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困境
摘 要:见义勇为行为体现了行为人对他人、对社会利益高度自觉的认识和道德上的义务,是在行为自由的基础上,无偿地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维护,在法治的国家里要维护社会利益、公民利益更需要的是政府责任到位,在政府未能及时履行职能,见义勇为者履行了本应由政府担负的保护人民的职能———因此遭受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时,从行政法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规范,由国家对其进行补救才是根本。
关键词:见义勇为;行政奖励;国家补偿
法律往往关心的是如何抑制人性中的恶,却忽视激活人性中的善,导致公民的行为向不恶亦不善的状态运行,彼此之间缺少关怀,人情淡漠,这也是人们感受到的经济社会井然有序,却缺少温暖之情。从古至今,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当今社会勇斗歹徒、救灾抢险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见义勇为者因自己的行为遭受的损害如何得到保护,如何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见义勇为这一传统道德所面临的尴尬原因固然很多,有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观念方面的等,但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导致见义勇为这一道德高尚行为面临众多尴尬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对见义勇为行为尚未有统一的立法,尽管各地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规定各异。许多地方政府虽对见义勇为投入了较大关注,只是关注的焦点大多落于对见义勇为者的慰问奖励运作机制,对见义勇为者除了一次性奖励外,还要研究依情况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医疗、就业和生活困难等后顾之忧,而往往忽视了自身应负的责任。见义勇为行为体现了行为人对他人、对社会利益高度自觉的认识和道德上的义务,是在行为自由的基础上,无偿地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维护,在法治的国家里要维护社会利益、公民利益更需要的是政府责任到位,在政府未能及时履行职能,见义勇为者履行了本应由政府担负的保护人民的职能———因此遭受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时,从行政法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规范,由国家对其进行补救才是
根本。
一、见义勇为的界定
见义勇为一词最早源于《论语·为政》里的“见义不为,非勇也”,意思是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1 ].目前我国对见义勇为行为尚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各省对见义勇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学者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表述。有学者从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应是指公民为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及财产遭受侵害,奋不顾身,勇敢地做出的正义行动”[ 2 ].也有学者从行政法的角度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行政协助行为。一方面是因为见义勇为者在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或自然灾害的损害时,没有对其进行维护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有义务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3 ].笔者以为,从见义勇为的本意出发,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该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而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危险状态,危险状态可以来源于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也可以来源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于见义勇为者来说具有高度危险性,在没有法定义务的情况下,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因此得到社
会的褒奖也应有之义。
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第一,主体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众所周知,国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处理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需要设立一定的专门机构来应对,常见的有公安局和消防队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条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三十二条第四款又规定:“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另外,企业为维护正常的安全经营秩序也会聘请一些工作人员,如商场的保安、游泳池的救生员等。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他们对违法行为有制止义务,对违法行为的受害人有救助义务,对特定主体在特定情况下负救助的义务。由此可见,基于职务和义务上的原因,是不得不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第二,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基于内心“良心”的驱使而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意图。构成见义勇为的基础或前提必须是有“义”的存在,而“义”是指社会正义,当然也包括法律正义。社会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的“良心”。第三,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如抢险救灾、制止违法犯罪或者协助有关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等。第四,行为人的行为一般是在危急和急迫情况下做出的,一般情况下要冒着较大的人身或财产危险,但并不要求见义勇为者必然发生危险后果。因此要与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不需要冒着较大的人身或财产
危险)区别开来。
二、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困境
由于对见义勇为缺乏法律规制,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常有,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一幕,然而现实的确如此。见义勇为者在面对险境时,旁观者的冷漠使英雄显得如此孤立无援,甚至受益人在受到庇护后也默默离去。见义勇为者一方面以自己的义举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物质上的损失常使其及家人陷入生活困境,人们的冷漠更是对社会道德的莫大嘲讽。
另一方面,见义勇为的行为要获得社
会和公众的承认也严重困扰着英雄及其家人的生活,缺乏统一的确认程序,复杂的确认过程和严格的标准使得见义勇为者无法让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
(一)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程序不规范、繁杂、混乱
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见义勇为立法,有关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由地方法规来规范。然而地方法规规定各异,在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法律救济时,由于适用法律的不同,导致司法实践出现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实现。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确认是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救济的前提,各地方法规都规定了确认程序,综合各地的规定,见义勇为的确认通常包括申报和确认。由见义勇为者或其家属依据规定的条件提供申报材料,应有法规规定的机关提供的证明、受益人提供的证明,有的地方统一由公安机关提供证明材料,而且申报和确认有时效规定。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过程复杂、繁琐,对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来说也是一种负担。见义勇为者死亡的,能否依据见义勇为行为追认为烈士各地也有不同规定。缺乏统一简洁的申报确认程序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评
