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4 10: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

第一篇: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

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的通知

京劳职安发〔1998〕169号

各区、县劳动局,各局、总公司: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根据《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市政府97年12号令),特制定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北 京 市 劳 动 局 1998年9月16日

一、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急性中毒和特别重大事故后,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要立即将事故的基本情况用电话快速向劳动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报告后如有新情况可随时续报。

(一)凡属市劳动局直接监察的(市建工集团、市城建集团、市住宅建设开发集团、中建一局、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市城乡建设(集团)总公司、北京铁路分局、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市房地产管理局、首钢总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和北京矿务局)十二个局、总公司所属企业发生重伤、死亡、急性中毒、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直接向市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以下简称职安处)报告,并于3日内将《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报至市劳动局职安处。

(二)市劳动局直接监察以外的企业发生重伤、死亡、急性中毒、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的,企业或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立即向事故发生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科(以下简称职安科)报告;对于重、特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在向区、县劳动局职安科报告的同时向市劳动局职安处报告;区、县劳动局职安科接到死亡、重大死亡或特别重大事故后,应立即向市劳动局职安处报告。

(三)区、县劳动局职安科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急性中毒、特别重大事故后,5日内将《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报至市劳动局职安处。

(四)公休日、节假日或下班以后发生的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应直接向劳动局值班室报(市、区、县劳动局值班室电话见附件),值班室接到报告立即通知局内有关人员。

二、事故调查

市、区、县劳动局职安处、科接到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时限不超过4小时)。

(一)调查人员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测绘、拍照,收集伤亡事故目击者和现场人员的陈述和证言,索取有关生产、设备、工艺的资料和医疗部门对伤亡者诊断情况等资料。

(二)在确认事故的直接原因时涉及技术性较强的情况,事故单位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技术方面进行技术鉴定,所聘人员应征得劳动部门同意(向聘请单位或专家发出委托调查书)。根据鉴定结果及综合分析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劳动局在调查事故时,应至少委派2人进行调查取证。重伤、死亡事故调查应在20日内结束,3人以上死亡事故应在25日内结束,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束调查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调查人员要督促企业或主管部门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参加事故分析会。

(四)事故分析会后,企业依据事故分析会所确定的事故原因填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并在5日内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因工伤亡事故结案请示报至劳动局。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交叉事故,市、区县劳动局应责成有关单位组织事故联合调查组,并依据事故原因及责任责成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因工伤亡事故结案请示,与事故有关的其他单位上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的副本。

三、事故处理

(一)市、区县劳动局根据事故现场勘察的情况,可下达局部中止作业和限期整改的指令,以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对典型的事故应保留现场,组织召开适当范围的事故现场会,以促使企业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二)劳动局调查人员在参加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事故分析会时,首先确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是否正确,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是否妥当,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对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者处理意见有权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三)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应在30日内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和《申请结案的请示》报至劳动局。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接到重伤事故、死亡的报告书后,应在30日内批复。对于3人以上重、特大死亡事故,市劳动局接到重、特大死亡事故报告书后,90日内向市政府上报事故结案的请示,报请市政府批复结案。

(四)依据《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案件承办人提出经济处罚意见,并严格履行行政处罚程序,及时核实交款情况。企业经济确有困难,不能一次性缴纳罚款的,可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分期缴纳。

四、事故统计及归档

(一)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对因工伤亡事故资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归档,归档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1.卷内目录;

2.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式,由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部门自行编号);

3.送达回证(填写式两名承办人签字,受送达人不是法人的应说明收件人与法人的关系及姓名);

4.执法案件立案审批表(填写式、类别填:劳动保护安全监察,两名承办人签字,局长或委托正处长、科长审查后签字);

5.调查、现场、勘验、阅卷笔录(每起事故使用应适情而定,笔录应两名承办人签字);

6.告知笔录(填写式,凡欲处罚的必须作告知,处以3万以上的罚款必须制作听证告知通知书);

7.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包含事故照片、伤亡者的诊断证明);

8.结案批复文件(含原稿和正式批文);

9.调查报告(填写式,承办人需签字,审核人需填写审批意见后签字);

10.罚没款收据(原始收据和复印件);

11.执法案件结案审批表(局长或委托正处长、科长签字)。

(二)负责统计的人员必须及时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第二篇: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京经安监字2000年第987号)

一、事故报告企业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急性中毒和特别重大事故后,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要立即将事故的基本情况用电话快速向劳动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报告后如有新情况可随时续报。

