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
一.最早的重庆美术馆
位于重庆市解放碑临江门内夫子池的重庆美术馆,是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和文化标志。现址上修建的是重庆世界贸易中心。
夫子池原为重庆府文庙,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此地都是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成了重庆夫子池美术展览馆,20世纪80年代初名为重庆美术馆,由美术家朱宣咸担任馆长,全面负责该馆工作。这是重庆最早的、唯一能代表重庆的美术馆。它创造了重庆美术史上一个最为辉煌与活跃的时期,影响极大,从而全面推动了整个重庆文化美术的发展,成为了重庆文化美术的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当时在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都在此举 办,影响和带动了全市人民群众和美术工作者,影响了一代人。以至于在重庆民间生活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形成了:“到夫子池,看展览”,这是那个时代重庆人与外地来重庆的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项目。
二.位于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的重庆美术馆
2002年10月29日,新成立的重庆美术馆在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挂牌,作为一所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肩负着收藏美术精品、举办艺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普及审美素质教育、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由美术家罗中立任馆长。享誉海内外的四川美术学院被誉为长江中上游的一颗艺术明珠。以其影响力及学术资源优势,启动重庆美术馆的前期建设。
2002年9月24日,重庆市委领导视察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时,罗中立建议,能否将四川美术学院新建的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解决市美术馆因资金紧张近期内不能建成的问题。这一建议当即得到市领导的支持。9月30日,市委有关领导主持召开了解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相关问题的协调会,同时决定新建的重 庆美术馆10月29日正式挂牌,并投入50万元资金。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这是重庆体制创新的又一次尝试。把省级美术馆挂牌在大学校园里,与高校美术馆结合在一起,重庆人开了全国的先例。这样的尝试,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整合的模式。重庆市领导认为,这一尝试有利于今后打破行业的限制,调动全市各单位的资源为重庆建设服务。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于2002年10月29日挂牌成立,毗邻长江,青山环绕,绿树和雕塑点缀其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线500多米;共有7个展厅及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展览;有容纳500多人的现代化多功能厅和容纳180人的学术报告厅,实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影视展映。已建成和正筹建的有美术家信息库、画廊、美术书籍、用品展销部、咖啡厅等,这些配套设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平台,为艺术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术馆现有藏品千余件,其中包括黄公望、石涛、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国家二、三级文物有百余件;经典大型群雕《收租院》设专馆陈列。
三.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的重庆美术馆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于2013年在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启用,原挂牌于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改为重庆当代美术馆。
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共有近万平方米。在展厅中间,一条转折的红色钢架楼梯与6楼展厅相连。爬上转折楼梯,在转折处往下看,立体广阔的空间效果,让人感觉进入了“天空之城”,要是摆上画作,会更有感觉,美术馆的空间感是一大亮点。
除了大型展览,美术馆的25个玻璃房子还可以为艺术家们举办个人展览。在现场看到,每个玻璃房面积近100平方米,且都有一扇近20平方米的落地窗。计划在里面安装投影设备,在玻璃窗上做城市形象的宣传。到时候,在美术馆里的市民可以看到美术展览,在美术馆外面的市民也可以看到另一种艺术。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定位以展出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和小型雕塑为主,兼顾摄影艺术、人体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和工艺品的展示,并能够承接国内外工艺美术品的展览和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第二篇:重庆美术馆
实 地 调 研 报 告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班级:园林景观二班
姓名:姚林广
目录:
重庆美术馆一、二、三、四、对博物馆的认识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选址分析
调研感受(内外部空间分析)
三峡博物馆一、二、三、四、五、六、对博物馆的认识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设计思路 展览类型
平面布局及交通流线分析 内部空间分析
红岩魂陈列馆一、二、三、四、五、六、对陈列馆的认识 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选址分析 建筑室外分析 室内分析
平面布局及交通流线
心得总结
重 庆 美 术 馆
(重庆美术馆渲染图)
一、对博物馆的认识
重庆美术馆在解放碑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开馆以来,因为地处城市中心,再加上不断有展览推出,到重庆美术馆看展览已成为了很多市民,甚至是来渝游客的一个选择。开馆至今,重庆美术馆已有超过50万人次参观。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位于解放碑的重庆美术馆将免费开放。
