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扶植节能服务产业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扶植节能服务产业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9日 09时41分
作者:
查看次数:179次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办发〔2011〕371 号),对我市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扶植节能服务产业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优惠政策,加强了可操作性。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降耗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工作,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国办发〔2010〕25号),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对合同能源管理有关扶植政策也下发了一系列落实文件。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3家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备案,并确定了16家市级节能服务公司。下一步,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将按照市政府要求,抓好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作,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扶植我市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壮大。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做好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和管理
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渝科委发[2007]67号)
各区县(自治县)科委(科技局)、民政局,有关单位:
为做好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科学技术部、民政部《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我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申请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规定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的业务范围;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及合法财产;
(四)有必要的场所;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申请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者应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书;
(二)场所使用权证明材料和与开展业务相关的设备清单;
(三)验资报告;
(四)举办者及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从业人员中主要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证明材料,包括学历证明、工作简历、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的主要贡献和能够体现科技水平的其他证明材料等;
(五)章程草案。
三、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开办资金为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举办者应当向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到市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二)开办资金为100万元以下的,举办者应当向其所在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到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报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四、市和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举办者申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
举办者凭市和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决定书到市和区县(自治县)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五、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和业务范围;
(三)组织管理制度;
(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八)需要由章程规定的其它事项。
六、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或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按照《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七、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按照《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八、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九、负责登记审查工作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条例》、《办法》等规定行使登记审查职能、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收取审查费用、管理费用;
(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经济担保。
十、市和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和管理工作,按照《条例》、《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等规定开展年检工作。
十一、各区县(自治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在登记审查和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问题和情况要及时报告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市民政部门。
特此通知。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发布部门:重庆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26日 实施日期:2007年07月26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空压机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五年,由最初的机电经营部,经过十多年的经营,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能源管理服务商。
2012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将公司名称由康普斯机电有限公司更名为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有节电与发电两大业务模块。节电模块主要是提供压缩空气系统、中央空调系统、LED照明系统的节能服务。发电模块主要是将废热、水、气转化为电力资源,从而实现“变废为金”。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优秀的空气系统节能服务提供商,是开拓国内空气系统合同能源管理的先行者。是国内最大的空气压缩机制造企业(开山股份,股票代码:300275)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国内最领先的空压机系统节能服务商的业务合作伙伴。
康普斯公司业务范围现以遍布深圳、珠海、南昌、长沙、惠州、东莞、北京(筹建)、杭州(筹建)、福建(筹建)等区域,形成了以节能服务、机电技术、电子科技、农林科技为核心产业的集团型公司。目前公司员工人数达400多人。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空压机节能领域是以高效节能空压机为核心设备的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业务,面向客户提供空气系统的技术、咨询、检测、产品、设计和实施节能工程、热水工程等气、水系统的服务。
为保证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可靠性,公司引进了国内最标准、最先进的空气系统流量检测、空气品质检测、空气泄漏检测、噪声检测、振动检测等仪器设备,并引进与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空气系统技术与服务人才,可为客户提供从源头到末端的空气系统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康普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螺杆式空压机、变频式空压机、低压空压机、高压空压机、螺杆膨胀机、螺杆鼓风机、螺杆真空泵、离心式空压机、无油空压机、制氮机系统、冷媒压缩机及相关后处理设备(干燥机、过滤器、储气罐)等,是国内经营空气产品谱系最齐全的专业企业之一。
公司以“真诚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以“把我的节能技术给你,把你节省的电费与我同享”为实施理念进行产品销售与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开展。
第三篇:“结构节能”与“合同能源管理”.
