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的管理规定总则
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的管理规定总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公司化解不良资产的能力,盘活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9]13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中小企业按《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规定范围确定。本规定所称涉农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规定范围确定。
第三条 公司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是风险控制委员会。
第二篇: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减免条件的认定
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减免条件的认定
第一条 公司对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重组和减免,系指在借款人发生财务困难、无力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时,公司实施债务展期或延期、减免表外利息,以及进一步减免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的行为。
第二条 公司减免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应由借款人提出申请,经公司核实、审批等程序并通知借款人后进行账务处理。
第三条 公司减免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公司已采取必要追偿程序后,仍无法全额收回的贷款,具体追偿程序符合《关于印发〈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5]72号)有关规定。
(二)借款人、担保人或其他还款义务人不具备及时足额偿还贷款的能力。
(三)实施贷款减免后,还款义务人或第三方可按贷款减免约定如期偿还剩余债务。
第四条 借款人为法人客户的,除具备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征信管理部门认可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评定借款人信用等级在BBB级(或相当于BBB)及以下的;公司未对借款人进行第三方信用评级的,可按内部信用评级规定比照执行。
(二)借款人生产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经营前景良好,但因临时资金困难形成不良贷款的。
第五条 借款人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实施贷款减免:
(一)借款人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的;
(二)借款人实收资本不足、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三)借款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四)财政部、银监会和公司认为不宜减免的其他情况。
第六条 公司减免对借款人单笔贷款原则上只适用一次,对于单户借款人两年内不得重复减免。担保人和其他还款义务人还款的例外。
第七条 公司减免借款人债务,必须严格履行审核、审批手续,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并签署意见。
第三篇: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催收和管理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催收和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净利润增长放缓的同时,银行业所承受的资产质量压力却有增无减。截止2015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8万亿,比年初增长了3222亿,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并已经连续14个季度持续攀升。银行不良贷款加速上升,不仅吞噬了银行利润,而且也带来了经营上的巨大风险。可见,妥善处理好不良贷款是当前时期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必由之路。
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做好不良贷款的催收和管理:
一、发出催收通知
对于各类贷款,在到期前信贷人员要根据规定的时间,向借款人及时发出还本付息通知单。
二、转化不良贷款
不良资产转化的主要方法有 :
(一)督促企业整改。如果在贷款期间就已发现预警信号,如借款人经常超限额透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金额增大及周期延长等,银行应立即与借款企业联系,并针对不同的预警信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对经常超限额透支的客户,可先以电话方式、后采取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希望客户不再发生违约透支行为,否则银行将退回客户的支票或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存货积压的客户,银行可建议客户根据存货积压原因,或拓展、疏通销售渠道,或调整、改进产品的品种结构、性能,或提高产品质量;对应收账款异常的客户,应建议客户调整赊销策略,积极催收货款。总之,当银行发现预警信号后,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提醒并督促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改善财务状况,不能因为贷款尚未到期或借款人尚能支付利息而掉以轻心。原因在于当贷款真正逾期或无法支付利息时,挽回银行信贷资产损失的难度将更大;
(二)积极催收。当借款人未按时支付利息,或未能根据借贷合同规定的日期还款时,银行应立即通过电话与借款人联系并催收。倘若借款人回避,或既不还本付息又不与银行联系,银行应向借款人发出措词严厉的信函或电传,敦促借款人尽快还本付息。如借款人仍未还本付息,或以种种借口拖延不付,银行应派人上门催收,或约见借款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商谈落实贷款的还本付息事宜;
