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医药购销领域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医药购销领域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
鄂卫规[2010]7号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药品招标采购交易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商业贿赂,制止药品招标采购中弄虚作假、违规交易、不履合约、逃避监管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务院纠风办等六部委《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医药购销领域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及其代理人和采购使用中标药品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药购销领域不良行为,是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代理人、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药品招标采购交易活动中弄虚作假、违规交易、不履合约、逃避监管、商业贿赂等行为。
第四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列入不良记录:
(一)商业贿赂行为被执法执纪机关处理、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提供虚假无效文件;
(三)以其它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入围)的;
(四)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
第五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列入一般不良记录:
(一)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排挤竞争对手,骗取中标(入围),签订确认书后又要求撤销挂网(废标)的;
(二)对中标(入围)产品擅自涨价或变相涨价的;
(三)不按规定将本企业中标品种委托给药品配送企业配送的(生产企业直接配送的除外);
(四)直接配送或指定的配送企业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购销合同后,不供货、不足量供货、不及时发货,或只对部分医疗机构供货送货的;
(五)无正当理由,对医疗机构发送的采购单或药品配送企业发送的采购单在规定时间内未及时响应确认的;
(六)提供不合格的或不符合有效期规定的药品,经核实是生产经营企业原因造成的;
(七)经医疗机构验收确认,配送的药品规格、包装与中标(入围)规格、包装不一致的,并不同意更换的;
(八)以其他非中标药品取代中标药品进行配送的;
(九)配送药品质量低于投标时承诺的质量的;
(十)生产、配送企业不按规定在网上签订购销合同的;
(十一)生产、配送企业不履行合同规定的相关伴随服务的;
(十二)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列入不良记录:
(一)不按规定参加或规避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
(二)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选购中标药品的;
(三)在挂网中标药品目录范围之外进行采购或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
(四)不执行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采购药品零售价格的;
(五)不按规定与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或在签订合同后再同企业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六)单位(包括内部科室)及其工作人员收取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给予的各种“回扣”、“开单提成”、“科室提单费”、“进药费”、“新药评审费”等各种不正当利益或受贿,被执法执纪机关处理、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不执行全省中标药品挂网价格,进行“二次议价”的;
(八)违反本办法其它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的总公司被认定为不良行为的,其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不与总公司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被认定为不良行为的,总公司不承担相应责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代理人被认定为不良行为的,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湖北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在“湖北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建立“湖北省医药购销领域不良记录查询系统”(以下简称“不良记录查询系统”),实行在医药购销活动中不良记录查询制度。
第九条 信息内容包括:不良行为人的基本情况、基本事实以及受处理结果等。第十条 信息采集:各执法执纪机关每季度最后1个月的15日前收集本系统内的案件查处情况报送省药品集中采购指导办公室(省卫生厅)。
第十一条 在公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医疗机构的不良记录前,省药品集中采购指导办公室(省卫生厅)应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对不良记录有异议的,在收到告知通知书15个工作日内可向省药品集中采购指导办公室提出复核申请。
不良记录公布期为两年。
第十二条 当事人对被认定的不良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向认定机关申请查询。当事人对认定机关提供的查询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请求复核。
第十三条 对本办法第四条所列入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公布期间,取消该企业生产、销售的所有产品中标(入围)或配送资格;政府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接受其生产、销售产品集中采购或配送资格申请;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采购其生产、销售产品或与其签订配送合同,原签订的购销合同终止。
第十四条 对本办法第五条所列入一般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公布期间,取消该企业违规产品中标资格或配送资格,药品集中采购管理机构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接受该药品生产企业违规产品的投标申请或配送资格申请,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两年内不得以任何形式采购该违规产品或与其签订配送合同,原签订的购销合同终止。
第十五条 对本办法第六条所列入不良记录的医疗机构,公布期间,取消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资格(或降低医疗机构等级)、对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其单位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全省进行通报。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视其情节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在医药购销活动中,签订购销合同前,应当查询“不良记录查询系统”。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有权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及时调查核实。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执行本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指执法执纪机关是指:各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监察机关和食药、工商、物价、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为了预防医药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一、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范围
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是指: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在购销活动中,给予采购与使用其生产、经营产品的本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并经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组织查实的行为。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行为,制止非法交易、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行业内部规范。
二、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及判定依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一)经各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的;
(二)被检察机关认定有行贿事实,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三)由纪检监察机关以贿赂立案调查,依法认定有行贿行为并作出处理的;
(四)因行贿行为被工商、财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省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对相关人员因在医药购销中收受贿赂行为作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案件涉及的行贿企业及其代理人。
三、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信息收集、登记和公布程序
(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行贿人、受贿人基本情况和违法违纪事实、处罚结果等相关信息。
(二)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信息的收集办法:卫生主管部门通过与司法机关和监察、工商、财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行政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互相通报商业贿赂案件信息和查处结果,及时、准确掌握有商业贿赂不良行为的单位或其代理人信息。
(三)卫生主管部门要对外公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单位举报电话”,方便社会各界举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在医药购销活动中向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或其他从业人员行贿的,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及时调查核实。
四、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应用
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一经公布,即生效。对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生产、经营企业,各医疗卫生单位在两年内均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五、对违纪违法医疗卫生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处罚
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在医疗卫生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应按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对当事人给予纪律处分。施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篇: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制止非法交易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卫生部《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的通知和有关规定,我院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采购与使用其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一)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二)由纪检监察机关以贿赂立案调查,并依法作出处理的;
(三)因行贿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对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我院在两年内不再购入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
三、总公司被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其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不与总公司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被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总公司不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
五、医疗机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务人员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对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和医务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给予处分。对违法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七、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 *年*月*日
第四篇: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为了预防医药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促进我院健康发展,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我院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
一、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范围
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是指: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在购销活动中,给予采购与使用其生产、经营产品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并经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组织查实的行为。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行为,制止非法交易、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行业内部规范。严禁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对我院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商业贿赂。
二、医药购销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及判定依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
业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
(一)经各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的;
(二)被检察机关认定有行贿事实,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 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
(三)由纪检监察机关以贿赂立案调查,依法认定有行贿行为并作出处理的;
(四)因行贿行为被工商、财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
三、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应用