“结构节能”与“合同能源管理” 第一财经日报 胥会云 2008-06-05
“结构节能”:
我国节能目标的战略选择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已经成了全球的关键词。
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能源效率在持续了20多年的提高后,从2001年起,能源效率逐步下降。
2007年底发布的《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也显示,长期以来,中国能源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
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成为能源节约的战略重点。因为结构因素是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上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所以,结构节能成为我国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结构节能对实现节能目标的贡献率为60%~70%,技术节能的贡献约30%~40%。
此前,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曾表示,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单位GDP能耗的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高耗能工业的能耗水平是否会较大幅度下降;在产业构成中,服务业的比重能否明显上升。
在5月31日举办的APEC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资环司副巡视员谢极表示,今后政府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机制,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压力和动力。同时,政府也会继续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发展,提高此类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
但是,即便是一些大企业,“对于自己有哪些环节具备节能潜力,用什么技术可以实现节能,都不是很清楚,是一笔糊涂账。” 复旦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表示。
节能的前提是能源审计,也就是用能单位自己或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但往往发现,用能单位甚至无法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对企业能源消耗的监测系统也没有建立。
吴力波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资源管理能力。
“合同能源管理”期待强力支撑
要解决专业的能源管理技能以及改造费用这些问题,合同能源管理似乎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市场化解决途径。
就在上月,萧山长河水泥有限公司要开工建设一个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年底投产后,该公司利用余热的发电量将占到公司总用电量的1/3左右,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不过,该公司却不用事先投入一分钱。
上海高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萧山长河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总包”单位,公司总经理蔡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高益能源预先垫付了该项目3500万元的总投资,合同期满后萧山长河水泥有限公司可以得到所有的设备和节能效益,而合同期内的节能效益,将归于高益能源。
高益能源的运作方式,就是节能领域的一种市场化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也就是能源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合同后,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为客户实施和管理节能项目,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
不同于传统的企业通过自身投资和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同能源管理一方面使得企业在零投入的前提下,加速实施目前广泛存在于企业中具有良好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另一方面,出于利益的考虑,能源服务公司也会千方百计寻找客户实施节能项目。
事实上,合同能源管理也会给能源服务公司提供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回报。蔡瑾介绍说,萧山长河水泥有限公司的余热发电项目每小时可发电4500千瓦,按照水泥生产线一年运行时间7200小时计算,这些投资可在2年半至3年的时候内收回,而他们的合同期限是8~10年。
由于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节能服务在中国已经发现了巨大的市场。有数据称,2006年中国能耗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其中30%左右可通过技术措施实现节能。每年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每年至少具有3000亿~5000亿元的市场投资规模需求,而在未来,这个数字有望上升到1万亿元。
蔡瑾表示,包括能源服务公司和一些节能设备供应商,业绩在这两年都是成倍地往上翻。也就是在去年,由于看好节能行业的巨大潜力,复星国际(00656.HK)入股了高益能源并实现55%控股。
虽然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却非一帆风顺。“能源服务企业要承办包括节能技术服务、节能产品销售、节能项目投融资服务以及后期的管理整合等一系列工作,但是目前的能源服务企业普遍偏小,要经营这么长的业务链相当困难,而且这其中风险也很多。”蔡瑾说。
由于需要事先垫付所有投资,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不足。“我们的人员配备可以承接5亿~6亿的业务,但是今年的业务量只有将近1亿,原因就在于找不到那么多资金。”蔡瑾说,正是因为去年有了复星国际的资金支撑,高益能源承接的项目开始从几百万元,跃升为几千万元。
目前我国大约有300多家能源管理公司,大多规模较小,无法承接较大的业务。高益能源可以看作是其中发展较好的,但蔡瑾说,他们也属于小企业。
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吴力波表示,节能降耗最大的障碍是成本,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首先通过政府采购来培育市场,然后再将这些节能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或者给节能产品以政府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设定的约束性指标,从2007年8月起,中央财政开始对十大重点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每节约1吨标准煤中央财政将给予企业200~250元的奖励,2007年中国共对700个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高益能源也在其中。
2007年中央财政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同时,地方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也纷纷加大。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称,2008年财政还将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行抵扣,完善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税费优惠政策,完善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
在资金之外,蔡瑾表示,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制定各行业的具体能耗标准,同时对其加以监测。“政府的工作主要应该是制定游戏规则,规则制定以后,企业自然就有动力改进,整个节能减排的市场也能被释放出来。”蔡瑾说,虽然中国的节能减排市场很大,但很多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实施节能改造,因此市场容量并没有完全被释放出来。
上海方面的信息,或许会让蔡瑾看到巨大的希望。上海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今年上海将抓紧完善和制定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对国家尚未制定出台节能减排标准的行业和能效标准的产品,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标准。
第四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
有一种“分享”需要智慧——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
有一种“分享”需要智慧
时间:2011-05-29 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杂志
文章类别:原创
作者:王歆效
核心提示: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就是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提供项目全过程服务;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及检测和确认节能量(或节能率)的方法;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关键字: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效益 节能
“融资难啊!”
