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简介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简介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是由中国会计学会、东北财经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以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实务部门知名内控专家为研究主体,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科学研究机构。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的宗旨为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开展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在提供内部控制实施动态、内部控制专项数据、内部控制本土案例、内部控制研究报告等信息的同时,组织内部控制的专题研讨会和相关培训、咨询,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提供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为国内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最终搭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实现理论研究、咨询建议和服务实践三者有机的结合。
中心的运行采取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专家委员会从战略发展与业务指导的角度对中心的研究动向、研究计划.课题设计、研究难点等方面给予指导并提出专业化建议。
中心设置主任1名,全面负责中心的日常营运工作;副主任3名,参与中心的重大事项决策。另外,指定属于会计学院教师的1名副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协助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中心日常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责:咨询部:负责组织企业内部控制及相关领域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学术部:负责举办对外会议与学术讲座以及中心项目管理;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会计研究动态》等刊物;办公室:负责日常接待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
中心下设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室、非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室等若干研究室.围绕内部控制不同较域开展研究工作。
中心工作范围包括:
提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年度研究报告》:每年跟踪中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展情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定期提供具有时效性和综合性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年度研究报告》。
承担高层次课题:申报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财政部,教育部等课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报告。
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拟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采取学术集刊的形式,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以此为平台.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中介机构及时提供最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建设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组织力量整理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教学培训和实务操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开展各行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心将利用科学研究优势,立足共性,突出特点,针对传统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金融保险业、小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构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拟组织研究力量,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本土实际,构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排行榜”。
提供企业咨询与培训服务:中心将与中国会计学会、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展紧密合作,依靠中心团队优势与研究力量,为国内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心近三年来,在辽宁省教育厅、东北财经大学等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信息化建设与刊物、信息化建设与刊物、社会服务、体制创新及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成果斐然。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基地”)隶属于东北财经大学,主要依托于会计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6月,为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在原有的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2005年5月,正式获批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A类);2006年获评辽宁省首批高等教育创新团队;2008年6月,在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2010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为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一、科学研究
基地自成立以来就大力推动科学研究,重视并加大科研人员和经费投入,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基地近三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60多万元(含配套经费),其中纵向经费505.876万元(其中拨入经费282.4万),横向经费60万元;新调入研究员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人;累计购置图书63.5万元,追加用于改善实验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支出53.8万元,办公条件、资源条件和实验条件显著改善。
截至2011年7月,本基地在《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人均超过5篇,其中被CSSCI检索的篇数达到6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9部,其中专著5部,译著14部,同时出版各种层次的教材六十余种。
本基地近三年研究成果多次被采用或转让。其中,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财政部等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4次,被深圳市交通委员会等大型企业采用1次。
2008~2011年间,本学科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7项,并在高层次的科研奖励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获得财政部中国会计与改革3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杨纪琬奖学金优秀论文奖1项,辽宁省教育厅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4项,辽宁省人民政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5项。
近三年来,本基地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3项,财政部重点课题2项,省教育厅研究基地项目7项、创新团队项目2项、实验室项目4项。无论是课题的质量、数量,还是获得科研经费的金额,均比过去有质的飞跃。
二、标志性成果
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精品导向,围绕内部控制研究领域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
2008~2011年间,本基地公开发表内部控制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10篇,出版内部控制方面的学术专著3部。其中,这10篇论文均发表于《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等CSSCI刊物,且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学科建设
自成立以来,本基地始终以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同时推动学科建设与提升。
自2002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重点学科的评估至今,本基地所依托会计学专业一直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早在1993年就已设立会计学博士点。
近三年,基地先后有4人被确定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拔尖人才,9人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计划,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基地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会计学专业相关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近三年,先后有15人次参加各类会计学专业相关培训。其中,有3人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财务分析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人参加高校教师会计改革研修班。
四、人才培养
本基地在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同时,重视硕博士人才培养,倡导并努力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成果丰硕。
