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研究详解
《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课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当今世界各国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纷纷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投入,将其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推手而置于特殊优先的地位。一些在国际性测试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教师提供持续和广泛的学习机会以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诸多因素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每个教师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一旦发掘出这个潜力,就会变成一种优势,变成学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性机能和动力支撑。高”专项研究,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近几年来我校一些骨干教师通过竞岗调往县城的学校,而新分配的专业教师少之又少,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我中学校的师资。从历次历届全区各年级检测情况看,我校的教学质量达不到全县中上等学校的水平,学生的学习落后面不小,部分学生文化水平低困扰了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这些与教师素质的低下和敬业精神的欠缺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样薄弱的教育基础和资源,严重地制约着本地各方面的发展。纵观全国发达地区不断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觉得一定要立足本地、根据本地区的教育实际,认真组织好“关注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提高教学质量”。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教师专业发展,在当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教师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能获得知识,充实自我;能实施研究改进教学;能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这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关注教师自身的需要,关注教师日常生活、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更多的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具有对自己周围场景“教育意义”的敏感性,具有协调诸种可能和现实因素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探究性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或途径,通过由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以确定教师自己的发展方式,从而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态取向。
3、课题的界定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趋向,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其本质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本课题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课堂教学行为、发展创新潜力等各方面获得提高。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和校本研训,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和在校本研训才能完成。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试验研究目标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造就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并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是各个中小学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因此,探求新课程条件下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学习型学校,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创办学习型学校,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通过抓思想教育,强化师德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
2、通过加强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步建立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分批分期地开展师资培训工作的体系。
3、依托校本研训,培养教研意识,建立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4、以反思教学为突破口,加强个案分析,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渐进化。
5、以优质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三)研究方法
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过程,主要用到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教育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变化情况。
2、个案法。通过个案的追踪研究和分析,探求个体专业化成长的规律和特点,产生示范性作用,推广先进经验。
3、统计法。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掌握普通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
4、测试法。通过专业技能测试、掌握专业化成长过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学生的测试,了解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取得的效果。
5、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总结和提炼符合学校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成立专题研究组织机构
成立以理化生教研组为核心的专题研究组织机构:
组 长;余芳柏
组 员: 聂汉良
任明文
王志民
2、调查研究
实验前,对全体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的专业水平情况,以增强研究
实验的针对性、可行性。
3、坚持舆论引导与名师引领 舆论为先导,名师为引领。
4、制定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好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求研究过程中,我们主
要采取了如下几种途径:
1、启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 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确定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规定了骨干教师的培养目的、标准和任务,引导全体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教研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岗位成才、岗位立业的热情,促进了广大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推行导师制度,结对互帮,互动学习,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大量骨干教师调动,一些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学校,如何使这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进而成为骨干教师,是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此,学校从 年秋季开始选拔了首批富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的 名同志为导师,与各青年教师结对互帮互学,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开展业务知识考试,促进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解决“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平常注意研究考试动向,多作会考模拟试卷,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激发了广大教师自学自研、虚心学习、钻研教材的自觉性,推动了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4、改进听课制度,防止作假现象的发生,鼓励教师听课互学共研,将听课互帮互学落到实处,促使了广大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实在在地完成听课学习活动,推动了学习化组织的构建。
5、实施课例研究,把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课堂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到人人参与课例研究、充分利用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全面推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教育新理论,更新教育新理念,学习教学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7、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教学反思和赛教活动,培养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推动由“教书匠”向“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8、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非学历进修,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实验步骤:
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课题研究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5年 9月至12 月):启动筹划。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设计研究措施和方法。第二阶段(2016年1 月至 3月):实施研究。把研究方案和措施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第三阶段(2016 年 4月至 2016年6月):结题总结。分析归纳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四、完成课题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学校以教学质量求生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靠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做保障。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学校领导要创建一种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自我做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做好带头与模范作用。
2、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有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再高的专业水平没有发挥出作用,工作效率也是等于零。所以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师德为先。
3、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专业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教师的成长总会伴随着自觉和不自觉行为,所以学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培训有效进行。
4、利用网络,自我成长。
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在这里,与名师对话、与同行交流。许多教师得益于网络教研,迅速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迅速地茁壮成长起来。
5、依托校本研训,培养教研意识
3、通过“导师制”的培养,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很快成长起来,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2004年毕业分配进校的 张老师,已连续承担了毕业班教学工作,成为了数学把关教师并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现被学校任命为 数学组组长。2003年毕业分配进校的 一位老师在担任了一届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后,主动申请到边远山区支教两年,受到被支教学校的高度评价。
4、以校本教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日渐突显。
5、通过在职进修与外出交流学习,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使全校教师本科学历达到了90%,上课教师合格率达到了100%,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得到提升,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证书张金涨同志,您于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三十日参加了“福建省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学习,经考核合格,被评为优秀学员,特发此状。
第三篇:2009年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材料
2009年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材料
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
您习惯的听评课关注了哪些方面? • 听课前做了哪些准备?
