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
谈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
字数:2243 来源:科技尚品 2016年8期
字体:大中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当前,以钢铁企业传统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焦化下游产品,已成为重点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利润增长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成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本职岗位,就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应用的战略意义、可行性及产品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应用
钢铁企业煤化工产品属于辅助产品,主要包括高炉煤气、化产品 轻苯、纯苯、甲苯、二甲苯残油、焦油等,主要用于工业、民用燃料和化工原料。当前,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面对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石油产量不足,长期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要的现状,对于依靠技术进步快速发展,旨在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十三五”规划,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钢铁产业和新型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传统煤化工产品延伸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传统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焦化下游产品,已成为重点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利润增长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成为钢铁企业去产能,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本职岗位,就钢铁企业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与运用的战略意义、可行性及产品选择进行分析研究,与同行们商榷。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
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等。它的战略意义在于可生产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甲醇、二甲醚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芳香烃类产品)。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资料显示,我国石油储量开采是11.5年;天然气储量开采16.5年;煤炭储量可开采时限是200年。是我国储藏量最大的能源。而现在我国煤炭利用率却同比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石油供不应求,依靠进大量口约为需求总量的50%。因此,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替代石油消耗,减少、力争停止石油进口,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战略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去产能,实行企业转型升级,安置职工转岗再就业,利用现有煤化工工艺、设备进行开发、延伸新产品,建设新型煤化工生产线是一条捷径,是推动钢铁企业多种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钢铁企业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二是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2.1 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
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是在现有传统产品基础上的延伸,所需原料为高炉煤气、焦油、粗苯等,现都具备。所需设备工艺,如煤炭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制氢工艺、焦油加氢等,国内已有成熟工艺和设备,并可与现有煤化工设备实行对接使用。所需人力资源、技术人才,现有传统煤化工技术人员稍加培训即可胜任。所需场地,就相邻钢铁企业下马生产车间足可利用。因此,在现有传统煤化工工艺设备产品基础上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具备完全可行条件。山东莱钢、上海宝钢已有成功经验。
2.2 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这也是大型钢铁企业选择的一条转型升级的途径,如酒泉钢铁就在嘉峪关筹建大型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它的可行条件是:一是要有就近的煤炭生产基地。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新型煤化工开发产品选择与应用
新型煤化工产品就目前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应该是我们开发首选项目。根据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煤化工设备、工艺及产品现状,应该选择以下新型煤化工产品进行开发。
3.1 高炉煤气开发利用
(1)生产甲醇。利用焦炉煤气加压纯氧部分氧化转化工艺,将焦炉煤气转化为合成甲醇的原料气。甲醇用于再加工利用。
(2)焦炉气制氢。焦炉气体经过精细脱硫净化后,采取变压吸附提取焦炉气体中氢气。氢气是未来最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蒸气和热量。是取代汽、柴油的换代燃料能源。
3.2 甲醇的延伸产品
(1)甲醇制二甲醚。用途可代替柴油、汽油。
(2)甲醇制烯烃,用于重要的化工领域,是石油化工不可替代的产品。
3.3 煤焦油加工
利用焦油加氢工艺,对煤焦油进行加工。生产环芳烃和高碳原料,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
3.4 粗苯深加工
采用粗苯催化加氢法,生产纯度高、无三废、附加值高的化学产品。
总之,新型煤化工产品开发大有可为,是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选择。近几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钢铁企业煤化工产品开发也进入实施阶段,它必将为钢铁企业煤化工产业的带来转机和发展,为钢铁企业去产能,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佚名.钢铁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焦炉煤气高效利用[J].冶金环境保护,2012,(2):16.[2]亓学山.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A].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07年煤化工配套大型空分设备技术交流会[C].2007:92.(作者单位:1.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2.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技术中心)
