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炭疽防治技术规范
十三、炭疽防治技术规范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和控制炭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炭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综合判定。
2.1 流行特点
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 254 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
2.2 临床症状
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0天。2.2.2 典型症状
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马:体温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见水肿。舌炭疽多见
255 呼吸困难、发绀;肠炭疽腹痛明显。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有炭疽痈时,病程可达3~8天。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病程稍长者也只持续数小时后死亡。
猪:多为局限性变化,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在宰后见病变。
犬和其它肉食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2.3 病理变化
死亡患病动物可视黏膜发绀、出血。血液呈暗紫红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状。皮下、肌间、咽喉等部位有浆液性渗出及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潮红。脾脏高度肿胀,达正常数倍,脾髓呈黑紫色。
严禁在非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疑似患病动物、患病动物的尸体剖检。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2.4.1 病原鉴定
2.4.1.1 样品采集、包装与运输
256 按照NY/T561 2.1.2、4.1、5.1执行。2.4.1.2 病原学诊断
炭疽的病原分离及鉴定(见NY/T561)。2.4.2 血清学诊断
炭疽沉淀反应(见NY/T561)。2.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见附件1)。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动物,都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疫情处理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做出的综合判定结果可做为疫情处理依据。
4.1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疑似炭疽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采集病料送符合规定的实验室诊断,并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限制移动。
对病死动物尸体,严禁进行开放式解剖检查,采样时必须按规定 257 进行,防止病原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疫源地。
4.2 确诊为炭疽后,必须按下列要求处理。
4.2.1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 点:指患病动物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所在畜场(户组)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 区:指由疫点边缘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在实际划分疫区时,应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2.2 本病呈零星散发时,应对患病动物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动物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20天。对病死动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附件2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动物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见附件2)。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死动物尸体严禁进行开放式解剖检查,采样必须按规定进行,防止病原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疫源地。
4.2.3
本病呈暴发流行时(1个县10天内发现5头以上的患病动物),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
258 锁报告后,应立即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 4.2.3.1 疫点
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限制人、易感动物、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对疫点内动物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
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进行无血扑杀处理。其它易感动物紧急免疫接种。
对所有病死动物、被扑杀动物,以及排泄物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产品按附件2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须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2.3.2 疫区:交通要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派专人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须进行消毒。停止疫区内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所有易感动物必须圈养,或在指定地点放养;对动物舍、道路等可能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
对疫区内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4.2.3.3 受威胁区:对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59 4.2.3.4 进行疫源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 4.2.3.5 封锁令的解除