A.业务
B.物质
C.心理
…… • 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A.教师施教行为
a1 目标
a2内容
a3结构
a4手段 ……
B.学生学习行为
b1 情绪
b2参与度
b3学习进程……
C.课堂环境
D.教学效果
……
一、听课评课的目的 1.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2.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4.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 5.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新的界定
• 专业的日常生活 • 在职学习课程
• 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三、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
• 课前会议
• 课中观察 • 课后会议
——课堂观察
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观察,即日常观察。课堂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地观察目的,除了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课堂中事务洞察的深度和广度。特点: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选择性、情境性 要求:明确的目的
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
讲求一定的方法
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课前会议
课前会议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一般至少需要15分钟,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其目的在于 1 给参与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授课教师陈述上课内容主题、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其解决思路、教学设计大致结构,创新点和困惑,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然后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观察点等,明确合作观察的分工。最后分头设计观察工具。
课堂观察
课中观察指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现场之后,要遵守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采用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
课后会议
课后会议指在观察结束之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的过程。
课后会议一般分为自我反思、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和对话、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时间视情况而定,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被观察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对课前会议所制定的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自我反思。每位观察者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根据自己所采集的课堂观察的信息,提出基于有效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应用课堂观察研究课堂的基本过程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整教学行为 基于证据 作出推论 进入课中观察 选择/开发观察表确定 观察点)
四、目前普遍采取的听评课方式
(一)如何听课?
– 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1.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 业务准备:了解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了解授课教师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准备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 物质准备:课标、教科书、听课记录本、其他工具(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心理准备: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求全责备。
• 舆论准备:伦理学问题,要与授课教师沟通,使之不产生抵触、紧张情绪(如果必要的话)2.听课过程要“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观看、倾听、记录、思考)
• 关注教师的基本状态和施教行为。
以施教行为为例——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目标达成都如何?
(2)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3)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设计了哪些学生活动?
(5)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
• 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1)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哪些学习行为?
(2)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兴趣维持的情况?
(3)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4)学生的自主、互动、探究等学习方式是否有必要的时空保障?(5)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
……
• 记录:
教学环节,衔接过程、细节特色、板书提纲、点评批语、备注信息
• 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适当的预测和猜想、体察授课者的思想。
(二)如何评课
从教师角度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3.从教学结构上分析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析 6.从课堂管理分析
7.从课堂互动的状况分析 8.从课堂评价分析
9.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教学效果、课堂环境等方面发表评论。从学生角度
1.学习行为的类型及效果 2.学习习惯
3.学习状态
4.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从教师角度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 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关于目标本身)
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 从目标达成来看(关于目标的实现情况)
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触及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 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得当?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 • 是否关注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
• 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了必要的加工? • 是否把教材当做唯一的学习材料? • 是否整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3.从教学结构上分析
• 课堂中安排了哪些教学环节?各环节的时间比例?
• 教学环节的时间与教学任务是否匹配? • 是否安排了充分的学生活动时间?
• 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得当? • 重难点的教学与教学高潮的呈现是否匹配?
• 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整体教学结构是否流畅?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 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 是否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 是否有学生积极活动和参与的成分? • 多媒体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优化课堂? 5.从教学组织形式上分析
• 不同的组织形式(全班学习、小组讨论、独立学习)各占多少时间? • 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经验? • 是否建立了小组学习的规范?(含评价机制)• 是否考虑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6.从课堂管理分析
• • • • 是否有课堂规则? 如何表扬学生?
对违纪行为如何反应?
管理方式是否促进学生学习?
• 课堂整体氛围? 7.从课堂互动的状况分析
• 互动有哪些类型? • 互动如何展开?
• 师生平等的状态如何? 8.从课堂评价分析
• 评价主体是否多元?
• 评价是否考虑了态度和情感体验? • 评价手段方法是否多样?
9.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 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字迹美观?
• 教态是否从容大方?是否富有感染力?
• 教学语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是否富有启发性?语音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 • 运用教具,操作多媒体设备是否熟练、规范
从学生角度
1.学习行为的类型和效果
• 学生学习过程出现哪些学习行为?持续时间?多少学生出现该行为?
• 各种学习活动主要是哪些学生参与? • 各类行为的规范程度? • …… 2.学习习惯
• 听讲的习惯
• 做笔记的习惯 • 发表观点的习惯 • 思考的习惯 • 合作的习惯 • 提问的习惯
• 利用学习资源的习惯 • …… 3.学习状态
• 主动或被动?
• 积极或消极? • 自信或焦虑?
• 集中或涣散? • „„
各种状态分别出现在哪些时段? 4.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 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和参与人数?