第二篇:煤化工主要生产产品
煤化工主要生产产品:
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炸药,染料,医药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还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途径。
煤化工主要是通过焦化,气化,干馏的方法产品各种煤化工产品。焦化的主要产品是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煤气化,主要产品为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以及合成气 ;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主要产品为人造石油和液体化学产品。
煤化工所用主要设备:
化工设备(反应器、气化炉、容器、塔器、换热器等)、焦化设备、破碎磨粉设备、空分与真空设备、风机(包括离心压缩机)、压缩机与冷冻设备、工业泵、阀门以及环保设备、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设备采购作为项目的一个部分,可以委托专业的公司完成。
煤化工设备供货厂家:
关于煤化工企业,有道达尔、南京惠生、神华、陕西煤化工等。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遵照国际通行的方法,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M+PC(设计管理-采购-施工总承包)、EP(设计-采购总承包)、PC(采购、施工总承包)、PMC(项目管理承包)等多种项目管理模式承接大型煤化工装置的工程建设。
比如煤气化,有荷兰壳牌,有德国鲁奇,有徳士古。
比如压缩机,有英格索兰、德国MAN,美国凯明斯德。压缩机又分成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等等。
机泵有离心泵,屏蔽泵、磁力泵、计量泵、隔膜泵、多级泵、皮托管泵、喷射泵; 设备有槽,有罐,有塔、有换热器,换热器有板式,管壳式,螺旋板式,绕管式等等。
煤化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第三篇: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本文从我国建筑业防水事业的发展,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等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新型防水材料 开发与应用 研究
The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bstract】:“State of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ies,” 10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2010 Development Plan Outline” “15”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ar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ified bitumen membrane,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waterproofing membrane, the proper development of water Coatings, sealing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efforts of sealing materials.To 2005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 in the waterproofing market share of 50 percent.In this pape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proof,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use of advanced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proof material has done some preliminary study.【Key words】: New waterproof materials;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II
目 录
概 述 „„„„„„„„„„„„„„„„„„„„„„„„„„„„„„„ 1
一、中国建筑防水事业的新进展 „„„„„„„„„„„„„„„„„„„„„„ 1 1.产业政策相继出台 „„„„„„„„„„„„„„„„„„„„„„„„ 1 2.制修订了一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 1 3.新型防水材料生产持续增长 „„„„„„„„„„„„„„„„„„„„ 2 4.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卓见成效 „„„„„„„„„„„„„„„„„ 2 5.技术装备有较大幅度提高 „„„„„„„„„„„„„„„„„„„„„ 6.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 „„„„„„„„„„„„„„„„„„„„„„„7.防水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国内基本能够供应 „„„„„„„„„„„„„„8.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逐步加强 „„„„„„„„„„„„„„„„„„9.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低质和假冒产品主导市场,新型先进防水材料发展受到严重威胁„„„„„2.防水材料技术发展较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3.防水材料标准多而乱„„„„„„„„„„„„„„„„„„„„„„„„4.应用技术严重滞后„„„„„„„„„„„„„„„„„„„„„„„„„5.建筑防水设计水平低,建设单位制约选材„„„„„„„„„„„„„„„6.防水施工管理混乱,施工质量无保证„„„„„„„„„„„„„„„„„7.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存在困难„„„„„„„„„„„„„„„„8.建筑工程渗漏面临反弹趋势„„„„„„„„„„„„„„„„„„„„„
三、应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1.积极发展和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2.深入整顿和规范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假冒伪劣SBS改性
沥青防水卷材„„„„„„„„„„„„„„„„„„„„„„„„„„„3.限制淘汰落后产品,规范防水工程应用技术„„„„„„„„„„„„„„4.促进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增强企业
在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5.清理和整顿建筑防水材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7.认真贯彻技术规范,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8.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9.合理确定防水工程单位面积造价„„„„„„„„„„„„„„„„„„„
四、结语 „„„„„„„„„„„„„„„„„„„„„„„„„„„„„„„参考文献 „„„„„„„„„„„„„„„„„„„„„„„„„„„„„„ 致谢„„„„„„„„„„„„„„„„„„„„„„„„„„„„„„„„„
III 3 3 3 4 4 4 4 5 5 5 5 5 5 6 6 6 7 7 7 8 8 8 9
概 述