最后1头患病动物死亡或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扑杀处理后20天内不再出现新的病例,进行终末消毒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机关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4.2.4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建立档案。5 预防与控制 5.1 环境控制
饲养、生产、经营场所和屠宰场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2002]15号令)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5.2 免疫接种
5.2.1 各省根据当地疫情流行情况,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确定免疫接种对象、范围。
5.2.2 使用国家批准的炭疽疫苗,并按免疫程序进行适时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
5.3 检疫
260 5.3.1 产地检疫
按GB16549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检疫。检出炭疽阳性动物时,按本规范4.2.2规定处理。
5.3.2 屠宰检疫
按NY467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对屠宰的动物实施检疫。5.4 消毒
对新老疫区进行经常性消毒,雨季要重点消毒。皮张、毛等按照附件2实施消毒。
5.5 人员防护
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诊断及饲养场、畜产品及皮张加工企业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参与疫情处理的有关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做好自身防护。
261 附件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试剂 1.1 消化液
1.1.1 1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8.0)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2.1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2 0.5M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二水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18.6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氢氧化钠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3 20%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pH7.2)十二烷基磺酸钠
20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7.2
262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1.4 消化液配制
1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8.0)
2mL 0.5mol/L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液(pH8.0)
0.4mL 20% 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pH7.2)
5M 氯化钠
灭菌双蒸水
1.2 蛋白酶K溶液
蛋白酶K
灭菌双蒸水
1.3 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
碱性酚
氯仿
异戊醇
1.4 2.5mmol/LdNTP
dATP(100mmol/L)
dTTP(100mmol/L)
dGTP(100mmol/L)
dCTP(100mmol/L)
263
5mL
4mL 加至200mL
5g 加至250mL
25mL
24mL
1mL
20µL
20µL
20µL
20µL
灭菌双蒸水
加至800µL 1.5 8pmol/µL PCR引物
上游引物ATXU(2 OD)加入701µl灭菌双蒸水溶解,下游引物ATXD(2 OD)加入697µL灭菌双蒸水溶解,分别取ATXU、ATXD溶液各300µL,混匀即为8pmol/µL 扩增引物。
1.6 0.5单位Taq DNA聚合酶
5单位Taq DNA聚合酶
1µL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µL 现用现配。
1.7 10×PCR缓冲液
1.7.1 1mol/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9.0)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
15.8g 灭菌双蒸水
80mL 浓盐酸
调pH至9.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7.2 10倍PCR缓冲液
1mol/L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pH9.0)1mL 氯化钾
0.373g 曲拉通X-100
0.1mL
264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8 溴化乙锭(EB)溶液
溴化乙锭
0.2g 灭菌双蒸水
加至20mL 1.9 电泳缓冲液(50倍)1.9.1 0.5mol/L 乙二铵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pH8.0)二水乙二铵四乙酸二钠
18.61g 灭菌双蒸水
80mL 氢氧化钠
调pH至8.0 灭菌双蒸水
加至100mL 1.9.2 TAE电泳缓冲液(50倍)
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Tris)
242g 冰乙酸
57.1mlL 0.5mol/L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液(pH8.0)
100mL 灭菌双蒸水
加至1 000mL 用时用灭菌双蒸水稀释使用 1.10 1.5%琼脂糖凝胶
琼脂糖
3g TAE电泳缓冲液(50倍)
4mL
265 灭菌双蒸水
196mL 微波炉中完全融化,加溴化乙锭(EB)溶液20µL。1.11 上样缓冲液
溴酚蓝0.2g,加双蒸水10mL过夜溶解。50g蔗糖加入50ml水溶解后,移入已溶解的溴酚蓝溶液中,摇匀定容至100mL。
1.12 其它试剂 异丙醇(分析纯)70%乙醇 15mmoL/L氯化镁 灭菌双蒸水 2 器材 2.1 仪器
分析天平、高速离心机、真空干燥器、PCR扩增仪、电泳仪、电泳槽、紫外凝胶成像仪(或紫外分析仪)、液氮或-70℃冰箱、微波炉、组织研磨器、-20℃冰箱、可调移液器(2µL、20µL、200µL、1000µL)。
2.2 耗材