• 完成任务的质量?是否有创新点或亮点? • 对核心概念和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 是否生成新问题? • …… 案例分析
课题: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授课教师:陈丙生(广州增城中学)课标要求: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体提供食物
和能量 主要教学环节:
小老师复习
有机物构建植物体(阅读、联系生活)
有机物为生活提供能量(模拟试验)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共同特征(讨论)
小结与练习(纸卡填空)
第四篇:如何提升教学能力
中小机构持续发展的核心秘诀: 积累优势 设计路径→重现→ 复制 →壁垒(优势)
人的成功取决于发挥它的优势 而不是解决问题
培训机构学生流通全景管控 1.新招(市场只能)(没市场部由教务做)
市场调研 ;课程体系 ;引流邀约 ;公开课 ;价值塑造 ; 首次付费
2.教学服务(教学职能)
预期管控 ;教学管控 ;满意管控 ; 留班管控(三大核心); 持续服务
3.口碑服务(教务职能)
可视化展示 ;扩课增值 ;消费升级 ; 转介绍
教务 与 教研
教务:抓指标(续班率,带班量,满班率);抓老师(周一到周五备课,练课,赛课,正课还原度)
抓家长(家长会,节日活动,教学可视化,公开课,讲座)教研:教学研发(教案,作业,试卷);师训(新教师培训方案,新教师培训执行);流程设计(教学管控流程,续班流程(配合教务))教研为教务提供支持。
打造完整的管控体系才能持续发展。
如何提升教师人均产能?
教学管控(如何上好一堂课)满意管控(八步教学法)留班管控(推班四步流程)如何上好一堂课? 教学管控
a教学(课程目标;旧知链接;新知讲授;注意力管理;讲题技能;目标考核)b班管(开班典礼;班规设计;角色设计;班管技巧;积分体系)
策略一:打造有内驱力的积分体系 孩子学习的动机:
第五篇:如何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
如何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正在逐步优化、精英化,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比较偏远山区的农村学校,教师精英化犹为迫在眉睫。近几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系列招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乡村优秀年轻教师知难而进,踊跃进取,通过招考进城、公务员等途径充分展示他们自身的才华,离开了乡村学校。看到这么多的教师都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偏僻的地方,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去工作,其他教师也都跃跃欲试,因此无法在农村安心工作,所以农村教学质量是越来越差。但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还离不开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因而,还战斗在农村的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
1,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使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外界丰厚的工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无疑对农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因而有的教师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及当前形势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水平,向扎根在山区的优秀教师,比如马宪华等同志学习,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在当今时代特别是在落后山区的重要意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要甘当人梯和红烛,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对工作要充满责任心,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从而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2,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积极性,设立一个乡村优秀教师奖,把奖励农村优秀教师的面尽量扩大一些,使他们在含辛茹苦工作的同时,心理上有一种会心的成就感,荣誉感,快乐感。精神的愉悦是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如果在精神力量的激励下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并以此为乐,相信我们的农村教师更会积极主动的想方设法去提升自身素质。
二、主动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高尚的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提高驾驭素质的关键。因为,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师业务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及语言表达、组织管理、教育科研及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等。要在这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条途径入手:
1,自修提高
这是最便利、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提高途径。教师知识的更新,专业素养的提高,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自修。据一项调查显示,95﹪的中青年教师都有自我提高的愿望。但处在比较贫穷偏远的山区,客观条件又制约了教师自我修养潜力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比如借阅学校专业书籍,自己订阅专业报刊杂志,同行间资源共享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也已经逐步走进了农村。俗话说,山中乾坤小,网上天地宽。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远程学习,了解当今世上很多通过其他途径无法了解的信息、资讯,更何况网上查询、网上学习、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通过电脑培训、操作等,既可以提高我们现代化教学-------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的能力,同时,又能开阔视野,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2,拜师学艺
为使自己在成长提高上少走弯路,迅速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作为农村教师,更应该拜师学艺,以求在业务上有人进行专门指导和培养。这比全靠自己独立摸索省时省力高效。关于这点,我认为,有三种途径可行。其一曰“走出去”。正因为我们是山村教师,偏于一隅,就更难与当代或当地的教育行家、名家进行交流学习,也就无法得到他们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更无法得到他们的悉心指点,因此,我们要打破“闭门造车”的传统,勇敢地走出去,聆听当地知名度高,教育卓有建树的专家的教诲,然后勤习不辍,这样,必定能够大大地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其二曰“请进来”。一个人拜师学艺毕竟受惠的是个人,而我们的教育工作特点之一就是团结协作,整体提高。独木难成林,万紫千红才是春。如果能够请进专家给我们以居高临下,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或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专家亲临现场具体指导,传经送宝,客观地说,我们便可充分利用专家的师资、技术、资源优势进行研修,访学,交流,实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其三曰“校内拜师,校外结对”。访名师,学名师尽管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捷径,但那毕竟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学校内部,年青教师应该多向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教学能力的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加之他们对同校年轻教师的指导、培养通常情况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双方的交流也能更充分,更自然,这是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方式。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如果农村学校能和城区的学校结成对,由城区学校对口指导乡村学校,或派优秀教师下乡指导,或乡村教师定期到城区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模式,我相信,农村教师素质将能得到很大提高。
3,积极实践。
教师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加强自身学习进修、自我提高的过程。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例如,教师要做好一堂优质课,事先必须有目的地查找相关的理论书籍和文献资料,寻找出一些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观点,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才能设计好一堂课。就这样,一边教学,一边研究,长此以往,理论结合实际,我们就会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使自己的业务素养大大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更应该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素养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为农区教育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