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5篇)

时间:2019-05-14 10: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

第一篇: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

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

一、定义

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的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一切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等特征的工业。

二、基本特征

1.地理位置:在市北区区域内。

2.环境形象:良好的建筑形象,和谐的生态环境。

3.发展空间:容积率相对较高的工业楼宇和园区,与都市中心区域内高价位的土地和相对密集的建筑楼群相容共存。

4.企业主体:集聚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信息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包括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

三、都市型工业园区、大楼认定标准

1.注册地和经营地均位于市北区区域内。

2.工业园区或工业大楼内70%以上的入住企业注册在当地行政区,90%以上的入住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工业大楼内或必须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等经营活动。

3.入住企业在2家以上,出租或出让建筑面积率经核定超过30%。

4.工业园区或工业大楼及其入住企业的一切活动符合市区环境与技术质量标准要求。

5.工业园区或工业大楼内房屋建筑结构符合城市建设标准。

6.整体形象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7.消防等安全措施和物业管理完整配套。

符合上述七条标准要求,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含1万平方米)以上,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大楼。

四、都市型工业企业认定标准

1、基本含义

都市型工业企业,是指知识、信息、技术和手工技能比较密集,又低能耗物耗、少污染和占地少的,适宜在都市生存与发展的工业企业,是现代制造与现代信息服务结合下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等活动的企业。

2.认定标准

符合以下四项条件的企业,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企业:

(1)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在市北区区域以内,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可以在区外,及其他地区;

(2)经营活动符合青岛市区环境与技术质量标准要求;

(3)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等生产性活动,属于知识、信息、技术和手工技能密集型的企业或公司。

五、都市型工业行业范围

1.基本范围

具有都市型工业基本特征的,一切按社会法则、环境法则和市场法则能够在市区内生存和发展的工业行业。

2.重点行业

轻加工型电子信息业(包括软件业)、小批量型服装服饰业、绿色食品加工制造业、绿色包装与现代印刷业、室内装饰装潢产品开发与组装业、化妆品及日用洗涤用品制造业、珠宝钻石等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品制造业、钟表制造业、模型与模具设计制作业,以及其他如设计业等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新兴行业。

六、都市型工业认定程序

1.认定主管部门

市北区工业办公室负责区内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大楼、工业企业的认定、政策解释及本区都市型工业企业的审查和管理工作。

2.认定程序

(1)向市北区工业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

(2)填报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大楼、企业登记表。

(3)根据认定条件和标准提供相应必要的证明或凭证材料。

(4)经审定合格后,颁发认定证书或挂牌。

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使用、招商引资、产业导向、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活动,保障园区建设单位、入住企业和管理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提供安全、整洁、美观的环境,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本区都市型工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都市型工业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都市型工业指依托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基本载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

基本特征为:

1、布局范围: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内。

2、环境形象:良好的建筑外形,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

3、生存空间:相对集中在都市型工业园区和工业楼宇。

4、特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

5、企业类型:多种所有制、多元化投资、以小企业为主体。

第三条 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

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基本载体,为都市型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园区”一般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大,配套设施较全的区域。“楼宇”一般指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的单幢工业用房。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基本标准为:

1、园区(楼宇)内人住企业在当地注册,合法经营,大部分企业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

2、园区(楼宇)房屋建筑结构符合本市工业建筑标准。

3、园区(楼宇)内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符合相关规定。

4、整体外形与城市建筑形态相和谐。

5、园区(楼宇)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

符合上述标准要求的,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并予以挂牌。建成后,每两年审核一次。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或摘牌。

第四条 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重点鼓励行业

1、电子信息产品研究、开发和组装;

2、软件开发、制造业;

3、服装服饰业;

4、广告印刷与包装业

5、钻石珠宝等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品业;

6、钟表眼镜业;

7、模型与模具设计制作业;

8、食品加工业;

9、室内装饰装潢产品设计、开发与组装业;

l0、化妆品及日用洗涤用品业;

11、其他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新兴行业;

第五条 承担本办法管理服务的主体是: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管理委员会或委托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管委会”),以及园区(楼宇)入住企业等。“管委会”负责对园区(楼宇)的统筹规划、对外招商、物业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务。人住企业购买或租赁厂房等生产设施,在园区(楼宇)内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园区(楼宇)管理服务的主要对象。

