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时间:2019-05-14 15:2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第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附件1 申报项目代码 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项目名称 泉州南音 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 福建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年 月 日 2

一、基本信息 属 地 福建省 项目名称 泉州南音 申 报 者 负 责 人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泉州市为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依山面海陆地面积11014平方公里所辖区域有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港区金门县待统一总人口约700多万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海、陆、空交通方便。泉州古为闽越地三国时属建安郡晋代属晋安郡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建制改称泉州。海上交通开发较早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宋元时的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是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人的足迹遍及台、港、澳和南洋群岛及世界各地。泉州地处亚热带山青水秀“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雅称“温陵”。晋唐以来中原多次战乱士族、皇族和百姓纷纷南迁泉州成为他们寓居的首选之地。中原文化随之带入由此文教昌盛人才辈出宗教林立和平共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泉州留下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遗迹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达14处之多。泉州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综合性试点城市。3

二、项目说明 类 别 民间音乐 代 码 04 分 布 区 域 泉州南音发祥于泉州在闽南地区的漳州、厦门和三明等地以及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区和国家均见流布形成了一个约5000万讲闽南语的南音文化圈。历 史 渊 源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由历代积淀而多元形成。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判断南音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不断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晋江流域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史书和典籍虽然缺乏完整的记载但音乐史家认为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仅从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型制、曲目内涵和记谱方法等方面遗存之一斑可以推测其发展脉络进而由南音现存形态“逆向考察”知其渊源之全豹。

一、南音演奏形式是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遗制与南唐《韩熙载夜宴图》十分相似。

二、南音原称弦管源于魏晋时对丝竹音乐的通称。晚唐泉州、五代后蜀都以弦管描述乐事。历经千年这一专称早己消失唯独泉州南音世代保存弦管的名称。上世纪80年代台湾出版的泉州南音曲谱仍以《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为书名。

三、南音乐器的横抱琵琶、竖吹洞箫又称尺八和五块拍板均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二弦宋称奚琴、三弦虽稍晚但也是数百成千年的古乐器。这些“文物式”的乐器不仅在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的飞天乐伎手中保存而且也在各弦管班社世代传承、复制被认为是中国古乐器的博物馆。4

四、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代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内容。其中“大谱”里的三套《金钱经》中的“番家语”、“喝哒句”“指谱”中的“兜勒声”、“普庵咒”以及那些悠长缓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一直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并珍存着古代西域音乐文化的某些信息。

五、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习见的“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本乐种所独有专家认为是隋唐以前的遗存。基 本 内 容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现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按照民间习惯称谓分述于下

一、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大谱原有十二套后来发展至十六套。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最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乐《金钱经》极具研究价值。每套谱分为四到八个乐章不等一般可演奏十至二十分钟左右。

二、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散曲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千首左右一说有三四千首甚至万首以上待证实。曲词的内容除了部分描写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自然景观之外绝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抒发内心情感。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共同理想和基本愿望。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一唱三叹的“大撩曲”如《月照芙蓉》唱十八分钟今有人称之为长抒情曲或“咏叹调”也有小部分“顺口而歌”类似民间小调的短小曲目俗称“草曲”。

三、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乂谱、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5 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的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辑成套。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仔指”。“指”除演奏之外还有一义即作为指导学生的必修教材因而有人以“琵琶指南”命名。凡要学习南音的人必先由教师口传心授并指导学生熟读默背四至五套“指谱”俗称“念嘴”即口传然后练习琵琶指法。

四、过支联套曲。它是 “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形式。一般都是确定“管门”之后先奏“指”然后依据“从慢到渐快到快”的规则有序地选择逐个“滚门”的曲目唱下去。“滚门”与“滚门”之间由“过支曲”衔接一气呵成不得停顿最后奏谱结束俗称“宿谱”。南音演唱形式主要为“丝竹相和执拍者歌”在室内为琵琶、三弦居右洞箫、二弦居左唱者执拍板居中。在室外同样是唱者执拍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左洞箫、二弦居右。南音的正规演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有的馆阁还搭“彩棚”或在舞台上放臵宫灯、黄凉伞传说康熙皇帝封赐弦管人为“五少芳弦”、“御前清客”故以此为荣耀。南音之所以称为“泉州南音”或“泉州弦管”的一个重要标志即唱曲时一律以泉腔闽南方言演唱咬字吐音必须以泉州府治所在地即今泉州市区的方言语音为标准音。泉州所属县区因地域声腔与标准声腔稍有差异特别是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等地声调差异较大者要学习演唱南音都必须先学好泉州腔经过“正音”之后才能唱准其音韵。因此南音历来以地域声腔命名称为泉州弦管或泉腔南音。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和“过支联套曲”、独特的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体系的“工乂谱”以及汉唐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本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6 及制品等 相关器具

一、南音乐器 南音乐器以琵琶、洞箫、三弦、二弦和拍板为主又有嗳仔、品箫及小打击乐器四宝、响盏、扁鼓、双铃、小叫等有的班社仍继续使用笙、云锣个别的还用筚篥和轧筝作伴奏乐器。南音琵琶、洞箫是汉魏公元3世纪之前以来的古乐器遗制。琵琶是中华民族音乐的主要乐器但全国现在使用的基本上是竖抱直项琵琶称为“北琶”唯独南音使用的是横抱曲项琵琶又称“南琶”。横抱琵琶产生于汉魏时期现在已很少见到仅在汉魏墓中和敦煌莫高窟能找到它的历史遗迹。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竖篴已流传于民间隋唐两代用于宫廷乐舞之中。宋代之后尺八在中国其他乐种中早已绝迹唯南音中尚保留至今。泉州南音的拍板是承袭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而来的在唐代已列为胡部之乐器。拍板分四板、五板、六板等多种。泉州唐代垂拱年间公元686年建造的开元寺飞天乐伎用的拍板为五板建于南宋时期的东塔塔座上的石雕拍板是六板拍板也只幸存在泉州弦管中普遍为五板如今其他地方已很少见。南音所有的乐器都由民间手工作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复制其产品除内销外还供应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地。其中名师名作如琵琶每件皆以万论价。此外还有明代瓷制的洞箫作为贡品现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件和南京博物馆1件。

二、南音曲簿 南音以口传身授和手抄曲谱传世。早期的曲簿和刊本很难稽考幸得从海外发现两部孤本。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在英国和德国发现的三种明代刊行的闽南戏曲弦管选集《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是迄今发观最早的刊刻本。书中共收录曲词272首重复14首不附工乂谱部分有撩拍符号。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1995年翻译龙彼得部分论文连同三种 7 刊本以《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为名出版。该书保存了许多晋、唐、五代以来的音乐信息表明南音在明代就被称为“弦管”。另外一本是南音界寻觅多年、只有残本没有全本的清代《文焕堂指谱》。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2002年从台湾学者手中征得全本。它的主要特点是十二套大谱、三十六套指谱都有工乂谱和撩拍符号是迄今发现最早刊刻的“指谱”。上述各种曲簿包括精心制作的正式出版物和众多的民间手抄本都为南音的传承和守成发挥了无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开发软件将工乂谱输入电脑并直译为五线谱和简谱意义重大。

三、音像制品 采用现代化手段保存南音有百年前的大唱片各种录音带、唱片以及数字制品不计其数。这些音像制品行销海内外为传承和弘扬南音发挥了无远不至、无处不在的作用。8 传 承 谱 系 南音源于泉州远播海内外历经千百年脉传谱系十分复杂。南音传承是非家族性的在传承过程中以自愿为特征多为社会性松散型。绝大多数南音人是因爱好而业余参加活动以自娱为目的的。南音名师开馆授艺是传承的主要方式但开馆传授时间较短一般为三、四个月。学艺之人可以在不同的馆阁拜师学艺所以南音艺人常是师出多门南音技艺的师承关系也就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而是呈网状的交织传承。这里仅以丁梦高、陈武定在泉州、晋南一带的师承脉络作简略说明。◆丁梦高男晋江陈埭人生卒不详。其学生有陈武定等又有本乡的丁文昌、丁轻气、丁金裕、丁南平等。丁梦高同辈有柯豹、林心蚵生卒不详。◆陈武定男1861----1937泉州后山人被誉为“弦管状元”曾于1886年到台湾、1895年到菲律宾设馆传艺培养了大批弦管新人。陈武定的学生包括 ①庄咏沂男1893----1977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名师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教师。②何天锡男1900----1962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负责人兼教师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③邱志竹男1901---1972善吹洞箫。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升平奏”负责人之一后任泉州民间乐团教师。④吴瑞德男1900---1969善吹洞箫。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升平奏”名师后任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作曲。⑤陈天波男1906---1989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主要成员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副社长。在以上弦管高手的熏陶或直接传授下泉州弦管开始有了女弟子 ① 陈玉秀1936----1955年参加省会演获奖现仍参加活动。② 马香缎女1943---1987著名南音演唱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名家培养的二至三代学生活跃在海内外。9

