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文化遗产志》非遗锡剧卷
《江苏文化遗产志》
锡剧卷
魏燕
资源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资源项目名称:锡剧 资源项目简介:
锡剧,江苏主要剧种之一,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地区三大剧种,被誉为“太湖一枝梅”。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在的区域及地理环境:
无锡是锡剧的发源地,锡剧在无锡萌芽、衍变和成长,锡剧艺术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与无锡秀丽富饶的地域环境紧密相连,受到无锡丰厚久远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滋养。锡剧的流行区域,以无锡为中心,传播到江苏省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上海的市区及嘉定、青浦、金山、松江,浙江的嘉兴、湖州,安徽的郎溪、当涂等地区。
历史渊源:
锡剧萌芽于清代中期,最早起源于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萌芽于清代中期,系无锡、常州一带乡间的山歌、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后逐步发展成为摊簧小戏,民国初年进入上海等城市后,发展为同场戏;先后从宝卷和弹词、京剧和徽剧中引进移植了许多剧目,也上演一些现实题材的时装、清装乡土戏。由乡村小戏逐渐发展成为正规的地方剧种。
基本内容: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韵味和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特征:
表演艺术以小生、花旦为主;簧调是锡剧的基本曲调,以后又创作和改编引进了大陆板、铃铃调、三角板、迷魂调、高拨子、南方调等数十种曲调,属曲牌联结和板式变化的综合性音乐体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和打击乐器等。
重要价值:
锡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传统艺术,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存续状况: 现无锡市域锡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除无锡市锡剧院外,还有江阴市锡剧团、宜兴市锡剧团、锡山锡剧团和惠山红花锡剧团。非专业的业余票友团体有近百个,业余锡剧演职人员有几千人。建有一座锡剧博物馆和戏楼。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锡剧专业每年由市政府出资专门培养锡剧学员。目前,无锡市锡剧院拥有一批锡剧项目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家一级演(职)员、二级演(职)员和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等国家和省级舞台艺术奖项的名角和新秀,具有厚实的保护传承锡剧艺术的实力。
第二篇:非遗、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非遗、文化遗产宣传标语: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印证过去,见证未来。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思尘封文明,扬华夏文化。
3、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5、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7、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8、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9、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10、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
1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12、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13、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保护文化遗产,古老历史重现。
14、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15、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1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17、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19、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20、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第三篇:非遗工作汇报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艺,保护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堰桥实验小学在2012年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并聘请中国泥人博物馆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存才、无锡市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徐瑞才、无锡市民协副主席、被誉为“江南百灵鸟”的吴歌大师唐建琴等数十位艺术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分门别类指导课题研究中的“吴歌剧社”、“阿福工坊”、“吴韵吟诵社”“乡音小学堂”“小脚丫寻寻团”等五个社团开展具体研究活动。
活动期间,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先后多次来校,深入班级学生中间,手把手地教学,学生在与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中,尽情吸取非遗文化的精髓,学校还在校园电视台开辟了一档用无锡方言播报的“老小讲劲头”栏目,并在校园里设立了一个“非遗小学堂”的宣传栏,堰小学子在一系列参观、访问、考察、调研等实践活动中,了解了无锡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悟无锡人民的勤劳勇敢、敢为人先、包容大度的精神,激发了爱乡爱国情感。
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作为中国人,传承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象征。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节目都充分体现了彩虹小学的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所追求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尖山马灯”是戴村镇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奇葩,已被列入浙江民族民间艺术(造型艺术)重点保护,从前在春节期间举行隆重的马灯盛会是戴村云石一带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传承者相继去世,能系统地表演马灯的艺人为数不多,马灯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保护和传承马灯文化,云石小学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校成为马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了解非遗知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民间文化,热爱民间文化,参与保护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情,丰富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据悉,该校还将把“尖山下马灯”编入校本教材,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小教育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北京回民学校“非遗进校园”的主题是“共赏非遗艺术,品鉴民族美食”,活动期间将举办“非遗”课程讲座、“非遗”小吃品鉴、“非遗”文化互动体验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人人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多彩童年”,享受“幸福人生”
北京回民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三年来重点打造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在学校制定的“课外活动计划”大课表中,“非遗”课程以其较为成熟的活动课程模式,有效带动了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的发展。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课外活动计划”的普及性、公益性、创新性等原则,挖掘社区、博物馆、文委等周边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3月18日,中国小屯教育集团铁西路小学特邀安阳殷都区被列为安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花炮拳的传承人栗如明、麦秆画的传承人黄艳泳、剪纸的传承人董焕娇、糖画的传承人李峰走进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
