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时间:2019-05-14 11: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第一篇: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指出,要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为我们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盯“治气、治水、治土”等环境整治关键环节,制定废气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等三种能力提升方案。紧紧围绕环保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划定重点,挂牌督办、立行立改、边督边改,补齐环境短板,让连云港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绿意盎然。

坚持综合治理,提升蓝天清新水平。一是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实施常规污染物深度减排,持续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实施钢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到2020年VOCs排放?量削减25%以上,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落实减煤专项行动,强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三是深入治理机动车尾气。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全面取缔黑加油站,实施严格的船舶燃油使用要求,船舶靠泊期间优先使用岸电。四是管控城乡面源污染。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建筑工地、港口散货装卸以及各类堆场扬尘污染管控,开展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专项整治。

坚持陆海统筹,提升碧水清洁水平。开展不达标水体整治。以重污染入海河流为重点,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生态配水与修复等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加强重要功能水体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监测预警、巡查和调查评估,加强重要生态功能水体保护。推进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大截污纳管、管网改造修复力度,解决污水直排入河问题;加强水系沟通,实施清淤疏浚,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防控近岸海域水质污染。加强沿海化工园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加强河口海湾等生态系统保护。

坚持标本兼治,提升土壤安全水平。严格管控污染用地。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协同监测与评价。有序开展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确保土地转换用途后的安全利用。完善固废处置设施。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高固废管理水平,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产废企业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95%,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70%和60%,无害化处理率达98%;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率达80%,中心城区餐厨废弃物处理全覆盖。

坚持全面从严,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园区环境执法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环境执法装备水平,全程纳入平台监管,实现规范执法、精确执法、效能执法。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完成企业一企一档信息采集录入,督促企业按时完成问题整改。加强大气、水、土壤环境监测预警,推进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建设,建成网格化环保信息系统,全面掌握辖区内环境质量状况,为大气、流域及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系连云港市环保局局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第二篇: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一论断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在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笔者就当前在改革攻坚过程中如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为保持社会稳定找到一个“平衡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上层建筑领域呈现出的差异,各种社会矛盾纷乱繁杂,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和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引发出许多影响改革和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社会发展的进程。不言而喻,解决社会矛盾最根本的手段是要靠发展,这就有一个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问题。一个地方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旦定位不准,造成的失误对老百姓利益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出台 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对“三农”问题、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劳动就业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等的关注程度就充分显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当前,一些地方在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存在以下几个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表现:

(1)急功近利。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状况,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顾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脱离中央的宏观产业调控,以行政行为代替市场行为,产业结构调整严重超前,国家大量资金投向比重失调,致使群众应当享受的实惠得不到保证。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贫富差距拉大。

(2)大搞“圈地运动”。一些地方在群众利益得不到确保的情况下,各自为阵,不顾客观实际地盲目扩大城市化建设规模和搞所谓的“工业园区”,在征地拆迁中违法违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许多土地开而不发和储而不用。

(3)好大喜功。不顾客观实际,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背离了民心所向,增加群众负担。

(4)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一些行业和部门自行出台收费和罚款政策,增加群众负担。一些地方和行业利用自身获得的行政性收费和处罚权,扩大收费范围和增加罚款频率,造成群众怨声载道。

(5)政府效率低下,政务环境不佳,公开透明、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和行业 中还表现得相当突出。

(6)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地方假冒伪劣时有盛行,危及群众的身心健康。

(7)不重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一些地方黑恶势力盛行,人民群众没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以上问题的存在既暴露出了体制、机制和法制上的不健全,也对在新的形势下把握好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课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以上问题的“平衡点”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一个地方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当中,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决策失误约束和追究机制,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政令畅通无阻,这种约束机制要上下配合,对发展规划是否具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行强有力的事前监督,切不可等到矛盾激化后再来处理;其次,要切实纠正当前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存在的误区,坚持用速度、结构、质量、效率的统一观来对待干部的政绩问题,对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要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再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及时跟进,特别是对于一些政出多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依法行政等影响发展环境的深层次问题,要下大力气坚决根治。总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检讨、修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就是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最有效的“平衡点”。

二、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 谋”的为政之道,在执法、管理和服务中与人民群众架起一道“连心桥”

