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

时间:2019-05-15 04:5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

第一篇: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

Abstract

Samaritan acts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has been deeply branded with the mark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to some extent, protect the lives and property.Samaritan acts in our country the legislation is not perfect, but also confined within the scope of morality.The Samaritan code of conduct to the legal level, for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rule of law has a role can not be ignored.In this paper, ou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amaritan acts of the problems, a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amaritan acts of foreign advanced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Samaritan act of civil law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qualitative and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Key words: Samaritan;Civil qualitative;not for management

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

近年来,因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发的案件日益增多。见义勇为行为是道德高尚之

I

举,但见义勇为者在勇斗歹徒、救灾助人时,保护了他人的利益,自己受到伤害时,却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出现见义勇为者与被救人诉诸法院,对簿公堂之事。立法上的空白却使这一类的案件往往面临着无法定性的尴尬境地。由于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得不到法律上的有效保护,导致这一优良传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有关见义勇为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鼓励人们发扬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使见义勇为行为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与奖励。使见义勇为这一优良风气继续得到和谐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减少人民的利益损失。

一、研究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的意义

见义勇为行为,在我国古代就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见义勇为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良传统,被传承和发展到现代化的今天,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同一般的意义。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应把见义勇为做为一种主体,把见义勇为行为纳入民法的范畴内,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相关的分析定位。如此,才能在见义勇为的相关研究中

①取得话语权。随着多元化生活的发展,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人们的思维观念、价值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在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者用自己的人身安全作为依托,进行救助。但对见义勇为者而言,救助的付出没有得到保障。更有甚者,有小部分无德被救者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诬陷。因此,见义勇为行为迫切需要法律的明确保障。目前,在我国没有出台关于见义勇为的法律法规,甚至在全国的法律法规中很少出现“见义勇为”这个概念。因此,研究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者在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时,通常会忘却自身安全。但保障措施,是维护见义勇为者合作权益的最起码要求。当见义勇为人员实施救灾或救助行为后,见义勇为者受到人身伤害时,其受伤的医疗费用、死亡的丧葬费用、子女的抚养费用等,都是其合法权益的体现。当发生危险时,普通人往往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而显得怯懦,则会加剧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而当见义勇为者出现时,与犯罪分子展开对峙,那么见义勇为者的不安全因素则会进一步的扩大。在突发事件面前,见义勇为者的个人安危就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对见义勇为行为实行民法定性对其地位予以明确才能保障见义勇为人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它权利免遭侵害或免受损失,且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自觉自愿实施的行为。因此,对于关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责任承担等问题还不够明确,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见义勇 ①徐国栋.市民法与人性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56.

为者难以获的实质性的保护。而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则是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权

①利维护的第一步。一方面,民法的定性可以为见义勇为行为在法律中获得肯定。见义勇为行为,是见义勇为者在紧急状况下,甘冒生命危险做出的救助举动。生存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对于见义勇为人员的民法定性正是这样一种人实现其所应享有的权利的一种法,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政府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奖励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必要的材料。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发展,不仅需要关注经济发展的内容,也需要关注过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更需要关注作为发展的个体。见义勇为行为在道德层面受到赞许和褒奖,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特殊②的牺牲。因此,见义勇为行为不仅要受到精神奖励,同样也应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这些奖励,是国家和社会为提倡和发扬见义勇为行为是责无旁贷的。

笔者认为,长久以来见义勇为行为都是作为道德层面上的意义讲实施,在法律中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这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合法权益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而将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不仅可以使此行为能够在法律中得到肯定,从而全面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二)有利于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近几年,由于社会各界人士对见义勇为行为立法的呼吁,许多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但地方性法规,在立法层面上起点较低,仅仅对见义勇为者实行经济奖励,且存在一定的杂乱性和无序性。立法的不统一,不利于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因此,尽早的完善见义勇为行为立法,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定程度上讲,立法的完善可以增强见义勇为者的安全感。社会安全感的体现,具有良性的循环作用,这也是我国法律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政府部门对见义勇为行为建立一个相应的保障机制,从民法上来保障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利益,立法确认见义勇为者应有的法律地位,是政府法律地位在保障人民利益面前的体现,有利于倡导和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从而激发众多新的见义勇为者,匡扶正义、确保社会一方平安。笔者认为,保障措施和奖励机制的出台,能够使见义勇为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也会成为我国立法完善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加强见义勇为者的人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这种行为发扬光大。有法可依的见义勇为行为,必将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切实的完善和保障。明确具体情形下见义勇为行为的适用范围、可以采取的手段、所享有的权利等具体内容,为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使我国的相关法律更加完善。

(三)有利于明确政府的法律地位

①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②李永军.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79.

