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7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Ⅰ-8 孟姜女传说 河北省秦皇岛市 湖南省津市市
Ⅰ-9 董永传说 江苏省金坛市 山东省博兴县 Ⅰ-13 宝卷 江苏省靖江市(靖江宝卷、河西宝卷)甘肃省张掖市
Ⅰ-22 吴歌 上海市青浦区 江苏省无锡市
Ⅰ-31 谜语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灯谜)
二、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Ⅱ-4 蒙古族呼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地区
Ⅱ-7 畲族民歌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
Ⅱ-20 花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花儿)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Ⅱ-27 薅草锣鼓 江西省武宁县(武宁打鼓歌、湖北省宜昌市、宜昌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兴山县、宣恩县、兴山薅草锣鼓、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宣恩薅草锣鼓、四川省宣汉县 长阳山歌、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从江县、榕江县
Ⅱ-30 多声部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 瑶族蝴蝶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自治县、马山县 羌族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四川省松潘县、雅安市 苗族多声部民歌)贵州省台江县、剑河县
Ⅱ-34 古琴艺术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琴派、广陵琴派、扬州市、南京市、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南通市、镇江市
浙派、诸城派、岭南派)浙江省杭州市 山东省诸城市 广东省广州市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Ⅱ-37 唢呐艺术 河北省唐海县、(唐山花吹、丰宁满族吵子会、丰宁满族自治县 晋北鼓吹、上党八音会、山西省阳高县、忻州市、上党乐户班社、丹东鼓乐、长子县、壶关县 杨小班鼓吹乐棚、辽宁省丹东市 于都唢呐公婆吹、万载得胜鼓、黑龙江省肇州县 邹城平派鼓吹乐、沮水呜音、江西省于都县、万载县 呜音喇叭、远安呜音、青山唢呐、山东省邹城市
永城吹打、绥米唢呐)湖北省保康县、南漳县、远安县 湖南省湘潭县 重庆市綦江县 陕西省绥德县、米脂县
Ⅱ-40 江南丝竹 浙江省杭州市
Ⅱ-44 十番音乐 江苏省淮安市、江都市(楚州十番锣鼓、浙江省杭州市、遂昌县 邵伯锣鼓小牌子、福建省莆田市
楼塔细十番、遂昌昆曲十番、广东省佛山市 黄石惠洋十音、佛山十番、海南省海口市 海南八音器乐)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北省五峰 土家族自治县、鹤峰县
Ⅱ-59 冀中笙管乐 北京市大兴区(白庙村音乐会、雄县古乐、河北省雄县、固安县、小冯村音乐会、张庄音乐会、霸州市、廊坊市安次区、军卢村音乐会、东张务音乐会、文安县、任丘市、安新县、南响口梵呗音乐会、易县、定州市
里东庄音乐老会、辛安庄民间音乐会、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东韩村拾幡古乐、子位吹歌)
三、传统舞蹈(民间舞蹈,共计1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石景山区、丰台区(石景山太平鼓、怪村太平鼓)
Ⅲ-2 秧歌 山东省济阳县(济阳鼓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山西省临县、原平凤秧歌、汾阳地秧歌)原平市、汾阳市
Ⅲ-4 龙舞 河北省易县、曲周县(易县摆字龙灯、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曲周龙灯、金州龙舞、上海市松江区 舞草龙、骆山大龙、江苏省溧水县 兰溪断头龙、大田板灯龙、浙江省兰溪市 高龙、汝城香火龙、福建省大田县 九龙舞、埔寨火龙、人龙舞、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荷塘纱龙、乔林烟花火龙、湖南省汝城县、平江县 醉龙、黄龙溪火龙灯舞)广东省丰顺县、佛山市、江门市蓬江区、揭阳市、中山市 四川省双流县
Ⅲ-5 狮舞 北京市(白纸坊太狮、沧县狮舞、河北省沧县 小相狮舞、槐店文狮子、席狮舞、河南省巩义市、沈丘县
丰城岳家狮、布依族高台狮灯舞)广东省梅州市 江西省丰城市 贵州省兴义市
Ⅲ-7 傩舞 山西省寿阳县(寿阳爱社、祁门傩舞、安徽省祁门县 邵武傩舞、湛江傩舞、福建省邵武市 文县池哥昼、永靖七月跳会)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 甘肃省文县、永靖县
Ⅲ-9 高跷 辽宁省盖州市、大洼县(盖州高跷、上口子高跷、山东省泰安市 独杆跷、高抬火轿)河南省沁阳市
Ⅲ-16 滚灯 上海市奉贤区(奉贤滚灯、海盐滚灯)浙江省海盐县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北省来凤县(恩施摆手舞、酉阳摆手舞)重庆市酉阳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Ⅲ-19 弦子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依舞)
Ⅲ-20 锅庄舞 四川省石渠县、雅江县、(甘孜锅庄、马奈锅庄、新龙县、德格县、金川县 称多白龙卓舞、囊谦卓干玛)青海省称多县、囊谦县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雷山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榕江县、水城县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辽宁省铁岭市
Ⅲ-26 铜鼓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田林瑶族铜鼓舞、雷山 贵州省雷山县 苗族铜鼓舞)
四、传统戏剧(共计3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Ⅳ-4 潮剧 广东省揭阳市
160 Ⅳ-16 秦腔 甘肃省秦剧团
162 Ⅳ-18 晋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 山西省太原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长治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167 Ⅳ-23 豫剧(桑派)河北省邯郸市
170 Ⅳ-26 大平调 山东省东明县、菏泽市牡丹区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许昌市
172 Ⅳ-28 京剧 湖北省京剧院
175 Ⅳ-31 汉调二簧 湖北省竹溪县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北省荆州市
183 Ⅳ-39 乱弹 河北省威县(威县乱弹)
187 Ⅳ-43 柳子戏 河南省清丰县
188 Ⅳ-44 大弦戏 山东省菏泽市
192 Ⅳ-48 高甲戏(柯派)福建省晋江市
194 Ⅳ-50 四平调 山东省金乡县、成武县
195 Ⅳ-51 评剧 北京市中国评剧院 天津评剧院
197 Ⅳ-53 越剧(尹派)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镇江市
207 Ⅳ-63 柳琴戏 江苏省徐州市 山东省临沂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湖北省阳新县
213 Ⅳ-69 曲子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14 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蔚县(蔚县秧歌、祁太秧歌、山西省祁县、太谷县、襄垣县、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武乡县、壶关县
215 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洪洞县(洪洞道情、沾化渔鼓戏)山东省沾化县
217 Ⅳ-73 二人台 陕西省府谷县
221 Ⅳ-77 灯戏 湖北省恩施市
222 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独山县 云南省花灯剧团、弥渡县、姚安 县、元谋县
224 Ⅳ-80 藏戏 四川省德格县、巴塘县、色达县(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戏、色达藏戏、青海马背藏戏)
226 Ⅳ-82 壮剧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227 Ⅳ-83 侗戏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233 Ⅳ-89 傩戏 江西省万载县(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湖北省鹤峰县、恩施市
235 Ⅳ-91 皮影戏 北京市宣武区(北京皮影戏、河间皮影 河北省河间市戏、岫岩皮影戏、盖州皮 辽宁省鞍山市、盖州市
影戏、望奎县皮影戏、泰 黑龙江省望奎县 山皮影戏、济南皮影戏、山东省泰安市、济南市、定陶县定陶皮影、罗山皮影戏、河南省罗山县 湖南皮影戏、四川皮影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衡山县戏、河湟皮影戏)四川省阆中市、南部县青海省
236 Ⅳ-92 木偶戏 山西省孝义市(孝义木偶戏、杖头木偶 江苏省扬州市戏、平阳木偶戏、单档布 浙江省平阳县、苍南县
袋戏、湖南杖头木偶戏、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 五华提线木偶、文昌公仔 广东省梅州市 戏、三江公仔戏)海南省文昌市、海口市
五、曲艺(共计1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1 苏州评弹 上海市书场工作者协会(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240 Ⅴ-4 山东大鼓 河北省鸡泽县、威县(梨花大鼓)
241 Ⅴ-5 西河大鼓 河北省廊坊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锦州市、瓦房店市、岫岩 满族自治县 吉林省榆树市 黑龙江省五常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河北省廊坊市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青岛市
254 Ⅴ-18 摊簧 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杭州摊簧、绍兴摊簧)
255 Ⅴ-19 贤孝 青海省西宁市(西宁贤孝)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菏泽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270 Ⅴ-34 歌册 广东省潮州市(潮州歌册)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黑龙江省绥棱县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 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281 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共计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5 Ⅵ-3 中幡 河北省香河县、正定县(安头屯中幡、正定高照、福建省建瓯市 建瓯挑幡)
288 Ⅵ-6 线狮 浙江省永康市、仙居县(九狮图)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劈挂拳、燕青拳、孟村 八极拳)
293 Ⅵ-11 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武氏太极拳)
七、传统美术(民间美术,共计1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13 Ⅶ-14 藏族唐卡 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墨竹工卡县(昌都嘎玛嘎赤画派、墨 甘肃省夏河县 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甘
南藏族唐卡)
314 Ⅶ-15 内画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内画鼻烟壶、广东 广东省汕头市 内画)
315 Ⅶ-16 剪纸 山西省广灵县(广灵染色剪纸、和林格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尔剪纸、庄河剪纸、岫岩 辽宁省庄河市、岫岩满族自治 满族剪纸、建平剪纸、新 县、建平县、新宾满族自治县 宾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剪 吉林省通化市 纸、方正剪纸、上海剪 黑龙江省方正县 纸、南京剪纸、徐州剪 上海市徐汇区 纸、金坛刻纸、浦江剪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金坛市 纸、阜阳剪纸、漳浦剪 浙江省浦江县 纸、泉州(李尧宝)刻 安徽省阜阳市 纸、柘荣剪纸、瑞昌剪 福建省漳浦县、泉州市、柘荣县 纸、莒县过门笺、滨州民 江西省瑞昌市 间剪纸、高密剪纸、烟台 山东省莒县、滨州市、高密市、剪纸、灵宝剪纸、卢氏剪 烟台市 纸、辉县剪纸、孝感雕花 河南省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 剪纸、鄂州雕花剪纸、仙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鄂州市、桃雕花剪纸、踏虎凿花、仙桃市 苗族剪纸、庆阳剪纸)湖南省泸溪县 贵州省剑河县 甘肃省镇原县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无锡精微绣、南通仿真绣)
320 Ⅶ-21 蜀绣 重庆市渝中区
321 Ⅶ-22 苗绣 贵州省凯里市
324 Ⅶ-25 挑花 安徽省望江县(望江挑花、花瑶挑花)湖南省溆浦县
325 Ⅶ-26 香包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香包)
337 Ⅶ-38 砖雕 山西省清徐县(山西民居砖雕)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341 Ⅶ-42 黄杨木雕 上海市徐汇区
343 Ⅶ-44 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泉州市(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345 Ⅶ-46 竹刻 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无锡留青竹刻、常州留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青竹刻、黄岩翻簧竹雕、四川省江安县 江安竹簧)
346 Ⅶ-47 泥塑 河北省玉田县(玉田泥塑、苏州泥塑、江苏省苏州市 聂家庄泥塑、大吴泥塑、山东省高密市 徐氏泥彩塑、苗族泥哨、广东省潮安县 杨氏家庭泥塑)四川省大英县 贵州省黄平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349 Ⅶ-50 灯彩 北京市崇文区、朝阳区(北京灯彩、上海灯彩、上海市卢湾区 秦淮灯彩、苏州灯彩、佛 江苏省句容市、苏州市 山彩灯、潮州花灯、洛阳 广东省佛山市、潮州市湘桥区 宫灯、汴京灯笼张)河南省洛阳市、开封市
350 Ⅶ-51 竹编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竹编、舒席、瑞昌 安徽省舒城县 竹编、梁平竹帘、渠县刘 江西省瑞昌市 氏竹编、青神竹编、瓷胎 重庆市梁平县 竹编)四川省渠县、青神县、邛崃市
八、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技艺
373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塔城 地区、英吉沙县
374 Ⅷ-24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湖南省凤凰县、邵阳县
375 Ⅷ-25 蜡染技艺 贵州省安顺市
376 Ⅷ-26 扎染技艺 四川省自贡市(自贡扎染技艺)
380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
385 Ⅷ-35 生铁冶铸技艺 河北省泊头市(干模铸造技艺)
388 Ⅷ-38 剪刀锻制技艺 北京市(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
390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 贵州省黄平县(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彝 四川省布拖县 族银饰制作技艺)
394 Ⅷ-44 弓箭制作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395 Ⅷ-45 家具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东省广州市 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396 Ⅷ-46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
400 Ⅷ-50 雕漆技艺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411 Ⅷ-61 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420 Ⅷ-70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潜山县、岳西县
421 Ⅷ-71 竹纸制作技艺 福建省将乐县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艺 上海书画出版社
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福建省连城县
430 Ⅷ-80 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
431 Ⅷ-81 制扇技艺 浙江省杭州市(王星记扇、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县 龚扇)四川省自贡市
432 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北京剧装厂
433 Ⅷ-83 桦树皮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
作技艺)
436 Ⅷ-86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河北省井陉县(南张井老虎火、万载花 江西省万载县、上栗县 炮制作技艺、萍乡烟花制 陕西省蒲城县、洋县 作技艺、蒲城杆火技艺、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438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天津市南开区 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九、传统医药(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2 Ⅸ-3 中药炮制技术 河南省焦作市(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四川省成都市 中药炮制技艺)