价。
(二)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保护的局限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总结的那样:“一些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人死亡后,其家属向受益人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提出索赔请求,受理案件的法院有不少是使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采用的公平原则进行处理,有的是按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三
条规定的无因管理的原则和精神做出判决,确定受益人的相应补偿或者赔偿责任的。”[ 4 ]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其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该条文的基本精神是提倡和鼓励公民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制止危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财产、人身行为发生。在因为上述行为致使自己受损害时,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遭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可见,见义勇为者只能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依据此见义勇为者在受到损害后,可以向受益人要求必要的费用。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为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可以看出对见义勇为者的民法保护首先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在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民法规定了受益人的补偿责任,在受益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时或受益人无法找到时,见义勇为者受伤或致残,巨额的医疗费、沉重的家庭负担往往使见义勇为者陷于困境。实践中,许多地方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但基金来源有限,加上见义勇为基金功能单一,主要支出是奖励见义勇为人,缺乏损害补偿,这无疑是舍本求末。设立见义勇为基金,一般由地方立法来明确,致使有的地方有此立法,有的地方却无此立法,因此,见义勇为基金就不可能使全国所有见
义勇为人都得到同等保护。
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成为人民群众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稳定的保障制度来体现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尤其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行政法规,以切实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三、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行政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一)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确认程序
见义勇为行为的定性是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权利维护的第一步。一方面可以使见义勇为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法律上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及时给予奖励以及补偿提供证据材料。为了便于见义勇为者行使救济权利,笔者对申请确认程序设计如下:1.申请人可以是见义勇为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在见义勇为者或其近亲属没有能力履行权利时,可以自行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也可由见义勇为地的政府指定由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帮助其行使权利,也体现了政府对英雄的关怀。对于公安机关参与见义勇为事件的处理,了解事件真相的,公安机关也可以主动确认或告知见义勇为者有权申请确认。2.确认机关通常应是见义勇为行为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作为负责地方治安管理的行政机关,有义务保护公民的权益不会受侵犯。见义勇为者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实质上是协助公安机关完成其工作职能,公安机关来确认实际是其工作的延续,而且该机关也比其他政府部门更熟悉事件的过程。3.确认的标准可以参照文章第一部分关于见义勇为行为构成要件。4.确认机关应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确认决定。对于经审查决定不予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的,申请人有权申请复议。
(二)见义勇为的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作为行政法的一种激励机制,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个人利益的至诚关怀。在符合社会公益、有利于增进社会福祉的前提下,行政奖励能实现国家倡导的理想和价值。行政法不仅要对履行义务的合法行为提供保护,也要对超出义务的行为给予引导和鼓励,为公益增值创造制度环境[ 6 ].见义勇为行为正是行为人在自己义务之外,履行了本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能,维护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而国家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见义勇为行为在获得社会和公众给予极高的道德评价的同时,政府的行政奖励则是对该行为的一种政治上的肯定,也是对这种道德高尚行为的积极倡导,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鼓励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公民因见义勇为行为而获得的保护与奖励,乃公民之权利,而非国家与社会之恩赐,更不应该是道德沦丧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公民获得奖励之权利获得认可和尊重,公民个人主体意识的体现,对见义勇为者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其实,“从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需要来讲,权利的发展有助于增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构筑和谐而自由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扼制强权的暴虐,从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 7 ].公民个人的主体意识与权利获得社会与他人的尊重,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彼此之间的尊重与关爱。
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奖励: 1.坚持精神奖励为主。对见义勇为者通常给予精神奖励荣誉鼓励,更能满足其精神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占有的社会空间大,影响范围广,效用时间长,能更好体现政府的价值取向和对受奖行为的肯定,教育、导向功能更为明显[ 8 ].具体可以由嘉奖、授予荣誉称号、追认为烈士等。2.物质奖励为辅。给予见义勇为者一定的奖金、奖品或其他实物形式作为奖励手段,满足行为人的物质利益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只有在最根本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去充分考虑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利益”,我国古代名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也阐述了这个道理。因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增强行政奖励所倡导的行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物质奖励应有最高限额,不能让物质奖励成为见义勇为行为的目的,以免有降低见义勇为的道德价值之虞。3.奖励资金来源与管理。见义勇为奖励基金来源是国家与社会共同设置多种渠道,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奖励。譬如,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99年11月26日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中第九条规定: 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所需资金来源:
(一)同级政府财政拨款;
(二)见义勇为基金会接受的捐赠;
(三)其他收入。奖励基金应由民政部门管理。支出项目不仅用于奖励,而更主要应用于支付见义勇为人受到损害的赔偿、医疗费用、致残
后生活补助费和对家属的抚恤等。
(三)对见义勇为的国家补偿制度构建
国家补偿是政府责任的体现。见义勇为者的行为从狭义上看受益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从广义上看,受益的是社会,是国家。见义勇为者从事的行为没有法定的义务,也没有政府的委托要求其去做,出于社会正义的考虑,通过自己的行为维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说见义勇为行为是行政协助行为,一方面是因为见义勇为者在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或自然灾害的损害时,没有对其进行维护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有义务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9 ].也就是说见义勇为者履行了本应由国家政府履行的职责。国家通过
见义勇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保护他人合法权益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见义勇为行为相当于行政协助行为。见义勇为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协助国家履行职责,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也应有国家财政负担。
因此对见义勇为国家补偿制度应予以立法完善:将国家补偿放在见义勇为救济的第一位。见义勇为者因自己的义举受伤或致死,此时一方面面临高额医疗费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其抚养的近亲属生活常会因此陷入困境,本人及其家属在遭此变故情况下的行为能力都会有所减弱,依现行的制度,要见义勇为者在向侵权人、受益人寻求赔偿无法满足时才能获得国家补偿,对见义勇为者显然是残酷的。既然可以认定见义勇为行为实际上是行政协助行为,因此遭受的损失由国家先予补偿,然后国家取得追偿权,向侵权人和受益人追偿,更有利于
见义勇为者权利的实现。
第二篇: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法律保障现存问题及解决构想
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法律保障现存问题及解决构想
www.xiexiebang.com 长城网 时间: 2010-04-07 14:24:00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公益事业。大力弘扬这种见义勇为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法律规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失,这给保障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带来一系列问题,应通过全国性立法统一界定见义勇为的含义,明确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内容及范围等,从而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道德约束。古人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宋史·欧阳修传》中将见义勇为当做一种优秀的品德加以肯定。进入20世纪,曾有人做过调查:当问及“给你一个见义勇为的机会,你最先考虑的是什么”时,有63.4%的人首先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实力,只有18.4%的人最先考虑“受害人的利益”;当问到“在交通车上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人钱包,你会怎么办”时,只有16%的人“上前制止”,有高达65%的人选择躲闪和沉默,还有19.7%的人“不知道怎么办”,其中有30%的人“本想上前制止,但怕寡不敌众”最后还是选择了做懦夫。
上述可见,尽管见义勇为属于道德范畴,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相应的法律保障也是极为必要的。在更多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不能期待着在对见义勇为者没有制度保障或者制度保障不合理、不健全的情况下还不断地涌现出见义勇为的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水平的提高和保持,仅仅是通过政府的号召、舆论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由相应的制度作为保证。如果我们能在法律层面上对见义勇为者在其实施了见义勇为的行为之后对其权益予以保障甚至是奖励,那将极大地鼓舞起人们的热情,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及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相关规定及其不足
(一)刑法中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制度规定——关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刑法规定的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由于见义勇为的特点,见义勇为者在排除不法侵害的时候处于防卫人的地位,其实施的见义勇为可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排除行为的违法性。这样也就保护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起到了鼓励见义勇为的作用。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明确地告诉每个公民,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的、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行正当防卫。
为了鼓励广大群众见义勇为,积极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为了更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关于无过当之防卫的规定。即《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此种情况下,实际排除了防卫过当的可能,不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这样规定同样保护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的规定虽然有利于保护见义勇为者,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正当防卫侧重于防卫行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排除防卫人的刑事责任。而在见义勇为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民事责任问题。其次,从行为的对象看,正当防卫是为了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与危险。而见义勇为包括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和抢险救灾。显而易见,见义勇为的范围远远超过正当防卫,因此,目前现行刑法的规定不能解决见义勇为产生的问题。再次,从行为的目的看,正当防卫可以是为他人利益的,也可以是为自己利益的;而见义勇为基本上都是为了他人利益。
另外,由于刑法关于无过当之防卫的规定,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能够鼓励群众见义勇为,同严重的暴力犯罪作斗争。但由于无过当防卫在立法上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可回避、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如何理解“行凶”的含义。由于“行凶”一词不是罪名,也不是正式的法律术语,其含义难以界定。刑法采用行凶一词,有明显缺陷,这种缺陷必然也会带到见义勇为的认定中去。
(二)民法中与见义勇为相关的规定——关于无因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上述规定确立了我国民法体系中的无因管理制度。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是立法鼓励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产物,它能划清侵权行为和互助行为的界限,促使助人为乐、危难相助、见义勇为风尚的发扬光大。
从这一概念和宗旨来看,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具有某些相似性,比如行为人行为之初均不负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均为替他人照管一定的事务;行为本身均为适法行为因而受到法律的肯定,等等。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的人身及财产损害,立法上必须切实规定相应的救济措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见义勇为虽然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但是它只是无因管理行为的类型之一,与其他无因管理行为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法律渊源与立法目的上来看,无因管理是私法中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私权私利,促进私生活之安康。而见义勇为其保障与奖励则更多属于公法中的制度,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公权运作与社会公益,保障与促进危难相助、抚危济困之社会风尚。
