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美院美术馆
中央美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这座全国最高美术院校的美术馆,在“美术馆人”王璜生的带领下,不仅展现出老牌美术馆颇具专业性的资源和学术优势,更显现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新面貌。它在央美深厚的资源基础上,成长为更全方位的美术馆,并伴随着一系列学术价值和前瞻性兼具的展览,迸发着专业艺术在大众中的生命活力。
回望2013年,央美美术馆共举办了29场高水平的展览,吸引了40余万观众前来参观,其中“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和“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等重要展览获得了公众们的热烈关注和高度称赞。一年里,美术馆举办了上百场精品学术讲座和其他公共教育活动,如“山高水长―艺专的先生们”系列讲习会、当代学术开放系列讲堂、“博物馆与新应用技术”北京论坛暨工作坊Museums and the Web、CAFAM一拍成名―波普艺术互动体验空间等,充分承担了既服务美院教学,又普及公共文化的职责。
作为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立足于美院自身,对学院艺术的整理、研究、推介,是中央美院美术馆的长项。2013年,美术馆展览延续国立北平艺专的创作与教育这一展览主题,举办了“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出了自1917年至1949年30年间北平艺专骨干创作的重要作品,囊括了郑锦、陈师曾、王梦白、姚华、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于非?、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等国画大家作品,珍贵程度可见一斑。2013年,恰逢现当代中国画市场一片火热的时期,央美美术馆利用资源优势和学术根基,提出中国画历史与价值观念的线索陈述,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的展开对中西碰撞中的中国美术教育史的建构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讨论,历史研究意义让其在2013年众多展览中脱颖而出。
中央美术学院历来以油画系为学科骄傲,央美油画系率先成立了以主导教师命名的3个工作室,并创建了许多个中国油画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鲜明的足迹。2013年,中央美院美术馆策划的“桃李不言―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教学研究展”首创性以油画工作室的教学沿革情况为主线,展出了第一工作室历任教师和学生油画、素描作品60余件,展品中包括多件重量级历史性画作,同时通过大量的珍贵教学档案,整理出第一工作室的教学沿革情况。而另一个展览“一九七八”则更像一场以学生个案为主线的集合,展示了中央美院恢复招生后油画系招收第一班学生的成长历程,以每个人从求学直至今日的创作发展为单元,间接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只言片语。
2013年,央美美术馆另外两个展览则体现了美术馆的国际视野。9月“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和“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在央美美术馆先后开幕。两大西方当代艺术大师同期展览,创造了交相呼应的历史感觉。尤其是博伊斯展览,展出了200余件手稿、素描、照片、博伊斯行为表演影像等珍贵作品和资料,是博伊斯作品、文献资料在中国的首次集中展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单纯的引进,而是中国的文化机构、学者第一次主动地去策划一个世界级大师的展览,从作品借展、资金筹措、策划和一系列学术活动都代表着中国学者和机构的一种立场。因此,此次展览堪称中国美术界近年来最大的突破。
纵观央美美术馆2013年这些内延外扩的主题展,对艺术界的影响意义深远。2013年,艺术市场的起伏催生了无数新机构和美术馆的诞生,以学术、研究为名的展览更是多如牛毛。而能为每一个展览下足功夫,挖掘展览和艺术家背后详细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央美美术馆无疑承担了这一榜样的角色。作为全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央美美术馆有责任和力量让展览走得更远,而这也是国内很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所亟待完善的。
第二篇:中央美院2014录取分数线
我院本科《录取通知书》将于2014年7月15日寄出
2014年本科招生录取基本情况
一、中国画专业:
1、文化课成绩前2名,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4.425分;
2、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
3、专业名次录至39名。并列39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
总分484分。
二、书法专业:
1、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
2、专业名次录至13名。并列1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
总分468分。
三、造型艺术专业:
1、文化课成绩前7名,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8.436分;
2、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
3、专业名次录至166名。并列166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
总分494分。
四、艺术设计专业:
1、文化课成绩文科前5名,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6.549分;
理科前2名,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11.169分;
2、按专业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2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
3、文科专业名次录至143名。并列143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569分。
4、理科专业名次录至266名。并列266名者,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录至:总分516分。
五、建筑学专业:
1、按文化课排名录取。
文科:①北京录取4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4.425分。
