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流程
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流程
为提高中心医疗质量,接受社会监督,缓解医患矛盾,保证医疗纠纷投诉处理行为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中心办公室(医务科)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第二条 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中心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第三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第四条 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中心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第五条 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第六条 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小组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业行为。
第七条 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中心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保卫科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 本制度所称医疗纠纷投诉是指针对中心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工作人员涉及诊疗过程及结果的社会投诉。
第九条 投诉形式。投诉可采用口头、书面、电话等形式。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条 中心医疗事故争议、医疗纠纷投诉受理部门:医务科:电话86135821。
第十一条 投诉处理程序:
1、各科室认真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和化解工作,中心一旦有医疗纠纷投诉发生,当事人及时上报到科室负责人处,由科室负责人尽快了解全面情况后进行解释工作,将轻度医疗缺陷导致的较小纠纷化解在科室内,科室负责人将处理和整改情况记录上交中心办公室(医务科)。
2、上报到中心办公室(医务科)的纠纷事件,属于医德医风建设范围的由中心办公室处理,属于医疗质量范围的由医务科处理。
4、临床一旦发生中度以上医疗缺陷导致的纠纷,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全面了解情况后及时向业务院长报告,并协助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积极处理,负责处理的工作人员将处理和整改情况记录归档。重度医疗缺陷发生后导致的较大纠纷,由中心“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及时上报区卫生局。
5、发生重大医疗纠纷或事故,医务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及患者家属处理,复印、封存病历及封存使用药品等均依法办事,积极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妥善解决问题。
第十二条 投诉资料由医务处登记、备案。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为我中心上级主管部门,医疗投诉电话为:86958331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0年1月1日
第二篇: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诉讼进行法律上的指导。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说白了,打医疗纠纷诉讼其实就是打医疗事故鉴定!患方应认真对待,向专家小组提交的《陈述书》内容应尽可能详细陈述医疗经过,同时着重指出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哪些过失,违反何种诊疗规范。医鉴会的专家们其实也是各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他们对医院一方有着天性的维护,故患方在《陈述书》中应一针见血明了的指出医方存在的诊疗过错,不给专家小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陈述书》中不能指出医方明显过错的话,专家们往往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作出对患方不利的鉴定结论,这就象民事诉讼中不诉不理的原则。
4、赔偿款的确定。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如某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尽管医方的诊疗失误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医方对患者的死亡负全部赔偿责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会支持。所以患方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医方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额,避免盲目索赔,导致自己承担过多的诉讼费用。在更多的时候,医疗鉴定结论是认定医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这种情况下患方应如何索赔呢?本律师认为患方可灵活应用《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原则,举证证明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瑕疵并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后果,以人身损害为由提起索赔。
医疗纠纷诉讼和普通民事诉讼不同,医学原理和法律适用之间能否灵活运用,是患方能否得到最大利益保护的关键。所以,医疗纠纷诉讼中患方应考虑聘请一位精通医疗纠纷处理的律师代理相关法律事务。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区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不服)行政复议 诉讼处理流程: 发生医疗纠纷——向医疗机构投诉——复印封存病历——提起诉讼——第一次开庭(质证病历)——委托医疗事故鉴定——(不服)申请再次鉴定——司法鉴定——再次开庭——判决——(不服)上诉 医疗鉴定流程: 医患共同向市医鉴会提起(或委托鉴定)——受理——交费——提交陈述书等材料——查看专家名录——选出需回避的专家——专家随机编号——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患医各陈述15分钟——退庭——专家讨论——出具医鉴结论报告——(不服)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第三篇: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公安局通报。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1.一旦发生医患纠纷,要迅速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医务科、后勤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患纠纷处理小组。遇到双方分歧较大,多次协商不能解决,患方有扬言上访、冲击医疗单位、报复医务人员等情况,应向上一级行政部门及当地派出所、2.处理医患纠纷时,要耐心听取患者或家属反映的意见,对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答复,耐心解释,不简单化、不冷淡、不敷衍,并认真做好记录。3.发生医患纠纷时,对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医疗单位应及时告知死者家属申请尸检的有关规定,并将情况上报卫生行政部门。4.医患纠纷确因医务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操作失误引起的后果,事后,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单位应视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对有关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5.医疗纠纷赔偿大多以经济赔偿的形式解决,为了教育其本人,维护医院利益,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赔款金额与科室、个人挂钩,其赔偿比例按院有关规定。6.对涉及医疗质量、技术的医疗纠纷处理结束,科内或院内要及时组织讨论,分清责任,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措施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A,基本程序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1)调查病人及家属。