三、项目论证 基 本 特 征 南音的基本特征是“古、多、广、慢、美”。

一、乐种古老、源远流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发展至盛唐达到辉煌的顶峰后几经战乱便烟飞灰灭踪迹难寻。作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泉州南音传衍千百年始终与闽南其它文化样式生息与共。史料证明明、清二季有不少文人介入弦管的传播泉州南音始终在民间盛传尤其是1950年后南音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社会影响加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一直没有得到音乐、文化学术研究界的广泛关注。80年代初音乐界逐步重视和加强对南音的理论研究相继发表论文指出泉州南音是保存中国古老音乐最丰富的现存的重要乐种汉代的相和歌魏晋的清商乐和弦管盛唐的大曲、法曲和燕乐以至宋元以来的曲子词等等都可以在南音的音乐内涵、乐器形制记谱方法演奏形式等方面找到它们的历史遗迹和鲜活血脉。因此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乐曲量多。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音乐曾随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泉州南音的历代先师除了用口传心授之外还开创了本乐种独特的辨音记谱方法以手抄曲簿为载体使各种的“指”、“谱”、“曲”传承下来。仅现存的纯器乐曲谱就有16大套有谱有词的“指套”为36套至50套散曲多达2000多首。南音分四个“管门”108个“滚门”保存了唐燕乐�6�7双调�6�8�6�7越调�6�8�6�7背双�6�8的调名和唐教坊的�6�7拂霓裳�6�8�6�7杜韦娘�6�8�6�7玉树后庭花�6�8等曲牌是一个容纳丰富古代音乐作品和音乐信息的宝库。

三、覆盖面广。民族音乐都有它的地域性往往囿于一地而终老。而南音却随着历代泉州人的足迹从刺桐城走向闽南各地进而跨越海洋走向港、澳、台南洋群岛形成一个约有5000万闽南人口的南音文化圈。自1977年以来先后举办十五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泉州独办8次充分显示了南音文化圈的活力与生机。

四、悠长缓慢。南音自宫廷、教坊和贵族之家逐步流向民间在与民 10 间音乐结合之后其悠长缓慢的特色依然存在。有人认为是反映了农耕时代的悠闲自得也有人认为这是它致命的缺点断言“老听众没了南音就会消亡”。但正是那些悠长缓慢的大撩曲却顽强地存活在弦友的心中大量的曲谱牢记在弦友的脑海中。当今海内外弦友常唱的旋律舒缓缠绵的《三更鼓》四空管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66年重编刊刻的《荔镜记》大撩曲七撩拍即一小节16拍《月照芙蓉》从新发现的明代刊本上可以证明它至少传唱了四百多年。至于纯器乐曲的大谱《四时景》、《梅花操》、《百鸟归巢》和《阳关三叠》及三套佛曲《金钱经》等其节奏都是舒缓的。

五、艺术之美。泉州南音使用的四件传统丝竹乐器和一些小打击乐器简陋古朴但奏起“谱”器乐曲和唱起“曲”来那古远优雅的旋律却令人难以忘怀。而歌唱者严守以泉腔闽南语或称泉州方言“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正是在中原早已消失的“河洛语”与古乐相融合的遗存。主 要 价 值

一、南音的幸存证明中国古老的音乐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南音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音乐学界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十多年来“南音学”的研究己取得相当成果。南音不仅具有很高的音乐学学术研究价值它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同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南音古朴优雅、清丽委婉不但为本乡本土的听众所喜爱而且受到海外朋友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三、南音既是闽南人生命形态的体现也是闽南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南音用泉腔闽南语演唱是闽南旅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共同语言交流方便沟通容易。1977年以来海内外弦友大会唱先后举行十五届。两岸关系解冻之前交流始于南音后两地弦友往返频繁这些交流客观上发挥了两岸文化认同的巨大作用。11 濒 危 状 况

1、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城乡人民忙于各种经营活动没有时间去背念曲谱、学习吹拉弹乐器也难得欣赏南音。产生于农耕时代悠长缓慢的音乐尤其是那些艺术质量较高、难度较大的大撩曲有先行“自然消亡”的危险其它的曲目也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2、外来文明的冲击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闽南人数百年来都以出门看戏和听曲南音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南音已很少能吸引年青人的兴趣。

3、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导致许多人认为“新音乐”才是科学时尚的而南音等民族民间艺术是落后、守旧的因此对其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

4、相关社区人口的流动变化。南音是当地长期农耕时代的产物季节性的农闲使得许多人有充裕时间来欣赏悠长缓慢的南音。而今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他们告别了田园生活也告别了南音。

5、当前泉州城乡一些民间南音团体为了争取经济收入已改变南音在室内自娱自乐的性质转而搬到广场演出。为了吸引观众往往在南音中加入其它表演元素常有曲艺化、戏剧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使严谨、高雅的南音走样变异也有的团体演唱人员未经认真学习训练便上台演唱以致艺术质量低下影响了南音艺术的声誉。12

四、项目管理 管 理 组 织 组织名称 责任人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电子信箱 资 金 投 入 情 况 13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一、保护南音、弘扬南音扩大影响已采取以下措施 ① 泉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启动“中国泉州南音 年”“中国泉州南音专场音乐会”已于2004年11月4日在北京演出盛况空前。②精心排练南音节目于2004年为世界传统音乐会37届年会 的专家学者演出后应邀去巴黎演出并于2005年7月赴苏州演出都受到高度的评价扩大了南音的国际影响。③ 2005年元宵节举办第八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内 外30多个团体数百人参加。期间参观南音陈列馆、举行座谈会通报保护与振兴南音的措施与成果增强了海内外弦友保护南音的自觉意识。

二、为切实保护和振兴南音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① 广泛征集南音文物创建“泉州南音〃戏曲陈列馆”并于 2005年元宵展出陈列南音文物及图片约3000件同时该项工作仍在继续。② 征集南音海外孤本已正式出版《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清 刻本文焕堂指谱》。③ 为适应弦友当前需要和便于“指、谱、曲”进入学校课堂 经由有关部门组织编校用电脑编排了《弦管指谱大全》工乂谱、简谱各一部、《南音常唱曲百首》部分工乂谱、五线谱、简谱并列年内可以出版。④ 从民间征集大量曲簿及其他资料已进入整理编辑阶段计 划今年内出版《泉州南音集成》20卷。⑤失传六十多年的“过支套曲联唱”由晋江市南音协会组织抢 救初步恢复两台曲目出版《弦管过支套曲选集》一书并录制VCD光碟已于2005年7月上旬应邀去台湾演出。⑤ 继续推行南音进人中小学和大学课堂。泉州师院南音专业在 2003、2004两届招收40多学生之后2005年开始面向海外招生并计划于年内出版《泉州南音系列教程》。14

五、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一、尽力保护南音固有的人文精神、礼仪规范、古乐风貌切忌商业化和庸俗化弦管前辈重视唱奏时神态端庄不得进行戏剧性、曲艺化表演。

二、增强泉州南音既有保存中国古老音乐同时又保存中国古代汉语的双重意义的意识遵循“照古音”的传统注重叫字读音掌握文读白读规律最大限度地保存古音古韵的特色。切忌用现代话语代替古语、用普通话改造兰青官话。拟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有经验的弦管先生和研究地方音韵的学者举行座谈会集思广益将古音韵逐字记录在案汇编成书以便传世如元代《中原音韵》所做的那样。

三、全面普查健在的资深弦管先生从生活、保健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性补助并采录其经验及了解保存的资料避免外流或散失。

四、尽最大能力抢救与保护南音的各项史料、曲谱并加以系统整理、校订、出版。

五、抢救与保护南音的各种古老乐器及其他用品不断充实南音陈列馆使之成为“南音博物馆”。

六、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南音的“指、谱、曲”以数字化方式保存。七.

第二篇: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止2010年,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4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6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3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84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以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非遗保护宣传主题“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题,对我市5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成吉思汗祭奠

成吉思汗祭奠是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482 IX-34。成吉思汗祭奠,完全保留着十三世纪以来的蒙古帝王祭祀仪式,成吉思汗祭祀中所应用的祝词、颂词、祭文、祭歌等,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历史、文化、信仰、观念、风俗、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夏(今宁夏)去世后,在鄂尔多斯和漠北建立祭祀宫帐,派遣守护、祭祀专人达尔扈特部落祭祀成吉思汗。1282年元朝忽必烈钦定四时大祭,规范祭文祭词,制定祭祀制度,委任祭祀官员,使成吉思汗祭祀不断完善。十五世纪,在蒙古高原供奉成吉思汗几位夫人的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宫帐)随鄂尔多斯部迁至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形成成吉思汗“八白宫”,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一直祭祀至今。

基于原始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祭祀,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在祭奠形式上再现了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在祭祀用具上,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艺术审美属性。

成吉思汗祭奠由圣主宫帐为核心的八白宫祭奠和成吉思汗苏勒德祭奠两大部分组成。其圣主祭奠以日祭与奉祭、月祭、米里亚古德祭(点奶祝福祭)、公羔祭、台吉祭、香火(灶)祭和四时大典组成。四时大典为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夏季淖尔大典、秋季斯日格大典、冬季达斯玛大典。祭奠仪式包括敬献哈达、神灯、全羊、圣酒,祭圣火,念讼祭词等多种。除此之外,在鄂尔多斯的查干苏勒德、阿拉格苏勒德以及其它所供奉的圣物,都有各自的祭祀规程。

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是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最隆重的一次祭祀,于农历每年三月十七至二十四日举行,前后历时八天。查干苏鲁克大典中所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包括:八白宫聚集仪式,嘎日利祭,祭天仪式、金殿大祭、巴图吉勒祭,招福仪式等等。

大祭,以牲羊祭开始,举行金殿大祭、祭天仪式和招福仪式。祭天仪式,是成吉思汗在世时举行的“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骒马之乳祭祀长生天”的仪式。将九十九匹白骒马的四百斤鲜奶斟满叫“宝日温都尔”的圣奶桶。在距宝日温都尔三九二十七步远的地方,竖起名叫阿拉坦嘎达斯的“金马桩”。然后将成吉思汗神马“溜圆白骏”请出,供人们膜拜、祭祀。成吉思汗“溜圆白骏”,相传是上天赐予的神马,使成吉思汗马背上征服天下。后来,守灵部落使溜圆白骏作为神物世世代代传承,进行供奉。鄂尔多斯蒙古族又将它作为吉祥的图腾,印在风旗上,与成吉思汗战神苏勒德一起竖立在家家户户门前,称“禄马风旗”,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宫殿部落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标志。祭洒鲜奶仪式开始,祝颂人吟诵《九十九匹白马之乳祭洒祝词》,人们一个接一个接过“楚楚格”,围绕象征“天座”的“哲勒玛”把马奶洒向苍天。