②其他省:录取21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3.915分。
理科:①北京录取4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4.236分。
②其他省:录取21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2.281分。
2、按专业课(文理科混合)排名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为:总分:420分。单科:
语文80分,外语70分;
① 北京录取7人,专业名次录至63名。并列63名,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分数录至:总分576分。② 其他省:录取23人,专业名次录至32名,并列32名,按其文化课成绩由高到低录取,文化分数录至:总分476分。
六、美术学专业:
1、北京市录取8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4.336分;
2、山东省录取15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105.354分;
3、其他省录取57人,文化课相对成绩录至98.932分。
七、影像设计专业:
1、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录取4人。
①造型艺术专业按专业排名录取1名,文化课最低分数:总分390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502名,并列502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69分 ②艺术设计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3名,文化课最低分数: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专业名次录至464名。并列464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54分。
2、从兼报志愿考生中录取81人。
①造型艺术专业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67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395分,单科:语文75 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489名,并列489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66分。②艺术设计专业(文科)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14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410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266名。并列266名,其文化分数录至485分。
八、信息设计专业:
1、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录取10人。
艺术设计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10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370名,并列370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533分。
2、从兼报志愿考生中录取47人。
①艺术设计专业(文科)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39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为:总分410分。
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370名,并列370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42分。②造型艺术专业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8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为:总分395分。单科:
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502名。并列502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71分。
九、产品设计专业:
1、从第一志愿考生中按专业排名录取18人。
①艺术设计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8名,文化课最低分数: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260名,并列260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87分。②建筑学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10名,文化课最低分数: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149名,并列149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27分。
2、从兼报志愿考生中录取49人。
①造型艺术专业兼报考生中按专业排名录取26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395分。单科:语文75
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295名。并列295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60分。
②艺术设计专业(文科)兼报考生中按专业排名录取13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410分。
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143名。并列143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38分。③建筑学专业(文科)兼报考生中按专业排名录取10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410分。单科:
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98名,并列98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38分。
十、空间设计专业:
1、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录取9人。
