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兰店市水管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普兰店市水务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市积极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水务改革,使水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理顺,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有力地保障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务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普兰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大委办发[2009]32号),设立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正科级建制,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林业水利局履行市政府规定的职责。
1、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及地方颁布的有关林业、水利法律、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拟订全市林业、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林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三)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科学配置和保障; 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含地表水、地下水),会同有关部门对地热水、矿泉水资源进行管理;组织拟订全市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统一调配城乡水资源,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发布全市水资源公报;协调全市水文工作。
(四)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拟订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组织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参与全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的拟订工作;组织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的管理工作;指导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工作。
(五)拟订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承担市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六)负责落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全市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组织实施防洪论证制度;编制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主管全市河道(水库、行洪区、闸坝)的规划设计工作;组织指导全市水利设施、水域及岸线的管理和保护;负责全市河道堤防及沿海防潮堤的治理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河道采砂,组织实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负责全市占河、占滩、清淤费、采砂管理费及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的征收工作。
(七)负责城市供水行业管理及供水企业资质审核、发证和源水价格、自来水价格核定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中水设施的验收、发证工作。
(八)负责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排水费征收工作,组织实施排水许可制度,负责排水行业的管理;负责对市政排水管道和入户支管排放的水质、水量进行监测和监督。
(九)组织实施林业水利行政监察及执法工作;负责林水监察队伍的建设管理工作;协调部门间和乡镇间的林(水)事纠纷;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十)主管各类水利工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组织指 2 导水利工程设施水域及岸线的管理和保护;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乡镇界的重要水利工程;组织指导全市重要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市有关水利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规程、规范。
(十一)指导全市农村水利、乡镇供水、人畜饮水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指导全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组织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负责水土流失补偿费的征收工作;承担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日常工作。
(十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指导公益林、商品林和苗木花卉的培育、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承担市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三)承担与市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监督管理的责任,组织指导森林资源的管理;分配和监督森木采限额;监督和检查林木凭证采伐、运输,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并依法审核征用、占用林地项目,管理重点国有森林资源。
(十四)承担推进全市林业改革,维护农民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责任;拟订全市重大林业改革意见并指导监督实施;拟订全市农村林业发展、维护农民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监督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流转,指导林权纠纷调处和林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依法负责退耕还林工作。
(十五)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湿地保护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拟定全市湿地保护和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监督湿地和沙化土地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全市有关国 3 际公约的履约工作。
(十六)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依法打击滥捕、乱猎等违法行为。
(十七)负责全市林水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依法指导森林、湿地荒漠化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按分工负责生物多样性的有关保护工作。
(十八)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承担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指导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工作。