成吉思汗祭祀中,祭奠祭词成为核心,是成吉思汗祭祀形成的主体,也是成吉思汗祭祀能够世代相传的载体。成吉思汗祭奠祭词,主要对长生天、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功臣等表示祭祀,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以美好吉祥的语言为他们祝福,并祈祷圣主为百姓赐给美好的生活。成吉思汗祭奠祭词,主要由祭文、祝颂词、祝福词、祝祷词、祭歌等组成。这些祭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其内容涵盖了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观念、信仰、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在成吉思汗祭奠中应用的祭词,有五十多部(篇),长达近五千行,形成丰富多彩的长篇韵文,成为蒙古民族珍贵的巨幅文献。

在成吉思汗祭奠中所唱的歌,是蒙古王朝专门为祭奠所创作的祭歌。这些祭歌是伴随查尔给(马头响板)的打击声唱的,因此称“查尔给之歌”。这些祭歌包括《大蒙古》、《召木尔苏》、《德尔特》等十二首歌。多数歌的歌词,是用听不懂的“苍天语言”唱的,所以这些祭歌也称为“天歌”。成吉思汗祭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将成吉思汗祭奠推向高潮。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这里特指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她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于一体,是我国最重要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503 IX-55。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七百多年来,鄂尔多斯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使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

鄂尔多斯婚礼至今仍保留着男到女家娶亲的习惯。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娶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

佩弓娶亲

下午申时,新郎家中,宾客盈门,馈赠礼品。主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人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近日暮。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据传,战时娶亲,必佩戴弓箭,一为随时备战,二怕“抢亲”的习俗。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拦门迎婿

按照传统的礼节,娶亲队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骑马绕跑一圈,正停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马,欢聚在新娘家的亲友便迎上来,寒暄之间,娶亲的祝颂人还未来得及下马,他手捧的哈达就给新娘家的一位厨师用烧火棍接过去。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于是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鄂尔多斯民歌发问:“你家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口齿伶俐的伴娘就会用民歌反唇相讥。这样,双方一唱一答,充满情趣,直到最后,伴娘才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包。进包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之后,新娘家举行盛宴,招待迎亲的人。蒙古包内,男女老少围坐一堂,杯盏交错,歌声不绝,直到深夜。

求名问庚

入夜,开始进行另一个仪式:求名问庚,这是婚礼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都要另起一个名字,在婚宴上公开。男方祝颂人与手持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计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问,有意刁难。直到最后,新郎把哈达举在手上,把求婚的礼品金银对环摆在哈达上,祝颂人再次求情,大嫂们才生恻隐之心,从怀里取出一条哈达,说出新娘名字,双方互换信物,此时已是黎明时分。

送亲上路

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开始了。宴毕,新娘就要出嫁。所以也称“离娘宴”。同时也是新郎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新郎先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衣服佩饰并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进膳时,新郎必须当众掰开一个半生不熟的羊脖子(即卸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总要塞根红柳棍,以考验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当新郎识破伎俩,终于把羊颈骨折断时,他要当众与新娘分着吃,以示全心全意的爱情像羊颈骨那般紧紧相扣。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冠头额吉解开新娘的大辫,蘸着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净亮,把链垂头饰戴上,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今后将以少妇的形象出现(即分发出嫁)。女方送亲的人准备好骑乘,在悠扬的礼赞声中,蒙着红纱的新娘由俩位胞兄牵着,缓缓穿过人群上了红马,向婆家走去。这时,女方宾客唱起了惜别的歌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泪如雨下,不时地停马回望。

迎新拜灶

娶亲队和送亲队都想抢先到男方家,双方在路上都尽情驰骋,互相追逐戏逗。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时,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娶亲到家,在新郎新娘下马前,要先绕蒙古包走三圈。下马后,拿着马鞭,双双通过两堆旺火,表示爱情的纯洁、忠贞不渝,象征着婚后生活的兴旺、幸福、纯洁。新郎新娘先拜佛爷、灶神,男方祝颂人同时为她吟诵《祭灶词》。拜灶时,先在灶里燃起红彤彤的旺火,新人并排跪在一起,新郎的膝部还要压着新娘的袍子边,以示男贵女贤;同时新郎伸右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日形处,新娘伸左手插入白布口袋的月形处,手携手,表示同心同德,永不分离。再拜父母、拜亲友,和小姑小叔一一相见互献洁白的哈达,互换鼻烟壶,新郎也向新娘的亲友礼拜,跪拜完毕,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众人面前亮相(即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

新婚庆典

喜宴摆开,新婚典礼就此开始,第一个招待贵宾的隆重礼仪是献羊背子,等《全羊赞》的吟诵声一落,宾客就可以尽情品尝,开怀畅饮了。同时,新娘开始接受各方亲戚的赠礼,而这些送礼的宾客也会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礼。接下来,新娘与新郎的父母依次向宾客敬酒。在一片歌舞声中,鄂尔多斯婚礼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古如歌

被誉为蒙古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及蒙古族古老文明的“活标本”——古如歌,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604 II-105。

“古如歌”中的“古如”蒙语意为“国度”或“朝政”,它源于宫廷,后因王权衰落而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体裁。应该说“古如歌”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精品,它集中展示了蒙元以来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面貌。目前,古如歌仅留存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北部沿河一带,以独贵特拉镇、吉日嘎朗图镇为主,另外,梁外原白音恩格苏木靠近沿河一带也有传唱。“古如歌”的基本特征就是无伴奏,而且不能随意吟唱,一般只在隆重而盛大的庆典仪式上演唱,主题非常严肃,内容相当正统,旋律优美独特,节奏舒缓自由,演唱细腻独到,风格高贵典雅,以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唱骏马和说教为主。正宗的鄂尔多斯民歌“古如歌”演唱时以三首为一组,称为“三支首歌”或“三首正歌”,都是一些正统的说教歌曲,旋律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旋法大跳大落,跌岩起伏。整个音乐充满苍凉之美、空灵之美和悲壮之美。“古如歌”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学、文艺学和语言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方面,它既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经典,又是蒙古族古老文明的结晶。

漫瀚调

漫瀚调,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591 II-92。

漫瀚调,又名蛮汉调、蒙汉调,是蒙汉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相互融合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它主要分布于蒙、汉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另外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也有传唱。清朝晚期,大量的山西、陕西和河北等地的逃荒饥民冒着风险“走西口”涌入内蒙古,伊盟沿河地区是主要聚集地,再加上该地是清末新政“开放蒙荒”、“移民实边”主要地区,逐渐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清末,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蒙汉杂居已成气候,人们经常在一起吹拉弹唱,起初蒙古族唱蒙古民歌,汉族唱晋陕民歌,时间一长,一些蒙古族短调被汉族接受,而且还按着即兴填词方法随意编词,听起来备感新鲜,很快又被蒙古族人所欣赏。就这样逐渐形成现在的漫瀚调,所以“漫瀚调”又叫“蒙汉调”、“蛮汉调”。“漫瀚调”的另一种解释认为“漫瀚”二字,是蒙古语“芒赫”的译音,意为“沙丘”“沙梁”“沙漠”,而当地多为沙丘、沙梁地貌,因此得名。

漫瀚调主要特点是:旋律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主,吸收了爬山调的特点;唱词以汉语为主,但又吸收了蒙语词汇,使两种风格的旋律互相揉合,两个民族的语言混合使用。如《王爱召》、《栽柳树》,均属此例。其它还有《阿拉坦岱日》、《扫帚花日》、《毛主席带将幸福来》等。

“漫瀚调”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对唱。一般采取男女对唱,即兴填词,有问有答,一唱一和;漫瀚调的唱腔洒脱奔放,旋律朴实舒展,曲调简洁明快,男女歌手们在演唱漫瀚调时,男的嗓音高亢、强劲、明亮;女的嗓音清脆、柔和、甜美。“漫瀚调”以民族传统乐器四胡、粗管笛子(俗称“梅”)、扬琴、三弦等伴奏。“漫瀚调”的曲名有40多个,绝大多数仍保留着蒙古曲名,如“广林召”、“韩庆达哇”等;部分为汉名,如“白菜花”、“双山梁”等;部分为蒙汉音合成,如“哈岱沟”、“合彦梁”等;有的则保留蒙汉两种称谓。调式共4种:羽调式、宫调式、征调式、商调式。“漫瀚调”歌词题材广泛,采用叙事,抒情两种方式,既有时政内容,又有生活反映,更多的为爱情吐露,三十句、五十句不限,即兴出口,一气呵成。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号604 II-105。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旋律新颖别致,明朗优美,调式既有一般羽调式为主的蒙古族民间歌曲的共同风格,也有其自己特有的民族特点与地方色彩。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风韵独特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游牧民族交替入住鄂尔多斯,自然留下了自己音乐印记;西夏王朝统治鄂尔多斯约150年,无疑对鄂尔多斯民间歌曲产生重要的影响。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与长调截然不同,“短调”民歌结构短小玲珑精悍,句法整齐、节奏明朗有力,情绪欢快活泼,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动听。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短调”民歌在旋律中经常采用反向转位的手法,在六、七、八九度远距离跳进现象十分常见。

