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

时间:2019-05-14 10: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

第一篇: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

内容提要:

听证一般是指在国家机关作出决定之前,给利害关系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听证制度,《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结合税务实际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制度作了详细规定。本文在阐述行政听证程序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实践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主持人人选、听证笔录和申请人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思考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关键词: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简要思考听证一般是指在国家机关作出决定之前,给利害关系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听证的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是英美普通法律追求自然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自然公正原则要求给当事人充分的辩护权。听证制度和回避制度是构成自然公正原则的两个基本要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听证制度是法治国家遵循正当程序,力行程序法治的产物。较早确立行政听证制度的是1946年的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这个法律的制定,改变了传统行政法上确立的“行政效率优先”原则,而代之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对行政权的行使加以控制的行政法原则。以后,很多国家在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同时,都规定了听证制度。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完备我国的行政法体系,《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听证制度的确立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听证程序在重大税务行政处罚案件中有利于税务机关客观、公正、全面地弄清案件事实,有利于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强化税务机关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有利于税法宣传和税收法制教育,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当然,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还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思考。

一、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的大小,实际是公民权利在行政处罚上受保障程度和行政权力受限制程度的反映。听证范围广,说明《行政处罚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较充分和对行政权力的限制较充分。反之亦然。听证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个人利益原则与公共利益均衡原则,成本不大于效益原则。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各国界定听证范围的标准有两大类,一是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和种类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我们称之为行为标准;二是根据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利益范围确定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我们称之为利益标准。”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适用听证程序。可见,我国将听证范围仅限于个别严厉的行政处罚行为,采用的是行为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行政处罚法》听证范围的“等”是“等外等”还是“等内等”,目前学术界和实务部门争论很大,有人认为,既然《行政处罚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听证范围,则行政处罚法适用听证范围仅限于列举的三种,“等”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虚词,有些地方在制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时已经把“等”字去掉了。也有人认为,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是难以一一列举的,为防止挂一漏万,这里的“等”字表明还有其他行政处罚可纳入听证范围。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为了探讨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首先要明晰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于2004年1月17日新修订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以下简称《复议规则》)第八条第(五)项,税务行政处罚有罚款、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三种。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三种税务行政处罚种类外,就目前税务实践而论,还应包括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三种(参见拙文《浅论税务行政处罚构成要素》)。为了明确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税务听证实施办法》)第3条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对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由此可见,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仅限于较大数额的罚款。笔者认为,就税务实践来说,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存在以下问题:

(一)听证范围太窄,不符合设立听证程序的立法初衷

笔者所在单位南充市国税系统共辖十个县级税务局,按《税务听证实施办法》规定的听证标准和范围,自1996年《行政处罚法》实施近8年以来,共举行了6次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平均1年还不到1次,可见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案件是很少的。所以,进一步扩大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并不会降低税务行政效率。此外,听证是保障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行为标准”按理应当将最严厉的处罚行为全部纳入听证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失去听证制度设立的意义。具体到税务行政处罚来说,“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的行政处罚要比单纯3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要严厉得多,对大中型出口企业来说,停止其几个月的出口退税权,可能意味着上百万、千万元的巨额损失。而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将会严重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甚至会使纳税人因不能开具发票而失去商品销路导致关门歇业。由此可见,进一步扩大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将“停止出口退税权”和“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纳入听证范围是完全行得通的。

(二)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许可证或者执照”的外延存在误解

《税务听证实施办法》并未将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纳入听证范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范围。理由是这个证书是税务机关依申请核发的,是允许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享有某种活动资格和能力的证明文件。纳税人取得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就意味着享有了领购、开具、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可以凭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金,反之,如果没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就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金,将导致纳税人多缴税款,最终影响到纳税人经济效益。但是否所有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都应当进行税务听证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对全部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都进行税务听证,又会影响到税务行政效率。如果是对纳税人利益无影响的纳税人自身行为,例如,纳税人分立、合并、终止、注销而主动提出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申请的(实际上这已不是一种税务行政处罚,而是一种税务管理行为),就不必举行税务听证,如果是纳税人违反了有关涉税法律、法规和规章,税务机关凭职权单方面主动作出的行政处罚,就应当举行听证。

(三)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与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停止出口退税权如出一辙,也应将其纳入听证范围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税务行政处罚实践,本着兼顾行政效率和保障当事人利益的原则,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除较大数额罚款外,还应当包括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和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四种处罚种类。