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一经公布,即生效。对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生产、经营企业,我院在两年内均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购入其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
四、对违纪违法相关人员的处罚
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药械采购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执业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2012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建安[2012]29号
各市(地)住建局(建委),绥芬河市、抚远县住建局,省农垦总局住建局、省森工建设安全站,哈市松北区住建局: 现将《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
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二年八月七日
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 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我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完善失信惩戒制度,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活动(简称建筑活动)的施工单位,包括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从业人员是指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建筑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的行为。
第四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及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省住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和统一监督管理。 市(地)、县(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省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 第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有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记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1次,在同一次督查、检查、投诉、举报中,发现企业和从业人员有多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的,均记企业和(或)从业人员1次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不累记;在不同的督查、检查、投诉、举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累记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记分包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的,同时记总包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见附件1。
第八条 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及各类专项检查和督查、群众举报、投诉等途径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经检查(调查核实)、确认等程序,认定不良行为,制作《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见附件2),并附检查(调查核实)、确认的笔录、检查记录、影像资料等证明材料。
检查(调查核实)、确认的笔录、检查记录、影像资料等证明材料的保存时间不少于公示时间。
第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实行现场认定、及时报送、及时公示。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应由2名行政执法人员认定不良行为后现场制作,特殊情况可在核实、确认情况后7日内认定、制作记录。市(地)、县(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作出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后7日内将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信息通过黑龙江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岗位管理人员网络管理系统报送至省住建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信息应包括认定不良行为的时间、不良行为企业名称(从业人员姓名)、工程名称、不良行为事实、不良行为认定标准、不良行为记录编号、不良行为记录公示时间(起止年月日)、不良行为是否已处理(未处理的说明原因)等信息。
第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应及时公示。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制作(或收到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后15日内进行公示。市(地)、县(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可在当地相关媒体公示。省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在黑龙江建设安全监督网、黑龙江工程招投标网等媒体公示,公示时间6-12个月。
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内容载入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形成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
第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公示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有陈述、申辩、申诉权,如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纳,并调整该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第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执法监督被变更或被撤消,应及时变更或删除该不良记录,并在相应信息平台上予以公示。
第十三条 市(地)、县(市)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报送省住建行政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的真实性负责,省、市(地)住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市(地)、县(市)住建主管部门报送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复核。
第十四条 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其处理结果应当报送省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 不良行为记录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资质升级、增项、信用评价、承揽业务、市场准入、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安全生产考核证延期、注册执业、从事工程建设活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企业和从业人员行政许可管理、信誉评价、承揽业务、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事项时,对有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的应当给予惩戒。对有本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的,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黑建招[2011]5号)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给予企业在下一投标时扣分的处理;省住建厅年底汇总本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并确定相应扣分值,在黑龙江建设安全监督网、黑龙江工程招投标网公示。
第十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由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十八条 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不良行为认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职权和存在不良行为不予确认、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客观、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不良行为事实的证据和资料。
第二十条 各地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
1、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2、《黑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 附件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1、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 报的
2、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未按整改要求进行整改的
3、施工现场被责令停止施工的
4、拒不执行建设安全监察指令书的
5、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的
6、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
7、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
8、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的
9、未按照规定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后登记的
10、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的
11、违法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
12、施工前末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的
13、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的
14、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1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
16、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
17、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18、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19、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
20、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者专项施工方案的
21、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或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的
22、施工单位取得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后,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或经整改仍未达到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23、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24、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
2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或逾期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
26、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接受转让的;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7、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未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的
28、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未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的
29、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未出具自检合格证明或出具虚假证明的
30、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未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移交手续的
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31、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 报的
32、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
33、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或逾期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
34、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接受转让的;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35、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
36、未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的
37、未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38、企业技术负责人未按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批的
39、未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的 40、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认定标准
41、一名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担两项及以上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或项目负责人变更未履行变更手续的
42、现场带班时间不满足规定要求的
43、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的
44、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未按整改要求进行整改的
45、施工现场被责令停止施工的
46、拒不执行建设安全监察指令书的
47、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者专项施工方案的
4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施工方案的
49、未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的50、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
51、对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未按规定办理产权备案、安装(拆卸)告知、安装验收、使用登记的
52、安全管理资料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严重不符的
53、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54、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55、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的
56、未对所承建的房屋建筑工程主体工程实施密目网全封闭施工的
57、发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