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多以五声音阶构成。其中,由四个音构成的歌曲也不少(五声音阶隐伏其音阶的“商”音),如《协布仁喇嘛》、《阴山》等,六声音阶的歌曲也颇多,如《森吉德玛》、《山头》、《西召》等,也有七声音阶的歌曲,如《巴音杭盖》等。不论六声音阶的歌曲,还是七声音阶的歌曲,其中4与7两个音在旋律中多以经过音的形式出现。

鄂尔多斯民间音乐的调式,主要是以蒙古族音乐所特有的羽调式为主及其副调式。其他的宫、商、角、徵调式也不少(其中尤以宫、徵调式居多)。宫调式的歌曲如《金色的百灵鸟》、《嫦娥》;商调式的歌曲如《嘹望》、《乌达高勒》;角调式的歌曲如《蓿骇滩》、《哈地温都尔》;徵调式的歌曲如《巴音杭盖》、《我有钱的弟弟呀》等。就其调式意义来讲,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比较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另外,在传统的五度调式的民歌中加入七度调式的引子和过门,更别具一格。这些特点使“短调”民歌具有强烈的舞蹈性,比如《圆顶帽子》、《鄂托克的西部》等,使鄂尔多斯的歌和舞两朵并蒂花在高原上交相辉映。

蒙古族马奶节

[ 来源:内蒙古旅游网 | 发布日期:2012-06-26 | 浏览(58)人次 | 投稿 | 收藏 ]

马奶节是蒙古族传统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马奶节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蒙古族燃灯节

[ 来源:内蒙古旅游网 | 发布日期:2012-06-26 | 浏览(5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第三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Ⅰ—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Ⅰ—

23Ⅰ—

34Ⅰ—

45Ⅰ—

56Ⅰ—6

Ⅰ—7

Ⅰ—8

9Ⅰ—9

Ⅰ—10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2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Ⅰ—1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Ⅰ—1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Ⅰ—1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Ⅰ—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Ⅰ—2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

公室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Ⅰ—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Ⅱ—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Ⅱ—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Ⅱ—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Ⅱ—17

傈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县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Ⅱ—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Ⅱ—2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Ⅱ—2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Ⅱ—2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Ⅱ—52 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 丰县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Ⅱ—64 文水鈲子 山西省文水县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

4Ⅲ—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

5Ⅲ—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Ⅲ—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Ⅲ—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Ⅲ—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

(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

舞)

1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普宁英歌、潮阳英歌)11

2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跷、苦水高高跷)甘肃省永登县

3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

4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

5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

21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3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 树卓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

4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5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象帽舞、乞粒舞)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31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

4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

5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5Ⅳ—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县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 市

52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

3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

4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

2Ⅳ—18 晋剧 山西省

3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

4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

5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

1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

2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3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4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

5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

2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

3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

4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

5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

1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

2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

3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孝义碗碗腔)

4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

5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

1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

2Ⅳ—58 楚剧 湖北省

3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

4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江苏省苏州市

5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

1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

2Ⅳ—68 曲剧 河南省

3Ⅳ—69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4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5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21Ⅳ—77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灯戏、川北灯戏)四川省南充市 22

2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云南省玉溪市

3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

4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 西宾顿、黄南藏戏)

5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

31Ⅳ—87 目连戏 安徽省祁门县

(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 湖南省溆浦县 连戏)河南省南乐县

32Ⅳ—88 锣鼓杂戏 山西省临猗县 233

Ⅳ—89 傩戏 河北省武安市

(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安徽省池州市 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 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4Ⅳ—90 安顺地戏 贵州省安顺市 23

5Ⅳ—91 皮影戏 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山西省孝义市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辽宁省瓦房店市 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 浙江省海宁市 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湖北省潜江市 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广东省汕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236

Ⅳ—92 木偶戏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 市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辽宁省锦州市 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 湖南省邵阳县 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 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 海南省临高县 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 四川省 发木偶戏)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238

Ⅴ—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239

Ⅴ—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240

Ⅴ—山东大鼓 山东省 24

1Ⅴ—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 温州鼓词 浙江省瑞安市 250

Ⅴ—14 陕北说书 陕西省延安市 251

Ⅴ—15 福州伬艺 福建省福州市 252

Ⅴ—16 南平南词 福建省南平市 253

Ⅴ—17 绍兴平湖调 浙江省绍兴市 254

Ⅴ—18 兰溪摊簧 浙江省兰溪市

255

Ⅴ—19 贤孝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凉州贤孝、河州贤孝)

256

Ⅴ—20 河南坠子 河南省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 258

Ⅴ—22 锣鼓书 上海市南汇区 259

Ⅴ—23 绍兴莲花落 浙江省绍兴县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26

1Ⅴ—25 扬州清曲 江苏省扬州市 26

2Ⅴ—26 锦歌 福建省漳州市 26

3Ⅴ—27 常德丝弦 湖南省常德市 26

4Ⅴ—28 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 26

5Ⅴ—29 天津时调 天津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 治州

267

Ⅴ—31 龙舟说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68

Ⅴ—32 鼓盆歌 湖北省荆州市 269

Ⅴ—33 汉川善书 湖北省汉川市 270

Ⅴ—34 歌册 福建省东山县(东山歌册)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

2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

3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

4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

5Ⅴ—39 山东快书 山东省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科尔 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 县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黑龙江省 278

Ⅴ—42 赫哲族伊玛堪 黑龙江省 279

Ⅴ—43 鄂伦春族摩苏昆 黑龙江省

280

Ⅴ—44 傣族章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

2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贵州省兴义市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

3Ⅵ—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28

4Ⅵ—聊城杂技 山东省聊城市 28

5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286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河南省焦作市

4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

5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97

Ⅵ—15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 西藏自治区

(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画派)

4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5Ⅶ—16 剪纸 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 山西省中阳县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 辽宁省锦州市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江苏省扬州市 傣族剪纸、安塞剪纸)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 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316

Ⅶ—17 顾绣 上海市松江区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318

Ⅶ—19 湘绣 湖南省长沙市 319

Ⅶ—20 粤绣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广绣、潮绣)

320

Ⅶ—21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

321Ⅶ—22 苗绣 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县

2Ⅶ—23 水族马尾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32

3Ⅶ—24 土族盘绣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2

4Ⅶ—25 挑花 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挑花、花瑶挑花)湖南省隆回县 32

5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

31Ⅶ—32 金石篆刻 浙江省杭州市西泠印社(西泠印社)

2Ⅶ—33 青田石雕 浙江省青田县 333

Ⅶ—34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 33

4Ⅶ—35 寿山石雕 福建省福州市 335

Ⅶ—36 惠安石雕 福建省惠安县 336

Ⅶ—37 徽州三雕 安徽省黄山市(婺源三雕)江西省婺源县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潮州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341

Ⅶ—42 乐清黄杨木雕 浙江省乐清市 342

Ⅶ—43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 343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漳州市 344

Ⅶ—45 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 345

Ⅶ—46 竹刻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竹刻、宝庆竹刻)湖南省邵阳市 346

Ⅶ—47 泥塑 天津市

(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 江苏省无锡市 塑、浚县泥咕咕)陕西省凤翔县 河南省浚县

347

Ⅶ—48 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省湟中县 348

Ⅶ—49 热贡艺术 青海省同仁县 349

Ⅶ—50 灯彩 浙江省仙居县、海宁市(仙居花灯、硖石灯彩、泉州花灯、福建省泉州市 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广东省东莞市 青海省湟源县

350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嵊州市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

51Ⅷ—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35

2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安徽省界首市 35

3Ⅷ—3

石湾陶塑技艺 广东省佛山市

4Ⅷ—4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355

Ⅷ—5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 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景德镇市 358

Ⅷ—8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铜川市 359

Ⅷ—9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60

Ⅷ—10 磁州窑烧制技艺 河北省峰峰矿区 36

1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福建省德化县 36

2Ⅷ—12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澄城县 36

3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6

4Ⅷ—14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

5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367

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上海市徐汇区 368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369

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 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 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 自治县、东方市

370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1Ⅷ—21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 37

2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青海省湟中县

3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

鲁番地区 37

4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7

5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丹寨县 376

Ⅷ—26 白族扎染技艺 云南省大理市

377

Ⅷ—2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78

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福建省龙岩市 379

Ⅷ—29 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江西省 380

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38

1Ⅷ—31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38

2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8

3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云南省大关县

4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38

5Ⅷ—3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山西省阳城县 386

Ⅷ—36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87

Ⅷ—37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88

Ⅷ—38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浙江省杭州市 389

Ⅷ—3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安徽省芜湖市 390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雷山县 湖南省凤凰县

391

Ⅷ—41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云南省陇川县 392

Ⅷ—42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

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93

Ⅷ—43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394

Ⅷ—44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北京市朝阳区 395

Ⅷ—45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96

Ⅷ—46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

沁旗 397

Ⅷ—47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 西藏自治区 398

Ⅷ—48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甘肃省兰州市 399

Ⅷ—49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安徽省休宁县 400

Ⅷ—50 雕漆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

401

Ⅷ—51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山西省平遥县 402

Ⅷ—52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03

Ⅷ—53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浙江省天台县 404

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福建省福州市 405

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 福建省厦门市 406

Ⅷ—56 成都漆艺 四川省成都市 407

Ⅷ—57 茅台酒酿制技艺 贵州省

408

Ⅷ—58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 四川省泸州市 409

Ⅷ—59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山西省汾阳市 410

Ⅷ—60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浙江省绍兴市 411

Ⅷ—61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清徐县 412

Ⅷ—62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江苏省镇江市 413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福建省武夷山市 414