眼科剪、眼科镊、称量纸、20 mL一次性注射器、1.5 mL灭菌离心管、0.2 mL薄壁PCR管、琼脂糖、500 mL量筒、500 mL锥形 266 瓶、吸头(10µL、200µL、1000µL)、灭菌双蒸水。
2.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炭疽杆菌POX1质粒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以下两条引物:
ATXU:5’-AGAATGTATCACCAGAGGC-3’
ATXD
:5’-GTTGTAGATTGGAGC CGTC-3’,此对引物扩增片段为394bp。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1 样品的采集
病死或扑杀的动物取肝脏或脾;待检的活动物,用注射器取血5~10mL,2~8℃保存,送实验室检测。
2.4.2
样品的处理 每份样品分别处理。2.4.2.1 组织样品处理
称取待检病料0.2g,置研磨器中剪碎并研磨,加入2mL消化液继续研磨。取已研磨好的待检病料上清100µL加入1.5 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4~16h。
2.4.2.2 待检菌的处理
267 取培养获得的菌落,重悬于生理盐水中。取其悬液100µL加入1.5mL灭菌离心管中,再加入500µL 消化液和10µL 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3 全血样品处理
待血凝后取上清放于离心管中,4℃ 8000 g离心5 分钟,取上清100µL,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4 阳性对照处理
取培养的炭疽杆菌,重悬于生理盐水中。取其悬液100µL,置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500µL消化液和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4.2.5 阴性对照处理
取灭菌双蒸水100µL,置1.5 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500µL 消化液10µl蛋白酶K溶液,混匀后,置55℃水浴中过夜。
2.5 DNA模板的提取
2.5.1 取出已处理的样品及阴、阳对照,加入600µL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用力颠倒10次混匀,12000g离心10分钟。
2.5.2 取上清置1.5mL灭菌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混匀,置液氮中3分钟。取出样品管,室温融化,15000rpm离心15
268 分钟。
2.5.3 弃上清,沿管壁缓缓滴入1ml 70%乙醇,轻轻旋转洗一次后倒掉,将离心管倒扣于吸水纸上1分钟,真空抽干15分钟(以无乙醇味为准)。
2.5.4 取出样品管,用50µL灭菌双蒸水溶解沉淀,作为模板备用。
2.6 PCR扩增
总体积20µl,取灭菌双蒸水8µl,2.5mmol/L dNTP、8pmol/µL扩增引物、15mmol/L氯化镁、10×PCR缓冲液、0.5单位TaqDNA聚合酶各2µL,2µL模板DNA。混匀,作好标记,加入矿物油20µL覆盖(有热盖的自动DNA热循环仪不用加矿物油)。扩增条件为94℃ 3分钟后,94℃ 30s,58℃ 30s,72℃ 30s循环35次,72℃延伸 5分钟。
2.7 电泳
将PCR扩增产物15µL混合3µL上样缓冲液,点样于1.5%琼脂糖凝胶孔中,以5V/cm电压于1×TAE缓冲液中电泳,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
2.8 结果判定
在阳性对照出现394bp扩增带、阴性对照无带出现(引物带除外)
269 时,试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出现394bp扩增带为炭疽杆菌阳性,否则为阴性。
270 附件2
无害化处理 炭疽动物尸体处理
应结合远离人们生活、水源等因素考虑,因地制宜,就地焚烧。如需移动尸体,先用5%福尔马林消毒尸体表面,然后搬运,并将原放置尸地及尸体天然孔出血及渗出物用5%福尔马林浸渍消毒数次,在搬运过程中避免污染沿途路段。焚烧时将尸体垫起,用油或木柴焚烧,要求燃烧彻底。无条件进行焚烧处理时,也可按规定进行深埋处理。粪肥、垫料、饲料的处理
被污染的粪肥、垫料、饲料等,应混以适量干碎草,在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处堆积彻底焚烧,然后取样检验,确认无害后,方可用作肥料。房屋、厩舍处理
开放式房屋、厩舍可用5%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三遍,每次浸渍2小时。也可用20%漂白粉液喷雾,200mL/m2作用2小时。对砖墙、土墙、地面污染严重处,在离开易燃品条件下,亦可先用酒精或汽油喷灯地毯式喷烧一遍,然后再用5%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三遍。
对可密闭房屋及室内橱柜、用具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在室 271 温18℃条件下,对每25~30m3空间,用10%浓甲醛液(内含37%甲醛气体)约4000mL,用电煮锅蒸4小时。蒸前先将门窗关闭,通风孔隙用高粘胶纸封严,工作人员戴专用防毒面具操作。密封8~12小时后,打开门窗换气,然后使用。
熏蒸消毒效果测定,可用浸有炭疽弱毒菌芽孢的纸片,放在含组氨酸的琼脂平皿上,待熏后取出置37℃培养24小时,如无细菌生长即认为消毒有效。
也可选择其它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如4%戊二醛(pH8.0~8.5)2小时浸洗、5%甲醛(约15%福尔马林)2小时、3% H2O22小时或过氧乙酸2小时。其中,H2O2和过氧乙酸不宜用于有血液存在的环境消毒;过氧乙酸不宜用于金属器械消毒。泥浆、粪汤处理
猪、牛等动物死亡污染的泥浆、粪汤,可用20%漂白粉液1份(处理物2份),作用2小时;或甲醛溶液50~100ml/m3比例加入,每天搅拌1~2次,消毒4天,即可撒到野外或田里,或掩埋处理(即作深埋处理)。污水处理
按水容量加入甲醛溶液,使其含甲醛液量达到5%,处理10小时;或用3%过氧乙酸处理4小时;或用氯胺或液态氯加入污水,于 272 pH4.0时加入有效氯量为4mg/L,30分钟可杀灭芽孢,一般加氯后作用2小时流放一次。土壤处理
炭疽动物倒毙处的土壤消毒,可用5%甲醛溶液500mL/m2消毒三次,每次2小时,间隔1小时。亦可用氯胺或10%漂白粉乳剂浸渍2小时,处理2次,间隔1小时。亦可先用酒精或柴油喷灯喷烧污染土地表面,然后再用5%甲醛溶液或漂白粉乳剂浸渍消毒。衣物、工具及其它器具处理
耐高温的衣物、工具、器具等可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在121℃高压蒸汽灭菌1小时;不耐高温的器具可用甲醛熏蒸,或用5%甲醛溶液浸渍消毒。运输工具、家具可用10%漂白粉液或1%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作用1~2小时。凡无使用价值的严重污染物品可用火彻底焚毁消毒。皮、毛处理
皮毛、猪鬃、马尾的消毒,采用97~98%的环氧乙烷、2%的CO2、1%的十二氟混合液体,加热后输入消毒容器内,经48小时渗透消毒,启开容器换气,检测消毒效果。但须注意,环氧乙烷的熔点很低(<0℃),在空气中浓度超过3%,遇明火即易燃烧发生爆炸,必须低温保存运输,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骨、角、蹄在制作肥料或其它原料前,均应彻底消毒。如采用
273 121℃高压蒸汽灭菌;或5%甲醛溶液浸泡;或用火焚烧。
274
第二篇:炭疽防治方案.