(十九)监管国有林业水利资产,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财务审计;负责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资金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林业水利统计工作。
(二十)负责全市性的林业水利科技、信息化建设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指导全市林业水利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十一)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二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设8个内设机构。行政科、党务办公室、工程管理科(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农村水利科(挂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城乡供排水科(挂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水政水资源科、造林科(挂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林政科。
城市供水、城市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资金投入及来源渠道:普兰店市政府自筹、大连市和国家投资。
二、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我市自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把原由城建部门承担的城市供水和城市防汛管理职能划归水利局,市自来水公司的人、财、物整体移交到水利局。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后,水利局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供水、城市防汛、节水等水资源统管职能,实现了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改变了水管体制传统的“政出多门”的局面,为统一管理水资源,发展城乡供水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克服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有利于公众参与水管理。二是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有利于改革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城乡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后,水利局优先解决水的生态问题,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城区水环境普遍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地产升值,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同时,城市防洪工程与市政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有效发挥综合效益。水利局在辖区范围内合理利用并通过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三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水务一体化使水利部门能对城乡供水实施统一调度,相互补充,协调城乡间的供水量,有效缓解水的供需矛盾。能较好的解决城乡供水不足和供水不平衡的问题,使农业水利向城市水利拓展,城市水利向农村水利延伸,优势互补,改善城乡生态质量,实行开源、节流与联合调度并举。四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水利局可以充分发挥统一管理水资源的职能,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节水、排 水对环境的影响,对水质实施监测和治理。五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统一调度城乡防洪。实施水务改革后将城市与农村防汛纳为一体,对城乡防洪进行统一规划,有利于统一调度城乡泄洪,提高整体防洪能力。六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和节约用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从价格机制上理顺收费机制,建立起包括成本、资源消耗补偿和污水处理运行费在内的新水价核算机制,促使广大用水户节约用水,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
普兰店市在水管体制改革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库原水,水质低劣,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而原先的自来水公司,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没有能力投入资金建设净化水厂,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水利局经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净化水厂,使普兰店城区居民喝上了水质优良的自来水。在提高城区居民用水质量的同时,普兰店市林水局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对偏僻村庄,则按照一村一处的标准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并在皮口镇、安波镇等建设了多处集中供水项目。集中供水具有投资省、供水足、统一 管理等多方面的优点。通过集中连片、水源共享,互为补充,统一调度,相互调节,既保证了各供水工程的正常供水,又为农灌储备了水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保证率。
三、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我市在水务体制改革工作中,为了稳步推进,真正抓出实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按步实施,从而确保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经验是:首先,对本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准确掌握所辖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第二,对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交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现有体制下管理水资源所带来的弊端进行认真、客观地总结。第三,根据现行的体制弊端进行认真梳理,借鉴外省、地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具体实际,探讨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形成综合意见。第四,将形成的意见及时报当地市政府研究,由市政府做出科学决策,并增加和强化水利局的行政职能。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使我市水务体制改革科学、稳妥地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改革体制,有效地克服了过去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为我市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探索了经验。
从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效看,水利局有利于发挥水务统一管理的优势,使水资源管理、防洪、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项工作更加顺畅。普兰店市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市做好水务工作、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开了个好头,根据我市实施水务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完善管理体制,将我市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