第二,见义勇为的内容和范围有特殊的限定,外延较窄。见义勇为只是指危难救助,即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财产以及公民人身安全利益的行为,并非所有的无因管理都是见义勇为。而无因管理除了包括危难救助的行为外,还包括提供服务或者劳务等助人为乐的行为,外延较宽泛。
第三,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比一般的无因管理行为更为严格,内涵更为丰富。见义勇为的构成不但具备一切无因管理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共同要件,而且还有进一步的特殊要求。
第四,尽管某些无因管理行为具有人身危险性,如勇救落水者、抓住冲向某人狂奔之烈马、疯犬等,但应该说,这是无因管理活动中数量较少的一类。绝大多数的无因管理行为均属管理与服务行为,主要是指对财产的保存、利用、改良或者处分行为以及提供劳务帮助,行为本身通常不具有危险性;而见义勇为行为虽然不以行为自身的危险性为成立的必要条件,但是应当看到,绝大多数的见义勇为行为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第五,无因管理,如果管理人所管事务的产生系由加害人造成,则管理人究竟为受害人抑或为加害人实施管理,应就个案判断,[5]也就是不排除管理人为了加害人而对被害人进行管理的这种可能。而在见义勇为行为中,纵使存在着加害人,也可以排除行为者为了加害人而实施见义勇为的可能性,加害人永远是遭排斥与否定的对象。
所以,民事法律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不能满足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要求。鉴于见义勇为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的不同,其救济也不能完全适用关于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
2003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看,在司法实践中是肯定了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者予以补偿的。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有的受益人没有丝毫的补偿能力,其自身甚至需要得到救助;另一方面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这一规定也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见义勇为者实行了救助行为,但是由于救助没有成功自己却遭受了人身伤害,那么,就因为没有明显的受益人而得不到补偿。这种以后果来肯定行为的做法,对于见义勇为者是极大的不公平。第二,如果见义勇为者在人身方面产生了重大伤残,那么,在受益范围内给予补偿是远远不能满足对于见义勇为者权益进行保障的需要的。
(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有关见义勇为的规定
1、工伤保险。根据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八条第六项规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根据以上规定,凡是用人单位的职工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见义勇为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的待遇。但这也存在问题,一是见义勇为的范围应该不限于抢险、救灾和救人,如果当事人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受了伤,算不算工伤呢?重庆小伙张建庭就经历了这样的争议。相比于张建庭,同样因为见义勇为致伤的陕西阎和平是费了9年的波折才得到工伤认定。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如果用人单位根本就交不起工伤保险费或者根本就不交怎么办?存在这样问题的用人单位在目前形势下还不是一家两家,这样的结果必然会损害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2、医疗保险。1953年1月2日,由政务院修正发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人职员的健康,减轻其生活中的困难。”按照条例规定,劳保医疗经费来自企业;职工除本人可依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所供养的直系亲属也能享受半费医疗待遇。但劳保条例的实施范围限制定在(1)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山及其附属单位;(2)铁路、航运、邮电的各企业单位与附属公司;(3)工矿、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4)国营建筑公司。从50年代至今,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诸多变革。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虽然根据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的职工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但是,医疗保险中只是针对基本的因生病治疗,对见义勇为致伤需救助的没有作出特殊规定。此外,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之二同样存在于医疗保险中。
上面的工伤和医疗保险都是针对于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如果是一个农民或是没有职业的公民因为见义勇为受伤而需要救助,他就很难找到救助的依据。对此从实践中一些典型的案例,另外,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第七条和《医院工作制度》之十五条“急诊室工作制度”都规定了医疗机构对于需要救治的病人是必须治疗而不得拒绝的,这样的规定使医疗机构在医疗费用上承担比较大的风险,虽然是有利于见义勇为者的救治,但是,现实中还是存在医院对于不能预先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包括很多需要急救的见义勇为人员拒绝救治。如广东顺德一位见义勇为者就因没钱而被停药。
3、伤残抚恤。1997年4月1日,民政部颁布了《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民政部门负责评残的对象是:(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以前退出现役的军人;(2)参战民兵民工、参加县级以上人武部或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的无工作单位人员;(3)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致残的无工作单位人员;(4)国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5)授予警衔的行政编制人民警察。以上评残对象因战、因公致残,医疗终结三年内申请评残的,有档案记载和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三等乙级(含三等乙级)以上,可给予评定伤残等级;医疗终结三年后申请评残的,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可给予补办评残手续。但如果是国家机关行政编制工作人员,除了上述情况,因保护国家或集体财产致残的也属于民政部门伤残抚恤对象。根据此《办法》,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只有为维护社会治安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和参战民兵民工、参加军事训练等致残的才属于伤残抚恤对象。因而上面提到的毛永固也无法根据《办法》而得到帮助,只因为他是个农民。
4、劳动者的用工保护。现行《劳动法》规定了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包括:(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本条规定能保护因公负伤者的劳动权益,不被辞退,但在实践中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某一职工实施了见义勇为的行为而受伤,首先,他要先通过工伤鉴定这一道关,这道关口却并非容易通过。其次,如果是效益好的国有或集体企业,见义勇为者的权益还能较好地保护,如果是私营、倒闭或是濒临倒闭的企业,他们的权益却是很难得到保护的。
(四)地方立法