Ⅷ—64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四川省自贡市、大英县 41

5Ⅷ—65 宣纸制作技艺 安徽省泾县 416

Ⅷ—66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江西省铅山县 417

Ⅷ—67 皮纸制作技艺 贵州省贵阳市、贞丰

县、丹寨县 418

Ⅷ—68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

拉县 419

Ⅷ—69 藏族造纸技艺 西藏自治区

420

Ⅷ—70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

鲁番地区

421Ⅷ—71 竹纸制作技艺 四川省夹江县 浙江省富阳市

422

Ⅷ—72 湖笔制作技艺 浙江省湖州市 42

3Ⅷ—73 徽墨制作技艺 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 42

4Ⅷ—74 歙砚制作技艺 安徽省歙县 江西省婺源县

5Ⅷ—75 端砚制作技艺 广东省肇庆市 426

Ⅷ—76 金星砚制作技艺 江西省星子县 427

Ⅷ—77 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428

Ⅷ—78 雕版印刷技艺 江苏省扬州市 429

Ⅷ—7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430

Ⅷ—8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四川省德格县 4

31Ⅷ—81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

2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433

Ⅷ—83 桦树皮制作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 治旗 黑龙江省

434

Ⅷ—84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 治县

435

Ⅷ—85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省 436

Ⅷ—86 浏阳花炮制作技艺 湖南省浏阳市 437

Ⅷ—87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 治县

438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风筝、南通板鹞风筝、拉萨 江苏省南通市 风筝)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439

Ⅷ—89 凉茶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

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九、传统医药(共计9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0

Ⅸ—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1

Ⅸ—中医诊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2

Ⅸ—中药炮制技术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3

Ⅸ—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协会

444

Ⅸ—针灸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针灸学会

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 446

Ⅸ—7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447

Ⅸ—8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浙江省杭州市 448

Ⅸ—9

藏医药 西藏自治区

(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十、民俗(共计70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9

Ⅸ—春节 文化部 450

Ⅸ—清明节 文化部 451

Ⅸ—端午节 文化部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 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县、黄石市 湖南省汨罗市 江苏省苏州市

52Ⅸ—七夕节 文化部 45

3Ⅸ—5

中秋节 文化部 454

Ⅸ—6

重阳节 文化部

455

Ⅸ—7

京族哈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456

Ⅸ—8

傣族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

457

Ⅸ—9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 查尔锡伯自治县

458

Ⅸ—10 火把节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火把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459

Ⅸ—11 景颇族目瑙纵歌 云南省陇川县 460

Ⅸ—12 黎族三月三节 海南省五指山市 46

1Ⅸ—13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黑龙江省 462

Ⅸ—14 瑶族盘王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广东省韶关市

463

Ⅸ—15 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464

Ⅸ—16 仫佬族依饭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465

Ⅸ—17 毛南族肥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 南族自治县

466

Ⅸ—18 羌族瓦尔俄足节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

467

Ⅸ—19 苗族鼓藏节 贵州省雷山县 468

Ⅸ—20 水族端节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469

Ⅸ—21 布依族查白歌节 贵州省 470

Ⅸ—22 苗族姊妹节 贵州省台江县

471

Ⅸ—23 独龙族卡雀哇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 自治县

472

Ⅸ—24 怒族仙女节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 自治县

473

Ⅸ—25 侗族萨玛节 贵州省榕江县 474

Ⅸ—26 仡佬毛龙节 贵州省石阡县 475

Ⅸ—27 傈僳族刀杆节 云南省泸水县 476

Ⅸ—28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 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477

Ⅸ—29 土族纳顿节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 治县

478

Ⅸ—30 都江堰放水节 四川省都江堰市 479

Ⅸ—31 雪顿节 西藏自治区 480

Ⅸ—32 黄帝陵祭典 陕西省黄陵县 481

Ⅸ—33 炎帝陵祭典 湖南省炎陵县

482

Ⅸ—34 成吉思汗祭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

483

Ⅸ—35 祭孔大典 山东省曲阜市 484

Ⅸ—36 妈祖祭典 福建省莆田市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485

Ⅸ—37 太昊伏羲祭典 甘肃省天水市 河南省淮阳县

486

Ⅸ—38 女娲祭典 河北省涉县 487

Ⅸ—39 大禹祭典 浙江省绍兴市 488

Ⅸ—40 祭敖包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

489

Ⅸ—41 白族绕三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490

Ⅸ—42 厂甸庙会 北京市宣武区 491

Ⅸ—43 热贡六月会 青海省同仁县 492

Ⅸ—44 小榄菊花会 广东省中山市 493

Ⅸ—45 瑶族耍歌堂 广东省清远市 494

Ⅸ—46 壮族歌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495

Ⅸ—47 苗族系列坡会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 族自治县

496

Ⅸ—48 那达慕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

497

Ⅸ—49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 提县

498

Ⅸ—50 秦淮灯会 江苏省南京市 499

Ⅸ—51 秀山花灯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 自治县

500

Ⅸ—52 全丰花灯 江西省修水县 501

Ⅸ—53 泰山石敢当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 502

Ⅸ—54 民间社火 陕西省宝鸡市 山西省潞城县

503

Ⅸ—55 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市

504

Ⅸ—56 土族婚礼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505

Ⅸ—57 撒拉族婚礼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 县

506

Ⅸ—58 马街书会 河南省宝丰县 507

Ⅸ—59 胡集书会 山东省惠民县 508

Ⅸ—60 安国药市 河北省安国市

509

Ⅸ—61 壮族铜鼓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510

Ⅸ—62 楹联习俗 中国楹联学会

511

Ⅸ—6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苏州市 512

Ⅸ—64 惠安女服饰 福建省惠安县 513

Ⅸ—65 苗族服饰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苗族服饰)

514

Ⅸ—66 回族服饰 宁夏回族自治区 515

Ⅸ—67 瑶族服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 县、贺州市

516

Ⅸ—68 农历二十四节气 中国农业博物馆 517

Ⅸ—69 女书习俗 湖南省江永县 518

Ⅸ—70 水书习俗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 自治州

第四篇: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漯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心意六合拳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临颖县

分享到新浪微博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之一,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明末清初,河南洛阳马学礼遇一隐士传授此拳,其得艺弟子马三元是漯河市临颖县繁城镇人氏,数百年来此拳世代相传。后来流传国内外的形意拳和意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衍变而成。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有: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六合刀、六合枪组成。其中心意把是由十个动作组成一个动作为一把;十大形是模仿十种动物(龙、虎、猴、马、鸡、燕、鹞、蛇、熊、鹰)的真意内涵,一个动作为一形。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内涵丰富,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小孩、成年人、老年人都可习练受益,通过锻炼使人体全身内外达到高度协调配合。

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有定式和动式两种。定式是在静止状态下,规范动作,掌握要求,增强肌肉力量;动式是在定式的基础上,做运动练习,在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仍能掌握要领要求,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最后在千变万化的动态情况下,仍能作到周身内外紧密配合,发放自如。

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快而刚猛,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技击性强,数百年来被拳家视若珍宝。1991年,日本组团到河南学习此拳,省体委聘吕瑞芳老师负责传授,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在日本杂志上刊登专辑,封面上打出“心意六合拳中国武术之核心”的字样,可见此拳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漯河市举办了三百年来的首次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和两次影响很大的邀请赛,通过交流,打破了数百年的保闭局面,并且在我市成立了“心意六合拳研究会”,把心意六合拳的理论、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整理成书,由“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制作面向全国出版发行教学光盘一套。虽然在普及推广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对此优秀拳种的普及和发展状况仍不理想,存在着失传的危险,急须进一步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此项古老而优秀的拳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发扬。

双人旱船舞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临颖县

双人旱船舞

临颍县南街村的双人旱船舞是由单人旱船舞演变而来,是由两个坐船女、一个老梢公和一个撑船女,表演渔家在打鱼时,遇到的不同情景故事,具有河南地方戏剧形式的舞蹈。

双人旱船舞起源于清末,师承五代,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此舞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戏的调子、动作、又因舞姿活泼、衣着考究、道具美观、舞步不俗、动有意思、静有图样,使双人旱船舞既可地摊表演,又可登台演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民国二十七年,该舞在漯河市演出时,外国记者曾多次拍照,老艺人李水长,把照片存至1983年失传。片上印有民国二十七年字号。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路径临颍,为了欢迎大军,临颍军民专门在城北关大操场举行双人旱船舞的表演。1951年随军记者李季,著有《出击》一书,书中叙述了大军进入临颍县城时,临颍人民用双人旱船舞欢迎部队的景况。

1957年该舞参加许昌地区民间舞蹈会演,获二等奖。并代表许昌地区,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民间舞蹈会演,获一等奖。在郑州演出结束后,苏联专家和翻译同演员亲切握手,亲吻祝贺演出成功。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陈素真也慰问了表演双人旱船舞的所有成员。通过郑州会演确定参加全国民舞会演,因女演员突发病未能参加。当时的河南日报第一版正中,还刊登了双人旱船舞的表演剧照。

由于历史的原因,双人旱船舞停演了好多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由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南街村民1987年又重新组织起了这一民间舞蹈,其阵容超过了任何历史时期,连续几年在漯河市民间艺术大赛中,获特等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胜誉。

铜器舞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源汇区

铜器舞

铜器舞又叫“八大扇”——因主奏乐乐器为四扇大铙、四扇大镲而得名。该舞流传在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一带,印板王、问