《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本文从我国建筑业防水事业的发展,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 中国建筑防水事业的新进展
自1999年11月第二次全国化学建材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建筑防水事业又有了许多新进展。
1.产业政策相继出台
(1)发布了《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淘汰、禁止一批落后的防水材料生产工艺与产品,继续支持发展新材料。
(2)发布了《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十五”计划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防水涂料,努力开发密封材料和止水材料。到2005年新型防水材料在全国防水工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其中:改性沥青卷材年用量约为1亿m2(23%)、高分子卷材年用量约为4500万m2(14%)、防水涂料年用量约为23万吨(13)%。2010年发展目标:新型防水材料占主导地位,达到70%以上。逐步淘汰传统的沥青纸胎油毡。
(3)发布了《化学建材技术与产品公告》。对推动防水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2.制修订了一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为加强建筑防水技术质量管理,近三年来发布的标准和规范有: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173.1—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JC/T894—200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近25项。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规范防水市场,促进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型防水材料生产持续增长
据统计和调查,2002年全国新型防水材料产量达到1.96亿m2,占总产量的30.1%,比1998年增长7个百分点。其中SBS、APP改性沥青卷材产量7000万m2,增长233.3%;高分子卷材产量5000万m2,增长238.1%;防水涂料产量21万吨(6400万m2),增长131.3%。而传统的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产量则由1998年的8亿m2 下降到2002年的4亿㎡,占总产量的比例则由69.5%下降到20%,从而改变了纸胎油毡为主的局面,国家的导向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
4.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卓见成效
由于国家对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十分重视,一批重要和重大的防水工程大量采用了性能好的防水材料。如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屋面修缮工程、中华世纪坛地下工程、三峡电站工程上均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为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应用扩大了影响。
此外,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了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进入新时期。如中央直属储备粮库一期500亿斤库容工程投入180亿元,近400个库点,防水面积约2000万m2,选用了大量优质新型防水材料,使被协会推荐生产企业的产量较上年增长了50%。其积极影响还扩展到此后的国家棉花库工程、国家物资储备库等工程。据2002年对北京100个较大建筑工程使用各类防水材料情况的调查,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占60.91%,高分子防水卷材占14.61%,聚氨酯、丙烯酸等防水涂料占21.41%。说明北京市推广应用新型防水材料成效显著,正沿着国家导向政策发展。
5.技术装备有较大幅度提高
1998年以前,我国只有二十几条较先进的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其中引进线15条,国内制造线不足10条。1999年“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实施细则”产业政策发布,禁止建设年生产能力200万m2 以下改性沥青卷材生产线后,新建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大都在200万m2 以上,同时配备了导热油炉、胶体磨等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1999~2003年间,按产业导向新增改性沥青卷材年生产能力在300万m2 以上的生产线14条,总计年生产能力近6000万m2,目前全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线已近百条。同时,高分子防水卷材(EPDM和PVC)增加了近20条生产线,新增生产能力约3000万m2。此外用于地下防水工程的土工膜,新上了一条超宽幅(5.1m)压延法HDPE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600万m2。
6.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
(1)沥青油毡瓦。2001年引进了德国沥青油毡瓦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000万片。国内首条我国自行设计的滚筒切割式沥青油毡瓦生产线同年投产。
(2)高分子防水卷材。近期研制开发出了彩色EPDM卷材及配套用改性胶粘带。新研发的TPO卷材也投入了市场,开始在工程中使用。
(3)金属(铅锡合金)卷材。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这种卷材应用于种植屋面防根穿刺性能更为优异。
(4)土工膜材料。引进的宽幅土工膜设备已投入生产,产品大量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及地下工程。
(5)应用技术。研发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EPDM防水卷材接缝胶粘剂、丁基橡胶密封带、新铝塑(铝板—PVC)复合防水卷材、冷粘卷材用改性沥青胶等新材料,其应用技术也取得了新进展。
7.防水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国内基本能够供应
(1)石油沥青。预测到2005年,全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约需石油沥青90万吨,届时全国石油沥青的产量约为400~500万吨。
(2)SBS。预测到2005年,生产SBS改性沥青卷材约需2.4万吨,“十五”期间国内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供应。
(3)APAO。预测到2005年,生产APP改性沥青卷材约需1.2万吨,2003年国内生产能力约为4000吨,缺口部分仍需进口。
(4)长丝聚酯无纺布、玻璃纤维毡和丙烯酸酯乳液等原材料的生产基本能适应市场需求。
8.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逐步加强
2002年,建设部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审查和重新登记,将防水施工企业资质定为二、三级,取消了四级资质,提高了等级条件,有利于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随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发布,编制了一批图集和施工技术规程,对设计、施工单位掌握防水设防要求,指导选材创造了条件。