(一)凡属市劳动局直接监察的(市建工集团、市城建集团、市住宅建设开发集团、中建一局、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市城乡建设(集团)总公司、北京铁路分局、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市房地产管理局、首钢总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和北京矿务局)十二个局、总公司所属企业发生重伤、死亡、急性中毒、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直接向市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以下简称职安处)报告,并于3日内将《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报至市劳动局职安处。

(二)市劳动局直接监察以外的企业发生重伤、死亡、急性中毒、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的,企业或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立即向事故发生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科(以下简称职安科)报告;对于重、特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在向区、县劳动局职安科报告的同时向市劳动局职安处报告;区、县劳动局职安科接到死亡、重大死亡或特别重大事故后,应立即向市劳动局职安处报告。

(三)区、县劳动局职安科在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急性中毒、特别重大事故后,5日内将《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报至市劳动局职安处。

(四)公休日、节假日或下班以后发生的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应直接向劳动局值班室报告(市、区、县劳动局值班室电话见附件),值班室接到报告立即通知局内有关人员。

二、事故调查市、区、县劳动局职安处、科接到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时限不超过4小时)。

(一)调查人员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测绘、拍照,收集伤亡事故目击者和现场人员的陈述和证言,索取有关生产、设备、工艺的资料和医疗部门对伤亡者诊断情况等资料。

(二)在确认事故的直接原因时涉及技术性较强的情况,事故单位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技术方面进行技术鉴定,所聘人员应征得劳动部门同意(向聘请单位或专家发出委托调查书)。根据鉴定结果及综合分析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劳动局在调查事故时,应至少委派2人进行调查取证。重伤、死亡事故调查应在20日内结束,3人以上死亡事故应在25日内结束,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束调查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调查人员要督促企业或主管部门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参加事故分析会。

(四)事故分析会后,企业依据事故分析会所确定的事故原因填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并在5日内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因工伤亡事故结案请示报至劳动局。

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交叉事故,市、区县劳动局应责成有关单位组织事故联合调查组,并依据事故原因及责任责成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因工伤亡事故结案请求,与事故有关的其他单位上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的副本。

三、事故处理

(一)市、区县劳动局根据事故现场勘察的情况,可下达局部中止作业和限期整改的指令,以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对典型的事故应保留现场,组织召开适当范围的事故现场会,以促使企业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二)劳动局调查人员在参加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事故分析会时,首先确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是否正确,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是否妥当,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对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者处理意见有权提出结论性的意见。

(三)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应在30日内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和《申请结案的请示》报至劳动局。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接到重伤事故、死亡的报告书后,应在30日内批复。

对于3人以上重、特大死亡事故,市劳动局接到重、特大死亡事故报告书后,90日内向市政府上报事故结案的请示,报请市政府批复结案。

(四)依据《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案件承办人提出经济处罚意见,并严格履行行政处罚程序,及时核实交款情况。企业经济确有困难,不能一次性缴纳罚款的,可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分期缴纳。

四、事故统计及归档

(一)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对因工伤亡事故资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归档,归档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1.卷内目录;

2.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式,由市、区、县劳动保护监察部门自行编号);

3.送达回证(填写式两名承办人签字,受送达人不是法人的应说明收件人与法人的关系及姓名);

4.执法案件立案审批表(填写式、类别填:劳动保护安全监察,两名承办人签字,局长或委托正处长、科长审查后签字);

5.调查、现场、勘验、阅卷笔录(每起事故使用应适情而定,笔录应两名承办人签字);

6.告知笔录(填写式,凡欲处罚的必须作告知,处以3万以上的罚款必须制作听证告知通知书);

7.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包含事故照片、伤亡者的诊断证明);

8.结案批复文件(含原稿和正式批文);

9.调查报告(填写式,承办人需签字,审核人需填写审批意见后签字);

10.罚没款收据(原始收据和复印件);

11.执法案件结案审批表(局长或委托正处长、科长签字)。

(二)负责统计的人员必须及时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市、区、县劳动局职安处(科)及值班室电话

第三篇:02辽宁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条例

辽宁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条例

发文单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3-1-13 执行日期:1993-1-13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五章 结案审批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职工生产安全,减少因工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职工因工伤亡事故(以下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者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单位的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我省境内一切企业事业单位。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伤亡事故处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其所属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坚持科学管理、文明生产,防止伤亡事故发生。