十、董庄、草河李等村,皆有铜器会。据印板王的老艺人黄海东讲,铜器舞源于清朝末叶太平天国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据印板王村领舞人李明德说:开始只打铜器不舞,但有“捂”、“亮”、“撂”、“托”等手势动作。后来,为了使表演更加热闹,增加了“跨”、“跳”、“蹉”、“跑”等步法及“穿插”、“剪子鼓”、“自转”、“急跳”、“走马灯”等调度。分段落段,段与段之间用音乐及领舞独舞衔接,就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另外,今天的“八大扇”是由原来的“四大扇”(两扇大铙、两扇大钹)变化来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有一面小堂鼓、一面大锣,一对手钹、一面小锣,当时叫“四大件”。现在已增加到“九大件”。

铜器舞的音乐共分七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名称及特色,第一段:一铙;第二段:小花镲;第三段:别子;第四段:剪子鼓;第五段:三五铙;第六段:走马灯;第七段:大花镲。主奏乐器是:大铙、大钹、伴奏乐器有大堂鼓、大锣、手钹、小锣等。领舞化丑脸,头上包黄扎巾(像太平军那样),上身穿蓝褂子、白内衣,下身穿黄彩裤,腰束浅青腰带,白布补袜,黑软底革靴。大铙演奏者化黑脸,大钹演奏者化红脸,头上都包黄扎巾,上身穿白褂子,下身穿黄彩裤,腰束浅青腰带,白布袜、黑软底靴。主要道具是一面竹节小鼓(班鼓),一根击鼓和指挥用的竹钢小棍,是领舞兼指挥的工具。

按照问十村一带的民俗,铜器舞于冬闲在大街通衢及广场空地演出,重大节日在舞台上亦可表演,第一段,调度线较短,多用“亮”钹手势及“跨”、“换”步法,节奏稍平缓。第二段,突出“穿插”的调度形式和大钹花齐奏手法及“跳”、“蹉”等步法。第三段,突出“捂”、“撂”、“托”等击奏手法。第四段,突出走“剪子鼓”的调度形式,演员在走动中表演。第五段,突出大铙的不同击奏手法,调度线最短,表演气氛热烈。第六段,全曲一百七十二小节,其中一百一十九小节运用“走马灯”似的调度形式表演,突出“跳”的步法和领舞“自转”的调度形式。第七段,是全舞的高潮,动作幅度大,节奏稍快,气氛热烈,大钹加花击奏的手法,得到完美的体现。铜器舞的表演,有着特殊的风采和韵味:第一:动律一致,分段演出;第二:领舞指挥,风趣幽默;第三:相辅相成,珠联壁合。一九八五年四月,中国舞蹈家协会河南分会与河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办公室,对该舞录了像。

脑阁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舞阳县

脑阁

脑阁花社,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百姓的希望和理想。在舞阳县流传三百多年的“众社龙为首,龙社不挡脑阁道”的说法,印证了“脑阁”的鼎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脑阁”,又叫扶婴社,顾名思义,就是将婴儿置于肩上、头上,扶婴而舞,既有原始杂技的因素,又有民间舞蹈的成分。每付梃子为一个家庭单元,儿女在上玩耍,父亲在下扭舞,母亲在旁边伴舞,每次表演阵容为10至16付梃子。它起源于夏代的一种祭祀活动,到明朝末年,从祭祀活动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花社活动。据记载,清朝舞阳县舞泉镇北街村著名艺人有周有得、赵世杰,后经本村周林、周亭、周保、周德伟等传人将此艺术形式发扬光大,成为方圆几百里群众喜爱的著名花社。

北街“脑阁”,其旗帜为黑色,极为罕见,据考,黑色是夏代至唐宋时的正统色彩,北街“脑阁”黑色旗帜保留了原生态文化成分,每次表演前,必先到街中五道庙祭祀,以示对先民的尊崇。它对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渊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脑阁”最重要的道具有大人背缚之用的铁坎件和用来扶婴的梃子,梃子插在铁坎件上,梃子又分单头和双头,双头梃子上面可站2名婴儿表演,此外还有用来接送婴儿上下梃子及维持秩序的叉子和去梃子时用的铁锤,道具均为铁制红布包裹,配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北街“脑阁”表演时多达16副梃子,和着鼓、锣、桡、钗等打击乐的节拍,以八字步或剪子步翩翩起舞,婴儿多扮演为悟空、八戒、青蛇、白蛇、上八仙等,表扬节目有“二郎担山”、“天女散花”、“梁祝”、“桃园三结义”等,演者上下协调,惟妙惟肖,观者如痴如醉。

北街“脑阁”因有婴儿表演,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具有独特的传承性,从自娱自乐到凝聚一心,“脑阁”赋予了北街更多的文化内涵。

龙舞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郾城

分享到新浪微博龙舞

漯河市郾城何庄青龙会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先是村里的知名人士何发明、何同顺等人积极倡导组织发起的龙灯会,在每年的春节闹元宵期间表演,还在各个庙会、名人祝寿、做生意人开业庆典等进行巡回演出,倍受人们的喜爱,期间的舞龙高手有何俊举、何俊芳等人。他们在农闲时一方面习武强身,一方面舞龙弄珠,因群众对这一象征吉祥的龙灯非常喜爱,又加上当时舞龙人的敬业,长时间的演练切磋,何庄村的龙灯会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当时漯河、郾城等周边地区经常巡回演出,逐渐形成影响。民国年间,又以何国钦、何本立、何宝德为首的第二代舞龙人。在原来基础上又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无论演员队伍、服饰、道具都较原来有了壮大和更新。

1966年文革年后,曾因多种原因中断演出了二十年的时间。直到1996年又以时任何庄村村委书记何长勋为首,何宝德、何玉德、何玉坤等人为技术教练,并由原来的一条龙舞增加为现在的两条龙舞,表演套路以前光是在地上玩“龙翻身”、“就地十八滚”等又增加了“龙走独木桥”、“龙翻山”、“高山决斗”等,现有套路表演不下十余种,何庄青龙会是郾城区民间舞蹈中的一支奇葩。

青龙会的龙是青龙,舞龙者自身穿青彩衣,舞蛛蛛者身穿红彩衣,乐队着黄彩衣,现有70多人,本舞的锣鼓伴奏,有快、慢、轻、重的强烈区别,但不受节奏限制。玩蛛蛛者带领青龙开始恭贺跑场子,然后进行套路表演,如“就地十八滚”、“龙走独木桥”、“龙翻山”、“龙钻节”、“走八孔桥”“龙钻山洞”、“高山决斗”、“耍大夔(kui)等十余种套路。已成为何庄村周围数十里,漯河境内村民百姓最喜爱的一支民间表演队伍。

狮舞

所属地区: 河南 · 漯河 · 郾城

分享到新浪微博狮舞

漯河市郾城“东关狮子会”成立于1897年,是由吴聚才(1877年出生)从南阳拜师学艺归来组建,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东关狮子会”起初叫“东关故事会”,以“双狮舞”为主打节目,另外还配有“竹马”、“二鬼绊跌”(又叫二鬼摔跤)、“九节鞭”等节目,整场演出大约要三四个小时。其中“双狮舞”共分:“玩灯”(灯,又叫绣球,夜晚可亮),“耍棍”、“狮子吃碟子”等三部分组成;“狮子吃碟子”是整个舞蹈的精彩之处,罗汉宴请宾客,桌子上摆放十六个分别装有鲜美菜肴点心的碟子,狮子偷吃罗汉去护,整个舞蹈围绕着一偷一护展开表演,狮子每吃一盘点,就地翻滚,连续数次,直到桌子上的菜肴盘点全部吞完。罗汉大怒,手执神禅训斥狮子,狮子自觉惭愧,又将菜肴原封不动一一吐回。这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表演中,十六个盘点在狮子腹中不翻不烂,原样吐回,十分精采,表演中,狮子与罗汉撒娇、咬耳朵、啃脚,用屁股撅罗汉,罗汉则用神禅撬嘴,掐脖子、捶背、揉胸等一番嬉戏,妙趣横生,令观众捧腹大笑。特别是到了晚上玩耍时,双狮两眼发光,随着舞步,伴着鼓点,一明一暗,神吃妙吐之后,还能吐出带火的莲花灯,让人观后拍手叫绝。且演员技艺精湛,表演细腻,在当时方圆百里享有盛名。

到了第二代传人杨大雷(1919年出生)领班时期,又增加了武术(单刀、双刀)、气功(油锤灌顶、胸口碎石、上刀山)等一些杂耍节目,又壮大了队伍,当时整个舞狮队高达八十人左右,有令旗(指挥)、打击乐队、竹马队、狮子队、武术队、二鬼绊跌等,综合演出,更为壮观。

目前,漯河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心意六合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心意六合拳、农民画、双 人旱船舞、沙河船工号子、双狮舞、合伯宝剑煅造技艺、中医正骨疗法刘氏正骨。合伯宝剑煅造技艺

合伯宝剑乃战国名剑之一,为舞阳县特产,已有2700多年历史,《史记》、《战国策》、《左传》、《新唐书》等史籍对此均有记载。舞阳人前蜀王王建,仗合伯剑定天下,在四川称帝。1984年,舞阳县出土战国合伯剑范(即铸剑模具)。

中医正骨疗法刘氏正骨

郾城区裴城镇坡刘村刘氏正骨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刘氏正骨属于中医正骨手法,最初是以手法整复为主,配以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草药、膏药。主要治疗四肢骨折、关节脱臼、伤筋劳损。后经几代人继承发扬,至第四代传人刘东成时,整复技术最高。传至现在,除传统整复方法外,也配以手术治疗。

农民画 舞阳农民画产生于1958年狂热的“大跃进”时代。为配合当时的生产运动,全国上下兴起壁画热潮,“人人做诗人,个个当画家”的口号风靡一时。当时的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执画笔,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最简单的图案表现出来。这就使得当时的绘画作品普遍存在着乌托邦式的狂想和政治功利主义的痕迹,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人类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在创作形式上,多用漫画式的夸张表现手法。由于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运动,许多美术工作者乐此不疲,“诗画满墙”是最好的证明。