443 Ⅸ-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山西省太谷县(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山东省东阿县、平阴县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廖氏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 化风丹制作技艺)
444 Ⅸ-5 针灸 重庆市渝中区(刘氏刺熨疗法)
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 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宫廷正骨、罗氏正骨法、北京市朝阳区 石氏伤科疗法、平乐郭氏 上海市黄浦区 正骨法)河南省洛阳市 广东省深圳市
448 Ⅸ-9 藏医药 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西藏自治(藏医外治法、藏医尿诊 区山南地区藏医院 法、藏医药浴疗法、甘南 青海省藏医院 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甘肃省碌曲县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 艺、藏药珊瑚七十味丸配 藏药厂、西藏自治区雄巴拉曲神 伍技艺、藏药阿如拉炮制 水藏药厂 技艺、七十味珍珠丸赛太 青海省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炮制技艺)
十、民俗(共计1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50 Ⅹ-2 清明节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会船)
451 Ⅹ-3 端午节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划龙船习俗、五常龙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舟胜会、安海嗦啰嗹习俗 福建省晋江市 452 Ⅹ-4 七夕节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
453 Ⅹ-5 中秋节 福建省厦门市(中秋博饼、佛山秋色)广东省佛山市
456 Ⅹ-8 傣族泼水节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473 Ⅹ-25 侗族萨玛节 贵州省黎平县
480 Ⅹ-32 黄帝祭典 河南省新郑市(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481 Ⅹ-33 炎帝祭典 陕西省宝鸡市
484 Ⅹ-36 妈祖祭典 天津市民俗博物馆(天津皇会)
496 Ⅹ-48 那达慕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
497 Ⅹ-49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阿(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 克苏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 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 密市 西热甫、维吾尔族塔合麦 西热甫、维吾尔族阔克麦 西热甫)
502 Ⅹ-54 民间社火 河北省井陉县、永年县(桃林坪花脸社火、永年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义县、抬花桌、本溪社火、义县 朝阳县 社火、朝阳社火、浚县民 河南省浚县 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陕西省洋县
503 Ⅹ-55 蒙古族婚礼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西(阿日奔苏木婚礼、乌珠 乌珠穆沁旗 穆沁婚礼、蒙古族婚俗)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508 Ⅹ-60 药市习俗 江西省樟树市(樟树药俗、百泉药会、河南省辉县市、禹州市 禹州药会)
513 Ⅹ-65 苗族服饰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省桐梓县、安顺市西秀区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纳雍 县、剑河县、台江县、榕江县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丹寨县
(注:本扩展项目名录的序号、编号均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序号和编号)
第二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Ⅰ—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Ⅰ—
23Ⅰ—
34Ⅰ—
45Ⅰ—
56Ⅰ—6
Ⅰ—7
Ⅰ—8
9Ⅰ—9
Ⅰ—10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2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Ⅰ—1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Ⅰ—1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Ⅰ—1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Ⅰ—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Ⅰ—2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
公室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Ⅰ—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Ⅱ—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Ⅱ—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Ⅱ—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Ⅱ—17
傈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县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Ⅱ—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Ⅱ—2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Ⅱ—2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Ⅱ—2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Ⅱ—52 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 丰县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
4Ⅲ—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
5Ⅲ—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Ⅲ—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Ⅲ—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Ⅲ—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
(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
舞)
1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普宁英歌、潮阳英歌)11
2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跷、苦水高高跷)甘肃省永登县
3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
4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
5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
21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3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 树卓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
4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5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象帽舞、乞粒舞)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31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
4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
5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5Ⅳ—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县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 市
52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
3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
4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
2Ⅳ—18 晋剧 山西省
3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
4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
5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
1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
2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3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4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
5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
2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
3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
4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
5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
1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
2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
3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孝义碗碗腔)
4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
5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
1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
2Ⅳ—58 楚剧 湖北省
3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
4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江苏省苏州市
5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
1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
2Ⅳ—68 曲剧 河南省
3Ⅳ—69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4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5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21Ⅳ—77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灯戏、川北灯戏)四川省南充市 22
2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云南省玉溪市
3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
4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 西宾顿、黄南藏戏)
5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
31Ⅳ—87 目连戏 安徽省祁门县
(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 湖南省溆浦县 连戏)河南省南乐县
32Ⅳ—88 锣鼓杂戏 山西省临猗县 233
Ⅳ—89 傩戏 河北省武安市
(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 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4Ⅳ—90 安顺地戏 贵州省安顺市 23
5Ⅳ—91 皮影戏 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山西省孝义市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辽宁省瓦房店市 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 浙江省海宁市 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湖北省潜江市 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广东省汕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236
Ⅳ—92 木偶戏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 市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辽宁省锦州市 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 湖南省邵阳县 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 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 海南省临高县 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 四川省 发木偶戏)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238
Ⅴ—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239
Ⅴ—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240
Ⅴ—山东大鼓 山东省 24
1Ⅴ—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 温州鼓词 浙江省瑞安市 250
Ⅴ—14 陕北说书 陕西省延安市 251
Ⅴ—15 福州伬艺 福建省福州市 252
Ⅴ—16 南平南词 福建省南平市 253
Ⅴ—17 绍兴平湖调 浙江省绍兴市 254
Ⅴ—18 兰溪摊簧 浙江省兰溪市
255
Ⅴ—19 贤孝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凉州贤孝、河州贤孝)
256
Ⅴ—20 河南坠子 河南省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 258
Ⅴ—22 锣鼓书 上海市南汇区 259
Ⅴ—23 绍兴莲花落 浙江省绍兴县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26
1Ⅴ—25 扬州清曲 江苏省扬州市 26
2Ⅴ—26 锦歌 福建省漳州市 26
3Ⅴ—27 常德丝弦 湖南省常德市 26
4Ⅴ—28 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 26
5Ⅴ—29 天津时调 天津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治州
267
Ⅴ—31 龙舟说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68
Ⅴ—32 鼓盆歌 湖北省荆州市 269
Ⅴ—33 汉川善书 湖北省汉川市 270
Ⅴ—34 歌册 福建省东山县(东山歌册)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
2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
3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
4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
5Ⅴ—39 山东快书 山东省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科尔 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县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黑龙江省 278
Ⅴ—42 赫哲族伊玛堪 黑龙江省 279
Ⅴ—43 鄂伦春族摩苏昆 黑龙江省
280
Ⅴ—44 傣族章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
2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贵州省兴义市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
3Ⅵ—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28
4Ⅵ—聊城杂技 山东省聊城市 28
5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286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河南省焦作市
4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