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收到了明 显的成效,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没有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或一体化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与城建系统、环保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致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没有得到更好落实;二是在运行机制方面,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渠道尚未形成,水务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三是在政策法规方面,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水政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使河道采砂乱采乱挖等涉水违规违法得以彻底遏制;四是在队伍建设上,水务系统的思想观念、人员结构、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这些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都将在我市水务改革的进一步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使新体制更加完善。
五、建议
1、大力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2、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
3、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节水型社会。
(普兰店 徐峰)
第二篇:水管体制改革总结
一、基本情况
1、工程情况
是省三管局直属的全额拨款性质的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渭河流经渭南市区境内河长37.5公里的河务管理和防汛技术指导工作。辖区内有53.534公里防洪大堤,设防等级为二级一类堤防,设防标准为五十年一遇。11处河道工程、1处临时抢险工程、198座坝垛。西与临潼
相邻,东与华县(右岸)、大荔(左岸)相接,保护着渭南市及渭河9个乡镇办。96个行政村、28万人口、30万亩耕地。
2、机构设置
00000现设办公室、财务科、水政科、防汛计划科、工管科五个管理科室
00绿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设工程部、综合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养护分公司六个部门单位。
3、人员情况
00河务局、公司共有职工00名(其中退休00人、内退8人、病休2人、停薪留职2人、省局借调2人)。实际在岗00人,00000000人,公司人。
二、05年以前我局管养分离所做的工作
自从二○○二年九月国务院体政办颁发了《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后,我们渭南河务局根据实施意见精神,逐步展开了单位内部改革。切入点就是逐步树立企业理念,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一是裁撤群管人员,讲堤段险工包干到职工;二是具有前瞻性地成立了渭南绿水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公司成立初期各个方面还不尽完善,但公司框架已经搭起,为以后管养分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改南北段为南北养护分局,并独立财务,实施“一局两制三种分配形式”(就是在我局实行事业和企业两种管理体制,机关实行档案工资、养护分局实行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公司实行项目岗位工资三种分配形式);四是完成了日常养护工作53项126子项的定额测试;五是完善修订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南河务局工程管理办法和工程养护办法;六是对工程日常化管理和小型工程建设等工作采用内部合同管理的方式,合同中定任务、定标准、定质量、定工期、定费用、验收拨款。合同结算。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在渭南河务局内部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管养分离的雏形初见端倪。
三、05年我局管养分离所做的工作
经过前期一系列准备工作,今年我局管养分离工作步入实质运行阶段:一是出台上报了《渭南河务局管养分离实施方案》,方案共分五个部分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计算过程和岗位责任及任职条件两个附件。实施方案的第一部分是政策依据。包括国务院体政办文件精神、黄委文件精神、陕西省政府文件精神。第二部分是渭南河务局现状。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目前管养分离所作的工作。第三部分是定岗定员情况。包括按照国家标准计算定岗定员情况、按照渭南河务局现状定岗定员情况。第四部分是实施步骤与程序。包括人员上岗、财务分离、防汛工作、公建建设。第五部分是水利工程维护定额测算说明。包括堤防工程和控导工程。二是出台上报了渭南河务局管理人员上岗和人员分流方案,方案中对管理层机构设置、人员设置、职责和竟岗程序均很明确,特别是在人员分流政策中,对各种情况的分流人员都在政策中给予了最大的优惠和明确。三是根据省局批复在3月3日~6日按照批复程序,实现了管理层、养护层人员的彻底分离,实现了人员分离、财务分离、办公场所分离的目标。目前管理层实行的是档案工资,公司则按照《渭南绿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按岗计酬、一岗一薪,保证基本工资,体现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运行一个月来,防汛计划科已和公司签定了9项合同任务,截至3月底,公司完成了植树、植草,堤顶修复,规整土牛,根石探摸、标牌刷新、备石规整7项合同任务。
四、我局在管养分离工作中采用的措施和方法
渭南河务局作为省局乃至黄委确定的陕西库区管养分离试点单位,改革的成效对库区未来全面推行管养分离工作意义重大。为了积极稳妥地搞好此项工作,我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围绕一个目标(管养分离工作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解决的一个问题(切实解决好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处理三个关系(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速度和职工接受程度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加强学习和宣传,今年先后三次组织全局职工集体学习国务院、黄委、陕西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让职工弄清吃透政策,了解管养分离工作的实质和内涵。在思想上认识到管养分离是河管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某一个人想不想做、愿不愿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事。通过学习和宣传,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了管养分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认识从消极等待变为积极应对。其次在政策宣传中要引导好职工的观念,实施过程中尽最大限度维护好职工的利益,把“人本”理念细致地渗透到工作之中。三是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岗位标准选人。四是公开运作。《方案》出台后,经过职工大会多次讨论后进行上报。五是坚
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经费测算方面按照工程的实际长度,实际面积进行测算,不瞒报、不漏报,确保测算数字的真实性。六是在公司成立初期,单位从政策待定等各个方面给予最大的抉择的倾斜,保证公司职工收入高出管理层人员15个百分点,特别是省局给公司调拨了两辆撒水车,使公司大大地增强实力。
五、存在问题
1、公司职工全部是河务
局的职工,对于市场经济、《公司法》等知识还比较匮乏,公司正规化建设丞待加强。
2、在维修养护项目中,实际发生的子目和维修养护定额不符,如铺石磨、堤坡伐树等,在合同名称中怎样明确?