第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厂(矿)长、经理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八条 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安全生产事迹突出的企业事业单位;对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或者发生事故后抢救人员、财产、减轻损失的有功人员,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重伤或者死亡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在二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报告。对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收到报告的部门和工会必须在一小时内按系统逐级转报省有关部门和省总工会。对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死亡事故,省有关部门应当报告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主管部门不在我省或者无主管部门的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伤亡事故,按前款规定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

第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必须立即抢救人员和财产,保护现场。

因抢救人员、财产和防止事故扩大以及连续生产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详细纪录或者摄影、录像。

清理伤亡事故现场,必须征得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的同意。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必须在伤亡事故发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到达现场,有未按时到达现场的,到达现场的部门有权决定清理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十一条 发生轻伤、重伤事故,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和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 发生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由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由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会同设区的市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省主管部门、省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省总工会应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

主管部门不在我省或者无主管部门的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伤亡事故,根据伤亡情况,分别由市、县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及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

对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和专长;

(二)与所调查的伤亡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四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有关单位及人员了解情况,索取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预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第十五条 在事故调查中,应当查明事故性质、发生的原因、过程及人员伤亡情况:

(一)由于有关人员的过失造成的事故,为责任事故;

(二)由于不可抗力发生的事故,或者在发明创造、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为非责任事故。

第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必须严格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写出事故调查综合报告。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报告上签字。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原因以后,应当认定事故责任人,并提出处理意见。对事故的分析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有不同意见,劳动行政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对结论性意见有不同意见,应当报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第十八条 事故原因查清后,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防范措施,由发生事故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限期完成。

第十九条 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一)忽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

(二)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三)对职工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或者不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四)由于设施超过检修期限运行,造成伤亡事故的;

(五)没有安全卫生设施,劳动条件或者作业环境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造成伤亡事故的;

(六)未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造成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一)有事故隐患、生产作业条件恶劣,接到《劳动保护监察指令书》后,拖延、不改,造成伤亡事故的;

(二)违章指挥生产、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

(三)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操作规程,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

(四)因采购不合格原材料、设备、护品等,造成伤亡事故的;

(五)发现有伤亡事故险情,不立即报告,造成伤亡事故的;

(六)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人员应当从重处罚:

(一)发生重伤或者死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的;

(二)在事故调查中,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弄虚作假,或者嫁祸于人的;

(三)事故发生后,不及时组织抢救,造成次生灾害,致使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扩大的;

(四)事故发生后,不吸取教训,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五)袒护、包庇事故责任人的;

(六)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第二十三条 对有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的人员,分别情节轻重,按照或者比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凡已构成犯罪,被司法机关免予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分的人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第二十五条 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发生责任事故受记过、记大过处分不满六个月的;受撤职处分不满一年的;受留用察看处分尚未恢复为正式职工的,不得提职晋级。

第二十六条 对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除按照《辽宁省劳动保护监察暂行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外,并对有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被处罚的企业支付罚款,在企业留利中列支,不准列入成本或者营业外支出;被处罚的事业单位支付的罚款,已建立自有基金的,从自有基金中支出,没建立自有基金的,从事业经费中列支。

对有关负责人的经济处罚,单位不得核销。

罚款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结案审批

第三十条 轻伤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企业事业单位批复结案。

第三十一条 重伤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报告,经企业事业单位审查同意,报企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二条 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依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由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三条 一次死亡三至五人的事故,依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由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四条 一次死亡六人以上的事故,依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由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同意,转报省劳动行政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五条 主管部门不在我省或者没有主管部门的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伤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根据伤亡情况,分别报省、市、县劳动行政部门批复结案。

第三十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在伤亡事故批复结案前,应当征得同级工会的同意。

第三十七条 伤亡事故处理工作,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应当在九十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百八十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结案报告和批复文件,应当报送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备案。

第三十八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将伤亡事故统计数字报送统计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机关、团体发生伤亡事故,参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伤亡事故的界定办法由省劳动局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2年7月13日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辽宁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规范《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的通知

【正

文】:

通知

各区、县劳动局,各局、总公司:

为加强我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和作好事故档案管理工作,现将规范填报《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要求通知如下:

一、企业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后,要严格按照《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及《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同时,根据事故调查确认的事故严重级别,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填写《报告书》。企业的主管部门应对其《报告书》进行审核,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事故结案请示并附《报告书》3份(重大事故报10份)。

二、各地区、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及本通知附件的填报说明,按规范要求做好《报告书》的填报工作。