依法治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和基本方略,从某种程度上说,依法治国要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就要看政府在执法、管理和服务当中的水平如何。不可否认,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过去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走出来的,直到现在,官员的执政理念还存在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如崇尚更多的审批权,使其执法、管理和服务与其部门利益挂钩,造成在为民办事当中掺杂进了为我办事的内在追求,因此,政出多门,程序繁杂,效率低下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痼疾。再如,国家公务员队伍至今仍缺乏竞争机制,特权思想严重,“四难、三乱、中梗阻”现象仅靠一些管理制度难以根治。可见,提升政务质量,改善政务环境既要从法制着手,更要解决人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依法治政。首要的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当前,除了强化对已公布实施的《行政许可法》执行情况的监督外,要进一步清理各种审批事项,并逐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全切断部门对行政事业经费的依赖。同时,还要集中整合联合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手续,尽可能做到“一门办理、一次办结”。

(2)依法治人。要充公运用《国家公务员法》,引入更多操作性强的激励竞争手断,使其考核、任免、奖惩等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流动机制,激发干部的活力和创 新精神。

(3)依法监督。坚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试金石,以法规的形式,确立民主评议政风制度,把政务摊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

(4)依法管理。正确处理好执法、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坚决反对垄断竞争,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国家政权机关的本质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执法、管理和服务的专门机构,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代表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国家或政府的形式。因此,在公务员当中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行动的指南,解决了依法行政和优质高效服务的问题,党和政府就在群众当中真正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三、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去审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把握好前进的“航向标”

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世界多极化、全国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档,和平与发展为两大主题,竞争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规则。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临着各种考验,其最大的考验还是来自自身的肌体是否健康。为政清廉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如果一个地方的官员腐败,不正之风盛行,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那么,这个地方的稳定就无从谈起,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也是巨大的。因此,笔者认为,各级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决策的透明度放到基层,增强政府的亲和力;二是切实为民办实事和办好事,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融洽力;三是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搞特殊化,与民同甘共苦,增强向心力;四是做好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不上交矛盾,更不能座视不管,增强信心力;五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弄虚作假,不虚报浮夸,增强吸引力;六是坚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纠风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增强号召力;七是严格执行廉政纪律,时刻保持政府清政廉洁的良好形象,增强感召力;八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增强奋斗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实和未来的实践中也必将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管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全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所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就是我们今后应对各种困难的“航向标”。

第三篇: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重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近日,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突出活动重点,突出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联系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要紧的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

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总书记指出,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监督,基层群众普遍感受到窗口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地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应该办的事,也让群众来回折腾好几趟。解决办事难要把群众当亲人,能一次办结的决不让群众跑二趟路,能网上办理或送上门的就不让群众跑路。解决办事难还要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着力解决群众养老难的问题。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惠及几亿老年人的德政工程。这些年,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了“十连增”,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却一直只有每月55元,由于物价上涨,保障作用越来越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基本的温饱需求。群众期盼尽快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到100元以上,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真正让老年人基本生活无忧。

着力解决群众安居难的问题。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住房成为群众最关切的利益。关键是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城市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买得起房的群众能买到价格公道的房,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着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有效解决

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 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中城市之间普遍建立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但在广袤的农村,过河难、行路难还比较普遍地存在。这就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安排更多基础建设工程;更需要县乡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修建乡村道路,帮助群众解决过河难、行路难等身边的难题,让群众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惠。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2013年,我国总体实现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在28个省份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群众期盼村村都建有卫生室,生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生大病国家能够托个底;农民工期盼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医保卡,医疗费用能跨地域及时报销;富裕群体则期盼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医疗产业,能享受到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解决。

群众面临的难题多种多样。解决难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更难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只要坚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第四篇:如何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如何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摸实情,其目的在于办实事、解民困、暖民心。开展“三问三解”,就是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形式,听取吸收他们对我们当前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掌握解了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从而真正地达到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目的。当前基层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急需解决的现实突出问题就是基层群众利益受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基层干部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在村级重大事务、财务和决策等方面不公开,基层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强农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到位,存在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擅自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时有发生,看病难、上学难等现象有基层群众中表现尤其突出等等。因此,开展“三问三解”,就要切身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要切实抓好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作风霸道、特权观念严重等不良倾向,着力解决基层干部能力不足、不思进取、落实乏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坚决查处个别农村干部目中无法、知法犯法,贪污腐败、截留挪用、以权谋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行为。

要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查处,严肃查处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中独断专行、损公肥私、与民争利等行为,严肃处理少数基层干部侵占挪用惠民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侵吞集体收益等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的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案件,着力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抓好事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治理,不断加大对教育收费、医疗服务、住房保障、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环境违法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扶贫和救灾救济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继续强化对各级强农惠农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民生大于天。党员干部只有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将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群众才会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加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氛围。