这是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型”(以下简称“节能效益分享型”)时,秦皇岛格瑞得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魏明春经理的感慨,“利用节能效益分享型进行节能改造,用能企业应该易于接受,节能服务公司更是笑开了花儿,可就是融资难。”
其实,融资难已是节能服务公司谈及合同能源管理时不可不提一个话题,但这一问题并非无解,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节能服务公司等多个层面的业内人士,都在积极想办法,比如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于去年出台的财税奖励政策;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精心搭建的“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融资产品以适应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都在为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难寻找突破口。
如果说,融资难只是节能效益分享型的一道屏障,是不是冲破这道屏障,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前景就一片光明了呢?
节能效益分享是把双刃剑
节能效益分享型,就是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提供项目全过程服务;合同规定节能指标及检测和确认节能量(或节能率)的方法;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吗?”这是用能企业最大的疑问。西安思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向松告诉记者:“在我们推进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时,常常会遇到用能企业不相信的问题。一方面,用户欢迎这种低风险无投入的免费蛋糕,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这种新型模式半信半疑。”
“从不熟悉到熟悉是需要过程的。”魏明春对此信心满满:“节能效益分享型这种方式有利于用能企业的节能改造,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节能的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但一种商业模式被认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策扶持、宣传推广、成功案例支撑等。”
节能效益分享型这种商业模式被认可,是否就意味着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潘海滨告诉记者:“我们2005年就曾采取节能效益分享型开展项目,但效果一般。”
在谈及原因的时候,潘海滨欲言又止,在记者一再追问下,他有所保留地说:“是回款问题。”“是由于双方对节能量不能达成共识,还是由于对方的诚信问题导致的?”潘海滨未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只是含混地说:“可能都有吧!”
潘海滨谈到的回款问题,是许多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改造的节能服务公司都曾遇到过的尴尬,一方面通过分享型合同用能企业降低了能耗成本,另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实现了现金收益。可随着分享期限的推移,不少用户开始寻找借口,对节能效益的分享采取推迟支付甚至不支付的手段,大大挫伤了节能服务公司的积极性。分享型合同是把双刃剑,在给节能服务创造更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履约风险。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前任秘书长兼副主任、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徐飞建议:“欲采取节能效益分享型开展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应对大的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用能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有深入了解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做好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节能项目。”
徐飞的建议可谓中肯,因为当全球经济危机来袭的时候,一些用能大户都处于了停产或是半停产状态,没有用能的话,又谈何节能,又如何分享效益,但融资成本总是要还的,这也是节能服务公司的风险所在。
产业规范 有待加强
诚然,大的经济环境、产业政策、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等因素,会影响节能服务公司采取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发展进程,但只要节能服务公司把“功课”做深做细,一些风险是可以规避的,但若是潘海滨欲言又止的“诚信”问题,就应该有不同的考量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企业不讲诚信是个别现象,而所谓的“诚信”问题,往往指的是用能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量认定存在分歧,从而引发争议,最终导致一方不能履约的现象。
对此,业界对第三方评估的期盼很高,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来解决争议,上海中际集团董事长蔡宇驰就曾感言:“如果有第三方评估的介入,公司的业务量将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记者所接触的一些业内人士对此也持肯定观点,但同时大家也提出一些质疑:目前有多少家第三方评估机构?他们的诚信如何?谁来认定他们的法律地位?能否满足全方位的市场需求?评估的标准如何设定?
应该说,这些质疑是现实的。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十一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文件,但正是由于产业规范体系不完善,导致政策就象一个火热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节能服务公司却无法感受到它的温暖。如何评定一个合格的节能服务公司、如何认定一个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如何鉴定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所得而非产品销售所得?都成为制约政策落地的障碍。
此分析人士认为,节能服务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改造的这种方式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行业规范有待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合同能源管理“抓住两头,落实中间”的功夫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对节能量的检测和认定更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培育,节能量认定标准及方法的推广应用,都应是“十二五”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奖励措施 坚持落实