炭疽防治方案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类炭疽主要由患病或死亡的草食动物感染发病。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及特殊焦痂,周围组织水肿,纵膈及肺、脑膜、肠道的急性感染。三型均可伴发败血症,病死率较高。
一、病原学
炭疽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两端齐平,状如竹节,在动物体内常单个存在,或呈短链,无鞭毛,不能运动,有荚膜,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活体内则不能,因此死于炭疽病的尸体,不准解剖,应尽快焚烧或深埋。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菌落呈狮头状。本菌有三种抗原成分,分别为保护性抗原、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病原菌生长繁殖时分泌的炭疽毒素(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繁殖体与一般细菌相同,易被物理化学因素所杀灭,芽胞则抵抗力较强,室温干燥下能存活20余年,皮革内亦可活数年,120℃高压蒸气10分钟,干热140℃3小时可杀灭芽胞。但芽胞对氧化作用消毒剂较敏感,1∶2 500碘液10分钟可杀灭。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人类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马、羊、猪等。患病动物血液、痰、分泌物、排泄物可使人直接或间接感染。人与人的直接传染极少见。
(二)传播途径
1、经皮肤黏膜感染:常引起皮肤炭疽。主要是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肉、土壤及未经消毒的毛制品而感染。
2、经呼吸道传播,由吸入带炭疽杆菌芽胞的尘埃飞沫,可导致肺炭疽。
3、经消化道传播:由食用炭疽病死牲畜肉和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导致肠炭疽。
(三)流行特征
本病在欧、亚、美、非及大洋洲都有发生。凡有草食动物的地方,都有本病发生的可能,因此多见于农牧区。炭疽全年均可发生,农牧区7~9月为发病高峰,工业型炭疽常无季节性。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差异,但由于职业性接触的关系,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短12小时,长者可达12天。
1、皮肤炭疽: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感染处先出现痒性小丘疹,继而变为浆液性棕黑色疱疹,3~4日其中心出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形成黑色焦痂,周围组织水肿,病变发展,水肿区扩大,相继于焦痂周围再出现疱疹,坏死向深部及四周扩展,无痛感为其特点,不化脓。局部淋巴结肿痛。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继之肿胀消退,黑痂在1~2周后脱落,留下肉芽组织创面,经1~2周愈合成疤痕。
2、肺炭疽:起病急,轻度发热,干咳、胸痛、肌痛,2~4日后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紫绀、大汗,出现罗音及胸膜渗出液,胸水多血性。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或继发脑膜炎。死亡率极高,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一般死前神志清醒。
3、肠炭疽:本型少见。起病急,发热,烦躁不安,剧烈腹泻与呕吐,水样便及严重胃肠症状,大便呈血样,无里急后重,腹胀有压痛,时有腹膜体征。
三型都可并发败血症及合并脑膜炎型炭疽,症状和体征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唯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即可出现循环衰竭。脑脊液为混浊血性。
(二)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1)、皮肤炭疽。不明原因引起的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继而呈溃疡和黑痂及周围组织的广泛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
(2)、肺炭疽。不明原因引起的寒战、发热、呼吸困难、气急、咳嗽、咳血样痰、胸痛、休克。
(3)、肠炭疽。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呕吐物及粪便为血性。
2、确诊病例
(1)、病前半月内有牛、马、羊等牲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频繁接触史,或接触死家畜及其污染物,剥死畜皮,食死畜肉,或从事皮毛加工、屠宰及兽医工作。
(2)、从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涂片检查到革兰氏阳性两端平齐的大杆菌或分离到炭疽杆菌。
(3)、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菌苗接种除外)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实验诊断:疑似病例加(2)或(3)。
三、疫区处理
(一)、感染来源的确定与处理
病人被确诊患炭疽后,均应尽力确定其感染来源.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以避免继续发生感染。
1、采集流行病学资料
接诊疑似炭疽的病人时,须尽可能地询问其发病前的接触史,从而发现可疑的感染来源。
2、确定感染来源
对可疑的感染来源应采样进行细菌学检验,以确定是否确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在动物组织标本中,镜检发现炭疽芽孢杆菌;或在各种来源的标本中分离培养获得炭疽芽孢杆菌,可以确定为感染的来源。
3、感染来源的处理原则
对已确定的感染来源,进行以下处理: A.隔离与治疗病人; B.处理或隔离治疗病畜
C.消毒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物体和环境;
D.对在污染地区内或其周围活动的所有牲畜实施免疫接种,每年早春进行一次。
(二)、高危人群的防范
近期国内外邮政系统成了恐怖分子的主要袭击对象,从业人员也成了炭疽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从事分拣、开拆信件和包裹等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穿着工作服,佩带手套和口罩。接到可疑信件或包裹不要拆开,应立即封存并立即报告。
从事炭疽病人治疗、护理、检验及处理污染环境的专业工作者,应穿着防护服装,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如来不及接种疫苗,可采取药物预防。
(三)、炭疽病人处理原则
1、隔离:炭疽病人尤其是肺炭疽病人由做出疑似诊断时起,即应立即就地隔离,避免长距离运送病人。
2、治疗病人及接触者的治疗
首选青霉素G钠盐静脉滴注,恶性皮肤炭疽用量为800-1000万u/日。治疗肺炭疽、肠炭疽及并发败血症、脑膜炎用量为1000-2000万u/日,静脉滴注,并可加用氯霉素2g/日,分3次静脉滴注,或环丙沙星250mg,2次/日,静脉滴注或口服,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疗程两周以上。
对症治疗措施:(1)皮肤炭疽,局部用1:2000高锰酸钾湿敷,不用油纱布,或涂以1%龙胆素,2%碘伏,切忌挤压或切开引流,以防细菌扩散;(2)败血症,可以给激素,如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滴注,缓解中毒症状,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感染性休克;(3)脑膜炎、按化脓性脑膜炎处理,积极降温止痉、脱水、降颅压等,防止呼吸衰竭和脑疝;(4)高热,一般均需从静脉补充液体,发现DIC时,在监视凝血时间情况下,给予肝素及潘生丁;(5)重症炭疽病人,及早预防心功能不全,优先考虑预防性给予快速强心制剂毒毛旋花子甙丙。
(四)、接触者的管理
对被确定为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物品的接触者或炭疽病人接触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炭疽病人及炭疽杆菌污染物品的接触者应给予以医学观察,给予环丙沙星等口服抗生素预防;肺炭疽的密切接触者应隔离,并注射青霉素作为预防性治疗,剂量按一般治疗剂量;病人外围一定范围内的人群(非直接接触者),接种炭疽疫苗预防。
(五)、病人污染环境消毒
病人的废弃物品必须焚毁.所有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尽可能焚毁。污染的环境和不能焚毁的物品使用有效方法消毒(详见附录D)。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人所处的环境应行终末消毒。
(六)、病人尸体处理
炭疽病人死亡后,其口、鼻、肛门等腔道开口均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棉花或纱布塞紧,尸体用消毒剂浸泡的床单包裹,然后火化。
对病人使用的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一般情况下不需实施疫区封锁。
(七)、炭疽病畜及尸体的处理
病死牲畜的消毒:对因炭疽死亡的牲畜与其他动物的尸体不可肢解,即使是采样检查也不允许开放性采样,应该抽吸采样,或者在病畜采样后立即用烙铁熨烫伤口,防止其液体污染环境。在病死牲畜表面消毒后,尽可能整体焚毁。动物流出血液污染的土地,挖掘20cm的土壤,与消毒剂5:1比例混合填回。被污染的土地禁止再度挖掘和用于畜牧。
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家畜或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应严加隔离并由专人饲养治疗。一般家畜应以“不流血”的方式处死,尸体经表面消毒处理后火化。
(八)、炭疽芽孢污染的消毒
消毒原则污染物品的消毒:如果确实检出炭疽芽孢杆菌,检出细菌的物件应在公安机关取证后,焚烧或121摄氏度30分钟至2小时(视物件的大小)高压灭菌。其他物品价值不高者尽可能焚毁,不能销毁者以环氧乙烷消毒;病人及接触者穿着的表面衣物应焚毁。