目前,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性立法,对于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立法,在实践中还是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一个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在不同的省份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认定结果,哪些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应当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给予什么表彰,目前没有统一规范,仅由各地方、各部门自定标准,自主决定。以致有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了应有的表彰和奖励,有的则无声无息地被埋没。另外,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救助工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如上面提到的阎和平,因为是在江苏见义勇为,在江苏会很快得到认定,但是江苏的认定没法约束陕西的社保部门,所以,地方性立法的局限性就是只能保护本地的见义勇为者(指本地市民在本地实施,还不包括本地市民在外地见义勇为和外地市民在本地见义勇为),虽然各地立法中也保护后两者,但保护的力度太小。
二、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性立法的不足与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有关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方面没有统一性立法,加之各部门立法中对见义勇为者保障的不足及地方性立法中的缺失,使得一些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陷人窘迫境地,具体表现在:
(一)见义勇为者一旦受伤,其医疗救助往往无从落实。见义勇为者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自己想办法。此外,一些医院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规定先交钱、后看病,致使有的见义勇为者受伤后因一时无法拿出巨额手术费、住院费,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不仅给见义勇为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直接影响,也给周围的人们心中投下一层阴影。
(二)见义勇为者一旦致残,其本人及家人的生活困难往往难以解决。见义勇为者致残后,完全丧失行为能力者不可能再继续工作,部分丧失行为能力者的工作安排也往往面临困难,而本为失业、待业者其就业就更加困难。另外,见义勇为者的致残也势必给家人带来生活上的麻烦和困难。特别是原本就有抚养、扶养、赡养负担的,生活将更加窘迫。
(三)见义勇为者人身安全缺乏具体保障。这主要是指见义勇为者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后,社会对其本人或家属可能受到的报复伤害或骚扰,缺乏必要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必将成为人民群众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我们不可能企盼所有见义勇为者都成为新闻媒介的关注焦点,进而使一切困难问题迎刃而解。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稳定的保障制度来体现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尤其需要借助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实现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
三、关于加强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几点构想
在我国现有部门法及地方相关立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应探讨制定全国性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法。同时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必须明确界定见义勇为的基本含义
应在全国性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性立法中统一界定见义勇为的基本含义。从而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认定见义勇为,切实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对见义勇为的界定是:个人非因法定职责,为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死扶伤等积极实施救助的行为。据此,要构成见义勇为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不负法定职责的公民。应当说明的是,“负有法定职责”,是指这一职责与其所实施的救助行为是相适应的,否则,便无所谓“法定职责”。如,消防员负有灭火抢险的义务,却不负有抓捕罪犯的义务。
2、见义勇为者救助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并且这些利益正在或将要遭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特殊情况下,公民本人或亲属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违法犯罪的侵犯时也可成为救助对象,但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这类行为也可以逐渐退出见义勇为的范畴。
3、主观上,见义勇为者必须有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害的目的。见义勇为者是在这些利益面临危险时,出于崇高的精神而实施的救助行为。据此,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危难救助,但主观目的却是为了获得报酬,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4、客观上,见义勇为者面临较大的人身危险而积极实施救助。见义勇为获得社会所褒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见义勇为者实施救助时都冒着较大的人身危险,要实施救助很可能遭受巨大伤害,如伤残,甚至献出生命。然而就是这样,却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一般的助人为乐相比,体现出见义勇为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另外,救助应该是以积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消极不作为不构成见义勇为。
(二)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
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应当体现客观、公正、及时、充分保障原则。在权益保障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医疗保障、本人及其亲属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人身安全保障等等。
1、医疗保障。是指不仅要对因见义勇为而造成的伤害,给予及时全面的治疗,已经发生的治疗费用应予保障,而且对于后续治疗的治疗费用及康复费用也应该给予保障。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性法规中还规定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应对受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积极、及时地进行救治及不及时救治的行政、经济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但是,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对于追究责任的具体程序不明确,由谁追究,通过何种程序追究没有规定。二是医院本身是一个企业,要求其超越经济利益对任何一个付不起医药费的见义勇为者都给予救治也是不公平的,作为见义勇为的受益人之一的政府如果不能承担责任的话,又怎么能把这种责任转嫁到企业的头上?因此,由政府承担责任才是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最大保护。
2、生活保障。是指对因见义勇为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能力的,应当按月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和伤残补助金。这在有的地方性法规中已经得到体现。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无工作单位的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在医疗期间,由行为发生地的区县民政部门从基金中给予不低于本市当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经济补助。”
3、就业保障。是指对因见义勇为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单位的,由政府解决就业。如《<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见义勇为人员受伤致残后尚有一定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单位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本市有关规定解决就业。”