在活动现场,栗如明和他的徒弟们表演了徒手套路及刀、剑、棍、拐子、流星等各种拳械套路,精彩的表演引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麦秸工艺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采用中国盛产的优质麦秸,经过十几道工序经心制作而成,保留了麦秸的自然光泽,一幅幅古色古香、惟妙惟肖,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环保、典雅的赏心悦目的作品让学生赞叹不已;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是剪纸老人董焕娇的工具,几剪刀下去,一只蝴蝶就翩翩飞来;糖画展示区被学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见李峰师傅用铁勺蘸少许稀糖,便开始在白色大理石板上运腕走笔,如丝的流糖随着手腕时抖时顿、快慢高低构成不同的形状,顷刻间一幅幅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马”“鸡”“鱼”“蝴蝶”便跃然石板上,同学们争相索要。
本次活动得到了殷都区文化广播新闻和旅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学生们不仅看到了“货真价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与“非遗”项目亲密接触,与“非遗”名家面对面交流,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非遗”文化。据悉,安阳市铁西路小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核心学校,该校积极探索非遗校园传承,已经开展了书法、武术等许多社团活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是该校实验的内容之一。
第四篇:非遗主持词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共育民族教育之花签约仪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三五集团的王董事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这柳绿花红的六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回民小学迎来了尊贵的客人,他们是关工委 三五集团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献上少先队员最珍贵的礼物红领巾。
今天各位领导走进回民小学为我们送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
各位老师同学们,哈尔滨三五集团是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非遗展览基地。军人出身的王董事长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到零三五人书写一代楷模的文化报国情怀、他是将军文化、金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拓者他也是国家级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今天在王董事长的协助下让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心里,让我们携手并肩 “共建非遗传承基地,共育民族教育之花”签约仪式现在开始
首先有请王永年主任为我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二、王军董事长讲话
三、李校长讲话
四、学生代表发言
五、参观艺术大师的非遗作品。
学校是非以文化传承的沃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走进回民校园,我们深感荣幸!感谢领导的关怀,感谢王军爷爷对我 们少年儿童的关心和厚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金源大地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我们阿城发展的源头,是根。它是一个本土民众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是当地民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不管是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小学生,还是对于金都精神文化的发展,甚至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借次机会,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感谢领导给我们创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让我们接触更多的民间艺术,感受浓郁的地方气息;认识更多的民间艺人,追随睿智的思想光芒。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我们将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并不断地将其发扬光大!
“让非遗走进校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增进我们从小热爱家乡的文化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王爷爷的讲解,我们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也我们了解和热爱我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联建让我们的课堂内容更丰富,拓展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我大声的告诉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谢谢!
学生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希望在北京民协艺术家的培养和指导下,学校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小小艺术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尽一份力量。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来到大冯小学,民间艺人们为该校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乐翻了观看的老师和学生。
活动仪式上,海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姜凌授予大冯小学“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牌匾。在活动现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亮出绝活,舞龙舞狮、踩高跷、变脸、抖空竹、打莲湘、玩石锁、民间魔术等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不时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
该校张久明校长表示,学校将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事业中。
通过开展传承“非遗”活动,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学校围绕“非遗”特点,大力开展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文化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最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通过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学院师生互动交流,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热爱我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堂内容,拓展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后继有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尊敬的各级领导、专家、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启动仪式的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如今西方强势文化大举进入我们的生活之际,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我国也于2006年2月8日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而我市也在今年1月19日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加科学的进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工作。今天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更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来,从而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文化传承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传承、弘扬文化,这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任务。第一、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温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精髓,积极与文化部门联系,主动请师傅进门,作为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兼职教师。
二、温岭有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大奏鼓》,列入省级名录的《温岭石雕》《王氏大花灯》,还有列入台州级名录的《温岭滩簧》《温岭洒尺》等。我们可以通过传授内容,开展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
三、号召学生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资源共享,有序利用,让中华民族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广大。
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表态:只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只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有益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一定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圆满成功!