3、辖区堤防标准不
一、堤防宽度不足,背水坡坡比不多,坡角蚕食严重。维修养护无法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
管养分离工作从摸底、准备到今年的顺利实施,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有许多环节还需完善,但毕竟我们还是走出了这坚实的一步,我们坚信,有黄委的大力支持,有省局的正确领导,有我局勤劳朴实的干部职工,管养分离这条路将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水管体制改革建议
水管体制改革建议
刘海滨
一、存在问题
水管单位因为体制不顺、“两费”没有保障、政府公共财政未给予支持,难以对水管单位人员定财政编制,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也无法落实,水管体制改革的真正目的难以实现。
由于“两费”不到位,水费成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水价标准低、水费收取难是制约水管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灌溉水价因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低水平,水费收入不足以补偿运行管理成本,近年更因为收费手段缺乏,造成水费收取率不足50%,导致了水管单位举步维艰、生存困难。水管单位因为经费短缺、入不敷出,以致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大部分职工因为不能及时领取工资,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季节性待岗外出打工,以解决基本生活费用。但这些方法还是难以维持生计,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为经费短缺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工程失修失管、渠系建筑物老化破损、渠系水利用率大为降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面积日益萎缩、灌区效益低下等恶性循环。
二、建议
水管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政府公共政策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调整。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涉及国计民生,其承担的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是明确的政府行为。既然绝大部分水利工程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那么管理单位就应该享受公共事
业单位的同等待遇。其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水利维修养护经费应该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预算支出,这是国家水管体制改革的根本精神和真正目的。
第四篇:水管体制改革总结
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汇报材料
我县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在市水利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积极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管养经费得到了全面落实,人员分流安置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了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全面高质量的完成了改革任务。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前后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基层水管单位**个,其中乡镇水管站**个,均定性为事业单位。
(一)乡镇水管站
乡镇水管站现有在册工作人员**名。一直以来,水管站工作人员与乡镇人民政府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工作,也享受同样的待遇。1998年乡镇政府进行改革时,将涉农机构混编后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对水利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编制没有明确。其中工作人员待遇均实行差额拨款,每月只发放200元生活费(市、县各100元),导致90%的基层水利员工资和养老保险金没有着落,至2008年9月累计欠缴养老保险金70.77万元。因他们均经正规录用手续转为非农业户口,没有田、土、山,生活非常困难,只好外出打工。由此造成水管站名存实亡,队伍涣散,管理也无从谈起。改革后,对水管站为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的性质作了进一步明确,恢复了水管站机构名称、编制、人员核定到具体工作人员。现有工作人员**名,其基本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按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了正常进档、定级,并已发放。
二、推进改革的情况
(一)制定了《炎陵县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我县先后数易其稿,于2008年7月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以农办牵头,水电局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方案中,对改革进度、时间安排、各阶段任务、关键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
分,对单位定性、管养分离、人员分流、宣传学习等操作环节也分别进行了明确,作为实施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依据。
(二)落实责任制及奖惩兑现。分管副县长为本次改革的总负责人,农办为牵头单位,水电局、各乡镇为实施单位。编委负责人员定编,财政局负责经费测算及支付方式的确定,劳动人事局负责养老保险金的清理与续保。对不能按照完成任务或按兵不动的单位,县纪委监察部门对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
(三)分类定性及定编定岗。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定岗标准》和市政府文件,对我县水管单位进行了编制人员测算:乡镇最少1人的原则,共定为**人。对管养分离后的维护人员和经营性资产运营人员,不再核编。经政府会议核定,乡镇水管站**人,这部分人员的经费明确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来源主要由县财政和水费减免返还收入承担。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岗位确定。
(四)“两费”基本得到了落实。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定维修养护经费**万元,其中河东灌我管理局**万元,其他上型水利工程**万元。作为公益性资产的维护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五)实行管养分离。在核定公益性资产的两费后,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单位剥离出来,逐步向市场转移。主要是河东灌区管理局,在内部逐步推行管养分离,确定岗位分工,管理与养护分开,市场操作,财务渐行独立。
(六)内部实行改革。积极探讨水管单位内部的人事、劳动、分配改革,制定详细的内部改革方案。推行竞聘上岗,按岗择人,编制到人,人员经费到人。全面签订劳动合同。分配制度上,公益性事业人员执行国家工资标准,企业性质人员以岗位定酬,绩效取酬,拉开距离,建立激励机制。对下属的企业性质的电站等实体,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七)妥善人员分流,社会保障跟进。制定了人员分流方案,支持和鼓励工作人员发挥行业和自身优势,办实体,自谋职业。对改革前所欠的养老保险金,由应缴纳的单位和个人与劳动人事部门协商一次性补足或核定基数和期限,逐年缴足。由县财政承诺,即使示缴齐单位部分,在工作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不影响输退养手续。经费来源,由水利工程挤一点,乡镇筹一点,保险部门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对分流人员,除享受生活费外,在就业安置上,努力为他们找门路,对利用水管工程办实业的,优先分流人员,积极向各水电站等民营涉水企业推荐分流人员就业,多渠道安置。同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八)实施水价改革。制定了水价改革的方案。对原有水管工程的涉农水费全部取消,由国家、省、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承担。