5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97
Ⅵ—15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 西藏自治区
(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画派)
4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5Ⅶ—16 剪纸 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 山西省中阳县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 辽宁省锦州市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江苏省扬州市 傣族剪纸、安塞剪纸)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 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316
Ⅶ—17 顾绣 上海市松江区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318
Ⅶ—19 湘绣 湖南省长沙市 319
Ⅶ—20 粤绣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广绣、潮绣)
320
Ⅶ—21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
321Ⅶ—22 苗绣 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县
2Ⅶ—23 水族马尾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32
3Ⅶ—24 土族盘绣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2
4Ⅶ—25 挑花 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挑花、花瑶挑花)湖南省隆回县 32
5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
31Ⅶ—32 金石篆刻 浙江省杭州市西泠印社(西泠印社)
2Ⅶ—33 青田石雕 浙江省青田县 333
Ⅶ—34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 33
4Ⅶ—35 寿山石雕 福建省福州市 335
Ⅶ—36 惠安石雕 福建省惠安县 336
Ⅶ—37 徽州三雕 安徽省黄山市(婺源三雕)江西省婺源县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潮州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341
Ⅶ—42 乐清黄杨木雕 浙江省乐清市 342
Ⅶ—43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 343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漳州市 344
Ⅶ—45 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 345
Ⅶ—46 竹刻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竹刻、宝庆竹刻)湖南省邵阳市 346
Ⅶ—47 泥塑 天津市
(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 江苏省无锡市 塑、浚县泥咕咕)陕西省凤翔县 河南省浚县
347
Ⅶ—48 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省湟中县 348
Ⅶ—49 热贡艺术 青海省同仁县 349
Ⅶ—50 灯彩 浙江省仙居县、海宁市(仙居花灯、硖石灯彩、泉州花灯、福建省泉州市 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广东省东莞市 青海省湟源县
350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嵊州市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
51Ⅷ—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35
2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安徽省界首市 35
3Ⅷ—3
石湾陶塑技艺 广东省佛山市
4Ⅷ—4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355
Ⅷ—5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 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景德镇市 358
Ⅷ—8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铜川市 359
Ⅷ—9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60
Ⅷ—10 磁州窑烧制技艺 河北省峰峰矿区 36
1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福建省德化县 36
2Ⅷ—12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澄城县 36
3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6
4Ⅷ—14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
5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367
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上海市徐汇区 368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369
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 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 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 自治县、东方市
370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1Ⅷ—21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 37
2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青海省湟中县
3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
鲁番地区 37
4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7
5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丹寨县 376
Ⅷ—26 白族扎染技艺 云南省大理市
377
Ⅷ—2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78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福建省龙岩市 379
Ⅷ—29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江西省 380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38
1Ⅷ—31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38
2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8
3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云南省大关县
4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38
5Ⅷ—3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山西省阳城县 386
Ⅷ—3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87
Ⅷ—37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88
Ⅷ—38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浙江省杭州市 389
Ⅷ—3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安徽省芜湖市 390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湖南省凤凰县
391
Ⅷ—41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云南省陇川县 392
Ⅷ—42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
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93
Ⅷ—43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394
Ⅷ—44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北京市朝阳区 395
Ⅷ—45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96
Ⅷ—46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
沁旗 397
Ⅷ—47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 西藏自治区 398
Ⅷ—48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甘肃省兰州市 399
Ⅷ—49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安徽省休宁县 400
Ⅷ—50 雕漆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401
Ⅷ—51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山西省平遥县 402
Ⅷ—52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03
Ⅷ—53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浙江省天台县 404
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省福州市 405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厦门市 406
Ⅷ—56 成都漆艺 四川省成都市 407
Ⅷ—57 茅台酒酿制技艺 贵州省
408
Ⅷ—58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四川省泸州市 409
Ⅷ—59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山西省汾阳市 410
Ⅷ—60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浙江省绍兴市 411
Ⅷ—61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清徐县 412
Ⅷ—62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413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福建省武夷山市 414
Ⅷ—64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四川省自贡市、大英县 41
5Ⅷ—65 宣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泾县 416
Ⅷ—66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江西省铅山县 417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贵州省贵阳市、贞丰
县、丹寨县 418
Ⅷ—68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
拉县 419
Ⅷ—69 藏族造纸技艺 西藏自治区
420
Ⅷ—70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
鲁番地区
421Ⅷ—71 竹纸制作技艺 四川省夹江县 浙江省富阳市
422
Ⅷ—72 湖笔制作技艺 浙江省湖州市 42
3Ⅷ—73 徽墨制作技艺 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 42
4Ⅷ—74 歙砚制作技艺 安徽省歙县 江西省婺源县
5Ⅷ—75 端砚制作技艺 广东省肇庆市 426
Ⅷ—76 金星砚制作技艺 江西省星子县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29
Ⅷ—7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430
Ⅷ—8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四川省德格县 4
31Ⅷ—81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
2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3
Ⅷ—83 桦树皮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 治旗 黑龙江省
434
Ⅷ—84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 治县
435
Ⅷ—85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省 436
Ⅷ—86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湖南省浏阳市 437
Ⅷ—87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 治县
438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拉萨 江苏省南通市 风筝)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439
Ⅷ—89 凉茶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
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九、传统医药(共计9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0
Ⅸ—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1
Ⅸ—中医诊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2
Ⅸ—中药炮制技术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3
Ⅸ—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4
Ⅸ—针灸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针灸学会
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6
Ⅸ—7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447
Ⅸ—8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浙江省杭州市 448
Ⅸ—9
藏医药 西藏自治区
(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十、民俗(共计70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9
Ⅸ—春节 文化部 450
Ⅸ—清明节 文化部 451
Ⅸ—端午节 文化部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 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县、黄石市 湖南省汨罗市 江苏省苏州市
52Ⅸ—七夕节 文化部 45
3Ⅸ—5
中秋节 文化部 454
Ⅸ—6
重阳节 文化部
455
Ⅸ—7
京族哈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456
Ⅸ—8
傣族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
457
Ⅸ—9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 查尔锡伯自治县
458
Ⅸ—10 火把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火把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459
Ⅸ—11 景颇族目瑙纵歌 云南省陇川县 460
Ⅸ—12 黎族三月三节 海南省五指山市 46
1Ⅸ—13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黑龙江省 462
Ⅸ—14 瑶族盘王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广东省韶关市
463
Ⅸ—15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464
Ⅸ—16 仫佬族依饭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 南族自治县
466
Ⅸ—18 羌族瓦尔俄足节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
467
Ⅸ—19 苗族鼓藏节 贵州省雷山县 468
Ⅸ—20 水族端节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469
Ⅸ—21 布依族查白歌节 贵州省 470
Ⅸ—22 苗族姊妹节 贵州省台江县
471
Ⅸ—23 独龙族卡雀哇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 自治县
472
Ⅸ—24 怒族仙女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 自治县
473
Ⅸ—25 侗族萨玛节 贵州省榕江县 474
Ⅸ—26 仡佬毛龙节 贵州省石阡县 475
Ⅸ—27 傈僳族刀杆节 云南省泸水县 476
Ⅸ—28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 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477
Ⅸ—29 土族纳顿节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 治县
478
Ⅸ—30 都江堰放水节 四川省都江堰市 479
Ⅸ—31 雪顿节 西藏自治区 480
Ⅸ—32 黄帝陵祭典 陕西省黄陵县 481
Ⅸ—33 炎帝陵祭典 湖南省炎陵县
482
Ⅸ—34 成吉思汗祭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
483
Ⅸ—35 祭孔大典 山东省曲阜市 484
