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重大课题管理办法
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项目管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桂教科研〔2011〕19号),以及区教育厅关于《广西科学实验中心经费管理办法》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关规定,结合本中心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第二条
中心致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和人才密集的优势,瞄准学科与技术前沿,创新思维,产出一批具有学术前瞻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使我区的科学研究在全国同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引领与带动广西全区高校在相同领域的较快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行动,增强高校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服务地方发展的示范基地。
第三条
中心项目课题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要围绕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重大科技攻关技术和高新技术等问题,设立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重大、一般、开放基金项目,明确主攻方向,凸显发展特色,体现学科领先优势和较高的研究水平。研究成果要为自治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要创新高校科学技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产生重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机制,使中心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源、思想库和智囊团。同时,通过项目课题研究,中心致力帮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培养、引进广西高校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和科研拔尖人才,建设和凝聚高素质的学术团队,努力冲击国家高端人才称号与荣誉。建设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条件优越、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支撑创新型广西建设,努力冲击国家高端重点研究平台。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本中心科研活动的我校以及区内外科研团队和个人。第五条
本中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并发布《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项目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受理项目申请;
(三)协调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四)报自治区教育厅审核批准拟资助项目;
(五)管理和监督资助项目的实施,组织对项目的验收和绩效考核。第六条
项目资金从中心预算中支出,用于资助项目研究,专款专用。
二、申请与审核
第七条
中心组织制定并发布申请指南。申请者需仔细阅读《指南》、《管理办法》等文件,按文件要求如实填写相关申请材料。
第八条 申请者所申请项目须符合《指南》所规定的研究范围且研究成果归属与申请者其他已签定合约不发生冲突。
第九条
申请者需填写《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项目类别名)项目申请书》,同时提交申请书纸质版和电子版。
第十条
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经费预算合理。
第十一条 申请和承担项目限项的规定:
(一)申请人及其团队主要成员同期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
(二)申请人及其团队主要成员在申请期间没有在研的同类项目; 第十二条
中心负责组织申请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请人和参与者的研究经历;
(二)研究队伍构成,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和相关的研究条件;
(三)申请人完成基金资助项目的情况;
(四)研究内容获得其他资助的情况;
(五)项目申请经费使用计划的合理性。第十三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资助:
(一)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
(二)不符合《指南》所列项目研究范围;
(三)申请人不具备申请项目资格;
(四)申请经费超过指南规定,且不愿意调整的;
(五)申请者对已获资助项目不执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且未按要求补正的,或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未发表论文或未取得研究成果的。
第十四条 对于所有项目申请,无论是否获得资助,中心都将评审结果通知到申请者。
第十五条
申请者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应于一个月内与中心签订承担项目合同,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签订合同者视为自动放弃接受资助。第十六条
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年。
三、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第十七条
中心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产,包括设备仪器、图书以及办公用品等,应署实验中心的名称,其所有权归中心,并按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一经实施,项目组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书、任务书及申请书中的各项条款,不得擅自调整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项目研究若偏离原计划方向,或不能按计划执行,中心将予以指正,不服从者,中心有权撤消项目或终止资助。
第十九条
中心定期对项目的年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需提交《年度进度报告》。对于资金使用不合理或者没有足够理由未能按进度完成计划的项目,中心有权暂时中止或取消资助资金。
第二十条
在研的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中心有权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缓拨资助经费、中止、直至撤消立项,追缴已拨经费:
(一)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
(二)未按预定计划进行研究,或研究水平明显低于预期要求,或无能力继续完成任务;
(三)未按要求上报项目执行和进展情况,无故不接受实验室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
(四)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或其他违反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如出国、病休等)离开该项目研究一年以内的,可安排合适人选代理,由本中心备案;擅自离岗或离岗超过一年,须更换项目负责人的,由本中心审批;如无合适人选,办理项目终止手续。因不可抗拒或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对项目执行作调整、变更、撤销和中止的,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出具书面报告,详细说明情况,由中心批准后方可生效。
四、经费管理
第二十二条
项目经费的各项开支标准,均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务制度规定执行,经费将纳入我校财务处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开支的主要范围如下:与研究工作直接相关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图书资料费、设备购置与使用费、数据采集费、调研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及其他相关支出。(劳务费是指在相关工作中支付给科学实验中心或相关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会议费的开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第二十三条