根据法学家的阐述,见义勇为是指非法定职责或义务的人员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其他突发事件中舍己救人、勇于救助的行为。见义勇为与助人为乐的最本

①质区别是当事人是否会产生人身危害性,是否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因见义勇为行为会遭受着威胁和伤害,甚至会因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但是,见义勇为行为却无法得到任何的人身保障和物质补偿。由于见义勇为行为在中国一直是处于道德层面,人们对见义勇为的认识是基于精神层面上的,褒奖是一个主要的体现方式。虽然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见义勇为人可以要求收益人予以补偿,但见义勇为者或是见义勇为者的家人,在自身受到伤害时,却对物质羞于出口。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见义勇为者无法切实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见义勇为行为,如果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无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那将会严重缺乏社会安全感,由此出现道德危机,影响见义勇为行为的发生。

对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使见义勇为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并最终做到有法可依,为见义勇为的行为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而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当见义勇为者面对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也应该对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奖励措施。而国家给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见义勇为者以适当的奖励,有利于明确政府的法律地位,也是政府在保障人民利益方面的职能体现。

现有的法律法规可能就见义勇为行为法律关系中的一种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但对于整个见义勇为行为所产生的综合法律关系,各部门法在自身的管辖范围无力解决。在当下,社会上还存在有一定的不利于弘扬见义勇为行为的消极因素存在,例如:腐败、不正之风,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冷漠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见义勇为行为保护措施不力等等问题,都会成为阻碍见义勇为弘扬的问题。这时,需要政府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见义勇为行为提升到有法可依,政府部门的法律职能也会随时相应的扩大化。笔者认为,为使见义勇为行为从一个人的行动或是一个集体的行动转变为整个社会的一种见义勇为新风尚,不仅仅需要个人道德准则的提高,也需要政府部门的鼎力协助。而政府职能,也体现在法律法规界定后的职能保障。

二、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的缺陷

(一)对见义勇为行为无明确定性

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的缺陷,南京彭宇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6年11月20日,南京的徐老太太在公共汽车站摔倒受伤,从另外一辆公共汽车走下车的彭宇将其扶起并送其到医院检查,事后确诊为胫骨骨折。徐老太太及家人认定是彭 ①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24.

宇撞人,要求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在被彭宇拒绝后,徐老太太向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判决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此案件一经媒体传播,立即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议论。

此案在网络中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一网站对此事件做了以下的调查:有94.1%的网民相信彭宇是无辜的。对于彭宇见义勇为的举动,被告在一审中没有及时提出

①抗辩的理由,无法定性其是见义勇为的情节,在二次庭审时方才陈述。但此时的见义勇为,已经不能作为案件抗辩的理由了,陈述的时机不合适。因此,法院对其称是否见义勇为的主张没有给予采信。

事件虽已过去,但通过该案反映出的见义勇为行为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事实却不仅是存在于彭宇案这一个案中。见义勇为行为民法定性的不明确具体体现为以下二方面:

1、对见义勇为实施的行为认定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见义勇为是一种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自觉自愿实施的行为,我国民法上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见义勇为行为明确判定的法则。因此,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认定便无法可依,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因管理行为。见义勇为者,能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对他人实施保护,但这种保护行为在法律中是不会作为任何法定义务。这是一种无偿的,自愿的行为。而遇到事态发生时,如果大家都作为一个旁观者,不去见义勇为,不去对他人实施保护,这种行为也仅仅是受到道德谴责,不会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因此,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无论是在实施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上述案例可见,正是由于见义勇为行为人彭宇在一审判决时未进行主张,而错失了主张机会,由此产生败诉。此案件,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国立法不健全所导致的。正是由于法律上的缺陷,使见义勇为的不确定性真实的存在,而见义勇为实施行为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获得补偿和奖励的不确定性。

2、对见义勇为的补偿和救济的不确定性

除了见义勇为的行为定性不确定外,还有就是对见义勇为的补偿和奖励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来说明。由于见义勇为行为容易产生人身危害性,会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从法律层面来讲,应当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必要的补给和补偿。而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各地方也是从社会优抚层面上进行救助,从而导致了部分见义勇为者出现英雄因为没有钱治病,或是见义勇为致残而生活困难的情况。

①薛传会.道德法律化的重新审视及其对我国见义勇为的立法启示[J].载理论导刊,2008(9):11.

