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屯市委组织部党员档案管理办理(暂行规定)
中共疆南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档案管理的
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党员组织关系在我地区的党组织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
第三条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档案保密制度。
第二章 档案内容
第四条 发展党员档案:
4.1 本人书面材料: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自传、思想汇报。
4.2 票推、票决情况报告单: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推荐结果报告单;接收预备党员和批准预备党员转正票决结果报告单。
4.3 公示表格: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公示表。4.4 政审材料:政审综合材料、外调、函调证明材料。4.5 培训证件: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培训证明。4.6 会议记录:支委会研究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会议记录复印件;支部党员大会研究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会议记录复印件;党(工)委研究预备党员和批准预备党员转正的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复印件。
4.7 规范文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
4.8 补办发展党员档案的有关材料。第五条 党员奖惩档案:
5.1 鉴定材料:支部出具的党员评议考核不合格书面鉴定及评议结果报告单复印件。
5.2 奖励材料:党员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的表彰通报、荣誉证书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5.3 处分材料:党员违法违纪受到处分的材料;党员受到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诫勉、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理的材料;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等党员大会会议记录、票决结果报告单、上级党组织的批复意见等相关材料。
5.4 其他材料:党员退党申请书、书面检查以及反映党员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的材料。
第三章 档案管理权限 第六条 党员档案原则上由党员所在单位党(工)委和乡镇、场、办党(工)委管理;党员有人事档案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相应主管部门纳入人事档案管理。
第七条 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党员及农村党员档案在本人提交入党申请后,由所在党支部负责建立和保管;批准为预备党员后由所在党(工)委管理;预备党员转正1个月内,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工)委及时入档。
第八条 党员有人事档案的,所在党(工)委必须在党员转正后两个月内将其党员档案转交组织人事主管部门保管。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复员转业军人党员档案,由地区民政局保管;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学生党员档案,人事档案转移到了地区内的由地区人才交流中心连同人事档案一起保管,人事档案没有转移到地区内的由组织关系转入地所在乡镇、场、办党(工)委保管。
第九条 各党(工)委要于每年12月底前集中进行一次党员档案的立卷归档,规范建档。党员档案一般应以党支部为单位归档。
第四章 党员档案的补办
第十条 党员档案因故遗失的,负责管理档案的党(工)委或相关部门应按规定予以补办。第十一条 调查取证,确认党员身份。
11.1 本人提出补办档案申请。党员本人向所在党支部(总支)提交补办党员档案申请,由所在党支部(总支)签署具体意见,并报上一级党委。
11.2 入党介绍人证明。入党介绍人要写明何时何地介绍其入党,由谁主持召开接收其为预备党员或通过预备党员转正的党员大会,是否形成决议。如两位入党介绍人均去世或无法查找,则应有两名以上熟悉当时情况的党员出具书面证明。个人证明材料均需本人签字。
第十二条 办理补办手续。
12.1 党员所在党(工)委形成《关于确认XXX同志党员身份的请示》(附相关证明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县委组织部审核确认其党员身份后,出具《确认党员身份的批复》。
12.2 党员现所在单位党支部收到《确认党员身份的批复》后,组织党员本人补填由疆南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
12.3 《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由遗失党员档案材料的正式党员实事求是地填写。原审批入党的基层党委、党员现在所在支部和上一级党委必须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12.4 现单位党(工)委将补填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报地委组织部审核。经审核确认后,由县委组织部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组织部门印章。12.5 现单位党组织将补填完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连同有关调查报告、请示、批复及相关证明材料建立档案并按党员档案管理权限送交有关部门存档。
12.6.党支部通过派人前往其入党地调查或函调等形式,核实其党员身份的真实性。党支部只有在确认该同志党员身份的前提下,才能为其补办《入党志愿书》。
12.7收集证明材料:
出具本人有关入党情况说明。请补办《入党志愿书》的同志写清何时何地入党,入党介绍人是谁,党支部书记是谁等情况;入党介绍人的证明材料。要写清何时何地介绍其入党等细节;其入党所在党支部负责人的证明材料,要写清当时接收其入党的情况;党支部讨论接收该同志为预备党员、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决议复印件或摘抄件;基层党委讨论接收该同志为预备党员、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党委决议复印件。上述情况说明的证明材料,都必须加具公章。同时,个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要写明提供材料人当时的身份;复印件要写清材料出处、摘抄人或复印人,以示负责。
12.8做好补办手续。在《入党志愿书》封面上写明:“因《入党志愿书》丢失,×年×月×日补办”,并加具党支部或单位公章。让补办人如实填写好《入党志愿书》第1页至第6页。将上列5项证明材料装贴在第7页上;召开支部大会,作出同意补办《入党志愿书》的决议;党委会作出同意补办《入党志愿书》的决议,并写入《入党志愿书》第10页“党委审批意见”栏中,由党委书记签名,并加具公章;将补办的《入党志愿书》归入党员个人档案。
第五章 档案保管
第十三条 党(工)委应确定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共产党员管理党员档案。严禁党员本人或其他人员保管党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及时安排符合条件的人接管工作,并由党(工)委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监督办理好移接交手续。
第十四条 党(工)委应设立专柜保存党员档案,并完善党员档案管理各项制度,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晒、防盗等工作。党员档案整理完善后,统一交党(工)委档案馆实行专人专柜保管。
第十五条 党员档案实行制度化管理。档案盒、档案袋、档案卷皮、目录等统一到档案部门购置。党员档案材料使用同种规格办公用纸,不得使用不耐久书写材料。材料尽可能避免用复印件。