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一些特别优秀的美术工作者脱颖而出,他们把以墙壁为载体的壁画,转变成以纸张为依托的艺术形式,农民画这一新的艺术形态开始萌芽、生长。绘画题材也由“大丰收”向表现农村现实生活过渡,如摘棉花、打井等。由于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农民,“农民画”的叫法也就由此而来,寓意为“农民画的画儿”——画风淳朴,带有泥土的芬芳。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舞阳民间绘画逐步趋于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吸取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特色,并融合了现代绘画的一些技巧,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性本真,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1987年9月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舞阳农民画作者武天举等人创作的《东河湾•西河湾》、《柿乡》、《左邻右舍》、《端阳》、《五月人倍忙》、《六月六》、《果熟时节》7幅作品入选该届艺术节美术展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展览》展出,不禁让美术界人士眼前一亮,受到许多专家的高度称赞。截至目前,舞阳农民画有专业作者70多位,业余作者近200人,近千幅作品分别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或被选送国外展出,其中有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沙河船工号子

沙河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水上劳动时,几个人或众人用自己的语言,主要是为了调动,启发船工们的劳动劲头,鼓舞船工斗志,统一劳动步调为内容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有规律的集体劳动场合由指挥者领唱,以便统一劳动,统一步伐,鼓舞干劲。

它的演唱旋律简单、流畅,节奏清晰、平稳,都是无乐器伴奏的清唱。“沙河船工号子”分行船号子、劳动号子、娱乐号子、祭祀号子和民间小调等五大类。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为沙河船工号子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漯河非遗】繁城茶馆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著名的水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中心之—。再辅之以典型的三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商贸文化,带动了繁城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延续至今的茶馆,就是有力的见证者。

如今,该镇依然有20多家古色古香的茶馆,接待着众多爱茶之人。这种乡风独特的茶文化,目前这种习俗仍然在传承发扬。

据介绍,以前茶馆有高中档之分。高档茶馆是文人雅士聚会、叙谈、会友、吟诗作画、品茗赏景之地,也是富商巨贾洽谈生意之场所。较低一级的茶馆是行帮头目即行老们聚集碰头所在。最底层的茶馆则是三教九流之辈活动地方。

新中国成立前夕,老茶馆有近50家。三里五村的中老年人,在劳动、工作之余,不论是上午、下午,或者晚上,都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自己常待的茶馆里喝茶聊天、谈天说地,乐得个自在逍遥。

据考证,繁城茶馆兴起于清朝中期,盛于清晚期和民国时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根据有关记载及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美国人在繁城西门里开办了一家洋烟厂,这家烟厂就是现在许昌卷烟厂的前身。由于卷烟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所需要的原材料也越来越多。繁城周边的农民很多都贩运卷烟用的各种原材料。后来,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也加入到了贩运的行列,外地的商人越来越多。做罢生意,闲暇无事,这些商人们最爱的去处就是茶馆。花上两个铜板,坐在茶馆里,在品茶中,一方面可以与同行联络感情,另一方面可以互通市场行情。茶馆作为外地商人聚会娱乐的场所是再合适不过了。一开始,繁城的茶馆仅限于烟行附近,随着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不单是外地人爱喝茶,当地爱喝茶的人也多起来,于是繁城的茶馆业越来越兴旺。

繁城的茶文化首先体现在繁城人爱喝茶。在繁城无论贫富,大凡每个家庭都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置办一套自家认为最满意的茶具:锡壶、铜壶、紫砂壶、瓷壶或者铝壶,另外还要有配套的茶杯或茶碗。劳动之余,茶余饭后,只要一空闲时间,人们就会泡上—壶浓茶,然后坐下来慢慢细品。繁城的茶文化还体现在繁城人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不管是远方来宾,还是朋友聚谈,也不论是亲朋聚会,只要走进主人的家门,主人便会热情地把你让到座中,然后把一杯飘着清香的茶水递到你的手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茶馆受到新型娱乐场所的冲击。破败的茶馆显然不能与那些茶楼、酒吧、歌舞厅抗衡,老茶馆的客源 不断减少,来喝茶的大多是老年茶客,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目前,繁城茶馆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现在的几家虽然尽力经营,但生意很惨淡。

为了保护和传承发扬老茶馆和独特的茶文化,2010年,漯河市把“繁城茶文化”列为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和扶持。我们真心希望有关部门深入挖掘繁城茶文化资源,努力做好茶文化这篇文章,使三国文化与茶文化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王牌,让繁城古镇焕发出多彩的神韵和无穷的魅力。

漯河市召陵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6项)

一、民间文学(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 1 II—59 召陵会盟传说

召陵区

二、民间美术(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 2 III—1 剪纸 老窝镇孟湾村 3 III—3 刺绣 4 III—5 枣花馍

三、民间音乐(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5 IV—2 拉夯号子

四、民间舞蹈(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6 V—3 肘个

五、传统戏曲(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7 VI—1 豫剧沙河调

六、传统手工技艺(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8 VIII—3 木楼制作 9 VIII—6 棉花布制作 10 VIII—9 双王镰

七、民间习俗(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11 X—35 张氏祭祖庙会 12 X—36 张氏家族谱 13 X—37 元宵节灯展会

八、传统医药(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14 XIII—4 李氏投奶药 15 XIII—6 黄氏喉病专科16 XIII—11 张氏中医妇科姬石乡范寨村 姬石乡姬石村 申报地

姬石乡范寨村 申报地

万金镇栗门张村 申报地

姬石乡范寨村 申报地

万金镇栗门张村 万金镇乔庄村 姬石乡杏树王村 申报地

姬石乡范寨村 姬石乡范寨村 老窝镇下堤刘村 申报地

姬石乡桂王村 青年村乡周陈村 姬石乡范寨村

第五篇: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歙 砚: 歙砚因生产于歙县而得名,是砚中的上乘珍品。唐代开元年间,歙砚之名始传,并流行全国,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而不衰。“石质坚韧、温润莹洁、纹理缜密,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石”是歙砚的特点。歙砚雕刻精湛,造型浑朴,刀法挺秀有力,美观实用大方,历来被文人墨客誉之为罕世珍宝。歙砚石质美如碧玉,腻如肌肤,暗含锋芒,缜涩发墨,油润生辉,具有下墨快,不损笔锋,墨水不干等特点。因此有“龙尾歙砚天下冠”之说。歙砚雕刻具有徽派石雕的风格,即浑厚朴实,美观大方,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它的图案,多取于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或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歙砚曾作为国家礼品,先后赠送越南胡志明主席、朝鲜金日成主席等外国领导人。近年来,歙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歙砚生产和核心技术予以保护,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用于歙砚的砚石探矿选测、开采生产,传统技艺的收集整理以及科研项目和传承人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另外,歙县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一座徽墨、歙县博物馆,建设完整的歙砚原生产基地,保存完整的歙砚生产工艺,培养新一代的制砚人才。

徽 墨: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我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墨是我国制墨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经炼烟、制胶、和剂、做墨、晾墨、打磨、填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史料记载,唐代末期,河北易水人李廷珪父子“流离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故有名焉。”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徽州成为制墨中心,墨肆林立,出现了“徽人家传户习”的制墨景象。清代制墨业出现了四大名家——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曹素功等。1915年胡开文制“苍珮室”牌“地球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金奖。徽墨品种繁多,有桐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等几大类型,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同时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之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是徽墨的主要生产地,所制徽墨,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工艺广为运用,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徽墨还以精美的墨式著称于世。出现了《程氏墨苑》、《墨谱》、《墨海》等一批墨谱,既为研究徽墨提供了重要史料,也是明代版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徽墨生产技艺复杂,多道工序有其独特的秘不视人的绝技,由此形成徽墨的不同外观与内在品质。这些技艺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多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宣 纸: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宣纸发明与唐代宣州泾县,因在宣州集散而故名。唐代就已被列为贡品,为“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宣纸自诞生以来品种不断增多,古籍记载,宋代生宣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加工宣有珊瑚、云母笺、洒金、蜡笺等。明清又有宣德贡笺、金榜、潞玉、罗纹、卷廉、连四等,加工宣则又有仿唐“薛涛笺”、仿宋“金粟藏经纸”、“梅花玉版笺”、“玉色粉蜡笺”。或洒金,或措银,在制造和加工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解放后宣纸的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等品种,并不断创新,成功捞制了“丈二”、“二丈”等新品种。“二丈”宣纸作为迄今为止捞制的最大尺幅的宣纸,于2000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由宣纸派生出来的加工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用宣纸制成的扇面,深受人们喜爱,在折扇上题字作画,使折扇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情趣。还有一些特殊纸,在加工时加入植物花卉,用作窗棂纸、灯笼纸,既传统又典雅。宣纸艺术一直被专家学者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1964年郭沫若视察泾县宣纸厂,并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多次来泾县并多次题词:“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棉”等。2001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泾县宣纸厂,并挥笔题词:“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多年来,众多学者著书立说,研究和宣传宣纸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

万安罗盘:万安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民国4年(1915年),“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对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一具罗盘的制成,需要各种不同工种的协作,一般要经过制坯、车圆磨光、分格、书写盘面、上油、安装磁针六道工序。根据罗盘的直径尺寸,其规格约有11种,2.8~5.2寸的为小型罗盘,6.2~8.6寸的属中型罗盘,8.6寸以上的属大型罗盘。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三种。三合盘的主要特征是由三层二十四方位组成,可以定向、消砂、纳水等。三元盘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六十四卦圈层,一般只有一层二十四方位,可用元运推其方位之吉凶。三元盘又称“蒋公盘”或“易盘”,因其易卦层为名师蒋大鸿所创立。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万安罗盘是一种既能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能用于城市乡村民居建筑风水占卜的传统工具。