建筑学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9名,文化课最低分数: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149名。并列149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60分。
2、从兼报志愿考生中录取37人。
①造型艺术专业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22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395分。单科:
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500名。并列500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04分。
②建筑学专业(文科)兼报考生中按专业课排名录取录取15人,文化课最低分数线为:总分410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专业名次录至98名,并列98名,其文化课分数录至461分。
十一、家居产品设计专业:
1、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录取26人。
文化课最低分数线:中国画、造型艺术总分38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
艺术设计、建筑学总分400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
① 从中国画专业录取1人。专业名次录至60名,并列60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65分;
② 从造型艺术专业录取2人。专业名次录至462名,并列462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43分;
③ 从设计专业(文科)录取6人。专业名次录至430名,并列430名,文化课分数录至579分; ④ 从设计专业(理科)录取2人。专业名次录至370名,并列370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30分;
⑤ 从建筑学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13名。专业名次录至98名,并列98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74分。
⑥ 从建筑学专业(理科)按专业排名录取2名,专业名次录至204名,并列204名,文化课分数录至511分。
2、从兼报志愿考生中录取65人。
文化课最低分数线:中国画、造型艺术总分390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
艺术设计、建筑学总分405分,单科:语文75分,外语65分;
① 从中国画专业录取3人。专业名次录至44名,并列44名,文化课分数录至561分。
② 从造型艺术专业录取9人。专业名次录至295名,并列295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52分。
③ 从设计专业(文科)录取24人。专业名次录至271名,并列271名,文化课分数录至532分。④ 从设计专业(理科)录取6人。专业名次录至370名,并列370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51分。⑤ 从建筑学专业(文科)按专业排名录取17名。专业名次录至149名,并列149名,文化课分数录至497分。⑥ 从建筑学专业(理科)按专业排名录取6名,专业名次录至63名,并列63名,文化课分数录至549分。
十二、新疆文化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1、壁画:2名(汉语言1名,民考汉1名)。文化课最低分数线:总分400分,单科:语文80分,外语70分;按专业排名录取,专业排名录至第3名。
2、美术学:2名(汉语言)。文化课相对成绩最低录至79.845分。
十三、港、澳、台、华侨:
1、造型艺术:5名,文化课划线:总分400分,专业排名录至第16名;
2、艺术设计:8名,文化课划线:总分420分,专业排名录至第23名;
3、建筑学:1名,文化课划线:总分420分,专业排名录至第5名;
4、空间设计:1名,文化课划线:总分420分,专业排名录至第5名。
▲注:
1、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时,相对成绩折算办法:
相对成绩 = 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 ÷考生所在省本科(非艺术类文/ 理)一批线 ×1002、按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时,文化课成绩折算:
①考生所在省艺术类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为750分,语文、英语单科满分为150分时不需要折算;
②考生所在省艺术类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不是750分,语文、英语单科满分不是150分时,文化课成绩 需折算后使用。
例如:某省艺术类考生成绩总分满分为500分,其考生本人高考成绩总分为350分。
折算后成绩为:350÷500 ×750=525分
十四、其它:
1、我院录取工作不收取考生任何费用,包括《录取通知书》的邮寄。
2、有关2015年本科招生信息,请在2014年11月底登陆我院址查询。
学院网址:http://
咨询电话:010-64771056/64771552
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
2014年7月
第三篇:美术馆
美术馆
卢浮宫(英文:Louvre Museum,法文:Musée du Louvre)
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卢浮宫是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巴黎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庄重典雅。路易十四时代的昔日繁荣仿佛从未随岁月流逝而消退,那一百多根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立柱,骄傲地托起长长的走廊。自从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这里从法国皇家收藏艺术珍宝的宝库,改为向公民开放的美术博物馆,从此来这里参观的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络绎不绝。
1832年的一天,有位青年来到卢浮宫。他多半时光就是流连于艺术大师的绘画前。鲁本斯画面那激情洋溢的华美色调,委拉斯开兹笔下人物的高雅气度,戈雅用粗犷奔放的笔触涂抹出人体的美妙,都是他久久观摩的对象。连着六年,这个青年成为卢浮宫的常客。连门卫都已熟悉他飘逸的身影。
二十五年后,在1863年,有两幅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引发了法兰西艺坛的广泛争议。画面上女性的裸体同样柔美,但竟然冷嘲似的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气息。那两幅画的作者,就是那个曾连续六年在卢浮宫观摩大师名作的青年马奈,如今他已成为敢于创新的画家。又过了十多年,马奈的那幅《奥林匹亚》,竟然也被作为珍藏品收入卢浮宫,公开陈列,供人欣赏。