4、人身安全保障。是指为了保证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由特定机关采取措施予以保护,防止骚扰、报复等情况的发生。《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对需要保护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但是,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公安、司法机关本身又具有繁忙的日常工作,如何能使人身安全保障落在实处还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三)关于现有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规定的适用范围
对于保障的适用范围,目前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一般都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本市公民见义勇为行为的奖励和保护。非本市人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或者本市公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参照奖励和保护。如《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本省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非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或者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参照本条例予以奖励和保护。” 《内蒙古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见义勇为行为适用本条例。自治区公民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外的见义勇为行为参照本条例执行。”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如《辽宁省奖励和保护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甘肃省奖励和保护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天津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也属此类。
但也有一些地方只规定了本省行政区域内本省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而对外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的,或者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没有进行规定,如《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或规定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确认的,如《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福建省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陕西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等。
对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适用范围,有的学者认为应采取双重标准。
我们认为,为了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各地在适用时还是应该把适用范围规定得更广一些,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从而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发生。鉴于现在还没有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护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今后在全国性的立法上也应该尽量地扩大范围。
(四)关于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中的费用负担
我们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费用,可以先通过政府的专项基金支付,而后由政府代见义勇为者向侵害者或受益人提出追偿的要求。因为政府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保障,并不意味侵害者对侵权后果责任的承担已经免除。相反,不能放弃对侵害人的追偿要求,侵害人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至于受益人无法足额支付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费用的,应当部分支付,余额由政府从专项基金中扣除。
综上所述,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一是公法的问题,即政府或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褒奖与鼓励;二是私法问题,即侵权行为人或者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的民事责任。在目前形势下,考虑我国的国情,国家应适当扩大对见义勇为基金的投入,比如对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可以多用财政拨款支持,对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可以发挥企业的作用,让企业多捐一些,同时要加强对基金会的监管。对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而丧失工作能力、丧失经济来源的,应当一次性或者分期向其支付生活费用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对侵权行为人或受益人民事责任方面,法院要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一片天,如果侵权行为人或是受益人有能力赔偿或补偿而不履行的,法院就要加大执行力度,依法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如果是无能力履行的,那就要转入政府救助,以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请材料
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请材料:
1、申请书(包括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实经过等,申请人签名,申请日期。)(原件1份)
2、行为人身份证(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如有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供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3、行为人户口本(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面正反面复印件。如有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供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户口本。)(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4、行为人为非中国公民的需要提供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护照本人信息及有效签证页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正反面复印件。)(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5、证明材料(受益人、证人的证明材料。)(原件1份)
6、其他材料(如视频资料、授权委托书等相关材料;授权委托书需写明委托事项,委托人签名,委托日期。行为人因见义勇为死亡的还需提供由法定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1份)
第四篇:中国风险投资的法律困境
中国风险投资的法律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6-27 15:27:261、公司设立条件的限制
2、法定资本制的局限
3、股权转让的限制
4、对外投资限额的规定过于僵硬
5、退出机制的限制
6、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
创投论坛
□邵红霞
风险投资涵盖筹资、投资、管理、退出的动态全过程,对投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法律环境在风险投资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尚未颁布
规范风险投资行为的专门立法。可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则》、《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证券法》等;
国务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颁发的文件:《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九五
”期间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入股若干问题的决定》等;
地方政府规章、政策:如深圳的《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
规定》等等。
1、公司设立条件的限制