三、各区、县劳动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重伤以上事故必须要正式行文进行批复结案,并将事故的结案批复文件下发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各区、县劳动行政部门和企业均应对每起事故的有关材料归档留存。重伤、死亡事故的批复结案材料和事故报告书要及时上报市劳动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备案。

附件:

编 号:

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事故名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

审 核 人:_____________

填 报 时 间:_____________

一、企业详细名称:

通讯地址:

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联系电话:

二、企业经济类型: 国民经济行业: 隶属关系: 直接主管部门:

三、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四、事故地点:

五、事故类别:

六、事故的全部原因: 其中直接原因:

七、事故严重级别:

八、伤亡人员情况

------------------------------- | | | | |本工|伤害|伤害|用工|安全| | |姓名|性别|年龄|工程|种 | | | |教育|备注| | | | | |工龄|程度|部位|形式|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十、事故经过:

十一、事故原因分析:

十二、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十三、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十四、调查组成员:

------------------------ |姓 名| 单 位 | 职 务 | 签 字 | |----|-----|-----|-----| | | | | | |----|-----|-----|-----| | | | | | |----|-----|-----|-----| | | | | | ------------------------ 事故有关附件: 1.事故现场及死者照片;

2.事故现场示意图; 填写说明:

一、报告书纸张规格一律使用16开(B5复印纸),字体除封面使用3号黑体字外,其他项目均全部使用4号宋体字,打印时报告书左侧预留装订线。

二、报告书封面上编号一栏,由各级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编制,事故名称一栏,要写明伤亡人员姓名及后果。

(例***死亡事故;***重伤事故)

三、企业经济类型和国民经济行业两栏的填写,要按照原劳动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书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认真填写。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是:1.全民所有制;2.城镇集体所有制;3.乡村集体所有制;4.其他各种所有制(含三资企业);5.私营企业等五种类型。国民经济行业主要包括有:1.农业;2.工业;3.建筑业;4.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5.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6.其他等六种。

四、隶属关系一栏主要包括:1.中央在京企业;2.市属企业;3.区、县属企业;4.乡镇集体企业;5.其他企业(外省在京企业、部队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校办企业等)。

五、事故类别一栏按照原劳动部规定的19种类别填写。即:物体打击;提升、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其他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六、事故原因一栏的填写,要根据事故分析的结论将直接、主要和重要等项原因全部填写在本栏内。其中直接原因一栏按照原劳动部规定的11种类型填写。即: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其它。

七、事故严重级别一栏按照《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中所规定的6种级别填写,即: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特别重大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

八、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一栏请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的标准进行折算(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为6000日)。

九、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一栏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中所规定的项目填写。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包括: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财产损失价值三项费用的总和。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损失价值。

十、事故原因分析一栏要按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三个层次加以分析填报。

十一、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一栏要将针对事故原因分析制定的防范措施列表填写,主要项目包括:措施内容、落实时间、执行人员、检查人员。

十二、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一栏要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确定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

对责任者的行政处理意见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行政处分有以下七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厂籍。

十三、调查组人员一栏的填写要根据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将参加部门的人员列表并需本人签字。

第五篇: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试行)

北京市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调查处理程序(试行)

京经安监字[2000]987号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依法保证对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凡依据《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进行调查处理的因工重伤、死亡、重大死亡或急性中毒事故(以下简称“因工伤亡事故”),适用于本程序。

第三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根据职责权限,负责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条 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参与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五条 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由市、区、县经委(计经委)安全生产监察机构负责。

二、事故报告

第六条 企业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要将事故的基本情况立即以最快速的方式报告,并于事故发生之日起3日内上报《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

1.凡属市经委直接监察的局、总公司(集团)所属企业发生伤亡事故,直接向市经委报告。

2.市经委直接监察以外的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向事故发生地的区、县经委(计经委)报告;在本市非本企业注册地发生伤亡事故时,应同时向企业注册地的区、县经委(计经委)报告;对于重大死亡事故,同时向市经委报告。

3.在法定节假日及市、区、县经委(计经委)工作时间以外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依本条款第1、2项的规定,分别向市、区、县经委(计经委)值班室报告。

第七条 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时,对于无法确认是否构成因工伤亡事故及是否构成重伤(含)以上事故的,必须按本程序第六条的规定报告。

第八条 企业发生作伤亡事故后,依本程序第六。第七条报告的时限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报告后如有新情况可随时续报。

第九条 区、县经委(计经委)接到因工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经委报告。

法定节假日接到因工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经委值班室报告,并于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12时以前,将在此期间发生的事故详细情况向市经委报告。