二、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的主持人

听证程序的实施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听证主持人,他与程序公正紧密相关。如果听证主持人人选不当,势必影响到行政处罚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所以,听证主持人人选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如美国学者伯纳德。施瓦茨所说,“由公正、超党派的审讯官员主持公正听证是行政裁决程序的精髓。如同法院的法官所作出的裁决一样,行政官员在听证中所作出的裁决也必须由公正、超党派的审讯官作出。如果审讯官或者行政机关受到法律的偏见和影响,那么行政裁决则是无效的”。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这表明我国《行政处罚法》在听证主持人人选上确定了二项原则: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原则。基于《行政处罚法》的上述规定,《税务听证实施办法》规定,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由税务机关负责人指定非本案调查机构的人员主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税务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范围较《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窄,《行政处罚法》强调的是“非本案调查人员”,与调查人员同一机构的其他人员可以作听证主持人;而税务听证主持人强调的是“非本案调查机构人员”。税务实践中,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往往由法制机构负责,而当调查人员是法制机构工作人员时,这就有违法之嫌。姑且不管上述区别,《行政处罚法》和《税务听证实施办法》都确定了这样的制度,即听证主持人由行政违法案件调查所在行政机关有关工作人员担任,换言之,《行政处罚法》与《税务听证实施办法》在主持人人选上实行的均不是彻底的完全职能分离,而仅仅是行政机关内部不同人员和不同工作部门的局部职能分离。由于实行局部职能分离,税务听证主持人与所属行政机关具有从属关系,他们的任命、提升和工作业绩完全由税务机关决定,没有独立地位,完全在税务机关长官指挥下行动,因此,税务听证主持人在实践上很难真正地独立自主,更不能达到国家税务总局所说的“超脱”地步。这样,税务听证主持人在其向税务机关提出的《听证报告》完全可能是税务机关长官意图,从而使税务听证程序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听证的公正性完全取决于税务机关长官的法学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高低。此外,税务听证主持人一般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他们与案件调查人员同属于一个税务机关,势必会造成在听证会举行前,与调查人员单方面接触,就案件进行反复磋商,形成先入为主,影响后来听证会的公正性。为了解决听证主持人有关问题,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听证制度可以借鉴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即行政机关无权自由任命听证审理官(我国称为听证主持人),只能根据需要,从文官事务委员会所确立合格人员名单中选择任命若干听证审查官。文官事务委员会只从具有律师资格和某种行政工作经验的人选中,通过竞争考试认为合格后才录用为听证审理官。笔者认为,采取行政法官制度固然很好,但其成本太高,加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尚待改革,故不适应我国国情。为保障听证结果的公正性。笔者大胆认为,我国的仲裁制度已十分成熟,且仲裁员的法律素养普遍比较高,建议听证主持人可从仲裁员中选用,为此可以修改我国仲裁法,扩大仲裁的受案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税务行政权的特殊性,仲裁员在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案件主持后,不能形成最终裁决,只能向行政机关提交《听证报告》,并提出处罚建议。

三、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笔录

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对听证过程所作的书面记录。该记录对行政决定的作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行政程序法》规定,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例如,奥地利《普通程序法》第15第规定,听证笔录对听证过程与标的有充分的证据力,除非有相反的证明。《美国联邦程序法》第556条规定,听证笔录,证物以及在该程序中提出的全部文书和申请书是作出裁决的唯一案卷。这就是所谓的“案卷排他性原则”。“案卷排他性原则”是美国正式听证制度的核心。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案卷排他性原则”已成为听证笔录是行政处罚决定唯一依据的代名词。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据本法第38条规定作出决定。可见《行政处罚法》对听证笔录的地位和作用并无明确规定。《税务听证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听证的全部活动,应当由记录员写成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并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签名后,封卷上交税务机关负责人审阅。但对于听证笔录在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中应起何作用,也没有明确,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听证笔录是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唯一依据还是主要依据或者仅作参考?税务机关在听证之外又获得了新的有利证据该怎么办?如果说,听证笔录不是税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唯一的依据,税务机关可以依据未在听证中出示的材料作出裁决的话,那么,听证程序也就成为税务机关实行法治的装饰品罢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谈不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此外,听证程序一般是在税务机关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和相关规定,将拟予以处罚的通知告知纳税人后,由纳税人提出书面听证申请才正式启动的,如果税务机关在听证后根据新证据作出裁决,那么由于该新证据未经当事人质证,当事人的意见可能未得到充分听取,将会根本上有悖于听证是“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内涵,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就可能失去公正、公平。同时也会变相剥夺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导致行政处罚行为不能成立。欣喜的是,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也基本上确立了听证笔录排他性规则。该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完全应在现行的税务听证程序中加入“听证笔录排他性规则”。即在《税务听证实施办法》中增加这样的规定,“所有与认定案件主要事实有关的证据必须在听证中出示,并通过质证和辩论进行认定。税务机关不得以未经听证的证据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只有强调听证笔录的排他性规则,才能充分发挥听证制度在保障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防止税务机关“暗箱操作”,从而做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公正、公平和公开。

四、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人范围

对于听证申请人范围的界定,《行政处罚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3条、24条、27条、30条和31条规定进行推论,听证申请人仅指当事人,而当事人是被事先告知将受到行政机关作出听证适用程序的行政处罚,并依法有权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立法中已有规章采取了这种推论观点,例如,《四川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第13条就对当事人按上述推论进行了明确界定。伴着现代行政进程,行政关系中利害关系人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事人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角色是不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听证申请人仅限于行政处罚当事人是否过于狭窄?在听证制度出现最早的美国,个人或者组织只要实质利益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且这种不利的影响的发生和行政决定的关系不是过分间接,就应允许受害人参加听证程序。所谓影响不以经济利益为限,包括非经济利益在内,有权参加行政裁决正式听证程序的人,不限于对行政决定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明显的当事人,也包括间接利害关系人,例如竞争者和消费者在内。日本行政程序法第10条也有类似规定。在我国台湾地区,因程序之进行将影响第三人的权利或法律上利益者,行政机关得依职权或者依申请,通知其参加听证为第三人。具体到税务行政处罚,利害关系人同样是广泛存在的。根据笔者税务实践,税务行政处罚上的利害关系人基于以下几种情形而存在:

(一)基于听证申请权的移转

例如,自然人甲是纳税人,因违法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2000元,依法可以申请听证,但甲在听证申请期内死亡,甲的儿子乙是否有权利申请听证?对此,《税务听证实施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甲乙二人具有利害关系(继承关系),根据听证的精神意蕴,甲的听证申请权可以移转至乙,乙完全可以成为听证申请人。

(二)基于民法上的利益关联

例如,丙和丁签定了一份购销合同,丙将付货款给丁,但由于丙税务违法,被行政机关处以较大数额罚款,这时,丙如果缴纳罚款将会不能支付货款从而影响到丁的合法权益,再设丙放弃听证申请权,是否丁可以代位丙行使听证申请权呢?笔者认为,虽然丁和税务机关没有直接构成税务行政法律关系,但由于税务机关对丙的处罚结果将会使丁的民事利益受到实际损失,换言之,丁与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税务行政处罚中的利害关系人,为了保护丁的正当利益,丁应当有权代位丙申请税务行政处罚听证。