第十六条 党员死亡后,无人事档案的,其党员档案由党(工)委单独存放并长期保管;有人事档案的,党员档案随同人事档案交由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第十七条 党员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管好党员档案。党(工)委分管组织人事的领导为党员档案管理第一责任人,党员档案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档案发生丢失、损毁的,管理不规范、移交不及时的,要严格追究档案管理人员及其他责任人责任。地委组织部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组织工作年度考核目标,2010年三季度对全地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后每年将会同地区档案局对各单位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抽查。
第十八条 党员档案的保管期限参照人事档案有关规定执行,严禁擅自销毁党员档案。确需销毁党员档案的,由管理人员逐件编制销毁清册,经党(工)委主管领导批准后,报请地委组织部、地区人事局、地区档案局派员参加监销。监销人在销毁党员档案前,应当按照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党员档案;销毁后,应当在党员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党员档案销毁清册要及时存入党(工)委存档。
第六章 档案利用
第十九条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利用党员档案,应派1-2名中共正式党员携带党组织介绍信在党员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下查阅。查阅前必须由党(工)委主管党员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并办理档案利用登记审批手续。一般情况下,党员档案不外借查阅。
第二十条 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外借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岳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
第二十一条 查阅党员档案必须严格遵守阅档规定和保密制度,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漏或对外公布档案内容。对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档案转交
第二十二条 无人事档案的党员跨党(工)委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后,其党员档案应当一并转交。有人事档案的党员转移正式组织关系或职务变动后,如人事主管部门相应变动的,党员档案与人事档案一并转交。转交档案要办理书面交接手续。书面交接手续要写明移交党员档案的明细情况,转交时间、地点,并由经办人签名。书面交接手续要及时存入转出党员档案的党(工)委档案。
第二十三条 党员出国出境定居停止党籍或因私出国出境逾期不归的,其党员档案交由上级党组织保存备查。
第二十四条 转交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24.1 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未按规定密封的党员档案不得移交;
24.2 对必须转出的党员档案,不得无故扣留,转出时应密封包装,并加盖党(工)委密封公章。
24.3 接收党员档案后,党(工)委组织部门负责审核档案的真实性,核对无误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及时将回执交转出单位。
24.4 转出单位逾期一个月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疆南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3月8日起施行。
第二篇: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集团公司合法权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的适用范围,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及直属项目经理部。各分(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档案是指集团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各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管理活动所直接形成或收集的对企业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账册、凭证、电脑盘片、声像、胶卷等不同形式的管理类资料。
第四条 集团公司及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员工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五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分级查阅的原则,进行网络化管理。
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集团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工程安全部、成本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财务管理部部门负责人、法务专员为成员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程安全部。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制定集团公司档案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项目经理部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接收并保管项目经理部移交的档案资料等。工程安全部作为常设机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对项目经理部管理类资料的形成、收集及保管情况进行检查;在标后预算完工期结束后一个月内督促项目经理部将施工期间所形成或收集的各类管理资料移交到集团公司对应的职能部门,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
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管理活动中各管理类资料形成、收集和初始保管的实施单位,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即资料员)。
第三章 档案分类
第八条 本规定所指档案分为: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工程管理类、采购类、租赁类、会计类、人事类、科学技术研究类及其他类。
第四章 档案形成、收集
第一节 项目经理部应形成、收集的管理类档案
第九条 履行与发包人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形成或收集,并有效保管的管理类资料:
(一)开工前:从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收集与发包人所签的施工合同及专用合同条款、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若合同是以“某某指挥部”等临时性机构的名义签订的,收集上级行政机关成立该临时性机构的文件并予以保存。
(二)开工时:收集开工通知或经发包人批复的开工报告等能证明实际开工时间的资料并妥善保存。
(三)施工阶段:
1、工程量申报资料:及时向监理人申报已完工程量,务必请监理人对提交的工程量报表予以签收并妥善保存。
2、进度款申请资料:在进行计量申报后,及时向监理人提交进度付款申请单及相应的支持性证明文件,务必请监理人对提交的进度付款申请单进行签收并妥善保存。
3、工程变更资料:及时形成、收集并妥善保管涉及工程变更方面的资料,详见《工程项目变更、索赔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4、变更工期和增加价款等方面的索赔资料:出现合同专用条款及通用条款中关于可能导致工期变更或(和)价款增加的情形的,应及时形成和收集相关材料,并在上述情形发生后28天内向发包人提出变更工期或增加申请,并请发包人签收且妥善保存,具体详见《工程项目变更索赔、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5、其他:工程涉及分包的,以合理的方式将工程分包的情况向发包人备案,并将经发包人签收的备案文件妥善保存。
(四)完工后:
1、工程交工验收资料:工程完工后,及时向监理人报送工程交工验收申请报告,务必请监理人对提交的交工验收申请报告予以签收并妥善保管;监理人拒不签收或者在签收后28天内对工程是否具备交工验收条件不提出明确意见的,及时将交工验收申请报告提交给发包人并请发包人予以签收且妥善保管发包人签收后的文件。工程经交工验收合格的,及时收集发包人签发的工程接收证书、交工验收报告等能证明实际交工日期的文件并妥善保存。