Ⅸ—36 妈祖祭典 福建省莆田市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485
Ⅸ—37 太昊伏羲祭典 甘肃省天水市 河南省淮阳县
486
Ⅸ—38 女娲祭典 河北省涉县 487
Ⅸ—39 大禹祭典 浙江省绍兴市 488
Ⅸ—40 祭敖包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
489
Ⅸ—41 白族绕三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490
Ⅸ—42 厂甸庙会 北京市宣武区 491
Ⅸ—43 热贡六月会 青海省同仁县 492
Ⅸ—44 小榄菊花会 广东省中山市 493
Ⅸ—45 瑶族耍歌堂 广东省清远市 494
Ⅸ—46 壮族歌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495
Ⅸ—47 苗族系列坡会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 族自治县
496
Ⅸ—48 那达慕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
497
Ⅸ—49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 提县
498
Ⅸ—50 秦淮灯会 江苏省南京市 499
Ⅸ—51 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 自治县
500
Ⅸ—52 全丰花灯 江西省修水县 501
Ⅸ—53 泰山石敢当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 502
Ⅸ—54 民间社火 陕西省宝鸡市 山西省潞城县
503
Ⅸ—55 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
504
Ⅸ—56 土族婚礼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505
Ⅸ—57 撒拉族婚礼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 县
506
Ⅸ—58 马街书会 河南省宝丰县 507
Ⅸ—59 胡集书会 山东省惠民县 508
Ⅸ—60 安国药市 河北省安国市
509
Ⅸ—61 壮族铜鼓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510
Ⅸ—62 楹联习俗 中国楹联学会
511
Ⅸ—6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苏州市 512
Ⅸ—64 惠安女服饰 福建省惠安县 513
Ⅸ—65 苗族服饰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苗族服饰)
514
Ⅸ—66 回族服饰 宁夏回族自治区 515
Ⅸ—67 瑶族服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 县、贺州市
516
Ⅸ—68 农历二十四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 517
Ⅸ—69 女书习俗 湖南省江永县 518
Ⅸ—70 水书习俗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 自治州
第三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市
11 12 13 Ⅰ—肃州区 14 Ⅰ— 15 Ⅰ— 16 Ⅰ— 17 Ⅰ—2
布洛陀
遮帕麻和遮咪麻
牡帕密帕
刻道
白蛇传传说
梁祝传说
孟姜女传说
董永传说
西施传说
济公传说
满族说部
河西宝卷 14
耿村民间故事 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云南省梁河县 云南省思茅市 贵州省施秉县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山东省淄博市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浙江省诸暨市 浙江省天台县 吉林省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河北省藁城市 湖北省丹江口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重庆市九龙坡区 Ⅰ—Ⅰ—Ⅰ—Ⅰ—Ⅰ— Ⅰ—
Ⅰ—Ⅰ—
Ⅰ— Ⅰ— Ⅰ—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Ⅰ—24 州
Ⅰ—25 柯尔克孜
文联民间 Ⅰ—26 尔蒙古自
巴音郭
自治区文 Ⅰ—27
尔》办 Ⅰ—28 四季生产调
玛纳斯
江格尔
格萨(斯)尔
阿诗玛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艺家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公室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
Ⅱ—2
Ⅱ—3
Ⅱ—4
Ⅱ—5
Ⅱ—6
Ⅱ—7
Ⅱ—8
Ⅱ—9
Ⅱ—10
Ⅱ—11
Ⅱ—12
Ⅱ—13
Ⅱ—14
Ⅱ—15
Ⅱ—16
Ⅱ—17 泸水县
Ⅱ—18
Ⅱ—19
Ⅱ—20 县
县、互助
自治 左权开花调
河曲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呼麦 当涂民歌 巢湖民歌 畲族民歌 兴国山歌 兴山民歌
桑植民歌
梅州客家山歌
中山咸水歌
崖州民歌
儋州调声
石柱土家啰儿调
巴山背二歌
傈僳族民歌
紫阳民歌
裕固族民歌
花儿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山西省左权县 山西省河曲县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安徽省马鞍山市 安徽省巢湖市 福建省宁德市 江西省兴国县 湖北省兴山县 湖南省桑植县 广东省梅州市 广东省中山市 海南省三亚市 海南省儋州市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四川省巴中市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陕西省紫阳县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区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Ⅱ—24
Ⅱ—25 57 Ⅱ—26 58 Ⅱ—27 59 Ⅱ—28
江侗族
Ⅱ—29 61 Ⅱ—30 治州
Ⅱ—31 治州
Ⅱ—32 64 Ⅱ—33 65 Ⅱ—34 66 Ⅱ—35 67 Ⅱ—36 68 Ⅱ—37
Ⅱ—38 70 Ⅱ—39 71 Ⅱ—40
川江号子
南溪号子
木洞山歌
川北薅草锣鼓
侗族大歌
侗族琵琶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彝族海菜腔 那坡壮族民歌 澧水船工号子 古琴艺术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蒙古族四胡音乐 唢呐艺术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辽宁鼓乐 江南丝竹 重庆市 四川省 重庆市黔江区 重庆市巴南区 四川省青川县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自治县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湖南省澧县 中国艺术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四川省茂县 辽宁省、辽阳市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Ⅱ—46 78 Ⅱ—47 79 Ⅱ—48 80 Ⅱ—49 81 Ⅱ—50 82 Ⅱ—51 83 Ⅱ—52
Ⅱ—53 85 Ⅱ—54 治州
Ⅱ—55 87 Ⅱ—56 88 Ⅱ—57 89 Ⅱ—58 90 Ⅱ—59 霸州市
Ⅱ—60 治县、贞
Ⅱ—61 93 Ⅱ—62 94 Ⅱ—63 板头曲 宜昌丝竹 枝江民间吹打乐 广东音乐 潮州音乐 广东汉乐 吹打
梁平癞子锣鼓 土家族打溜子 河北鼓吹乐 晋南威风锣鼓 绛州鼓乐 上党八音会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铜鼓十二调 西安鼓乐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回族民间器乐 河南省南阳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湖北省枝江市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广东省大埔县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重庆市梁平县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山西省临汾市 山西省新绛县 山西省晋城市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丰县 陕西省 陕西省蓝田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接龙吹打、金桥吹打)95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
Ⅱ—71 103 Ⅱ—72 序号
编 号104 Ⅲ—1 105 Ⅲ—2
海阳市
Ⅲ—3 107 Ⅲ—4
奉化市
Ⅲ—5
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Ⅲ—8
Ⅲ—9
Ⅲ—10 114 Ⅲ—11 115 Ⅲ—12 116 Ⅲ—13 117 Ⅲ—14 118 Ⅲ—15 119 Ⅲ—16 120 Ⅲ—17 自治州
Ⅲ—18 县
Ⅲ—19
Ⅲ—20
Ⅲ—21 舞)
英歌
高跷
跷、苦水高高跷)永新盾牌舞
翼城花鼓
泉州拍胸舞
安塞腰鼓
洛川蹩鼓
兰州太平鼓
余杭滚灯
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撒叶儿嗬
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锅庄舞
树卓舞)热巴舞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山西省稷山县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甘肃省永登县 江西省永新县 山西省翼城县 福建省泉州市 陕西省安塞县 陕西省洛川县 甘肃省兰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巴塘县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普宁英歌、潮阳英歌)(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Ⅲ—25 129 Ⅲ—26 自治州
Ⅲ—27 131 Ⅲ—28 尔族自治
Ⅲ—29 133 Ⅲ—30 族自治州
Ⅲ—31 族自治州
Ⅲ—32 136 Ⅲ—33 137 Ⅲ—138 Ⅲ—35 治县
Ⅲ—36 自治州
Ⅲ—37(象帽舞、乞粒舞)辽宁省本溪市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自治县
序号
编 号145 Ⅳ—1
Ⅳ—2 147 Ⅳ—3 148 Ⅳ—4 149 Ⅳ—5 150 Ⅳ—6 151 Ⅳ—7
常德
152 Ⅳ—8 153 Ⅳ—9 154 Ⅳ—10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项目名称
昆曲 梨园戏 莆仙戏 潮剧 弋阳腔 青阳腔 高腔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新昌调腔
宁海平调
永安大腔戏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福建省泉州市 福建省莆田市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江西省弋阳县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安徽省岳西县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市
浙江省新昌县 浙江省宁海县 福建省永安市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162 Ⅳ—18 163 Ⅳ—19 164 Ⅳ—20 165 Ⅳ—21 166 Ⅳ—22 167 Ⅳ—23 168 Ⅳ—24 169 Ⅳ—25 170 Ⅳ—26 延津县
171 Ⅳ—27 172 Ⅳ—28
173 Ⅳ—29 174 Ⅳ—30 175 Ⅳ—31 176 Ⅳ—32 177 Ⅳ—33 178 Ⅳ—34 汉调桄桄 晋剧 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河北梆子 豫剧 宛梆 怀梆 大平调 越调 京剧 徽剧 汉剧 汉调二簧 泰宁梅林戏 闽西汉剧 巴陵戏 陕西省汉中市 山西省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山西省忻州市 山西省晋城市 河北省 河南省 河南省内乡县 河南省沁阳市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河南省周口市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湖北省武汉市 陕西省安康市 福建省泰宁县 福建省龙岩市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182 Ⅳ—38 183 Ⅳ—39 184 Ⅳ—40 185 Ⅳ—41 186 Ⅳ—42 187 Ⅳ—43 188 Ⅳ—44 189 Ⅳ—45 190 Ⅳ—46 191 Ⅳ—47 192 Ⅳ—48 193 Ⅳ—49 194 Ⅳ—50 195 Ⅳ—51
196 Ⅳ—52 197 Ⅳ—53 198 Ⅳ—54 199 Ⅳ—55 200 Ⅳ—56 201 Ⅳ—57 桂剧 宜黄戏 乱弹 石家庄丝弦 雁北耍孩儿 灵丘罗罗腔 柳子戏 大弦戏 闽剧 寿宁北路戏 西秦戏 高甲戏 碗碗腔 四平调 评剧 武安平调落子越剧 沪剧 苏剧
扬剧 庐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江西省宜黄县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河北省石家庄市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灵丘县 山东省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省寿宁县 广东省海丰县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山西省孝义市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河北省武安市 浙江省 上海市 上海市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孝义碗碗腔)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209 Ⅳ—65 210 Ⅳ—66 211 Ⅳ—67 212 Ⅳ—68 213 Ⅳ—69 214 Ⅳ—70 县
215 Ⅳ—71
216 Ⅳ—72 217 Ⅳ—73 特市
218 Ⅳ—74 219 Ⅳ—75 220 Ⅳ—76 221 Ⅳ—77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曲剧 河南省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赣南采茶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梁山灯戏、川北灯戏)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
(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225 Ⅳ—81 226 Ⅳ—82 227 Ⅳ—83 228 Ⅳ—84 229 Ⅳ—85 苗族自治
230 Ⅳ—86 族自治州
231 Ⅳ—87
232 Ⅳ—88 233 Ⅳ—89
县、沅
234 Ⅳ—90 235 Ⅳ—91 市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黄南藏戏)
山南门巴戏 壮剧 侗戏 布依戏 彝族撮泰吉 傣剧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锣鼓杂戏 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安顺地戏 皮影戏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黎平县 贵州省册亨县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县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安徽省祁门县 湖南省溆浦县 河南省南乐县 山西省临猗县 河北省武安市 安徽省池州市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贵州省安顺市 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山西省孝义市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辽宁省瓦房店市
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 浙江省海宁市
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湖北省潜江市
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广东省汕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
236 Ⅳ—92 市、漳州
市
序号
编 号237 Ⅴ—1 238 Ⅴ—2 239 Ⅴ—3 240 Ⅴ—4 241 Ⅴ—5 242 Ⅴ—6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木偶戏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辽宁省锦州市 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 湖南省邵阳县 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 海南省临高县 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 四川省 发木偶戏)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山东大鼓 山东省
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 250 Ⅴ—14 251 Ⅴ—15 252 Ⅴ—16 253 Ⅴ—17 254 Ⅴ—18 255 Ⅴ—19 256 Ⅴ—20 257 Ⅴ—21 258 Ⅴ—22 259 Ⅴ—23 260 Ⅴ—24 261 Ⅴ—25 262 Ⅴ—26 263 Ⅴ—27 264 Ⅴ—28 265 Ⅴ—29 266 Ⅴ—30 吉回族自
267 Ⅴ—31 268 Ⅴ—32 269 Ⅴ—33 270 Ⅴ—34 温州鼓词 陕北说书 福州伬艺 南平南词 绍兴平湖调 兰溪摊簧 贤孝
河南坠子 山东琴书 锣鼓书 绍兴莲花落 兰州鼓子 扬州清曲 锦歌 常德丝弦 榆林小曲 天津时调 新疆曲子 龙舟说唱 鼓盆歌 汉川善书 歌册 浙江省瑞安市 陕西省延安市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省南平市 浙江省绍兴市 浙江省兰溪市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河南省 山东省 上海市南汇区 浙江省绍兴县 甘肃省兰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 福建省漳州市 湖南省常德市 陕西省榆林市 天津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治州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湖北省荆州市 湖北省汉川市 福建省东山县