污染外环境的消毒:以含氯或戊二醛的消毒剂反复处理,直到连续3次采样不能检出炭疽芽孢杆菌为止。
1、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消毒
炭疽病人和牲畜的排出物宜使用新配制的含氯消毒剂乳液消毒,可使用二倍量的20%漂白粉.或6%次氯酸钙(漂粉精)与排出物混合,作用12小时后再行处理。
2、污染表面消毒
污染物体的坚固表面.如墙面、地面,家具等.可喷雾或擦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如5-10%二氯异氰尿酸(优氯净)或氧化剂如2%过氧乙酸(每平方米表面8ml)。
3、污染毛皮、衣物或纺织品消毒
低价值的污染物品应尽可能焚毁,可耐高压消毒者可用高压灭菌器灭菌,无法用高压处理者,可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每立方米加入50 g环氧乙烷消毒。
4、污染水体消毒
被炭疽芽孢污染的水源应停止使用.使用含氯消毒剂使有效氯浓度达200mg/l,待检查不再存在炭疽芽孢杆菌后方可恢复使用。
5、污染土壤消毒
土壤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时应首先查明污染的范围,被污染的土地应避免耕耘、开挖和用于放牧牲畜。应使用20%漂白粉液每平方米1 000 ml,待漂白粉液渗入地面数小时后,将地表土20 cm挖起,坑内每平方米撤入漂白粉干粉20~40g,再将挖起的土壤与20%漂白粉液充分混合,填入挖出的坑中。
6、病房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或死亡,病房应以甲醛熏蒸处理。紧闭门窗后,按0.8kg/m甲醛加热蒸发,次日经通风处理后才能恢复使用。
7、消毒效果考核
消毒效果必须通过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连续三次取样,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所规定的程序,不能检出具有完整毒力的炭疽芽孢杆菌时方可认为已消除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四、病原学检查
2(一)、标本采集
1、新鲜标本:人的炭疽局部病灶渗出液可用灭菌的棉拭子涂擦后划血琼脂平板,或接种选择性培养基,亦可接种肉汤增菌。内脏炭疽如肠、肺型可取血液,炭疽脑膜炎可取脑脊液进行上述接种培养。若取肠炭疽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最好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同时用渗出液、血液、脑脊液直接涂片作荚膜染色镜检。
2、陈旧标本:若炭疽动物尸体已经腐败,或只能找到皮、骨、角、蹄,或掩埋的脏器,则应尽量找到有干血块的材料加以培养。最好用选择性培养基,以便排除其它杂菌干扰。
3、外环境标本
(1)、土壤标本的处理:漂浮集菌法,土壤标本采取500克左右,加入灭菌蒸馏水500-700毫升,在接近瓶口处,边加边搅拌,由于炭疽芽孢比重小,易集中漂浮于水面,吸上层漂浮液5毫升,在100℃隔水加热20分钟以杀死非芽孢菌,低速离心5分钟,取上清接种肉汤增菌18-24小时后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
(2)、污水直接离心取上层液及沉淀,加热处理后进行增菌,然后进行分离培养,挑选可疑菌落,按常规进行鉴定。
(3)、白色粉末标本:取适量标本,加灭菌生理盐水适量,沸水20分钟杀死非芽孢菌,然后进行分离培养。(4)、气溶胶:用空气采样器或用抽气机抽空气经肉汤洗滤。一般取300-500L(以30L/m抽气机连续抽10-20分钟)即可。肉汤臵温室培养。
(二)、实验方法:
1、荚膜染色。挑选灰白色集落,以铂金环挑之发粘,有拉丝现象,接种羊血清肉汤或去纤维的马血、兔血中,培养4-6小时,涂片作革兰氏染色和荚膜染色,镜下检查细菌和荚膜形态,亦可接种碳酸氢钠(含量为0.9%)琼脂培养基,放CO2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呈粘液(M)型集落,涂片检查细菌荚膜。
2、噬菌体裂解试验。取待检菌接种琼脂平皿,待稍干滴加炭疽诊断噬菌体,臵37℃培养10-18小时观察结果,如有明显噬菌斑即可噬菌裂解阳性。
3、青霉素抑菌试验。取每毫升100单位的青霉素溶液,按1:10加入溶化并冷却至45℃的琼脂中,立即倾注平板,待凝固后接种待检菌。或用滤纸片浸渍每毫升10单位的青霉素溶液,贴于涂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表面,臵37℃培育8-10小时,观察有无抑菌区带。除遇到抗青霉素株外,一般均能产生明显抑菌现象。
4、串珠试验。先制备琼脂板,将营养琼脂溶化后倾注平皿,待凝固后用手术刀切取琼脂片,大小为长、宽、厚相当(3cm×0.5cm×0.3cm),臵玻片中央,接种待检菌,均匀涂满,再取灭菌的滤纸条(1.5cm×0.5cm),浸渍新配制的青霉素溶液(10-100u/ml),不宜太湿,紧贴于接种菌琼脂片之一端,臵平皿中于37℃培养4-6小时。取出载玻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在有菌生长和抑菌区的临界线处,应有明显典型串珠形态。
5、动物试验。选用体重350-400克的健康豚鼠或体重2-2.5kg的健康家兔检测炭疽杆菌的致病力。豚鼠的感染剂量为100-500个芽孢,家兔为1000-5000个芽孢,宜用皮下注射,以便观察水肿反应特性。炭疽强毒菌一般于72小时内致死上述动物,死亡动物剖检可见脾脏充血肿大,皮下水肿,注射部位淋巴结肿大。在脾脏和淋巴结印片上可找到具有典型荚膜之炭疽杆菌。
(三)、鉴别实验
炭疽杆菌主要应与近缘菌相鉴别,如蜡样杆菌、蕈状杆菌、巨大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杆菌等的形态学与其极为近似。唯有炭疽芽孢杆菌在血琼脂平皿上无溶血环,无动力,不分解水杨素。一般对青霉素敏感。5-10单位即可抑制生长,0.1单位即可使菌体形成串珠形态。炭疽杆菌在体内有典型荚膜,或在含血清及碳酸氢钠培养基中,于CO2条件下培养,能形成粘液状集落,用多色美兰染色镜检,可见有荚膜形态。炭疽杆菌对AP631株噬菌体敏感,噬菌裂试验阳性。
第三篇:24.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口蹄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口蹄疫疫情确认、疫情处置、疫情监测、免疫、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口蹄疫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 流行病学特点
2.1.1.1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2.1.1.2 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2.1.1.3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2.1.2 临床症状
2.1.2.1 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2.1.2.2 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2.1.2.3 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2.1.2.4 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2.1.3 病理变化
2.1.3.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1.3.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2.1.4 病原学检测
2.1.4.1 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ELISA OIE 标准方法 附件一);
2.1.4.2 RT-PCR试验,检测阳性(采用国家确认的方法); 2.1.4.3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阳性(附件二); 2.1.4.4 病毒分离,鉴定阳性。2.1.5 血清学检测
2.1.5.1中和试验,抗体阳性;
2.1.5.2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2.1.5.3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感染抗体阳性;
2.1.5.4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抗体阳性(附件三)。2.2 结果判定 2.2.1 疑似口蹄疫病例
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指标之一,即可定为疑似口蹄疫病例。
2.2.2 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病原学检测方法任何一项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疑似口蹄疫病例,在不能获得病原学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未免疫家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或免疫家畜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
2.3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畜上述临床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赴现场进行核实。
2.3.1 疑似疫情的报告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认为疑似口蹄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病例时,采集病料(附件四),并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要时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3.2 确诊疫情的报告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报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兽医管理部门在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发生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诊断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时,将样本送至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2.4 疫情确认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结果,确认口蹄疫疫情。疫情处置