6年前,50多岁的仇文才为了保护出租屋里的财产和歹徒顽强搏斗,身上多处受伤,法医鉴定结论为“重伤,伤残等级5级,右手肌肉萎缩,运动瘫痪”。一时间,襄樊市给仇文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然而,不久他就被人们所遗忘。6年来,舒俊带着伤残的右臂艰难地生活着,找不到工作,最后沦落到拖着老母乞讨的地步。他曾多方向有关部门进行求救,但各个部门都没有明文规定这样的事该走何具体程序,最终使见义勇为的英雄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境地。因此,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补偿和救济的不确定性使社会上许许多多像仇文才这样的见义勇为者只能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笔者认为,把对见义勇为者的道德褒奖,转换为物质奖励。既能够确保见义勇为者的基本权利,又能够促进社会的风气的良好发挥,对弘扬见义勇为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建立和完善补救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二)对见义勇行为权利义务分配不明确

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一种自愿行为,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道德行为。当其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作为旁观者置之不理,也可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而正是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法律没有赋予我们执行的权利,因此,我们也没有相应的见义勇为义务。而由此造成见义勇为在民法上造成权利义务不明确的缺陷。

1、见义勇为行为人权利与义务分配不明确

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其他个体不存在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但和谐的社会的构造需要有诸如见义勇为行为的存在。在民法中,见义勇为对等于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后果,应有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许多见义勇为者流血流汗又流泪,这是由于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分配不明确。如上述两个案例所示,彭宇事件中若当时的他完全有理由对摔倒的徐老太太置之不理,此事也会与他并无牵扯。但从道德层面上讲,他完全是走向道德一方。反之,也有许多受益人,在接受见义勇为后,溜之大吉。在法律法规上,也没有作出相应的权利与义务的解释。

还有一点就是,基于中国的传统,见义勇为者往往也羞于向受益人索要补偿。况且,法律上也没有赋予其索要赔偿的权利。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的考虑,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不明确使得目前我国民法定性上还具有很大的缺陷性。

2、受益人权利与义务分配不明确

作为受益人,见义勇为者在保护自己的利益时受到伤害或者是失去生命,那么作为直接的受益人,该向见义勇为者及其亲属负有怎样的义务,目前在我国2009年12月26日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上首次确定可以要求受益人给于一定的补偿但给多少却没有说明这就使见义勇为人在求偿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了,在见义勇为者面临危险的时候,受益人却偷偷溜走,这在见义勇为的事件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但法律

上却没有赋予见义勇为者向受益人讨要说法的权利。同样,受益人也没有对见义勇为者负有任何义务的规定。

三、国外有关见义勇为行为的定性的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见义勇为虽然是我国的光荣传统美德,但对其定性却做得不够好,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进一步明确各方当事人及各部门的权利、责任,不再仅停留于随机性很大的社会捐助和个人行为上,使之跳脱道德调整的局限,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实现“善有善报”。

(一)英美的相关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美法系将见义勇为行为解释为“好撒马利亚人”法律术语人们用它来指称帮助他人的人,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中救人的人,略近于我国的见义勇为英雄。美国各法域都制定了自己的《好撒马利亚人法》.至近代,经济人假设确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英美法坚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Mind your own business)、“每人都是他自己的一个岛”(Every man an island unto himself)、“人人为己”(Every man for Kmself)的行为规则。美国对见义勇为的定性有以下几种:美国《返还法重述》第五章对非因错误,欺诈和未经要求自愿提供利益的行为作出了规定:“一般原则是:没有错误,胁迫或要求授予另一人或第三人的利益所必须的环境情形下所授予的。”例外情形;见义勇为人向第三人提供生活必需品,有权要求依法律规定负有第三人提供的义务人返还,紧急状况下,为避免第三人遭受身体伤害,向第三人提供生活必需品,有权要求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负有想第三人提供生活必需品义务的返还人:紧急状况下,为维护公共健康或安全,履行另一人义务的,有权要求返还:一人为防止另一人身体受损向其提供必须的劳务的,有权要求该人返还,为保持合法占有的他人财产的安全,一人提供劳务的,有权要求该人返还。上述五种例外情形在大陆法系看来即属于见义勇为。可见。英美法系也在特殊情况下承认见义勇为的请求权。然而与大陆法系不同,美国法将其规定为不当得利的类型之一,以不当得利返还法予以救济。美国不存在见义勇为制度,但是存在见义勇为行为,对于该行为,美国通过不当得利法和侵权行为法进行规制。大陆法系承认见义勇为人请求权依据的是利他主义,英美法系依据的是不当得利。整体而言,英美返还法以不当得利对见义勇为人请求权予以支持的方式更好的贯彻了民法的价值和功能,有助于民法债法体系的简化和完善,而且可以解决目前见义勇为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主张,我国不妨采纳英美法系的做法,在债法中不单列无因管理制度,而是在不当得利仲对无因管理人地请求权予以规定,在侵权行为法仲对管理损失加以救济。

(二)德国法国的相关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与法国作为大陆法系的国家似乎对消极的好撒马利亚人立法毫无兴趣,主要以刑法课加积极好撒马利亚人义务。德国和法国对见义勇为的定性有以下几种:

在20世纪之前,可能由于宗教入法以及中世纪传统的残留,大陆法系国家有如下刑法典采用积极的好撒马利亚人模式。进入20世纪后,采用这样的积极的好撒马

①利亚人行为定性增多。法国刑法原无关于见死不救罪的规定直到二战中法国被德国②占领后,贝当傀儡政府于1941年才在德国占领者的压力下把见死不救定为犯罪留。而德国自身的1871年《刑法典》第360 条已把公民不应警察的要求协助处理紧急情况的不作为犯罪化,纳粹上台后,以1935年的定性极大地扩张了这一条文的适用范围以体现其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即纳粹思想。抛开其种族歧视的成分或极为消极的后果,它本身是一种强调国家——社会高于个人的思想,与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思想有相似性。正是由于这一因素,法国于1945年从德国获得解放后,仍实质地继承了这一规定。好撒马利亚人行为定性问题有许多民事方面,法国在这一方面给予好撒马利亚人豁免,但以他达到了通常人尽到的注意为限,以及好撒马利亚人在救助活动中自己受了损害时的赔偿问题,法国以无因管理制度解决之,让被救助人承担赔偿责任。德国的好撒马利亚人立法可以上溯到1794年的《普鲁士普通邦法》,它规定以现金奖励拯救他人生命者。此等金钱由政府资金和基金会的捐赠而来。统一后的德国对好撒马利亚人问题的处理依民刑而不同。在民法上,《德国民法典》第677条到第687条规定的无因管理制度调整,因为整个的故事涉及的是管理人管理犯罪受害人的财产性事务的问题。但积极的好撒马利亚人定性不在《德国民法典》制定者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可能是德国继受的罗马法传统使瓣。经类似杰洛维塞案件固的刺激,中国感到对见义勇为行为定性的必要。于是,从1991年到2004年的期间,中国有35个省市制定了自己的大致名为《见义勇为表彰条例》之类的地方立法,青岛首开先例,于1991年颁布了《青岛市表彰见义勇为公民的规定》我国也有全国性的这方面定性。首先是在上文已得到分析的《民法通则》第109条的规定,该条可看作我国的全国性的好撒马利亚人行为的定性;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88年颁布《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为了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的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的多少及其经济情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可以说,积极的好撒马利亚人定性的人性标准高于消极的好撒马利亚人定性的人性标准,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的有关省市已做出与美国多数州不同的选择。在积极的好撤马利亚人的范围内,人性标准也可以定得高低不同。要求好撒马利亚人“不顾自身安危”的,为较高的人性标准;要求好撒马利亚人在不危及自身安危甚至不造成重大不便的情况下才出手助人的,为相对低的人性标准。

①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0. ②罗结珍.法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66.

四、完善见义勇为行为的建议

目前,见义勇为行为在我国的各法律法规中,对目前所生产的法律关系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在基于地方上的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规定,因没有提升到统一的层面,显得无序杂乱。目前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无法确立的立法模式,不能保证见义勇为行为者的合法权益。而将见义勇为人员纳入社会救助,也因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无法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在民法上实行定性,才能完善见义勇为行为,促进和谐法制社会建设。

见义勇为行为的弘扬和发展,需要依赖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重视和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对见义勇为行为实施民法定性,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对见义勇为行为作出明确的定性

见义勇为行为,适用于民法的中的无因管理理论。见义勇为在民法上可以定性

①为无因管理,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见义勇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法律化,其包含的多种因素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道德的色彩,见义勇为的理论需要进一步主体性上的构建。而这种构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理论积累的过程。把见义勇为行为,嵌入无因管理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借鉴无因管理的构成、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因无因管理较为成熟,权利和义务等法规较为健全,能为见义勇为的定性做出很好的借鉴。

为了切实的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把见义勇为作为一种传统美德的发扬下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对见义勇为行为作出明确的定性,把见义勇为当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

1、见义勇为者是自然人。见义勇为者首先要是自然人,而不是任何的法人或者是社会团体,他只是代表自己的身份,而没有其他任何的附加身份。

2、见义勇为的行为是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做出的,且符合正义原则。由于见义勇为行为,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并且是在危急时刻对他人做出的救助。而正义原则,是指以保护他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为基础实施的行为。其行为在主观上,具有社会正义感,让国家、社会和个人避免蒙受损失的目的。

3、见义勇为者实施救助是出于道德上的正义感,无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见义勇为者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主观上须是有利与他人的目的行为,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行为,并没有基于法律、契约等规定或约定的义务。

(二)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

在法律准则中,每位公民既有享受权利又有承担义务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具有 ①李双元 温世扬.比较民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98.