(三)基于受害人的原因

例如,某纳税人将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给另一纳税人,另一纳税人不知道发票的真伪,属于善意取得该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某纳税人被税务机关查处后不申请听证,则另一纳税人则基于爱害人成为税务行政处罚的利害关系人。针对以上几种情形,也许有人说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提起民事诉讼,但我们知道,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损的原因是税务行政处罚行为,而非民事行为,为此,为利害关系人寻求行政法上的保护更能体现行政法治精神,符合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的精神意蕴。由于听证程序是“舶来品”,所以,笔者建议,我国立法部门在立法时,对西方的法治文明成果应充分吸收,不要只吸收其法治的形式,而失去法治的精神。注释:

宋世杰主编:《中国行政法律制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8页。马怀德:《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宪法学、行政法学》,1998年第2期,第88页和第89页。参见交通部《交通行政处罚规定》第25条,该条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在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案件调查人员应当记录在案。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听证。该条在列举听证范围时,没有“等”字。杨惠基:《试论听证主持人》,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54页。实际上,《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规定》第16条已有这样的规定。刘飞宇:《论听证当事人》,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宪法学、行政法学》,2002年第6期,第48页。参见汪永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64页。

第二篇: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

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

魏 勇

内容提要:

听证一般是指在国家机关作出决定之前,给利害关系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听证制度,《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结合税务实际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制度作了详细规定。本文在阐述行政听证程序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实践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主持人人选、听证笔录和申请人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思考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关键词:税务行政处罚 听证 简要 思考

听证一般是指在国家机关作出决定之前,给利害关系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对特定事项进行质证,辩驳的程序。听证的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是英美普通法律追求自然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自然公正原则要求给当事人充分的辩护权。听证制度和回避制度是构成自然公正原则的两个基本要件[1]。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听证制度是法治国家遵循正当程序,力行程序法治的产物。较早确立行政听证制度的是1946年的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这个法律的制定,改变了传统行政法上确立的“行政效率优先”原则,而代之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对行政权的行使加以控制的行政法原则。以后,很多国家在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同时,都规定了听证制度。

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完备我国的行政法体系,《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听证制度的确立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听证程序在重大税务行政处罚案件中有利于税务机关客观、公正、全面地弄清案件事实,有利于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强化税务机关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有利于税法宣传和税收法制教育,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当然,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还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思考。

一、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的大小,实际是公民权利在行政处罚上受保障程度和行政权力受限制程度的反映。听证范围广,说明《行政处罚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较充分和对行政权力的限制较充分。反之亦然。听证范围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个人利益原则与公共利益均衡原则,成本不大于效益原则。[2]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各国界定听证范围的标准有两大类,一是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和种类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我们称之为行为标准;二是根据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利益范围确定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我们称之为利益标准。” [3]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适用听证程序。可见,我国将听证范围仅限于个别严厉的行政处罚行为,采用的是行为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行政处罚法》听证范围的“等”是“等外等”还是“等内等”,目前学术界和实务部门争论很大,有人认为,既然《行政处罚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听证范围,则行政处罚法适用听证范围仅限于列举的三种,“等”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虚词,有些地方在制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时已经把“等”字去掉了。[4]也有人认为,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是难以一一列举的,为防止挂一漏万,这里的“等”字表明还有其他行政处罚可纳入听证范围。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

为了探讨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首先要明晰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于2004年1月17日新修订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以下简称《复议规则》)第八条第(五)项,税务行政处罚有罚款、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三种。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三种税务行政处罚种类外,就目前税务实践而论,还应包括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三种(参见拙文《浅论税务行政处罚构成要素》)。为了明确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税务听证实施办法》)第3条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对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由此可见,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仅限于较大数额的罚款。笔者认为,就税务实践来说,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存在以下问题:

(一)听证范围太窄,不符合设立听证程序的立法初衷

笔者所在单位南充市国税系统共辖十个县级税务局,按《税务听证实施办法》规定的听证标准和范围,自1996年《行政处罚法》实施近8年以来,共举行了6次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平均1年还不到1次,可见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案件是很少的。所以,进一步扩大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并不会降低税务行政效率。此外,听证是保障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行为标准”按理应当将最严厉的处罚行为全部纳入听证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失去听证制度设立的意义。具体到税务行政处罚来说,“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的行政处罚要比单纯3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要严厉得多,对大中型出口企业来说,停止其几个月的出口退税权,可能意味着上百万、千万元的巨额损失。而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将会严重影响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甚至会使纳税人因不能开具发票而失去商品销路导致关门歇业。由此可见,进一步扩大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将“停止出口退税权”和“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纳入听证范围是完全行得通的。

(二)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许可证或者执照”的外延存在误解

《税务听证实施办法》并未将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纳入听证范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范围。理由是这个证书是税务机关依申请核发的,是允许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享有某种活动资格和能力的证明文件。纳税人取得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就意味着享有了领购、开具、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可以凭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金,反之,如果没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就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金,将导致纳税人多缴税款,最终影响到纳税人经济效益。但是否所有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都应当进行税务听证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对全部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都进行税务听证,又会影响到税务行政效率。如果是对纳税人利益无影响的纳税人自身行为,例如,纳税人分立、合并、终止、注销而主动提出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申请的(实际上这已不是一种税务行政处罚,而是一种税务管理行为),就不必举行税务听证,如果是纳税人违反了有关涉税法律、法规和规章,税务机关凭职权单方面主动作出的行政处罚,就应当举行听证

(三)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与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停止出口退税权如出一辙,也应将其纳入听证范围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税务行政处罚实践,本着兼顾行政效率和保障当事人利益的原则,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除较大数额罚款外,还应当包括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和停止抵扣进项税额权四种处罚种类。