第五篇:赴江苏非遗展示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
赴江苏非遗展示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
为推进婺源非遗传承展示基地项目建设,2017年6月25-27日,婺源县文广新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群英、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揭凌峰等一行赴苏州、南京先后学习考察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省非遗馆(南京博物院5号馆),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点概况
1、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江苏省园博园内,2016年建成开馆,非遗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主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展馆将苏州的非遗资源融入寻常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生态苏州的一城”五个主题厅来多方位、多视角地演绎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厅“一刻”,撷取了昆曲入选第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香山帮走出国门、御窑金砖结缘天安门、宋锦惊艳APEC等4个瞬间来重温苏州非遗史上光耀世界的时刻。“一天”将众多非遗融于苏州人日常生活的一天,绘就了一幅幅别有韵味的苏州市井风情画。“一年”和“一生”,以春夏秋冬苏州的传统节俗为平台,以新生、婚俗、寿俗等人生重要礼仪为背景,结合展示非遗各类项目。“一城”,通过苏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大事记和苏州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布图,从“传承”及“传播”两个层面介绍苏州的非遗资源与保护工作。
2、南京市非遗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又名“ 甘熙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民间俗称“ 九十九间半”、“ 甘家大院”,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占地面积近万平米。2010年1月,南京市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2012年6月建成开放。
南京市民俗、非遗“双博馆”在展陈上主要有《一脉文心、千古流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南邦巨族、江南甲姓——金陵甘氏家庭历史陈列》、《榴开百子、百年好合——南京育儿、婚嫁习俗展示》、《梨园雅韵》、《金陵十八坊》等六个专题陈列,既有静态的展示,又有动态的展演。
3、江苏省非遗馆(南京博物院5号馆内)江苏省非遗馆是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中一院六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综合博物馆内搭建非遗馆的一次创新尝试,江苏省非遗馆主要包括江苏省非遗概览展厅(如意工坊)、民俗艺苑、老茶馆、剧场四个组成部分,是以活态为主、静态为辅,视频、音频等多种展览形式相结合主题展馆。
二、考察展馆建设亮点
1、苏州市非遗馆在建设理念上突破传统的一项目一展厅的陈展方式,以一刻、一天、一年、一生、一城为主线,以春、夏、秋、冬的传统节俗为平台,将诸多非遗项目串连起来,同时辅以众多的互动点播、投影、LED等多种现代科技的展陈方式和展现手段,如昆曲(戏台投影)、船拳(大型投影)、鼓吹堂(LED立体呈现)、轧神仙(观众互动)、微雕互动投影等等,给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2、南京市非遗馆设在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之一的“甘熙宅第”内。陈展内容上,既有静态的展示,又有动态的展演(昆曲、白局),观众可以在动静结合中体会老南京悠远的文化韵味。在形式上,采用了一定的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并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绝活表演,这种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可让观众收获亲身参与的乐趣,更好的满足观众对民俗、非遗文化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3、江苏省非遗馆除以墙面图片加多媒体的形式对非遗项目和民俗展示、介绍的基础上,还设有手工技艺类非遗展台,由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步骤,另外在非遗剧场和老茶馆还定期有表演类非遗项目的演出,民俗艺苑开设一系列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体验活动等。
三、考察的几点启示和思考
1、婺源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布展理念上可借鉴苏州市非遗馆的做法,在布展理念上进行创新,挖掘婺源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主题,将展示的非遗项目点线串联起来。
2、非遗展示要坚持静态与活态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将非遗项目直观的呈现给观众,同时兼顾非遗的互动性体验项目建设,通过体验的方式让观众得到提升。
3、非遗陈列一些具有观赏性特色项目展示要考虑传承人现场活态展示和文化体验互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