我们可以从《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得知,国家财税奖励政策只针对利用节能效益分享型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采取合同能源管理中的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等进行的节能改造项目尚不在奖励范围之列。
对此,节能服务公司反响不同。徐飞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拉动社会投资,共同推动节能减排的步伐。更多的公司则认为,应该将各种方式都纳入奖励优惠范围。只要节能服务公司完成节能改造项目,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同样应该奖励。”
2010年财政奖励只有20亿,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并不排除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但对财政奖励资金的落实,各地节能服务公司反映出来的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地方无视中央文件精神,依然采取“地方壁垒”,对外地企业在当地实施的项目不予奖励。税收政策的落实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地方税务部门甚至对合同能源管理一无所知。所有这些使国家政策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
与其它他传统产业相比,节能服务产业的整体规模还不大,法律法规体系、行业规范体系、服务体系都有待建立健全,还需要广大有志之士共同努力。
第五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服务合同
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2014-009)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称简乙方)
1.总则
甲方与乙方就乙方为甲方开发 某公司项目进行专项节能服务事宜。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合同能源管理规定,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2.项目的名称、内容和目的2.1 项目名称: 2.2项目内容:室内风盘、管道、中央空调主机设备的采购及安装、水源井及外网的施工、中央空调系统的后期运行管理,冷暖气及生活热水费用的收取。
2.3项目目的:通过项目的安装实施,达到节能减排、提高楼盘品质和销售业绩,保障甲方对中央空调安装后期运行管理以及甲乙双方能从后期运营管理中得到节能产品带来的长期收益。
2.4 双方投资范围内项目及资产归属。室内工程项目包括:室内末端风盘、管道系统安装,室内末端风盘配电(风盘动力配电、风盘计费系统配电、风盘变频控制配电、风盘温度调节及户内远程开启控制)、生活热水系统。室外工程项目包括:单井回灌系统、中央空调机站系统、变频自动化控制系统、机房动力配电系统(甲方负责动力电源引到机房配电柜)、分户计量控制系统、机房室内至各楼房的室外连接的管网系统。
甲方负责对室内项目工程的投资,资产所有权归甲方所有,在其房屋销售时也可约定由房屋买受人对其专有部分的节能设备拥有所有权,,具体由甲方与房屋买受人在其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
乙方负责对室外工程项目的投资,投资所获的的设施、设备等资产,效益分享期内所有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享有合同期内的收益权,合同到期该等设施设 1
备无偿移交至甲方。
合同项下整个中央空调工程投资,商业部分甲方投资为150元/m2,住宅类甲方投资为130元/m2,剩余部分全部有乙方投资,双方投资比例不再做任何调整。
整个小区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与后期的运营管理由乙方负责,甲方配合。甲方投资性质为工程款,乙方负责为甲方投资施工的室内工程出具建安发票。
3.项目期限
3.1 本合同期限为,自至
3.2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止。
3.3 同期限的最后一个制冷或供热季结束,效益分享期一共为 25年,效益分享期满后,本合同项下所有节能设施设备均无偿归甲方所有。
4.项目造价、双方投资额度、范围及付款方式
4.1 ㎡,住宅同约定甲方应投资总额为3250 万元,该款项用于室内节能工程建设。
4.2 最终投资总额按
4.3 合同签订后,甲方投资付款方式为:
乙方材料进场后甲方支付合同价的5%,正式施工后按月支付进度款到合同价的90%,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经甲乙双方决算,根据决算数额将余款付清。
4.4 整个小区中央空调系统完工后的运行管理和收取费用由乙方负责,乙方收取费用后按照本协议约定的分成比例向甲方结算,甲方给予运行管理和收取费用所需的各种配合。
5.合同期限、收费标准、利润分配及方式
5.1、合同期限为25年。
5.2收费方式及标准:(可选择其一)
(1)固定计费:固定计费依据市政供暖收费标准,商业收为0.28元/㎡.天,住宅0.195元/㎡.天。
(2)流量计费:通过温差及水流量计算出能量,单位为kwh,收费标准:商
业收为0.5元/kwh,住宅0.3元/kwh。
若用户不使用空调,用户每年需缴纳6元/m2的空调基本费。
5.3在能源管理合同有效期内本小区所收取的节能费用,甲乙双方按税后所得利润和约定的比例分成。节能效益分配:投入使用后的第 一至四 年,节能效益由乙方独享;第六至十年,节能效益甲、乙按3:7比例分配;第十一至二十年,节能效益甲、乙按5:5比例分配;第二十一至二十
五年,节能效益甲、乙按7:3比例分配。
5.4节能效益具体支付方式如下:
(A)乙方应在项目自第一个供冷或供热季后,每个结算周期后的1-7日内向甲方付款一次,付款数额计算方式为某公司项目建筑面积分别按商业和住宅乘以相应的收费标准得出总的应收节能费数额,再根据本合同5.3条约定比例向甲方支付,期间有拖欠未交的费用不影响甲乙之间按上述方式结算,结算后乙方负责清缴拖欠未交费用,甲方予以必要的配合。
(B)形式支付给任何人。
(C)甲方应当在收款后向乙方出具相应的正式发票。
6.甲方责任:
6.1 按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工程款给乙方;协助乙方与业主签订冷暖气及生活热水有偿使用协议,并协助乙方收取费用。
6.2 提供乙方安装与数据测试的便利,做好施工中各方协调工作。
6.3 在合同项目节能系统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维护整个系统、设备不受人为破坏、受损或盗窃,质保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免费维修。
6.4 为乙方后期运行管理、维护、收费人员无偿提供居住、办公房屋二间。
7.乙方责任:
7.1 乙方产品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交货时提供该批产品的认证书,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效益分享期内,节能设备的维修、零部件更换由乙方负责,费用由乙方承担。
7.2 乙方在本合同生效后 15 个工作日内进行施工安装。
7.3 乙方保证其所提供合同能源服务不低于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并保证在国家标准提高时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设备升级费用由乙方承担。
8.违约责任