9.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大量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国家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念,促进了中国防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近年来,一些国外知名企业如美国的卡莱尔公司、佳斯迈威公司、舒布洛克公司、绿洲海洋化学公司、欧文斯·科宁公司、史蒂文森公司、阿迪公司,以及瑞士的渗耐公司和比利时De Neef 的预防水系统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的产品对提高中国防水技术水平发挥了很好作用。
二. 当前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防水事业虽然取得了许多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低质和假冒产品主导市场,新型先进防水材料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主要表现在:
(1)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到假冒伪劣产品冲击严重。如低劣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冒充SBS改性沥青卷材,以低劣短纤维胎代替高性能长纤维聚酯毡胎和以加胶粉改性沥青的产品冒充SBS改性沥青卷材等等;
(2)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严重冲击国家提倡的SBS改性沥青卷材;(3)低质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大量用于建筑防水工程留下了渗漏隐患;(4)存在着防水材料市场混乱和打假不力问题。2.防水材料技术发展较慢,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在中国,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品种都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品种、多规格系列产品;用于机械固定系统的背衬型卷材存在空白;聚氨酯涂料基本上只有非外露型产品等等。
3.防水材料标准多而乱
主要表现在:政出多门,各相关行业竞相制定标准;制订的防水材料标准多而乱,相互不协调;有些标准的技术指标订得偏低,不能与国际接轨。
4.应用技术严重滞后
主要包括:施工方法单一,防水系统配套性差,施工机具缺乏,基本上处于手工作业状态;在桥面、污水处理场、垃圾填埋场等大型工程方面,尚未形成防水应用技术系统,缺少有关应用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规程。
5.建筑防水设计水平低,建设单位制约选材
设计单位普遍不重视防水设计;建筑师接受防水技术培训不足,熟悉掌握防水技术《规范》要求不够;对防水设计不作慎重审查,造成出图后经常由建设单位主持再设计和干预、制约选材。
6.防水施工管理混乱,施工质量无保证
主要表现在防水施工队伍混乱,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监理人员执法不严,对进场防水材料不认真复检;受防水工程造价预算过低或定价不合理,以及建设单位蓄意压价,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7.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存在困难
发达国家对防水工程实行保证期责任制,出现渗漏施工单位除负责修理外还要作出经济赔偿,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渗漏现象。而我国至今仍停留在五年保修期阶段。
8.建筑工程渗漏面临反弹趋势
由于假冒伪劣防水材料充斥市场,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以及建设单位干预等原因,造成近年来工程渗漏隐患多,渗漏率有上升的趋势。
三. 应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1.积极发展和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先进建筑防水材料
为了实现《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目标和技术路线,全面提高我国防水材料质量的整体水平,仍应大力发展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积极推进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当发展环保型防水涂料,努力开发高档建筑密封材料、地下工程防水材料、城市桥梁工程防水材料、垃圾填埋场及城市污水处理场用防水材料;限制发展和使用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材料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淘汰焦油类防水材料和使用高碱玻纤制成的复合胎基材料。要加大提高各类防水工程使用中高档防水材料的比例,实现防水材料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和应用技术系统化,提高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防水工程达到合理的耐用年限,全面提高我国建筑防水技术整体水平。
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颁布《公告》中列为推广应用的产品;落实限制使用类产品应用范围的具体措施。凡使用了限制类产品的工程不得参加工程评优等活动;凡列入禁止使用类的产品,设计与施工单位不得选用,凡没有生产许可证的防水卷材不得进入市场和工程。
2.深入整顿和规范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假冒伪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首先,再次重申,SBS卷材的胎体应采用聚酯毡和玻纤毡,并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其次,要求有关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在选材时应掌握防水材料的质量鉴别,用比较价格的手段,不采购劣质产品,以及加强对材料进场的监控力度。
3.限制淘汰落后产品,规范防水工程应用技术
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不允许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地下防水工程;在用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Ⅲ、Ⅳ的屋面工程时,应视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必须三层叠加构成一道防水层。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凡厚度在0.5㎜以下的产品和采用二次加热复合成型工艺生产的产品,不允许用于各类建筑防水工程。使用正品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对高分子防水卷材产品质量和使用的要求。
4.促进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各地要重点扶植一批技术与工艺设备条件好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促进规模化发展。骨干企业生产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年生产能力应达到500万㎡,高分子防水卷材达到100万㎡,聚氨酯、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达到1000吨。同时加强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及配套产品,改进应用技术,增强在市场中的信誉与竞争能力。