重庆美术馆是在原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基础上组建,系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美术作品的陈列布展、征集收藏工作,指导美术作品的创作、推广,开展美术学术理论研究、对外交流工作,开展美术培训等服务。于2013年10月建成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建筑面积8200㎡,拥有四个展厅,展线约1000米。内设党政办公室、展览部、典藏部、研究部、创作部、公共教育推广部、后勤安保部等部门。
二、调研的目的及意义
1、了解博物馆的空间组合方式及其如何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博物馆的特性。
2、了解各个展区的布局,如何解决室内空间,交通流线及其采光问题。
3、学会思考博览建筑与其他公共建筑的特异性;在处理 博览建筑的各功能分区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最后就是陈列区特殊的采光问题如何避免眩光。
4、从功能上看博物馆采用了什么方式将平面组合到一块;如何解决客流货流不同的功能流线?如何处理建筑的主次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服务设施的处理及各个陈列区人流的引导问题?特殊的采光问题。
三、选址分析
(卫星地图)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于2002年10月29日挂牌成立,毗邻长江,青山环绕,绿树和雕塑点缀其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线500多米;共有7个展厅及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展览;有容纳500多人的现代化多功能厅和容纳180人的学术报告厅,实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影视展映。已建成和正筹建的有美术家信息库、画廊、美术书籍、用品展销部、咖啡厅等,这些配套设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平台,为艺术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术馆现有藏品千余件,其中包括黄公望、石涛、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国家二、三级文物有百余件;经典大型群雕《收租院》设专馆陈列。
四、调研感受
1、外面石头很疯狂
(美术馆外景)
解放碑新世纪百货正对面,便是即将开放的国泰广场,拾阶往上走,5分钟不到就能到达国泰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就位于国泰艺术中心的5楼和6楼。
还未进入重庆美术馆,国泰广场上的一些陈设便能提前让人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广场最左侧的墙面上,雕刻着老重庆地图,城门、官邸、楼道……一应俱全。
广场上不仅矗立着造型各异的石雕,连供市民休憩的石凳也一改呆板的四方造型,变身为 “礼品盒”、“车轮胎”、“拉扣”、“砚台”等造型。最值得期待的要数水火喷泉了,水火如何交融,届时大家一看便知。
2、里面像个大迷宫
从正门进入美术馆,右边是一条近百米的长廊。美术馆宽阔的大厅以白色为主,小部分地方用红色和黑色点缀。大厅的墙上,已经挂出一部分展品,多以油画为主。
美术馆共两层,总面积有8000平方米,一层和二层之间有楼梯相连。一层展厅中间,一个红色的钢架楼梯与二层展厅相连。爬上楼梯往下看,立体广阔的空间效果,让人感觉置身“天空之城”。工作人员也说:“美术馆的空间感是一大亮点。”从二楼平台往下看,一层大厅又被隔成了若干个小区域,整体感觉像个“大迷宫”。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样的装修风格有利于把不同主题的艺术品分区摆放,但观众穿梭其中不会迷路。
第三篇:重庆美术馆的发展历程
重庆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临江门内的夫子池,这是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和文化标志,由美术家朱宣咸任馆长。第二阶段建立于2002年,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的四川美院内,肩负着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由美术家罗中立任馆长。第三阶段建立于2013年,位于重庆渝中区解放碑的国泰艺术中心,开始了书写重庆美术馆发展的新篇章。
一.最早的重庆美术馆
位于重庆市解放碑临江门内夫子池的重庆美术馆,是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和文化标志。现址上修建的是重庆世界贸易中心。
夫子池原为重庆府文庙,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此地都是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成了重庆夫子池美术展览馆,20世纪80年代初名为重庆美术馆,由美术家朱宣咸担任馆长,全面负责该馆工作。这是重庆最早的、唯一能代表重庆的美术馆。它创造了重庆美术史上一个最为辉煌与活跃的时期,影响极大,从而全面推动了整个重庆文化美术的发展,成为了重庆文化美术的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当时在这里艺术活动频繁,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都在此举办,影响和带动了全市人民群众和美术工作者,影响了一代人。以至于在重庆民间生活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形成了:“到夫子池,看展览”,这是那个时代重庆人与外地来重庆的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项目。
二.位于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的重庆美术馆
2002年10月29日,新成立的重庆美术馆在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挂牌,作为一所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肩负着收藏美术精品、举办艺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普及审美素质教育、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由美术家罗中立任馆长。享誉海内外的四川美术学院被誉为长江中上游的一颗艺术明珠。以其影响力及学术资源优势,启动重庆美术馆的前期建设。
2002年9月24日,重庆市委领导视察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时,罗中立建议,能否将四川美术学院新建的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解决市美术馆因资金紧张近期内不能建成的问题。这一建议当即得到市领导的支持。9月30日,市委有关领导主持召开了解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挂牌为重庆美术馆相关问题的协调会,同时决定新建的重庆美术馆10月29日正式挂牌,并投入50万元资金。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这是重庆体制创新的又一次尝试。把省级美术馆挂牌在大学校园里,与高校美术馆结合在一起,重庆人开了全国的先例。这样的尝试,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整合的模式。重庆市领导认为,这一尝试有利于今后打破行业的限制,调动全市各单位的资源为重庆建设服务。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于2002年10月29日挂牌成立,毗邻长江,青山环绕,绿树和雕塑点