一致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同样,在见义勇为的民法定性上,对见义勇为的权利和义务更家迫切需要加以明确。

见义勇为行为是良好的道德体现,这个概念并无异议。而如何尽快的将见义勇为行为加以立法,实现法律道德化,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把见义勇为作

①为法律的主体,道德的调整只是间接的,并无强制力。

1、明确见义勇为者的权利义务

见义勇为是为保护他人的利益和财产而实施的行为。然而,现实社会中,很多的见义勇为者却没有得到和自己的行为相等的尊重,反而是受到诬陷和抱怨,甚至出现对簿公堂的现象。见义勇为者首先要有受到尊重和理解的权利;在见义勇为者②自身的利益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要有向受益人或者是侵害人索要物质赔偿的权利,以及申请国家救济和补助的权利。

2、明确受益人和侵害人的权利和义务

通常在见义勇为发生后,实施侵害人进行推诿,拒不承担责任或是无力承担责任。而受益方也无力提供相应的补偿。此时,见义勇为者就无法保证自身的正当权益。如果,见义勇为者身体受到侵害,却无力获得任何的补偿。那么,这与见义勇为者的见义勇为目的是相违背的。因此,当受益人和侵害人无法实施相应的补偿义务时,见义勇为者则需要国家来保证自身的权益。

当见义勇为者在保护他人的财产安全或是人身安全过程中受到侵害时,作为财产方或人身安全方,有义务对见义勇为者实施必要的物质补偿。并且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医药费、误工费等相关费用的支付。权利与义务的明确,可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另外,侵害人造成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对见义勇为者负有物质或精神赔偿的义务。

③综上所述,见义勇为者具有接受受益人和侵害人救济的权利,而受益人和侵害人有救济见义勇为者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体现,不仅要基于法律基础上,更要从道德层面上,对见义勇为者进行物质补偿。

3、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利和义务

见义勇为行为是值得国家提倡和高度赞扬的一种行为。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也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有效的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避免繁杂的手续,建议应专门为见义勇为进行立法。并对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以保证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①张民安 李婉丽.债法总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77. ②肖燕主.债权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5.

③黄丽萍 李洪武主.债权法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66.

第二篇: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读书笔记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读书笔记

读了黄茂荣老师的《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从中学到很多,了解了与法学方法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很多案例,通过黄茂荣老师对案例的详细分析,让我对法学方法更加了解。以下就是我对此书一些大概的了解。

法规范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之一,它和风俗习惯与道德共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依现行的政治体制,构成法规范之发源主要是制定法和习惯法。法规范由法律规定组成,而非由法条组成。所以,法律规定不等于法条。法规范之下的各个法条实际上是先在一个领导性的价值观点下被组成一个规定的单元,接着才发挥其不矛盾的规范功能。法条只是组成各种法律规定的成员,而法律规定又是组成法规范的单位。法条与法条之间并非不是相关联地被并列在一起,它们一直是取向于一定的价值,针对某种生活类型被组成各种组合,而后才成为一定规范功能之规定。这些法条若不组成法律规定,它们也不能发挥规范的功能。所以从规范的功能论,法规范由法律规定组成。几乎没有一个单独的法条能独立地发挥其规范功能,即由法条的需要先组合成法律规定才能发挥其规范功能,几乎没有一个法条是完全的,而所谓完全的法条也常常需要其他法条来补充说明的。

法条只是一个法律规定的部分,当法条组合成法律规定后,不同的法律规定间虽然各自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但他们之间任然需要取向与法规范体系及法规范所追求的目的,以便能够相互协调,特别是当不同的法律规定因以同一生活事实作为其规范的对象而形成竞合的情形,更是如此。法条事实是制定法在立法技术考虑下的产物,它所指称的首先是制定法中的一个个条文,其次也包括习惯法中的“条文”。

法条或法律规定的意旨,是在要求受规范的人取向与它们而表现的行为,这就是行为规范,法条或法律规定的意旨,如果是要求裁判法律上的争端人或机关,以它们为裁判的标准进行裁判,就是裁判规范。法律效果必定被规定在规范的领域中,作为一种规范上的法律事实,能够追求事实上的效果。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法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严格规定与衡平规定、任意规定与强行规定、命令行为的规定和授权的规定,其中还包括完全法条和不完全法条。而不完全法条又划分为说明性法条、限制性法条、引用性法条和拟制性法条。