第六条 区都市型工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区都市工业园区(楼宇)的布局规划、产业导向,政策协调,以及制订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和落实扶持政策的职能部门,并负责对本办法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办公室设在区工业办公室,作为全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推进协调部门,区规划、财政、税务、工商、科技、环保、劳动、安全、工会等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为都市型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七条 园区(楼宇)的环境建设和形象改造须与城市建筑形态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因地制宜提高绿化覆盖面积。

第八条 园区(楼宇)内房屋建筑结构,以及水、电、煤、气、通信、道路等所需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必须完善,并符合工业用房使用标准。严禁以危棚简屋和报废机器设备对外招商引租。不符合建设使用标准且难以改造的,应尽快予以拆除。同时,要定期对房屋建筑、公共设施和共用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第九条 园区(楼字)必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疫、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等必要的措施,使之符合市有关规定。

第十条 园区(楼宇)管理机构应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入住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提供方便,鼓励入住企业就地注册。

第十一条 杜绝人住企业虚假注册登记,有以下现象之一的企业禁止入住:

1、不符合产业导向;

2、不符合环保要求;

3、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4、有违法经营行为。

第十二条 已建成的园区或楼宇,不得改变园区的用地性质。

第十三条 园区(楼宇)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管理办法,遵循安全、简便、公平、合理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园区管理制度。并应与入住企业签订包括安全、消防、环保、经济指标统计等要求在内的租赁或入住协议,以规范园区管理使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 园区(楼宇)的管理应当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方式,有条件的要建立园区(楼宇)中央安全监控系统。日常管理服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厂房管理;

2、设备管理;

3、环保管理;

4、安全消防管理;

5、公用设施管理;

6、绿化管理;

7、产品(物料)运输、仓储管理;

8、园区(楼宇)形象(含入住单位的司标、招牌、广告等)管理;

9、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安保管理;

l0、企业信息化网络管理;

11、其他必需加强管理服务的内容。

第十五条 入住企业在厂房装修、安装生产设备和工艺布置前,应将生产经营范围、主要设备、工艺以及有关图纸和施工方案等报园区(楼宇)管理部门审核及备案,涉及有关法规的需由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 入住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工业建筑的结构和使用性质。

第十七条 被租赁厂房的内部日常维修和设备保养一般应由入住单位自行负责;厂房的中修、大修由业主负责;公共部位和共用设备的养护维修由园区管理部门负责,各业主单位也可在物业租赁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公共维修基金,维修基金应由出租赁双方共同监管使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区都市型工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天津市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及入驻企业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4-06-01 【生效日期】2004-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及入驻企业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本市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的建设使用、招商引资、产业导向、企业认定、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活动,保障小区建设单位、入驻企业和管理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提供安全、整洁、美观的环境,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本市都市型工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都市型工业小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认定标准

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基本载体,为都市型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的建设要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工业小区”一般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大,配套设施较全的区域。“工业楼宇”一般指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的单幢工业用房。

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认定的基本标准为:

(一)注册地和经营地均位于本市外环线之内。

(二)工业小区(楼宇)内70%以上的入驻企业注册在当地行政区,90%以上的入驻企业在工业小区(楼宇)内必须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等相关经营活动。

(三)入驻企业在2家以上,出租或出让建筑面积经核定超过50%。

(四)工业小区(楼宇)内房屋建筑结构符合天津工业建筑标准。

(五)工业小区(楼宇)内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符合相关规定。

(六)工业小区(楼宇)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

符合上述标准要求,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含1万平方米),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小区;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可认定为都市型工业楼宇。

二、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管理办法

(一)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管理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小区(楼宇)的统筹规划、对外招商、物业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务。

(二)工业小区(楼宇)的环境建设和形象改造须与城市建筑形态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因地制宜提高绿化覆盖率。

(三)工业小区(楼宇)内房屋建筑结构,以及水、电、煤、气、通信、道路等所需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必须完善,并符合工业用房使用标准。严禁以危陋房屋和报废机器设备对外招商引租。不符合建设使用标准且难以改造的,应尽快予以拆除。同时,要定期对房屋建筑、公共设施和共用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四)工业小区(楼宇)必须完善、落实消防安全、卫生防疫、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等必要的措施,使之符合本市有关规定。

(五)工业小区(楼宇)管理机构应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入驻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提供方便,鼓励入驻企业就地注册。