3.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
3.1.1疫点 为发病畜所在的地点。相对独立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畜所在的养殖场/户为疫点;散养畜以病畜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病畜所在的牧场及其活动场地为疫点;病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疫情,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在市场发生疫情,以病畜所在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3.1.2 疫区 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内的区域。3.1.3 受威胁区 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在疫区、受威胁区划分时,应考虑所在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河流、山脉等)。
3.2 疑似疫情的处置
对疫点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及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3.3 确诊疫情处置
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3.1 封锁
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由共同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锁令。
3.3.2 对疫点采取的措施
3.3.2.1 扑杀疫点内所有病畜及同群易感畜,并对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五);
3.3.2.2对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附件六);
3.3.2.3对被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附件七);
3.3.2.4 对发病前14天售出的家畜及其产品进行追踪,并做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3 对疫区采取的措施
3.3.3.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
3.3.3.2 所有易感畜进行紧急强制免疫,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3.3.3.3 关闭家畜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活畜进出疫区及产品运出疫区;
3.3.3.4对交通工具、畜舍及用具、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3.3.3.5对易感家畜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3.3.3.6 必要时,可对疫区内所有易感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3.4对受威胁区采取的措施
3.3.4.1 最后一次免疫超过一个月的所有易感畜,进行一次紧急强化免疫;
3.3.4.2 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3.3.5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按照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对疫情进行追踪溯源、扩散风险分析(附件八)。
3.3.6解除封锁 3.3.6.1封锁解除的条件
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
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解除的条件:疫点内最后1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连续观察至少14天没有新发病例;疫区、受威胁区紧急免疫接种完成;疫点经终末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疫情监测,结果为阴性。
3.3.6.2解除封锁的程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上述条件审验合格后,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
必要时由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验收。4 疫情监测
4.1 监测主体: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4.2 监测方法: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4.3 监测对象:以牛、羊、猪为主,必要时对其他动物监测。4.4 监测的范围
4.4.1 养殖场户、散养畜,交易市场、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活畜及产品。
4.4.2对种畜场、边境、隔离场、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家畜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方案按照当年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安排执行。
4.5疫区和受威胁区解除封锁后的监测 临床监测持续一年,反刍动物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每次间隔1个月,必要时对重点区域加大监测的强度。
4.6在监测过程中,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与评价,密切注意病毒的变异动态,及时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7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做好预警预报。
4.8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免疫
5.1 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5.2 预防免疫,按农业部制定的免疫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5.3 突发疫情时的紧急免疫按本规范有关条款进行。
5.4 所用疫苗必须采用农业部批准使用的产品,并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逐级供应。5.5 所有养殖场/户必须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包括免疫登记表、免疫证、免疫标识等)。
5.6 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对免疫畜群进行免疫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及时加强免疫。6 检疫监督 6.1 产地检疫
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接到报检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及时到场、到户实施检疫。检查合格后,收回动物免疫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 屠宰检疫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进行验证查物,证物相符检疫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宰后检疫合格,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3 种畜、非屠宰畜异地调运检疫
国内跨省调运包括种畜、乳用畜、非屠宰畜时,应当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起运前两周,进行一次口蹄疫强化免疫,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饲养。
6.4 监督管理
6.4.1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及产品凭检疫合格证(章)和动物标识运输、销售。
6.4.2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4.3 各地根据防控家畜口蹄疫的需要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家畜及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发现疫情,按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口蹄疫疫情认定和处置办法》相关规定处置。
6.4.4 由新血清型引发疫情时,加大监管力度,严禁疫区所在县及疫区周围50公里范围内的家畜及产品流动。在与新发疫情省份接壤的路口设置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卡实行24小时值班检查;对来自疫区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对非法运输的家畜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6.4.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转运、屠宰、加工、经营、食用口蹄疫病(死)畜及产品;未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允许,不得随意采样;不得在未经国家确认的实验室剖检分离、鉴定、保存病毒。保障措施