2、工程实际投入使用的资料:在工程未经交工验收发包人直接接收使用工程的,收集并保存发包人已接收使用工程的资料。
3、交工结算资料:工程接收证书或交工验收报告收到后,按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份数和期限向监理人提交交工付款申请单及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务必请监理人在交工付款申请单上签字并妥善保存;若监理人签收后14天内未提出具体意见也未给承包人任何答复的,及时将上述交工付款申请单及相关证明资料提交发包人并请发包人签收且妥善保存。
4、最终结清资料:缺陷责任期满后,及时向监理人(发包人)提交最终结清申请单及相应的证明文件,务必请监理人(发包人)签收并妥善保存。
5、审计资料:收集并妥善保存《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第十条 及时收集并妥善保存发包人、监理人及上级单位下发的各类红头文件、会议纪要及项目经理部的回复;妥善保管集团公司下发的各类文件。
第十一条 关于分包合同签订及履行时应形成或收集,并有效保管的管理类资料:
(一)合同签订:
1、以集团公司名义签订的分包合同,在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办理完毕合同签订手续后,及时与工程安全部沟通,从工程安全部领取分包合同原件一份、复印授权委托书等有关资料并予以保存;
2、经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授权,项目经理部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的分包合同,项目经理部应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分包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分包合同、现场负责人授权委托书、分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等资料由项 目经理部保存,同时报送一份由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备份;
3、借用他人资质签订分包合同的,项目经理部应收集实际施工人与分包人所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挂靠协议》等能证明实际施工人与分包人之间关系的文件并妥善保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分包人或实际施工人向项目部提供的《内部承包协议》、《挂靠协议》或其他分包人、实际施工人与第三人签订的任何文件项目经理部均不得为分包人或实际施工人出具任何签收手续。
(二)工程质量:
1、对施工过程中因分包单位的原因而出现的质量问题,若是发包人或监理人发现的,要求承包人予以整改或(和)对承包人予以通报批评、处罚的,应及时将发包人或监理人的文件转发给分包人,并要求分包人在文件上签收,若需要对分包人予以惩处的,则统一以“误工损失、名誉损失赔偿”等形式向分包人发出《赔偿通知》,并请分包人在《赔偿通知》上签字盖章,杜绝直接以违约金、罚款等形式对分包人予以处罚;
2、对于需要整改的项目,在转发了发包人或监理人的整改文件后,分包人没有采取措施,项目经理部应及时给分包人发《限期整改的函》,在该函件中需明确限期整改的期限以及逾期不整改的则由项目经理部安排人员整改,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分包人承担且分包人全额认可项目经理部最终提出的整改费用等内容。务必请分包人对《限期整改的函》予以签字盖章,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有效收集和全面保存安排其他人员整改时的合同、结算单、付款凭证、整改前需整改部位的图片、整改完成后已整改部位的图片等资料以备分包人查阅和结算时扣款使用;
3、对于项目部在检查中自己发现分包人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从多个角度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部位拍照片,并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存在质量问题的具体事实情况,及时给分包人发《限期整改的函》,照片及事实描述作为该函的附件一起发送给分包人并请分包人对所有文件予以签收,必要时可发出《赔偿通知》,《限期整改的函》、《赔偿通知》的具体要求同九.(二).1条款的规定。
(三)工期:
1、逾期进场:根据《分包合同》中关于开工时间的约定,及时督促分包人进场施工,对于分包人逾期仍不进场的,及时向分包人下发《限期开工的函》并务必请分包人签收且妥善保存;
2、延误工期:根据《分包合同》中关于工期的约定,要求分包人向项目经理部报送施工计划,对经项目经理部审核同意的施工计划项目经理部应妥善保存,并对照该计划对分包人各个施工节点进行考核,对于施工进度滞后的,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向分包人下发《加快施工进度的函》,务必请分包人签收;基于种种考虑,项目经理部或集团公司认为需要对分包人提出误工赔偿的,则以上述函件中载明的误工时间为依据向分包人下发《赔偿通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应以《赔偿通知》的名义提出赔偿要求,而不应直接以违约金、罚金的名义提出,项目经理部务必要求分包人对《赔偿通知》予以签收且妥善保存,以便在当期工程款支付时从应付工程款中直接扣除上述赔偿金。
(四)安全:
1、编制《安全管制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妥善保存经审核批准后的《安全管制方案》,严格按照《安全管制方案》的要求采取安全保障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及时拍照留存且妥善保管;
2、若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去现场检查安全设施、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与《安全管制方案》要求不符的,立即按照《安全管制方案》的要求补齐,对事故现场的安全设施、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须及时拍照留存,并每间隔几天去事故现场复查,每次检查时须形成书面的检查记录并对现场予以拍照。
(五)结算:
及时与分包人办理结算并妥善保存结算手续及相应附件,结算时应采用集团公司成本管理部提供的统一格式。
(六)支付:
1、原则上项目经理部不得接受委托付款,因情况特殊,在按照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有关规定办理完毕审批同意手续后方可接受委托付款,项目经理部须妥善保存分包人出具的《付款委托书》等手续。
2、变更支付账号:分包人因种种原因需要变更原分包合同中载明的支付账号的,项目经理部应要求分包人提供要求变更 支付账号的证明性文件,分包人提供的证明性文件上须加盖分包人公章,项目经理部对上述证明文件应妥善保存。是否同意变更支付账号的审批权限归集团公司,项目部应按照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七)变更、解除合同:
基于种种原因需变更、解除合同的,须及时办理变更和解除合同的书面手续并妥善保存,严禁在原合同未解除的情况下又与新的单位签订合同的现象发生。
(八)其他:
妥善保存与分包人有关的其他往来函件、各类上级文件、会议纪要等。
第十二条 关于采购、租赁等合同签订及履行时应形成或收集,并有效保管的管理类资料:
(一)合同签订:
1、及时签订并保存合同,将以项目经理部名义签订的合同在签约的同时交一份原件由集团公司相应职能部门存档;
2、对于非以项目部名义签订的合同,及时与合同经办人员联系,务必在合同正式履行前、最迟不得于首次付款前从合同经办人员处复印合同文本及相应资料。
3、在签订合同前收集并保存有关供方资质方面的资料。
(二)合同履行:
1、采购合同:
A、根据合同约定,形成并保存能证明项目经理部要求供应商具体供应材料数量、时间的材料,如项目部以短信、传真等方式发给供应商的材料供应计划等;
B、根据采购合同的约定,及时形成能证明实际供应数量、质量、时间的材料进场验收单等并妥善保存;
C、及时收集并形成涉及价格变动方面的资料(如调价函、补充协议等)并妥善保存;
D、对质量存在问题的,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及时形成相关的证明文件并妥善保存,如发函告知供应商等方式;
E、在采购合同对供应方具体负责材料供应数量、时间、质量等事宜人员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可将文件直接发至合同中载明的有相应权限的供应方负责人;供应合同未明确负责人的,项目经理部可要求供应方另以书面形式明确具体负责合同履行 的负责人并妥善保存供应方的授权委托书,需强调的是,若没有供应方的相关授权,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所有文件必须且只能发至供应方。