缀其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线500多米;共有7个展厅及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展览;有容纳500多人的现代化多功能厅和容纳180人的学术报告厅,实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影视展映。已建成和正筹建的有美术家信息库、画廊、美术书籍、用品展销部、咖啡厅等,这些配套设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平台,为艺术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术馆现有藏品千余件,其中包括黄公望、石涛、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国家二、三级文物有百余件;经典大型群雕《收租院》设专馆陈列。
三.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的重庆美术馆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于2013年在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启用,原挂牌于九龙坡区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内的重庆美术馆改为重庆当代美术馆。
位于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共有近万平方米。在
展厅中间,一条转折的红色钢架楼梯与6楼展厅相连。爬上转折楼梯,在转折处往下看,立体广阔的空间效果,让人感觉进入了“天空之城”,要是摆上画作,会更有感觉,美术馆的空间感是一大亮点。
除了大型展览,美术馆的25个玻璃房子还可以为艺术家们举办个人展览。在现场看到,每个玻璃房面积近100平方米,且都有一扇近20平方米的落地窗。计划在里面安装投影设备,在玻璃窗上做城市形象的宣传。到时候,在美术馆里的市民可以看到美术展览,在美术馆外面的市民也可以看到另一种艺术。
新建的重庆美术馆定位以展出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和小型雕塑为主,兼顾摄影艺术、人体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和工艺品的展示,并能够承接国内外工艺美术品的展览和举办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第四篇:美术馆
美术馆
卢浮宫(英文:Louvre Museum,法文:Musée du Louvre)
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卢浮宫是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巴黎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庄重典雅。路易十四时代的昔日繁荣仿佛从未随岁月流逝而消退,那一百多根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立柱,骄傲地托起长长的走廊。自从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这里从法国皇家收藏艺术珍宝的宝库,改为向公民开放的美术博物馆,从此来这里参观的艺术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络绎不绝。
1832年的一天,有位青年来到卢浮宫。他多半时光就是流连于艺术大师的绘画前。鲁本斯画面那激情洋溢的华美色调,委拉斯开兹笔下人物的高雅气度,戈雅用粗犷奔放的笔触涂抹出人体的美妙,都是他久久观摩的对象。连着六年,这个青年成为卢浮宫的常客。连门卫都已熟悉他飘逸的身影。
二十五年后,在1863年,有两幅油画《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引发了法兰西艺坛的广泛争议。画面上女性的裸体同样柔美,但竟然冷嘲似的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气息。那两幅画的作者,就是那个曾连续六年在卢浮宫观摩大师名作的青年马奈,如今他已成为敢于创新的画家。又过了十多年,马奈的那幅《奥林匹亚》,竟然也被作为珍藏品收入卢浮宫,公开陈列,供人欣赏。
卢浮宫就是这样,哺育出不少世界艺坛名家。当然更多的普通游客是把这里当做观赏世界艺术精品的殿堂。它占地面积三公顷,馆藏艺术品四十万余件,既包括从十六世纪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就开始搜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也有拿破仑一世东征西伐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如记载两河流域文明的雕塑“汉漠拉比法典”、古希腊时代的雕塑“胜利女神尼卡”等等。绘画中除了法国名家名画,还有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艺术大师的惊世名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等。卢浮宫博物馆分为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东方等六个部分。一些著名画派、画家的作品则设专门画室陈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巴黎前,卢浮宫许多名作分散藏于法国民间各地,希特勒法西斯曾多次想寻找夺走,最终却一无所获。
1981年,法国实行了“大卢浮宫”计划,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总入口,它与古典式的宫殿形成特殊的对比。目前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一百五十万。欧洲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还有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
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古近东馆、硬币和纪念币馆、埃及馆、民族馆、希腊和罗马馆、日本馆、中世纪及近代欧洲馆、东方馆、史前及早期欧洲、版画和素描馆以及西亚馆。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Hans Sloane)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不久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73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著名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藏道教人物像
大英博物馆藏
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抢来的。)