(凉州贤孝、河州贤孝)(东山歌册)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2 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3 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4 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5 Ⅴ—39 276 Ⅴ—40 旗、科尔
治县
古族自治
277 Ⅴ—41 278 Ⅴ—42 279 Ⅴ—43 280 Ⅴ—44 自治州
281 Ⅴ—45 犁哈萨克
282 Ⅴ—46 序号
编 号 283 Ⅵ—1 284 Ⅵ—2 285 Ⅵ—3 286 Ⅵ—4 山东快书 乌力格尔
达斡尔族乌钦 赫哲族伊玛堪 鄂伦春族摩苏昆 傣族章哈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布依族八音坐唱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项目名称
吴桥杂技 聊城杂技 天桥中幡 抖空竹 山东省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县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自治州 贵州省兴义市
河北省吴桥县 山东省聊城市 北京市 北京市宣武区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河南省焦作市
294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5 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297 Ⅵ—15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2
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4
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5
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 西藏自治区
(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画派)
314 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315 Ⅶ—16 剪纸 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市、潮
316 Ⅶ—17 317 Ⅶ—18 318 Ⅶ—19 319 Ⅶ—20 市
320 Ⅶ—21 321 Ⅶ—22 市、剑河
322 Ⅶ—23 县
323 Ⅶ—24 县
324 Ⅶ—25(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顾绣 苏绣 湘绣 粤绣(广绣、潮绣)蜀绣四川省成都市
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水族马尾绣 土族盘绣 挑花(黄梅挑花、花瑶挑花)山西省中阳县 辽宁省锦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 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上海市松江区 江苏省苏州市 湖南省长沙市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县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湖北省黄梅县 湖南省隆回县 325 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331 Ⅶ—32 印社
332 Ⅶ—33 333 Ⅶ—34 334 Ⅶ—35 335 Ⅶ—36 336 Ⅶ—37 337 Ⅶ—38 338 Ⅶ—39 339 Ⅶ—40 340 Ⅶ—41 341 Ⅶ—42 342 Ⅶ—43 343 Ⅶ—44 344 Ⅶ—45 345 Ⅶ—46 346 Ⅶ—47
347 Ⅶ—48 夜光杯雕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
青田石雕 曲阳石雕 寿山石雕 惠安石雕 徽州三雕
临夏砖雕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潮州木雕 宁波朱金漆木雕 乐清黄杨木雕 东阳木雕 漳州木偶头雕刻 萍乡湘东傩面具 竹刻(嘉定竹刻、宝庆竹刻)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塔尔寺酥油花 甘肃省酒泉市 浙江省杭州市西泠浙江省青田县 河北省曲阳县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省惠安县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甘肃省临夏县 四川省色达县 广东省潮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 浙江省乐清市 浙江省东阳市 福建省漳州市 江西省萍乡市 上海市嘉定区 湖南省邵阳市 天津市 江苏省无锡市 陕西省凤翔县 河南省浚县 青海省湟中县(婺源三雕)348 Ⅶ—49 热贡艺术 青海省同仁县 349 Ⅶ—50 灯彩 浙江省仙居县、海宁市
(仙居花灯、硖石灯彩、泉州花灯、福建省泉州市
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广东省东莞市
青海省湟源县 350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嵊州市
序号
编 号351 Ⅷ—1 352 Ⅷ—2 353 Ⅷ—3 354 Ⅷ—4 自治县
355 Ⅷ—5 傣族自治
356 Ⅷ—6 区英吉沙
鲁番地区
357 Ⅷ—7 市
358 Ⅷ—8 359 Ⅷ—9 360 Ⅷ—10 区
361 Ⅷ—11 362 Ⅷ—12 363 Ⅷ—13 364 Ⅷ—14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项目名称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石湾陶塑技艺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磁州窑烧制技艺 德化瓷烧制技艺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安徽省界首市 广东省佛山市 海南省昌江黎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县、喀什市、吐江西省景德镇陕西省铜川市 浙江省龙泉市 河北省峰峰矿福建省德化县 陕西省澄城县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地区或单位
365 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367 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上海市徐汇区 368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369 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
亭黎族
东黎族
370 Ⅷ—20 区靖西县
371 Ⅷ—21 地区、372 Ⅷ—22 373 Ⅷ—23 区吐
374 Ⅷ—24 375 Ⅷ—25 376 Ⅷ—26 377 Ⅷ—27 378 Ⅷ—28 379 Ⅷ—29 380 Ⅷ—30 区柳州
自治县 壮族织锦技艺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 白族扎染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黎族自治县、保苗族自治县、乐自治县、东方市广西壮族自治西藏自治区山南日喀则地区 青海省湟中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鲁番地区 江苏省南通市 贵州省丹寨县 云南省大理市 江苏省苏州市 福建省龙岩市 江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 市、三江侗族
381 Ⅷ—31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382 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83 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云南省大关县 384 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385 Ⅷ—3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山西省阳城县 386 Ⅷ—36 387 Ⅷ—37 388 Ⅷ—38 389 Ⅷ—39 390 Ⅷ—40 391 Ⅷ—41 392 Ⅷ—42 保安族东
治县
393 Ⅷ—43 394 Ⅷ—44 395 Ⅷ—45 396 Ⅷ—46 东乌珠穆
397 Ⅷ—47 398 Ⅷ—48 399 Ⅷ—49 400 Ⅷ—50 401 Ⅷ—51 402 Ⅷ—52 403 Ⅷ—53 404 Ⅷ—54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景泰蓝制作技艺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雕漆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浙江省龙泉市 浙江省杭州市 安徽省芜湖市 贵州省雷山县 湖南省凤凰县 云南省陇川县 甘肃省积石山乡族撒拉族自北京市崇文区 北京市朝阳区 江苏省苏州市 内蒙古自治区沁旗 西藏自治区 甘肃省兰州市 安徽省休宁县 北京市崇文区 山西省平遥县 江苏省扬州市 浙江省天台县 福建省福州市
405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厦门市 406 Ⅷ—56 成都漆艺 四川省成都市 407 Ⅷ—57 茅台酒酿制技艺 贵州省 408 Ⅷ—58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四川省泸州市 409 Ⅷ—59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山西省汾阳市 410 Ⅷ—60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浙江省绍兴市 411 Ⅷ—61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清徐县 412 Ⅷ—62 413 Ⅷ—63 市
414 Ⅷ—64 市、大英县
415 Ⅷ—65 416 Ⅷ—66 417 Ⅷ—67 市、贞丰
418 Ⅷ—68 香格里
419 Ⅷ—69 420 Ⅷ—70 治区吐
421 Ⅷ—71 422 Ⅷ—72 423 Ⅷ—73 县、歙县、424 Ⅷ—74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宣纸制作技艺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皮纸制作技艺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藏族造纸技艺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竹纸制作技艺 湖笔制作技艺 徽墨制作技艺
歙砚制作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福建省武夷山四川省自贡安徽省泾县 江西省铅山县 贵州省贵阳县、丹寨县 云南省临沧市、拉县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鲁番地区 四川省夹江县 浙江省富阳市 浙江省湖州市 安徽省绩溪黄山市屯溪区 安徽省歙县 江西省婺源县
425 Ⅷ—75 端砚制作技艺 广东省肇庆市 426 Ⅷ—76 金星砚制作技艺 江西省星子县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29 Ⅷ—7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430 Ⅷ—8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四川省德格县 431 Ⅷ—81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2 Ⅷ—82 433 Ⅷ—83 鄂伦春自
434 Ⅷ—84 族苗族自
435 Ⅷ—85 436 Ⅷ—86 437 Ⅷ—87 族苗族自
438 Ⅷ—88
萨市
439 Ⅷ—89
区民政事
区文化局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桦树皮制作技艺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风筝制作技艺 风筝)凉茶
江苏省苏州市 内蒙古自治区治旗 黑龙江省 海南省保亭黎治县 黑龙江省 湖南省浏阳市 海南省保亭黎治县
山东省潍坊市 江苏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区拉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拉萨
九、传统医药(共计9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0 Ⅸ—1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1 Ⅸ—2
中医诊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2 Ⅸ—3 院
443 Ⅸ—4 院
444 Ⅸ—5 院
445 Ⅸ—6 院
446 Ⅸ—7 堂(集
司
447 Ⅸ—8 448 Ⅸ—9
族自治州
序号
编 号 449 Ⅸ—1 450 Ⅸ—2 中药炮制技术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针灸
中医正骨疗法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藏医药
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十、民俗(共计70项)
项目名称
春节 清明节
中国中医科学 中国中药协会
中国中医科学 中国中药协会
中国中医科学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中国北京同仁团)有限责任公浙江省杭州市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甘孜藏 文化部 文化部
(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
申报地区或单位 451 Ⅸ—3
端午节 文化部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
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县、黄石市
湖南省汨罗市
江苏省苏州市 452 Ⅸ—4
七夕节 文化部 453 Ⅸ—5
454 Ⅸ—6
455 Ⅸ—7
区东兴市
456 Ⅸ—8
纳傣族自
457 Ⅸ—9
治区察布
县
458 Ⅸ—10 族自治州
族自治州
459 Ⅸ—11 460 Ⅸ—12 市
461 Ⅸ—13 462 Ⅸ—14 区贺州市
463 Ⅸ—15 区河池市
464 Ⅸ—16 中秋节 重阳节 京族哈节 傣族泼水节 锡伯族西迁节 火把节
景颇族目瑙纵歌 黎族三月三节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瑶族盘王节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 仫佬族依饭节 文化部 文化部 广西壮族自治云南省西双版治州 新疆维吾尔自查尔锡伯自治四川省凉山彝云南省楚雄彝云南省陇川县 海南省五指山黑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广东省韶关市 广西壮族自治广西壮族自治(彝族火把节)区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
南族自治县 466 Ⅸ—18 羌族瓦尔俄足节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467 Ⅸ—19 468 Ⅸ—20 族自治县
469 Ⅸ—21 470 Ⅸ—22 471 Ⅸ—23 龙族怒族
472 Ⅸ—24 龙族怒族
473 Ⅸ—25 474 Ⅸ—26 475 Ⅸ—27 476 Ⅸ—28 治区塔什
自治县
477 Ⅸ—29 族土族自
478 Ⅸ—30 市
479 Ⅸ—31 苗族鼓藏节 水族端节 布依族查白歌节 苗族姊妹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 怒族仙女节 侗族萨玛节 仡佬毛龙节 傈僳族刀杆节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土族纳顿节 都江堰放水节 雪顿节 治州
贵州省雷山县 贵州省三都水贵州省 贵州省台江县 云南省贡山独自治县 云南省贡山独自治县 贵州省榕江县 贵州省石阡县 云南省泸水县 新疆维吾尔自库尔干塔吉克青海省民和回治县 四川省都江堰西藏自治区
480 Ⅸ—32 黄帝陵祭典 陕西省黄陵县 481 Ⅸ—33 炎帝陵祭典 湖南省炎陵县 482 Ⅸ—34 成吉思汗祭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
483 Ⅸ—35 祭孔大典 山东省曲阜市 484 Ⅸ—36 妈祖祭典 福建省莆田市
交流协会
485 Ⅸ—37 486 Ⅸ—38 487 Ⅸ—39 488 Ⅸ—40 锡林郭勒
489 Ⅸ—41 族自治州
490 Ⅸ—42 491 Ⅸ—43 492 Ⅸ—44 493 Ⅸ—45 494 Ⅸ—46 区南宁市
495 Ⅸ—47 区融水苗
496 Ⅸ—48 锡林郭勒
497 Ⅸ—49 治区麦盖 太昊伏羲祭典 女娲祭典 大禹祭典 祭敖包 白族绕三灵 厂甸庙会 热贡六月会 小榄菊花会 瑶族耍歌堂 壮族歌圩 苗族系列坡会群 那达慕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中华妈祖文化甘肃省天水市 河南省淮阳县 河北省涉县 浙江省绍兴市 内蒙古自治区盟
云南省大理白北京市宣武区 青海省同仁县 广东省中山市 广东省清远市 广西壮族自治广西壮族自治族自治县 内蒙古自治区盟
新疆维吾尔自 提县
498 Ⅸ—50 秦淮灯会 江苏省南京市 499 Ⅸ—51 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
自治县 500 Ⅸ—52 全丰花灯 江西省修水县 501 Ⅸ—53 泰山石敢当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 502 Ⅸ—54 503 Ⅸ—55 鄂尔多斯
504 Ⅸ—56 族自治县
505 Ⅸ—57 拉族自治
506 Ⅸ—58 507 Ⅸ—59 508 Ⅸ—60 509 Ⅸ—61 区河池市
510 Ⅸ—62 511 Ⅸ—63 512 Ⅸ—64 513 Ⅸ—65 514 Ⅸ—66 区
515 Ⅸ—67 区南丹
民间社火 鄂尔多斯婚礼 土族婚礼 撒拉族婚礼 马街书会 胡集书会 安国药市 壮族铜鼓习俗 楹联习俗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惠安女服饰 苗族服饰
回族服饰 瑶族服饰 陕西省宝鸡市 山西省潞城县 内蒙古自治区市
青海省互助土青海省循化撒县
河南省宝丰县 山东省惠民县 河北省安国市 广西壮族自治中国楹联学会 江苏省苏州市 福建省惠安县 云南省保山市 宁夏回族自治广西壮族自治县、贺州市
(昌宁苗族服饰)516 Ⅸ—68 农历二十四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
517 Ⅸ—69 女书习俗 湖南省江永县 518 Ⅸ—70 水书习俗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
自治州