法条间的竞合关系,是两个以上的法条的构成要件互相重合或交集,使可能发生同一法律事实的同时为它们所规范的情形。离开法律事实,也就没有竞合的问题了。竞合问题包括法律效果相同的情形和法律效果不相同的情形。在处理后者的问题上,应当遵守优位法优于劣位法、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法律的适用通常被认为系属于逻辑上的三段论的应用,即法律的一般规定是大前提,将具体的生活事实通过涵摄过程,归属于法律构成要件底下,形成小前提,再通过三段论法的推论导出规范系争法律事实的法律效果。法律事实的认定,包括生活事实和法律事实。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之一,现代法所规范的社会生活已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与人类无关的事项,便排出了法律所规范的对象。关于法律事实,在台湾有三个学说,一是即构成要件说,它将法律事实等完全同于法律规定中的构成要件;二是因果关系说,是法律效果的原因说;三是为法律规范的事实说。而黄茂荣老师认为,按法律事实为生活事实中为法律所规范者,又因其被法律所规范,因此被定性为法律事实之生活事实是否存在,便有规范上的意义。法律事实在实体法的讨论上,主要归于民法通则讨论,所以就没有对实体法的分类进行讨论。

法律事实的判断以事实为判断基础,即以感官的观察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当然,还得

加上必不可少的价值判断。法律行为在规范上的地位分别以法律规范的态样之一,以及以法律事实的身份出现。它分为法律行为的法律规范性格和法律事实性格。法院在裁判具体案件时,是通过法律的适用,将法律所规定的法律效果基于一个具体的法律事实。法院除了对所适用的法律有正确了解外,还必须对系争的法律事实做正确的判断,因此必须通过证据认定实际上所发生的事实。在法律事实的认定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基于法律解释对具体案件或具体案件对法律解释的回馈性所引起的问题;另一个是证据问题。后者在通过证据法则认定规范上被认为已发生的事实;前者则取向与法律规定,以及生活事实解释法律。法院在裁判具体案件,必须认定法律事实。在法律规范中,它的每一个用语、条文、或规定,必须考虑到整个法体系。

法律解释的标的,就是法律规范的“条文”和它的附随情况。关于法律解释,必须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利用文字传播工具将它宣示出来、还得对将来不断发生的案件加以规范、得用衡平及可以理解的方式,将正义实现到人们的生活上。关于它的学说,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三类。主观说与客观说因出发点太极端或不妥当,以致它们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真正地被修正到能照顾一切“解释因素”的地步。为了妥当的决定法律解释的目标,往往考虑很多因素,有文义因素、历史因素、体系因素、目的因素及合宪性因素。其中,文义因素和历史因素又被包括为范围性因素、体系因素与目的因素被包括为内容性因素、合宪性因素为控制性因素。而它们在这个法律解释的过程中担任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共同在协力下完成法律的规范意旨的任务。

在法律的适用或解释上,涉及到一直在发生变化莫测的法律事实、难以把握其内容的价值标准、价值的多元性、不能精确传达消息的语言以及人们的能力的有限性这些问题。要为具体的案件找出一个妥切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事。为推动文化的现代化,在法律领域内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法律效果的预见性,以及法律规定或裁判的合正义性。

法律漏洞中的法律,不是“所有得为裁判之大前提之规范”的总称,而是指制定法与习惯法。法律体系上不违反计划的不圆满状态,就是法律漏洞。法律的功能在伸张法律上的正义,即使法律上的正义透过气规范实现到人类的生活上来,如果一个生活类型并未收到法律的规范,那么在该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人们就不能找到法律上答案。这种问题被提到法律上来就是不圆满性。它包括立法政策上的或技术上的缺失和法内漏洞。授权式类推适用也属于法律漏洞,依其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种态样:避免反锁的重复规定和避免挂一漏万的规定。当然,还有那些指示以“习惯”或“善良风俗”为裁判标准的规定,也就空白规定。

法律体系必须是没有矛盾的,一有矛盾,就构成法秩序中的“体系违反”,体系违反通常是以“规范矛盾”或“价值判断矛盾”的形态出现。其中,规范矛盾是在数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对同一个法律事实加以规范,并赋予不同的法律效果下产生的。而价值判断矛盾在存在上与规范矛盾优有些不同,它有四种态样:碰撞式价值判断矛盾、类推适用价值判断矛盾、目的地扩张式价值判断矛盾和目的地收缩式价值判断矛盾。

法律漏洞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一是立法者思虑不周,其中又概括为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该案型和曾考虑到但不周详;二是在法律上有意义之情况的变更,比如演变式体系违反;三是立法者自觉对拟予规范的案件了解不够而不加规范。黄茂荣老师将法律漏洞归纳为三大类:法内漏洞、无据式体系违反和有据式体系违反。在漏洞的漏洞上,重要的是一个应被规范的生活事实,根本为被规范,或未被作妥当的规范。法律所取向的是正义,所规范的是人际生活关系,因此需要法律漏洞的补充。它是造法的尝试,是法律解释活动的继续。法律补充的任务在消除法秩序中的体系违反,而使法律所追求的价值更完全地,透过适当的方法,用可以被理解并事后加以验证的方式,实现到人类的共同生活上来。补充法律的方法分为:类推适用、目的性多的限缩、目的性的扩张以及创造性的补充。

