保部门提出净结余资金安排建议,报市环保局、财政局审定;资金安排建议不合理的,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将收回专项资金。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三年内暂停申报资格:
(一)申报材料严重弄虚作假的(含项目变相重复申报);
(二)已享受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需连续申报的单位但其主要环境效益下降,且有环境违法记录的;
(三)不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相关材料的。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7号),对弄虚作假骗取环保专项资金的单位,除予以通报批评外,同时由同级财政部门追回资金,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在十年内取消该单位申报资金的资格。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由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操作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长沙市环境保护局会同长沙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市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及使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长财建〔2005〕10号,仅适用于排污费财力安排的污染防治项目。
第五篇: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小城镇建设,统筹全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结合《安徽省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合肥市小城镇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是指市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符合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二)突出重点。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我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关系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优先、重点支持。
(三)注重绩效。将绩效理念融入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事前确定绩效目标,事中加强监督管理,事后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的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的择优分配、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有效结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绩效。
(四)公开公正。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等,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第四条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项目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并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项目及项目资金进行审核。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 专项资金以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重点镇、中心镇、扩权强镇试点镇为重点,兼顾其它具有全市性示范效应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 专项资金补助范围主要包括:小城镇镇区给排水、道路桥梁、环境绿化、公共照明、市容环卫、防洪防灾、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
第三章 专项资金的申报程序
第七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项目申报。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每年4月底之前,将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联合报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财政局。
第八条 专项资金申报材料包括:
1、小城镇建设项目申报文件和申报表;
2、小城镇建设项目绩效目标;
3、县、区发改委立项批复;
4、县、区建设局初审意见、财政局项目资金落实证明;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5、规划选址意见书;
6、施工设计图纸;
7、其他相关材料。
上开工项目的申报还应增报以下资料:
1、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
2、施工合同;
3、质量监督申请表;
4、工程进展情况说明。
第九条 各乡镇政府应建立拟建项目储备制度,并报市建委实行动态管理。申报的项目原则上应从已储备项目中提取。
第四章 专项资金的审批
第十条 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审批程序为:县(区)初审、部门审查、专家评审、联合审核、网上公示、审批下达。
第十一条 各县(区)建设局、财政局收到乡镇申报材料后,根据辖区内的村镇建设实际情况,对申报的建设项目提出初审意见,并以文件形式联合上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财政局。全市每年安排的小城镇建设补助项目个数控制在10个以内,其中每个县申报的项目个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城区申报的项目个数原则上不超过2个,开发区申报的项目个数原则上不超过1个。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县(区)建设局初审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建设的示范性、效益性评估;
项目建设性合法性评估;
申报项目的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是否相符。
县(区)财政局初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申报单位提出的项目资金筹措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2、项目申报单位能否有足够的资金保证项目完成。
第十二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同市财政局在县(区)初审的基础上,对申报项目进行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凡属于下述情况之一者,不再进入下一步的评审程序:
不符合项目申报范围;
申报材料不完备;
社会性、经济性和示范性效益不明显;
项目建设自筹资金没有落实;
不属于合肥市小城镇建设项目库中的项目。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第十四条 在部门审查的基础上,市城乡建设委员组织专家于每年5月份对符合参评条件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专家评审会分为绩效目标陈述、现场答辩、专家评分等环节进行。专家评审实行百分制打分,从高分到低分提出综合评审意见。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组的组建:
(一)专家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知识面广、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作风民主、业务能力强;
(二)评审组成员的专业结构应配置合理;
(三)根据项目情况从专家库随机抽选5-7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审时按照项目特点、专家特长推荐专家组长,由专家组长组织评审会;
(四)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与参审项目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该项目的评审。
第十六条 专家评审的依据主要包括: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
(二)《中华人们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三)《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四)国家、省和市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专家评审时对不同类型项目按项目基本要求设立分值,并着重以下评审内容:
(一)项目是否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要求;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科学;
(三)项目前期准备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四)申报项目的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是否相符;
(五)项目能否当年开工、竣工;
(六)项目依法建设情况等。
第十八条 各评审组成员对所评审的项目分别填写《专家评审意见表》并对评审项目进行评价打分,由评审组组长综合专家组意见提出综合评审意见和项目的评审排序。
第十九条 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审意见和项目的评审排序,作为确定以奖代补项目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负责专家的抽选,并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
第二十一条 根据市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额度、小城镇建设重点工作需要等情况,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财政局共同提出市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补助方案。
第二十二条 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补助方案由市建委(http://www.xiexiebang.com)和市财政局(http// www.xiexiebang.com)在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第二十三条 对公示发现不符合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条件及弄虚作假的项目,经核实,取消其奖补资格。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第二十四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市财政局每年6月底前下达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计划。
第五章 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
第二十五条 市建委和市财政局根据联合下文所确认的项目,在项目开工时一次性将补助资金拨付项目申报单位所在的县(区)财政局。
第二十六条 项目单位在项目开工后,填写《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申请拨付开工补助资金。在审核拨付资金时,县建设局应当重点审查项目的规划许可、依法确定施工队伍(施工监理队伍)、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领取等依法建设情况。县(区)财政局应将项目招投标作为奖补资金拨付的前置条件,对未实行公开招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开工补助资金不超过项目补助资金总额的40%。凡违反项目建设程序和违法建设的一律不得拨付补助资金。
第二十七条 项目竣工验收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应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填写《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验收表》,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报县(区)建设局、财政局进行审查初验。县(区)建设局、财政局将初验情况报告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财政局。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财政局复验确认验收合格后,县(区)财政局拨付项目剩余的补助资金。验收不合格的收回剩余的补助资金。
第六章 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财政和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绩效督查管理和跟踪问效。对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和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查实,市财政局将收回专项资金,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同市财政局对上年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绩效评价及绩效问责。对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预期绩效目标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并收回专项资金,同时在今后三年内不再对项目所在乡镇安排财政性扶持资金。
第三十条 小城镇建设项目要建立和落实项目建设法人制、合同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应接受县级建设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城乡建委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原《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合财建[2004]97号)同时作废。
附件
1、《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拨付申请表》
附件
2、《合肥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验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