8.1甲方违约:
8.1.1甲方在约定的时间内不能向乙方支付应付款项,在施工期间,乙方可以暂停施工并不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室内工程完工后,甲方仍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向乙方支付应付款项,乙方可以暂停其供冷、供热及生活热水的合同义务,且不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并自不能付款之日超过31天后起按照国家同期银行借款利率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8.1.2 因甲方原因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或项目不能运营收益的,甲方向乙方支付违约金,造成乙方损失的,还须赔偿乙方的所有损失。
8.2乙方违约:
8.2.1乙方应按时支付甲方应分享的数额,逾期每日按应付款金额的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8.2.2若因乙方产品质量不合格,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属实,造成甲方或第三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额赔偿责任。
9.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9.1对本合同及其附件的修改,必须经甲、乙双方签署书面协议才能生效。
9.2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可以提前终止或解除合同。如果不可抗力事件不足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甲、乙双方应根据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确定延期履行或部分免除责任。
10.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的转让
10.1甲方在转让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之前,应征得乙方书面同意,在未征得乙方同意之前,甲方以任何形式转让或转移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都是无效的。
10.2乙方可以将本合同及所有的权利、义务转让给乙方所属的分公司或者乙方关联公司,但此类转让事先征得甲方同意,甲方不同意转让则乙方不能转让,否则应当向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11.保密条款
11.1对于项目所涉及的属于乙方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甲方应对任何第三方予以保密。
11.2乙方在项目建设和运作中获悉甲方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亦应对任何第三方予以保密。
12.不可抗力
12.1由于地震、台风、水灾、战争、**及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事件,直接导致本合同及附件的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时,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在15日内,以书面形式将详细情况告知另一方,并随后提供事件详情的有效证明文件。根据不可抗力事件对履行合同的影响程度,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延期履行或终止合同,或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
12.2本合同延期履行时,遇有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的义务将中止直至不可抗力事件结束,但中止最长时间不超过60天,超过60天应终止合同。
12.3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双方协商免除不能履行的条款,并对有关条款进行修订,其余条款继续履行。
12.4遇有不可抗力事件的一方应采取措施避免扩大损失。如果因为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导致损失扩大,应向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13.争议的解决
因本合同的履行、解释、违约、终止、中止、效力等引起的任何争议、纠纷,本合同各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在一方提出书面协商请求后15日内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同意选择以下第种方式解决争议:
13.1调解
(A)任何一方均可向第三方机构提出申请,由其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就争议进行调查和调解,并出具调解协议,另一方应当在日内同意接受该调查和调解。双方应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要求提供所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并接受其实地调查。
(B)如果双方无法对第三方机构的选择达成一致,或者在一方书面提起调
解申请后的45日内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同意采取仲裁或诉讼的方式最终解决争议。
如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的费用由双方平均分摊。
13.2诉讼/仲裁
双方同意不经由调解程序,直接采取以下第种方式最终解决争议:
(1)向
(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按照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和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结果,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
本合同在仲裁过程中,除双方有争议正在进行仲裁的部分之外,其它部分应继续履行。
14.合同的生效及其它
14.1本合同的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的附件包括:
14.2本合同及附件之间规定不一致时,优先适用合同附件的规定。
14.3本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释,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应遵守行业惯例。
14.4甲、乙双方用电话、传真发送通知时,凡涉及各方权利、义务的,应随之以书面信件通过特快专递通知对方。本合同所列的地址即为甲、乙双方的收件地址。
14.5本合同的修改应采用书面方式。
14.6 本合同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四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二份。
14.7本合同由双方法定人或授权代表于年月签订。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或授权代表签字):(或授权代表签字):通讯地址:通讯地址:
电话:电话:传真:传真:开户行:开户行:账号:账号:开户名:开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