组织形式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仅有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
公司。”而目前在国际上已被证明为最有效率的风险投资公司形式为有限合伙制。在采
用有限合伙制的公司中,风险投资家作为普通合伙人对内管理公司,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享受高回报;提供风险投资金的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对内
不参与管理,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亦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可见,有限合伙制是组
建风险投资公司最行之有效的形式。
股东人数及认购股份的限制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公司法》对股东人数作了如下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由
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成立。”这里对股东人数规定了上限,而“五十个”
股东的上限显然不足以为风险投资公司筹集大量的风险投资资金。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
言,虽然在股东人数上尚未规定上限,但是却对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作了如下限制:“发
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而事实上,在国外发起成立
风险投资公司的大多为专业性人才,他们主要是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并
不是也不可能是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公司法》对于风险投资公司发起人应认
购股份的规定未免过高。
2、法定资本制的局限
《公司法》规定实行资本金实收制度。第25条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
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
这一规定与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不相符。风险投资根据投资对象所处发展阶段及对
资金需求量来分期投入,所以,注册资本金也必须分期到位,不能让资本金长期闲置。
《公司法》对于专门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类公司没有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
额。各地要求各异,例如深圳市工商局要求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
币,外经贸部则要求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独资或合资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
万美元。为了确保风险投资类公司的投资实力,《公司法》应对这类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额予以明确规定。
3、股权转让的限制
《公司法》第35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
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这一规定也不适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要求随时撤出投资变现,而不能限制必须优
先出让给其他股东,且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才可以转让。否则,就会错过转让变
现及获得较高资本收益的机会,这是创业资本家最大的忌讳。
《公司法》还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起三年内不得转让。
”这一规定对风险投资公司限制太死。如果三年内不允许其转让股份,风险投资者就会
畏缩不前,不敢投资高新技术项目。
4、对外投资限额的规定过于僵硬
《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
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在投
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的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
风险投资机构的全部净资产都将用于投资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并还将
在适度的范围内运用财务杠杆放大资金规模,增强对科技企业的投资能力,然后从投资
成功企业变现中撤回投资并实现资本增值。按照这一条规定,风险投资机构只能用一半
净资产用于投资,其余只好闲置起来。
5、退出机制的限制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开上市提出了较高的上市标准,而大多数风险企业通常无
法满足上市标准,因而其股份无法上市流通。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目前仍在酝酿之中。
《公司法》还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
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其它公司合并时除外。”根据国际惯例,风险投资撤出投资的重
要方式是按协议由被投资企业对股份进行回购。这不仅有利于创业投资机构保持对科技
项目投资的良性循环,而且对于科技企业家增强对企业的控制力也是有益的。
6、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
在风险投资运作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没有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
体系,就不可能有效保护风险投资的创新性规律,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也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
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内的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参加了若干国际知
识产权保护公约,在相关制度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是,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
法不严的总是仍普通存在,尤其在风险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软件业内,盗版猖獗。
另外,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配套法规尚显不足。我国的金融法律和税收法律同样不
够完善和规范。
除了法律法规不健全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契约失灵及社会信
用现象,主要表现在契约制定的规范性较差、契约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够、违约处罚的执
行率较低等方面。由于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以契约为基础的市场,契约失灵会严重阻碍
市场的发展。
(作者为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第五篇:江西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
江西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
江西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
(2009年11月1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12月1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5号公布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奖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省公民在省外见义勇为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全社会应当支持见义勇为行为,尊重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
鼓励成年人采取正当、有效方式见义勇为,并保护自身安全。
第四条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实行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工作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本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综治委)组织实施,综治委下设的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具体承办。