三、水管体制改革的体会
(一)水管部门是弱势群体,要有位必须有为。水管单位,尤其是水管站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苦、生活差,却任劳任怨,为地域经济和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国家正是基于此,才出台了多个文件,要求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生活困难,消除事关民生的公益性水管单位的困境。
(二)水管单位的改革必须多方联动。水管单位长期积累下来的人员、经费、债务等负担,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改革,必须靠地方政府组织水利、财政、编委、劳动人事、乡镇人民政府等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三)人员分流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乡镇站的水利员大多数是工作十几年,最好的时光奉献在水利事业上,现在要分流,从心理上难以接受。河东灌区管理局人员多,定岗人员少,大家都想占一席之地,分流压力很大。基于这些原因,做好分流工作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对分流人员的安置又是分流是
否顺利的关键。我们主要从解决最起码的生活和后顾之忧这个易接受的底线入手,做好分流工作,收效较好。
(四)改革的经费必须多元化。单靠水管单位或相关部门一方承担改革前与改革后的所有经费都不现实,必须是县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政府、水管单位、个人等一起出力,才能解决改革所需经费。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素质待提高。本次聘用人员大多数为原水管队伍中工作人员,文化层次不一,普遍业务水平较低,加上较长时间没有从事本行工作,业务能力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二)经费保障有困难。人员经费和养护经费虽列入财政预算,但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很难准时、足额到位。尤其是养老保险金的大额欠费,何时能化解还是未知数。
(三)水管工程中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绝对划分难。经营性资产大多数是靠公益性项目筹集资金建成的,并长期为公益性资产的管养提供补助金,甚至是单位命脉,划出后,公益性单位能否运转正常也难说。
(四)改革后乡镇水利员队伍人员经费、工作经费,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县财政拨款,造成经费严重短缺。
五、几点建议
(一)县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乡镇水管站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以便于开展工作。
(二)加强水利员队伍建设。对水利员进行严格把关,凡逢进人必考,推行竞聘上岗,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队伍人才素质,逐步实现人才更新换代。
(三)健全考评机制。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基层水利岗位职责,确定
对水管站和基层水利人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建立水利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
(四)妥善处理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水利。一是重点制定完善分流人员生活保障的具体办法,积极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就业门路,政策上予以扶持;二是按照相关政策落实社会保障,努力补齐所拖欠的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单位承担部分均由县财政拨付,个人缴费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由个人补缴。
(五)多方争取资金,消化改革前的负债。各部门要齐心协力,争取资金,突出解决所欠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问题,消除分流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五篇:岳麓区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岳麓区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岳麓区水务局 2011年9月16日
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水管工程单位体制。根据国办发[2002]45号、湘政办发[2004]8号、湘编办发[2006]39号、长政办发[2007]22号、长水发[2007]60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水管工程单位体制改革精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工作已完成两年,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水管工程单位改革情况
我区在改革前水管单位9个,分别是泉水冲水库管理所、洋湖垸堤委会、丰顺垸堤委会、湘麓垸堤委会、梅溪垸堤委会、湘麓垸堤委会、岳华垸堤委会、岳北垸堤委会、麓山垸堤委会,工作人员93人,其中在职79人,退休14人。改革后水管单位4个,泉水冲水库管理所、洋湖垸堤委会、丰顺垸堤委会、麓山垸堤委会,定编63人,现有职工63人。
二、工作措施
1、成立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的部门多,难度大。为确保 我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2007年12月底前全面启动,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水务局、区编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劳动保障局成员单位的岳麓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区水务局负责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与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是对各水管单位的资产、人员进行清理,确保资产不流失,人员不变动,维护各单位的稳定,确保水管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2、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
岳麓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问题召开了五次专题讨论会议,形成基本意见,制定初步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并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讨论研究。区政府分别于2007年9月28日和2009年1月301日出台了《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和岳政办法【2009】1号文件,由区编委、财政、人事、水务局联合制定的《岳麓区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3、搞好了“三定”