第四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Ⅱ-17 傈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Ⅱ-4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Ⅱ-44 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Ⅱ-59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 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河北省徐水县 山西省襄汾县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Ⅲ-6 花鼓灯(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Ⅲ-7 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Ⅲ-8 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Ⅲ-9 高跷(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山西省稷山县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甘肃省永登县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Ⅲ-19 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巴塘县
Ⅲ-20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树卓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Ⅲ-21 热巴舞(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西藏自治区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Ⅲ-23 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乞粒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辽宁省本溪市
Ⅲ-25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贵州省台江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Ⅲ-26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Ⅲ-34 舞 四川省
九寨沟县
Ⅲ-35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
Ⅲ-41 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Ⅳ-2 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Ⅳ-4 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湖南省
Ⅳ-5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51 Ⅳ-7 高腔(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 安徽省岳西县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市
152 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3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2 Ⅳ-18 晋剧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174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5 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2 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3 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4 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1 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2 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3 Ⅳ-49 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山西省孝义市
194 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5 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辽宁省沈阳市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1 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
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江西省赣州市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2 Ⅳ-68 曲剧 河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3 Ⅳ-69 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214 Ⅳ-70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215 Ⅳ-71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情戏、蓝关戏、陇剧)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河南省太康县 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1 Ⅳ-77 灯戏(梁山灯戏、川北灯戏)重庆市梁平县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贵州省思南县 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黄南藏戏)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225 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31 Ⅳ-87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安徽省祁门县 湖南省溆浦县 河南省南乐县
232 Ⅳ-88 锣鼓杂戏 山西省临猗县
233 Ⅳ-89 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河北省武安市 安徽省池州市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234 Ⅳ-90 安顺地戏 贵州省安顺市
235 Ⅳ-91 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 山西省孝义市 辽宁省瓦房店市 浙江省海宁市 湖北省潜江市 广东省汕 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236 Ⅳ-92 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市 辽宁省锦州市 湖南省邵阳县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 海南省临高县 四川省 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1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江苏省苏州市
238 Ⅴ-2 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239 Ⅴ-3 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240 Ⅴ-4 山东大鼓 山东省
241 Ⅴ-5 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温州鼓词 浙江省瑞安市
250 Ⅴ-14 陕北说书 陕西省延安市
251 Ⅴ-15 福州伬艺 福建省福州市
252 Ⅴ-16 南平南词 福建省南平市
253 Ⅴ-17 绍兴平湖调 浙江省绍兴市
254 Ⅴ-18 兰溪摊簧 浙江省兰溪市
255 Ⅴ-19 贤孝(凉州贤孝、河州贤孝)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
256 Ⅴ-20 河南坠子 河南省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
258 Ⅴ-22 锣鼓书 上海市南汇区
259 Ⅴ-23 绍兴莲花落 浙江省绍兴县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261 Ⅴ-25 扬州清曲 江苏省扬州市
262 Ⅴ-26 锦歌 福建省漳州市
263 Ⅴ-27 常德丝弦 湖南省常德市
264 Ⅴ-28 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
265 Ⅴ-29 天津时调 天津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267 Ⅴ-31 龙舟说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68 Ⅴ-32 鼓盆歌 湖北省荆州市
269 Ⅴ-33 汉川善书 湖北省汉川市
270 Ⅴ-34 歌册(东山歌册)福建省东山县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2 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3 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4 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5 Ⅴ-39 山东快书 山东省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黑龙江省
278 Ⅴ-42 赫哲族伊玛堪 黑龙江省
279 Ⅴ-43 鄂伦春族摩苏昆 黑龙江省
280 Ⅴ-44 傣族章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81 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282 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贵州省兴义市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3 Ⅵ-1 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284 Ⅵ-2 聊城杂技 山东省聊城市
285 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286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 河南省焦作市
294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5 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97 Ⅵ-15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2 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4 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5 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
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西藏自治区藏族自治州
314 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四川省甘孜
315 Ⅶ-16 剪纸(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山西省中阳县 辽宁省锦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 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316 Ⅶ-17 顾绣 上海市松江区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318 Ⅶ-19 湘绣 湖南省长沙市
319 Ⅶ-20 粤绣(广绣、潮绣)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
320 Ⅶ-21 蜀绣 四川省成都市
321 Ⅶ-22 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
322 Ⅶ-23 水族马尾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323 Ⅶ-24 土族盘绣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24 Ⅶ-25 挑花(黄梅挑花、花瑶桃花)湖北省黄梅县 湖南省隆回县
325 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31 Ⅶ-32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浙江省杭州市西泠印社
332 Ⅶ-33 青田石雕 浙江省青田县
333 Ⅶ-34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
334 Ⅶ-35 寿山石雕 福建省福州市
335 Ⅶ-36 惠安石雕 福建省惠安县
336 Ⅶ-37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潮州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341 Ⅶ-42 乐清黄杨木雕 浙江省乐清市
342 Ⅶ-43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
343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漳州市
344 Ⅶ-45 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
345 Ⅶ-46 竹刻(嘉定竹刻、宝庆竹刻)上海市嘉定区 湖南省邵阳市
346 Ⅶ-47 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天津市锡市 陕西省凤翔县 河南省浚县
江苏省无
347 Ⅶ-48 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省湟中县
348 Ⅶ-49 热贡艺术 青海省同仁县
349 Ⅶ-50 灯彩(仙居花灯、硖石灯彩、泉州花灯、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浙江省仙居县、海宁市 福建省泉州市 广东省东莞市 青海省湟源县
350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嵊州市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1 Ⅷ-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352 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安徽省界首市
353 Ⅷ-3 石湾陶塑技艺 广东省佛山市
354 Ⅷ-4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355 Ⅷ-5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景德镇市
358 Ⅷ-8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铜川市
359 Ⅷ-9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60 Ⅷ-10 磁州窑烧制技艺 河北省峰峰矿区
361 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福建省德化县
362 Ⅷ-12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澄城县
363 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64 Ⅷ-14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5 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367 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上海市徐汇区
368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369 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
370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371 Ⅷ-21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
372 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青海省湟中县
373 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374 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75 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丹寨县
376 Ⅷ-26 白族扎染技艺 云南省大理市
377 Ⅷ-2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78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福建省龙岩市
379 Ⅷ-29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江西省
380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381 Ⅷ-31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382 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83 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云南省大关县
384 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385 Ⅷ-3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山西省阳城县
386 Ⅷ-3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87 Ⅷ-37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88 Ⅷ-38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浙江省杭州市