基地所依托的会计学科下设两个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每年大约招收硕士研究生190人,博士研究生20人。近三年硕士毕业人数分别为191位、183 位、229位,博士毕业人数分别为21 位、18 位、21位,其中,有三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获评优秀硕士论文。其中,1人获评会计学术界最高荣誉奖——杨纪琬会计学奖(2009),另有2人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
本基地近三年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新增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2门。
五、学术交流 为推动科学研究事业,基地积极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派出人员或邀请来华访问学者做学术报告,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基地作为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和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高校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的发起单位与秘书处,每年都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举办年会。近三年,基地共承办大中型学术会议7次,其中国际性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50场,提交论文46篇,其中,12篇做大会主题报告或专题报告。
基地还依靠学科建设优势和地缘优势,密切开展与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国际互访和合作研究。近三年,先后派出副高职以上研究人员12人次前往上述国家或地区访问学习;邀请4位海外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
六、信息化建设与刊物
信息化是基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器.。本基地近三年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2010年,基地专门网站(http://cicrc.dufe.edu.cn)全新改版,并更换了功能更为强大的服务器,网站运行更加稳定。
为落实和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基地积极开展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库建设,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中介机构及时提供最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目前,部分数据已收集整理完毕,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
基地近三年继续与中国会计学会紧密合作,联合编制并出版面向全国会计学会会员的《会计研究动态》18期;编印《科研工作动态》18期、《专题研究报告》4期、《年度研究报告》3部。2010年基地改组后,更是采取学术集刊的形式,定期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面向全国征稿与发行。
七、信息化建设与刊物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本基地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之一。
近年来,基地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主动承担政府研究课题,努力提高基地参与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能力,并成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近三年的典型成果转化包括:2008年12月,张先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摘发,并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参阅;2008~2010年,基地每年都接受财政部委托对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效果进行跟踪测试和深度分析;2010年12月,深圳市交通委员会设计采纳并应用基地为其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八、社会服务
本基地发挥自身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承接了大量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应用研究课题,同时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中心学术骨干担任实际工作部门的财务顾问或独立董事,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比如研究基地2011年承接了深圳市交通委员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该项目被列为财政部2011年重点课题。
在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承担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的同时,本基地利用自身优势,先后向辽宁省电力公司、云南省财政厅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对外管理咨询和培训,以良好的信誉和高质量的咨询培训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咨询培训网络并赢得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自身造血功能。
九、体制创新
2010年7月,辽宁省教育厅正式发文(辽教函【2010】277号),同意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的更名重组申请,基地正式更名为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并与中国会计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以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实务部门知名内控专家为研究主体,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科学研究机构。
基地实行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专家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团队建设上,本基地共设立了七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配备至少有3名以上骨干人员。其中,有25人有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0.3%;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总人数的100%。
十、制度建设
本基地制定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和学术交流制度。
根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的精神,并结合本基地的实际情况,本基地制定了专家委员会暂行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基地主任职责等制度。
在建立健全科研激励制度方面,研究基地先后制定了《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在激发学术团队科研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推动本基地科研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
第二篇:海关总署研究中心简介(模版)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简介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海关总署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于2011年8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中心主要负责国家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形势以及海关综合发展规划、宏观管理政策、重大业务改革、队伍建设等的分析研究工作。中心内设综合部、理论政策研究部、法律规范研究部、国际经贸研究部、海关事务研究部、组织管理研究部等6个部门,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号。
第三篇:内部控制材料
内部控制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学校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四条:学校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学校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到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学校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我校内部控制工作,我校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本校内部控制工作。
第七条:学校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第二章
学校层面内部控制
第八条:综合办公室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第九条: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学校建立健全集体研究决策机制。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由学校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决定。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条: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第十一条: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二条: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第三章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一节
预算业务控制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十四条:学校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一)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
(二)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预算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和有效运用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第十五条: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学校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第十六条: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第十七条: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第十八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第二节