定性: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我区丰顺垸堤委会(含湘麓垸电排站)、中型电排站麓山垸泵站(含岳北垸、岳华垸、梅溪垸电排站)和洋湖垸堤委会、泉水冲水库管理所主要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涝、基本农田灌溉及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人、财、物归口由区水务局统一管理,为区水务局下属二级机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人员、编制、工资、资产、社保五统一。
定编: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人员编制。确定岳麓区水管单位数量4个,核定编制数63个,其中丰顺垸堤委会(含湘麓垸电排站)编制15个,麓山垸泵站(含岳北垸、岳华垸、梅溪垸电排站)编制16个,洋湖垸堤委会编制10个,泉水冲水库管理所22个纳入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管理。
定岗:区水务局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和人员控制数总额内合理设置各水管单位的岗位。按照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技术人员要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0%以上。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优胜劣汰,定编定岗后的富余人员,由水管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分流
4、落实了水管单位两费
岳政办法【2009】1号文件明确了水管单位两费的问题,一是人员经费:编制内的在职人员实行人员、编制、工资、资产、社保五统一,实行区财政为主统筹负责(区财政按编制数每年每人拨付经费2万元),市财政适度补助的财政支付政策。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各项社保经费等基本支出纳入区财政部门预算,经费标准按区差额拨款 事业单位标准核定,编入综合预算,实行差额拨付,不足部分自筹解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由单位自主解决职工基本社会保险。二是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水管单位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按照财政部和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测算,经区政府审查批准后,区财政专治资金中解决。三是水利工程更新改造支出部分:公益性水管单位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全区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在区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
5、完善了水管工程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
经过多次努力和多方协调关系,解决参保问题。将七个堤委会分别按企业单位进行参保,从1995年4月开始补交,特别是对年龄偏大的职工采取延长聘期,推迟退休办理,这样解决了全体职工后顾之忧,安心水利工作。
6、妥善安置人员分流
水管单位负责对实行择优录用后的剩余人员进行分流。人员分流安置原则上以内部消化为主,鼓励职工自谋出路,同时广开渠道,妥善安置。各水管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稳妥详细的分流方案,允许提前离岗退养和分流安置,自行妥善处理。提前离岗退养人员,其各类保险(集体部分)由所在单位负责缴纳,工资可参照改革后水管单位在编人员工资水平全额发放;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按水管单位原有退休程序办理。对自谋职业者,经本人申请,各水管单位可按 照有关政策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并解决劳动关系。各水管单位雇请的临时人员一律清退。
7、及时下拨各项补助经费,用好用活政策,建立水费征收管理机制。
每年的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补助经费和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部分及时足额到位。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水费征收有关文件,执行合理水价,加强对水费征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严禁在代收水费中任意加码和截留。各水管单位在具体负责水费征收过程中,积极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不断提高缴费率。要求水费的计收、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政策规定,并接受财政、审计及水利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我区水管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改革实施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有些方面仍不够完善,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部分职工对体制改革工作认识不足
部分年龄较大的职工思想意识比较僵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墨守成规,缺乏竞争和创新的意识,保守的思想观念依然在部分职工的思想中存在。同时,由于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安排人员,一些在原有岗位相对松散的职工一时适应不过来,有抵 触情绪。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提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还没有推开
由于经费比较紧,为便于工程管护,确保发挥工程效益,我们目前将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职能同时赋于各水管单位。今后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在适当时候实施管养分离。
(三)财政支付仍存在较大困难
由于我区经济总量小,目前区级财政仍为吃饭财政,所以,虽然政府在批转的改革方案中明确了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拨,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补,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财政不予补贴的财政供养方式,但结合我区实际,只能确定暂时由水管单位自收自支、以丰补歉为主,财政核补为辅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财政许可情况下,加大区财政的投入,逐步完成对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财政扶持。
(四)职工工资较低
职工工资未按相关规定套改,由各单位参照人事工资标准自行确认,目前,区政府实行2万元/年包干,工资标准比较低。我们将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做好挖潜增效,开源节流工作,争取增加收入用于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
(五)历史欠帐问题仍有待解决
由于多种原因,体改前我区水管单位还存在拖欠社保金 等问题。在水管体制改革后,我区通过多方筹资,已还欠款200多万,但目前仍欠款140多万元,同时仍有部分历史工程维修养护欠帐,还款压力仍然较重,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以及上级水利部门支持,尽快解决这一历史欠帐问题。
我区水管体制改革实施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有些措施仍需不断完善,但我们相信,水管体制改革不仅对确保水利安全、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水利事业长远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将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巩固改革成果,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