7.1各级政府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各项防治技术落实到位。
7.2各级财政和发改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免疫、监测、诊断、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防治技术工作经费落实。7.3各级兽医行政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按本技术规范,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及时培训和演练应急队伍。
7.4发生口蹄疫疫情时,在封锁、采样、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防止人为扩散。
第四篇: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of preventing pollution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2001-12-19 发布 2002-04-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前 言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制定。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共同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HJ/T81—2001主题内容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技术原则
2.1 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场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能力,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
2.2 对于无相应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必须配套建立具有相应加工(处理)能力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处理(置)机制。
2.3 畜禽养殖场的设置应符合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选址要求
3.1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3.1.1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3.1.2 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
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1.3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3.1.4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3.2 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避开3.1规定的禁建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3.1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4、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
4.1 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应实现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隔离,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禽畜尸体焚烧炉;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4.2 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
4.3 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干法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采用水冲粪、水泡。粪湿法清粪工艺的养殖场,要逐步改为干法清粪工艺。畜禽粪便的贮存
5.1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其恶臭及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2 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3 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畜禽粪便污染地下水。
5.4 对于种养结合的养殖场,畜禽粪便,贮存设施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本养殖场所产生粪便的总量。
5.5 贮存设施应采取设置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措施。污水的处理;
6.1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
污水资源化利用。
6.2 畜禽污水经治理后向环境中排放,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应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污水作为灌溉用水排入农田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净化 处理(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并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要求。
6.2.1 在畜禽养殖场与还田利用的农田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污水输送网络,通过车载或管道形式将处理(置)后的污水输送至农田,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污水输送沿途的弃、撒和跑、冒、滴、漏。
6.2.2 畜禽养殖场污水排入农田前必须进行预处理(采用格栅、厌氧、沉淀等工艺、流程),并应配套设置田间储存池,以解决农田在非施肥期间的污水出路问题,田间储存池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水的总量。
6.3 对没有充足土地消纳污水的畜禽养殖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下列综合利用措施;
6.3.1 经过生物发酵后,可浓缩制成商品液体有机肥料。
6.3.2 进行沼气发酵,对沼渣、沼液应尽可能实现综合利用,同时要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沼。渣及时清运至粪便贮存场所;沼液尽可能进行还田利用,不能还田利用并需外排的要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沼气发酵产物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
6.3 制取其它生物能源或进行其它类型的资源回,收综合利用,要避免二次污染,并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
6.4 污水的净化处理应根据养殖种养、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合理、适用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尽可能采用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达到回用标准或排放标准。
6.5 污水的消毒处理提倡采用非氯化的消毒措施,要注意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物。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
7.1土地利用
7.1.1畜禽粪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并且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后,才能进行土地利用,禁止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农田。
7.1.2经过处理的粪便作为土地的肥料或土壤调节剂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其用量不能超过作物当年生长所需养分的需求量。
在确定粪肥的最佳使用量时需要对土壤肥力和粪肥肥效进行测试评价,并应符合当地环境容量的要求。
7.1.3 对高降雨区、坡地及沙质容易产生径流和渗透性较强的土壤,不适宜施用粪肥或粪肥使用量过高易使粪肥流失引起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时,应禁止或暂停使用粪肥。
7.2 对没有充足土地消纳利用粪肥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建立集中处理畜禽粪便的有机肥厂或处理(置)机制。
7.2.1 固体粪肥的堆制可采用高温好—氧发酵或其它适用技术和方法,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蛔虫卵,缩短堆制时间,实现无害化。
7.2.2 高温好氧堆制法分自然堆制发酵法和机械强化发酵法,可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选用。8 饲料和饲养管理
8.1 畜禽养殖饲料应采用合理配方,如理想蛋白质体系配等,提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的排放量和粪的生产量。