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1816年通过割地赔款获得,希腊人目前要求归还,但英国人不还)
法老阿孟霍普特三世头像(Amenhotep)(1823年购得)
拉美西斯二世头像(Ramesses)(1818年由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捐献,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弗兰克斯首饰盒(Franks)(1867年获得,是割地赔款时拿的)
波特兰花瓶(Portland Vase)
夏洛蒂·勃朗特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追求教授写的的情书,夏洛蒂·勃朗特当家教时追求有妇之夫的教授的情书。
夏洛蒂·勃朗特谩骂简奥斯丁的信笺原稿。
夏洛蒂·勃朗特在报纸上与众三流写手对骂的照片
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著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Museumof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SanktPeterburg)的列宁格勒美术馆(Hermitage)(也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
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13万平方米,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Sankt Peterburg)的列宁格勒美术馆(Hermitage)(也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
1866年 J.杰伊建议成立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并组织了委员会进行筹建。1870年1月31日博物馆在纽约第五大道681号原多德沃思舞蹈学校旧址正式建立。1880年迁至现址。
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该馆经历了多次扩建,整幢大楼凝聚着各个时期不同的建筑风格,占地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目前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 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
该馆的展览大厅共有3层,分服装、希腊罗马艺术、原始艺术、武器盔甲、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美国艺术、R.莱曼收藏品、古代近东艺术、中世纪艺术、远东艺术、伊斯兰艺术、19世纪欧洲绘画和雕塑、版画、素描和照片、20世纪艺术、欧洲绘画、乐器和临时展览18个陈列室和展室。
服装陈列室是从原来的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的,1946年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单独成为一个部门,藏有17~20世纪世界各地服装 1万多件,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服装设计研究人员使用的设计房。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国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及其后院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该馆的东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轩”陈列了中国明代家具。
埃及政府赠送美国的典德尔神殿陈列在该馆的萨克勒大厅内,这是在埃及以外世界上仅有的一座埃及古神殿,1978年 9月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的T.J.沃森图书馆于1964年建立。藏书18.5万余册,是世界上收藏艺术、考古书籍最完善的图书馆之一,供研究生、专业研究人员、访问学者使用。照片、幻灯图书馆藏幻灯片29万张,黑白照片25万张,彩色照片6000张,介绍世界艺术发展史。纺织品研究室有各种纺织品 1.5万件,是时装设计人员理想的研究之地。博物馆还设有版画素描研究室、青少年博物馆、书店、观众中心、餐厅等。该馆定期出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刊》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分馆──隐修院于 1938年创建,位于纽约市的福特·特赖恩公园,展出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包括雕塑、壁画、彩色玻璃、泥金写本、双角兽图案挂毯、圣物箱、圣餐杯、象牙制品、金属器。隐修院内还有修道院、教堂、花园。每天有中世纪音乐会演出,每周举办音乐会。每年观众达 700万人次。
目前藏有埃及、巴比伦、亚述、远东和近东、希腊和罗马、欧洲、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品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有19个专业部门负责各类藏品的征集、保管和展览。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按照导游图,可以去到任何一个喜欢的展厅。古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欧洲各国、非洲、拉丁美洲等几乎地球仪上每个有标识的地方的代表艺术品,以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欧洲中世纪各个分期、亚洲各大王朝时期、近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艺术品,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有专设的展厅。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本身蕴含的历史,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更易国度的历史,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有人从展品中看到它所属时代的艺术特征,有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前去朝圣,有人为了赫赫的声名一探究竟,有人遗恨无法将浩瀚展品看全,有人感激能够把珍贵藏品亲赏。博物馆还将继续屹立,等待那些能由此获益的人们。
博物馆展出自古代文明至当代的艺术作品,其中有成千上百件世界文明的杰作。博物馆不仅展出绘画和雕刻,还展出花毯、乐器、服装以及装饰品。五大展厅分别是: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
在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你将会欣赏到青年艺术风格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奇妙的油画作品和西勒(Schiele)、柯克施卡(Kokoschka)的绘画。此外,气势恢弘的巴洛克皇宫和花园也回让您赞叹不已。