第三篇: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法理学

一、法的一般理论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规定了权力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发的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4、发的历史类型(1)奴隶制法(2)封建制法(3)资本主义法

5、法与道德的关系

(1)共同点: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

济基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两者都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2)区别:第一,所属范畴不同。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

态范畴;

第二,产生条件不同。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由

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自发形成的,1

一般无需专门人员和机构制定颁布;

第三,表现形式不同。法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

件,明确、具体,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概括、笼统和抽象;

第四,内容不同。法律规定了主体的权力与义务的统一,道德

主要侧重于义务;

第五,调整范围不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为

界,道德的范围更为广泛;

第六,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

违法者实行法律制裁,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自我强制,自觉,社会的组织,提倡才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

(3)我国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这种意志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决定的。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社会主义法是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性和人民的自觉守法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划分法律体系的主要标准主要有两个:

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的性质;按照调整的方法划分法律部门。

(3)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军事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4、社会主义法与政策的关系

联系:(1)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指导作用,(2)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政策的制约作用 相同点:社会主义法与我国共产党的政策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阶级本质、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指导思想。同时两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在贯彻与执行党的政策时,也应注意遵守法律。尤其在改革中,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区别:(1)制定的组织和反映的意志不同

(2)实施的方式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调整范围不同(5)稳定程度不同

5、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6、社会主义法与民主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护人民内部的民主

(2)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障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3)社会主义法还通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来巩固人民民主制度

三、社会主义法制

1、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以确立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法律程序。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法治

1、法治国家的概念:是指依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合理配置权力、义务和责任的法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国家。

2、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1)从总体上讲,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2)在法律的运行机制上,有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这是法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的统一,这是法治国家的保证

(4)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法制国家的文化基础

刑法学

一、犯罪

1、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构成的核心)、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危害行为的概念:它是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

4、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5、刑事责任年龄:

(1)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6、犯罪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正当防卫: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2、正当防卫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有不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

(2)合法性条件:一是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就是说必须有目的的正义性。二是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三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紧急避险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二是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2)合法性条件:一是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二是必须是用其他方法不能避免。三是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所害必须小于所要避免的损害。

四、犯罪形态

1、犯罪既遂概念: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既遂有三种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

3、犯罪未遂概念: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4、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显著标志。

四、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条件:

(1)在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人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尽管各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等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连,有机配合。

(3)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五、刑罚的种类

1、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死刑:也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其特点是对犯罪分子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成为极刑。

3、我国对死刑做了限制性规定(1)从条件上限制死刑的适用(2)从犯罪主体上限制死刑的适用(3)从核准程序上限制死刑的适用(4)从执行制度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4、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5、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具备的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6、缓行: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限内如果不再犯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缓刑具备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将其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7、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的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适用的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限制条件。

(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服刑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才可以对其予以假释。

民法学

一、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核心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

(4)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5)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6)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二、民事主体

1、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合同型联营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取得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公民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取决于年龄和精神状态。

4、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劳动围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三、民事行为和代理

1、民事行为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而实施的行为。民事行为有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之分。

2、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必须以法律允许或要求的形式进行

4、代理的概念: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5、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代理行为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识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四、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依照民事法律规范所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行为的存在(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损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情况: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1)所有权的取得不以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的,称为原始取得。

(2)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并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称为传来取得。

3、财产所有权的丧失:财产所有权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丧失。所有

权的丧失包括完全丧失和相对丧失。

财产所有权可因所有物本身的丧失、所有权的转移或抛弃、强制手段、所有人死亡或解散等情况而归于丧失

第四篇: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主要案情

朱某,男,195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5月任T县县委书记。2000年下半年,T县曙光公司(私营)投资的酒店装修缺少资金,该公司法人代表刘某找到时任T县县委书记的朱某,请朱出面打招呼,从县财政局借钱。朱某随即打电话给县财政局局长王某,要王想办法解决。王提出按规定财政资金不能借给个人或私营企业使用,只有通过乡镇转借给刘某。朱某同意,并要求王某落实好。此后,刘某按照朱某的意思直接找王某,并找S镇党委书记李某做工作,通过S镇出面帮其转借。同时,朱某也打电话给李某,让李尽快为刘某办理借款手续。2000年10月20日,王某同意S镇财政所以镇企业周转需要为名从县财政局下属收费局借款50万元,当天刘某就以支农周转金借款的名义从S镇借走了这50万用于酒店的装修。事后,刘某、王某将事情告诉了朱某。该50万元刘某至案发未归还。2000年12月,酒店装修工程结算缺少资金,应刘某的请求,朱某给县财政局副局长许某打招呼要许想办法从县财政局再借些钱给刘某,许应允。随后刘某找到H镇党委书记尹某做工作,要求H镇出面为其转借资金。随后刘某找到许某,许即安排预算股副股长谭某从预算资金中拨25万元到H镇财政所,再由刘某从H镇将这25万借走。该25万元刘某至案发未归还。为感谢朱某对自己公司的 1