(2)调查有关当事人主要是被投诉人员。
(3)调查旁观人员。
(4)查阅有关医疗文书等资料。
(5)进行技术咨询。
为慎重起见,调查时最好请被调查人将情况写成文字材料,有条件时应进行录音。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经过。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 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
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县区级法院,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如对县区级法院判决结果不服,可诉诸更高一级法院,直至高级人民法院。
12、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B、投诉情况记录备案
1、投诉人姓名或单位名称。
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和住院号。
3、投诉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4、调查的基本情况。
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训。
6、处理情况。
C、有关资料
1、投诉信件。
2、调查记录。
3、有关的录音材料整理。
4、有关的医疗文书。
5、有关物证材料。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1、召集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
2、召开会议,通报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
3、学习有关法规文件和规章制度。
4、鉴定调查:复习病情资料,包括查阅病历,病理切片和尸体解剖结果以及有关当事人的记录和录音资料等。
5、鉴定辩论。
6、鉴定:
(1)采取无记名投票进行鉴定。
(2)应用医疗事故(事件)辅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优点是可以将鉴定者的意见和鉴定结论全部保存下来)。
7、发布医疗事故(事件)鉴定书。
8、依照鉴定结论作出相应处理。
法院诉讼、判决基本程序
一、起诉。
主要是原告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个别情况下可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
二、受理与立案。法院接到起诉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合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三、开庭前准备
1、向当事人发送起诉状、答辩状副本。
2、确定审判组织。
3、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
4、确定审判人员是否自行回避。
5、审查并确定案由。
6、确定当事人范围、通知遗漏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7、审核诉讼材料。
8、认真调查和收集证据。主要方法有:询问当事人、第三人;要求当事人、第三人提供证据;询问证人、鉴定人;提取物怔、书证、视听资料为证据;勘验物证、现场。
9、查清是否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情况。
10、查清是否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
11、查清是否有需要合并审理的情况。
12、查清是否有分开审理的情况。
13、查清是否有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情况。
14、制定庭审提纲。
15、开庭通知及公告。
四、开庭审理、开庭预备。
2、审理开始。
3、法庭调查。
4、法庭辩论。
(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
第四篇:医疗纠纷防范控制制度与处理流程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一 总则
1强化以事前防范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理念,重视患者安全,不断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
务流程,转变服务作风,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务人员应当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
道德,增强责任心,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加强医患沟通,保护患者隐
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
检查,合理用药。
医疗安全管理小组每季进行各项制度检查,进行医疗安全情况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并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预防医疗
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定期召开防范医疗事故及争议科室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
项规章制度,讨论科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
抓好落实。二 医德医风建设 1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制订落实行风教育、考核和责任追究制。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
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改进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努力为病人
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应当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的责任
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应当恪守医生职业道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3
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言语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
员一视同仁,树立“病人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坚决抵制收受药品回
扣及开单提成、红包等不正之风。4 医务人员应当以整洁大方的仪表、良好的言语态度来面对患者,想方
设法为患者提供方便;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感情需求,尽量满足患
者的需求,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应当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和解释病情,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
医疗质量监督管理
建立由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督小组,负责
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 操作规范,定 期组织业务培训学习和检查。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查找存
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设置医疗服务监督员(护士长兼),具体负责监督本科室医疗服务工 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调查和处理医疗纠纷。
四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 1 告知与沟通
1.1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
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告知要力求全面准确,避免因告知不足而导致医疗
纠纷,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1.2 告知有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和见证告知三种方式。口头告知适用于
医院诊疗程序等一般性情况的告知;书面告知适用于有告知义务的医疗管