中心科研经费,采取“一次批准、分期拨款”的办法,由中心和财务部门管理监督使用。第一次拨款与立项通知同时下达,后续拨款视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确定。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不予拨付二期经费;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不予拨付剩余经费。各项开支均应按时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务处报帐和结算。项目结束后,项目研究人员应及时做出经费使用决算。开放基金项目委托项目所在高校的科研与财务管理部门共同监督检查,对于广西区内单位,预留40%经费在中心作为申请者在中心开展研究工作,60%经费委托项目所在高校的科研与财务管理部门共同监督检查;对广西区外单位,经费委托中心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务处共同管理,申请人可委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联系人进行财务报帐。第二十四条
科研经费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项支出,不得用于各种福利性支出,不得用于国家规定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
五、考核
第二十五条
项目考核主要按照项目组的到位经费、共同署名的高层次论文、共同署名的发明专利、共同申请的科技奖励等分类量化打分指标考核,共同是指项目组中两名成员以上。
第二十六条
各类项目考核的标准总分=资助经费(万元)×30分。各科研团队获得的基础研究类项目到位经费指标计分=经费(万元)×5分,技术开发类项目到位经费指标计分=经费(万元)×3分;论文与发明专利之和计分=论文(篇)×50分×论文系数+专利(项)×100分×专利系数;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计分均为900分,其它科技奖励计分=省部级三等奖(项)×600分+厅局级奖励(项)×400分;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成果的,200分一项;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普活动,每场次10分。
第二十七条
论文考核中,在JCR一区、二区、三区期刊发表的论文计算系数为2,其它SCI/EI收录的正式期刊论文计算系数为1;发表的学术专著计算系数为4;SCI/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计算系数为0.2,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计算系数为0.2。
第二十八条
专利考核中,国家发明专利计算系数为1;实用新型专利计算系数为0.2,软件著作权系数为0.1。
第二十九条
科研平台建设项目考核系数为0.5。第三十条
非署名第一的成果计算系数为0.5。
第三十一条
对项目考核不合格(未达到标准总分的60%)的科研团队,取消该类项目的申请资格;项目考核合格的科研团队(达到标准总分的60%),可继续申请同类项目资助;项目考核优秀的科研团队(达到标准总分的100%),在下次申请中优先资助,同时按一定比例提高考核指标。第一期(一年以上)过程中不允许团队成员变动(成员调离情况除外),第一期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团队成员调整超过2/3,则视为该团队解散,终止项目。第三十二条
项目的考核指标只能计算一次,不允许重复累计。
六、结题验收
第三十三条
本项目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技术报告、专利、专著、奖励等科技成果须与结题验收报告一起提交中心存档。在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应署名中心,同时按规定标注受中心项目资助的字样,否则不能列入该项目的科技成果。承担项目所发表的论文和推荐的成果奖,若为项目支持过的,仍应增加中心署名。具体要求详见项目成果署名方式。
第三十四条 自项目资助期满之日起30日内,项目负责人应当撰写结题报告、编制项目资助经费决算;取得研究成果的,应当同时提交研究成果报告、论文、专利、样品、样机等成果。项目负责人应当对结题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同时,以下项目档案资料也需提交:
(一)在本中心实验、观测的全部原始数据资料(如实验记录本等);
(二)项目鉴定及评审意见、项目获奖证书及其它与本项目相关的成果证 明材料。
(三)研究工作总结以及相关的原始资料。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需10日内提交或者改正;逾期不提交或者改正的,视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未按时提交结题报告的;
(二)未按时提交资助经费决算的;
(三)提交的结题报告材料不齐全或者手续不完备的;
(四)提交的资助经费决算手续不全或者不符合填报要求的;
(五)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第三十六条
逾期不按要求提交者,取消今后申请项目基金的资格。
第三十七条
中心自收到结题材料之日起90日内,组织同行专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审查采取会议或通信评审方式进行。评审专家应当为5人以上,其中应当包括参加过该项目评审或者中期检查的专家。
第三十八条 评审专家按第五章“考核”所述标准进行评分外,还应从以下方面审查项目的完成情况:
(一)计划执行情况;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三)合作与交流情况;
(四)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第三十九条
中心根据结题材料提交的情况和评审专家的意见,作出是否同意结题的决定并书面通知。
第四十条
项目研究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七、项目奖惩原则
第四十一条
结题评审不合格的项目负责人,2年内不接受其申请中心各级项目,并在中心学术委员会上予以通报。
第四十二条
结题评审结果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在申报下一轮项目时优先给予资助。
八、成果署名
第四十三条
中心所有研究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均应署本中心名称,第二署名单位的成果所有权按项目合同规定执行。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
实验中心所有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专利、数据库以及影像作品等,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均应署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的名称,第二署名单位的成果所有权按照项目合同或者聘任合同规定执行。具体成果署名格式为:
中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英文:“Guangxi Experiment Cent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第四十五条
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著作和研究报告类的,须在显著位置注明“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经费资助”字样。与校外合作的研究成果由资助方与作者共同享有,成果署名次序应该在资助合同中明确。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请奖励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最终解释权归本中心所有。
第二篇: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的作用,就事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报告。
第三条 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组织管理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实施。
第二章 申请与立项
第四条 课题立项采取公开招标、委托研究和合作研究方式进行。公开招标课题通过“中国安徽”政府网等发布。
第五条 课题不接受个人申请,申请人应通过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申请。申请人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对申请人的资格、完成课题的能力进行审查,并出具明确意见。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一项课题。
第六条 课题确定实行专家评审制。专家评审组由省直部门负责人及省决策咨询委专家委员7—9人组成,采取集中评议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公平公正。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仅作工作指导,不参加评审。
第七条 课题评审程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应标者进行申请材料和资格审查,遴选入围名单;专家评审组集中评议,形成评审意见;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会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与课题研究实际需要,综合确定中标课题;中标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签定课题立项协议。