卢浮宫就是这样,哺育出不少世界艺坛名家。当然更多的普通游客是把这里当做观赏世界艺术精品的殿堂。它占地面积三公顷,馆藏艺术品四十万余件,既包括从十六世纪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就开始搜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也有拿破仑一世东征西伐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如记载两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汉漠拉比法典”、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胜利女神尼卡”等等。绘画中除了法国名家名画,还有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艺术大师的惊世名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等。卢浮宫博物馆分为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东方等六个部分。一些著名画派、画家的作品则设专门画室陈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巴黎前,卢浮宫许多名作分散藏于法国民间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寻找夺走,最终却一无所获。
1981年,法国实行了“大卢浮宫”计划,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总入口,它与古典式的宫殿形成特殊的对比。目前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一百五十万。欧洲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还有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
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73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著名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抢来的。)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目前要求归还,但英国人不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著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Museumof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SanktPeterburg)的列宁格勒美术馆(Hermitage)(也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
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Sankt Peterburg)的列宁格勒美术馆(Hermitage)(也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
1866年 J.杰伊建议成立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并组织了委员会进行筹建。1870年1月31日博物馆在纽约第五大道681号原多德沃思舞蹈学校旧址正式建立。1880年迁至现址。
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该馆经历了多次扩建,整幢大楼凝聚着各个时期不同的建筑风格,占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目前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 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
该馆的展览大厅共有3层,分服装、希腊罗马艺术、原始艺术、武器盔甲、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美国艺术、R.莱曼收藏品、古代近东艺术、中世纪艺术、远东艺术、伊斯兰艺术、19世纪欧洲绘画和雕塑、版画、素描和照片、20世纪艺术、欧洲绘画、乐器和临时展览18个陈列室和展室。
服装陈列室是从原来的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的,1946年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单独成为一个部门,藏有17~20世纪世界各地服装 1万多件,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服装设计研究人员使用的设计房。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国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及其后院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该馆的东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轩”陈列了中国明代家具。
埃及政府赠送美国的典德尔神殿陈列在该馆的萨克勒大厅内,这是在埃及以外世界上仅有的一座埃及古神殿,1978年 9月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的T.J.沃森图书馆于1964年建立。藏书18.5万余册,是世界上收藏艺术、考古书籍最完善的图书馆之一,供研究生、专业研究人员、访问学者使用。照片、幻灯图书馆藏幻灯片29万张,黑白照片25万张,彩色照片6000张,介绍世界艺术发展史。纺织品研究室有各种纺织品 1.5万件,是时装设计人员理想的研究之地。博物馆还设有版画素描研究室、青少年博物馆、书店、观众中心、餐厅等。该馆定期出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刊》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分馆──隐修院于 1938年创建,位于纽约市的福特·特赖恩公园,展出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包括雕塑、壁画、彩色玻璃、泥金写本、双角兽图案挂毯、圣物箱、圣餐杯、象牙制品、金属器。隐修院内还有修道院、教堂、花园。每天有中世纪音乐会演出,每周举办音乐会。每年观众达 700万人次。