理、患者病情、诊治措施及风险告知,书面告知必须要有患方签字;见证
告知适用于医院有告知义务但患方拒绝在书面告知文书上签字或无患方
家属而本人也无法签字的告知,告知时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并签字证明。
1.3 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
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
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由其他
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 的情况下,可由医院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医务处负责人)签字。
1.4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者,应当将有关情况通
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亲属签署知情选择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 或者近亲属无法签署知情选择书,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知
情选择书。1.5 医务人员在各个诊治环节中应当积极与患方进行沟通,并解答其咨
询,解答应当热情友善、耐心细致、通俗易懂、表达准确,重要的沟通应
当记录在病历中,并请其签名。
1.6 有创诊疗措施(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穿刺活检、内窥镜和血管内的诊
治等),医务人员应当将疾病的诊断、麻醉方式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充分告 知患方,并请其签字。1.7 告知原则上由主持医师负责,特殊情况可以委派有相应资质的助手
告知,但告知内容应当经主持医师审核同意。重大、疑难、多科合作、新
开展手术必须由主刀医师亲自告知。
1.8科室对非手术诊治(包括药物治疗及各种物理治疗、自费药品和治疗
方法使用等)的医疗措施及风险要实行告知制度,取得患方同意并签字后,方可采取诊治措施。但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在告知同时,可采取抢 救性诊治措施。1.9 科室必须对危重、大型、疑难、复杂、高风险、毁损性操作进行事
前讨论,然后由主持医师进行第一次术前谈话,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疑难手术审批表》上报医务处,医务处备案并提交业务副院长或院长
批准,并由医务处组织人员进行第二次事前行政谈话后实施。
首诊负责和值班交接班
2.1 第一次接诊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科室,首诊医师和科室对患者
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2.2 急危重患者需检查、会诊、住院或转院,首诊医师应负责安排检查、会诊、联系科室和转诊医院,并联系护送人员。
2.3 救治急危重患者时,首诊医师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收治科室等决
定权,任何科室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2.4 下班前,首诊医师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病情及需注意的 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2.5 病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护人员应当按时交接班;急危重病
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病情和医疗措施交接应当详细,交接后应当
签字并注明具体时间。
2.6 值班医护人员负责病区患者突发情况的临时性医疗工作,并作好急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
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报告医院总值班或医务处。2.7 值班医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
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
明去向及联系方法。
2.8 值班医护人员在病区早交班时,应当将急危重和新入院患者情况向
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交待清楚患者病情和待处理的问题。
三级查房 3.1 实行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2 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
加。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1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3.3 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
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副主任)医师临时会诊处置。
3.4 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立即查看患者,并在8小时内完成首次
病程记录,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副
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 导意见。
病例讨论和会诊
4.1 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 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4.2 会诊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4.3死亡病例讨论,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发生医
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处派人参加。
4.4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科主任或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
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
体到分钟)。
4.5科间会诊,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
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 记录。
4.6 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会诊时由医务处或
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处长原则上应当参加并作
总结归纳。主管医师应当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4.7 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应按照卫
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危重病人抢救和报告 5.1 制定《危重病人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加强临床科室
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及时向病人家属发放病危通知书,涉及多科室协作的 危急重病人抢救,由医务处负责组织指挥,各科室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服从
安排。5.2 抢救危重病人时,医务人员及科室主任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及时报告
医务处或总值班。发现医疗事故或过失行为时,医务人员和科室主任应立
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
大。同时应及时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
实,将情况及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6 认真执行医疗质量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
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
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
度》;《会诊制度》等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7 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