公安、民政、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司法、教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有关媒体应当积极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
第七条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之外,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
(一)制止正在实施违法或者涉嫌犯罪行为的;
(二)抓获或者协助有关机关追捕逃犯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三)抢险、救灾、救人的;
(四)依法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其他行为。
第八条见义勇为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综治办申报见义勇为事迹。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综治办举荐见义勇为人员。申报见义勇为事迹、举荐见义勇为人员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一年内提出的,可以酌情延长。
第九条县(市、区)综治办收到申报或者举荐材料后,应当在20日内完成调查、核实,提出意见,报本级综治委确认。
县(市、区)综治办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调查、核实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涉及治安、刑事案件的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应当有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人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人员提供见义勇为行为证据或者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条县(市、区)综治委确认为见义勇为的,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名单及主要事迹向社会公示,并书面告知申报人或者举荐人;不予确认的,应当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
申报人、举荐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综治办申请复核。设区的市综治办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复核,并将结果书面告知申报人、举
荐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第十一条对见义勇为人员,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奖励:
(一)见义勇为事迹特别突出,在本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由省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二)见义勇为事迹突出,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三)见义勇为事迹比较突出,在县(市、区)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四)其他见义勇为人员,由县(市、区)以上综治委通报表扬,并颁发奖金。
第十二条对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由综治委提出意见,经同级政府行政奖励表彰工作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由上级人民政府奖励的,由县(市、区)综治委逐级上报。
第十三条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对本单位见义勇为人员给予奖励。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捐助。
第十四条对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或者拖延。
综治办应当及时协调解决见义勇为人员负伤救治期间的医疗费用。鼓励医疗机构减免见义勇为人员救治期间的医疗费用。
第十五条对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其医疗、误工、生活补助等费用,有工作单位的,按照因工(公)负伤处理;无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无力解决的,由当地财政拨款给同级综治委安排解决。
第十六条对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医疗终结后,有工作单位的,按照因工(公)负伤有关规定享受待遇;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按规定为其评定伤残等级,享受因战致残民兵、民工抚恤待遇。
见义勇为人员致残后,有一定劳动能力而无工作单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安排就业;生活不能自理且无经济来源的,经本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批准,可以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供养。
第十七条见义勇为人员死亡且符合烈士条件的,由行为发生地县(市、区)综治办提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上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授予烈士称号,其遗属享受相关待遇。
见义勇为人员死亡但不符合烈士条件,有工作单位的,其遗属按照因工(公)牺牲抚恤规定给予抚恤;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战牺牲民兵、民工抚恤规定给予抚恤。第十八条见义勇为人员负伤、致残、死亡,有加害人的,除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外,加害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有受益人的,受益人应当依法给予适当补偿。先行支付见义勇为人员医疗费用的单位,对加害人依法享有追偿权。
第十九条因见义勇为人员伤亡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将其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并按规定落实相关待遇,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应当给予帮扶;其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教育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予以资助,学校应当减免学费。
第二十条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因见义勇为致使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而申请保护的,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予以保护。
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公安、监察等有关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见义勇为人员因见义勇为导致诉讼或者仲裁需要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
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需审查其经济状况。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见义勇为奖励基金,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拨款、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奖励基金进行捐赠。
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主要用于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慰问等方面。
第二十三条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侵占、挪用。
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及捐赠人的监督。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由原确认的综治委核实后,报给予奖励的人民政府撤销其荣誉称号,追缴荣誉证书、奖金等,取消相应待遇;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推诿、拒绝和拖延治疗负伤的见义勇为人员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第二十六条综治办及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贪污、侵占、挪用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1995年12月9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江西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奖励保障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