第十条 区、县(计经委)在接到重伤、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在5日内将《企业职工重伤、死亡事故快报表》报至市经委。

3-12-

1第十一条 市经委在接到因工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和国家经贸委报告。

三、事故调查

第十二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指派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安全监察人员(以下称案件调查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第十三条 各区、县经委(计经委)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因工重大死亡事故,除及时向市经委报告外,同时要协助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市经委直接监察的企业发生因工重大死亡事故后,市经委可要求事故发生地的区、县经委(计经委)协同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调查伤亡事故时,应至少委派2名案件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取证。

第十五条 案件调查人员在进行调查取证时,应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第十六条 案件调查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对伤亡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拍照,收集伤亡事故目击者和现场人员的陈述和证言,索取相关生产、设备、工艺资料和医疗部门对伤亡者的诊断情况等资料,并根据实际需要制作“调查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等行政执法文书。

第十七条 案件调查人员确定所调查的事故属因工伤亡事故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报请所在行政批准立案。

第十八条 发生因工伤亡事故的企业,应在事故调查人员到达现场后,提供与事故有关的如下材料:

1.事故单位的营业证照及复印件;

2.有关经营承包经济合同;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

5.安全培训材料及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6.《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安全施工许可证》;

7.伤亡人员证件(包括特种作业证及外地进京务工人员就业证、身份证);

8.劳务用工注册手续;

9.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包括:伤亡人员的自然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等);

10.事故现场示意图;

11.案件调查人员要求提供的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十九条 区、县经委(计经委)在处理非本辖区注册的企业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时,应在接到事故报告之日起两日内将事故情况通报发生事故的企业注册地区、县经委(计经委)。

第二十条 调查取证过程中,对于涉及本案的情况需要向有关部门调取材料查阅的,应制作“调取材料通知书”;查阅完毕,应制作“退还材料通知书”,退还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委托其他组织调查事故相关内容或认定、鉴定证据的,应制作“委托调查书”进行委托。

委托事项应在被委托机关的有效职权范围内;委托鉴定事项的被委托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抽样取证的;应制作“抽样取证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 调查取证过程中对相关证据有灭失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可制作“登记保存物品审批表”,经要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登记保存。

第二十四条 对批准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制作“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登记保存物品清单”通知企业法定并使用“登记保存封条”予以封存。

第二十五条 对登记保存物品应于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之日起7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并制作“登记保存物品处理决定书”,通知企业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六条 案件调查人员对伤亡事故初步调查核实后,要根据《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对伤亡事故的性质及事故归属单位提出确认意见。

第二十七条 涉及两个以上企业的伤亡事故,根据有关规定确认事故的归属单位。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签订合同的甲方负主要直至全部责任:

1.与不具备签订合同资格的单位签订合同的;

2.签订的合同中对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或责任归属不清的;

3.对于甲乙双方达成的口头协议,调查过程中无法确认的;

4.把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的;

5.对分包的工程再次转发包的;

6.经案件调查人员确认的其它属甲方责任的。

第二十八条 属于举报的因工伤亡事故,以及企业迟报、瞒报事故,故意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造成事故责任无法确定、原因无法查清的,由迟报、瞒报及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的企业负事故的主要直至全部责任。

第二十九条 企业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企业或企业的主管部门应按《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涉及两个以上企业的交叉事故,负责本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可现成有关企业联合组成事故调查组,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也可现成事故有关企业各自成立调查组,并依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别填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可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

四、事故处理

第三十条 企业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应按照《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人员救治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三十一条 任何人员不得以抢救伤员等名义故意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

第三十二条 企业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其生产作业场所仍然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经委(计经委)可依法下达中止作业或限期整改指令书。

对发生因工伤亡事故的企业需要实施停产整顿的,应告知企业法定代表人,执行听证程序,并制作“提请处理违法行为书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以“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形式执行。

第三十三条 企业整改工作完成后,要向负责本事故处理的经委(计经委)提交复工申请,经复查或委托企业主管部门复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企业主管部门接受经委(计经委)委托,复相同意企业复工的,应作出同意复工的审批意见,并将审批意见及企业复工申请一并报经委(计经委)备案。

第三十四条 案件调查人员对典型的事故现场可提出予以保留,提请本行政机关或报请上一级行政机关组织召开适当范围的事故现场会,以促使更多的企业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第三十五条 案件调查人员结束现场勘察工作后,应提出对事故现场的处理意见。