(三)借贷双方签订处理协议。协议内容可以包括:
1、追加新贷款:在借款人提出要求增加新贷款时,银行应重新审核当初企业在申请原贷款时提交的贷款申请报告、项目评估报告、信贷员或审批小组的评估报告,查明贷款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或贷款额不能满足项目资金需求的真正原因。若是由于申请及审批时不可预见的情况变化导致的资金不足,但项目或产品本身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市场潜力,若追加一部分贷款就能使项目上马或产品投产,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收回全部贷款的本息的前提下,银行可根据自身信贷资金额度的实际情况,在允许的范围内考虑给予追加新贷款 ;
2、追加担保品。确保抵押权益,追加保证人;
3、参与借款企业的管理。对于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者,尤其是对于那些经营管理混乱、计划决策屡屡失误、管理班子涣散、领导能力薄弱的企业,银行应要求参与借款企业的管理,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水。例如,银行可以让银行官员参加企业的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制定,要求特派员充当审计员,甚至可能要求保留或撤换企业现有的管理班子; 银行还能要求借款者精简人员,从而压缩成本开支等等。银行参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改变原来管珲混乱的状况,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助于银行收回贷款。
三、重组不良贷款
针对借款人经营困难,但又具有诸如技术、资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可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推动借款人与其他企业兼并、合资、合作,或进行股份制改造,帮助企业寻找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制,借以对不良贷款进行重组,落实新的债务人,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四、清收不良良贷款
(一)行政清收。主要是信贷营销人员通过正常的行政手段做好催收工作。当借款合同中列明的违约事件发生时,银行应立即以书面形式正式通知借款人,告知其已发生违约行为,责成其限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并应同时书面通知贷款保证人。发出违约通知书后,信贷营销人员应密切注意借款人的反应,了解其是否采取补救办法,主动上门催收,监督其纠正。同时,应向本行信贷营销部门领导汇报,研究催收对策,采取防范措施,以确保贷款的收回。
(二)依法催收。依法催收是指信贷营销人员依靠法律手段做好催收工作,具体包括:
1、依据借款合同,冻结借款人在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保证所有款项只汇入不正出,从该账户扣款归还贷款本息,直至贷款全部还清为止。或主动从借款人在其 金融机构中的存款账户中扣收款项 ;
2、依据抵押或质押合同的规定。如款项不足以抵偿拖欠的贷款,应继续向借款人追索。只要贷款未全部还清,仍应对其计息(含处置期间);
3、依法起诉,破产清偿。
五、核销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核销是指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中的呆账贷款,对于企业破产清偿后已无可偿还资产的贷款,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规定核销条件的,应按照规定层层上报分行、总行及财政部门,经批准后,可利用计提的呆账准备金进行冲销。对冲销过的贷款,仍要接照有关规定进行追索。
第四篇:如何加强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和管理[推荐]
如何加强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和管理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和管理:
1、全面落实清收管理责任。要按照“全面清理,见底见责,优劣搭配,全额到人,责任落实,挂钩考核”的总体要求,将每一笔不良贷款分清放款责任和清收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到每一位信贷人员,并制定相关奖惩办法,确保了每笔不良贷款有人管、有人收。
2、彻底进行不良贷款的风险排查。逐笔清查不良贷款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否明确、债务人还款意愿和能力、债务人是否有有效资产、资产的处置可行性、责任追究、清收履职等情况。将不良贷款分为“可以收回、通过努力可以收回、暂时无法收回”三个类别,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析不良成因,全面掌握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清收计划,形成一份完整、翔实的分析报告。
3、完善不良贷款台账监测。进一步做好分类建立重点户清收台账、逐人建立清收考核台账,逐户制定清收处置预案,逐项落实清收计划,逐个下达清收任务,做到贷款管理分配到人,清收责任落实到人,绩效挂钩考核到人。
4、充分发挥专班力量清收。信用社主要应采取组成清收小组集中攻坚等措施攻克不良贷款大户,清收保全好信贷资产。特别是风险资产经营管理部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三级一百户”不良贷款、依法起诉贷款和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重点督促人民法院加大胜诉未结案件的执行力度。
5、灵活清收村组不良贷款。村组集体的特点是贷款额度大,拖欠利息多,跨度时间长,因而清收难度很大。在这类贷款的清收上,联社应要求信用社与村组干部搞好关系,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反映信用社不良贷款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充分利用城郊村组土地出让、开发等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村组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的力度。