(六)杜绝入驻企业虚假注册登记,有以下现象之一的企业禁止入驻:

1.不符合都市产业导向的;

2.不符合环保要求的;

3.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

4.有违法经营行为的。

(七)已建成并认定的都市工业小区(楼宇),未经市经委和市规划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小区的用地性质。

(八)工业小区(楼宇)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遵循安全、简便、公平、合理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小区管理制度。并应与入驻企业签订包括安全、消防、环保等要求在内的租赁或入驻协议,规范小区管理、使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九)工业小区(楼宇)实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有条件的要建立小区(楼宇)中央安全监控系统。日常管理服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厂房管理;

2.设备管理;

3.环保管理;

4.安全消防管理;

5.公用设施管理;

6.绿化管理;

7.产品(物料)运输、仓储管理;

8.小区(楼宇)形象(含入驻单位的司标、招牌、广告等)管理;

9.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安保管理;

10.企业信息化网络管理;

11.其他必须加强管理服务的内容。

(十)入驻企业在厂房装修、安装生产设备和工艺布置前,应将生产经营范围、主要设备、工艺以及有关图纸和施工方案等报工业小区(楼宇)管理部门审核及备案,涉及有关法规的需由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十一)入驻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工业建筑的结构和使用性质。

(十二)被租赁厂房的内部日常维修和设备保养一般应由入驻单位自行负责;厂房的中修、大修由业主负责;公共部位和共用设备的养护维修由小区管理部门负责,各业主单位也可在物业租赁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公共维修基金,维修基金应由租赁双方共同监管使用。

三、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入驻企业标准

(一)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注册,合法经营。

(二)符合我市都市工业产业导向。

(三)企业的环保、消防、安全、产品质量等符合天津市专项管理规定。

四、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及入驻企业认定程序

(一)认定主管部门:

市经委负责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的认定以及政策解释;各区经贸委负责本区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入驻企业的审核和管理工作。

(二)认定程序:

1.由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主办单位、入驻企业向所在区经贸委提交申请报告。

2.填报都市型工业小区、工业楼宇、入驻企业登记表。

3.根据认定条件和标准提供相应必要的证明或凭证材料。

4.由所在区经贸委按照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入驻企业标准对入驻企业进行审核认定,并报市经委备案;对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进行初步审核后报市经委审定。

5.市经委按照本标准审定合格后,颁发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认定证书,并予以挂牌。对认定的都市型工业小区(楼宇)每两年审核一次,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或予以摘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工业园区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探

工业园区推行标准化工作初探

工业园区是地方发展经济的主要平台,是提升城市综合竟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新疆近两年,为落实中央对口援疆一个省市建设一个园区的指示精神,新疆各地工业园区纷纷上马、升级,呈现一片出热火朝天的局面。但在大干快上的形势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要求不规范、评估不科学、建立随意、管理不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工业园区建设、评估、管理如何更加科学、有序,笔者认为引入和运用标准化工作是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一条有效路径。

一、新疆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在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一号文件锁定新型工业化,出台《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这在新疆尚属首次。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产业园区,提高园区对项目的吸纳和承载力、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力。

从1992年国家批准设立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园区建设开始起步。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园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园区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产业集群雏形已经显现。据了解,新疆现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园区59家,其中国家级9家,自治区级50家。入驻园区企业9973家,吸纳就业37.76万人。覆盖全疆14个地、州、市和阿拉尔、石河子两个县级直辖市。实际开发面积达到911.14平方公里。2012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8%。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668家。“十一五”时期,自治区加快重点园区建设步伐,批准建立的园区占70%以上。园区工业基本涵盖了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纺织、化工、电力、汽车、装备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自治区十大重点产业。

各园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商会、企业、社会办园区的多种发展模式,集中建设了以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库车石化园区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园区;以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富蕴矿业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特色资源工业园区;以江苏工业园、齐鲁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引进内地项目、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的对口援疆工业园区;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等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园区;依托运输大通道和交通枢纽、各类口岸建设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推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目前总体规模偏小、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聚和联动效应不明显。数据显示,我区园区工业在全部工业中所占比重不足1/4,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园区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3%,四川超过50%,广西、湖南、江西等均超过30%。

截至目前,我区尚有10个园区没有一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各地园区发展也不规范,部分地区园区建设流于形式,存在空壳园区的现象;部分地区园区建设遍地开花,存在“县县、乡乡”乃至“村村”建园区的现象。