389 Ⅷ-3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安徽省芜湖市
390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湖南省凤凰县
391 Ⅷ-41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云南省陇川县
392 Ⅷ-42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93 Ⅷ-43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394 Ⅷ-44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北京市朝阳区
395 Ⅷ-45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96 Ⅷ-46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397 Ⅷ-47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 西藏自治区
398 Ⅷ-48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甘肃省兰州市
399 Ⅷ-49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安徽省休宁县
400 Ⅷ-50 雕漆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401 Ⅷ-51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山西省平遥县
402 Ⅷ-52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03 Ⅷ-53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浙江省天台县
404 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省福州市
405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厦门市
406 Ⅷ-56 成都漆艺 四川省成都市
407 Ⅷ-57 茅台酒酿制技艺 贵州省
408 Ⅷ-58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四川省泸州市
409 Ⅷ-59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山西省汾阳市
410 Ⅷ-60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浙江省绍兴市
411 Ⅷ-61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清徐县
412 Ⅷ-62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413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福建省武夷山市
414 Ⅷ-64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四川省自贡市、大英县
415 Ⅷ-65 宣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泾县
416 Ⅷ-66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江西省铅山县
417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贵州省贵阳市、贞丰县、丹寨县
418 Ⅷ-68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
419 Ⅷ-69 藏族造纸技艺 西藏自治区
420 Ⅷ-70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421 Ⅷ-71 竹纸制作技艺 四川省夹江县 浙江省富阳市
422 Ⅷ-72 湖笔制作技艺 浙江省湖州市
423 Ⅷ-73 徽墨制作技艺 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
424 Ⅷ-74 歙砚制作技艺 安徽省歙县 江西省婺源县
425 Ⅷ-75 端砚制作技艺 广东省肇庆市
426 Ⅷ-76 金星砚制作技艺 江西省星子县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29 Ⅷ-7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430 Ⅷ-8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四川省德格县
431 Ⅷ-81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2 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3 Ⅷ-83 桦树皮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黑龙江省
434 Ⅷ-84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435 Ⅷ-85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省
436 Ⅷ-86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湖南省浏阳市
437 Ⅷ-87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438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拉萨风筝)山东省潍坊市 江苏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439 Ⅷ-89 凉茶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九、传统医药(共计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0 Ⅸ-1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1 Ⅸ-2 中医诊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2 Ⅸ-3 中药炮制技术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3 Ⅸ-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4 Ⅸ-5 针灸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针灸学会
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6 Ⅸ-7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47 Ⅸ-8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浙江省杭州市
448 Ⅸ-9 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十、民俗(共计7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9 Ⅸ-1 春节 文化部
450 Ⅸ-2 清明节 文化部
451 Ⅸ-3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文化部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黄石市 湖南省汨罗市 江苏省苏州市
452 Ⅸ-4 七夕节 文化部
453 Ⅸ-5 中秋节 文化部
454 Ⅸ-6 重阳节 文化部
455 Ⅸ-7 京族哈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456 Ⅸ-8 傣族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457 Ⅸ-9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458 Ⅸ-10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459 Ⅸ-11 景颇族目瑙纵歌 云南省陇川县
460 Ⅸ-12 黎族三月三节 海南省五指山市
461 Ⅸ-13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黑龙江省
462 Ⅸ-14 瑶族盘王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广东省韶关市
463 Ⅸ-15 壮族蚂(虫字旁加另)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464 Ⅸ-16 仫佬族依饭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 南族自治县
466 Ⅸ-18 羌族瓦尔俄足节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467 Ⅸ-19 苗族鼓藏节 贵州省雷山县
468 Ⅸ-20 水族端节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469 Ⅸ-21 布依族查白歌节 贵州省
470 Ⅸ-22 苗族姊妹节 贵州省台江县
471 Ⅸ-23 独龙族卡雀哇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472 Ⅸ-24 怒族仙女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473 Ⅸ-25 侗族萨玛节 贵州省榕江县
474 Ⅸ-26 仡佬毛龙节 贵州省石阡县
475 Ⅸ-27 傈僳族刀杆节 云南省泸水县
476 Ⅸ-28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477 Ⅸ-29 土族纳顿节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478 Ⅸ-30 都江堰放水节 四川省都江堰市
479 Ⅸ-31 雪顿节 西藏自治区
480 Ⅸ-32 黄帝陵祭典 陕西省黄陵县
481 Ⅸ-33 炎帝陵祭典 湖南省炎陵县
482 Ⅸ-34 成吉思汗祭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483 Ⅸ-35 祭孔大典 山东省曲阜市
484 Ⅸ-36 妈祖祭典 福建省莆田市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485 Ⅸ-37 太昊伏羲祭典 甘肃省天水市 河南省淮阳县
486 Ⅸ-38 女娲祭典 河北省涉县
487 Ⅸ-39 大禹祭典 浙江省绍兴市
488 Ⅸ-40 祭敖包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489 Ⅸ-41 白族绕三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490 Ⅸ-42 厂甸庙会 北京市宣武区
491 Ⅸ-43 热贡六月会 青海省同仁县
492 Ⅸ-44 小榄菊花会 广东省中山市
493 Ⅸ-45 瑶族耍歌堂 广东省清远市
494 Ⅸ-46 壮族歌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495 Ⅸ-47 苗族系列坡会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496 Ⅸ-48 那达慕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497 Ⅸ-49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
498 Ⅸ-50 秦淮灯会 江苏省南京市
499 Ⅸ-51 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00 Ⅸ-52 全丰花灯 江西省修水县
501 Ⅸ-53 泰山石敢当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
502 Ⅸ-54 民间社火 陕西省宝鸡市 山西省潞城县
503 Ⅸ-55 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504 Ⅸ-56 土族婚礼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505 Ⅸ-57 撒拉族婚礼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506 Ⅸ-58 马街书会 河南省宝丰县
507 Ⅸ-59 胡集书会 山东省惠民县
508 Ⅸ-60 安国药市 河北省安国市
509 Ⅸ-61 壮族铜鼓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510 Ⅸ-62 楹联习俗 中国楹联学会
511 Ⅸ-6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苏州市
512 Ⅸ-64 惠安女服饰 福建省惠安县
513 Ⅸ-65 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云南省保山市
514 Ⅸ-66 回族服饰 宁夏回族自治区
515 Ⅸ-67 瑶族服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贺州市
516 Ⅸ-68 农历二十四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
517 Ⅸ-69 女书习俗 湖南省江永县
518 Ⅸ-70 水书习俗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
第五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篇
河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乐类)
唢呐艺术 民间音乐 河南省沁阳市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沁阳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逐步增添了闷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属乐器,大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能力及演奏内容。沁阳唢呐分高、中、低音三类,吹奏技艺十分丰富,在本地区凡遇到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一带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板头曲 民间音乐 河南省南阳市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故亦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
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传播中心在南阳市。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清初,逐渐盛行于上述各地。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其乐曲多半源于古老器乐曲牌《八板》及其各种变体,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曲子曲牌、唱腔及民间小调。代表性曲目有《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新开板》、《陈杏元和番》、《打雁》、《赏秋》、《闺中怨》、《上楼》、《下楼》等。曲体大部分为六十八板体,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多变。
1949年后,板头曲得以复苏并受到广泛重视。1953年,著名古筝演奏家、板头曲传人曹东扶先生代表河南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板头曲的独特风格在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同年,部分板头曲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整理出版。一代名家曹东扶先生传谱的筝曲《高山流水》、《苏武牧羊》更是传遍神州,远播海外。中国乐器表演课程(本科)教学大纲中的《闺中怨》、《高山流水》、《闹元宵》、《上楼》、《下楼》等都是板头曲曲谱。此后,曹东扶及其后人全力投入板头曲的记录整理和演奏,为传承、保护这一罕见的音乐品种做出巨大贡献。近期,随着大多数传人去世,板头曲正面临凋敝失传的危机。豫剧 传统戏剧 河南省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它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豫剧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
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历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斩子》、《牧羊卷》、《刘全进瓜》、《抱琵琶》、《铡郭槐》、《红下山》、《大祭桩》、《借妻》、《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等众多传统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豫剧音乐中有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数十种调门唱法,其唱腔不仅有多种地方唱调,如豫东调、祥符调、豫西调、沙河调、高调等,还容纳了词格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及曲词为长短句的多种曲牌,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豫剧伴奏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主要包括板胡、二胡、三弦、月琴、皮嗡、笛子等,武场乐器则包括板鼓、梆子、大锣、小锣等。
“四生”、“四旦”、“四花脸”构成豫剧的脚色行当体制,“四生”为老生、大红脸、二红脸、小生;“四旦”为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四花脸”为黑脸、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近现代以来,豫剧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常香玉、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一批名家,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将豫剧推向更高的境地。
豫剧艺术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它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豫剧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观众数量急遽缩减,表演人才缺乏,许多传统剧目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流派剧目已经几近失传,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豫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早落实。宛梆 传统戏剧 河南省内乡县