6、进一步强化贷后管理清收。加强信贷员贷后管理履责情况的落实检查,对每笔不良贷款要求信贷人员严格执行按月按季检查到位,收不到现金的收贷款催收回执、收还款计划,找不到人的收借款人信息,密切关注不良贷款户的各种信息,做到关注第一信息,及时了解借款人情况,掌握收贷信息后,第一时间介入清收。对10万元以上不良贷款,信用社按月向联社上报不良款分析报告。
7、进一步加大新放逾期贷款清收。对2007、2008年到逾期贷款,落实清收任务和清收责任人,明确清收对象和时间,在八月份组织力量加强对小额农户和村村贷款的清收排查工作,按照业务区域,逐户逐笔拉出清单,逐个乡镇进行排查,对外出打工人员不良贷款集中寄发一次催收函,确保债权保全和清收计划落实到位,确保收回率达到省联社规定标准。
8、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一是管户信贷员责任清收。实行工作职责问责制,管户信贷员必须对自己管理的贷款进行全面清收,对清收不力的信贷人员,联社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对因违规、违纪、违章“三违”贷款的管户责任人难以清收的贷款,由管户信贷员先取证,经联社核实后,实行放款责任人责任清收。三是加大冒名贷款和虚假按揭贷款清理和清收力度。函证面和函证率未达到要求的信用社,必须全面函证到位,并落实实际用款人,理顺债权债务关系,逐人逐笔落实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制定清收保全措施。对限期内不能收回的责任人,严格按照省市联社的相关规定从严处理,对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在九月前清理几户,交由经侦部门立案清收。
9、进一步加大风险较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对手续不完备、无保全措施、虽经努力但清收难度极大的历史陈欠贷款,在防范道德风险、算好成本账和效益账的前提下,拿出“壮士断臂”的决心,实行债权转让、资产转让及指标清收、拍卖清收、委托清收、打包清收等方法,以适当的代价、用抢救的办法尽可能清收不良贷款。
10、进一步强化抵押类不良贷款的处置。对抵押类不良贷款再次进行上门催收,不能还款的,依法起诉,查封、收回抵押物,解决抵押类不良贷款清收力度较弱问题。
11、进一步严控新增不良贷款。对当年到逾期贷款加强预警工作,信贷管理部门按旬向信用社下发预警通知书,审计部门按月对到期不良贷款责任人扣薪到位,促进当年贷款的按期收回。
第五篇: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城市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停车场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停车场分为专用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是指主要供本单位车辆停放的场所和私人停车场所;公共停车场是指主要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停车场所。
第四条 停车场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其规划设计须遵守《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停车场的设计方案(包括有关的主体工程设计方案),须经城市规划部门审核,并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方可办理施工手续;停车场竣工后,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加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旅馆、饭店、商店、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旅游场所、车站、码头、航空港、仓库等公共建筑和商业街(区),必须配建或增建停车场;有条件的小型公共建筑须配建自行车停车场。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大型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没有停车场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批准施工。规划和建设居民住宅区,应根据需要配建相应的停车场。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需要配建满足本单位车辆使用的停车场。
应当配建停车场而未配建或停车场地不足的,应逐步补建或扩建。
第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需要临时占用停车场作为非停车之用时,应征得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改变停车场的使用性质,须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
第七条 需要利用街道、公共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地的,应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第八条 公共停车场可以收取停车管理费,有条件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专用停车场,也可以收取停车管理费。在停车场停车者,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鼓励单位、个人投资兴建公共停车场,建设者可按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收取停车管理费。
第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协同城市规划部门制订停车场的规划,并对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实行监督。
第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予以制止纠正,并视其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警告、罚款、吊销建筑许可证的处罚。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年____月___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