收支业务控制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条:学校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二条: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
(一)加强支出审批控制。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二)加强支出审核控制。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三)加强支付控制。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
(四)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 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第四节
资产控制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二十四条: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一)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二)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三)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应当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第二十五条: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
第二十六条: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盘点银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调节不符、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
(一)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
(二)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三)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 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第五节
建设项目控制
第二十八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九条: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议事决策机制,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决策过程及各方面意见应当形成书面文件,与相关资料一同妥善归档保管。
第三十条: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核机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竣工决算报告等应当由学校内部的相关工作人员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出具评审意见。
第三十一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设项目招标工作,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采取签订保密协议、限制接触等必要措施,确保标底编制、评标等工作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第三十二条:按照审批单位下达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对建
设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和超批复内容使用资金。财会部门加强与建设项目承建单位的沟通,准确掌握建设进度,加强价款支付审核,按照规定办理价款结算。
第三十三条: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第三十四条:经批准的投资概算是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如有调 整,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单位建设项目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三十五条:建设项目竣工后,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组织竣工决算审计,并根据批复的竣工决算和有关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档案和资产移交等工作。建设项目已实际投入使用但超时限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实际投资暂估入账,转作相关资产管理。
第六节
合同控制
第三十六条:建立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的授权审批和签署权限,妥善保管和使用合同专用章,严禁未经授权擅自以学校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
第三十七条:加强对合同订立的管理,明确合同订立的范围和条件。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工作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应当予以记录并妥善保管。
第三十八条: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对方或单位自身原因导致可能无法按时履行的,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对合同履行中签订补充合同,或变更、解除合同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第三十九条:财会部门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价款结算和进行账务处理。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财会部门应当在付款之前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四十条: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加强对合同登记的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详细登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情况,实行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合同应当同时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单位应当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
第四十一条:加强对合同纠纷的管理。合同发生纠纷的,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协商谈判。合同纠纷协商一致的,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经办人员应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第四章
评价与监督
第四十二条: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牵制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的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牵制的程序和要求,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内部监督牵制应当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
第四十三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
第四十四条:学校负责人应当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学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四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依托具有110多年历史的国家“九八五”工程重点高校四川大学,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和管理决策研究的跨学科、跨院系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2011年9月,中心被国家版权局批准为首个全国版权(产业研究)示范基地。
中心以国家级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基地为基本定位,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发展模式,以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跨领域为运作机制,以发挥文化传媒、文学艺术、工商管理、文化旅游、建筑环境、软件工程、外国语言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深入研究世界及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宗旨。
中心由蔡尚伟教授担任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担任顾问,以博士生导师、多学科高级研究人员与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科研团队,除校内十余位研究员以外,中心还聘请了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电视台、环球活动网等机构的著名教授与专家担任兼职研究员。中心还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机构、专家学者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心高度重视同文化产业业界的联系,与中国出版集团、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中盛万吉文化投资公司、发现东方国际传媒集团等保持了密切的互动与合作。