二、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的主持人

听证程序的实施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听证主持人,他与程序公正紧密相关。如果

听证主持人人选不当,势必影响到行政处罚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所以,听证主持人人选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正如美国学者伯纳德.施瓦茨所说,“由公正、超党派的审讯官员主持公正听证是行政裁决程序的精髓。如同法院的法官所作出的裁决一样,行政官员在听证中所作出的裁决也必须由公正、超党派的审讯官作出。如果审讯官或者行政机关受到法律的偏见和影响,那么行政裁决则是无效的”。[5]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这表明我国《行政处罚法》在听证主持人人选上确定了二项原则: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原则。基于《行政处罚法》的上述规定,《税务听证实施办法》规定,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由税务机关负责人指定非本案调查机构的人员主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税务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范围较《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窄,《行政处罚法》强调的是“非本案调查人员”,与调查人员同一机构的其他人员可以作听证主持人;而税务听证主持人强调的是“非本案调查机构人员”。税务实践中,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往往由法制机构负责,而当调查人员是法制机构工作人员时,这就有违法之嫌。姑且不管上述区别,《行政处罚法》和《税务听证实施办法》都确定了这样的制度,即听证主持人由行政违法案件调查所在行政机关有关工作人员担任,换言之,《行政处罚法》与《税务听证实施办法》在主持人人选上实行的均不是彻底的完全职能分离,而仅仅是行政机关内部不同人员和不同工作部门的局部职能分离。由于实行局部职能分离,税务听证主持人与所属行政机关具有从属关系,他们的任命、提升和工作业绩完全由税务机关决定,没有独立地位,完全在税务机关长官指挥下行动,因此,税务听证主持人在实践上很难真正地独立自主,更不能达到国家税务总局所说的“超脱”地步。这样,税务听证主持人在其向税务机关提出的《听证报告》完全可能是税务机关长官意图,从而使税务听证程序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听证的公正性完全取决于税务机关长官的法学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高低。此外,税务听证主持人一般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他们与案件调查人员同属于一个税务机关,势必会造成在听证会举行前,与调查人员单方面接触,就案件进行反复磋商,形成先入为主,影响后来听证会的公正性。为了解决听证主持人有关问题,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听证制度可以借鉴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即行政机关无权自由任命听证审理官(我国称为听证主持人),只能根据需要,从文官事务委员会所确立合格人员名单中选择任命若干听证审查官。文官事务委员会只从具有律师资格和某种行政工作经验的人选中,通过竞争考试认为合格后才录用为听证审理官。笔者认为,采取行政法官制度固然很好,但其成本太高,加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尚待改革,故不适应我国国情。为保障听证结果的公正性。笔者大胆认为,我国的仲裁制度已十分成熟,且仲裁员的法律素养普遍比较高,建议听证主持人可从仲裁员中选用,为此可以修改我国仲裁法,扩大仲裁的受案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税务行政权的特殊性,仲裁员在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案件主持后,不能形成最终裁决,只能向行政机关提交《听证报告》,并提出处罚建议。

三、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笔录

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对听证过程所作的书面记录。该记录对行政决定的作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行政程序法》规定,听证笔录是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例如,奥地利《普通程序法》第15第规定,听证笔录对听证过程与标的有充分的证据力,除非有相反的证明。《美国联邦程序法》第556条规定,听证笔录,证物以及在该程序中提出的全部文书和申请书是作出裁决的唯一案卷。这就是所谓的“案卷排他性原则”。“案卷排他性原则”是美国正式听证制度的核心。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案卷排他性原则”已成为听证笔录是行政处罚决定唯一依据的代名词。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据本法第38条规定作出决定。可见《行政处罚法》对听证笔录的地位和作用并无明确规定。《税务听证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听证的全部活动,应当由记录员写成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并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签名后,封卷上交税务机关负责人审阅。但对于听证笔录在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中应起何作用,也没有明确,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听证笔录是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唯一依据还是主要依据或者仅作参考?税务机关在听证之外又获得了新的有利证据该怎么办?如果说,听证笔录不是税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唯一的依据,税务机关可以依据未在听证中出示的材料作出裁决的话,那么,听证程序也就成为税务机关实行法治的装饰品罢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谈不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此外,听证程序一般是在税务机关根据已掌握的证据和相关规定,将拟予以处罚的通知告知纳税人后,由纳税人提出书面听证申请才正式启动的,如果税务机关在听证后根据新证据作出裁决,那么由于该新证据未经当事人质证,当事人的意见可能未得到充分听取,将会根本上有悖于听证是“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内涵,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就可能失去公正、公平。同时也会变相剥夺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导致行政处罚行为不能成立。欣喜的是,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也基本上确立了听证笔录排他性规则。该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完全应在现行的税务听证程序中加入“听证笔录排他性规则”。即在《税务听证实施办法》中增加这样的规定,“所有与认定案件主要事实有关的证据必须在听证中出示,并通过质证和辩论进行认定。税务机关不得以未经听证的证据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6]只有强调听证笔录的排他性规则,才能充分发挥听证制度在保障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防止税务机关“暗箱操作”,从而做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公正、公平和公开。

四、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人范围

对于听证申请人范围的界定,《行政处罚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3条、24条、27条、30条和31条规定进行推论,听证申请人仅指当事人,而当事人是被事先告知将受到行政机关作出听证适用程序的行政处罚,并依法有权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立法中已有规章采取了这种推论观点,例如,《四川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第13条就对当事人按上述推论进行了明确界定。伴着现代行政进程,行政关系中利害关系人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事人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角色是不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7]