2、园区面积过大,影响产业聚集功能。

一般认为,园区面积在10公里左右,较为合理。而在9家国家级园区中,规划总面积72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园区的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处于合理范围内。有42家自治区级园区,而总规划面积达179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园区总规划面积42.6平方公里,远超合理范围,势必削弱产业聚集功能。

3、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一方面,从各园区确定的优势主导行业来看,园区间产业结构同化现象明显,产品附加值低。根据测算,全区规模以上园区工业企业增加值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11.3%,石油加工业占3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2.3%,上述三大行业的增加值占园区工业的60%以上,缺乏新型现代化工业的领军产业,园区工业的质量、结构仍处于相对偏低层次。另一方面,我区园区普遍存在主业不突出、入驻企业关联性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的问题。

4、园区工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 整体来看,我区园区工业发展规模差异较大,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米东新区化工工业园、鄯善化工产业园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排名前10位的园区规模相当于其他31个园区的规模之和。区域间布局也极为不平衡,在经济发展规模排名前10位的园区,南疆只有2个。可以看出,我区各个地州基本处于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5、工业获利、发展和环境污染呈反比。

从经济规模与低碳发展水平方面看,我区工业园区主要表现为两种格局,一是多数园区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污染水平相对较高;二是我区部分园区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阿拉山口工业园区等工业盈利能力较好的园区,但低碳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园区工业产品生产主要建立在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之上,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困难较大。

三、工业园区推行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技术标准的作用和地位愈加突出,技术标准的竞争已成为世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标准化工作在推动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工业园区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加快工业园区经济建设,提档升级工业园区企业产品质量,以标准创新推动工业园区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工业园区产品和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

四、工业园区推行标准化工作建议

1、在工业园区设计、规划及建设初期引入标准化概念。标准是企业乃至区域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要解决目前新疆工业园区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的局面,应在工业园区设计、规划及建设初期就引入标准化概念。目前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主要都是各级政府主抓,要把工业园区标准化工作作为实施“质量兴区”战略的具体措施,纳入到政府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制定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设计、规划、建设地方标准,对园区布局规划、主导产业、产业机制、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品牌提升和园区功能等以标准的形式予以明确,并严格组织实施。

2、在工业园区企业推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企业工程

建立政府推动、部门服务、技术支撑、专家参与、企业实施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坚持企业为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行发展的企业标准体系。工业园区应选择一批标准化基础好的企业,帮助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通过重点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带动整个工业园区内企业科学发展。

3、构建园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方位服务工业园区企业。由于国内园区内大多数企业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本身没有能力实现服务配套,即使是大型企业也少有独自建立服务配套系统。而目前的国内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与入驻国内外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也制约了各地园区内企业的良性发展,阻碍了外来企业的投资。运用标准化手段对工业园区区容区貌、公共设施、安全保卫、节能环保、绿化、信息系统管理、客户服务、招商工作、企业投资咨询等园区公共服务实施管理,促使园区管理、公共服务达到统一、规范、有序,实现园区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提高园区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园区管理的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园区政府的“小服务”上升为“大服务”,将提升园区管理和政府服务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4、在园区推进标准创新工作,推动专利融入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大力支持园区核心专利持有人和技术创新者起草标准并核准其技术许可,实现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防止因标准缺失造成高额专利且受制于人。同时,要运用修改标准、绕过专利的手段,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现在不少园区对企业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都有明确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可充分利用。

新疆经济要跨越、要提升,工业是着力点,园区是主阵地。但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不能GDP数字上升,青山绿水不在。通过建立标准化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加快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促进我区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因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压力。

新疆标准化研究院

唐亦兵

第四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

附件1:

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标准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中小企业局、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27号)要求,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应满足以下五项基本条件:

1、产业链条完善。具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和较为完整的工业生态链条。园区经济规模和主导产业主要指标达到《江西省工业园区分类管理办法》中二类及以上园区标准。

2、循环经济突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到80%以上。

3、污染物达标排放。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严格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达100%,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低于1.2千克。

4、土地集约利用。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新建厂

房原则上在二层以上。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15亿元,每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不低于20亿元,每平方公里年利税总额不低于2亿元。新入园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投资强度不低于《江西省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标准。