5.清理和整顿建筑防水材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与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协商成立建筑防水材料标准委员会,统一管理防水材料标准的制定工作;(2)对现行各类防水材料标准统一进行清理和必要的修订,取消质量低的标准;(3)在今后制订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生产企业干预、压低技术指标的行为,避免仅有
一、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急于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对新研发的高性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应先制订企业标准,在工程上试用。
6.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当前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鼓励开展防水成套技术的研发工作,大力发展防水应用技术系统;(2)积极研究推广卷材屋面松铺压顶法、机械固定法等工艺,以及种植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应用技术;(3)加紧研究各类防水工程采取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设防采用不同类别防水材料的复合应用技术;(4)加快研制各种规格的机械固定件、各类施工机具(喷灯机具、喷涂机具、热空气焊接机具)和配套部件;(5)及时总结各类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措施的实践经验;(6)加快制订各类防水材料统一的施工工艺标准或工法;(7)加强研究开发各种防水材料检测用仪器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水平等。
7.认真贯彻技术规范,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
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必须由通过防水技术继续教育与考核的注册建筑师承担。设计应掌握好保证设计质量的三个重要环节:“合理确定防水等级,周密制订防水方案,择优选用防水材料。”选用防水材料应考虑其耐久性能保证10年以上,要依据技术《规范》要求的性能指标,对照产品标准,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执行的产品标准及产品的品种、规格与型号。
重大或重要工程的防水工程施工图应遵照《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执行办法》审查,未通过审查的施工图不能作为施工依据。设计单位应设立机构或设专职人员加强对建筑防水设计质量的管理,不断研究防水设计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高设计水平,履行好设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8.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 各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对防水工程通过招标方式采购防水材料,并宜直接发包给具有防水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建议在各大建筑公司恢复或成立专门的防水施工组织,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和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要对这些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不断学习掌握防水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操作要领,坚持持证上岗施工。
各类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对进场材料应按《规范》要求抽样复检,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准用于工程。
鼓励防水工程施工单位实施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在签订合同时作出质量承诺,规定无渗漏年限。要加强防水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工作,质量监督和监理人员应秉公执法,不允许不合格的防水工程通过验收。
9.合理确定防水工程单位面积造价
防水工程造价是关系到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各类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应合理确定防水工程的单位面积造价。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正规建材市场和大中型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各类产品的价格,及时制订或修订不同类别工程、不同防水等级工程的单位面积预算定额。各地在编制预算定额时,要防止出现漏项、基价不合理和列入不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国标和行标)要求的产品。防止使用假冒伪劣、质次价低的产品,避免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造成渗漏隐患或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目前全国各地已开始施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议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管理部门对这一《规范》的实施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 结语
研究提出以上这些政策性建议,关键在于落实,制定具体措施。从总体上说,推动建筑防水材料行业技术进步,首先要推动生产企业技术升级,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完善质保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市场,建立监管机制,使中国的建筑防水企业走上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制度求规范的轨道,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建筑防水材料发展和推广应用目标。
第四篇:中国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中国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新华社西安9月3日电(记者马述昆)在1至2日陕西榆林举行的“2009年陕西榆林新能源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为金融危机下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把脉。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优化煤化工产业链,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振经济,并减少污染排放,可谓“一箭双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一大煤化工生产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世宪说,中国能源消耗中接近70%来自煤的消耗,这造成了中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由于中国的能源国情是“煤多油少”,与会专家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中国的煤资源主要由地方政府控制,由于“GDP政绩”因素影响,各地方政府对传统煤化工项目的热情不减。而企业为了做大做强争夺市场份额,也在“积极”扩大规模,这就造成了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同时也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带来挑战。