目前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按照导游图,可以去到任何一个喜欢的展厅。古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欧洲各国、非洲、拉丁美洲等几乎地球仪上每个有标识的地方的代表艺术品,以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欧洲中世纪各个分期、亚洲各大王朝时期、近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艺术品,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有专设的展厅。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本身蕴含的历史,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更易国度的历史,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所属时代的艺术特征,有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前去朝圣,有人为了赫赫的声名一探究竟,有人遗恨无法将浩瀚展品看全,有人感激能够把珍贵藏品亲赏。博物馆还将继续屹立,等待那些能由此获益的人们。
博物馆展出自古代文明至当代的艺术作品,其中有成千上百件世界文明的杰作。博物馆不仅展出绘画和雕刻,还展出花毯、乐器、服装以及装饰品。五大展厅分别是: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
在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你将会欣赏到青年艺术风格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奇妙的油画作品和西勒(Schiele)、柯克施卡(Kokoschka)的绘画。此外,气势恢弘的巴洛克皇宫和花园也回让您赞叹不已。
欧根·冯·萨沃恩王子(Eugen von Savoyen)(1663-1736)既是一位功绩卓越的统帅又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他曾命席尔德布兰特把旧城门外的花园改建成了夏宫。
这部堪称巴洛克式建筑杰作的皇宫由上宫、下宫两部分组成,现如今的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就设在其内。
上宫:19-20世纪奥地利国家艺术珍品
上宫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和柯克施卡作品,还有西勒和法国印象主义的伟大作品,以及维也纳彼德迈尔时期(瓦尔德米勒(Waldmüller)、阿美灵(Amerling)、凡帝(Fendi))最重要的作品。同时还有杰玛尔德·冯·洛马柯(Gemälde Romako)、玛卡特(Makart)、毕克尔(Boeckl)、沃特鲁巴(Wotruba)、豪斯纳(Hausner)、雷姆顿(Lehmden)和洪德特瓦泽(Hundertwasser)的油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克里姆特的“金”、“画”、“吻” 和“朱迪斯”。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Winter Palace)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艾尔米塔什国立美术馆,它和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0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面向宫殿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乔治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彩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
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有从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中国年画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 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第四篇:参观中央美院的感想
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的感想
2012年,因为高考,我开始了与北京的接触。从我刚踏进这个一直以来生活在我梦想中的城市时,我的心被它征服了。作为一名艺术生,来到北京这个艺术氛围很浓厚的城市里,不得不去798、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这些地方去体验和感受艺术。
早早的乘着地铁赶着公交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整个学院都是标准的灰色建筑,有彩色就是植物的颜色,这里有很多标准性的建筑。标志性建筑钟塔、标志性建筑美术馆等。
有人说,看一个学校就看他的图书馆,这是一种门面。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历史悠久,积累丰厚,包括有:人文学院图书馆、设计学院资料室、建筑学院资料。馆内藏图书资料逾35万册,以中外美术专业书刊为主,社会科学图书为辅其他门类健全的藏书特色,其中解放前美术出版物与同类院校图书馆相比,种类较全。特藏图书资料有木版年画、插图本线装古籍善本、汉代石刻画像拓片、历代碑帖、原拓印谱等,欧美、日本等国出版的原文美术专业图书、精印画页也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美术院校中少数几所享受国家划拔文科专款的图书馆之一。此外,每年还接受大量国内外社会团体、出版事业单位、社会贤达及本院教师的赠送,馆藏资源深厚。人文学院图书馆藏书主要分为四部分:国内外艺术类图书约一万八千册;各类人文社科类书籍约五千册;大型类书和工具书约两千册,解放前的出版物、各类手抄本、大量碑刻拓片和书画作品约五千件。除藏书部分外,该馆还保存各种类型的图像资料和复制品约二万件。
中国人爱学习更会学习,以前感觉外国人好稀奇,但是在这里不一样,你随处可见,学校名气了,国外的求学者就会纷纷前来。再说一下美术馆。
美术馆是有日本的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的,坐落于中央美术学院院内,建成中国最现代化的美术展览馆。在这里看到的作品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其次,中央美术学院还有设计学院。设计学院的作品更是琳琅满目,看的眼花缭乱。在院内能看到浓厚的艺术气息,里面的大学生个个都个性十足,从着装到整体形象上。我们还去参观了学生正在上课的教室。大学的学习就是很不一般,他们把静物围得团团转,画板用画架支撑住,有一组是用纸包住铁丝,穿插的铁丝的像狰狞的牢狱者,出不来,痛苦着。有一组是废弃的铁管。被高温烤制的
有了疤痕,还有生锈的部分,就那么摆着,周围一圈的学生在那仔细的观察着,他们都是坐在地上的,戴着大号的耳麦,特别有感觉。出来教室,还有一些艺术品,在冗长的走廊里,两边是各种创意的作品,对比强烈的摄影,有创意的脸谱,全部是手绘的作品,让参观者都如此的兴奋,反正我是如此的兴奋,内心的激动也是显露无疑。有时候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收在一起,太阳落幕预示着一天的时间接近完结。