F、妥善保存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有关结算方面的单据。
2、设备租赁合同:
A、在设备进场时,形成能证明设备实际进场时间、投入使用时间及进场时设备质量状态的进场通知(确认)单并妥善保存;
B、在设备使用期间,每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编制完整的使用(施工)日志,在出租方有人员在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请出租方签字确认;
C、需要对设备暂停使用的,按照所签《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方式与出租人办理报停手续,并妥善保存出租人签收后的报停手续;
D、需要对租赁设备进行维修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及时形成并妥善保存维修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支付维修费用、购买并交付更换件等方面的书面资料);
E、设备停止使用的,及时形成能证明设备退场时间、退场时设备质量状态的退场验收单等资料并妥善保存;
F、合同履行过程中所有的手续均须由有权人员或单位作出,在合同中未明确具体负责处理进场、暂停、维修、退场等事宜人员时,项目经理部须要求出租人另以书面形式明确具体负责合同履行的负责人并将出租人的授权委托书妥善保存。
3、其他合同:及时形成并妥善保存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履行期限、价款、数量、质量、支付、违约等方面的证据资料。
第二节 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应形成、收集的管理类档案
第十三条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人员依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规定,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形成和收集相应的资料并妥善保存。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十四条 档案整理方法:
(一)项目经理部档案:以合同性质为主,分为:施工合同(与发包人之间)档案、分包合同档案、采购合同档案、租赁合同档案及其他档案五类,档案代码分别为SG、FB、CG、ZL、QT,即为每类档案前两个字的字母缩写;每类档案再以合同主体不同立小卷,一事一卷,小卷以签约的时间排序,排序必须连续,不允许断号或重号。
(二)集团公司档案: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将项目经理部移交的档案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分类归档,一项目一卷,档案代码为项目名称简称的字母缩写;对于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己形成或收集的档案,由各职能部门按照档案的类别及形成时间自行建档和保存。对于职能部门自己形成或收集的档案需要移交其他职能部门的,按本制度档案移交的相关规定办理。如经营开发部在工程中标后应将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施工合同复印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图纸、澄清函以及与招标人的其他往来文件移交工程安全部。
第十五条 立卷:
推行立卷工作的网络化。项目经理部、集团公司职能部门不仅应形成纸质的立卷目录,还应建立电子版立卷目录,项目经理部向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移交档案应同时附纸质立卷目录和电子版立卷目录,纸质立卷目录和电子版立卷目录必须一致。
第十六条 档案的过程管理:
1、本规定所指的“归档文件”原则上均指档案文件的“原件”,只有在文件原件确实无法获取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文件的“复印件”。应由项目经理部形成、收集并保存的文件,由直接经办人在文件形成或收集后三天内将文件交资料员予以保存,资料员按规定对文件进行立卷。应当形成或收集的文件未及时移交资料员的,资料员负有督促经办人员移交并将有关情况向项目经理汇报的职责。
2、对于项目经理部在档案统一移交后形成或收集的文件,由直接经办人暂时保存并于文件形成后收集后15日内将文件移交至集团公司对应的职能部门。
第十七条 档案移交:
1、文件移交时须办理文件交接手续,交接时须移交人、接收人签字并注明移交日期。文件交接台账范本由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统一制定并提供。本制度规定的各类文件除第十三.2条 另有规定外,统一于标后预算完工期结束后一个月内移交至集团公司对应的职能部门,因情况特殊,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后档案移交时间可推迟,但最迟不得迟于项目经理部解散后3个月内。
2、变更索赔、分包结算类文件移交至集团公司成本管理部,租赁、采购类文件移交至集团公司供应链管理部,会计类文件移交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其他文件统一移交至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
第十八条 档案借阅:
文件移交后相关部门或人员需要使用文件的,若使用复印件,由保管人员复印后直接交由该部门或人员;若使用原件,则须办理借阅手续,借阅手续上须有借阅人部门负责人和出借人部门负责人的签字并载明日期,项目经理部解散后需借阅文件原件的,借阅人处须有项目经理签字。文件借阅台账范本由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统一制定并提供。
第十九条 档案保管期限:
1、行政管理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为准;
2、经营管理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为准;
3、工程管理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为 10 年;
4、采购租赁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为 5 年;
5、会计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国家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的期限为准;
6、人事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为不得少于30 年;
7、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的期限为准;
8、其他档案的保管期限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的期限为准。
由项目经理部移交的档案,档案保管期限从档案移交至集团公司职能部门之日起开始计算;各职能部门自己形成或收集的档案,档案保管期限从档案形成或收集之日开始计算。
第二十条 档案的销毁:
档案保管期限届满,由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签字同意后予以销毁。销毁时应有两人以上负责监销,并在 清单上签字。
第二十一条 监督: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组织职能部门对各项目经理部文件形成、收集及立卷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予以打分并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档案备份制度:
所有有价值的档案必须备份,备份盘与源盘应分开存放。
第五章 奖励与惩处
第二十三条 档案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始终,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对重要的档案文件的形成、收集要亲自参与和督促。为提高各类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集团公司对各项目经理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程序如下:
1、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和法务专员共同制定档案管理考评表。