5、生态环境良好。园区建设注重保护区域内的自然山体、林木、河流、湖泊,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良好。园区建筑富有地方特色,整体风格与周边区域环境相协调。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形成以林木为主体,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

第五篇:北京市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

北京市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京发〔2010〕9号)文件精神,加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工会工作站、团建工作站和妇联工作站(以下简称“商务楼宇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提升工作站服务功能和质量,增强商务楼宇社会管理实效,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楼宇区域和谐稳定,根据党的有关规章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指的商务楼宇工作站是党和政府在商务楼宇设立的综合性服务管理平台,主要开展党建及群团工作,提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条商务楼宇工作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系列文件要求,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商务楼宇党建工作和社会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覆盖面,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条工作目标。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专职人员、有经费保障、有规范制度、有作用发挥”的要求,大力推进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党建工作站、工会工作站、共青团工作站、妇联工作站建设,把党组织建在商务楼宇,把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商务楼宇,把群团组织引进商务楼宇。到2011年底,实现全市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工作全覆盖。第二章组织架构

第五条根据楼宇企业党组织和员工党员数量,成立商务楼宇党委或党总支、党支部。商务楼宇党组织一般由3至7名成员组成。党组织成员从商务楼宇工作站专职人员、楼宇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

第六条商务楼宇党组织是党在商务楼宇的基层组织,在所在街道(乡镇、科技园区)社会工作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商务楼宇工作站全面建设,指导楼宇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讨论决定本商务楼宇工作站服务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工作情况。

(三)领导商务楼宇工作站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商务楼宇工作站服务水平。

(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主动收集商务楼宇内社情民意。

(五)加强商务楼宇党建指导和协调工作。

(六)加强商务楼宇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商务楼宇内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第七条商务楼宇工作站涉及党建、社会事务、工会、团建和妇联等五方面服务管理职能。具体职责如下:

(一)党建工作职责

1、做好商务楼宇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党统数据情况。

2、负责指导商务楼宇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

3、负责接转楼宇内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入党申请书、收缴党费等党务工作,提供党务信息咨询服务。

4、协助楼宇内党组织做好党务工作者选拔和培养、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等工作。

5、组织开展党群共建活动,为楼宇内各种组织发展创造条件,为楼宇内企业、党员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二)社会工作职责

1、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科室办理商务楼宇内各种公共服务事项,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商务楼宇。

2、协助楼宇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办理所属员工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建立楼宇组织和员工需求台帐,依托街道职能部门,整合区域资源,动员楼宇内各类组织力量,开展便利服务活动,满足楼宇内组织和员工需求。

4、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和反映商务楼宇组织和员工意见和建议。协调治安、消防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楼宇内企业管理,维护商务楼宇安全稳定。

5、培育和壮大商务楼宇内公益性服务组织,支持和引导志愿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三)工会工作职责

1、依法开展楼宇内建会工作,发展工会会员,指导所辖工会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

2、指导协调楼宇工会组织向职工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工会工作的良好氛围。

3、掌握楼宇内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基本状况,开展职工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收集、反馈会员和已建会用人单位信息。

4、为楼宇内会员和职工提供信访接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生活求助、互助保障、文化教育等维权服务。

5、依法协调辖区劳动关系,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促进辖区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四)共青团工作职责

1、负责商务楼宇团建工作,指导商务楼宇两新组织建团,组织团员过组织生活,开展团员推优入党工作,做好团组织和团员基础数据统计工作。

2、负责商务楼宇青年人才工作,做好推优荐才工作,推荐优秀青年代表参与各级评优表彰活动。

3、加强对商务楼宇青年的组织引导,组织青年开展文化学习、联谊交友等文明、健康、有益的活动。

4、服务商务楼宇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中小企业开户等服务。

5、负责商务楼宇志愿者工作,组织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6、负责商务楼宇青年权益保护工作,整合各类资源,为青年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

7、负责商务楼宇内青年组织的联系和培育,指导青年组织开展活动并提供一定的支持。

(五)妇联工作职责

1、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团结、引导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妇女人才成长。

2、面向商务楼宇内女职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关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婚姻家庭、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咨询。

3、了解商务楼宇内女职工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积极向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商务楼宇内妇女意见、建议和要求。

4、为商务楼宇内妇女员工提供心理疏导、家教指导、交友联谊等服务项目,解决女性在身心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5、在商务楼宇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大力表彰商务楼宇内的优秀妇女典型,积极引导她们在岗位成才、岗位建功,在首都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6、增进妇女之间、妇女团体之间及其他妇女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和推动社会各界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第三章工作机制