据悉,目前中国甲醇产能过剩约50%,电石、焦炭产能过剩30%以上。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举例说,2008年全国甲醇产能2092万吨,产量1100万吨,开工率不足60%,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3000万吨,此外还有拟建规划产能2000万吨。
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各地各企业应该抑制传统煤化工产业,而应该优化煤化工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气。这些新型煤化工产业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同时也是煤炭清洁转化的新途径。国家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提到要重点抓上述项目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的新途径。
顾宗勤提出可以利用甲醇制汽油(MTG),为甲醇产能过剩问题找到出路,并且是从煤炭出发生产清洁汽油的重要技术路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行美表示甲醇制烯烃(DMTO)是石油替代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中国石油紧缺的问题。另外有专家建议大力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这种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在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的同时还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专家表示,目前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仍比较突出,科技创新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能,加快前沿技术自主化产业化才是中国解决能源稳定供应和安全保障的手段。
第五篇: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规范钢铁行业产品成本核算,促进钢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其他钢铁企业参照本制度执行。
本制度所称的钢铁企业,是指主要从事钢铁冶炼和压延加工的企业,一般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或至少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之一的部分工序。
三、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是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成品钢材,以及其他可作为产品对外出售的半成品。
四、钢铁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一)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设置成本中心。
(三)以成本中心为基础,归集成本费用。
(四)对成本中心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和结转,计算产品成本。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可以采用基于工序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五、钢铁企业根据产品生产特点,通常设置“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费用要素进行明细核算。
六、钢铁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品成本核算的组织和管理,根据本制度规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应当以生产工序为基础,以相应工序产出的产品为核算对象,通常包括炼焦工序产品、烧结球团工序产品、炼铁工序产品、炼钢工序产品和轧钢工序产品等。
一、炼焦工序产品,主要包括全焦、煤气等。
二、烧结球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烧结矿和球团矿。
三、炼铁工序产品,主要包括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四、炼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连铸钢坯和模铸钢锭。
五、轧钢工序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成品钢材。
六、辅助工序产品,主要包括自制耐火材料、冶金配件和备品备件,燃料和动力,内部运输、化验检验、检修劳务等。
第三章 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一、产品成本项目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项目主要包括: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直接投入的构成产品实体的物料。
(二)辅助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不能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物料。
(三)燃料和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耗费、成本归属对象明确、一次性耗费受益的能源介质。
(四)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
(五)制造费用,是指以成本中心为基础,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二、产品成本费用要素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成本。原料及主要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铁矿石、铁水、生铁块、废钢、铁合金、钢坯、钢锭、用于再加工的钢材、锌、锡、有机涂料等成本。
(二)辅助材料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投入的辅助材料的成本。辅助材料费主要包括投入的皮带、耐火材料、熔剂、电极、轧辊、酸碱类、油脂类、包装材料等成本。
(三)燃料和动力费,是指为生产产品耗用燃料和动力发生的费用。燃料和动力费主要包括耗用的煤炭、焦炭、助燃剂,以及风、水、电、气等费用。
(四)人工费,是指为生产产品向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各项附加费用。人工费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及各项津贴、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商业人身险、其他劳动保险及劳务费等。
(五)折旧费,是指为生产产品使用的生产装置、厂房、附属机器设备等计提的折旧。
(六)运输费,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运输服务发生的费用。
(七)维护及修理费,是指为维持产品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设施设备原有的生产能力,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维护及修理费主要包括材料费、修理工时费、备品备件费等。