事故现场未经负责本事故处理的经委(计经委)批准,不得恢复。

第三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应在《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规定的时限内,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并填报《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因故不能按期填报的,负责填报的企业应以书面形式申明理由,经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同意后,方可延期填报。

第三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在对事故原因、责任调查分析结束后,应及时征求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

第三十八条 案件调查人员应参加事故分析会,确认《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中对事故原因分析是否正确;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是否妥当;制定的防范措施是否切实有效。

经委(计经委)对事故原因分析及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有权提出结论性的意见,但依法应由司法机关处理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分析会上有关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完善后,以本企业的名义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和申请结案报告,于事故分析结案会后5日内上报本企业的主管部门。

第四十条 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应将下列材料作为《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的附件,一同上报: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事故现场示意图;

3.反映事故情况的相关照片;

4.事故伤亡人员的相关医疗诊断书;

5.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要求提供的与本事故有关的其它材料。第四十一条 企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上报的《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相关附件材料的及时性负责,并向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及相关附件材料各三份(重大伤亡事故各十份),于事故分析结案会后10日内报请结案。

无主管部门的企业直接将《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和申请结案报告,上报负责本事故调查处理的经委(计经委)。

第四十二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接到因工重伤事故、死亡事故调查结案请示后,应当在30日内批复。

对于因工重大死亡事故,市经委接到事故结案请示后,应当在90日内向市人民政府上报对该起事故调查结案请示,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复。

第四十三条 因工伤亡事故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

第四十四条 案件调查人员完成调查工作后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提出对事故的认定及行政处罚意见,报本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

第四十五条 对企业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较大数额罚款以及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对案情进行评议的,要作出评议记录或者会议纪要等文字记载。

第四十六条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应当告知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制作“告知笔录”。第四十七条 对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制作“送达回证”。

第四十八条 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听证程序的,应制作“听证告知书”送达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制作“送达回证”。

对要求听证的,应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北京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十九条 对发生因工伤亡事故的企业进行经济处罚,要填制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制的“行政处罚缴款书”。

第五十条 企业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后,其他行政机关已针对事故情况依法对其进行经济处罚的,负责此事故处理的市、区、县经委(计经委)不得再对其进行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五十一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要及时核实被实施经济处罚企业的缴款情况。企业确有困难,不能一次性缴纳罚款或者需要延期缴纳罚款的,可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款的书面申请和切实可行的缴款计划,报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经委(计经委)批准后,方可延期或者分期缴纳。

第五十二条 企业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经委(计经委)要在有效期限内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可以按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加处罚款。

第五十三条 案件调查人员对所调查的事故处理终结后,应及时制作“执法案件结案审批表”申请结案,并做好案件材料的归档工作。

五、事故统计及归档

第五十四条 市、区、县经委(计经委)对因工伤亡事故资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归档,归档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1.卷内目录表;

2.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式,由市、区、县安全监察部门自行编号);

3.送达回证(填写式,两名承办人签字,受达人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应注明收件人的职务);

4.执法案件立案审批表(填写式,类别填:劳动保护安全监察,两名承办人签字,主任或按程序接受委托的正处长、科长审查后签字);

5.调查、现场、勘验、阅卷笔录(每起事故使用应视情况而定,笔录应两名承办人签字);

6.告知笔录(填写式,凡欲处罚的必须作告知,处以3万元以上的罚款必须制作听证告知通知书);

7.《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及附件;

8.事故调查结案批复文件(含原稿和正式批文);

9.调查报告(填写式,承办人需签字,审核人需填写审批意见后签字);

10.行政处罚缴款书(财政部门返回的缴款收据及其复印件);

11.执法案件结案审批表(主任或按程序接受委托的正处长、科长签字)。

第五十五条 负责统计人员必须及时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六、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程序自二○○一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有事故处理相关规定与本程序不符的,依本程序执行。

第五十七条 本程序由北京市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下载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北京市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职工因工受伤处理的管理规定

    文汇重工1 关于职工因工受伤处理的管理规定 各部门、各项目部: 根据国家《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南通市《职工劳......

    云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实施办法

    云南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40324 【实施日期】 19940324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

    安徽省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理实施办法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4-05-20 【生效日期】1984-05-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1. 为了及时统计、报告、调查、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制度。 2. 职......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一、为了及时统计、报告、调查、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1. 总则 1.1 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职工伤亡事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中......

    伤亡事故处理原则

    一、 伤亡事故处理原则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责任事故 劳动安......

    安1-8、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资料(安1-8)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1.伤亡事故的范围和分类因工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与生产或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①职工从事生产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