参观完中央美术学院之后,满心的想象着以后自己会不会在这里学习,意犹未尽的感觉满满的充斥着我的神经。但是总归是要回归现实的,以前总以为我可以做的很好,给自己的期望未免太高,现在的现在,伤感已经成为常态,我一遍一遍的去思考着自己,思考着人生。一天的参观,完全颠覆了我以前的对艺术的定义。让原本很没有斗志的我,一下子被激起了。想要学好它并应用它,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事情,主要的还是它与生活紧密相连。回想着以前,叛逆又自大,总认为自己是可以做到很好的,考试不就很容易嘛,但是现在呢,所有经历过的事情表明,不是什么想想就可以成功的。就像是说,给自己开一扇窗,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绝对。也借此再给自己一段话: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或许转瞬间就能到达了,每一个温暖的地方,我的心向往着,给自己开一扇心窗,不要在黑暗中彷徨,挥别那痛苦心酸的过往,让生活从此过的简单,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遨游无边无际的浩瀚海洋,看见蓝天不再迷惘,多姿多彩的自由奔放,阳光轻轻的开一扇心窗,匆忙中把我从黑暗中带走,整个世界就会变得灿烂辉煌,柔柔的闪耀着美丽的梦想,只有这样所有的快乐就能分享!因为我们总在期盼着美好。
后来的后来,我没有留在我心中的城市,那样的大学里也没有我,我去参观的痕迹现在想来也是昙花一现……
有时的有时,我还是放弃了心中很多的想法,有不甘也有心酸。
摇摇晃晃在人生的路途中,会有很多的插曲,也会遇到很多事情,周转圆滑,我们在生活中也在扮演着形形色色的人,曾经的美好梦想与目标,总应该与时俱进的。当我每次想放弃一些事情的时候,想想初衷,也觉得是不能如此放弃的,看看自己,想想人家的奋斗,自己怎么能这么的放纵自己?人生还没成功,我们都需要继续努力。尽管会有些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是可以阻挡的!作者:Winnie 2
第五篇:中国美术馆
“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隆重开幕
中国美术馆3月8日讯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于2011年3月7日至4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三层、五层展厅举办。该展是海峡两岸两个美术大馆深化两岸美术交流联合举办的当代艺术展,力求呈现两岸当代艺术新的共同特征。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主题由“复感”和“动观”两个关键词构成,旨在探讨艺术本体中语言与观念之间关系的学术命题。海峡两岸当代艺术从较为单一的艺术样式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元的状态,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观念的嬗变。越来越多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回归到艺术本体的研讨之中,艺术语言和观念维度的表达趋于更为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当下性。“复感”是一种语言状态,也是一种新观念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多种媒介的介入和超越视觉传统表达方法及现实的语言运用,艺术家采用跨媒介、多媒材的方式创作作品,是一种在艺术方法论上新的实践和突破。观念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艺术语言不能全面满足艺术家的创作,纷繁且新型的语言表达不但给予艺术家完善观念的形式支持,也在新的层面上丰满观念的本身,为作品内部扩容建立起跨界的循环链,为公众提供了“复感”语言的体验。“动观”意指具有交叉性和实验性的新的艺术状态。也界定了很多无法被观念归类的的艺术形态,提示出一种当代性的文化衍变。艺术家无论采取“以大见小”或“以小窥大”作为自我与外在关系的切入点,不外乎是个人对生活历程的再现与诠释。当代艺术创作除了敏感的体现当下生活的诸多现象,也努力以艺术的观念与语言作为介入生活的媒介,以超越现实的局限。以“复感·动观”作为“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的学术主题,一方面隐喻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瞬息变化的惊人速度与复杂过程,全面牵动两岸社会思想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活动,并对人们最亲近的日常节奏与景观产生出结构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复感·动观”也标示着两岸当代艺术家超越西方样式和植根地域文脉的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反省与探讨处在全球语境中的文化特殊性,引动更深刻的理解与关怀。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侯湘华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
台湾美术馆馆长黄才郎致辞
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尹秀珍将过去的经历与当下的体验和状态编织在一起。观众可以走进用衣服编织的“人脑”,作品试图传达 “记忆”与“经验”的融合。杨福东的作品展示了一个时尚杂志的编辑拥有神奇的魔法,具备常人所不能的力量,讲述了在无穷无尽的幻想、回忆和转瞬即逝的故事。慕辰把来自甘肃、青海、江西、安徽、北京等地不同颜色的土,用中国古老的夯土法夯成香奈儿、路易威登、Walkman的标志,展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消费生产的现场。陈文骥的作品《涵》系列和《其实》系列通过色彩的幻觉传达把语言和观念得以提升。缪晓春用数码技术营造水墨和油画语境,形成崭新的数码艺术,探索数字与精神相结合的新语境。王迈通过一个感性的语法来表达今天魔幻的现实,当我们在体会他的作品时,似乎比文学作品还要魔幻,艺术家通过作品试图把我们引导到魔幻的现实之中。卓凡的作品是对“重复”和“界限”的双重认识,用机械与艺术表达艺术家对生命边界的思考:“这是我们因此而存在的原因。”黄彦用各种奇怪的形象幻化为离奇、怪诞、神秘、恐惧,这种偶然的形象,又像是必然的结果。它既是艺术家童年的记忆,也是人们的经历和感知的生命迷局。陶娜的作品把她眼中原本真实的事物变得数字化,通过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共同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启迪。建筑师卜冰在美术馆的平台上建成了一个风吹翼动的建筑装置,让观众在风动影幻中远望景山,感受人在《云屋》中复感与动观。
参展两岸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