宛梆是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生长并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及周边广大地区,早期人们称它为唧唧梆、老梆子、南阳梆子等,因南阳古称为“宛”,故1956年南阳行署正式将其命名为“宛梆”。宛梆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南阳后,与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融合后,演变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它的兴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宛梆有《汶江河》、《化心丸》、《黑打朝》、《铡美案》、《下陈州》、《桃花庵》、《卖苗郎》、《杨家将》、《打金枝》、《黄鹤楼》等一百四十多个传统剧目。其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丰富,唱腔分为本腔与假腔两种,各类板式中都有本腔与假腔相配。通常的调门有慢板、流水、二
八、散板四大部分。伴奏乐器包括大弦、二弦、坠胡、月琴、唢呐、小锣、手镲、板鼓、大锣、大镲、大鼓、战鼓、枣木梆子等。宛梆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发音高亢,宛如鸟啼,与枣木梆子搭配,风格独特。
宛梆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系宛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受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的宛梆是研究河南梆子早期生态的标本,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豫剧、河南曲剧的兴起和迅速流传,宛梆渐趋衰落,至目前只剩下内乡县一家国有宛梆专业剧团还在艰难地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火种,有必要及时加以抢救和维护。怀梆 传统戏剧 河南省沁阳市
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加、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原河内县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带迁来,故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与河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怀庆府一带特色的声腔剧种,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怀梆有三百多本传统戏,经常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反西京》、《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九头案》、《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等。这些传统剧目多无剧本,全以老艺人口授方式传承。
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表演艺术上,怀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属于板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根据剧情需要常出现高八度的“后嗓”音。其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非板五大类,伴奏乐器包括大弦、板胡、月琴、鼓板、大锣等。怀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奔放,擅演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大平调 传统戏剧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大平调又称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它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六百余出,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二百余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多以黑脸、红脸的“袍带戏”为主,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常演剧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三传令》、《火龙阵》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大平调在河南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市场的滑坡,大平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生存和演出条件恶劣,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目前这一古老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越调 传统戏剧 河南省周口市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及河南各地,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越调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南阳等地流行,其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声腔剧种,清朝末年走向兴盛。剧种形成后,它主要以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三种形式演出。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五百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演“三国”而闻名,代表性剧目有《收姜维》、《下南唐》、《无佞府》、《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诸葛亮吊孝》等。越调起源于曲牌体,后又加入板腔体,成为板腔体与曲牌体合一的独特剧种。其板式有慢板、流水、铜器调、赞子、导板、飞板、紧打慢唱、哭腔、吹腔、杂调等。越调曲牌有两百多个,多来自其他戏曲剧种和民间音乐,分笛牌和弦牌两部分。越调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高亢明快,淳厚质朴,吐字清晰,以字代音,以声传情,唱中有笑,笑中有唱,既善于表现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具有中原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和乡土气息。越调声腔艺术丰富,有自己的行当特色和套路板式。演员用本嗓演唱,辅以假声,净行唱腔的主音比其他行当高5度。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乐器包括坠胡、笛子、二胡、唢呐、三弦、琵琶、闷子等,武场乐器包括板鼓、大小锣、堂鼓等。
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滋生出了申凤梅和毛爱莲为代表的一些著名表演流派。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早已风光不再。现在河南全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当务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调动各种力量对之进行抢救和保护,首要任务则是对老艺人的绝活儿进行抢救性挖掘。大弦戏 传统戏剧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大弦戏原称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以河南开封、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一般认为大弦戏与唐代宫廷的梨园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又继承了宋元杂剧北曲的传统。大弦戏剧目原有五百余本,现存百本左右,内容以忠奸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反五关》、《黑石关》、《杨府选将》、《战洛阳》、《下南唐》、《孙武子兴兵》、《黄花寺》、《西厢记》、《两架山》等。
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要由【海里花】、【江头金桂】等五大套曲和【山坡羊】、【步步娇】等散曲组成,此外还部分吸收了青阳腔、石牌腔、弦索高腔、罗罗腔及其他民间俗曲小令的音乐,共有各类曲牌四百余支,现已挖掘整理出一百八十余支。大弦戏的伴奏有软场、硬场之分,软场主要乐器包括三弦、锡笛、大笛、横笛、笙等,锡笛是大弦戏独有的乐器,用它伴奏的称为细曲,用大笛、笛、横笛伴奏的则称为粗曲;硬场除一般打击乐器外,还使用四大扇、尖子号及螺号等,以烘托紧张、激越的气氛。大弦戏唱腔中曲牌更换频繁,音节跳度较大,演员吐口用真嗓,行腔则用假嗓。
大弦戏的脚色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面之分,花面脸谱细腻讲究,富于个性。至今大弦戏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传统的“跳加官”戏和宋元杂剧中的“滑稽戏”、“拴搐艳段”及“赤膊戏”等,其表演以梅花拳、洪拳为基架,粗犷泼辣、古朴浑厚。身段特技表演真刀真枪上阵,惊险刺激,其中的一些绝技如“削柳椽”、“打五把彩”、“大上吊”、“睡三孔桥”、“砸瓦”等更是令观众惊叹不已。
无论是在剧目、音乐还是在表演上,大弦戏都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的面貌,让人感受到唐代参军戏、唐宋大曲和宋元杂剧的遗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娱乐节目日渐丰富多彩,大弦戏的演出市场不断萎缩。目前,河南仅有濮阳大弦戏剧团和滑县大弦戏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由于经费紧张,演员经济收入逐年减少,生存和演出条件急遽恶化,表演人才青黄不接,许多剧目、曲牌、特技失传。现在有近百支曲牌和两百多本剧目等待挖掘,掌握唐宋大曲和大弦戏曲牌音乐的已仅剩一人,且年近古稀,急需保护。四平调 传统戏剧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的,在民间曾有“四拼调”的俗称,1930年左右由化装演唱演变为登台着戏装演唱。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
四平调流布范围较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相互接壤地区均为它的活动范围,河南目前还有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和濮阳市范县四平调剧团两个专业剧团。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剧种,《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哑女告状》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同时,由于四平调从始至今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人称为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戏曲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曲剧 传统戏剧 河南省
河南曲剧亦称“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伴奏乐器原本只有坠子,登台表演以后逐渐增加曲胡、三弦、软弓京胡、手板、笙及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也出现了武场乐器。曲剧音调优美,唱腔曲牌很多,常用的有【马头】、【阳调】、【汊江】、【诗篇】、【清江】、【银纽丝】、【满江红】等。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如阳调有一般阳调、哭阳调、喜阳调、怒阳调、老阳调等十几种唱法,诗篇有硬诗篇与软诗篇两种唱法。这是曲剧演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其他剧种中极为罕见。曲剧的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及男女恋情,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富于生活情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代表剧目,包括《胡二姐开店》、《安安送米》、《小观灯》、《打灶君》、《李豁子离婚》、《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下乡》、《赶脚》、《游乡》等,著名演员有张新芳、王秀玲、高桂枝、海连池、马骐等。
曲剧是河南第二大剧种,除河南外,还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它至今创演不辍,因自然风趣、贴近生活而深受观众喜爱。但其后备力量也不能让人乐观,既缺乏好的接班人,又没有专门的培养机构。在地方戏普遍不景气的大气候下,选拔好苗子,培养优秀演员和固定观众群,摸索成熟的市场运作方法及加强宣传等是曲剧生存发展的根本策略,有必要认真施行。河洛大鼓 曲艺 河南省洛阳市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19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20世纪50年代初定名为河洛大鼓。唱腔属“板腔体”,板式丰富,方便演说各类书目。在传统节目中,以公案书、武侠书和袍带书等长篇书目为多。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代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洛阳曲艺跌入低谷,许多市、县取消了曲艺团队,曲艺演员大多改行或流入民间,自生自灭。近些年来,一些知名老艺人相继过世,后继乏人,这一在洛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品种濒临消亡,急待抢救和保护。河南坠子 曲艺 河南省
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省市,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形成。
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早期艺人均为男性,著名的有将坠子书带到安徽太和的郭成德和从道情说唱改为坠子书表演的薛玉湘、赵明堂、胡明善、徐振东、艾宝莲等。民国初年,又有孙民德、冯治邦、党治法、刘世禄、程万林、高治安等艺人在开封和郑州一带享有盛名。河南坠子常演的节目有《偷石榴》、《小姑贤》、《三打四劝》、《王麻休妻》等“段儿书”和移植自道情说唱的《回龙传》、《响马传》、《五虎平西》、《狸猫换太子》等“长篇书”。
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凤宝等。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河南的南乐、大名和清丰一带享名的乔利元和乔清秀夫妇应邀赴天津演出,董桂枝、程玉兰等名演员随后而至。她们在天津坐场演出又灌制唱片,影响日隆。其中乔清秀和乔利元的搭档演出风格独具,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婉转,人称“小口”、“巧口”或“乔派”;程玉兰的演唱以板眼规整、深沉含蓄见长,人称“老口”或“程派”;董桂枝的演唱嗓音圆润,朴实明朗,人称“大口”或“董派”。女演员的出现使河南坠子的表演在大城市里的发展趋向短段“唱曲”,虽然丰富了唱腔旋律,扩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丢失了长篇说唱的特质与优势。在河南本地,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擅演“风情书”的赵言祥、擅演《三国》段子的张治坤、号称商丘“四大名演”之一的李凤鸣等,女艺人则有以表演细腻见长的刘明枝、以表演妩媚著称的刘桂枝和以表演豪放夺人的刘宗琴,三人同时以擅演长篇大书著名,时人称为“郑州三刘”。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河南坠子的伴奏乐器有专职伴奏者使用的脚梆和坠胡,说唱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与醒木等。其中由道情改演河南坠子的艺人多用简板击节,由三弦书改演河南坠子的艺人多用铰子击节,由大鼓书改演坠子的艺人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则多在说唱长篇书时使用。说唱表演的方式除了早期一个人演出的“单口”和后来发展出的双人演出的“对口”外,还有三个人搭档演出的“群口”,几种方式各有适宜的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河南坠子的创作和表演更加自觉,出现了一大批名家名作。王树德及其《黄道翻身桥》、刘宗琴及其《李逵夺鱼》、赵铮及其《摘棉花》和《双枪老太婆》、宋爱华及其《双赶车》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20世纪末期以来,河南坠子的生存发展遇到空前困难,艺人锐减,演出很少,急需扶持与保护。
目连戏 传统戏剧 河南省南乐县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
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至明,有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时张照有《劝善金科》传奇,均以目连之母蒙作恶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
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该剧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面目。
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资料。
道情戏 传统戏剧 河南省太康县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
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棕软、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中、高、低)、钹、铰、镲、鱼鼓(即道情简)、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再加道情音乐调式和配器的传承人分为四个部分。现有健在名老艺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传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现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