第八条 专家评审组实行专家本人回避制度;有效应标者不足3个的课题,视为流标,不予评审。
第三章 过程管理
第九条 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管理,确保课题研究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实行课题中期检查制度。
第十条 课题申请人按本办法规定做好课题的自我管理,组织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研究任务。自协议签定之日起,4个月内提交中期研究成果(1-1.5万字),7个月内提交研究报告(2.5-3万字)。
第十一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中期成果进行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 通过评审;修改完善后重新评审;不合格,终止研究。
第十二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承担人或管理单位、申请延期、中止研究等,应由课题承担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同意后,方可变更和调整。
第四章 结项与撤项
第十三条 课题结项实行预评审制。预评审由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组织,预评审专家组5—7人组成,其中2/3以上为非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成员,并在其中产生专家组组长,组长人选需报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确认,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派人参与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 预评审结束后要形成评审意见,对于课题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其有何创新、尚存不足及需要进一步修改意见,评审意见需经专家组组长签名。
第十五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在预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结项评审,评审结论分为三类:同意结项;修改完善后再结项;不合格。
第十六条 专家评审组鉴定不合格的,或有严重政治问题、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未按规定要求完成的研究课题、结题前公开发布研究成果,经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审查,对课题予以撤项,并在一定范围内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课题申请人做出书面说明。
第五章 成果产权与应用 第十七条 研究成果的著作权归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所有。
第十八条 研究成果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每年年终结集公开出版。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十九条 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按照课题委托协议书的任务完成进度,将课题经费拨到申请人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课题研究无关的开支,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小学科学实验课题阶段工作总结
科学课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阶段性实验总结报告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担负着小学“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自然科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注重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培养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谋而合。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贯穿于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整个实践过程。
一、兴趣导航,问题引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各种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应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也就很自然的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时空,相信学生自己能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大胆猜想,做中探究
1、大胆猜想
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后,心中一般都有臆想的答案,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并创造性地对这些规律作出解释。如教学《电磁铁二》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电磁装置,然后去吸大头针,经比较发现电磁铁吸大头针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同样是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却不同呢?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并猜想电磁铁磁力大小会与什么有关?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与电池的节数有关;可能与导线缠绕的匝数有关;甚至有的想到可能与导线的粗细、导线的导电性能有关。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另外,教学中还可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如教《火山》一课,先让学生看一段关于火山喷发的录象资料,亲眼目睹火山喷发的情景,学生可能都会问:“为什么会发生火山喷发现象呢?”于是我就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推想假设,然后引导他们查找资料展开辩论得出比较合理的科学解释。
2、做中探究
儿童要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和行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所做的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做好引路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不要进行多余的干预,更不能让学生照图索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后,只要实验目的明确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而不应千篇一律,统得过死。只有在这种特殊的自由时空里,学生才能无拘无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从而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索科学知识的经过和自主探索的方法,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磁铁游戏》一课,在探究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这一性质时,当教师要学生想办法用磁铁和桌上的大头针把纸吸起来,有的学生用纸把大头针包起来,有的学生把纸盖在大头针上把纸都吸起来了;当教师要求学生试一试磁铁隔着别的物体看能不能吸铁时,有的学生隔着玻璃,有的学生隔布或衣服,有的学生隔塑料板,还有的学生隔书,都将大头针或小铁钉吸起来了。学生运用常见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主动地探索出了磁铁的有关的性质。
3、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是我们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决定的。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这个理念如今也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所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那么,如何将科学课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呢?