支持,刘某先后送给朱某人民币15万元。2005年,朱某被他人举报,此案案发。

分歧意见

关于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如下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朱某打招呼让县财政局变相借款给刘某开办的私营企业,致使借款在案发时不能收回,属于滥用职权行为,事后又收取刘某贿赂15万元,朱某滥用职权是为刘某谋取非法利益,属于行为和手段的牵连,应以受贿罪从重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朱某同时存在滥用职权行为和收受贿赂行为,应数罪并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朱某指使他人将财政局公款借给私营公司使用,属于挪用公款行为,同时又收受贿赂15万元,构成受贿罪,应数罪并罚。

关于《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的案件分析报告 本人同意第三种观点,朱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应数罪并罚。

第一、朱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朱某“打电话给县财政局局长王某,要王想办法解决”、“并要求王某落实好”、“也打电话给李某,让李尽快为刘某办理借款手续”、又“给县财政局副局长许某打招呼要许想办法从县财政局再借些钱给刘某”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行为。虽然朱某未亲自挪用公款,但其利用县委书记的职务要求王某、李某和许某等人将公款变相借给私营公司,其本质是个人决定以S镇和H镇的名义将公款借给私营公司,进行营利活动。朱某事后又收取刘某人民币15元。因此,朱某的行为符合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中的第(三)项“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之规定,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因而构成挪用公款罪。此外,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中并未提及“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情形如何定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对此情形予以明确。

本案中,朱某滥用职权,指使他人将公款变相借给私营公司,致使75万元公款在案发时不能收回,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亦构成滥用职权

罪。但朱某的挪用公款行为是滥用职权行为的特殊表现,是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二个罪名,属于法条竞合。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特殊罪名优于一般罪名的规则,对朱某的犯罪行为只定挪用公款罪这一特殊罪名。因此,朱某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二、朱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使他人将公款变相借给刘某的私营公司,事后收受刘某15万元人民币,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第三、应对朱某进行数罪并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一款“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之规定,对朱某应以挪用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综上,朱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应数罪并罚。

第五篇: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请材料

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申请材料:

1、申请书(包括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实经过等,申请人签名,申请日期。)(原件1份)

2、行为人身份证(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如有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供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3、行为人户口本(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面正反面复印件。如有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的还需提供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户口本。)(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4、行为人为非中国公民的需要提供护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护照本人信息及有效签证页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正反面复印件。)(原件仅供查验,复印件1份)

5、证明材料(受益人、证人的证明材料。)(原件1份)

6、其他材料(如视频资料、授权委托书等相关材料;授权委托书需写明委托事项,委托人签名,委托日期。行为人因见义勇为死亡的还需提供由法定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1份)

下载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定性-法学学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保障困境

    摘 要:见义勇为行为体现了行为人对他人、对社会利益高度自觉的认识和道德上的义务,是在行为自由的基础上,无偿地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维护,在法治的国家里要维护社会利益......

    本科法学第二学期《民法总论》(A-c)

    民法总论模拟卷 A 一、判断: 1、 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 ) 2、 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民事行......

    法学毕业论文之论民法上的正当防卫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科毕业大作业 学习中心:河北张家口学习中心 学生姓名: 评定成绩:题目:论民法上的正当防卫 专 业: *** 学 号:评阅教师:马利内 容 提 要 本文对民法上的正......

    论内外勾结盗窃农信社借据行为定性

    近日,笔者碰见这么一个案件,基本案件情况是这样的:李某是某信用社的出纳员,一日,李某的朋友张某对李某说:“我现在尚欠你们信用社贷款5万元,但是我目前没有偿还能力,你们信用社又催......

    村委会擅自批宅基地行为的定性

    村委会擅自批宅基地行为的定性村民委员会在划拨宅基地时,向用地户收取一定名目不一的费用,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行为。 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村民委员......

    中介机构协助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定性

    中介机构协助虚报注册资本行为的定性 作者:梁婷 发布时间:2011-11-18 09:55:22 〔案情〕 1999年1月,被告人周×伙同李×(另案处理)在无注册资本的情况下,向卢×借款100万元,采用......

    法学考研专业系列-民法专题三5篇

    法学考研专业系列-民法专题三 专题三 被监护人的侵权责任 母法条: 民法通则 13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

    中纪委发文定性逢年过节收受礼品礼金行为

    中纪委发文定性逢年过节收受礼品礼金行为2022年元旦、春节将至,从以往查处的案例来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仍是反复出现的“常见病”,易发多发的“节日病”,纪检监察机关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