听证申请人仅限于行政处罚当事人是否过于狭窄?在听证制度出现最早的美国,个人或者组织只要实质利益受到不利的影响,而且这种不利的影响的发生和行政决定的关系不是过分间接,就应允许受害人参加听证程序。所谓影响不以经济利益为限,包括非经济利益在内,有权参加行政裁决正式听证程序的人,不限于对行政决定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明显的当事人,也包括间接利害关系人,例如竞争者和消费者在内。日本行政程序法第10条也有类似规定。在我国台湾地区,因程序之进行将影响第三人的权利或法律上利益者,行政机关得依职权或者依申请,通知其参加听证为第三人。[8]具体到税务行政处罚,利害关系人同样是广泛存在的。根据笔者税务实践,税务行政处罚上的利害关系人基于以下几种情形而存在:

(一)基于听证申请权的移转

例如,自然人甲是纳税人,因违法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2000元,依法可以申请听证,但甲在听证申请期内死亡,甲的儿子乙是否有权利申请听证?对此,《税务听证实施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甲乙二人具有利害关系(继承关系),根据听证的精神意蕴,甲的听证申请权可以移转至乙,乙完全可以成为听证申请人。

(二)基于民法上的利益关联

例如,丙和丁签定了一份购销合同,丙将付货款给丁,但由于丙税务违法,被行政机关处以较大数额罚款,这时,丙如果缴纳罚款将会不能支付货款从而影响到丁的合法权益,再设丙放弃听证申请权,是否丁可以代位丙行使听证申请权呢?笔者认为,虽然丁和税务机关没有直接构成税务行政法律关系,但由于税务机关对丙的处罚结果将会使丁的民事利益受到实际

损失,换言之,丁与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税务行政处罚中的利害关系人,为了保护丁的正当利益,丁应当有权代位丙申请税务行政处罚听证。

(三)基于受害人的原因

例如,某纳税人将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给另一纳税人,另一纳税人不知道发票的真伪,属于善意取得该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某纳税人被税务机关查处后不申请听证,则另一纳税人则基于爱害人成为税务行政处罚的利害关系人。

针对以上几种情形,也许有人说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提起民事诉讼,但我们知道,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损的原因是税务行政处罚行为,而非民事行为,为此,为利害关系人寻求行政法上的保护更能体现行政法治精神,符合听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的精神意蕴。由于听证程序是“舶来品”,所以,笔者建议,我国立法部门在立法时,对西方的法治文明成果应充分吸收,不要只吸收其法治的形式,而失去法治的精神。

第三篇:税务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对比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税务行政处罚法》①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

税务机关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

税务机关作出的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行为。停止办理出口退税、没收违法所得等不适用听证程序

①法律、法规、规章规①责令停产停业;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较大数额的罚款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②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行政相对人申请③告知后5日内提出④收到听证申请后20

②一般由当事人申请举行

③告知后3日内提出④没有规定多少日内举

②当事人申请

③告知后3日内提出④收到听证要求后15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日组织听证,应当在举行听证行听证7日前公告或通知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

⑤作出行政许可必须以⑤听证笔录是作出行政

听证笔录为依据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之

行政复议听证:第三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第四篇: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 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的原则。第三条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第四条 要求听证的当事人,应当在《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后3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税务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第五条 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15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的姓名及有关事项。

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而耽误提出听证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申请是否准许,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决定。

第六条 当事人提出听证后,税务机关发现自己拟作的行政处罚决定对事实认定有错误或者偏差,应当予以改变,并及时向当事人说明。

第七条 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由税务机关负责人指定的非本案调查机构的人员主持,当事人,本案调查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

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第八条 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向其代理人出具代理委托书。代理委托书应当注明有关事项,并经税务机关或者听证主持人审核确认。

第九条 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回避申请,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并说明理由。

听证主持人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认为自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听证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第十条 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负责人决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核一次。

第十条 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负责人决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核一次。

第十一条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听证不公开进行。

对公开听证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告当事人和本案调查人员的姓名,案由和听证的时间,地点。

公开进行的听证,应当允许群众旁听。经听证主持人许可,旁听群众可以发表意见。对不公开听证的案件,应当宣布不公开听证的理由。

第十二条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参加听证,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听证应当予以终止。

本案调查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影响听证的进行。响公正听证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

第十三条 听证开始时,听证主持人应当首先声明并出示税务机关负责人授权主持听证的决定,然后查明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是否到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权利义务。记录员宣读听证会场纪律。

第十四条 听证过程中,由本案调查人员就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予以指控,并出示事实证据材料,提出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就所指控的事实及相关问题进行申辩和质证。

听证主持人可以对本案所及事实进行询问,保障控辩双方充分陈述事实,发表意见,并就各自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辩论。辩论先由本案调查人员发言,再由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答辩,然后双方相互辩论。

辩论终结,听证主持人可以再就本案的事实,证据及有关问题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征求意见。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第十五条 听证主持人认为证据有疑问无法听证辨明,可能影响税务行政处罚的准确公正的,可以宣布中止听证,由本案调查人员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后再行听证。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申请对有关证据进行重新核实,或者提出延期听证;是否准许,由听证主持人或者税务机关作出决定。第十六条 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放弃申辩和质证权利,声明退出听证会;或者不经听证主持人许可擅自退出听证会的,听证主持人可以宣布听证终止。

第十七条 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人员违反听证秩序,听证主持人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责令其退出听证会场。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前款规定严重行为致使听证无法进行的,听证主持人或者税务机关可以终止听证。

第十八条 听证的全部活动,应当由记录员写成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并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签名后,封卷上交税务机关负责人审阅。

听证笔录应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及其他有关人员阅读或者向他们宣读,他们认为有遗漏或者有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他们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字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第十九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将听证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告税务机关负责人。

第二十条 对应当进行听证的案件,税务机关不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或者被正当取消听证权利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听证费用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支付,不得由要求听证的当事人承担或者变相承担。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附:《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格式