欧根·冯·萨沃恩王子(Eugen von Savoyen)(1663-1736)既是一位功绩卓越的统帅又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他曾命席尔德布兰特把旧城门外的花园改建成了夏宫。
这部堪称巴洛克式建筑杰作的皇宫由上宫、下宫两部分组成,现如今的奥地利国家美术馆就设在其内。
上宫:19-20世纪奥地利国家艺术珍品
上宫藏有现今最完整的克里姆特和柯克施卡作品,还有西勒和法国印象主义的伟大作品,以及维也纳彼德迈尔时期(瓦尔德米勒(Waldmüller)、阿美灵(Amerling)、凡帝(Fendi))最重要的作品。同时还有杰玛尔德·冯·洛马柯(Gemälde Romako)、玛卡特(Makart)、毕克尔(Boeckl)、沃特鲁巴(Wotruba)、豪斯纳(Hausner)、雷姆顿(Lehmden)和洪德特瓦泽(Hundertwasser)的油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克里姆特的“金”、“画”、“吻” 和“朱迪斯”。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Winter Palace)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艾尔米塔什国立美术馆,它和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0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面向宫殿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乔治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彩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 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
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有从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中国年画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 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第五篇:中国美术馆
“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隆重开幕
中国美术馆3月8日讯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财团法人台湾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台湾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于2011年3月7日至4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三层、五层展厅举办。该展是海峡两岸两个美术大馆深化两岸美术交流联合举办的当代艺术展,力求呈现两岸当代艺术新的共同特征。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主题由“复感”和“动观”两个关键词构成,旨在探讨艺术本体中语言与观念之间关系的学术命题。海峡两岸当代艺术从较为单一的艺术样式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元的状态,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观念的嬗变。越来越多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回归到艺术本体的研讨之中,艺术语言和观念维度的表达趋于更为多样性、复杂性及其当下性。“复感”是一种语言状态,也是一种新观念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多种媒介的介入和超越视觉传统表达方法及现实的语言运用,艺术家采用跨媒介、多媒材的方式创作作品,是一种在艺术方法论上新的实践和突破。观念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艺术语言不能全面满足艺术家的创作,纷繁且新型的语言表达不但给予艺术家完善观念的形式支持,也在新的层面上丰满观念的本身,为作品内部扩容建立起跨界的循环链,为公众提供了“复感”语言的体验。“动观”意指具有交叉性和实验性的新的艺术状态。也界定了很多无法被观念归类的的艺术形态,提示出一种当代性的文化衍变。艺术家无论采取“以大见小”或“以小窥大”作为自我与外在关系的切入点,不外乎是个人对生活历程的再现与诠释。当代艺术创作除了敏感的体现当下生活的诸多现象,也努力以艺术的观念与语言作为介入生活的媒介,以超越现实的局限。以“复感·动观”作为“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的学术主题,一方面隐喻进入21世纪的当代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瞬息变化的惊人速度与复杂过程,全面牵动两岸社会思想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活动,并对人们最亲近的日常节奏与景观产生出结构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复感·动观”也标示着两岸当代艺术家超越西方样式和植根地域文脉的态度,通过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反省与探讨处在全球语境中的文化特殊性,引动更深刻的理解与关怀。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侯湘华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
台湾美术馆馆长黄才郎致辞
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尹秀珍将过去的经历与当下的体验和状态编织在一起。观众可以走进用衣服编织的“人脑”,作品试图传达 “记忆”与“经验”的融合。杨福东的作品展示了一个时尚杂志的编辑拥有神奇的魔法,具备常人所不能的力量,讲述了在无穷无尽的幻想、回忆和转瞬即逝的故事。慕辰把来自甘肃、青海、江西、安徽、北京等地不同颜色的土,用中国古老的夯土法夯成香奈儿、路易威登、Walkman的标志,展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消费生产的现场。陈文骥的作品《涵》系列和《其实》系列通过色彩的幻觉传达把语言和观念得以提升。缪晓春用数码技术营造水墨和油画语境,形成崭新的数码艺术,探索数字与精神相结合的新语境。王迈通过一个感性的语法来表达今天魔幻的现实,当我们在体会他的作品时,似乎比文学作品还要魔幻,艺术家通过作品试图把我们引导到魔幻的现实之中。卓凡的作品是对“重复”和“界限”的双重认识,用机械与艺术表达艺术家对生命边界的思考:“这是我们因此而存在的原因。”黄彦用各种奇怪的形象幻化为离奇、怪诞、神秘、恐惧,这种偶然的形象,又像是必然的结果。它既是艺术家童年的记忆,也是人们的经历和感知的生命迷局。陶娜的作品把她眼中原本真实的事物变得数字化,通过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共同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启迪。建筑师卜冰在美术馆的平台上建成了一个风吹翼动的建筑装置,让观众在风动影幻中远望景山,感受人在《云屋》中复感与动观。
参展两岸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