(八)财产保险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向社会保险机构或其他机构投保的各项财产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九)办公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发生的文具费、邮电费、通讯费、印刷费等办公性费用。
(十)差旅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职工因公出差所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出差补助等。
(十一)会议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召开或参加会议发生的费用。
(十二)外委业务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委托外部单位提供服务发生的费用。
(十三)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耗用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的摊销。
(十四)租赁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租入的各种资产,按照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支付给出租方的租赁费用。
(十五)机物料消耗,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未作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管理使用的一般性材料支出。
(十六)劳动保护费,是指为生产产品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防护等发生的费用。
(十七)排污费,是指为生产产品负担的排污机构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等所发生的费用。
(十八)信息系统维护费,是指为组织产品生产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所发生的运行维护费用。
不能列入以上各项成本费用要素的项目,列入其他费用。
第四章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一般按照成本中心,分别成本项目,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一、成本中心的设置
钢铁企业通常按照生产工序设置成本中心,也可以按照车间(部门)等生产管理单元设置成本中心。
二、产品成本的归集
(一)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结转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
(二)辅助材料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辅助材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工序实际消耗量或预计可使用寿命计算其成本。
(三)燃料和动力成本的归集。
生产产品使用的外购或自产燃料和动力按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根据相关数据确认其消耗量并计算其成本。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自产燃料和动力,在辅助部门之间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分配后,按照各燃料和动力产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四)直接人工成本的归集。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直接计入基本(辅助)工序生产成本。
(五)制造费用的归集。
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六)回收物料、能源冲减成本。
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炉返矿、高炉水渣、转炉钢渣、锭坯切头切尾、轧制氧化铁屑、剪切边角料、报废锭坯材等回收物料,返焦粉、煤气、蒸汽、循环水、余热发电、压差发电等回收能源,应当按照其价值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原材料成本、燃料和动力成本等,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应当参照市场价格予以确定;
如回收物料、能源无法明确归属至产品的,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产量或根据有关技术经济资料分析确定的适当比例对回收物料、能源的价值进行分配后,冲减相应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
三、产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和结转。
成本中心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费用要素归集后,月末全部分配转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钢铁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产品产量等为基础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分配到各受益对象。各辅助部门之间相互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按照交互分配等方法进行分配。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三)产成品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连续生产、顺序加工的特点,产品成本计算一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基本生产工序的产品成本,按照向下游工序的实际运送量和实际成本,分步结转为下游工序在产品、半成品和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工序的产品和劳务,按照输入使用单位的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结转为使用单位的燃料及动力等成本。基本工序生产成本费用归集后,根据产成品和半成品的产量,计算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各产品品种单位成本。
钢铁企业按照标准成本、计划成本、模拟市场价等非实际成本结转产成品成本的,应当在每月末汇总实际成本与非实际成本的差异,按受益原则分配至各工序的相应成本项目。
炼焦工序和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以联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炼焦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全焦、煤气和焦油等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含有伴生(共生)金属的冶炼工序一般采用“系数法”在钢铁产品和伴生(共生)金属产品中进行成本分配。“系数法”计算方法如下:
1.某产品成本积数=某产品成本系数×产品产量;
2.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成本积数÷全部产品成本积数之和×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
3.某产品单位成本=某产品总成本÷某产品产量。
联产品系数的确定,一般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结构、产品收率和市场价值为基础,采用经济比值法等确定。联产品系数的确定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期末,将产成品成本按照产品品种进行结转。