2、考评分为定期和不定期:集团公司每半年对项目经理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考评;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不定期对项目经理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另项目经理部解散后对项目经理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3、根据考评结果,工程安全部和集团公司法务专员共同提出奖惩方案,报工程副总、总经理批准后,定期考评于下一次考核之前进行兑现,不定期考评和综合考评于当年年末进行兑现。经总经理批准,也可提前兑现奖惩方案。
第二十四条 奖惩措施:
(一)定期考核的奖惩措施:①每次考评结果前二名进行奖励,奖金分别为5000元、3000元;②每次考评结果后二名惩处,处罚金额分别为5000元、3000元。定期考核奖惩对象是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将集团公司的奖惩落实至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并将奖惩的落实情况报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备案。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惩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及时形成、收集本规定所指档案文件致使单位利益受损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各500-5000元扣薪处理;致使单位陷入诉讼或仲裁纠纷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各2000-20000元扣薪处理。
2、毁损、丢失或擅自销毁本规定所指档案文件致使单位利益受损的,给予直接责任人1000-5000元扣薪处理;致使单位陷入诉讼或仲裁纠纷的,给予直接责任人3000-20000元扣薪处理。
3、未按规定时间移交档案文件,经催要在宽延期内仍不移交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和项目经理各500-3000元扣薪处理,处项目经理部5000-30000元罚款。
4、其他违法本规定的情形。
(三)对于项目经理部的罚款,由项目经理部交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该罚款不得计入项目成本;对于个人的惩处,由项目经理部直接受罚人员的工资中扣除,并将惩处落实情况汇报至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集团公司成本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抵触的,以成本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发布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集团公司工程安全部和法务专员共同负责解释。
附件:
1、档案管理考评表;
2、文件交接台账;
3、文件借阅台账;
4、移交资料明细表。
二〇一二年六月六日
第三篇: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1996]118号 发文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 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㈠ 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㈡ 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㈢ 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㈣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㈤ 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㈥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㈦ 其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 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 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效能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 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 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相同 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动人员档案 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 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 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㈠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 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㈡查问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㈢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 ,严格查阅手续。
㈣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㈤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 ,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五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 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的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驻、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办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研 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的质量。
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六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㈠ 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㈡ 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㈢ 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㈣ 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 定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 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 知》(人调〔1989〕1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外商投资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颁布单位】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经贸委\国家档案局
【颁布日期】 19951229
【实施日期】 19951229
【章名】 全文
第一条 为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 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企业 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 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筹建以来的各项活动中 形成的对本企业以及对国家、社会具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不同载体形式)。