中心所依托的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重点综合大学,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澜、吴玉章曾任校长,郭沫若、巴金、朱光潜、李劼人、徐中舒、缪钺、杨明照、钱穆、吴宓、冯友兰、李宗吾、周汝昌等文化名流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四川大学人文博物馆是全球前十而国内仅有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700余万册,是中国西部藏书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四川大学在《儒藏》编纂、道教研究领域都属国内第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佛学研究在佛教界的声望也不可或替,此外,四川大学还完成了《汉语大字典》(世界上收汉字最多最全)、《甲骨文字典》(世界第一部)、《全宋文》(中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汇)等里程碑式的文化工程。四川大学对敦煌学、俗文学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川大学的产业经济研究也具有深厚的传统与明显的优势,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中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近年来,四川大学发挥川大文化、产业等研究领域的优势,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心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整版发表,并被广泛转载。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著的《文化产业导论》《文化产业比较案例》《版权兴市》《电视文化战略》《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等书受到学界、业界好评。四川大学还推出了《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计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动漫产业》《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跨媒介经营》等多部著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心主持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电视创新与西部文化的现代化》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与全国各地政府及文化单位进行了广泛合作,由中心提供的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服务、文化产业规划编制、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日常咨询顾问服务等,为各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所提供的建议大部分被相关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采纳并获实施,反响良好。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心密切关注其发展走向,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发表了金融危机与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等论文近30篇,并提出“文化十条”等一系列原创性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相关研究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的关注和肯定,最终在有关领导及全国学界与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与川大校友、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等被文化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评选为“2009文化产业人物”。此后中心进行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版权与城市的研究直接推动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好评。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规划进一步发挥学校总体优势,激活全球校友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与世界与国家的文化要素对接,真正实现把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成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研究重镇的战略目标。
第五篇: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成功案例简介
按照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的联合发文规定,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于2011年开始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于2012年开始实施。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公司,应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和自我评价,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根据日常监管和调研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和自我评价等方面有其突出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现将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有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供参考。
一、中海油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中海油,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按照美国《萨班斯法案》的要求,自2006年上市开始,每年都在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中海油在不断总结分析、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的精神实质全面融入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有效地防范了重大风险,讫今未发生过投资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事故及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一)明确的内部控制工作长期目标
与一般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不同的是,中海油除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以实施《萨班斯法案》为契机,建立一套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配套、适应公司实际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中海油内部控制建设的长期目标。
(二)拥有足够权威和权限的专业团队
中海油自2003年启动内部控制工作,成立了由法规主任(执行董事)和财务总监联合领导的内部控制专职团队,在财务管理部下设风控办,各业务部门均设立内部控制岗位。几年来,内部控制专职团队一直主导着公司各项流程、制度的定期梳理和持续改善工作,定期与一线业务部门一起讨论流程或制度的改善方案,报请批准后发布执行。没有内部控制专职团队的意见,任何流程和制度不得随意更改。这一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中海油内部控制实施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2003-2005年)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核心,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符合不同监管要求。2006年上市后顺利地通过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进入内部控制实施工作的第二阶段,即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中海油所在的行业技术难度大,运营风险高,风险管控尤其重要。目前公司所有主要业务领域均已经纳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范围,如勘探、开发、生产、采办、销售、储量等,基本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体系,已经形成了风险文化,全员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中海油还协助其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和工具向其非上市子公司推广。
(四)以考核确保执行力
中海油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考核表中,确保了各项制度在所有员工中的执行力。
中海油以设计合理的内控流程和制度使员工“不能”违规,以考核确
保其“不敢”违规,同时以风险文化促使员工“不愿”违规,在日常运营中,形成了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的体系。
二、中国建筑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中国建筑,200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按照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国建筑须在申请上市时申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中国建筑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制随着IPO筹备工作逐步完善。目前,中国建筑已经拥有独立的高素质内审团队,确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探索出了特有的独立评价工作模式,不仅能够独立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而且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独立的内审专业团队
中国建筑的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具体工作。中国建筑在总部设审计局,在重要的二、三级子公司设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审计局统一领导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测试工作。在内部控制测试工作高峰期,审计局能够统一调集400-500人的内审团队开展工作。
(二)统一的技术标准
中国建筑编制了内部控制测试手册,包括总册、测试分册和缺陷评价分册,对内部控制测试和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及工作底稿进行了统一规范。在测试工作开始前,审计局组织对所有测试人员的培训,强调技术要求和测试工作重点。
(三)独立的评价模式
中国建筑根据经审计委员会审批的内部控制测试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内部控制测试工作采取混和编组的形式,以审计局技术骨干为主,二、三级内部审计部门抽调人员为辅共同组成测试小组,编组中考虑“独立性”原则,即使测试人员避免测试其本部门或本公司的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测试的公正和客观。
在测试工作中,审计局设立核心技术小组,随时解答测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所有测试小组传达,使所有测试人员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测试,并能够迅速核查在局部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以期尽早发现问题并尽早整改。
中国建筑除按照监管要求持续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外,还基于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不断总结分析问题,撰写内部管理报告,为公司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内部审计向咨询型内部审计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