三、联想运用,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在指导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变化,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联想和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联想运用也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如:根据“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怎样利用它为人类造福”展开联想,学生想到用缝衣针穿粗些的线,只要将针头在火上烧一下,受热体积膨胀,孔变大,穿线就容易了。再如,让学生根据雨的成因设想可以利用这个道理干什么?学生想到天空中如果有雨云,只要想办法创设降低雨云温度的条件,就能使它变成雨落下来。
自主探究不仅课内要进行,而且要延伸到课外。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课外后继性研究,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如:根据同学们兴趣爱好,组建“植物小组”“环境小组”“科技创作小组”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活动和创新小制作进行展评,这对学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能促使学生将研究活动内化为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且创新素质也将在自觉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四、积极推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是我们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决定的。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这个理念如今也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所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经验,还不太成熟,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科学探索, 所有的问题都将迎面而解。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课题阶段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阶段性课题总结 2012——2013第一学期 绥芬河市阜宁小学王金斌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担负着小学“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自然科学,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贯穿于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整个实践过程。经过半学期的研讨、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兴趣导航,问题引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各种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应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也就很自然的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时空,相信学生自己能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大胆猜想,做中探究
1、大胆猜想
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学生自行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后,心中一般都有臆想的答案,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不要进行多余的干预,更不能让学生照图索骥。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后,只要实验目的明确恰当合理,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而不应千篇一律,统得过死。只有在这种特殊的自由时空里,学生才能无拘无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从而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索科学知识的经过和自主探索的方法,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磁铁游戏》一课,在探究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这一性质时,当教师要学生想办法用磁铁和桌上的大头针把纸吸起来,有的学生用纸把大头针包起来,有的学生把纸盖在大头针上把纸都吸起来了;当教师要求学生试一试磁铁隔着别的物体看能不能吸铁时,有的学生隔着玻璃,有的学生隔布或衣服,有的学生隔塑料板,还有的学生隔书,都将大头针或小铁钉吸起来了。学生运用常见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主动地探索出了磁铁的有关的性质。
3、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是我们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决定的。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这个理念如今也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所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那么,如何将科学课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呢?
三、联想运用,拓展延伸
《课程标准》指出: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在指导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变化,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经验,还不太成熟,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科学探索, 所有的问题都将迎面而解。
第五篇: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公共场所(以下统称单位)。
第二章 评估和报告
第四条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的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条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评估。
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评估。
第六条重大事故隐患评估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
第七条单位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初步评估结果报送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申请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
第九条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评估,并确认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第十条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
(四)影响程度:
(五)整改措施;
(六)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七)整改目标。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一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成立隐患管理小组。小组由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十二条隐患管理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
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组织整改。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各级工会组织督促并协助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和整改。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应负责处理、协调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和整改中的重大问题,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签发《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第四章 整 改
第十七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单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第十八条对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可按有关法律规定查处;也可以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指令单位停产、停业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接到《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的单位,应立即停产、停业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单位,应及时报告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申请审查验收。
第二十一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单位筹集,必要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单位,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上报。
第二十四条对重大事故隐患未进行整改或未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的单位,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经济处罚或提请主管部门给予单位法定代表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对接到《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而未立即停产、停业进行整改的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可给予经济处罚或提请主管部门给予单位法定代表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对重大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矿山事故隐患的查处按《矿山安全法》,第七
第二十八条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九条
第六章 附 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