第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企业承担 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 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是国家全部档 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有关法律、法 规,建立健全本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本企业的档案,并对本 企业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加强对其档案工作的领导,把企业档案工 作列入企业管理计划,并确定管理档案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企业的档案工 作。
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应有档案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
各级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本级行政区域内 或本系统、本行业的下属外商投资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承担 有关服务工作。
第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
1.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的申请、审批、登记以及终止、解散后 清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投资各方签订的合资、合作合同);
2.董事会或联合管理机构形成的文件材料;
3.财务、会计及其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4.劳动工资、人事、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5.经营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6.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7.产品生产方面的文件材料;
8.仪器、设备方面的文件材料;
9.基本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
10.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方面的文件材料;
11.教育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
12.情报信息方面的文件材料;
13.中共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文件材料;
14.其它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七条 外商投资企业各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原则上由本部门负责立 卷和归档,按本企业的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或指定的部门移交,任何个 人不得据为已有。
第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所形成的档案参照国家标准、规范和国际先进 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
第九条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有库房和必要的设施及保护设备保管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暂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的企业,可委托主管部门 或当地国家档案馆代为保管。档案代管单位必须保障代管档案的安全,做 好代管档案的所有者利用档案的各项服务工作。
第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根据档案的实际价值和国家有关规定,编 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具有长远查 考利用及研究价值的永久保存;在一定时期内有查考利用价值的长期或短 期保存;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从长。
第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对保管到期的档案应当进行鉴定。鉴定工作 由企业负责人、专业人员和档案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直接对档案进 行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单,报经董事会审批后销毁,销毁清单永久保存。其中,会计档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 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中外各方都有利用档案的权利,应当建立 健全并严格执行档案利用制度,防止失密和泄密。
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需要查阅企业档案时,企业应予提供。
第十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终止、解散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 作经营企业的档案交由原中方合资、合作者妥为保存,或向当地国家档案 馆移交。外资企业的档案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外资企业延长期限、分立、合并或其它事项变更的,该企业的档 案向变更后的企业移交。
2.外资企业期满或依法宣告破产的,该企业的档案按第十一条规定 执行。
3.外资企业因违反法律、行政规章被依法责令关闭的,按照有关机 关的决定处理。
4.原企业根据需要可保存有关档案的复制件。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 ;造成损失的,根据档案的价值和数量,责令赔偿;构成犯罪的,应当依 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损毁、丢失或擅自销毁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档案的;
2.涂改、伪造档案的;
3.私自出卖、倒卖档案的;
4.擅自占有和非法携带档案出境的;
5.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
第十五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者 个人在中国大陆举办的企业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卫生事业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卫生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卫生档案,是指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科研、血站、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以下简称各卫生机构),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指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将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考核范围,确保卫生档案完整、准确、安全,便于利用。
第四条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维护公民和卫生机构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各卫生机构要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等档案工作的必备条件,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要与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不断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二章 档案工作体制和职责