芜湖铁画:芜湖濒临长江,交通便利,曾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来铁冶业就十分发达。发达的冶铁业和高超的锻技,为芜湖铁画的创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和条件。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国画中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区别其它、独具风格的艺术。芜湖铁画,先后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芜湖铁画历经了340多年的承传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和镀金铁画,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界首彩陶:界首三彩陶工艺源于唐代,秉承了“唐三彩”遗风,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工艺中自成流派。界首三彩陶的制作工艺、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趋于质朴、粗旷与厚重,为了适应这种风格的需要,在胎面的制作上,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中表现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剧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这中间产生了以芦山义为代表的“刀马人”。三彩陶体现了北方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界首三彩刻画陶艺术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界首市颍河南岸,散布于约十三个村,因每个村子村民都以业陶为生,并且村名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辖。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工艺陶瓷厂,现为三彩刻画陶的主要制作生产地。界首三彩刻画陶是民俗艺术的精华,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考古发掘中,曾出土了大量界首三彩陶片,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也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徽州“三 雕”: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华部分,是古建筑艺术中灿烂的篇章。徽派民居的历史,也就是徽州木雕、砖雕、石雕的历史,明清时代,由于徽商的崛起,不计其数的徽州牌坊、祠堂、民宅出现在这一群山环抱之地,形成了封建晚期社会典型的村落景观。由于明清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住宅的营造规模受严格按制,徽州商贾不敢越礼,加上聚族而居,房屋拥挤,自然条件又是山高地少,建屋用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徽贾建宅时争奇斗富,不在于房屋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建筑雕刻的是否精湛,在典雅、华丽上另觅蹊径,为木雕、砖雕、石雕艺术的提供了表现空间。“三雕”中,木雕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楼上楼下,触目之处几乎都是木雕。房内陈设的老式家具上也都精雕细刻。砖雕主要在民居的门楼上。石雕主要是在祠堂的石栏板、民居石库门的础石以及石牌坊上。“三雕”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使人叹为观止。徽州“三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重要载体。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花鼓”原是凤阳民间礼乐的领奏乐器,明初以后,凤阳移民出门卖艺时,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唱着小曲走四方。流传中国大江南北的凤阳花鼓由此诞生。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叶以后,舞蹈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歌唱部分,分为“坐唱”、“唱门头”两种形式。凤阳花鼓演唱的曲目,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曲目,都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采用了一些新的创作、表演手法,并剔除了小锣,而且根据鼓条的特征,将“凤阳花鼓”改称为“双条鼓”。凤阳花鼓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俗”、“花”的典型代表。它丰富的艺术元素和传播功能催化和影响了一批艺术品种。现在演出的凤阳花鼓,多为“双条鼓”群体歌舞表演,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正在消亡,而它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艺术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这是一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亟待抢救。

池州傩戏: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其中与中国其它地区的“傩”主要区别在于她搬演傩戏,即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角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正戏。她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也是中国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徽州目连戏: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 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在祁门有着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说法。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原形,由清溪人郑之珍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300余年经久不衰。由于剧本来源徽州农村生活实际,又融入了徽州民俗风情,因此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目连戏内容通俗易懂,其中还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杂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传很快。基本唱腔是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目连戏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徽州目连戏作为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流传下来的戏剧文本及木刻版为研究我国戏曲史提供了的重要史料。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抢救、挖掘、保护和继承。

泗州戏:泗州戏旧时称拉魂腔,起源于江苏海州(即江苏省东海县),流行于安徽皖北一带,为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淮海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同是由“拉魂腔” 发展而来的,属姐妹剧种。早期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泗州戏在唱腔上讲究自由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艺人们把这种形式名之为“怡心调”。其女腔常常在尾音处突然翻高八度,拖一个小小的、上翘的尾巴。明快野艳、风情万种。“拉魂”也常在此处。泗州戏是在民间小唱和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表演基础是花鼓灯舞蹈的“压花场”。泗州戏有大剧目67出,折子戏和小戏80出,“小篇子”200余篇。但经常上演的,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主要是小戏、折子戏,并且以现代生活小戏为多。

黄 梅 戏: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安庆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清乾隆以后,曾作为安徽省府170多年,为黄梅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早期黄梅戏以演唱“两小戏”(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为主,后吸收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并借鉴其剧目,开始演出“本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已积累了36本大戏,72本小戏代表作和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建国后,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演唱技巧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表演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把黄梅戏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显著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新人涌现,《红楼梦》、《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外,成为安徽著名文化品牌,标志性文化形象。目前,安徽省有黄梅戏剧团26个,其中,省黄梅戏剧院一院二团,安庆市拥有3个市级剧团和8个县级剧团,是黄梅戏艺术的中坚力量。

庐 剧: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它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三个流派。上路(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的山歌风。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乡味。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在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庐剧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个部分。主调富于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较复杂的戏剧感情。花腔曲调绝大部分是民歌小调,一般曲式固定,反复演唱。传统的庐剧唱腔没有丝、管乐器伴奏,只有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早期庐剧的表演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演出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而以临时串词、套词来自编。这种状况直到解放以后才得以改变。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赴京演出了传统剧目《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赢得首都各界的好评。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徽剧:明末清初,徽戏形成于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其基础是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嘉靖年间,青阳腔即已兴起。外来的昆山腔在徽州地方和安庆形成两股势力,时称“新安曲派”和“皖上曲派”,并和青阳腔相辅相成,以其“时调青·昆”、“昆·池雅调”著称。同时吸收[桐城歌]、[罗江怨]、[桂枝儿]等俗曲,产生了梆子乱弹腔,称乱弹。康熙年间,乱弹腔以“新奇叠出”之姿态,吸引广大观众。乾隆年间产生的新腔[二簧调]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不久,乱弹班即形成安庆、巢湖、太平(当涂)、徽州四大派系。到乾隆中叶,安庆乱弹班走向外省。从此,安徽班社皆称徽班,唱腔称徽调,演出剧目称徽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徽班为高宗八旬祝寿,首次晋京献演。嘉庆年间,晋京徽班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影响最大,世称“四大徽班”。徽戏曾享誉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过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不仅孕育产生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她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1956年秋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成为目前国内唯一集研究、教学、演出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多年来,徽剧先后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文华奖·新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剧目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剧本奖、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大奖等多种国家级奖项,并赴上海、北京、香港、澳门、日本、台北、西班牙等地演出,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岳西高腔:岳西高腔属地方古老剧种,承袭于明代青明腔,其戏曲文学、戏曲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活动形式自成体系,风格独特,对中国戏曲的变革与发展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刻、广泛的影响。众多的后继地方剧种中,明显带有岳西高腔所承袭的明代青阳腔的艺术基因。如今,在日本及欧洲多国的国家图书馆中仍珍藏有明代青阳腔刊本,从世界民族文化认同的层面见证了岳西高腔承袭的明代青阳腔所具有的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岳西高腔的形成有着三百多年的兴衰历史。史载:青阳腔产生至明万历年间红遍中国,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溯潜水、长河传入岳西,在乡士文人集中的私塾教习高腔,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至清光绪廿五年,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士民俗文化相结合,孕育成岳西高腔的鼎盛期。建国后,岳西县政府组建专业高腔剧团,专事传承和研究。陆续收集和珍藏大量的宝贵史料,并依托现代科技和现代传媒手段,大力拓展岳西高腔的宣传、推介空间,为岳西高腔的复苏创造条件。

青阳腔: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誉为“徽池雅调”。青阳腔于明代嘉庆年间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轫了板腔自由体,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史上的重大革新。其演唱特征一是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二是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三是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青阳腔唱腔变化灵活多样,戏曲语言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后来,她从皖南发展到闽、湘、川、豫、晋、鲁等地,成为“天下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京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晋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青阳腔是平民的戏曲,为平民阶层所喜爱。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濒于消亡,亟需抢救、保护和传承。安徽花鼓灯: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 有着广泛影响,是安徽省流传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较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淮南、怀远、凤台、颍上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7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民间传说,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花鼓灯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以音乐、舞蹈、灯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它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兴盛时期,花鼓灯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怀远、凤台和颖上三大流派,涌现了《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花鼓灯艺术热烈、奔放、优美、细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近年来,还应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巢湖民歌:巢湖市位于皖中,襟江环湖,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证明这里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巢湖民歌,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唱到哪,干什么活唱什么歌,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建国以后,巢湖民歌有了长足发展。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了1000多首原始民歌,有500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其中111首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20首被编入《安徽民歌100首》,30多首被编入中学课本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材,20多首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并馈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存。1955年3月,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北京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巢湖民歌是巢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巢湖民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巢湖民歌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对研究安徽民歌史和中国民间音乐史,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当涂民歌: 当涂民歌起源和流传很早,据记载,在明末清初就有民歌的演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头上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解放后,当涂民歌逐渐兴旺和繁荣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涂民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当涂民歌分布较广,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分平原、圩区、丘陵山区,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由于民歌演唱的场合地点、条件不同,导致了体裁的多样化。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审美观念的载体,对当地文化也产生过许多影响。歌曲内容体现了大量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以及特有的叙事抒情风格。当涂民歌,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使民歌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下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篇模版)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5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19 Ⅰ-32 520 Ⅰ-33 521 Ⅰ-34 522 Ⅰ-35 523 Ⅰ-36 524......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选5篇)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编 号 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7 市 10 11 12 13 Ⅰ—......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

    太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太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报告 太谷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太谷“白燕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太谷乌马河畔繁衍生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