第八条构建商务楼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楼宇员工民主自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协同力量互动的商务楼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对商务楼宇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推动形成以商务楼宇党组织为核心、以楼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为基础、以商务楼宇工作站为依托,楼宇各类组织协调、楼宇员工广泛参与的商务楼宇社会治理结构。

第九条完善商务楼宇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在街道(乡镇、科技园区)党(工)委,社会工作党委具体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商务楼宇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对商务楼宇工作站服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发挥党工委和政府的职能作用,整合区域资源,规范服务项目,扎实推进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社会保障、计生服务、文体教育、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商务楼宇所有组织,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第十条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反馈机制。通过座谈走访、听证会等形式,倾听楼宇企业和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掌握楼宇企业发展现状、员工思想动态,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楼宇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困难,及时整理上报影响楼宇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第十一条建立群众利益协调机制。领导和组织楼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员工建立沟通协商渠道,通过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等形式,增进沟通与了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楼宇和谐稳定。第十二条建立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商务楼宇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进行检查验收,对商务楼宇专职工作者进行考核评议。根据检查和考核结果,分别对商务楼宇工作站和工作人员实施奖惩。第四章运行保障

第十三条加强统筹协调。区(县)、街道(乡镇、科技园区)的党和政府要加强对商务楼宇工作站各项工作的领导,将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工作统筹考虑。把商务楼宇当作“竖立起来的社区”进行服务管理,当作小的经济开发区进行服务管理。第十四条加大经费投入。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要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返还为辅、楼宇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支持为补充的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工作站办公活动经费及工作人员待遇等必要的项目支出。要通过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等,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服务岗位、购买管理服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区县应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确定商务楼宇工作站工作经费具体标准,制定经费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办法,并逐步建立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第十五条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一站多能、一岗多责、定岗定责”的原则,按照每个商务楼宇工作站不少于3人的标准,统筹配备党务、政务、社务和群团建设等工作人员。完善补充、培养、使用、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加强商务楼宇工作站专职人员的日常管理。将商务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统一管理,与社区工作者同等待遇,推进商务楼宇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努力打造一支奉献意识强、服务水平高的商务楼宇工作者队伍。

第十六条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点,依托现有场所设施,整合阵地、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加快推进商务楼宇建立工作站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集约利用、资源共享,切实做到现有工作场所设施“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实行活动场所共用、设施资源共享。鼓励产权单位、物业公司无偿或廉价提供商务楼宇工作站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第十七条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商务楼宇工作站工作网站和楼宇党员信息库,将楼宇党员纳入区域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实施动态管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手机等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服务载体,探索实现网上工作部署、培训、党费交纳、公共服务咨询等多项功能,推动商务楼宇内党建工作学习资料电子化、活动通知短信化、组织生活在线化、信息发布网络化、意见征询论坛化建设。

第十八条推广项目式管理模式。坚持“经费随项目运转”的原则,采取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划拨商务楼宇活动经费。商务楼宇工作站结合楼宇实际,筹划和申报活动项目。街道(乡镇、科技园区)社会工作党委对街道辖区楼宇申报的项目进行集中评审后择优立项,分阶段划拨项目活动经费,项目结项后递交结项申请和活动完成报告。区、街道(乡镇、科技园区)对活动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优秀项目进行总结推广。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各区县、街道(乡镇、科技园区)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东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海东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提高入园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海东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海东......

    楼宇智能化 教师标准

    楼宇智能化教师培标准 一、指导思想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双师型教师追求的是各......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精选5篇)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1995年2月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5]10号批准1995年8月30日苏府[1995]90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

    楼宇经济税源管理办法

    **国税局楼宇经济税源管理 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楼宇经济税源征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结合**楼宇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局征管工作......

    楼宇物业管理办法2012516

    山东石大科技公司 楼宇管理办法后勤管理部 2012年5月8日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 楼宇物业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公司楼宇物业管理活动,保障公司化验、生产、营销、办公楼、员工......

    镇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镇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镇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各项工作程序,提高入园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促进其快速健康发......

    安吉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安吉县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为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管理,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园区建设与管理......

    标准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办法

    中铁二十四局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Ⅳ标三分部 标准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工程施工,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化,改善施工现场人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