8.2 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和植物提取液等活性物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恶臭气体的产生。
8.3 养殖场场区、畜禽舍、器械等消毒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消毒剂和消毒措施(包括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方法),防止产生氯代有机物及其它的二次污染物。病死畜禽尸体的处理与处置
9.1 病死畜禽尸体要及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9.2 病死禽畜尸体处理应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在养殖场比较集中盼地区;应集中设置焚烧设施;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9.3 不具备焚烧条件的养殖场应设置两个以上安全填埋井,填埋井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于2m,直径1m,井口加盖密封。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井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的监测
10.1 畜禽养殖场应安装水表,对厨水实行计量管理。
10.2 畜禽养殖场每年应至少两次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污水处理设施和粪便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提交排放污水、废气、恶臭以及粪肥的无害化指标的监测报告。
10.3 对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水质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10.4 排污口应设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规定的排污口标志。其它
养殖场防疫、化验等产生的危险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篇:绵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Sheep pox)和山羊痘(Goat 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绵羊痘和山羊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2.1 流行特点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1 天。
2.2.1 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胞。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2.2 非典型病例: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2.3 病理学诊断
2.3.1 剖检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2.3.2 组织学变化: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皮的棘细胞肿大、变性、胞浆空泡化。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4.1 病原学诊断
电镜检查和包涵体检查(见NY/T576)。
2.4.2 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见NY/T576)。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者疑似本病的病羊,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的有关规定执行。4 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的临床诊断结果,可做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4.1 发现或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对疑似病羊及同群羊应立即采取隔离、限制移动等防控措施。
4.2 当确诊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并通报毗邻地区。
4.2.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指病羊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羊所在的养殖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由疫点边缘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在实际划分疫区时,应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受威胁区:指疫区边缘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2.2 封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立即发布封锁令,对疫区进行封锁。
4.2.3 扑杀
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对疫点内的病羊及其同群羊彻底扑杀。
4.2.4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羊、扑杀羊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按照GB16548 执行;对病羊排泄物和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垫料、污水等均需通过焚烧、密封堆积发酵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病死羊、扑杀羊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须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2.5 紧急免疫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紧急免疫接种时,应遵循从受威胁区到疫区的顺序进行免疫。
4.2.6 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的羊群必须进行临床检查和血清学监测。
4.2.7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运)出的羊类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等应当立即开展追踪调查,一经查明立即按照GB16548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4.2.8 封锁令的解除
疫区内没有新的病例发生,疫点内所有病死羊、被扑杀的同群羊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21 天后,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见附件1),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发
布解除封锁令。
4.2.9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并完整建档。预防
以免疫为主,采取“扑杀与免疫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5.1 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
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2002]15号令)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加强种羊调运检疫管理。饲养场要控制人员、车辆和相关物品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
5.2 消毒
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羊舍、羊场环境、用具、饮水等应定期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场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
5.3 免疫
按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
所用疫苗必须是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疫苗。
5.4 监测
5.2.1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规定实施。
5.2.2 监测方法
非免疫区域:以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为主,结合病原鉴定。
免疫区域:以病原监测为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监测。
5.2.3 监测结果的处理
监测结果要及时汇总,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上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 检疫
5.5.1 按照GB16550执行。
5.5.2 引种检疫
国内异地引种时,应从非疫区引进,并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前隔离21天,并在调运前15天至4个月进行过免疫。
从国外引进动物,按国家有关进出口检疫规定实施检疫。
5.6消毒
对饲养场、屠宰厂(场)、交易市场、运输工具等要建立并实施严格的消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