章制度,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并
提出持续改进措施。7.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7.2 建立有创操作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
7.3 对高风险有创操作实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不得开展未经审核批准
的医疗技术。
7.4 对高风险有创操作人员资质实行准入制度,不经批准的人员不允许
从事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工作; 7.5 严格执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制度,坚决杜绝不经批准的新技术新业
务在临床中使用; 8 护理部门要按护理工作制度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按岗位质量控制要
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9 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10认真落实“设备维修保管制度”和“医疗设备仪器的安全使用措施”,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保证设备仪器的功能完好,保障医 疗安全。
五
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如实书写病历并妥善保
管,病历记录做到对病情及医疗处理过程准确真实描述,字迹清楚,不随
意更改。有需要补充的内容也要注明原由。严禁伪造、销毁病历;临床科
室要完善运行病历管理措施,严格交接班制度,防止失窃被盗。2 应当加强档案管理,依法为患方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建立完善复 印复制登记制度,并在复印或者复制过的原始病历资料上加盖已复印标
记;复印病历时,对患方提出的异议和意见,应当及时报告和反馈。
实习及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医院有执业资格的医务
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经医院考核认定胜任本专业工作的进修医务人员
可以单独书写病历。
病历确需修改的,应当在保持原有部分字迹清晰的情况下修改(错字
应当用双线划去)并签名、写明更正日期,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
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严禁医务人员在有复印标记的原始病历中修改各种
记录。
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 据实补记。
处方书写和保管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进行。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书写其他相关医疗文书,出具执业范
围内的相关医学证明文件。开具相应辅助检查申请单前,必须对患者进行
物理检查,正确完整填写各类辅助检查申请单,字迹清楚,检查目的、部 位明确。
六
培训与考核
医院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医务人员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精通业务,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尤其要加强重点科室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建 设。2 落实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医师定期考核制度。每 年组织2次全院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等相关内
容的培训,科室建立相应的学习制度,要求每月组织1次以上学习。学习
和考核情况与科室和个人考核挂钩。新进院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医疗
纠纷预防与处置基础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3 定期组织全院性医疗业务和技术培训,不定期组织检查、考试和竞赛
活动;各专业质控小组每季度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业务、技术操
作规范等方面培训,分析本专业医疗安全形势,完善制度措施和操作规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科室要每周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医务人员要加强在职学习,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牢固掌握“三基三严”
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七、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工作流程 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 患者投诉、问卷调查、群众来信来访反映 医务处信息整理、分析、评估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会议 进行医疗风险分析、评估,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和责任追究意见 医务处督促医务处督促 科室落实科室落实 反馈到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全院各科室风险防范和控制 科室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 科室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 医院管理层原因 提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提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规章制度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循证 医学理念、人员培训进修学习、人员选配、科室间资源优势互补协作、设备更置、后勤保障
决策建议 2012年1月1日 反馈至院领导班子
决策执行
第五篇: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山亭区人民医院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创建平安和谐医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
一、依法执业: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全院医护人员应依法执业,所有医护人员应有执业医师及执业护士资格证执照,均建有复印件备案档案。
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特别是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负责制、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死亡讨论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抗生素应用指南,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批制度等等。
三、病情告知制度:
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认真执行入院告知制度,包括病情告知,手术预后告知,费用告知,高额耗材告知,并要求家属签字并留手印。
四、重视术前准备工作:
除了术前签署有关文书外,术前病人的风险评估十分重要,同时做好术前谈话。
五、规范医护人员语言:
谈话中勿用绝对语言,特别是成功率,避免引起理解问
题,产生纠纷。
一旦发生医患纠纷,甚至发展为群体治安案件,按以下程序处理:
1.科室首先结合专业和相关法规,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如不能解决,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严重影响科室工作,立即通知办公室、职能科室及医院警务室、保卫科进行协调解决。
2.医疗纠纷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工作时间,向医务处电话或书面报告,午休或下班时间,电话向总值班回报。
3.必要时可直接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警务室汇报,防止事态恶化。
科室主要领导及医院有关部门主要联系电话: 办公室:8833111
医务科:8833871
保卫科:8833953
社会工作部:8833331
山亭区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