第五条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由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各卫生机构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并对直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卫生部负责制定卫生档案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辖区内卫生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七条 各卫生机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履行下列基本
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
(二)制订本单位各项档案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
(三)指导本单位各职能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负责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四)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提供利用、信息开发和网络化服务,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第八条 卫生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具备档案业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操作技能,定期参加档案业务、技术培训。
第九条 卫生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岗位聘任等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与本单位同等职级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第十条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档案工作人员,各单位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体检。
第三章 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第十一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本单位全部档案的形成情况及其规律和特点,编制科学的档案分类方案。对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制定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二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归档工作体系,实行文件处理部门立卷制度。办理完毕应当归档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由文件材料承办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后,送交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归档保存。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十三条 各卫生机构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对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科研、血站、妇幼
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卫生专业档案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的管理。
第十四条 各卫生机构在重大医学科学研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等工作中,要同步进行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在以上工作鉴定验收时,应当由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凡文件材料未归档或文件材料归档不齐全,归档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进行鉴定或验收。
第十五条 各卫生机构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应集中保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归档和移交。
第十六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对本单位保管的档案进行编目,编制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建立档案信息检索与管理系统。做好档案统计工作。
第十七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十八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保管制度,制订防灾应急预案。档案库房和档案装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做好档案数据库及网络的安全工作。
第十九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定期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在单位统一领导下,由档案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共同组成鉴定组,对己到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可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销毁。销毁档案的目录应永久保存。严禁擅自处理档案。第二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形成的档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有关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与开放
第二十一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制订档案的公开利用与保密范围,积极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应当配合本单位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采取档案编研等多种形式,主动开展档案的利用
服务和宣传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卫生机构保管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直接相关的档案资料,一般应允许当事人查阅利用。在查阅利用服务工作中,应当注意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
第二十四条 社会组织及公民查阅利用未开放的档案,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各卫生机构应当做好涉密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利用登记制度。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对在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人员,有关单位应当给予以表彰或奖励。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档案损失、失泄密的,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或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名义进行的卫生行政职能工作产生的档案,其所有权归委托或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所有,可由档案产生单位负责暂时保管。
第二十八条 各卫生机构可依据本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