四、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及结转采用作业成本法的钢铁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成本核算。
(一)工序系统及作业划分。
钢铁企业工序系统及作业通常可以划分为:
1.铁前系统。
铁前系统,是指包括炼铁及其上游各主要工序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炼焦、烧结和球团、炼铁。
2.钢后系统。
钢后系统,是指包括炼钢及其下游各工序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炼钢、浇铸、热轧、冷轧、涂层、镀层、焊管工序等。
炼钢工序划分为粗炼、精炼等作业(如需要,也可将铁水预处理设为作业);浇铸工序按照工艺划分为连铸或模铸作业;热轧工序划分为加热、热轧、精整、包装等作业;冷轧工序划分为酸洗、冷轧、热处理、涂镀、精整、包装等作业。
3.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是指为生产主流程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单位,主要包括电力、燃气、水、运输、修理等。根据管理需要,辅助生产系统可依据服务内容和性质设置相应的作业。
(二)作业成本的归集、分配及结转步骤。
1.根据生产过程划分工序系统和作业。
2.分析各作业设施、组织机构及业务类型与作业过程的关系,确定各作业过程对应的作业单元。
3.将各作业单元发生的成本费用(不包括上游工序结转到本工序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归集到对应的作业过程,形成作业成本。
4.将作业成本直接归集或按照受益原则分配到对应的成本中心。
5.将各作业过程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各产品间按照受益原则、采用当量系数法等进行分配。
6.按照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分配的作业成本,计算各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并据此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辅助作业成本的分配和结转。
钢铁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辅助作业成本进行分配后计入相应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1.水、电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水、电等辅助产品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用水、电量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2.运输部门、车管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相应运输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运输工作量(台班、车次等)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3.维修部门、准备部门发生的费用,形成相应服务成本,按照各受益对象接受的服务量分别计入相应类型的成本中心和作业过程。
五、特殊项目成本的确认
(一)副产品成本。
副产品,是指钢铁企业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一般采用可变现净值、固定价格等方法确定成本,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
(二)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钢铁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季节性停工、修理期间的正常停工费用在钢铁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内,应当计入钢铁产品成本;非正常停工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当期损益。
附:钢铁产品生产流程
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一般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即高炉转炉流程,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通过人工造块、高炉炼铁、转炉炼钢以及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短流程即电炉流程,是以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等为原料,通过电炉炼钢、轧钢等工序生产钢材的过程。各工序的中间产品,一般用作下道工序的原料。但有的中间产品,如生铁、钢坯、热轧材等,也可作为成品出售。
一、原料取得和配料
钢铁企业购入铁矿石、焦煤、焦炭、铁合金、废钢等原料,一般经过装卸作业,存入原料库(场)。投入生产之前,有些原料需加工整理,例如,对成分不同的铁矿石进行混匀作业,有的废钢需要分拣、切碎作业等。
二、人工造块粉状铁矿石不能直接入炉炼铁,须通过烧结或球团等工艺使之成块,以提高其在高炉中的透气性。
(一)烧结工艺,是指在矿粉中掺入煤粉、焦粉及石灰等,混匀后在烧结机上点火燃烧,使矿粉熔结成块,经破碎、筛分,制成烧结矿的生产过程。
(二)球团工艺,是指将矿粉掺入粘结剂造球,送入回转窑或竖窑焙烧,生产出球团矿的生产过程。
三、炼焦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主要燃料和还原剂。长流程钢铁企业有的通过炼焦自产焦炭炼铁,有的通过外购焦炭炼铁。
炼焦,是指将主焦煤与其他配煤混合装入焦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结焦,产出焦炭、焦炉煤气和粗焦油等的生产过程。焦炉煤气可用作钢铁生产工艺所需能源及发电。焦炉煤气和粗焦油可进一步深加工为其他化工产品。
四、炼铁
炼铁,是指在高温状态下煤炭中的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夺取氧,将铁矿石还原为生铁的生产过程。炼铁主要有高炉法和非高炉法(包括直接还原、熔融还原)两类。
五、炼钢和浇铸
炼钢和浇铸通常设在同一生产区域,其中炼钢是将铁水、废钢等含铁原料和合金元素转化为合格钢水,浇铸则将钢水凝结为固体。炼钢主要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两种工艺;浇铸方式主要为连铸,少量为模铸。
(一)转炉炼钢,是指将铁水、废钢等含铁原料及石灰石等辅助材料装入转炉,通过吹氧等作业去除铁水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加入不同铁合金,生产出不同化学成分的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
(二)电炉炼钢,是指以电力产生热能熔化废钢等含铁原料,用吹氧去除杂质,加入铁合金,生产出合格钢水的生产过程。有铁水供给条件的电炉炼钢厂,通常加入一定比例的铁水,以降低电力消耗。
(三)钢水精炼,是指对钢水纯净度和化学成分要求较高的钢种,通常需要采用精炼设备,对钢水进行脱气、去除有害杂质和调节化学成分及温度的生产过程。
(四)连铸,是指将合格钢水连续注入连铸机结晶器,使钢水逐渐凝结固化,输出连铸钢坯的生产过程。依截面不同,连铸坯分为板坯、方坯、矩形坯、圆坯等类型,分别用于轧制不同品种的钢材。
(五)模铸,是指将钢水浇入事先制备的铸模,使之凝固成为钢锭的非连续浇铸的生产过程。模铸钢锭一般需经开坯作业,才能用于轧制钢材。
六、热轧热轧,是指将钢坯经加热炉加热到适当温度,利用轧机上轧辊的压延作用,将钢坯轧制成各种形状钢材的生产过程。
七、冷轧及延伸加工冷轧及延伸加工,是指将热轧钢材在常温状态下进一步加工,以达到用户所需的状态和性能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冷轧、压制花纹、涂镀层、剪切、焊管、冷弯、拉拔、抛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