XXX税务局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税 字第 号

(纳税人识别号:):

根据你提出的听证要求,定于

****年**月**日在举行听证,请准时参加。本次听证拟由

主持。你如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需要申请回避的,请于举行听证的三日前提出,并说明理由。

税务机关(章)

****年**月**日

第五篇: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流程图

176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流程图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拟作出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行政处罚

2、拟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

3、拟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元以上的罚款 收到听证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超过期限视为放弃权利

1、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3日内确定听证人员、听证时间地点和方式

2、听证举行7日前送达《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3、非涉秘案件,举行听证的3日前,应公告听证的案由、时间、地点、方式

1、宣布听证事由、听证会纪律、听证会组成人员

2、核对身份

3、告知当事人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4、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5、调查人陈述案件事实、证据、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理由

6、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陈述、申辩并质证

7、听证主持人询问当事人

8、调查人、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1、调查人、当事人、证人核对听证笔录并签字

2、听证主持人制作《行政处罚听证意见书》 176 行政检查流程图 进入受检现场 检查人员两人以上,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告知相对人权利和义务 现场检查 发现违法行为 未发现违法行为 应当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 依法应当责令改正的行为 发现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 请求报批 制作检查笔录 制作检查笔录 责令改正 按照规定的日期进行复查 未按要求整改 按要求整改 检查结束 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制作检查笔录,说明检查结论 保存证据 检查准备工作:确定检查内容、方式和时间 归档 176 行政确认流程图 立项 受理 通过行政检查、单位申报等途径确定需要确认、批准、验收的项目 行政检查、验收 确认 向领导报告检查、验收结果,由领导审核批准,制作确认文件或在相对人申请(申报)的材料上直接确认 送达 将确认件送达相对人 归档 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176 行政处罚流程图 受 理 简易程序处罚流程 条件: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出示执法证件 调查取证:查明并确认违法事实。必要时应填制《现场检查笔录》或《现场调查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申辩 作出当场处罚决定: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交付当事人 执 行 结案归档 条件: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之外的 一般程序处罚流程 案件受理审查:查明案件来源,落实相关材料,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立 案 调查取证:必要时制作以下文书:《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证人证言》《抽样取证通知》《抽样取证登记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登记表》《鉴定书》等。审查调查报告 告知:制发《行政处罚告知书》 当事人陈述、申辩,制作《陈述申辩笔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送达处罚决定,填制《送达回证》。执 行 必要时进入听证程序 3日内提出 结案归档 176 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工作流程图 材料不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 理 发 证 并一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准 予 批 证 有人申请 无 人 申 请 注: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作出 行政许可决定的法定期限内 处理 反馈 投诉、受理 料资料有误返还或进行整改 建设局窗口受理(1个工作日)申请人申请 区拆迁办综合科审查(24个工作日)工作日 分管副局长、拆迁主任批准(5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作出准予核发许可证决定 建设局监察室 建设局发布公告 办理资料: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2,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拆迁红线图);3,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4,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5,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6,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发布听证公告 5工作日 举行拆迁行政许可前听证会(20个工作日)176 延长房屋拆迁证确定的拆迁期限审批流程图 不 予 材料不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理 发证 并一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准 予 批 证 处理 反馈 投诉、受理 料资料有误再次返还或进行整改 建设局窗口受理(1个工作日)申请人申请 区拆迁办公室 审查(6个工作日)综合科批准(3个工作日)作出准予许可决定 建设局监察室 建设局 发布公告 提出申请说明房屋拆迁延长暂停的原因。176 城市房屋拆迁单位资质核准流程图 不 予 材料不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理 发证 并一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处理 反馈 投诉、受理 料资料有误再次返还或进行整改 建设局窗口受理(1个工作日)申请人 申请 区拆迁办公室 审查(7个工作日)局长批准(2个工作日)徐州市拆迁管理办公室 建设局监察室 电话:87618513 拆迁办公室 电话:87715501 省建设厅 提供材料:

1、拆迁实施单位资质申报表;

2、营业执照;

3、单位章程或管理制度;

4、验资证明;

5、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工作简历;

6、在编在岗拆迁工作人员的劳动聘用合同(不得兼职)及上岗证,有职称或执业资格的证明材料;

7、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资料。建设局向外界公布办理结果 176 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流程图 不 予 材料不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理 发证 并一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准 予 批 证 料资料有误再次返还或进行整改 区拆迁办(1个工作日)申请人 申请 区拆迁裁决庭 审查(25个工作日)局长批准(4个工作日)作出准予许可决定 建设局监察室 送达当事人,执行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申请裁决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1、拆迁许可证及拆迁公告;

2、裁决申请书;

3、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

4、委托拆迁合同;

5、对被申请人的安置补偿方案;

6、被拆迁房屋权属证明材料;

7、户籍证明;

8、房屋拆迁情况调查表(包括附属物明细表)

9、房屋拆迁须知及送达回执;

10、选择评估机构公示材料及现场照片;

11、房屋分户评估公示表及现场照片;

12、被拆迁房屋的估价报告及送达回执;

13、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协商记录

12、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告之书及送达回执;

14、未达成协议的被拆迁人比例及原因。

15、其他裁决有关资料。被拆迁人申请裁决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1、裁决申请书;

2、户口簿、身份证;

3、被拆迁房屋权属证明材料。

4、申请裁决的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

5、其他有关证据与资料。176 房屋拆迁行政强拆流程图 不 准 予 准 予 区人民政府 建设局申请 建设局组织 强拆前听证 执行部门向被执行人发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并指定日期(强拆前15日)作出准予许可决定 建设局监察室 送达当事人,执行强拆,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停止强制执行的实施。建设局申请行政强拆向政府提供下列资料:

1、拆迁许可证及拆迁公告;

2、房屋拆迁裁决书

3、裁决书送达回执;

4、调解通知及调解记录

5、安置用房、周转用房权属证明或资金证明;

6、其他证明材料。176 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报流程图 投诉、举报 处理、反馈 填写《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代理机构章程

3、办公场所证明(房屋产权证明或一年以上房屋租赁合同),主要办公设备清单

4、出资证明(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5、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技术经济负责人、财会负责人的任职文件、个人简历、职称证书或者执业资格注册证书和身份证

6、企业专职人员的工程建设类中级以上职称证书、劳动合同、缴社会保险(至少包括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凭证和身份证,以及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

7、企业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全文

8、以上资料复印件装订成册(两册),查验原件。申请材料不全,退回申请人补正,并一次告知 区招投标办公室(1个工作日)向社会公告 申请人提出申请 上报徐州市建设局初审 返回通知申请人 上报省建设厅 建设局监察室 电话:87618513 176 建设工程评标专家资格认定申报流程图 不 予 材料不 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 理 发 证 并一 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决 定 批 准 处理 反馈 投诉、受理 料资料有误再次返还或进行整改 招标办受理 申请人申请 报徐州市招标办 省招标办审定 作出决予许可决定 建设局监察室 电话:87618513 建设局 向外界公布办理结果 办理资料:

1、《江苏省建筑工程评标专家资格申报表》;

2、本人身份证(原件)、留复印件;

3、证明本人从事工程建设技术、经济等方面专业的证明文件(原件)、留复印件;

4、本人高级职称证书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证明文件(原件)、留复印件。176 项目招标及订立合同流程图 项目部提出招标需求 拟定招标方案 项目部及领导审批 拟定招标文件 项目部及领导审批 招标办审查招标文件 项目报建 发布招标公告 投标人资格审查 发资格审查结果通知书 发售招标文件 现场踏勘 召开答疑会 召开答疑会 澄清招标文件 召开答疑会 组建评标委员会 召开答疑会 主持开标 召开答疑会 评标、定标 召开答疑会 中标结果公示 召开答疑会 发出中标通知书 召开答疑会 招标资料备案 召开答疑会 合同谈判 召开答疑会 拟定合同 召开答疑会 项目部及领导审批 召开答疑会 订立合同 召开答疑会 召开答疑会 监督部门现场监督 176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申报流程图 不 予 材料不 全退还资料 受 理 受 理 发 证 并一 次性告知 证 件 传 递 处理 反馈 投诉、受理 建筑工程管理科 受理、初审(7个工作日)申请人申请 报省建设厅 建设局监察室 电话:87618513 在省建设厅相关网站 向外界公布办理结果 办理资料:

(一)填报《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等级申请表》及电子文档;

(二)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专业学历证明;

(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

(四)主要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和委托方证明材料;

(五)营业执照复印件;

(六)自有或租赁固定办公场所证明;

(七)技术档案管理、质量保证、财务制度公司章程,(股东出资协议)

(八)、专职专业人员人事档案、荐陪证明、养老保险证明。176 局监察室负责环节公开和监督 工程定额费交纳流程图 申请人提交资料 建筑工程管理科 提交资料:已备案的工程合同 受理通过方可开发票发票有效期限十天.局财务室 结 束 第一时间在政府网上公布结果.监督部门(局监察室)电话:87618513 176 指导村镇建设工作流程图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任务 向各乡镇布置任务 督促检查 上报汇总材料 向市局汇报 市局审批后,下达实施 进行指导 176 村镇基本建设统计上报工作流程图 根据市里三定方案 召开会议,布置任务 落实各乡镇建管所负责 各乡镇建管所专人负责上报资料 收集各乡镇上报资料 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汇总资料 上报徐州市建设局 归档 176 申报 不合格 合格 不通过 通过 递交评审小组讨论审定 不通过 通过 淘汰 发文公布徐州市级优质建筑工程 择优推荐 申报资料查验 组织评审小组现场评审 网上公示 申报徐州市优质工程 淘汰 补充整改 176 创优目标计划 主体封顶初验(质监站)不推荐 推荐 淘汰 组织评审小组现场评审 不通过 通过 淘汰 不通过 通过 择优推荐 网上公示 发文公布徐州市级优质结构工程 递交评审小组讨论审定 淘汰 申报徐州市级优质结构工程 申报 176 村镇科创建工作流程图 根据文件精神通知各镇 布置任务 落实专人负责 征求各乡镇意见 各乡镇先推荐 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确定推荐评选乡镇 主管部门审批 对乡镇进行检查 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宣布评选结果 整理归档 176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提交道路占用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在5个工作日内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不受理的答复 区建设局审批经办人赴现场共同勘察申请人提交的占用申请事项 区建设局核准占道面积,测算占道费及占道范围内市政设施的重置保证金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审批窗口缴纳费用 区建设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区市容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申请人按批复核准的内容和意见进行审批事项的施工 占用期满后,通知区建设局现场验收。如发现占道申请人在核准的占道范围内市政设施损坏,由区建设局对损坏的市政设施进行修复,其发生的费用在重置保证金中扣除,余下部分以予返还给申请人 如需延期占用时间的,应在占用期满前3日内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延期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占道费 176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提交城市道路挖掘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在5个工作日内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不受理的答复 区建设局审批经办人赴现场共同勘察申请人提交的挖掘申请事项 区建设局核准挖掘范围,测算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审批缴纳挖掘修复费 区建设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区市容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申请人按批复核准的内容和意见进行审批事项的施工 施工结束后,申请人以书面告知区建设局进行现场验收,并由养护管理工程队对挖掘部位进行修复 申请人到区建设局进行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的结算。对超过批准范围的挖掘面积,申请人补交道路挖掘修复费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挖掘道路工期的,应在批复有效期满5日内到原审批窗口办理延期手续 176 道路照明设施验收和接收流程图 申请人申请 申请人申报材料:

1、开工报告;

2、施工图纸;

3、竣工图;

4、线路图;

5、其它工程档案资料等 市建设局审批 申请材料不全 一次性告知补交 交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路灯管理所办理 贾汪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组织验收 符合规定,同意接收 不符合规定,不予接收 将验收具体情况向区建设局进行书面汇报 局汇报 区建设局通知申请人 176 申请单位(人)到区规划局办理顶管项目选址意见书 申请单位(或个人)持顶管项目选址意见书到贾汪区建设局提交城市道路顶管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在5个工作日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不受理的答复 区建设局市政科审批经办人赴现场共同踏勘申请人提交的城市道路顶管申请事项 区建设局市政科根据规划部门核准的选址意见书及申请人递交的顶管线路,测算城市道路顶管费用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缴纳上述费用 区建设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区建设局做出批复意见 申请人凭缴纳顶管费用的票据和顶管审批手续到区规划局领取管线建设规划许可证 管线工程开工前,申请人应按照管线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现场放样,并向区规划局申请放样复验,经复验无误后方可开工,施工过程中由区建设局市政科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顶管工程竣工后,申请人持竣工资料,向区规划局申请规划验收,规划局在接到验收申请后,会同区建设局共同验收 验收合格后,申请人向规划局及区建设局报送管线工程竣工档案 申请人凭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到养护管理处进行资料备案,以便日后管养 176 申请单位(人)提供施工图纸到区建设局营业厅提交城市雨、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在5个工作日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不受理的答复 区建设局市政科赴现场踏勘申请人提交的城市雨、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申请事项 对永久性接入市政管网的,区建设局根据申请人递交的施工平面图,审核接入口位置及标高事宜,测算雨、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的费用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缴纳上述费用 区建设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养护管理工程队组织按批复核准的内容进行雨、污水管道的接入施工 申请人到区建设局进行城市雨、污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费用的结算 对临时性接入市政管网的,由申请人向区建设局提出申请,由区建设局实地踏勘,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给予办理准接手续 申请人向区建设局缴纳其使用范围内的市政管道重置保证金 如使用范围内市政管道出现损坏或堵塞,由养护管理处进行修复和疏通,其发生的费用从重置保证金中扣除,余下部分以予返还申请人 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必须将临时性管道拆除并恢复原样 176 申请单位(或个人)持由市规划局批准的方案和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到区建设局提交城市道路临街(路)建筑红线至非机动车道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区建设局会同申请人赴现场共同踏勘申请人提交的城市道路临街(路)建筑红线至非机动车道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申请事项 区建设局审核申请单位(人)所提交的相关资料 申请单位(人)与区建设局签订增添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约定书或委托书 区建设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申请人按核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或委托养护管理工程队施工 工程结束后,由区建设局进行竣工验收并存档 在5个工作日内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给予不受理的答复 176 申请单位(人)持规划、公安交通部门的审批意见到区建设局提交城市道路道口开设申请事项 在5个工作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答复 在5个工作日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事项以予不受理的答复 区建设局审批经办人赴现场共同踏勘申请人提交的城市道路道口开设申请事项 区建设局根据规划、公安交通部门核准的开设范围,测算城市道路道口开设费用 申请单位(人)到区建设局审批,缴纳上述费用 市容局做出审批批复意见 养护管理工程队组织按批复核准的内容进行道口的开设,并对由此造成的道口至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市政设施进行施工 申请人到区建设局进行城市道路道口开设费用的结算 176 市政施工企业资质审批流程图 投诉、举报 处理反馈 不予申报 准予申报 现场勘察 填写《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企业章程;

4、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

5、企业项目经理资格证书、身份证;

6、企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

7、需要出具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8、以上资料复印件装订成册(两册),查验原件。不属于本单位办理 申请材料不全,退回申请人补正,并一次告知 建设局市政公用科(1个工作日)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7个工作日)建筑业企业资质 领导小组审核(4个工作日)上报省建管局 申请人提出申请 作出准予申报或不予申报决定 返回受理部门科室通知申请人 上报徐州市建设局初审 建设局监察室 电话:58221474 176 触及迁移或拆除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流程图 申请人申请 申请人申报材料:规划批准文件、申请等 区路灯管理部门 申请材料不全 一次性告知补交 受理 现场勘察 申请人交付工程押金 15日内完成工程 176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竣工验收备案流程图 建设单位到备案机关(质量监督站)领取备案表格 工程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按规定填写备案表 建设单位携带备案表及表中规定得有关文件资料交备案部门 备案部门对备案表及有关文件资料初审 备案收讫 质量监督站5日内送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违法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重新组织验收。备案审查 发整改通知单 报有关领导审批,签署同意备案意见 15日内正式签发备案表 建设单位签收备案意见证书 176 管道.

下载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几点简要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发布时间:2005-12-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我市药品监督管理机关正确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税务实务之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和期限

    把经验分享给有梦想的人!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和期限 1.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税务行政处罚听证? 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含......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书范文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书 (税务机关): 我(单位)对《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文书字号 )拟作出的行政处罚有异议,要求听证。听证理由如下: 听证申请人(自然人姓名): 联系电话: 住所: 证......

    对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思考

    对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思考 摘要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做出重大行政决定之前,予以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的正式法律程序,目的是平衡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题库

    山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题库一、判断题1、《山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是根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制定的。答案:错误2、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正、......

    河北省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河北省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卫生行政处罚听证行为,保障卫生行政机关正确实施行政处罚,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卫......

    南京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发布单位】81005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05-30 【生效日期】1998-05-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南京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的通知 环办[2010]1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