第五篇:解决群众问题

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

——市规划建设局群众路线教育有成果、有亮点

2014年4月16日下午,省委督导组朱蓉处长到市规划建设局检查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情况。在随机调阅笔记、抽取干部发言后,连连感慨:广元学习教育这么快出成果、出亮点。

朱蓉处长一进市规划建设局学习室,还不等落座,就直接随机调阅干部笔记本。首先对局党组成员的学习笔记,党员干部每天学习的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等一丝不苟地进行详细了解。中间,还对个别领导的笔记,不时进行了点评。

在即兴抽点干部发言中,他们不回避问题,坦诚汇报思想。并结合建设工作特点提出,建设口群众信访量大,很多群众不了解,把很多问题“打包”归于城建工作。但在这次群众教育中,大家解民意,做工作,信访量也比以前大大减少了。在随手翻阅了由该局编制的《文明礼仪手册》,以及刘海川同志创作的《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和《四风教育三字经》等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丰富理论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她细致读到《四风教育三字经》:“乌纱帽,价比高,最不惜,掏腰包;青史榜,晒功劳,不忍看,记逍遥”;“奢与俭,贪与廉,悬一念,终两端。贪1元,思1万,一失足,千古憾!”等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又不失机智幽默。《解决群众问题,教育问题群众》辩证地提出“群众问题祸起‘问题群众’”;精辟论述了“群众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人类文明工程;信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高度概括中国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为官不正;为富不仁;为老不尊;为弱不善”。中国信访是一只满载民生的远洋巨轮;但不能把所有假以借‘弱’示‘强’者统统‘打包’塞进‘和谐社会’口袋,否则和谐会变味,社会包袱会更沉,国家体质会更弱;迈向幸福生活的脚步会减速”。批评个别干部接访:“婆婆菩萨心,问疼不问因。本需一包药,却给块馍”的官僚主义工作态度。用勤人的血却浇懒人的菜,这样的爱是伤害。保民生衍生为“煲”民生。提出“1个人”决不能扛起“群众”这面大旗。“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群众信访工作之目的发端于我们要解决一切信访问题。素质是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溶解液。以“大禹治水‘累’,大禹治水‘慧’?”启发要用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的方法处访。不要让个别人“为了一粒糖,宁舍一季粮”;要从行政成本抓低碳;从酒杯“黑洞”抓民生;从富人“开心”中找良心。人人都包容,社会很宽容。

发抽查发言中,房管处欧昌福处长建议:房地产管理量大,人员编制少,望局领导协调人员编制问题;临聘人员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偏低。质安站盛大奎站长:建议:由于质安站也属于执法监督部门,属事业单位,职工身份出现不对称问题;职称比列受限,望有所调整;从行业特点,由于涉及企业,企业群众路线认识较低,建议企业也强化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够。基建处唐阳彪处长建议:给干部职工更多的业务学习培训机会;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导致职工编制问题。

省委督导组朱处长对我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总体感受有力有序,切实加强了领导对学习的重视,规定动作完成很好;学习教育抓的很实,做到了五个带头;广泛的征求了意见和建议;重视即知即改、立说立行,信访量下降,足以说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初见成效。建议:深化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再认识;提高学习质量,多下功夫,直接关系到下一个环节的开展;深层次查找问题。应继续提高听取意见的数量,不怕听脸红的话;找出差距,坚持以实际出发。望下一环节能做的更加扎实。

(唐梦立)

下载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决好突出问题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前,由市委“先教办”牵头,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查找出了全市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此,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按照精河县《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把突出政治坚强作为正风肃纪的核心,集中解决教育局、各学校、幼儿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治坚强和“四风”方面存......

    关于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公开承诺

    关于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 公开承诺在全县开展的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活动中,县委政法委结合政法机关的职能和实际,立足本职,改进作......

    着力解决学校突出问题

    着力解决学校突出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根据组织要求,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集到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

    坚持群众路线 解决突出问题 汇聚群众力量 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发言摘登 校长刘军 2014年4月25日 同志们: 根据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今......

    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站推荐)

    三、活动中要着力解决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脱离群众现象普遍。主要包括长期不下基层,不接地气,疏远群众的现象;开展工作不注重实地调查研究,不搞清群众真正需求,仅凭主观臆断、......

    清水职中解决突出问题情况

    大竹县清水职业中学 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解决突出问题情况的报告大竹县教育局: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班子成员深入教职工当中,倾听意见,提出了......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

    深化改革会遇到的阻力 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行进至一个重要节点。十八届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举措,正抓铁有痕地一一落实。对于新的改革举措而言,这是从种子到萌芽的关键阶段,需要......